自主可控

搜索文档
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科创综指ETF南方(589660)携手冲击3连涨,机构:资本市场含“科”量有望继续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6-25 14:09
A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延续涨势,科创板块午后持续走强,半导体、芯片个股活跃上行 [1] - 泰凌微涨停,华强科技、财富趋势、纳芯微、乐鑫科技等个股涨幅居前 [1] - 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科创综指ETF南方(589660)午后拉升涨近1%,冲击3连涨,成交额走阔 [1] 科创板政策与趋势 - 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于第五套标准上市 [1] - 截至6月20日,37家企业申请以第五套标准上市,12个项目终止,20个已上市项目集中于生物医药产业 [1] - 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扩容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或将带动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 [1] 科技行业与ETF分析 - 科技型企业经营业绩不确定性大、转盈利周期长,科创板分层策略有利于优质半导体企业脱颖而出 [2] - AI与自主可控产业趋势有望与科创共振 [2] - 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跟踪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覆盖半导体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领域 [2] - 科创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澜起科技等 [2] - 科创综指ETF南方(589660)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覆盖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计入分红收益 [2] - 科创综指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海光信息、寒武纪、中芯国际、金山办公等 [2] 相关产品 - 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 [3] - 科创综指ETF南方(589660) [3] 技术信号 - MACD金叉信号形成,部分个股涨势良好 [4]
国泰海通证券:主题开路作先锋,看好中国“转型牛”
格隆汇· 2025-06-25 09:42
大势研判 - 中国股市"转型牛"格局清晰,战略看多2025年,主要驱动力来自无风险利率下降与风险认识的系统性降低 [6] - 投资人预期主要矛盾从经济周期波动转变为贴现率下降,政策"三支箭"和资本市场改革提振长期假设 [6][7] - 长期国债收益率破2%、存款利率破1%,流动性改善推动增量资金入市 [7] 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 - 中国低空经济进入"载人时代",首批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颁发,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超万亿元 [3][22][26] - 非管制空域划设和适航取证加速为低空经济打开物理与运营空间,eVTOL成为新品类 [23][24] - 商业航天领域,"千帆"星座计划2030年前组网15000颗卫星,但运载能力缺口达50%以上 [29][31] 深海科技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5.9%,海洋船舶工程、海工装备和海洋电力增速超9% [36][37][41] - "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突破四大技术瓶颈,完井液成本仅为国际同类30% [38] - 政策从技术突破转向产业化,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36][40] 自主可控 - 半导体领域并购重组加速,北方华创收购芯源微、海光信息整合中科曙光,并购贷款比例可提至80% [6][42] - EUV光刻机技术突破聚焦光源路径,中科院LPP-EUV光源和哈工大LDP技术实现自主创新 [45] - 先进封装技术如Chiplet和2.5D/3D封装成为制程短板下的性能提升关键,国产ACC 1.0标准发布 [49][52] 智能驾驶 - 2024年L2+智驾渗透率达55.7%,城市NOA功能下探至10-25万元价格带,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推动智驾平权 [56][59] - DeepSeek等AI技术进步降低算力门槛,感知硬件(激光雷达/摄像头)和算力芯片需求提升 [60] - 产业链规模化效应显现,硬件成本下降加速高阶智驾渗透 [7][60] 科技产业周期 - PCT专利申请量全球占比近30%,数字通信和计算机技术领域领先,AI产业从海外映射转向自主可控 [10][17][18] - 消费电子技术迭代驱动场景升级,5G时代国产智能手机份额显著提升 [16] - AI资本开支成为新逻辑,字节跳动/阿里/腾讯等企业推动国产产业链势能 [18]
资产配置日报:关键的大涨-20250624
华西证券· 2025-06-24 23:34
报告核心观点 - 6月24日权益市场大涨,做多思维暂时通过压力测试,但行情或继续处于5月中旬以来的震荡框架中;债市延续震荡上行格局;原油和黄金价格因以伊停火大幅回调;黑色系受原油大跌传导回落;跨季周资金面维持稳定 [2][7][10] 复盘与思考 各类资产表现 - 股市各大指数普涨,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红利分别上涨1.15%、1.20%、0.32%;创业板指、科创50分别上涨2.30%、1.79%,恒生科技上涨2.14%;中证1000、万得微盘股指上涨1.92%、2.46% [2] - 债市情绪相对较弱,1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小幅上行0.6bp,30年国债活跃券上行1.35bp;10年、3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分别下跌0.11%、0.27% [2] 原油和黄金市场 - 以伊停火使市场避险情绪降温,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分别收跌8.95%、7.62%,早盘后跌幅维持在4%左右;伦敦金现从3367美元/盎司回落至3310美元/盎司附近 [3] 黑色系市场 - 原油大跌传导至国内,黑色系回落,焦炭与焦煤领跌,跌幅分别达2.03%和1.94%,螺纹钢、热轧卷板及铁矿石跌幅相对较小,分别下跌0.53%、0.51%和0.42% [3] 债市资金面 - 24日起进入跨季周,央行开展4065亿逆回购操作,净投放2092亿元,资金面日内转松;隔夜资金价格稳定,R001、DR001分别为1.44%、1.37%;7天资金价格显著抬升,DR007上行16bp至1.67%,R007大幅上行26bp至1.82% [4] 债市现券 - 股市大涨压制债市情绪,现券收益率整体震荡上行,长端品种调整更明显,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35bp至1.85%;午后资金面转松及尾盘央行公布MLF续作情况,使债市调整行情放缓 [5][6] 权益市场 - 万得全A上涨1.56%,成交额1.45万亿元,较昨日放量3011亿元;大涨由以伊停火和稳市资金发力推动,涨幅靠前行业多为前期受地缘冲突扰动跌幅靠前的行业;机器人、车路云板块因阅兵式推动显著走强 [7] 行情走势 - 行情或继续处于5月中旬以来的震荡框架,底部有做多思维支撑,高度受兑现情绪扰动;若行情震荡,资金通过小微盘博取波段收益逻辑或延续,同时大盘品种行情值得关注 [8] 非银品种 - SW非银金融指数上涨2.68%,当前情况与5月14日相似,后续操作难度可能加大 [9] 港股市场 -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分别上涨2.06%和2.14%,AH股溢价指数下降至129.06;南向资金净流入26亿港元,不同互联网品种资金流向不一,中芯国际和建设银行获净流入 [10] 盘后增量信息 - 以伊停战形势反复或推升市场避险情绪;六部门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相关消费行业有望修复 [10]
构建军工信息化新版图,王子新材释放产业协同效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20:58
行业背景与趋势 - 军工电子行业正迎来深度发展机遇,从单一配套型产业逐步迈向系统集成与智能协同的新阶段 [1] - 行业呈现从设备部件向系统平台转型、从单一配套向智能协同升级的明显趋势,自主可控能力是基础,智能化能力是关键 [4] - 2025年"建军百年奋斗目标"任务进入关键阶段,军工行业订单有望迎来拐点,军工电子板块蕴含更大增长弹性 [4] - 国家政策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增强军工企业中长期发展的制度支撑和政策预期 [5]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公司围绕中电华瑞与成都高斯两大业务平台,打造以技术牵引为核心的产业协同体系,构建长期增长动能 [1] - 通过内部整合与外部协同双轮并进,在军工电子赛道夯实技术基础,拓展业务边界 [5] - 积极推动中电华瑞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提升研发团队规模与整体效能,在仿真技术、信息系统与智慧化感知等领域加码投入 [4] - 设立武汉瑞宽等合资平台,引入外部资源开拓军工信息化、系统集成等高成长方向 [4] 业务平台与协同优势 中电华瑞 - 聚焦舰船电子信息系统领域,提供全流程、定制化解决方案,采用"以销定产、直销为主"的运营模式 [2] - 产品为定制化军用电子设备,结合"快速响应+全流程跟踪"服务体系,在长周期项目中建立强客户黏性 [2] - 业务涵盖模块、整机、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资质齐全且国产化水平高 [2] - 依托技术基础和客户资源,拓展航天、兵器等多元军工领域的项目配套,在多个型号产品预研与科研批产中取得突破 [2] 成都高斯 - 专注于无线通信与人工智能融合,在抗干扰通信、数据链、自组网、射频功放等方向积累丰富技术成果 [2] - 产品广泛应用于数据链通信终端、外军模拟器、高效射频功放与嵌入式AI设备 [2] - 与中电华瑞形成互补,在军工电子系统集成层面拓展更丰富的技术支撑与方案储备 [3] - 已与多家军工科研院所、科技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升公司全产业链控制力与项目协同效率 [3] 技术发展与未来方向 - 仿真事业部作为技术战略要塞,获得更多研发资源注入,支撑复杂场景、多维交互等方向的产品落地 [4] - 未来有望以更全面的能力体系参与军用电子装备深度配套,增强行业影响力与市场话语权 [5]
合见工软发布多款国产自主自研EDA以及IP产品
证券日报· 2025-06-24 16:43
公司新产品发布 - 合见工软在上海召开"2025合见工软新产品发布会暨技术研讨会",正式发布多款国产自主自研EDA及IP产品,助力国产化提速[1] - 发布的五款创新产品包括:下一代全场景验证硬件系统、下一代全功能高性能数字仿真器、下一代全功能高效能数字验证调试平台、超以太网IP解决方案、多协议兼容SerDes IP解决方案[1] - 公司在数字仿真/调试器领域实现架构级迭代创新,多项性能比肩国际标杆水平[1] 技术进展与市场份额 - 合见工软在国内自研IP领域取得快速技术进展和客户增长,在国内自主自研高速接口IP市场份额中居前列[2] - 高速接口IP解决方案已实现创新技术突破,支持国内外先进工艺,获多家商业客户成功流片和数百家客户商业部署[2] - 智算互联IP解决方案覆盖国内外先进标准,助力智算、HPC、通信、自动驾驶、工业物联网等领域核心零部件性能突破[2] 公司发展态势 - 公司以4年近40款产品的创新速度和硬核技术实力赢得客户信任及国内集成电路行业广泛认可[2] - 发布的32G SerDes PHY解决方案支持多家先进工艺,应用于高性能计算、AI、数据中心等领域的核心零部件部署[2] - 公司UniVista 32G MPS IP解决方案具备高性能、高稳定性、低能耗和灵活配置特点,可帮助客户提高性能、改善能效并缩短上市周期[3] 行业趋势 - 在数据量指数级增长时代,高性能计算、智算、数据中心等对高速串行通信SerDes技术的自主可控需求至关重要[3] -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完整可靠的芯片设计方案,推动国产EDA和IP产品的自主可控发展[3]
AI产业链反弹,通信ETF(515880)涨超1%,机构称AI算力需求驱动光模块景气提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4 11:48
AI定制芯片市场 - AI工作负载多样化推动定制芯片市场快速增长 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达940亿美元 23-28年复合增长率35% [1] - 定制计算和互连市场在AI定制芯片领域中占据前两位 [1] - AI推理需求出现拐点 代理式AI将成为推动AI发展新阶段的核心驱动 [1] - 算力资源仍是AI创新的主要瓶颈 大厂自研Asic芯片成为算力供给重要补充 [1] AI基础设施发展 - AI基础设施需要计算 存储和网络的同步系统创新 [1] - 算力投资和升级是确定性主旋律 [1] - 光器件光模块板块受益于AI推理需求推动 需求预期提升 [1] - 国内算力景气度持续 大模型能力或应用端突破可能带动大厂加大capex投入 [1] 自主可控与产业链机会 - 自主可控是主旋律 昇腾产业链产能扩张和良率提升利好上下游公司业绩加速 [1] 通信ETF与指数构成 - 通信ETF跟踪通信设备指数 该指数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 [1] - 指数从A股选取通信设备制造及相关服务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聚焦通信技术 网络设备等领域优质企业 反映通信设备行业整体表现 [1] - 该指数具有较高行业集中度和科技属性 [1]
小米新高一步之遥!怎么埋伏港股优质科技股行情?
金融界· 2025-06-24 11:30
小米YU7发布及市场反应 - 小米预告将于6月26日晚7点发布豪华高性能SUV小米YU7,被称为"特斯拉杀手"[1] - 受SU7发布会历史上涨经验影响,YU7发布前市场热度明显上升[1] - 小米集团股价已涨超3%,带动腾讯、阿里、美团、京东等科技股跟涨,中芯国际由跌转涨[1] - 理想汽车等车股持续拉升,港股科技指数权重股全线上涨[1] 港股科技50ETF表现 - 港股科技50ETF(159750)早盘涨超1.5%,近一年涨幅高达50%,跑赢恒生科技指数10个百分点[1] - 该ETF是唯一全面覆盖"港股科技十雄"的指数基金,阿里巴巴、腾讯等10家公司权重占比达70%[3] - 港股科技指数市盈率20.25倍,处于近十年3.26%分位点,比历史上97%时间都便宜[3] - 科技股具有高爆发、高波动特点,常出现"倒车接人"机会[3] 港股红利低波ETF表现 - 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年内涨幅达16.18%,4月以来净值走势呈现笔直向上曲线[5] - 该ETF年内已34次刷新历史新高,基金份额大增134%,规模增长近3亿[6] - 采用月月评估分红机制,6月24日收盘价1.160,涨幅0.78%[6] 市场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6月流入港股创下新高,主要流向人工智能、红利等核心资产[9] - 南下资金持续加速买入港股市场,有望进一步推动港股行情向好[9] 投资策略建议 - 可采取定投策略分批布局科技板块,或配置"科技股+高股息"哑铃组合对冲风险[5] - 港股科技50ETF重仓的AI、半导体、新能源车和医药支撑中长期机会[9] - 可用港股红利低波ETF作为防御底仓长期持有,分批建仓科技板块并保留现金[9] - 两个ETF均为T+0交易机制,方便随时调整策略比例[10]
资产配置日报:主线未明-20250623
华西证券· 2025-06-23 23:39
报告核心观点 - 市场在大幅下跌后修复,仍处于 5 月中旬以来的震荡框架,海外不确定性增加,若利空事件再发生,做多思维或面临压力测试,应重视避险资产配置,弹性品种博弈可“见好就收” [7] 各类资产表现复盘 股市 - 6 月 23 日权益行情反弹,大盘股指翻红,上证指数、沪深 300、中证红利分别上涨 0.65%、0.29%、0.25%;国内科技板块小幅反弹,科创 50、创业板指分别上涨 0.38%、0.39%,港股恒生科技上涨 1.05%;小微盘明显上涨,中证 1000、万得微盘股指上涨 1.31%、2.38% [1] - 万得全 A 上涨 0.85%,全天成交额 1.15 万亿元,较 6 月 20 日放量 552 亿元,但仍低于 6 月 19 日下跌起点,成交未大幅放量,调整趋势未明确逆转 [4] - 中证 2000 和万得微盘股指数分别上涨 1.94%和 2.54%,反弹或因做多思维驱动,但中证 2000 拥挤度分位数从 91%降至 80%,不能断言“祛魅”行情结束 [5] 债市 - 6 月 23 日债市收益率先下后上,整体窄幅震荡,各期限单日变化不到 0.5bp;10 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小幅上行 0.2bp,30 年国债活跃券持平于 1.84%;10 年、30 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小幅下跌 0.01%、0.04% [1] 大宗商品市场 - 中东地缘政治局势扰动,原油价格高开低走,黄金表现平淡;6 月 22 日相关消息致全球避险情绪升温,23 日开盘美 WTI 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一度涨超 6%、5%,后价格回落,涨幅降至 1%以内;伦敦金现开盘涨幅不足 1%,在 3347 - 3380 美元/盎司区间震荡 [2] 国内商品 - 黑色系继续修复,焦煤、铁矿石、螺纹钢分别上涨 1.25%、0.50%、0.10%和 0.03%,热轧卷板小幅收跌 0.16%;后地产周期的玻璃价格小幅上涨 0.1% [3] 资金面 - 季末渐近叠加回笼压力,资金面日内边际趋紧,6 月 23 日央行开展 2205 亿元逆回购操作,到期 2420 亿元,叠加 1000 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合计净回笼 1215 亿元;非银隔夜利率开于 1.55%,早盘回落至 1.53%,后上行至 1.56%并延续至尾盘;加权资金利率整体下行,R001、R007 分别为 1.44%、1.55%,较前一日下行 1bp、3bp;24 日 7 天资金可跨季,预计资金价格或延续波动;存单发行价格小幅抬升,3 个月期、1 年期存单加权发行利率环比上行 0.4、2.8bp,分别至 1.68%、1.74% [3] 行业表现 - 市场主线不明,银行、科技、AI 穿戴和稳定币板块表现突出;SW 银行指数上涨 1.22%,或受银行薪酬改革预期和海外避险情绪推动;科技板块上涨或与技术制裁升温预期有关,光刻机、半导体指数分别上涨 3.35%、1.24%;AI 穿戴设备指数上涨 2.06%,或与小米将召开发布会推 AI 眼镜有关;Wind 稳定币概念上涨 8.4%,或因跨境支付通 6 月 22 日开通运行;油气开采指数在伊朗威胁关闭霍尔木兹海峡推动下涨幅 3.60% [5][6] 港股表现 -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分别上涨 0.67%和 1.05%;AH 股溢价指数下跌 0.22%至 130.28,处于 2021 年以来低位,港股相对 A 股性价比仍低;南向资金净流入 78.95 亿港元,建设银行净流入 8.44 亿港元,阿里巴巴净流出 12.86 亿港元,小米集团和腾讯控股小幅净流出,泡泡玛特净流入 4.12 亿港元,行情上涨 1.92% [6]
美钻地炸弹落地,行情开始起飞!
格隆汇APP· 2025-06-23 18:29
地缘政治事件影响 - 美国突袭伊朗核设施,动用6架B-2轰炸机投掷12枚GBU-57A/B钻地炸弹(总重13.6吨),海军潜艇发射30枚"战斧"导弹,并对纳坦兹核设施投掷2枚掩体炸弹[1] - 特朗普宣称伊朗福尔多核设施"已不存在",以色列称行动与其协调,伊朗则表示提前疏散且仅地上部分受损[3][4][5] - 市场调侃三方均宣称"胜利",反映事件信息存在多角度解读空间[6] 市场反应 - A股和港股在事件后低开高走,A股超4200家公司上涨(71家涨停),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超1%[7] - 稳定币、航运油气、半导体、固态电池和yb概念领涨,猪肉白酒等少数板块下跌[9] - 港股生物医药、稳定币概念股及半导体板块表现强势,新消费概念股活跃[9] 行业板块表现 - 半导体(光刻机)、稳定币和固态电池成为冲突免疫题材的主要受益方向[9] - 油气航运和化工板块持续走强,反映市场对地缘冲突导致供应链中断的预期[9] - 市场成交量未显著放大,显示资金仍持谨慎态度[9] 后续关注点 - 伊朗是否报复性袭击以色列核设施或使用"脏弹",以及是否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将决定局势升级风险[9] - 以色列是否收手及伊朗对美国军事基地的反击强度是局势缓和的关键指标[9]
高盛:中国版“美股七姐妹”的崛起--高盛眼中的“民营10巨头”
水皮More· 2025-06-23 15:55
核心观点 - 高盛定义中国Prominent 10(民营10巨头)为科技、消费、制造等领域的核心资产,合计市值1.6万亿美元,占MSCI中国指数权重42%,日均交易额110亿美元 [1] - Prominent 10在市值、竞争力等方面实现向上突破,对标美国Mag 7的市场地位,具备成长与估值优势 [1] - Prominent 10代表中国经济转型的三大投资逻辑:技术突围、消费升级和全球化红利 [14] Prominent 10概况 - 涵盖腾讯(市值6010亿美元)、阿里巴巴(2890亿美元)、比亚迪(1210亿美元)等龙头公司 [1] - 2025-2027年盈利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3%,当前市盈率16倍,fPEG 1.1倍 [1] - 自2022年底以来累计上涨54%,年内跑赢MSCI中国指数8个百分点 [12] 与美国Mag 7对比 - Mag 7总市值19.2万亿美元,Prom 10仅为其8.3% [4] - Prom 10过去5年平均股本回报率17%,接近Mag 7的39% [4] - Mag 7市盈率28.5倍,Prom 10仅16倍,且研发与资本开支占收入比达15% [4] - Prom 10在新能源、AIoT、本地服务等领域的突破对应中国"自主可控"与"消费升级"主题 [6] 筛选框架 - 行业集中度:聚焦HHI>1000的21个GICS行业及中美行业集中度差超500的11个科技消费领域 [9] - 企业竞争力:要求公司在利润池或目标市场中占比超10%,研发/资本开支强度高于行业均值 [9] - 机构评级:仅纳入高盛"买入"评级标的,排除受美国制裁或资金流动限制的企业 [9] 市场份额与研发投入 - 腾讯社交网络MAU超12亿,游戏市场份额65%,数字支付渗透率89% [12] - 比亚迪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占比18%,中国市场市占率25%,研发投入占收入7% [12] - 美团外卖市场份额75%,到店酒旅业务佣金率超20%,配送网络覆盖98%县级城市 [12] - Prom 10近五年研发投入占比平均9%,资本开支占比平均4% [13] 行业统治力 - 腾讯在互动媒体领域利润占比达79% [9] - 美团本地服务收入占比80% [9] - 恒瑞医药研发投入占比达29%,小米7% [13] - 比亚迪资本开支占比1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