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
搜索文档
谁杀死了哪吒?
晚点Auto· 2025-08-21 18:54
核心观点 - 公司从2022年新势力销量第一迅速滑落至2025年停工停产 体现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 管理层战略误判、组织失能和资源错配的共同作用结果 [2][3] 市场表现与战略失误 - 2022年凭借低价策略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 年销量超15万辆 但其中2万多辆为"零公里二手车" 实际存在渠道压货行为 [4] - 2023年成为唯一销量下滑的新势力 因价格战加剧和产品优势被追平 比亚迪等主流品牌将带辅助驾驶车型价格压至10万元内 [13] - 2024年主力车型哪吒L上市72小时订单破万台 35天订单超3万台 但供应链脆弱导致缺件停产 [11] - 2025年6月公司仅剩不足千人 进入重整阶段 [24] 产品定位问题 - 2023年推出哪吒S(售价19.98万-33.88万元)和哪吒GT(起售价17.88万元)冲击高端 但月销仅千台左右 被内部质疑小众车型难以规模化和品牌支撑不足 [7][9] - 暂停大型7座SUV项目为GT让路 资源倾斜导致机会成本 [11] - 哪吒L起售价13.99万元 比同级零跑C16便宜近3万元 但因资金链断裂无法保障供应 [11] 组织管理缺陷 - 决策高度集中 前CEO张勇个人意志主导关键决策 如取消哪吒S物理按键导致上市后重新开模损失超400万元 [16] - 派系林立 主要来自奇瑞、北汽和外招副总裁体系 工作表现不如派系归属重要 [17] - 直营体系存在利益输送 部分管理层将客户资料导向经销渠道 [17] - 2024年底多位高管离职 包括助理总裁刘业鹏、CTO戴大力等 [23] 供应链与资金问题 - 三电系统长期由关联公司舟之航供应 价格高于市场 如某版本电池总部报价9.5万元比门店自采高1万元 累计40万辆车中一半使用该电池则成本差额达数十亿元 [18][19] - 2024年底银行贷款余额从2023年底38亿元骤降至3亿多元 因银行抽贷 [23] - E轮融资估值从400多亿元大幅下调至60亿元 计划融资40-45亿元未能落地 [23] - 直营门店成本过高 一线城市单店年成本约650万元(租金400万+人工200万) [21] 错失关键机会 - 2023年错失与大众合作2.0架构机会 报价不到小鹏一半但因决策迟疑被搁置 [15] - 2024年底智能化团队与合肥市政府合作成立新公司计划因半薪延薪引发负面舆论而终止 [19]
民生证券:快递板块仍处于低估区间 看好行业需求增长韧性
智通财经· 2025-08-21 16:00
行业运行表现 - 2025年7月快递业务收入1206.4亿元同比增长8.9%,业务量164.0亿件同比增长15.1% [1] - 2025年1-7月快递业务收入累计8394.2亿元同比增长9.9%,业务量累计1120.5亿件同比增长18.7% [1] - 顺丰控股2025年7月快递业务收入186.57亿元,业务量13.77亿件,2025年1-7月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收入1278.12亿元,业务量91.90亿件,单票收入13.91元 [1] 需求端特征 - 行业件量增速显著高于社零增速4.8%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6.3% [2] - 需求增长动力来自轻小件化、逆向件增加和下沉市场红利 [2] - 电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叠加新需求落地支撑行业需求韧性 [1] 价格竞争态势 - 轻小件化趋势和价格战对行业单票收入产生负面影响 [2] - 头部企业重新强调份额诉求导致价格竞争加剧趋势 [2] - 国家邮政局2025年7月8日会议强调反内卷,推动价格战转为有序良性竞争 [3] 行业前景与机遇 - 物流无人车技术应用打开快递降本空间 [1] - 顺周期预期改善带动中高端快递市场需求回暖机会 [1] - 各地快递涨价逐步落地改善企业单票利润,恶性价格战重现可能性较低 [3]
快递行业加速从“价格战”走向“价值战”
证券日报· 2025-08-21 00:44
行业整体表现 - 7月份快递行业呈现"量增价跌"局面,申通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 95%,单票收入同比下降1 50%,圆通速递快递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2 08%,单票收入同比下降7 20%,韵达控股快递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 75%,单票收入同比下降3 54%,顺丰控股速运物流及供应链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9 95%,单票收入同比下降14 02% [1] - 行业正全面迈入既要规模又要利润的新阶段,需从"以价换量"转向"以质取胜" [1] - 国家邮政局近期采取多项举措打击"低于成本价"竞争行为,企业纷纷响应上调单票价格 [1] 企业战略转型 - 申通快递将彻底摒弃"以价换量"模式,推动从规模扩张向品质升级转型 [2] - 中通快递认为行业需从"价格战"走向"价值战",用服务品质赢得市场 [2] - 头部企业将加快转向服务与效率竞争,预计1-2年内带动行业毛利率回升 [2] 技术驱动发展 - 智能化数字化应用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如自动化分拣减少人工误差、大数据优化配送路线降低物流成本 [3] - 数字化管理增强供应链透明度,提升客户体验 [3] - 技术驱动将加速行业整合,具备技术实力的头部企业将主导市场 [3] 行业生态建设 - 行业面临构建可持续、可平衡产业生态的挑战,需实现商家、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利益合理分配 [2]
银行代销基金抢夺战
北京商报· 2025-08-20 22:45
市场背景与行情表现 - A股牛市行情持续升温 沪指站上3700点创10年新高 A股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1] - 截至8月19日 年内已有19只基金涨幅超100% 赚钱效应显著 [1] - 低利率环境与资产荒加剧推动居民存款流动 截至2025年7月住户存款达161万亿元 较6月末下降1.11万亿元 [2] 银行基金代销费率竞争态势 - 中小银行采取激进降价策略 深圳农商行对9只指定基金提供0.1折申购及定投费率优惠 活动持续至9月30日 [2] - 深圳农商行年内三次加码降费 1月起对387只基金施行1折费率 6月针对2只债券基金推出0.1折优惠 [3] - 北京农商行推出全量代销公募基金买入费率1折起活动 常熟农商行对120余只基金实行0.1折优惠 [3] - 国有大行与股份制银行同步参与 邮储银行覆盖超90%产品实行1折优惠 民生银行提供1或5折费率优惠 交通银行对指定基金提供1折申购优惠 [3] 降价动因与行业格局 - 费率下调核心原因包括市场竞争加剧下的获客压力以及银行盈利模式转型需求 [3] - 中小银行通过价格让利突破客户基础薄弱和品牌影响力有限的瓶颈 [3] - 行业存在存量竞争过度问题 互联网平台加剧竞争态势 [4] - 截至2024年末 权益基金代销保持银行、券商、独立销售机构三足鼎立格局 但银行保有规模和占比有所下滑 [6] 中小银行战略转型方向 - 需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强化产品筛选能力与客户综合服务 [5] - 突破五大瓶颈:提升人员专业素养 加强数字化建设 强化财富管理服务能力 优化产品结构 深耕细分市场 [7] - 应深度挖掘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发挥本地化优势打造区域特色 [6] - 避免与大型银行及互联网平台直接竞争 聚焦中小城市和县域市场 [7]
手机承压、空调激战、汽车交付爬坡!小米Q2财报上演攻坚战,创新业务盈利尚需时间
华夏时报· 2025-08-20 22:28
整体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达11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5% [2] - 第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4% [2] - 公司港股总市值为1.37万亿港元 [3] 智能手机业务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455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1%,环比下降约10%,占总收入比例降至近40%,去年同期为52.3% [4] - 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240万台,同比增长0.6%,增速较第一季度的3%有所放缓 [4] - 智能手机毛利率为11.5%,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4] - 智能手机平均销售单价为1073.2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11.3% [4] - 公司在非洲市场份额达到14.4%,提升了2.7个百分点 [5] - 手机毛利率下滑部分源于内存等核心零部件成本上涨及促销力度加大 [5] 智能大家电业务 - 第二季度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 [7] - 空调产品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长超过60% [7] - 公司宣布空调年出货量已突破1000万台,目标进入市场前三,并计划在2030年成为中国市场数一数二品牌 [7] - 今年7月线上空调市场份额中,公司份额为13.5%(销量)和12.83%(销额),均排名第三 [8] - 第二季度大家电产品平均销售单价增长约10% [8] 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 - 第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213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26.4% [8] - 其中汽车业务收入为206亿元人民币,约占公司总收入的18% [8] - 首款SUV产品YU7系列开售18小时累计锁单量突破24万台 [9] - 第二季度交付新车超过8万辆,平均单价接近25.4万元人民币 [9] - 截至今年7月,公司汽车累计交付量已超30万辆,其中7月单月首次交付突破3万台 [9] - 该业务第二季度经营亏损为3亿元人民币,较第一季度的5亿元有所收窄 [10] - 从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新业务上累计投入费用超过300亿元 [11]
美东汽车发盈警 预计中期股东应占亏损不少于8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8-20 16:42
业绩预期 - 预期2025年中期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不少于人民币8亿元 对比2024年中期亏损约人民币0.3亿元 [1] - 亏损主要归因于非现金商誉及经销商权减值合计不少于人民币8亿元 较2024年同期约人民币1.5亿元显著增加 [1] 减值评估 - 减值评估在外部估值师协助下进行 针对若干表现欠佳的现金产生单位 [1] - 减值主要由于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增加影响未来业绩 以及预期按揭返佣比率下降导致按揭申请服务收入减少 [1] 行业环境 - 2025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 国内消费力持续减弱 [1] - 乘用车供需格局失衡 价格战愈演愈烈 对豪华车影响加剧 [1] 财务状况 - 公司认为整体财务状况稳健良好 经营活动现金流健康 [1] - 集团将继续保持审慎稳健的财务策略 [1]
美东汽车(01268)发盈警 预计中期股东应占亏损不少于8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16:39
业绩预期 - 预期2025年中期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不少于人民币8亿元 对比2024年中期亏损约人民币0.3亿元[1] - 亏损主要归因于2025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因素及国内消费力持续减弱[1] - 乘用车供需格局失衡及价格战加剧 尤其对豪华车影响显著[1] 减值评估 - 确认非现金商誉及经销商权减值合计不少于人民币8亿元 较2024年中期约人民币1.5亿元大幅增加[1] - 减值评估在外部估值师协助下进行 针对表现欠佳的现金产生单位[1] -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增加导致对未来业绩产生影响[1] - 预期按揭返佣比率下降导致未来按揭申请服务收入减少[1] 财务状况 - 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稳健良好[1] - 经营活动现金流保持健康状态[1] - 集团将继续保持审慎稳健的财务策略[1]
近期A股港股背离原因分析,关注负面预期Pricein后港股的后续布局机会:你追我赶,共迎牛市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9 22:15
核心观点 - 报告维持对港股市场整体看好的观点,认为近期港股跑输A股是前期上涨较快后的阶段性盘整,中报季业绩披露后低预期板块有望重新获得市场青睐 [3] - 港股后市存在布局机会,尤其是互联网和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权重板块已进入左侧布局时点,周期、大众消费等板块亦有补涨空间 [3][19] - 两地市场有望共迎牛市,A股情绪将传导至港股,行业轮动特征会逐步突出 [36] 港股跑输A股原因分析 - 基本面因素:恒生指数盈利预期自7月中旬明显下修,主要受互联网权重板块"价格战"影响,电商即时零售行业6月以来盈利预期下修幅度最高达25.97% [4][5] - 流动性因素:6月以来A股流动性边际改善程度明显好于港股,助推A股阶段性强势 [4][5] - 市场表现:年初至8月15日恒生指数涨幅25.97%,在全球主要指数中仅次于韩国综指34.43%,远高于美股和A股 [4][5] 港股后市展望 - 流动性环境:港股市场流动性仍充沛,南下港股通资金占比达25%-30%,外资通过IPO基石等渠道持续回流 [20] - 交易结构:剔除港股通成交后的做空比例15.5%显示多空交易活跃,存在空头回补机会 [20][25] - 板块轮动:科技板块成交占比从2月高点回落至22.28%,接近2024年9月水平,互联网板块实际成交占比回落幅度更大 [31][32] 投资机会 - 互联网板块:"价格战"等因素已充分反映在盈利预期中,政策拐点显现,中报业绩披露后有望迎来布局机会 [19][36] - 周期与消费板块:南向投资者话语权上升推动行业轮动,大众消费、"好房子"产业链等存在补涨空间 [36] - 市场联动:A股情绪将传导至港股,两地市场在你追我赶中共迎牛市 [36]
外卖大战,潮汕帮的一次大溃败
投中网· 2025-08-19 14:25
核心观点 - 外卖平台价格战导致中小餐饮商家利润大幅下滑,潮汕餐饮帮面临生存危机 [8][9][10] - 连锁餐饮品牌借机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平台补贴获取增量用户 [15][16][18] - 平台资源分配向大品牌倾斜,中小商家被迫参与补贴导致亏损 [20][21][22] - 价格战改变消费习惯,形成通缩预期,可能引发行业长期负面影响 [27][28][31] - 监管已开始介入规范平台竞争行为,但价格战短期内难以停止 [33][34][35] 行业影响 中小餐饮商家困境 - 深圳潮汕餐饮商家堂食收入下降三分之一,部分门店日营业额从3000元降至1000元 [8] - 外卖订单实际到手利润不足5元,平台抽成超10%,商家承担70%满减成本 [9] - 部分商家被迫转型纯外卖店或直接闭店,全国上半年已有161万家餐厅倒闭 [25][26] 连锁品牌扩张 - 库迪咖啡通过1.9元促销获得平台流量倾斜,成为首批销量破亿案例 [15] - 瑞幸二季度新增用户2870万,占月活用户32%,外卖补贴帮助获客 [16] - 百胜中国二季度收入创历史新高,大品牌可获得更优惠补贴方案 [20] 平台运营机制 - 平台展示逻辑优先连锁品牌,中小商家订单难以获得骑手接单 [20] - 新平台KPI聚焦日均单量,通过"流量+转化+补贴"公式提升效率 [20] - 部分平台包销连锁企业单日产能,确保大品牌履约效率 [20] 市场变化 消费习惯改变 - 超60%消费者认为15元以上咖啡太贵,价格回升将寻找替代品 [29] - 消费者形成3.9元鹅肉饭、6.9元咖啡的价格锚点 [31] - 餐饮行业可能出现预制菜普及、口味标准化趋势 [27] 监管动态 - 7月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平台企业,要求规范促销行为 [33] - 《价格法修正草案》将强制低价倾销纳入监管范畴 [33] - 10省市餐饮协会呼吁平台停止"内卷式"竞争 [25] 长期影响 - 中小餐饮倒闭潮可能导致特色美食消失,影响行业多样性 [26][27] - 价格战或引发通缩预期,消费者推迟消费加剧需求不足 [31] - 行业需要从价格竞争转向效率与价值竞争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