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

搜索文档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5年6月信息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6-12 15:02
2025年6月11日下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布会内容主要包括2025年5 月汽车产销数据及经济运行情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出席本次发布会。中国汽车工业协 会专务副秘书长许海东主持发布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发布2025年5月汽车产销数据及经济运行情况。 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整体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市场活力不断释放,但行业盈利水平持续下 滑,"增量不增利"的局面未有改善。以无序"价格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内卷式"竞争,是行业效益 下降的重要因素。协会于5月31日对外发布了《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 议》,旨在引导所有企业遵从公平竞争原则,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共同 维护行业健康发展,《倡议》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来源: 中汽协会行业信息部 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经济运行向新向好,内需空间不断扩展,外需市场更加多元。今 年以来,"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持续显效,叠加车企新品投放、多地车展促销等利好因素,助力汽 车市场消费活力加速释放。 5月,汽车市场延续良好态势,产销较去年同期实现10%以上的增长,且内需和出口均 ...
多家车企宣布对供应商账期不超60天 能否缓解“价格战”带来的蝴蝶效应?
央广网· 2025-06-12 14:32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十余家国内大型车企集体承诺将供应商付款账期缩短至60天以内,此前平均账期长达170余天,部分超过240天[1] - 汽车行业深陷"价格战",整车厂通过占用供应商资金(账期120-200天)转嫁成本压力,远高于国际车企50-70天水平[1][2] - 新能源汽车降价导致电池企业研发投入减少20%-30%,产业可持续性受威胁[2] - 钢铁行业受汽车行业拖累,部分主机厂要求汽车板降价超10%,并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延迟支付货款[3] 账期缩短的影响 - 新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6月1日实施,强制要求大型企业60天内支付中小企业款项[5] - 60天账期将缓解供应商现金流压力,提升经营稳定性与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链协同[5] - 整车企业短期面临现金流管理挑战,但长期可提高供应链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5] 竞争格局与供应链关系 - 买方市场下车企利用强势地位拉长账期,供应商因产品同质化被迫接受[2][3] - 车企通过延迟付款获取账面资金优势,用于研发、投资或第三产业[3] - 拖欠一级供应商将引发二级、三级供应商连锁资金断裂风险,导致资产减值缩水[4] 行业转型方向 - 汽车产业需聚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及自动驾驶技术创新[6] - 高质量服务与互联网化用户服务成为未来竞争主题[6] - 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将热点技术融入产品以维持销量与利润增长[6] 政策与执行挑战 - 缩短账期承诺需配套清理历史欠款,避免承诺流于形式[7] - 供应商与代理公司需同步执行支付规则,防止资金卡在中间环节[7] - 产业链健康需全环节协同,仅车企承诺不足以解决系统性问题[7]
中国车市自主品牌占比近七成
36氪· 2025-06-12 12:29
(图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图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从销量来看,新能源汽车及自主品牌占乘用车的市场份额还在持续走高,但增收不增利的问题正阻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5年的五月,汽车销售的成绩单出炉,产销较去年同期实现10%以上的增长,且内需和出口均有较好的表现。 6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下称"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5月,乘用车共销售235.2万辆,同比增长13.3%。其中,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表现亮 眼,共销售162.2万辆,接近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0%。乘用车出口46.8万辆,同比增长17.7%。 提及原因,中汽协认为是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内需消费活力加快释放,叠加企业新品密集上市、多地车展促销活动火热开展等因素所致。 数据显示,2025年1月—4月,汽车行业总营收3.26万亿元,同比增长7%;但利润率仅为4.1%,低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5.6%的平均水平。 从销售环节来看,新车库存压力虽有所缓解,但仍居高位。据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乘用车库存预警指数为52.7%。4月底全国汽车库存规模一度达350万 辆,为年内新高。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适度库存并非负面信号,是行业为应对市场波动、确 ...
「火山」烧向百度云
36氪· 2025-06-12 11:03
火山引擎增长战略 - 公司2025年营收目标超过250亿元,较2024年120亿元增长100%以上,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1] - 2025年营收规模将接近百度智能云(预测280亿元),形成直接竞争关系[1] - 公司总裁谭待表示将采取"激进"策略实现目标,强调聚焦基本功和创新[1][7] 价格战策略 - 豆包1.6模型定价为输入0.8元/百万tokens、输出8元/百万tokens,综合成本仅为竞品1/3[4][11] - 2024年豆包初始定价比行业均价低99.3%,0.8厘可处理1500+汉字[9] - 低价策略使客户日均tokens使用量增长20-30倍,2024年市场份额达46.4%[3][9] - 采用统一定价和按上下文长度分区定价的创新模式[11] 技术能力提升 - 豆包1.6-thinking在推理和指令执行能力超越DeepSeek-R1-0528[19] - Seedance 1.0 pro视频生成模型测评超越快手可灵2.0,ELO评分达1299[20][22] - 成立研究型组织"Seed Edge",确立"探索智能上限"目标[19] 市场竞争格局 - 百度智能云2025Q1中标数和金额居行业第一,2025年预测增速30%[1][17] - 阿里云营收规模比火山高一个数量级,百度智能云营收为火山近2倍[12] - 竞品文心4.5 Turbo输入0.8元/百万tokens、输出3.2元/百万tokens,价格已低于豆包1.6[18] 战略转型 - 从"低价叙事"转向技术和服务能力建设[18][19] - 重点转向相同价格下提升模型能力,拓展更多行业应用场景[19] - 需要实现从调用量到实际营收的转化,缩小与头部云厂商差距[12][16]
建信期货焦炭焦煤日评-20250612
建信期货· 2025-06-12 10: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此前焦炭、焦煤期货的弱势行情有所改变,基本面和消息面积极因素在不断累积,但考虑到前期高供应的影响持续,未来一段时间预期供应将有所回落,能否触底反弹还需市场验证;预计焦炭、焦煤现货价格和焦炭期货价格或将延续偏弱震荡运行,焦煤期货价格有修复较大贴水的需求或将转为反弹或偏强震荡,焦煤期现货价差有收窄可能,炭煤比价回落有助于投资者尝试多焦煤空焦炭套利机会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与后市展望 - 6月11日,焦炭期货主力合约2509连续2日震荡回升,焦煤期货主力合约2509整体上先涨后跌,盘中创近期反弹新高;焦炭、焦煤2509合约日线KDJ指标继续走高,MACD红柱连续3日放大 [5][8] - 焦炭方面,近6周独立焦化厂焦炭产量在去年8月上旬以来新高附近徘徊后小幅回落,3月下旬钢厂焦炭产量触顶后整体上呈缓步回落态势;近7周港口焦炭库存明显回落,但钢厂库存去化速度较慢,焦化厂库存连续4周累库,给焦炭价格增加了新的下行压力;吨焦利润连续3周亏损但6月6日当周亏损收窄,主要因焦炭现货3轮提降使价格创2016年9月份以来新低,但焦煤现货价格持续下滑降低了焦企成本 [10] - 焦煤方面,1 - 4月份进口量同比增长转负,但进口量绝对值仍处高位,整体宽松格局难扭转;洗煤厂原煤库存创2021年2月以来新高,精煤库存创2020年10月份以来新高;近7周独立焦化厂库存明显去化,港口库存自去年8月初以来新低小幅回升,钢厂库存连续2周明显回落;炼焦煤矿山连续3周原煤和精煤产量明显回落;5月底6月初蒙煤通关数量较此前两周明显下滑 [10] - 消息面,山西部分煤矿因完成月度生产任务停产或减产;新《矿产资源法》7月1日实施,有助于煤炭价格止跌回升;邢台、天津、石家庄等地部分钢厂对焦炭采购价格下调,6月6日零点执行 [11] 行业要闻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大民生建设投入,预计今年支持社会事业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比“十三五”末提高30%以上;各地依法调整预算增加举债额度扩大支出,稳投资稳经济 [12][13] - 5月部分车企下调新能源汽车价格引发“价格战”恐慌,中汽协倡议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工信部将整治“内卷式”竞争 [13] - 6月6日新朔铁路成为国内第三条具备两万吨重载运输能力的铁路线 [13] - 本钢板材介绍公司原料供应及产品销售情况,2025年生产经营目标为全年规模铁1009万吨、钢1055万吨、商品材1424万吨 [13] - 华阳股份煤矿产销正常,三季度“迎峰度夏”用电高峰将支撑煤炭市场 [13] - 山西阳泉市提出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市生产煤炭总产能稳定在5740万吨/年左右,先进产能占比稳定在95%左右;到2030年,全市生产煤炭总产能稳定在5800万吨/年左右 [13][14] - 6月9日墨西哥对原产于中国的冷轧钢板启动反倾销第二次日落复审调查 [14] - 2025年4月澳大利亚煤炭出口额环比降15.40%,同比降30.42%;5月澳大利亚北昆士兰三大码头煤炭出口总量同比下降6.41%,环比增长11.54% [14] - 2025年5月俄罗斯经铁路运输以中国为目的地的出口煤量环比增5.31%,同比增10.92%;1 - 5月总计4168万吨,同比增12.98% [14] - 预计2025和2026年美国电力消费量将创历史新高;2025年美国煤炭产量预计为5.12亿短吨,消费量预计为4.28亿短吨,同比增长4.16% [14] - 预计低油价和钻机数量减少将影响2026年美国原油生产趋势,到年底布伦特原油价格将降至每桶近60美元,2026年平均每桶约59美元 [14] - 欧佩克预计未来25年石油需求将保持强劲增长,从现在到205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24%,石油需求将超过1.2亿桶/日 [15] - 普京签署命令将针对俄石油和石油产品设置价格上限的反制措施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 [15] - 6月10日世界银行下调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3% [15] - 2025年5月印度煤炭总产量为8634万吨,同比增长2.83%,环比增长5.34% [15] 数据概览 - 包含主要市场冶金焦现货价格指数、主焦煤现货汇总价格、焦化厂产量与产能利用率、钢厂焦炭产量与产能利用率、全国日均铁水产量、港口/钢厂/焦化厂焦炭库存、独立焦化厂吨焦利润、洗煤厂产量与开工率、洗煤厂原煤与精煤库存、港口/焦化厂/钢厂炼焦煤库存、日照港准一级焦与9月合约基差、临汾低硫主焦煤与9月合约基差等数据图表 [19][20][22]
治理汽车业“长账期”问题可探索强化立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07:26
行业政策与承诺 - 国内汽车企业自6月10日起集体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部分企业承诺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 [1] - 此次集体发声是为落实"反内卷"政策导向,避免无序"价格战"破坏行业稳定与高质量发展,同时响应2025年6月1日施行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1]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核心内容包括明确60日支付期限、禁止强制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强化协同监管体系等 [1] 价格战与供应链压力 - 新能源汽车为争夺燃油车市场采取持续降价策略,带动乘用车价格整体下降,成本压力主要转嫁给上游供应商 [1] - 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净利润率从2015年的9%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3.8% [2] - 2024年16家上市中国车企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平均达182天,而同期14家国际车企账期基本控制在60天内 [2] 行业现状与风险 - 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3%,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滑至3.9%,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 [3] - 价格战持续降低行业利润率,可能导致更多车企亏损,同时影响供应链生产质量和创新能力 [3] - 部分车企通过拉长供应商账期转嫁融资成本,或要求下游经销商囤积库存(压库现象),使供应链金融工具演变为制约供应商的手段 [2] 国际经验对比 - 大型国际车企普遍实现60天内付款,主要原因是遵守法律(如德国对延迟付款设有专门立法)和建立稳定可靠的行业共同体 [3] - 日本车企与上游供应商建立稳定协作关系,强调生产质量、技术与稳定合作,而非利用不平等地位压缩供应商利润空间 [4] 治理建议与挑战 - 当前"行业自律"或"企业承诺"缺乏实际效力,部分车企可能以降低供应价格为前提履行60天账期承诺,或通过非价格手段转嫁成本 [4] - 长期治理需要法治思维与系统思维,包括强化立法、明确延迟付款惩罚、禁止不合理压缩供应商利润、建立明确执行机制等 [4] - 需对车企零部件与材料实施更严格质量监管,提高消费者维权能力,避免降价导致的偷工减料、降低标准及减配现象 [4]
剑指“价格战”!车企相继承诺“60天付款”
齐鲁晚报· 2025-06-12 05:06
在政府相关部门整治汽车行业"内卷式"的竞争背景下,各车企率先从解决供应商账期问题入手"反内卷", 推动上下游关系重构。6月10日晚,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赛力斯(601127)集团等车企相继 宣布,对供应商的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6月11日,比亚迪(002594)汽车、奇瑞汽车、小鹏汽车等多家车 企跟进。这场集体行动,被视为汽车行业对供应链乱象的"亮剑",也是对国家新规的积极响应。 魏银科张雪济南报道 主流车企纷纷承诺 "60天付款" 在汽车行业"反内卷"背景下,众多车企开始破除上游供应商痛点。6月10日晚开始,中国一汽、东风汽车、 广汽集团和赛力斯集团相继发声,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压缩至60天以内,意在通过实际行动,维护市场经 济秩序健康稳定。 其中,东风汽车表示,将全面统一供应商账期至60天内,致力于推动上下游形成更高效的资金循环机制,强化 产业协作基础。 中国一汽则宣布,将"60天付款"作为所属各单位的统一付款期限管理要求,同时加强资金监督与流程控制, 以保障执行效果。 广汽集团方面也表示,将坚持不超过60天的付款账期政策,助力供应链稳定运行,携手上下游共同实现高质 量发展目标。 赛力斯相关人士 ...
治理汽车业“长账期”问题可探索强化立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02:47
行业政策与承诺 - 国内汽车企业自6月10日起公开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部分企业承诺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1] - 此次集体发声是为落实"反内卷"政策导向,避免无序价格战破坏行业稳定与高质量发展,同时响应2025年6月1日施行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1]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核心内容包括明确60日支付期限、禁止强制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强化协同监管体系等[1] 价格战与行业现状 - 新能源汽车为争夺燃油车市场采取持续降价策略,带动乘用车价格整体下降,上游供应商承担了主要降价成本[1] - 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净利润率从2015年的9%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3.8%[2] - 2024年16家上市中国车企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平均为182天,而同期14家国际车企账期基本控制在60天内[2] - 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3%,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滑至3.9%,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3] 供应链问题 - 部分车企通过拉长上游供应商账期转移成本,让供应商承担融资成本,并要求下游经销商囤积库存(压库现象)[2] - 供应链金融从提高资金效率的工具演变成制约供应商的工具,导致行业金融化并积累脆弱性[2] - 应付账款占比偏高、账期过长的企业参与价格竞争可能进一步损失利润,不参与则可能影响销量和现金回流速度[3] 国际比较 - 大型国际车企基本实现60天内付款,首先是遵守法律的结果(如德国对延迟付款设有专门立法)[3] - 日本车企与上游供应商建立稳定协作关系,强调生产质量、技术与稳定合作,而非压缩供应商利润空间[3] 治理建议 - 需要法治思维与系统思维治理支付账期过长问题,包括强化立法、明确对延迟付款的惩罚、禁止不合理压缩供应商利润等[4] - 应对车企零部件与材料实施更严格质量监管,提高消费者维权能力,避免降价导致的偷工减料和减配现象[4] - 需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确保竞争处于法律和安全红线之上[4]
汽车业“反内卷”第一刀落下
北京商报· 2025-06-12 00:40
车企账期承诺行动 - 中国一汽、东风汽车、赛力斯集团、比亚迪、小鹏汽车等17家重点车企承诺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1][4] - 北汽集团和上汽集团进一步承诺取消商业承兑汇票等不合理结算方式[5] - 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统一旗下品牌账期至60天内以提升资金周转效率[4] - 江汽集团和中国一汽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采购与财务流程确保付款高效[5] 行业监管与政策背景 - 国务院新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明确要求60天内完成付款[6] - 工信部开展车辆生产一致性检查重点整治质量安全隐患[13] - 国家发改委提出因业施策化解汽车行业结构性矛盾[13] 行业利润率与价格战影响 - 汽车行业利润率从2017年7.8%降至2024年4.3%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滑至3.9%[6] - 前4个月国内市场降价车型超60款行业利润率降至4.1%[6] - 价格战导致零部件采购价格连年下降10%-15%上游企业经营恶化[9] 供应链压力与账期问题 - 2024年9月上市车企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平均达182天比亚迪付款时间超250天蔚来接近300天[10] - 供应商垫付资金压力大账期问题可能引发供应链连锁反应[8] - 中钢协指出车企要求汽车板降价超10%钢厂已无毛利[10] 行业转型与反内卷共识 - 车企高管呼吁转向技术和服务竞争而非价格战蔚来李斌、广汽閤先庆等表态[8][14]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强调价格战催生质量风险需理性看待转型[11] - 工信部鼓励通过技术创新而非价格战推动高质量发展[14] 企业案例与市场反应 - 四维图新公告称汽车行业价格战导致其未弥补亏损超9亿元[9] - 长城汽车魏建军称内卷式竞争是慢性自杀呼吁回归理性发展[13] - 小鹏汽车何小鹏主张聚焦科技竞争并开拓国际市场[14]
建筑涂料行业跟踪解读专家会议
2025-06-11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建筑涂料行业 - 公司:三棵树、立邦、多乐士、美涂士、嘉宝莉、东方雨虹、德爱威、贝斯美、同意、宝利来、美惠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价格竞争与调整 - 2024 年立邦和三棵树恶性价格竞争,“月白高遮盖涂料”和“专业实施力 Pro”原本 70 - 75 元/桶降至 65 元及以下,立邦销量增约 30%但销售额未增,企业意识到牺牲利润难扩份额,预计 2025 年价格修复[1][2] - 2024 年三棵树未调出厂价(约 85 元),经销商“玉林计划”使售价降;立邦公司层面策略降中低端产品价以提市占率[1][4] - 2025 年立邦多次提价,因给新加坡交付利润高且三棵树在美丽乡村市场份额提升,一二线市场疲软,提价促经销商囤货[1][5] 市场表现与需求 - 2025 年三棵树零售环节增长快,或动摇立邦市场份额[5] - 乳胶漆市场逐步修复,各价格段产品有一定需求,中低档及工装产品集中 100 元以下,高档产品在 300 - 500 元区间,销售结构占比 50% - 60%[8] - 零售端市场渐好,二手房销售自 2024 年四季度改善,但占比仅约 30%,高品质住宅需求增加带动材料需求[11] 企业竞争策略 - 三棵树与立邦 C 端市场未直接竞争,三棵树在三四五六线城市份额大,立邦锁定特一二线城市,三棵树“强腰固盘冲锋进城”,以服务加成和社区店形式进特一二线城市[12] - 立邦刷新服务与三棵树马上住服务模式不同,立邦强绑定经销商补充利润,三棵树更灵活,侧重撬动美涂士等客户[2][16] - 立邦定价专注特一二线城市(占 70%),双包模式满足工长需求;三棵树适合多品类经营者,零售价格是出厂价 2.5 - 3 倍,经销商毛利率 66%[17][18][20] 美丽乡村业务 - 美丽乡村业务活跃,仿石漆或水包砂涂装成主流,农村农户住宅存量面积约 1700 万亿平米,涂料企业增长 20% - 30%[23][24] - 水包砂市场三棵树 2024 年销售额约 6 亿元(占比不到 3%),立邦约 4 亿元(占比不到 2%),前 50 家企业市占率总和不超 15%,三棵树和立邦具全品类竞争能力,有望成赢家[25] - 农村自建房涂装市场立邦和三棵树具全品类优势,预计主导 280 亿规模市场[26] 未来市场趋势 - 预计未来三年三棵树和立邦合计市占率超 30%,目前约 3%,凭借规模和成本控制优势提升份额[32] - 未来不会提价,因原材料成本降低,当前毛利率优化约 2 个百分点,销售旺季预计利润比去年同期提升 1 - 2 个百分点[3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家全装修政策使传统 ToC 涂料企业转 ToB 与大型房企合作,房企压低成本致涂料企业利润受损,但长期看高品质住宅需求增加利于行业发展[1][10][14] - 经销商囤货受提价影响,立邦等有定价权品牌提价促囤货,C 端零售或乳胶漆市场囤货意愿强,ToB 大型工装项目囤货意愿弱[9] - 立邦和三棵树重视全包服务负面评价,制定执行标准确保高质量交付,提升客户满意度[22] - 嘉宝莉农村自建房业务情况不明,艺术漆曾有声量,近年无起色,工程领域或跟北新建材参与项目,团队 100 人,预计年销售额难超 3 - 4 亿元[27] - 其他品牌难通过补充产品线参与竞争,立邦和三棵树进入第四竞争阶段,多乐士等难搭建完整体系[28] - 企业在产品竞价竞争阶段成功关键是强大生产和成本控制能力,东方雨虹跨品类扩展涂料市场遇挑战[29] - 美丽乡村业务平米报价,水包砂外墙 70 - 200 元不等,价格竞争加剧,2021 年 16 - 18 元/公斤,2025 年降至 9 - 10 元/公斤[30] - 降价由立邦和三棵树发起,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推行单一颜色大规模生产洗牌市场[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