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一汽奔腾启动新一轮增资引战
快讯· 2025-04-30 18:22
智通财经4月30日电,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信息显示,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启动新一轮增资引 战。这是继悦达集团之后,一汽奔腾再次面向市场引入战略投资者。据了解,一汽奔腾此次引战将重点 面向地方产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中国一汽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引入不同行业背景和资源优势股东, 实现资源整合和战略同步,为新能源转型带来多元支持。 一汽奔腾启动新一轮增资引战 ...
*ST威帝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3.10%
证券日报网· 2025-04-29 18:4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23.57万元,同比增长23.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5.55万元,由亏转盈 [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8.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93%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15.92万元,同比增长85.84% [1] 业绩驱动因素 - 全球新能源转型需求激增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国际区域市场拓展,推动海外客车市场需求恢复及新能源客车需求增长 [1] - 国内"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公交更新需求,叠加国民出行尤其是旅游出行需求增加,带动客车市场需求提升 [1] - 公司相关订单增加直接推动营业收入增长 [1] 产品与技术 - 2024年公司对产品进行性能升级改进,提升质量及稳定性,并推出智能座舱、车身域控制器等新产品 [2] - 公司紧抓车联网、新能源发展机遇,基于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升级以保持竞争优势 [2] - 2024年研发投入1103.91万元,研发人员占比达16.26% [2] 战略布局 - 2024年12月收购安徽阿法硅新能源共性技术研究院51%股权,切入乘用车领域 [2] - 阿法硅主要为奇瑞新能源提供中控显示屏、液晶仪表屏等产品 [2] - 2025年计划向卡车市场延伸拓展,完善产品结构并提升市场份额 [3] 行业展望 - 2025年客车行业需求量预计保持正增长,新能源出口占比将提升 [3] - 国内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延续且力度加大,城乡一体化改造推动客货邮需求增长 [3] - 行业将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政策与技术升级是主要驱动力 [3]
中高级纯电轿车12万起售,东风日产放下身段鏖战新能源市场
经济观察网· 2025-04-29 16:40
东风日产N7上市及定价策略 - 东风日产N7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11.99万元至14.99万元,是"天演架构"下首款新能源战略车型 [2] - N7起售价相比首款纯电车型ARIYA艾睿雅降低8万元,定位为中高级纯电轿车但价格低于同级别燃油车型(如天籁17.98万元起、探陆23.98万元起) [2] - 公司打破传统价格定势,通过低价策略推动新能源转型 [2] 东风日产销量表现及市场挑战 - 2024年全年销量63.12万辆,同比下滑12.7%,燃油车市场份额从2021年10%降至6.5% [3] - 新能源销量占比不足5%,纯电车型艾睿雅全年销量仅2114辆,同比下滑超50% [3] - 2025年一季度销量12.10万辆,同比下滑29.5%,在日系合资车企中表现仅优于东风本田 [3] - 主要问题包括新能源车型推出慢、产品迭代滞后、品牌认知固化,此前仅有一款高价新能源车型艾睿雅 [3] 新能源技术及产品竞争力 - 公司展示新能源转型成果,包括天演架构、14合1智能电驱、AI零压云毯座椅等新技术 [4] - N7为首款本土设计团队主导车型,尺寸达4930mm*1895mm*1487mm,轴距2915mm,配置智能冰箱、15.6英寸中控屏等 [4] - 搭载自研电驱总成、云享座舱、全域智能防晕车技术等,综合竞争力较强 [4][5] 渠道优化与产能调整 - 实施订购、交付、服务分离模式,已布局超100家交付中心和500家零售中心 [5][6] - 武汉工厂(年产能30万辆)或将于2025财年结束生产,2024年已关停常州工厂(年产能15万辆) [6][7] - 武汉工厂2024年6月起为岚图汽车代工,面临产能利用率不足问题 [7]
长城汽车:产品加速换代,看好枭龙和高山发力-20250429
华泰证券· 2025-04-29 09: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长城汽车A股和H股均维持“买入”评级,A股目标价39.69元,H股目标价调整为20.95港币 [5][8][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一季度业绩低于预期,主要因产品去库换代、直营体系投入增加及税款延期返还,但4月新能源新品热销或带来营收和利润改善 [1] - 25Q1毛利环比提升,但直营投入使销售费用增加,预计25Q2销量及利润迎改善周期 [2] - 二代枭龙MAX性价比高,性能和智驾优势突出,月销有望突破8000台,是新能源转型重要锚点 [3] - 魏牌高山改款降价增配,售价或下探,消费市场有望拓展,整体月销预计突破6000台 [4] - 维持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预测,采用历史估值法给予相应PE,维持目标价和“买入”评级 [5][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一季度收入400亿元,同环比 - 7%/-33%;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环比 - 46%/-23% [1] - 25Q1销售新车26万辆,同比 - 7%,毛利率18%,同环比 - 2/+1pct,单车ASP和毛利分别为16/3万元,同比 + 0.1%/-10.9% [2] - 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7%/2.3%/4.8%/-2.6%,同比 + 2.4/0.0/+0.2/-2.8pct [2] 新品情况 - 4月16日,二代枭龙MAX上市,限时售价11.68 - 15.48万元,搭载第二代Hi4四驱混动系统和Coffee Pilot Plus纯视觉智驾系统 [3] - 4月21日,长城魏牌全新高山MPV开启预售,推出三款车型,高山8/9预售价32.98/37.98万元,新款降价增配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预测为153/186/201亿元 [5][13] - 长城汽车A股近3年平均PE估值31倍,给予25年22xPE,维持目标价39.69元 [5][13] - 长城汽车H股近3年平均PE估值11倍,给予25年11xPE,调整目标价为20.95港币 [5][13]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173,212|202,195|275,294|308,197|334,502| |+/-%|26.12|16.73|36.15|11.95|8.5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7,022|12,692|15,320|18,567|20,129| |+/-%|(15.06)|80.76|20.70|21.20|8.41|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82|1.48|1.79|2.17|2.35| |ROE(%)|10.25|16.07|16.24|16.45|15.13| |PE(倍)|28.23|15.62|12.94|10.68|9.85| |PB(倍)|2.89|2.51|2.10|1.76|1.49| |EV EBITDA(倍)|11.76|7.02|5.85|4.15|2.89| [7] 基本数据 |(港币/人民币)|2333 HK|601633 CH| |----|----|----| |目标价|20.95|39.69| |收盘价(截至4月25日)|11.48|23.16| |市值(百万)|98,263|198,239| |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百万)|389.89|611.67| |52周价格范围|9.70 - 17.10|21.83 - 32.03| |BVPS|9.65|9.66| [9] 盈利预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 包含2023 - 2027E年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等资产负债表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利润表项目,经营活动现金、投资活动现金等现金流量表项目及相关财务比率的预测 [17]
核电核准维持10台,产业链如何受益?
2025-04-28 23:3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核电行业、机械行业、天然铀行业 - **公司**:应流股份、纽威股份、兰石重装、景业智能、江苏神通、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佳电股份、浙富控股、四川华都、欣天然公司、中广核矿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电审批情况**:2023 - 2025 年每年批准核电机组数量分别为 10 台、11 台和 10 台,维持相对稳定水平;2025 年 4 月批准 10 台属超常规举措,体现政府对有效投资和经济发展的重视,提前审批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未来审批数量预计维持在每年 10 台左右,国内核电产能基本维持在每年 10 - 12 台,目前已达合理上限 [1][2][4] - **核电收益保障**:市场化环境下,虽价格竞争激烈,但核电因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且需保证利用小时数,收益可得到保障,价格相对稳定;二代半机组在部分地区可能降价,新项目总体受保护 [1][5] - **核电设备和材料需求**:核电审批加速将拉动未来设备和材料需求加速释放;机械行业建议关注应流股份等,应流股份是国内少数有核一级铸件资质的生产商,为多个核电项目供货并建立长期合作,还积极布局新材料领域 [1][6] - **天然铀需求**:新批项目直接刺激天然铀需求;2021 年以来天然铀价格上涨,2024 年调整,2025 年新增批复将推动需求增长;新批准的核电技术预计五年后对天然铀需求产生稳定持续刺激,每年约增加 2400 吨需求,刺激约 3%增长,2030 年前后将显著增加市场需求 [1][7][10] - **天然铀供应**:2011 - 2021 年上游资本开支少,2030 年前后供应量可能下降,预计 2030 年供需缺口约为 9000 - 1 万吨,2035 年可能扩大至 3 万吨以上;现货价格不足以刺激矿产商投资,很难看到明显供应增量 [3][12] - **天然铀价格**:为弥补 30 年后供需缺口,未来几年价格需进一步上涨,以刺激矿产企业投产,保障供应;逆全球化趋势下,保障 STI 产业链供应链困难,稳定保障供应对全球化布局的企业尤为重要 [14] - **新能源转型意义**:新增核准项目明确核电在中国脱碳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在风光等间歇性能源比例提升背景下,核电机组不仅贡献基础发电,还承担灵活性资源角色,有助于提高风光能源渗透率,实现新能源电力系统转型,增强股票板块持续性信心 [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浙富控股旗下四川华都是华龙一号控制棒驱动机构唯一供应商,业绩贡献预计持续提升 [3][9] - 欣天然公司 99%需求集中在核电领域,2023 - 2025 年新批核电机组确保其未来需求持续增长,长期为天然气市场提供确定性支撑 [11] - 亚洲市场唯一值得关注的天然铀标的是中广核矿业,该公司参股拥有哈萨克斯坦四个天然铀矿,2025 年整体权益产量预计为 1300 吨 [15]
主被动安全同级领先 长安马自达新能源转型提速
中国经营报· 2025-04-28 16:15
产品战略与定位 - EZ-60是长安马自达全面转型新能源时代的战略级产品,定位为融合纯正驾驶魅力与先进技术的跨界SUV [1] - 公司强调该车型专为锐意进取的中国用户量身定制,主打行驶性能、操控驾趣和智能科技 [1] 智能座舱技术 - 搭载行业唯一超150英寸6联科技大屏,提供无死角信息视野 [1] - 全球首发联发科技MT8676 4nm芯片,晶体管密度较7nm芯片提升1.6—1.8倍,同功耗下算力提升25%—40% [1] - 全球首发裸眼3D HUD,最大画幅100英寸,支持眼球随动和3D导航道路重合 [1] 被动安全配置 - 全系标配9气囊(含远端气囊),总容积370L,保护面积2.65万cm² [2] - 采用7横5纵高强度铠甲笼式结构,高强钢占比86.5%,前防撞梁和车门防撞梁使用2000MPa热成型钢 [2] - 车顶横梁采用1470MPa世界最高强度冷轧钢 [2] 主动安全系统 - 全系标配L2级组合驾驶辅助系统,集成30+项行泊一体功能,覆盖200+使用场景 [2] - AEB刹停速度提升至80KM/h,支持横穿、夜间、通用障碍物等复杂场景 [2] - 搭载连续可变阻尼悬架,毫秒级响应不同路况,结合独家调校实现操控与舒适平衡 [2] 品牌理念传达 - 公司强调安全是实现驾乘愉悦的核心前提,目标让用户出行全程保持愉悦体验 [2]
长安汽车 | 2025Q1:业绩符合预期 新能源产品周期强劲【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4-27 22:41
0 1 事 件 概 述 0 2 分 析 判 断 ► 营收、ASP符合预期 毛利环比承压 收入端: 自主销量提升促进营收。2025Q1自主乘用车销量45.3万辆,同比+3.5%,环比-10.8%;自主新能源乘用车19.4万辆,同比+50.7%,环比-30.4%,公司总 营收为341.6亿元,同比-7.7%,环比-30.0%,营收同环比增长弱于销量主要受行业竞争,公司部分产品价格下探影响; ASP: 2025Q1单车ASP达7.5万元,环 比-2.1万元; 毛利率: 2025Q1公司毛利率13.9%,同比-0.5pct,环比-2.3pct,一季度降本入账金额少,叠加终端优惠力度加大,毛利有所承压,后续伴随公司降本 工作的推进,毛利率有望环比改善。 ► 汇兑收益、新能源子公司影响净利 费用端: 2025Q1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9%/3.0%/4.4%/-3.1%,环比-0.6/-0.5/+0.2/-3.1pct,财务费用变动主要系主要因汇兑收益及利息收入增加 影响。 投资收益端: 2025Q1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0.4亿元,同比-0.9亿元,环比-0.5亿元,主要因联营企业盈利减少、阿 ...
欧盟关税投票戏剧反转:德国倒戈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4-27 17:13
文章核心观点 - 欧盟针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投票出现戏剧性反转,揭示欧洲面对中国电动车崛起应选择合作共赢,德国倒戈是商业自救,此次投票或为新开始,背后牵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变化 [1][3][4][6] 分组1:投票局势反转情况 - 原本支持加税阵营看似稳操胜券,德国“反水”并联合意大利和匈牙利组成“反关税联盟”,瑞典倒戈使局势反转 [1] 分组2:德国倒戈原因 - 德国汽车工业是欧洲“顶梁柱”,但近年欧洲车企新能源转型压力大,中国电动车崛起使德国车企有危机感 [1] - 加税不能解决欧洲车企问题,关税壁垒会加速欧洲汽车业衰退,德国倒戈是为自身未来争取喘息空间 [3] 分组3:瑞典倒戈原因 - 沃尔沃在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激增47%,瑞典倒戈是对市场现实的妥协 [3] 分组4:支持加税阵营情况 - 法国是加税坚定支持者,但雷诺集团与宁德时代签电池技术合作协议,支持加税更多是政治表态而非商业理性选择 [3] 分组5: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表现 - 比亚迪4月在欧洲斩获18.7万辆订单,超过特斯拉的15.3万辆,欧洲消费者对中国电动车接受度提高 [6] 分组6:事件影响及意义 - 此次关税投票反转揭示欧洲面对中国电动车崛起应思考合作共赢,德国倒戈是商业自救,或为新开始,牵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变化 [4][6]
长安汽车:系列点评二十五:业绩符合预期 新能源产品周期强劲-20250427
民生证券· 2025-04-27 15: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安汽车2025年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新能源产品周期强劲,看好其电动智能转型及华为智能化赋能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5Q1长安汽车营业收入341.6亿元,同比-7.7%,环比-30.0%;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16.8%,环比-63.8%;扣非归母净利7.8亿元,同比+601.0%,环比-13.7% [1] 营收、ASP与毛利情况 - 自主销量提升促进营收,2025Q1自主乘用车销量45.3万辆,同比+3.5%,环比-10.8%;自主新能源乘用车19.4万辆,同比+50.7%,环比-30.4%;总营收同环比增长弱于销量受行业竞争和产品价格下探影响 [1] - 2025Q1单车ASP达7.5万元,环比-2.1万元 [1] - 2025Q1公司毛利率13.9%,同比-0.5pct,环比-2.3pct,一季度降本入账金额少且终端优惠力度加大使毛利承压,后续毛利率有望环比改善 [1] 费用、投资收益与净利情况 - 20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9%/3.0%/4.4%/-3.1%,环比-0.6/-0.5/+0.2/-3.1pct,财务费用变动因汇兑收益及利息收入增加 [2] - 2025Q1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0.4亿元,同比-0.9亿元,环比-0.5亿元,因联营企业盈利减少、阿维塔亏损影响 [2] - 2025Q1归母净利润为13.5亿元,同比+16.8%,环比-63.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8亿元,同比+601.0%,环比-13.7%,扣非净利环比变化受竞争加剧、汇兑收益增加和深蓝品牌新能源盈利改善综合影响 [2] 新能源转型情况 - 深蓝、阿维塔品牌1 - 3月累计分别6.8万辆、2.4万辆 [3] - 2025年深蓝计划推出包括S09在内的两款全新车型,S09竞争力较强,公司规划加速深蓝全球化布局,2025全球年销目标为50万台(国内40万台,海外10万台) [3] - 阿维塔新车型阿维塔06推出纯电和增程双动力,配备华为相关系统,上市48小时后大定订单突破12,536台 [3]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896/2,095/2,3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7/107.6/127.2亿元,EPS分别为0.89/1.09/1.28元,对应2025年4月25日12.35元/股的收盘价,PE分别为14/11/10倍 [4] 财务指标预测 - 成长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58%、18.67%、10.50%、11.50%;EBIT增长率分别为-50.21%、10.59%、81.49%、26.62%;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5.37%、21.18%、21.30%、18.17% [10][11] - 盈利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4.94%、16.61%、17.52%、18.00%;净利润率分别为3.82%、3.90%、5.14%、5.47%;总资产收益率ROA分别为3.52%、3.84%、4.30%、4.63%;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9.56%、10.63%、11.73%、12.53% [10][11] - 偿债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流动比率分别为1.20、1.23、1.29、1.34;速动比率分别为1.04、1.07、1.12、1.17;现金比率分别为0.57、0.68、0.70、0.75;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2.01%、63.45%、62.92%、62.64% [10][11] - 经营效率方面,2024 - 202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7.77、6.79、7.28、7.04;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45.89、42.57、44.23、43.40;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77、0.82、0.84、0.85 [11] - 每股指标方面,2024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4、0.89、1.09、1.28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7.72、8.42、9.25、10.24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0.49、2.83、1.45、2.26元;每股股利分别为0.34、0.20、0.25、0.30元 [11] - 估值分析方面,2024 - 2027年PE分别为17、14、11、10;PB分别为1.6、1.5、1.3、1.2;EV/EBITDA分别为6.55、4.01、2.15、0.59;股息收益率分别为2.78%、1.62%、2.02%、2.43% [11]
长安汽车(000625):系列点评二十五:业绩符合预期,新能源产品周期强劲
民生证券· 2025-04-27 14: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长安汽车2025年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新能源产品周期强劲,看好其电动智能转型及华为智能化赋能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5Q1长安汽车营业收入341.6亿元,同比-7.7%,环比-30.0%;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16.8%,环比-63.8%;扣非归母净利7.8亿元,同比+601.0%,环比-13.7% [1] 营收、ASP与毛利情况 - 自主销量提升促进营收,2025Q1自主乘用车销量45.3万辆,同比+3.5%,环比-10.8%;自主新能源乘用车19.4万辆,同比+50.7%,环比-30.4%;总营收同环比增长弱于销量受行业竞争和产品价格下探影响 [1] - 2025Q1单车ASP达7.5万元,环比-2.1万元 [1] - 2025Q1公司毛利率13.9%,同比-0.5pct,环比-2.3pct,一季度降本入账金额少且终端优惠力度加大致毛利承压,后续毛利率有望环比改善 [1] 费用、投资收益与净利情况 - 20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9%/3.0%/4.4%/-3.1%,环比-0.6/-0.5/+0.2/-3.1pct,财务费用变动因汇兑收益及利息收入增加 [2] - 2025Q1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0.4亿元,同比-0.9亿元,环比-0.5亿元,主要因联营企业盈利减少、阿维塔亏损影响 [2] - 2025Q1归母净利润为13.5亿元,同比+16.8%,环比-63.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8亿元,同比+601.0%,环比-13.7%,扣非净利环比变化受竞争加剧、汇兑收益增加和深蓝品牌新能源盈利改善综合影响 [2] 新能源转型情况 - 深蓝、阿维塔品牌1 - 3月累计分别6.8万辆、2.4万辆 [3] - 2025年深蓝计划推出包括S09在内的两款全新车型,S09竞争力较强,公司规划加速深蓝全球化布局,2025全球年销目标为50万台(国内40万台,海外10万台) [3] - 阿维塔新车型阿维塔06推出纯电和增程双动力,配备华为相关系统,4月19日正式上市48小时后大定订单突破12,536台 [3]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896/2,095/2,3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7/107.6/127.2亿元,EPS分别为0.89/1.09/1.28元,对应2025年4月25日12.35元/股的收盘价,PE分别为14/11/10倍 [4] 财务指标预测 - 成长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58%、18.67%、10.50%、11.50%;EBIT增长率分别为-50.21%、10.59%、81.49%、26.62%;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5.37%、21.18%、21.30%、18.17% [10][11] - 盈利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4.94%、16.61%、17.52%、18.00%;净利润率分别为3.82%、3.90%、5.14%、5.47%;总资产收益率ROA分别为3.52%、3.84%、4.30%、4.63%;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9.56%、10.63%、11.73%、12.53% [10][11] - 偿债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流动比率分别为1.20、1.23、1.29、1.34;速动比率分别为1.04、1.07、1.12、1.17;现金比率分别为0.57、0.68、0.70、0.75;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2.01%、63.45%、62.92%、62.64% [10][11] - 经营效率方面,2024 - 202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7.77、6.79、7.28、7.04;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45.89、42.57、44.23、43.40;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77、0.82、0.84、0.85 [11] - 每股指标方面,2024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4、0.89、1.09、1.28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7.72、8.42、9.25、10.24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0.49、2.83、1.45、2.26元;每股股利分别为0.34、0.20、0.25、0.30元 [11] - 估值分析方面,2024 - 2027年PE分别为17、14、11、10;PB分别为1.6、1.5、1.3、1.2;EV/EBITDA分别为6.55、4.01、2.15、0.59;股息收益率分别为2.78%、1.62%、2.02%、2.4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