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资产

搜索文档
国泰君安国际并非唯一申请牌照的中资券商,未来或有更多机构入局
快讯· 2025-06-26 10:49
香港券商虚拟资产牌照申请进展 - 多家香港本地券商(包括胜利证券 艾德证券)已完成第1号牌升级 [1] - 国泰君安国际并非唯一申请牌照的中资券商 更多机构可能入局 [1] - 券商主要开展"分销"性质的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而非自营交易所运营 [1]
独家|首家中资券商获虚拟资产牌照,真实“钱”景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6-26 10:36
牌照性质与市场影响 - 国泰君安国际成为首家提供全方位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香港中资券商,客户可直接交易BTC、ETH等加密货币及USDT等稳定币 [1] - 牌照为"分销"性质,券商无法自建交易所,而是通过接入持牌交易所的综合账户提供交易服务 [1][2] - 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一度上涨近200%,次日最高飙升90%,但随后波动较大 [1] - 多家香港本地券商已完成第1号牌升级,未来或有更多中资券商入局 [1][2] 业务模式与监管框架 - 分销服务仅限主流合规币种(如BTC、ETH),排除高风险山寨币和空气币 [2] - 客户尽调(KYC)、适当性管理与投资者教育要求严格,且禁止中国内地居民参与交易 [2] - 香港虚拟资产监管采用"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监管"原则,由SFC和金管局分领域监管 [2] - 牌照体系包括第1号牌(分销)、第4号牌(投资咨询)、第7号牌(自动化交易)和第9号牌(资产管理) [2] 竞争优势与局限性 - 相比币安等海外平台,持牌券商优势在于安全合规:接入SFC持牌交易所、专业托管+保险保障、严格币种审核 [3] - 执行高标准AML/KYC流程,确保资产来源合法 [3] - 香港合规交易所币种数量有限,市场深度和流动性不足,缺乏热门衍生品导致用户活跃度较低 [5] - 严格监管限制盈利空间,本地交易所难以像Coinbase等通过ICO上市费获利 [5] 稳定币与未来互动 - 持有1号牌的机构将成为合规稳定币关键分销渠道,类似USDC通过Coinbase渠道成功的模式 [6] - 持牌交易所提供的虚拟资产交易和RWA交易是稳定币重要应用场景 [6] - 稳定币盈利核心基于储备资产净息差(NIM),分销网络渠道效应驱动增长 [6]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飙升近200%,领跑香港中资券商加密货币交易新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6-26 09:13
公司动态 - 国泰君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788 HK)股价在6月25日尾盘时段显著拉升 收盘价跃升至3 7元/股 涨幅高达198 39% 刷新自2015年7月以来的股价新高 [1] - 公司于6月24日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 将现有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及交易意见服务的牌照 [1] - 此次牌照升级使公司成为香港首家提供全方位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中资券商 服务范围涵盖虚拟资产交易 交易意见提供 以及相关产品发行和分销(包括场外衍生品) [4] - 公司早在2024年4月已获得虚拟资产相关产品(比特币和以太坊现货ETF)经纪业务资格 特别是在发行及分销方面 [4] 行业趋势 - 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态度自2017年的谨慎立场转变为2022年的开放包容 2022年10月发布《香港虚拟资产发展政策宣告》明确表达开放态度 [5] - 2025年5月21日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 体现监管决心和进展 [5] - 依托成熟金融基建和国际化监管框架 香港虚拟资产产业发展迅速 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优势下加速巩固全球虚拟资产核心枢纽地位 [5] - 市场分析预测更多具备国际业务子公司的券商将完成类似牌照升级 尤其是客户基础良好的重要券商可能加入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行列 [4]
国泰君安国际拔头筹 券商抢滩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上海证券报· 2025-06-26 02:46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大涨 - 6月25日国泰君安国际股价单日飙升198 39% 创2015年7月以来新高 [2][3] - 股价大涨直接原因是公司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升级证券交易牌照 成为首家可提供全方位虚拟资产相关交易服务的在港中资券商 [2] 牌照升级与业务布局 - 公司2024年已率先推出虚拟资产现货ETF结构性产品 并获准开展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介绍代理人业务 [4] -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获得分销代币化证券资格 启动数码债券发行业务 [4] - 6月24日完成1号牌照升级 可对香港零售投资者开放虚拟资产交易 [4][5] - 牌照体系显示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框架完备 目前共有11家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 [4][7] 业务实施路径 - 交易流程需通过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完成 券商负责搭建前端平台和账户系统 [5][6] - 未获7号牌照的券商需依托合规交易所执行交易 通过经纪商服务传递指令 [6] - 需建立技术支持系统 满足传统资产与虚拟资产分开存放的监管要求 [6] 行业竞争格局 - 目前香港市场已有富途证券、胜利证券、老虎证券等券商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7] - 互联网券商主要通过设立子公司申请牌照 传统券商则采取牌照升级方式进入 [7] - 行业预计更多具备国际子公司的中资券商将跟进牌照升级 [4] 虚拟资产产业链机会 - 券商可拓展经纪业务 连接传统证券账户与虚拟资产交易 [7] - 投行业务方面可提供IPO承销服务 参与虚拟资产行业并购顾问 [7] - 资产管理、股权投资等多元化服务也是潜在发展方向 [7]
国泰君安国际单日上涨198% 中资券商或整体受益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22:20
国泰君安国际获批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 国泰君安国际成为首家获批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中资券商 其股价单日暴涨198% 成交65.27亿股 金额达163.85亿港元 [2] - 公司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升级证券交易牌照 客户可直接交易比特币 以太币等加密货币及泰达币等稳定币 [2] - 该消息带动中资券商股集体上涨 申万宏源 招商证券 国联民生 中信建投证券涨幅超10% 中信证券涨超9% [2] 中资券商行业趋势 - 华创证券预计更多具有国际业务子公司的券商将完成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升级 完善市场生态 [3] - 中信证券指出香港正加速巩固全球虚拟资产核心枢纽地位 依托大湾区优势发展迅猛 [3] - 传统金融机构正从经纪业务和投行服务多维度切入虚拟资产价值链 寻求与交易所联盟或自建技术平台 [3]
【财闻联播】小马智行被纳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苹果直营渠道首次参与国补
券商中国· 2025-06-25 20:18
宏观动态 - 5月全国彩票销售570.36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福利彩票增长8.6%至185.29亿元,体育彩票增长26%至385.07亿元 [1] - 1-5月累计彩票销售2633.72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福利彩票增长2.3%至889.79亿元,体育彩票增长5.4%至1743.93亿元 [1] - 成都出台"低空经济14条",支持建设低空起降基础设施,按投资10%补贴最高50万元/起降场,企业年度补贴上限500万元 [2] - 香港e道服务6月26日起扩展至11岁以上持有有效中国电子护照且经香港过境的人士 [3] 金融机构 - 星展银行计划2024年在香港和新加坡招聘约40名私人银行家,目前已招募约半数 [5] - 国泰君安国际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升级牌照,成为首家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香港中资券商,覆盖加密货币、稳定币等交易及衍生品发行 [6] 市场数据 - 6月25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涨1.03%创年内新高,深成指涨1.72%,创业板指涨3.11%,两市成交额16027.89亿元 [7] - 港股恒生指数涨1.23%,恒生科技指数涨1.15%,国泰君安国际股价大涨近200% [8][9] 公司动态 - 小马智行美股盘前涨逾11%,因被纳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 [10] - 苹果中国直营渠道首次参与国补活动,指定产品最高补贴2000元,覆盖智能手表、手机等品类 [11] - 特斯拉欧洲5月销量同比下滑27.9%至13863辆,连续第五个月下滑 [12] - 上海新华联索菲特大酒店7月28日司法拍卖,起拍价9.98亿元(评估价14.26亿元) [13] - 上海链家7月1日起试行"单边代理"模式,中介专服务购房客户或售房业主单一角色 [14]
新财观 | 虚拟资产监管创新与深化:强化稳定币双重角色 香港数字金融生态将步入新阶段
新华财经· 2025-06-25 19:47
虚拟资产市场规模与监管创新 - 全球虚拟资产市场规模于2024年突破3万亿美元,稳定币成为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桥梁[1] - 香港立法会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成为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专项立法[1] - 稳定币在虚拟资产市场中承担双重角色:价值稳定器和生态连接器,支撑DeFi借贷、跨境支付等核心场景[1] 香港虚拟资产基础设施现状 - 截至2025年4月,香港共有10家有效的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HashKey规模最大,持有1、7号及AMLO牌照,提供27种可交易货币[2] - HashKey平台资产管理规模达100亿港元,累计交易量超6,000亿港元,8家机构正在申请牌照[2] - 香港金管局推动Ensemble项目,探索批发层面wCBDC,验证代币化资产、存款与wCBDC的技术互通性[2] 稳定币沙盒测试与商业应用 - 中银香港于2024年10月完成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交易的概念验证,实现代币化存款与资产的同步实时交割[3] - 稳定币沙盒首批3家发行人包括京东币链科技、圆币创新科技及渣打银行等联合申请方,计划推出港元挂钩稳定币[3] - 京东稳定币(JD-HKD)进入沙盒测试第二阶段,测试场景涵盖跨境支付、投资交易、零售支付[3] 香港稳定币监管框架的国际比较 - 香港允许多币种锚定,支持港元稳定币发展,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试点预留空间[4] - 相比欧盟MiCA法案,香港监管框架更灵活,注重技术中立和风险特征监管,给予市场更多创新空间[5] - 香港开放包容的监管环境有望吸引全球Web3.0项目,成为稳定币及虚拟资产生态的核心枢纽[5] 稳定币的合规与安全性 - 信评公司可作为第三方机构评估持牌稳定币发行机构资质,合作获取实时审计数据、链上交易记录[5] - 评估方法需接轨国际市场实践,建立稳定币评级标准的全球互认,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投资者信心[5]
非银金融行业点评报告:国君香港获批加密货币交易资格,头部券商引领变革,非银金融生态重构
东吴证券· 2025-06-25 19: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泰君安证券(香港)获批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牌照,从传统券商升级为数字资产综合服务枢纽,开辟高附加值收入源并抢占战略制高点 [5] - 头部示范效应显著,倒逼中资头部券商加速跟进,驱动券商行业商业模式重构 [5] - 虚拟资产合规化浪潮将激活并重塑非银金融产业链,形成协同生态网络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06月25日,国泰君安证券(香港)获批将现有第1类受规管活动牌照升级为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1] 对国君自身影响 - 实现从传统证券服务商向数字资产综合服务枢纽的战略升级 [5] - 开辟高附加值收入源,包括加密货币与稳定币交易佣金、跨境稳定币清算分润、结构化衍生品设计与发行收益 [5] - 抢占战略制高点,获得参与稳定币发行、RWA代币化等前沿领域的先发优势 [5] 对券商行业影响 - 头部示范效应显著,倒逼中资头部券商加速跟进 [5] - 验证路径可行性,为同行铺平道路 [5] - 驱动商业模式重构,竞争焦点转向构建跨境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核心能力 [5] 对非银生态影响 - 激活并重塑整个非银金融产业链,形成协同生态网络 [5] - 金融科技企业服务需求激增,形成技术支撑层 [5] - 支付机构接入稳定币清算体系,提升效率并分润手续费 [5] - 资管公司涌现新型可编程资产,驱动AUM增长 [5]
国泰君安国际获批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点评:中资券商试水虚拟资产交易业务,看好券商板块成长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5 19: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券商板块未来成长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泰君安国际获批升级香港1号牌照,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及意见,客户能在其平台交易加密货币、稳定币等虚拟资产 [1][2] - 业务模式为代客交易虚拟资产,为券商国际业务引入新业绩来源,未来中资券商在港虚拟资产业务有望从代客交易延伸至资管业务领域 [2] - 目前已有40家券商获批开展虚拟资产交易,中资券商未来涉足虚拟资产业务较为可期 [2] - 中资券商涉足虚拟资产交易,为其国际业务拓展版图、引入新业绩增长点,推荐3条投资主线,包括头部机构、业绩弹性较大的券商、国际业务竞争力强的标的 [2] 相关目录总结 国泰君安国际牌照升级情况 - 中资券商开展国际业务以中国香港为起点,香港证监会自2018年起建立虚拟资产监管框架并调整金融牌照体系,国泰君安国际将1号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2] 业务模式及影响 - 经纪业务方面,虚拟资产交易牌照获批为券商境外经纪业务引入新资产,2025年《稳定币条例草案》通过,香港向“虚拟资产枢纽”转型,有望为业务带来较大增量;资管业务方面,9号牌照可升级,将虚拟资产纳入投资范围,期待中资券商在港虚拟资产业务延伸至资管领域 [2] 行业现状 - 截止2025年6月24日,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合计11家,可通过综合账户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券商达40家,可管理投资超10%虚拟资产的资管机构为40家 [2] 投资分析意见 - 看好券商板块,推荐3条投资主线:受益于行业竞争格局优化、综合实力强的头部机构,如广发证券A+H、中信证券A+H、国泰海通A+H;业绩弹性较大的券商,如东方财富和招商证券A+H;国际业务竞争力强的标的,如中国银河A+H、中金公司A+H [2] 重点券商估值情况 - 报告列出了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等多家重点券商在2025年6月24日收盘时的收盘价、PB中枢、BPS、ROE、净利润及净利润同比等数据 [10][12]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95.74亿 国泰君安国际(01788)获批虚拟资产交易牌照 北水全天抢筹超16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6-25 17:53
港股通资金流向 - 6月25日北水成交净买入95.74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47.54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48.2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个股:国泰君安国际(01788)、中芯国际(00981)、建设银行(00939) [1] - 北水净卖出前三个股:腾讯(00700)、阿里巴巴-W(09988)、小米集团-W(01810) [1] 个股买卖明细 - 国泰君安国际买卖总额134.25亿港元,净流入+13.69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买卖总额41.45亿港元,净流入+7.39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买卖总额30.79亿港元,净流出-4.16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买卖总额22.53亿港元,净流入+8892.90万港元 [2] - 腾讯控股买卖总额20.19亿港元,净流出-2.35亿港元 [2] - 美团-W买卖总额18.20亿港元,净流入+2.06亿港元 [2] - 泡泡玛特买卖总额17.20亿港元,净流出-5599.16万港元 [2] 个股消息面分析 - 国泰君安国际获净买入16.61亿港元,因成为首家具备全方位虚拟资产服务能力的香港中资券商 [6]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14.24亿港元,因美拟收紧半导体技术豁免可能削弱外资晶圆厂竞争优势 [6] - 建设银行获净买入8.92亿港元,因H股折价率收敛且股息率达5.5%以上 [7] - 众安在线获净买入2.42亿港元,因联营公司ZA Bank为首家为香港稳定币发行人提供储备银行服务的数字银行 [7]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6511万港元,因供应链能力提升使运营模式更健康 [8] - 腾讯、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分别遭净卖出5.51亿、4.6亿、3.06亿港元,因科技板块盈利预期下修且缺乏内资买入意愿 [8] 其他资金动向 - 中国平安获净买入7.38亿港元 [9] - 弘业期货获净买入1.07亿港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