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研
icon
搜索文档
心智观察所:玄戒是“魔戒”?别低估小米识别“战略陷阱”的能力
观察者网· 2025-05-21 13:59
小米自研芯片玄戒O1发布 - 公司宣布自研手机处理器玄戒O1取得重大进展 该成果在中美科技竞争及公司创始人雷军复出背景下引发舆论关注 [1] - 玄戒O1研发历时4年多 累计投入超135亿元人民币 当前研发团队规模达2500人 2024年预计研发投入将超60亿元 [2] - 公司强调芯片是突破硬核科技的核心赛道 创始人呼吁给予更多时间和耐心支持持续探索 [2] 玄戒O1技术架构与市场策略 - 芯片采用10核CPU架构:2个3.9GHz超大核+4个3.4GHz大核+2个1.89GHz中核+2个1.8GHz小核 GPU搭载Immortalis-G925 [4] - 公司同步公告将继续在高端智能手机搭载高通骁龙8系列处理器 协议期内全球销量计划逐年递增 [4] - 芯片采用ARMv9公版顶级X925和G925 IP 外挂5G基带 被外界质疑自主创新程度 [4] 行业竞争与技术争议 - 联发科旗舰芯片采用全大核架构及"GPU+NPU"模式 在3500-4500元价格段具备竞争力 凸显玄戒O1在IP二次开发方面的差距 [7] - 公司历史上通过澎湃系列轻量级芯片多维布局 积累数字模拟集成与软硬件融合经验 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技术路径 [7] - 行业存在对采用公版IP的争议 但类似联发科等企业同样依赖公版架构 相关批评存在双重标准 [6] 市场应用与行业对比 - 玄戒O1计划直接应用于高端机型 小米15s Pro和小米平板7ultra有望首发 区别于三星在手表试水自研芯片的保守策略 [9] - 公司成为全球少数研发5nm以下手机处理器的厂商 其激进市场策略与三星Exynos系列的谨慎形成鲜明对比 [9] - 行业观察指出三星旗舰机仍依赖高通3nm芯片 反映先进芯片设计业务的实际商业化难度 [9]
智能辅助驾驶竞速与暗战:万亿市值谁领衔,技术功能哪家强?
贝壳财经· 2025-05-21 12:11
行业概况 - 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交通领域,芯片、激光雷达、AI算法等技术快速迭代,推动智能辅助驾驶商业化进入关键期 [1] - 中国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公司总量超1000家,涉及该业务的上市公司至少300家,涵盖A股、港股、美股市场 [1] - 行业竞争从参数较量转向生态、产业链立体竞争,形成螺旋式上升发展格局 [2] 市值格局 - A股智能辅助驾驶概念股市值前五:比亚迪(1.11万亿元)、赛力斯(2134亿元)、上汽集团(1922亿元)、长城汽车(1729亿元)、中际旭创 [4] - 美股市场小鹏、理想等新势力市值难分伯仲,港股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等供应链企业市值不足千亿港元 [4][7] - 整车厂因品牌效应和终端话语权更受资本市场青睐,技术供应商市值相对较低 [7] 销量与技术路线 - 比亚迪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427.2万辆(同比+41.26%),采用"智驾平权"策略将技术下沉至7万元级市场 [8][9] - 特斯拉依靠FSD技术溢价维持中高端定位,与比亚迪形成亲民路线VS品牌溢价的竞争逻辑 [9] - 上汽集团新能源销量248.54万辆(含上汽大众/通用五菱),极氪品牌贡献41.72万辆 [11] 技术生态竞争 - 全栈自研阵营:比亚迪("天神之眼")、小鹏、理想(双系统+VLM模型)、蔚来(NOP+)、奇瑞("猎鹰智驾")、吉利("千里浩瀚") [13][15] - 开放合作阵营:华为(乾崑解决方案覆盖7家车企10个品牌)、Momenta(合作全球前十大车企中的7家)、百度Apollo(海外扩张) [18][19][20] - 激光雷达赛道速腾聚创合作92款车型,禾赛科技合作120款车型并计划降价50%至200美元/颗 [21][22] 产业链变革 - 硬件领域:地平线征程芯片装车超400万片替代Mobileye,英伟达Orin仍主导高端市场 [24] - 软件路线:特斯拉"无图化"与四维图新"高精地图"派激烈交锋 [25] - 商业模式:华为三种合作模式(零部件供应/HI/智选车),Momenta推动前装量产Robotaxi商业化 [19][20] 行业挑战 - 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技术尚未获准上路,法规和责任界定缺失 [26] - 全产业链研发投入门槛持续抬高,单环节需百亿级资金支持 [27]
昨夜今晨:格力前秘书孟羽童或与董明珠再度联手直播 联想自研芯片曝光
搜狐财经· 2025-05-21 09:44
格力电器 - 格力电器前秘书孟羽童可能与董明珠一同参与公司直播活动,具体情况尚在确认中 [2] - 孟羽童在个人社交平台分享与董明珠的聊天记录,提到"时隔两年,终于收到了来自前老板的微信" [2] - 格力电器官方账号在孟羽童帖文下留言"欢迎回家吃饭" [2] 小米集团 - 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芯片玄戒O1已开始大规模量产 [3] - 该芯片将搭载于高端手机小米15s Pro和超高端OLED平板小米平板7 Ultra [3] - 高通CEO安蒙表示尽管小米推出自研芯片,高通仍是其重要芯片供应商 [3] 零跑汽车 -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澄清关于他去世的不实传言 [4] - 朱江明提到零跑汽车在2025年第一季度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财务业绩 [4] 联想集团 - 联想正在开发名为"SS1101"的自研芯片,采用十核CPU架构 [5] - 该芯片单核GeekBench 6跑分超过2000,多核得分突破6700,性能接近天玑8400水平 [5] 海信集团 - 原美的集团副总裁殷必彤加入海信集团,担任筹备中的空气产业总裁 [6][7] - 殷必彤将负责包括家用、中央空调在内的所有空调业务线发展 [7] B站 - B站一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达3.6亿元 [7]
关于小米造芯这件事,我们只说三个点
36氪· 2025-05-21 08:20
小米芯片研发历程 - 小米2014至2017年研发首款手机芯片澎湃S1,后转型自研"小芯片" [1] - 2021年重新立项研发SoC"大芯片",即将发布采用第二代3nm制程的玄戒O1 [4] 行业对玄戒O1的争议焦点 - 争议集中在是否算"自研芯片",因CPU/GPU疑似采用ARM公版架构(Cortex-X925/A725/A520及Immortalis-G925/DXT72-2304) [9] - 行业普遍使用公版架构(如联发科天玑、紫光展锐、瑞芯微),且自研需对指令集/缓存/功能模块深度定制 [11][18][19] - SoC自研不仅限于CPU/GPU,ISP/NPU/DPU等模块同样关键,厂商常从这些部分切入自研 [21] 先进制程使用合规性 - 玄戒O1采用台积电N3E或三星3nm GAA制程,符合美国管制条件(晶体管数低于350亿且无HBM) [22][28][30] - 台积电生产属中国自主芯片,国家博物馆曾将华为麒麟980列为国产芯片案例 [24] - 其他国产芯片厂商(芯驰科技/蔚来/联想)同样使用4nm-5nm先进制程 [32] 研发投入与行业对比 - 小米累计投入135亿元研发玄戒O1,低于OPPO哲库科技宣称的3年500亿预算 [33] - 紫光展锐2019年以"上亿美元"投入研发出5G平台春藤510,联发科2024年全年研发成本约202亿元 [37][39] - 半导体行业通过代理流片可能降低报表端研发成本披露 [39] 行业技术现状 - 3nm制程芯片晶体管密度约2亿/平方毫米,主流旗舰SoC(如苹果A18 Pro/骁龙8至尊版)晶体管数在200亿-250亿 [30] - 国产芯片厂商广泛采用ARM/Imagination授权架构(如摩尔线程S80基于Imagination BXT) [12][14]
i8 vs. ES8,小鹏做增程,蔚小理无法回避的竞争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21 07:34
产品规划与发布节奏 - 蔚来2025年规划9款车型,包括蔚来品牌6款(ET9、4款焕新版、1款新车)、乐道品牌2款(L90等)、萤火虫品牌1款,其中ET9、ES6和EC6焕新版已发布完成[5][7] - 小鹏2025年计划推出7款车型,包括G6/G9焕新版、G7、新款P7、MONA M03 Max版和增程车型,其中G6/G9焕新版已上市[5][7] - 理想2025年至少推出5款车,包括L系列智驾焕新版、Mega Home版、全新i8/i6,其中L系列焕新已一次性发布完成[5][7] - 三家车企将焕新车型集中在上半年发布,下半年主推全新车型[8] 技术研发与创新 - 蔚来自研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已搭载ET9/ES6/EC6,研发团队约500人耗时4年[13][14] - 小鹏采用纯视觉路线实现全域智能辅助驾驶,G6/G9焕新版升级5C超充电池和高通8295芯片[16] - 理想推出VLA司机大模型方案,支持语音指令控制智能驾驶,并自研星环OS操作系统[17][18][20] - 三家车企均自研操作系统:蔚来Sky OS、小鹏AI天玑、理想星环OS,开发周期均为4年[22][23] - 芯片自研方面,蔚来神玑已量产,小鹏图灵芯片预计Q2上市,理想舒马赫芯片即将推出[24] 市场竞争与战略差异 - 2025年销量目标:蔚来44万辆、小鹏38万辆、理想70万辆(官方否认)[9] - 产品定位差异:小鹏价格下限低于20万元,与蔚来/理想竞争相对缓和[27] - 技术路径差异:理想全面转向VLA司机大模型,小鹏采用端到端方案并建立10EFLOPS算力的世界基座大模型[25][26] - 营销策略差异:蔚来集中发布会传播,小鹏通过社交账号预热拉长周期,理想控制产品信息释放节奏[9][11] 产品焕新特点 - 共性升级:颜色、舒适性、主动安全配置、座舱和辅助驾驶能力提升[12] - 蔚来ES6/EC6焕新亮点:神玑芯片下放、雪松智能系统、圆弧设计语言[13][14] - 小鹏G6/G9焕新特点:取消Pro版统一Max版、5C超充电池、高性价比定位[16] - 理想L系列焕新:Pro版增配激光雷达、Max/Ultra版升级Thor-U芯片[17]
零跑(纪要):新能源 “卷王” 如何能成功逆袭?
海豚投研· 2025-05-20 22:08
以下为 零跑汽车 FY25Q1 的财报电话会纪要,财报解读请移步《 零跑:靠实力硬卷,新能源乱世有"真香"! 》 一. 财报核心信息回顾 | 零跑汽车财报数据概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单位:亿元 | 1073 | 2073 | 3073 | 4073 | 10724 | 2024 | 3024 | 40724 | 10745 | 1025 Gap | | | SIRY | 14.4 | 43.7 | 56.6 | 52.8 | 34.9 | 53.6 | 98.6 | 134.6 | 100.2 | 94.3 | 6% | | 同比 | -28% | 41% | 32% | 75% | 142% | 23% | 74% | 155% | 187% | 170% | | | 毛利润 | -1.1 | -2.3 | 0.7 | 3.5 | -0.5 | 1.5 | 8.1 | 17.8 | 14.9 | 10.0 | | | 毛利率 | ...
被造谣去世!朱江明下场回应:零跑和我都很好
南方都市报· 2025-05-20 17:49
公司动态 -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两次辟谣网络传闻,包括去世谣言和年薪811.9万元谣言,实际年薪为8万元,成立至今领取薪酬不足200万元 [2] - 公司股价表现强劲,截至5月20日报62.2港元/股,总市值831.59亿港元,年内涨幅超90% [2]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超预期,朱江明表示取得"超预期成绩"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汽车交付量87552辆,同比增长162.1% [3] - 第一季度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长187.1% [4] - 毛利率创历史新高达14.9%,同比提升主要得益于销量提升、成本管理及产品组合优化 [4] - 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1.3亿元,亏损同比大幅收窄但环比略有增加 [5] - 在手资金充裕,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等价物等合计257.0亿元 [6] 战略合作 - 与一汽集团合作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 [4] - 与Stellantis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已进入23个国际市场 [4] - 海外销售与售后服务网点超500家,环比增加超100家,其中90%位于欧洲 [4] - 计划2025年底启动马来西亚C10本地化组装,2026年实现欧洲本地化制造 [5] - 1-4月出口13632台,为造车新势力出口量最大车企,其中第一季度出口7546台 [5] 技术研发 - 坚持全栈自研,6个月实现EEA 3.5架构上的高通8650域控组合辅助驾驶方案 [6] - 自研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支持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上半年推出的城市记忆通勤和城市NOA功能 [6] - 2025年预计智驾总投入8亿元人民币 [6]
零跑交出最好一季报“成绩单”:营收超百亿 毛利率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17:4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达100.2亿元,同比增长187.1%,创公司成立以来最佳季度表现 [2] - 销量同比增长162.1%,单车收入同比增长4.9%,产品组合优化推动收入增长 [2] - 毛利率达14.9%,创历史新高,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和成本管理优化 [4] - 现金及等价物等合计257亿元,为研发提供资金保障 [4] 销量与产品 - 一季度销量87552辆,同比增速为造车新势力中最快 [4] - C系列车型交付67812辆,占总销量77.5%,占比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 [4] - 累计交付量突破70万辆里程碑 [4] - 年度销量指引维持50万-60万辆,目标实现盈亏平衡 [4] 技术研发 - 发布LEAP3.5技术架构,实现软硬件超级集成和舱驾一体功能 [5] - 全域自研策略提升研发效率和资金使用优势 [5] 海外扩张 - 1-4月出口13632辆,为造车新势力中出口量第一,一季度出口7546辆 [5] - 海外网点超500家,欧洲占450家,亚太近50家,环比新增超100家 [5] - 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推进马来西亚C10本地化组装,2025年底启动 [5] - 计划2026年实现欧洲本地化制造,加速欧洲市场拓展 [5] - 海外策略侧重市场开拓而非短期盈利,合作伙伴Stellantis提供法规和渠道支持 [6] 资本市场 - 2025年股价涨幅超100%,市值一度突破900亿元 [9] - 创始人及一致行动人4月增持超3亿港币,显示管理层信心 [9]
零跑(09863)2025年Q1业绩超预期:毛利率创新高,市值近乎翻倍
智通财经网· 2025-05-20 16:26
财务表现 - 2025年Q1收入达100.2亿元,同比增长187.1%,毛利率创历史新高至14.9% [1] - 股东净亏损缩窄至1.3亿元,远低于投行预期的5亿元以上亏损 [1] - 经营现金流持续两年为正,2025年Q1为3.4亿元,2024年全年净额达84.71亿元 [1] - 现金类资产结余达257亿元,显著优于同行如小鹏(经营现金流缺口20.12亿元) [1] 运营与销量 - 2025年Q1交付量8.8万辆,同比增长162.1%,增速为新势力品牌最快 [2] - C系列车占比77.5%,单车收入同比增长4.9% [2] - 4月全系交付41039台,同比增长173%,蝉联新势力月销量榜首 [5] - 1-4月累计出口销量超1.36万台,位居新势力出口第一 [5][6] 产品与技术 - C系列畅销驱动结构优化,B平台首款车型B10上市即交付超万辆 [2][5] - LEAP 3.5技术架构实现软硬件超级集成,B10为首款搭载车型,将高阶智驾下探至12万级别 [5] - 自研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支持2025年下半年城市记忆通勤及2026年城市NOA功能 [6] 市场与渠道 - 销售门店756家、服务门店449家,覆盖279个城市 [6] - 海外拓展至23国,拥有550家销售服务网点,欧洲市场T03和C10表现突出 [9][10] - 与Stellantis合作启动马来西亚C10本地化生产,B系列三款车型年内全球上市 [10] 行业地位与股东动向 - 市值年内涨幅98.8%,投行如花旗将目标价调升至74.2港元 [12] - 创始人及一致行动人4月增持680.96万股,金额超3亿港币 [12] - 行业价格战持续,公司凭借品价比优势有望强者恒强 [12]
业绩狂奔!零跑离全年盈利还有多远?
金融界· 2025-05-20 15:20
财务表现 - 一季度营收达10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1% [2] - 毛利率提升至14.9%,同比增加13.5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6个百分点 [4] - 净亏损1.3亿元,同比收窄8.8亿元,但环比扩大(2024年Q4净利润8000万元) [4] - 现金及等价物等结余257.0亿元人民币 [4] 销量与产品结构 - 一季度销量87552辆,同比增长162.1% [4] - C系列车型占比77.5%,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 [4] - B系列首款车型B10上市后交付超1万辆 [5] - 3、4月连续位居新势力交付量榜首 [4] 技术研发与成本控制 - 核心零部件自研比例超65% [5] - 发布LEAP3.5技术架构,覆盖中央域控、智驾及座舱系统 [5] - 规模效应、产品组合优化及降本措施推动毛利率改善 [4] 海外扩张 - 1-4月出口13632辆,为新势力出口量第一 [6] - 一季度出口7546辆,全球网点超500家(欧洲450+家,亚太近50家) [6] - 计划2025年启动马来西亚C10本地化组装,2026年实现欧洲本地制造 [6] 投行观点与市场预期 - 海通国际预测2025年国内/海外销量59.3万/8.2万辆 [7] - 里昂上调2025年销量预测至55万辆,预计月销超5万辆 [8] - 美银预计2025年销量55.2万辆(同比+88%),市场份额2026年达6.4% [8] - 海通国际认为Q2或盈亏平衡,美银预测2025年净利润9300万元 [8] 股价表现 - 财报发布次日股价早盘涨5.46%,午后收窄至0.72%(62.65港元/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