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集群化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县域经济进化论:“榕树效应”与“造极行动”重构产业生态丨粤来粤好百千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20:57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 广东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基本单元和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力量,57个县(市)2024年整体经济增速快于全省[1] - 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2025年是实现"三年初见成效"关键年,重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1] - 采取"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因地制宜原则,通过产业集群化和产业链延伸激活发展动能[2] 产业集群发展 - 东莞长安镇生产全球1/8智能手机,培育机器视觉、新能源配套、电子大健康三个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3] - 阳西县打造"1+3+X"特色产业集群,海水鱼苗年产量达40亿尾,带动超3万人增收,2024年GDP增长10%[4] - 博罗县2024年GDP达952.2亿元,有望成为广东首个千亿县,目标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6] - 四会市集聚109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产业集群产值519.5亿元,小鹏汽车2024年产值133.2亿元[7] 农文旅融合发展 - 汕尾红海湾改造废弃厂房为咖啡馆,"五一"期间游客数量同比增长27%,旅游收入增长17.8%[8] - 广东100个乡村旅游点2024年"五一"接待游客188.9万人次,同比增长15.5%[9] - 茂名柏桥服务区日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夜市摊主日收入近300元,形成交通+农商文旅融合典范[10] 经济发展成效 - 2024年广东57个县(市)经济增速快于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4个百分点[11] - 2025年一季度广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21元,同比增长6.1%,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8个百分点[11]
鄂尔多斯两级工会12年持续包联帮扶,推动麻黄套村产业升级
环球网· 2025-05-20 07:54
产业升级与集体经济 - 麻黄套村集体经济从零增长至年收入145万元,成为"自治区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样板村" [1] - 人均纯收入从全旗倒数第一提升至3.45万元,获评"乡村振兴示范村" [1] - 两级工会累计投入700万元帮扶资金,争取各级专项资金4000余万元 [1] - 建成占地200亩的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集仓储、冷链、物流、加工于一体 [3] - 2024年产业园区总产值达8亿元,集体经济纯收入124万元 [4] 白萝卜产业链发展 - 2019年引进白萝卜种植技术,2024年每亩纯收入达1.2万元 [3] - 2023年签约酱菜厂和晾干厂项目,2024年建成日处理2400吨的清洗晾晒厂 [2] - 投资500万元的酱菜厂已完成厂房建设,等待设备调试 [2] - 采用"五统共赢"经营模式实现标准化生产,种植大户达20户 [4] - 户均收入超50万元的常住户占比达20% [4] 土地流转与村民收入 - 土地流转费从2013年每亩280元增至2024年1500元 [5] - 村民通过土地承包可实现年纯收入10万元(以75亩为例) [5] - 村内现代化生活设施普及,包括自来水、天然气、电取暖等 [5] 组织与运营模式 - 实施"七化联动"工作法,包括组织牵动、产业驱动等七大措施 [1] - 通过"单位包村、干部包户"机制压实帮扶责任 [1] - 成立白萝卜种植协会,由致富带头人担任会长 [3]
探寻纺织服饰业发展的“浙江经验”
证券时报· 2025-04-19 04:58
行业成就与升级 - 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实现从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的转型 [1] - 产业集群化是浙江纺织服饰行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关键因素 整合地理和产业基础优势完善升级产业链 [1] - 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是产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 推动行业整体数智化程度大幅提升 [1] 政策支持与数字化建设 - 浙江省积极推动行业数智化转型 已建成9个纺织领域细分行业产业大脑 [1] - 政府培育了9家未来工厂和67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以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 [1] - 政府制定目标 到2027年大幅提升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综合应用水平 利用人工智能提高产业质量效益 [1] 外部挑战与企业应对 - 美国特朗普政府滥施关税对全球贸易造成冲击 部分服装企业在美国地区的订单受阻 [1] - 部分纺织企业制定新发展战略 挖掘国内国际双循环增量 通过数字化创新支撑销售 [2] - 下游成品企业布局新兴市场未来3至5年开发策略 加大科技与品牌投入力度 [2] 未来发展路径 - 电商平台推出绿色通道与优惠政策 扶持服装企业拓展内销渠道 [2] - 行业未来应继续发挥产业集群优势 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并加强品牌建设 [2] - 目标为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迈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