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币

搜索文档
稳定币专题研究之二:稳定币,看好场景拓展规模扩张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08 19: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稳定币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未来规模有望达3.5万亿美元;Circle作为稳定币头部企业,业务布局、生态构建与财务表现兼具成长势能与挑战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稳定币: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 稳定币诞生于2014年,最初用于加密货币交易,后拓展至跨境贸易结算、DeFi、传统支付等领域;未来应用场景包括加密资产交易、跨境支付、消费支付及传统资本市场应用 [7][8] - 加密资产交易支持加密货币买卖、RWA资产交易、NFTs定价结算、DeFi协议抵押品等;跨境支付可点对点即时传输,无中介、结算周期短;消费支付融入互联网金融体系,成本低、速度快;传统资本市场可将资产代币化,以稳定币计价结算 [8] 稳定币未来规模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 加密资产领域:发展已经成熟,保持稳健增长 - 2024年底,全球稳定币总市值2050亿美元,占加密货币比重8.22%;预测到2033年,加密货币市场规模达62932亿美元,2025 - 2033年CAGR为9.7% [12] - 假设加密货币按谨慎、中性、乐观分别8%、10%、12%的增速增长,2030年稳定币规模分别为3255、3633、4044亿美元 [15] 稳定币有望在跨境支付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传统跨境支付存在到账慢、手续费高、中间行清算复杂等问题,稳定币依托区块链技术可实现7×24小时实时到账,单笔手续费降至0.1%以下,降低准入门槛与时间成本 [16] - 2023年全球跨境支付流量总额190.1万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达290万亿美元;假设稳定币获取10%、20%、30%的市场份额,对应规模为29、58、87万亿美元,考虑周转次数20次,需求约为1.45、2.90、4.35万亿美元 [17][18] 日常消费支付有望成为新的应用场景 - 全球主要经济体对稳定币监管框架趋于成熟,吸引传统支付巨头入场;预计到2030年全球消费支付市场规模达24.31万亿美元 [19] - 假设稳定币获取5%、10%、15%的市场份额,对应规模为1.22、2.43、3.65万亿美元,考虑周转次数20次,需求约为608、1216、1823亿美元 [21] 传统资本市场的代币化有望推动稳定币需求提升 - 预计至2030年传统资本工具的代币化资产在谨慎、中性、乐观情形下分别达1、2、4万亿美元 [22] - 预计稳定币成代币资产计价和结算重要媒介,谨慎、中性、乐观情形下,2030E需求量分别为667、1333、2667亿美元;稳定币到2030年规模有望达3.5万亿美元 [25] Circle:稳定币第一股 公司从加密货币钱包走向稳定币业务 - 公司2013年成立,2025年在纽交所上市,主要从事自营稳定币USDC业务,2024年底稳定币相关业务收入占总收入99.1% [26] - 公司创始人Allaire是第一大控股权股东,管理层通过B股掌握多数投票权;核心团队来自科技、金融和政策领域,经验丰富 [27][30] 公司围绕USDC打造生态网络 - Circle稳定币网络基于稳定币、代币化基金、流动性服务和开发者服务四大支柱构建 [31] - 稳定币包括USDC和EURC,具备高度透明、可兑换和广泛流通性;代币化基金推出USYC,管理资产规模约3.5亿美元;流动性服务为机构客户提供铸造、兑换等服务,已有1834家机构客户使用;开发者服务提供钱包、Gas Station等产品,帮助开发者构建应用 [34][36] - 早期依靠Coinbase获取流量,后收购其Centre股权,与币安等拓展合作,降低单一依赖;与Coinbase有两种收益分配模式,Circle Mint提供兑换服务 [37][39] 受益于规模扩张和利率上行,公司收入增长利润转正 - 公司财务模型依赖USDC储备资产收益,收入构成集中,储备利息收入占比高 [40] - 2022 - 2024年,美联储加息使USDC收益率上升,公司营收持续上升;2024年储备收入增长受益于USDC日均流通量提升和平均收益率上升 [41][44] - 公司净利润波动剧烈,受单一资产种类和分销商利润分配权影响;毛利率由2022年的60%降至2024年的39%,虽削减成本,但流量侧缺乏议价能力,盈利能力有周期性波动 [46][48][50]
稳定币本质定义揭晓:权威解析其价值稳定机制,应用场景在跨境支付与投资中全面展现
搜狐财经· 2025-07-08 19:05
加密资产抵押型(如DAI) 以下是关于稳定币的核心解析,综合权威定义与实际应用场景整理而成: 一、本质定义 稳定币(Stablecoin) 是一种通过锚定特定资产(如法币、黄金或一篮子资产)来维持价值稳定的数字 货币,旨在解决比特币等传统加密货币价格波动过大的问题。 - 核心机制:发行方需持有足额储备资产(如美元现金、短期国债)作为担保,确保用户可1:1兑换锚定 资产。 - 技术基础:基于区块链运行,具备去中心化交易、跨境支付高效、手续费低等特点。 二、主要类型 法币抵押型(如USDT、USDC) 以美元等法币为储备,每发行1枚稳定币需存入1美元或等值国债,由第三方机构审计。 市场占比超90%,代表案例:USDT(1523亿美元市值)、USDC(595亿美元)。 以其他加密货币(如ETH)超额抵押生成,抵押率通常达150%以上以应对价格波动。 算法稳定币(如已崩盘的UST) 无实物抵押,依赖算法调节供需维持币值,风险极高。 商品锚定型(如Tether Gold) 挂钩黄金等实物资产,规模较小。 三、核心功能与价值 加密交易"避风港" 在比特币暴跌时,用户可快速将资产转换为稳定币规避亏损。 跨境支付升级 传统跨 ...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发布,“LEAP”策略框架助力创新发展 | 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8 18:00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核心内容 - 香港特区政府推出《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 0》 旨在巩固其全球数字经济核心节点地位 通过"LEAP"系统化框架构建覆盖数字金融全产业链的制度闭环与创新生态 [1][2] - 政策升级体现从虚拟资产到数字资产的战略转型 反映香港拥抱实物资产数字化的前瞻视野与务实态度 [6][7] LEAP框架核心要素 法律与监管优化 - 构建统一全面的数字资产服务提供者监管框架 涵盖交易平台、稳定币发行人、交易服务提供者及托管服务提供者 [3] - 证监会作为数字资产交易服务主要监管机构 负责发牌注册及制定标准 金管局监管银行数字资产交易活动 [3] 代币化产品扩展 - 将代币化政府债券发行常规化 探索创新选项为市场提供高质量数字债券 [4] - 推动更广泛资产代币化 包括传统金融产品、现实世界资产收益流、贵金属及可再生能源等多元应用 [4] 应用场景与跨界合作 - 支持稳定币作为支付工具 8月1日起实施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 [6] - 推动技术提供者、监管机构及执法机构合作 优化监管科技与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6] 人才与合作伙伴发展 - 加强区块链应用、AI整合及数字产业创新领域的人才培训 支持初创企业与金融机构发展 [6] - 促进大学与业界战略合作 连接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 构建可持续人才库 [6] 政策实施意义 - 通过统一监管框架、代币化常规化及稳定币应用等举措 为数字资产市场创新奠定基础 [7] - 政策展现香港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时代的独特优势 助力构建可信且融入实体经济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 [7]
加密货币最新动态:美国 RWA 爆发与 ETF 流入,XBIT开拓交易新方向
搜狐财经· 2025-07-08 17:48
币界网 7 月 8 日讯,当前美国加密货币市场正迎来多重关键动态:现货 ETF 持续获机构资金青睐、RWA(现实世 界资产)代币化加速落地、政策变动引发市场避险情绪升温。这些趋势不仅重塑着行业格局,也为去中心化交易 生态带来新机遇。XBIT 作为深耕该领域的平台,正通过技术特性助力用户把握市场变化。 图片来源:币界网 美国现货比特币 ETF 持续流入,机构加密货币配置提速 据币界网报道,美国现货比特币 ETF 昨日净流入 2.1629 亿美元,延续了近期机构资金稳步入场的趋势。这一数 据与同期 ARKB、灰度 GBTC 的小幅净流出形成对比,显示出不同类型加密资产产品在机构配置中的分化 —— 纯现货产品凭借更直接的资产锚定属性,更受长期资金青睐。 XBIT 去中心化交易所平台分析师指出,机构资金的结构性流入正在改变加密货币市场的底层逻辑。"过去机构对 加密资产的配置多停留在试水阶段,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系统性的仓位调整。" 该平台的链上数据监测显示,近 30 天内单笔超 100 万美元的比特币转入地址中,标注为 "机构钱包" 的占比已从 15% 升至 28%,印证了这一趋 势。 作为去中心化交易平台,XBIT ...
加密大机遇稳定币政策的战略意义
国证国际· 2025-07-08 17:24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加密资产展开,探讨其在香港的规管、数字代币分类、潜在催化剂,分析比特币特征和投资周期,指出加密资产尤其是稳定币和比特币发展前景广阔,是全球资产配置重要选项,相关监管政策完善推动行业发展,机构参与提升市场稳定性和关注度 [1][5] 各目录要点总结 加密资产在香港的规管 - 多家中资券商推进数字资产业务布局,国泰君安国际获批牌照升级,成为首批可提供全方位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香港中资券商之一,带动相关券商股价波动,多家头部中资券商正积极推进牌照升级或布局虚拟资产业务,重塑券商估值体系 [9][12] - 香港数字资产相关活动按中介人类型划分,包括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虚拟资产基金经理、就虚拟资产进行交易或提供意见的中介人、分销虚拟资产相关产品的中介人等,国泰君安国际已获升级 [17] - 可透过综合帐户安排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管理投资超过10%于虚拟资产的投资组合、经营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香港持牌机构分别有不同名单 [19][22][24] 数字代币的分类 - 按用途与功能分为支付型代币、证券型代币、功能型代币;按底层资产或机理分为原生代币、资产支持型代币、平台代币 [30][31] 加密资产潜在催化剂 - 资产代币化可将传统资产上链,提高流动性和透明度,目前链上已托管超240亿美元各类RWA资产,未来DeFi与传统金融融合将加深 [35] - 花旗银行预测2030年将有4万亿至5万亿美元代币化数字证券和稳定币,基于分散式账本技术的贸易金融交易额将达1万亿美元;波士顿咨询集团预测2030年全球非流动资产代币化价值可能达16万亿美元 [40] - 美元指数回落,全球流动性呈“去美元化”倾向,黄金等避险资产和数字资产价格上升 [44] - 美国《天才法案》通过,标志美国稳定币监管进入新时代;欧盟、香港、新加坡、英国等已落实或推进稳定币监管框架 [48][52] - 稳定币在跨境汇款和支付场景有优势,费用低、速度快,是金融新基建 [56][60] - Circle IPO引发市场对稳定币关注,市场倾向有资产储备法币稳定币,USDT和USDC市值超100亿美元 [65] - 香港推行多项虚拟资产和金融科技沙盒计划,包括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和Ensemble项目沙盒 [68] 比特币的特征和投资周期 - 比特币走势亮丽,2025年创下历史新高,主流机构参与使其成为全球资产配置重要选项 [77] - 特朗普政府支持比特币及加密货币产业,美国部分州建立比特币储备 [80] - 2025年机构和政府对比特币持仓上升,企业与机构成主导买家,提升市场稳定性 [83] - 2025年前四月比特币ETF资金波动,5月后资金流入强劲 [88] - 比特币有“减半机制”,每次减半后约18个月价格可能上涨,随后调整,目前处于新一轮周期 [90]
国际产业新闻早知道:美再挥关税大棒,欧盟AI新规遭企业联盟围攻
产业信息网· 2025-07-08 13:28
国际贸易与关税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对所有日本和韩国输美产品征收25%关税 [5][6] - 特朗普警告若日韩提高关税回应 美国将在25%基础上再提高同等额度关税 [7] - 日本首相提出三项应对措施 包括继续推进日美磋商和减轻国内产业影响 [12] - 印尼签署五年协议 每年进口100万吨美国小麦 价值12.5亿美元 [13][14] 人工智能与数字金融 - 欧盟AI新规遭近50家欧洲企业反对 要求推迟实施 [20] - 英国与新加坡深化数字金融合作 聚焦AI与资产代币化 [21][22] - 德国仅20%员工接受过AI使用培训 70%尚未接受相关培训 [23][24] - 上海推出17项政策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 包括AI应用激励措施 [26][28][29] 半导体与芯片 - 美国拟加强对马来西亚和泰国出口英伟达AI芯片限制 [37][38] - 韩国光刻胶对日本进口依赖度从93.2%降至65.4% [39][40] - 深圳出台10条举措促进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 设立50亿元产业基金 [44] - 台积电推迟日本第二工厂建设 转向加快美国投资 [45][51] - 三星Q2利润预计同比下滑39%至6.3万亿韩元 AI芯片研发进度落后 [52][53] 汽车与交通 - 中国四部门提出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10万台 [55] - 中国发布乘用车制动系统新规 规范单踏板制动要求 [56] - 中国牵头制定自动驾驶测试场景ISO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57] - 比亚迪开始在巴西组装汽车 计划年产能5万辆 [58][60] - 梅赛德斯-奔驰Q2销量54.7万辆 同比下降9% [64] 航空航天与通信 - 中国成立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 [66][67] - 全球星与SpaceX签署卫星发射服务协议 [68] - 法国国铁将招标列车卫星互联网项目 欧洲多家运营商已试点 [69][70] - 广汽集团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首飞 最高时速250公里 [72][73][75]
国际清算银行:2025年度经济报告(英文版)
搜狐财经· 2025-07-08 11:52
全球经济现状与挑战 - 全球经济从软着陆预期转向动荡,美国大规模关税政策引发金融市场波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升至危机水平,全球增长预期下调[1] - 实体经济面临生产率增长长期放缓、贸易碎片化加剧供应链压力、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市场刚性降低供给弹性[1] - 财政方面多国公共债务达和平时期高点,债务servicing成本上升,主权债券市场流动性风险凸显[1] 金融体系结构性变化 - 金融中介重心从私人部门信贷转向政府融资,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s)在主权债券市场作用增强[2] - 外汇互换市场规模庞大,90%涉及美元,成为跨境资本流动关键枢纽[2] - 金融状况跨境传导增强,汇率在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条件传导中作用突出[2] 下一代货币与金融体系 - 代币化通过可编程平台整合金融资产与交易规则,有望提升支付和证券市场效率,"统一账本"构想将央行货币、商业银行货币及其他资产纳入同一平台[2] - 稳定币在货币单一性、弹性和体系完整性上表现不足,难以成为货币体系核心[2] - 未来体系需以央行货币为基础,整合代币化储备、商业银行货币和政府债券[2] 贸易政策与市场反应 -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超预期关税政策导致金融市场剧烈波动,股票市场全球性下跌,企业信用利差扩大[31][32] - 关税对实施国类似供给冲击(推高价格抑制增长),对受冲击国类似需求冲击(抑制增长和通胀)[33] - 供应链中断风险可能再次推高通胀,疫情后通胀预期变得更为敏感[34][35] 金融脆弱性与监管 - 对冲基金在国债市场采用高杠杆相对价值策略,回购市场零/负保证金加剧系统性风险[46] - NBFIs通过外汇互换市场(规模达111万亿美元)对冲跨境债券投资风险,但面临短期展期风险[48] - 需对银行实施Basel III统一监管,对NBFIs实行风险匹配的监管强度[50] 货币政策与数字化转型 - 央行需平衡支持增长与防控通胀,通胀目标框架需同时应对通胀超调和低于目标情况[51][52] - 代币化在证券市场和代理银行(如Project Agorá)应用可提升效率,统一账本实现清算结算一体化[55] - 央行需在数字货币创新中发挥核心作用,维护货币信任基础[58][59]
总资产激增80%!投资者涌入代币化美债基金
华尔街见闻· 2025-07-07 15:55
代币化美债基金市场概况 - 代币化美债基金总资产今年激增80%至74亿美元,产品包括货币市场基金代币化和直接代币化美债 [1] - 贝莱德、富兰克林邓普顿、Janus Henderson等传统资管巨头发行的代币化基金规模今年增长两倍 [1] - 代币化美债基金本质仍是投资美债、短期票据等低风险资产,仅改变持有形式为区块链代币 [1] 代币化美债基金火爆原因 - 收益优势:持有短期美债和回购协议可赚取利息,而稳定币无利息 [2] - 结算效率:区块链实现分钟级结算,降低资本占用和管理费用,传统基金需数日且受银行营业时间限制 [3] - 抵押品功能:可作为24小时加密市场抵押品,支持衍生品交易如利率互换 [3][6] 主要买家类型 - 稳定币发行方:将储备金投向代币化基金,如Sky Money投资Janus Henderson的4.09亿美元基金 [6] - 加密货币交易员:替代稳定币存放资金并获取利息 [6] - 衍生品交易者:用作场外衍生品保证金抵押品,实现全天候交易 [6] 市场潜力与机构参与 - 麦肯锡预估代币化基金/债券/票据市场规模或达2万亿美元,对比美国传统货币市场基金7万亿美元规模 [4] - 高盛、Citadel Securities等机构向Digital Asset投资1.35亿美元,其区块链支持代币化债券和回购协议 [4] - 摩根大通区块链平台Kinexys试点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作为利率互换抵押品,并发行代币化市政债券 [7] 当前发展阶段 - CFTC代理主席认为代币化的核心应用是抵押品管理,但市场接受度仍低,主流市场闭市时流动性显著下降 [7] - 贝莱德指出代币化债券流动性不足,整体处于早期阶段 [7]
外卖巨头,大动作!
中国基金报· 2025-07-07 13:01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低位震荡 上证指数跌0.21% 深证成指跌0.7% 创业板指跌1.25% [2] - 全市场半日成交额7830.56亿元 较上日明显缩量 2925只个股上涨 2243只下跌 [4] - 港股同步走低 恒生指数跌0.45% 恒生科技指数跌0.15% 恒生国企指数跌0.44% [6] 板块及概念股表现 上涨板块 - 电力板块集体走高 水电概念涨2.6% 火电概念涨2.52% 华银电力5天4板 韶能股份等2连板 [12][13] - 稳定币概念涨3.4% 跨境支付概念涨2.36% 中亦科技20cm涨停 海联金汇等多股涨停 [8][9] - 房地产板块早盘拉升 一级地产商概念涨2.69% [4][5] 下跌板块 - CPO概念跌1.92% CRO概念跌1.91% 创新药概念跌1.27% [5] - 港股药明生物大跌5.73% 领跌恒指成份股 [6][7] - 美团跌2.4% 阿里巴巴跌0.29% 受外卖大战影响 [17][18][19] 行业动态与政策 - 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生效 首批牌照年内发出 已有9家机构申请 [10] - 稳定币市场规模发展迅速 2024年跨境支付交易量达26.7万亿美元 RWA市场规模2030年或达16万亿美元 [11] -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14.65亿千瓦 创历史新高 华东华中地区负荷持续攀升 [14] 公司动态 - 美团即时零售单日订单突破1.2亿单 餐饮订单占比超80% [21] - 港股茶饮概念股表现强势 茶百道涨超13% 百果园集团涨超12% [21] - 高盛认为外卖平台亏损属长期营销投资 2025-2026年将面临阵痛但中期效率提升 [21]
重磅电话会议:稳定币主题,如何把握?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稳定币、金融 IT、虚拟资产交易、跨境支付、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 - **公司**:金北方、长亮科技、恒生电子、新国都、朗新科技、捷顺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偏向主题投资**:产业发展分萌芽、成长、成熟三阶段,对应主题、景气、价值投资范式 当前主导产业 AI 上游算力 2023 - 2024 年已释放景气度,下游应用未到景气度投资阶段,所以市场进入主题投资范式,今年主要产业类主题有人形机器人、可控核聚变、新消费和稳定币等[2] - **稳定币是优质主题**:具备空间大、题材新、催化剂多三要素,后续催化剂包括香港稳定币条例 8 月 1 日实施、海外加密货币公司可能 IPO 等,预计未来会反复受关注[1][5] - **稳定币投资逻辑**:关注技术基础架构公司、数字钱包及支付跨境结算公司、与稳定币逻辑相似的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公司[1][6][7] - **金融 IT 与稳定币相关**:类似比特币行情及法定数字货币建设需求,银行 IT 系统、非银机构 IT 系统及第三方支付业务值得关注,尤其是在香港及海外有布局的公司[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金北方**:银行 IT 公司软件开发收入规模领先,深度参与数字人民币建设,与香港金融公司合作,有望进军香港和海外市场[1][9][10] - **长亮科技**:海外收入占比高,在东南亚等地推进核心交易系统,有海外子公司和人员配置,长期接触外资客户,在虚拟资产交易和数字货币系统建设经验丰富,腾讯是股东方[1][11] - **恒生电子**:通过收购 Iris 公司占据香港券商交易系统较大份额,为部分金融机构提供虚拟资产交易系统服务,有望受益于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发展[3][12] - **新国都**:在境外跨境支付及境外本地收单业务布局良好,有完善全球支付清算网络和服务能力,凭借牌照优势及业务子公司布局,可快速铺开支付场景下的虚拟资产交易[3][13] - **朗新科技和捷顺科技**:具有较好的聚合资产,有效参与 RWA 方向,未来可能挖掘数字资产价值链多个领域[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