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布局

搜索文档
淳厚基金调研万通智控,旗下淳厚欣享A(009931)近一年回报达57.35%
新浪财经· 2025-07-25 15:26
万通智控调研内容 - 公司TPMS产品已进入摩托车市场 成为春风动力TPMS和气门嘴供应商 并取得上海本田和五羊本田定点 [1] - 针对美国加征关税政策 公司在泰国设有工厂 但泰国产品将被加征36%关税 公司表示将持续跟踪政策并积极应对 目前已在德国、捷克、美国和泰国实现本地化生产 全球化布局可有效抵御贸易争端风险 [1] - NLP产品单车价值约2000-3000元 主要包含16-22个NLP传感器、接收机和T-Box 应用于重卡车队管理系统 [1] 淳厚欣享A基金表现 - 基金近一年回报57.35% 显著跑赢比较基准(20.99%)和中证混合型基金指数(23.46%) 排名混合型基金前10% [2] - 长期业绩优异 近两年收益率45.93% 超越业绩基准(14.30%)和中证混合型基金指数(5.46%) 排名同类前5% [2] - 风险控制能力突出 近三年最大回撤29.94% 优于同类平均水平 最大回撤修复天数238天 排名同类前15%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基金规模达3.74亿元 份额为2.34亿份 [2]
2025年中国海上浮式基础平台行业产业链全景、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深远海资源开发提速,海上浮式基础平台迈向规模化商业应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5 09:11
行业概述 - 海上浮式基础平台是深远海能源开发的核心装备,主要用于风电、油气开采等领域,技术体系包括驳船式、半潜式、单立柱式和张力腿式四大类型 [1][2] - 半潜式平台凭借优异运动性能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单立柱式则在超深水场景展现潜力 [2] - 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120亿元跃升至2024年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6.3%,预计2025年达380亿元 [1][14] 政策环境 -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进漂浮式风电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目标在"十四五"期间开工首个商业化项目 [5] - 2021-2025年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包括海上风电安全防控、节能降碳行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等,形成政策组合拳 [7] - 政策驱动下,中国首个商业化漂浮式风电项目"海油观澜号"成功并网,海南万宁200MW等规模化项目加速推进 [5][7] 技术路线 - 驳船式平台适用于≥30米水深,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环境敏感性强 [3] - 半潜式平台适用于≥40米水深,稳定性好且技术成熟,当前市场占比超60% [3][18] - 张力腿式平台适用于>60米水深,定位精度高但系泊成本高,明阳智能等企业已实现技术突破 [3][20] 区域布局 - 形成广东、海南、浙江三足鼎立格局:广东阳江聚焦试验验证,海南文昌-万宁打造示范标杆,浙江舟山发展制造基地 [16][17] - 代表项目包括"海油观澜号"(海南文昌,水深120米)、三峡广东浮式示范项目(阳江,水深50米)、舟山惠生海工制造基地等 [17][21] 产业链 - 上游关键材料与设备如系泊系统、动态海缆仍部分依赖进口,国产化替代空间大 [9] - 中游平台设计与制造采用模块化预制工艺,成本控制与施工效率是关键 [9] - 下游海上风电累计装机41.27GW占全球49.6%,漂浮式风电向深远海拓展将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10] 竞争格局 - 央企主导:中海油、中电建等通过"海油观澜号"等项目掌握半潜式主流技术 [18] - 民企专精:明阳智能推出全球首台双机头漂浮式平台,亚星锚链在系泊系统领域占60%市场份额 [18][20] - 国际竞合:中集来福士承接法国Eolink项目订单,中国企业加速参与全球市场 [18][21] 发展趋势 - 技术向300米超深水延伸,漂浮式风电单机容量向20MW+发展,FPSO平均载重量提升至20.1万吨 [22] - 智能化方面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提升效率30%,绿色化转型中氢能/LNG动力装备渗透率突破40% [23] - 全球化布局加速,预计2030年国产化率达75%,中国企业通过"装备+服务+金融"模式出海 [24]
新股前瞻|歌尔微二递表:中国传感龙头如何破解大客户依赖与全球化挑战?
智通财经网· 2025-07-24 16:38
公司上市计划与全球化布局 - 歌尔微电子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际、招银国际及瑞银集团为其联席保荐人,这是该公司今年第二次递表 [1] - 消费电子供应链企业赴港上市被视为深化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抓手,具备全球化产能布局、本地化运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优势的企业将更具市场竞争力 [1] - 公司累计服务了全球126家直销客户,覆盖全球前九大手机厂商和各种应用场景的领先厂商 [3]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歌尔微是一家覆盖传感器、SiP和传感交互模块的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尤其专注于声学传感器 [2] - 公司构建了UniSense平台,集成材料研发、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算法软件开发及系统设计的全栈技术能力 [2] - 以2024年销售额计,公司是全球第五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2.2%),中国第一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以2024年销售额计,公司是全球第四大传感器提供商(市场份额4.3%),全球第一大声学传感器提供商(市场份额43.0%) [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开发超400种解决方案,搭载于约30种智能终端,是中国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组合最丰富的提供商 [3] 财务表现与客户结构 - 2022-2024年度收入分别为31.21亿元、30.01亿元、45.36亿元,2025年一季度收入11.20亿元 [4] - 2022-2024年度利润分别为3.26亿元、2.89亿元、3.09亿元,2025年一季度利润1.16亿元 [4] - 传感器业务是核心营收来源,2022-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81.4%、69.7%、78.5% [4]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8.5%、17.2%、19.0%,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20.6% [6]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75.5%、74.3%、79.7%,最大客户A收入占比分别为56.1%、49.4%、62.3% [6] 现金流与供应链风险 - 2022-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6.93亿元、6.00亿元、4.35亿元,2025年一季度为2.24亿元,呈现下降趋势 [6] - 截至2025年5月31日,现金及其等价物为24.0亿元,流动负债总额为13.6亿元,流动资产净额为29.8亿元 [7] - 2022-2024年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分别为71.1%、69.2%、70.9%,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分别为52.7%、47.2%、53.3% [8]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2023年全球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市场规模1860亿元人民币,预计2028年将增长至1517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均增长率9.6% [10] - 传感器在2023年市场占比41.7%,预计SiP与传感交互模块占比将从2023年的23.9%和34.4%增至2028年的24.1%和40.4% [10] - 行业竞争激烈,2023年公司是全球第八大、中国第一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面临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主要参与者的竞争 [12] 公司发展战略 - 计划继续研发高性能传感器,扩大解决方案种类,推出轻量化、微型化、智能化的SiP,加快多元化传感交互模组的商业落地 [13] - 目标巩固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先发优势,并积极拓展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应用、医疗健康等新兴应用领域 [13]
新能源强势拉升,盛新锂能涨停,新能源汽车ETF(516390)午后涨超3%,“反内卷”行情持续,新能源产业链快速反弹
新浪财经· 2025-07-24 14:14
截至2025年7月24日 13:50,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强势上涨2.48%,成分股盛新锂能(002240) 上涨10.03%,西藏矿业(000762)上涨10.02%,天齐锂业(002466)上涨9.96%,华友钴业(603799),赣锋锂 业(002460)等个股跟涨。新能源汽车ETF(516390)一度涨超3%,现涨2.67%,最新价报0.73元。拉长时间 看,截至2025年7月23日,新能源汽车ETF近1周累计上涨4.25%。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 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 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 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上述产品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 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进取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 于单一产业链或行业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 关注指数化投资 ...
一代锂电设备霸主难逃周期轮回|深度
24潮· 2025-07-24 07:48
行业周期与公司表现 - 全球锂电产业进入大退潮阶段,中国108家锂电公司2024年整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8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7.27%,连续两年巨幅下降[3][4] - 先导智能2024年归母净利润萎缩至2.86亿元(同比下降83.88%),仅为2022年巅峰期的十分之一,2025年一季度继续同比下降35.30%[1] - 公司股价自最高点重挫70%,市值蒸发千亿,营业收入连续4个季度下滑,3个季度归母净利润负增长[1][7] 全球锂电产业格局变化 - 韩国三大电池厂商(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2024年四季度合计营业亏损超8400亿韩元(约42亿元人民币)[6] - 欧美企业同样受冲击:美国Ambri Inc破产拍卖(3800万美元)、欧洲ACC暂停两家电池厂建设(原计划总投资70亿欧元)、瑞典Northvolt因现金耗尽申请破产[6][7] - 2023年至今全球锂电池制造领域终止事件超40起,总投资规模超1000亿元[38] 公司技术布局与高端产能 - 在固态电池领域具备全线覆盖能力,2024年订单已过亿元,拥有从正负极制备到电芯组装的整线解决方案[12][13] - 光伏领域斩获背接触(BC)电池技术超30GW订单,钙钛矿领域具备GW级整线供应能力[15] - 2024年1-9月研发费用超7400万元,同比增加60.41%,重点投向固态电池/干法电极技术等领域[13] 客户关系与财务风险 - 与宁德时代深度绑定:2024年一季度关联交易达21亿元(接近2023年全年的六成),但宁德时代持股比例从5%以上降至1.2%[16][17] - 应收账款问题突出:2024年末规模达86.26亿元,周转天数增至278.98天(2023年为175.31天),账龄一年以上占比53.88%[21][22] - 经营现金流连续两年为负:2023年-8.63亿元(同比下降151.03%),2024年-15.67亿元(同比下降81.58%)[22] 国际化战略与海外布局 - 海外收入11年间增长677.98倍(从2014年417万元增至2024年28.31亿元),占比达23.88%[30][31] - 与美国ABF公司签署20GWh锂电池产线协议,为中国企业在美国最大锂电池设备订单[33] - 全球设立15家子公司,累计为20多个国家提供120余条整线、4万台(套)设备[30][34] - 海外订单占比目标从2022年15%提升至未来50%以上,2023年已达30%[35] 行业未来趋势 - 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预计从2024年974GWh增至2030年3758GWh,年均复合增长率25.2%[28] - 中国10家动力电池巨头海外布局近50个工厂,总投资预算超5500亿元[29] - 高端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低端产能无序扩张与高端技术迭代不匹配[11]
因赛集团20250723
2025-07-23 22:35
纪要涉及的公司 因赛集团、智泽品牌、隐形天下、友益数字、某头部科技大厂、雅朵、腾讯云、微博、方泰、妙可蓝多、腾讯游戏、魅族、OPPO、华润三九、腾讯、华为、美的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资本运作**:因赛集团自2024年第三季度筹备重大资产重组,第四季度停牌,拟并购智泽品牌,该品牌主要客户为华为和荣耀,二者合计占其营收60%,2025 - 2027年业绩承诺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00万、7200万和8100万元,预计营收分别为6亿、8亿和9亿元,项目6月30日获深交所受理,7月中旬收到审核问询函,预计九至十月过会;公司还计划在效果营销、电商营销、AI营销和出海营销等领域挖掘优秀公司和团队,通过并购、现金投资或合资等加速全球化布局[2][3] - **AI应用** - 任命新首席科学家研发多智能体系统,预计9月底上线,整合文案、图片、视频等智能体用于营销策划和内容生成,提升AI核心能力并探索海外应用[2][5] - 隐形天下与友益数字联合开发AI应用系统,整合抖音星图和小红书蒲公英数据,实现达人营销全链路管理,获双平台官方认证,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平台返点[2][6] - 参投的搜索引擎公司开发AI搜索引擎智能体,可接收品牌和产品信息进行语义重组,生成适合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已服务雅朵、腾讯云等客户,实现品牌声誉管理[2][9][10] - 9月底完成提升商务拓展效率功能,用于客户商务媒介团队与博主初步建立联系并筛选意向合作;研发AI智能脚本,提升审核效率;优化达人数据系统,提高AI选号精准度;加速出海,接入海外媒体平台,覆盖更多达人[8] - **全球化布局**:计划通过并购或合作,在欧洲、美洲及东南亚地区寻找本土团队,结合战略需求,投资或合资建立本土化部门,探索AI技术在海外市场的应用[2][7] - **战略合作**:争取成为某头部科技大厂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提供全链路营销服务,凭借天宇空、瑞从、智者、华赛、隐形和友谊等子公司优势有望达成合作[4][11] - **商业化方案**:短期内上线多智能体系统,提升AI生成效率,赋能视频剪辑、电商等产品,2025年目标实现至少百万级营收,以产品为主导增加用户数量[4][12] - **降本增效** - AI技术对广告、游戏及影视行业降本增效效果显著,如美图通过AI生成海报等工具提高效率[15] - 因赛集团使用AI工具后,腾讯游戏投流视频剪辑时间从三到四周缩短到一周,团队人数从10人减到5人;多智能体系统自动生成不同观点并提炼总结节省时间和成本;智模AI系统快速精准匹配达人,小公司使用后返点增加;AI搜索引擎工具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16] - **广告业务影响**:AI技术使视频智能剪辑和生图工具制作周期从三周缩短到一周,人力从10人减到5人;多智能体系统在出版、图书公司应用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智模AI系统快速筛选达人,节省时间,提高销售效益[17][18] - **短剧业务进展**:近期将推出与华润三九合作的医药类短剧,2025年品牌定制短剧广告主预算下降,因更关注效果转化,2024年已停止付费短剧业务,专注品牌定制;在为电子产品或游戏公司拍摄的短剧中,部分特殊场景通过AI实现,提高制作效率,降低成本[19][20] - **广告投放需求**:2025年以来,大客户在TVC和品牌营销方面需求稳定,中小型品牌倾向效果营销;游戏、互联网及快销品领域预算相对稳定,传统汽车领域预算下降,新能源和智能驾驶领域稳中有升[21] - **并购方向布局**:未来重点布局效果营销和电商营销领域,与知名效果营销公司洽谈,计划涉足电商SaaS公司,标的业绩体量在数千万至过亿之间;希望一次性并购弥补自身不足,还可能进行港股上市提升净利润至两到三亿人民币[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任首席科学家原来曾在百度及娱乐传媒公司有大模型开发经验,加入后研发费用可能增长,商业化可能需推广费用[13] - 人员设置将逐步调整,目前按产品线分配,未来可能更轻量化,人员稍精简,有新鲜血液加入并淘汰不合适人才[14]
2025年中国500强有76家粤企上榜!广药排第115位
南方都市报· 2025-07-23 22:25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分析 - 广药集团位列榜单第115位 稳居上榜医药企业前三 [1] - 2025年上榜门槛约为36.2亿美元 500家公司总营业收入达14.2万亿美元 净利润7564亿美元 同比增长约7% [3] - 500家公司收入总和约占中国2024年GDP总量(18.75万亿美元)的四分之三 [3] 广东企业表现 - 今年共有76家在粤企业上榜 较去年增加3家 占总比15.2% [1][2] - 上榜粤企主要分布在电子通信 互联网 生物医药 家电 汽车等制造业领域 [2] - 区域分布集中在深圳(36家) 广州(21家) 佛山(8家) 广深包揽上榜粤企前10名中的9席 [2] 医药行业表现 - 2025年共有17家医药企业进入中国500强 较往年数量增加 [4][5] - 医药企业主要分布在制药(7家) 商业(9家) 器械(1家)三大领域 [5] - 广药集团位列总榜第115位 居医药类前三 [5] - 头部医药企业通过研发创新与全球化布局构建竞争壁垒 广药集团已建成各级科研平台近90家 200多项在研项目 [5] - 广药集团与华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数字化转型 并与韩国农心集团等国际企业签约合作加速国际化 [5] 企业财务数据 - 广药集团营业收入35,164.1百万美元 利润316.5百万美元 [3] -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5,128.6百万美元 利润-4,563.5百万美元 [3]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5,058.2百万美元 利润2528百万美元 [3]
万亿工程引爆水泥需求 1600万吨增量加速从亏损到普涨的“冰与火”之路?
智通财经· 2025-07-22 14:14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对水泥行业的影响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装机容量6000万至70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是三峡工程的三倍 [1][4] - 项目混凝土总用量超4000万立方米,对应水泥总需求约1600多万吨,年均水泥需求超100万吨,占西藏近五年平均产量的10% [4] - 水泥运输半径限制使西藏、四川、云南等区域水泥企业成为主要供应商,西藏本地产能有限可能推升区域水泥价格 [4] - 西藏天路(市占率超30%)、华新水泥(西藏生产基地)、海螺水泥(西南产能布局)将直接受益 [5] 2025年上半年水泥行业盈利回暖 - 华新水泥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10.96亿至11.32亿元,同比增长50%-55% [7] - 万年青预计上半年归属净利润3100万至4500万元,同比增长1954%-2881% [7] - 全行业利润总额预计150亿至16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24年上半年亏损11亿元) [8] - 全国水泥产量8.15亿吨同比下降4.3%,但平均水泥价格上涨5.5%至385元/吨,煤炭成本下降15.8%至800元/吨 [9] - 东北地区水泥均价477元/吨同比上涨21%,华东地区381元/吨同比上涨5.4% [9][10] 行业政策与结构性机遇 - 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反内卷"政策,要求产能统一并强化错峰生产,推动行业供需平衡 [13] - TOP5企业市占率有望突破50%,头部企业通过光伏发电(如海螺水泥1GW项目)、替代燃料降低能耗 [14] - 欧盟碳边境税倒逼华新水泥等出口型企业加速减排,东南亚、非洲基建需求成为海螺、华新等企业的新增长点 [14] - 行业增长动能转向"结构优化",短期依赖基建投资和雅鲁藏布江项目,中长期需依靠整合、绿色转型及全球化布局 [14]
双林股份筹划赴港IPO加速国际化 销量增长半年扣非最高预增82%
长江商报· 2025-07-22 07:07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增强资本实力、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并聘请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机构 [1][2] - 公司终止2025年度A股定增计划,原计划募集不超过15亿元用于机器人产业相关项目,终止原因为综合考虑资本市场环境及公司发展规划 [4][5] - 公司目前总市值超270亿元,2010年于A股上市,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与销售 [3] 业务布局与市场拓展 - 公司产品覆盖汽车内外饰、智能控制系统、新能源动力系统等,客户包括佛瑞亚、比亚迪、长安、蔚来等国内外知名车企 [3] - 公司在泰国投资新火炬工厂,布局3条高端轮毂轴承生产线,产品获美国海关认证,计划2025年下半年取得IATF16949证书 [4] - 公司计划深化全球化布局,重点突破东南亚及北美市场,拓展特种材料在工业装备领域的应用 [4] 财务表现与业绩增长 - 2025年上半年预计扣非净利润2.28亿至2.88亿元,同比增长44%至82%,主要受益于新能源车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及降本增效措施 [1][6] - 2024年营业收入49.10亿元(同比+18.64%),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514.49%) [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86亿元(同比+20.97%),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105.49%) [6] 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 - 公司设5大研发中心,拥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3家CNAS认可实验室 [8]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85亿元、1.75亿元、1.69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4.43%、4.23%、3.43% [8]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4087万元(同比+7.09%),占营收比例3.2% [8]
行业景气度提升 风电零部件上市公司业绩回暖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22 00:40
风电行业业绩表现 - 12家风电产业链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7家预喜(5家预增、1家扭亏、1家续盈),其中5家为风电零部件上市公司 [1] - 广大特材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加367.51%左右,大金重工、吉鑫科技预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最高增长227.83%、188.84%,禾望电气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高预增64.75%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风电行业需求回暖、海外市场及海上风电市场放量推动业绩增长 [2] - 广大特材风电齿轮箱零部件项目产能释放,订单放量,设备利用率提升,海上风电铸件项目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 [2] - 大金重工海外业务实现突破性增长,出口桩基产品交付模式转变为附加值更高的DAP模式 [2] 行业景气度与市场预期 - 风电行业景气度明显回升,政策支持、能源结构转型加速、风光大基地项目推进及风电成本优势凸显 [1] - 海外及海上风电市场为上市公司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1] - 陆海风需求共振背景下,零部件环节有望持续受益,铸件叶片等板块具备涨价基础,风机板块或受益价稳、成本优化实现盈利反转 [2] 行业向好推动因素 - 前5个月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同比显著增长,海上风电项目招标进度加快 [3] - 行业竞争秩序规范,风机市场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3] - 国内风电设备制造商加快海外市场拓展,国际项目中标规模创新高 [3] 未来发展趋势 - 陆上风电受益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优化和投资回报率提高,新增装机容量将保持稳定增长 [4] - 海上风电政策逐步放开,深远海风电项目开发将突破现有市场边界 [4] - 欧洲海上风电和新兴市场陆上风电展现可观发展前景 [4] - 风电行业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具备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支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