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周期反转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东风重塑光伏竞争格局,双良节能乘势而上
证券时报网· 2025-07-25 18:21
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与市场动态 - "反内卷"成为光伏行业高频关键词 政策预期推动产业链价格上涨 [1] - 多晶硅期货价格涨幅超60% 现货价格从3万元/吨底部反弹 [1] - 中证光伏指数自6月低点上涨17% 但涨幅未充分反映行业见底事实 [2] - 行业深陷亏损 产能出清接近尾声 或迎来三年最具确定性周期反转 [2] 政策驱动与价格修复 - 2023年以来政策密集发声 从政府工作报告到《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 明确整治内卷式竞争 [3] - 硅料价格大幅上涨 n型复投料周环比涨12.23%至4.68万元/吨 n型颗粒硅涨7.32%至4.40万元/吨 [5] - 硅片价格同步上行 N型G12R单晶硅片周环比涨8.70%至1.25元/片 [5] - 券商认为产业链价格回升是"反内卷"第一步 供给侧改革将夯实行业底部 [6] 双良节能核心竞争力 - 形成多晶硅装备 单晶硅材料 电池组件全产业链 布局地热 氢能 储能等领域 [7] - 自主研发Wonder PSi多晶硅还原炉 实现36吋热场拉制N型210单晶量产 [7] - 氢能领域获4.5亿元绿电制氢系统订单 碱性电解槽多项指标行业领先 [7][8] - 2024年组件出货量同比增长210.48% 2025Q1毛利率环比改善13.8%至4.52% [13] 行业估值与增长潜力 - 光伏指数市净率1.91 处于10年19.06%低分位 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11] - 政策推动落后产能出清 改善头部企业定价权 促进盈利修复 [10] - 2024年中国电解水制氢设备招标需求超2.37GW 同比增40% 碱性电解槽占比98% [13] - 双良节能光伏业务盈利修复明确 氢能业务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13]
看好反内卷背景下生猪、牧业大周期
2025-07-23 22:3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生猪行业、肉牛行业、原奶行业 [1][3][9][10] - **公司**:牧原股份、巨星、神龙、邦基、德康、优然、圣牧 [8][11][1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生猪行业 - **现状与挑战**:2019 年非洲猪瘟后资本涌入,产能过剩,呈现“牛短熊长”格局,农业板块二级市场表现不佳,行业内卷加剧,试错成本增加,部分企业减产或退出 [1][2] - **价格影响**:猪肉在 CPI 中占比 1.2%-1.5%,周期性强、波动大,对 CPI 拉动或拖累效果显著,2025 年上半年猪价环比下降 20%,若无政策干预下半年或更低,约三分之一养殖主体亏损 [1][3][4] - **政策调控**:发改委牵头六部委,跟踪前 30 家企业生产数据,分解指标至地方,计划将能繁母猪数量降至 3,950 万头以实现周期反转和价格上涨 [1][5] - **市场情况**:初期政策执行效果不佳,部分龙头企业逆势扩张,体重反弹,监管层将加强信贷政策,维持 14 元/公斤底部价格水平,优秀企业成本可达 11 元/公斤,利润空间大 [1][6] - **投资标的**:推荐牧原股份,若 2026 年成本降至 11 元/公斤,利润可达 360 元/头,实现 300 亿以上利润水平;邦基与德康为模式创新企业,成长潜力巨大 [1][8] 肉牛行业 - **现状**:高度分散,规模化程度低,市场预期差大,经历两年以上下行周期,大量散养户被淘汰,部分区域产能去化达 50%以上 [9] - **发展趋势**:处于深度亏损状态,但反倾销调查后进口量缩减,产能出清,类似加强版猪周期,PSY 较低且补栏周期长,正在蓄力大周期反转 [3][10] 原奶行业 - **发展趋势**:下行周期持续三年,累计去化约 7%,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原奶价格企稳,明年开启反转 [10] 双重受益公司 - **优然和圣牧**:主营业务为销售原奶,与下游乳企绑定紧密,经营稳定且价格高于行业均价,产能未减,将受益于牛肉和原奶周期共振,2026 年优然有望实现 28 - 40 亿利润,圣牧有望实现 6 - 10 亿利润,当前市盈率约 10 倍,市净率不到 1 倍,被严重低估 [11][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下半年邦基与德康等模式创新企业通过赋能农户,轻资产高效扩张,提供种猪、饲料等资源,并进行产业链利润分成 [3] - 港股适用国际会计准则,优然和圣牧的公允价值变动包含存栏价值波动、淘汰收入及配种后公母比例带来的增量收入,具有极大利润弹性 [11][12] - 建议密切跟踪商务部反倾销调查进展及相关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14]
蒙牛乳业(02319):供给去化,周期反转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4-16 22: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2][6][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原奶价格底部盘整,上游牧场产能持续去化,预计25年三季度原奶价格迎来拐点 [3][11] - 奶价反转对蒙牛盈利能力有正向催化,可实现销售价格良性上移、大包粉减值明显减少、联营公司利润增加 [4][12] - 公司盈利能力逐年向好,OPM提升逐年兑现,且注重股东回报,未来派息率仍存在扩大空间 [5]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有增长,给予公司2025年20xPE,对应目标价为27.6港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6][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2319 HK,现价HK$19.76(2025年04月16日收盘价),目标价HK$27.60,市值HK$77.38bn / US$9.98bn,日交易额(3个月均值)US$76.01mn,发行股票数目3,916mn,自由流通股75%,1年股价最高最低值HK$22.15 - HK$12.02 [2] 供给去化 - 主产区生鲜乳价格维持在3.07元/kg,环比微幅下跌,底部横盘半年,原奶价格已下行近4年,创14年新低,导致上游牧场产能持续去化 [3][11] - 截止25年2月,全国奶牛存栏为611万头,累计减少5.8%,较24年3月累计减少38万头,预计590万头左右达到供需平衡,原奶价格将触底回升 [3][11] - 25年上半年行业产能将继续去化,有望在三季度看到原奶价格拐点 [3][11] 周期反转 - 原奶下行周期对蒙牛毛利率有提振,但正面影响被大包粉减值及牧业联营亏损抵消,受益程度低于中小乳企 [4][12] - 若原奶周期反转,可实现销售价格良性上移、大包粉减值明显减少、联营公司利润增加 [4][12] 盈利能力与股东回报 - 公司24年/2024H1/2024H2经营利润率同比+1.9/+0.6/+3.3pct,OPM超预期,2022 - 2024年OPM分别提升34/40/193基点 [5] - 24年公司将剔除相关减值净影响后的利润作为分红基础,提升分红比例至45%,同比提升5pct,派发期末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509元,合计拟派发现金股利约20亿元 [5] - 24年资本开支35.8亿元,同比 - 14%,未来派息率仍存在扩大空间 [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14.4/958.2/1013.0亿元,同比增长3.1%/4.8%/5.7% [6][13] - 预计2025 - 2027归母净利润为54.1/58.1/64.2亿元,2026 - 2027年同比增长7.3%/10.6% [6][13] - 预计EPS分别为1.38/1.48/1.64元,给予公司2025年20xPE,对应目标价为27.6港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6][13]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 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营业毛利、净利润等指标均呈增长趋势,盈利能力指标如毛利率、净利润率、净资产回报率等也有所提升 [10] - 偿债能力指标方面,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呈上升趋势 [10] - 经营效率指标方面,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存货周转天数保持稳定,总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略有变化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