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

搜索文档
唐源电气:机器视觉与AI Agent引领智能运维
全景网· 2025-09-15 09:02
战略升级与业务重点 - 公司宣布"AI Agent+"发展战略 强调机器视觉与AI agent在轨道交通智能运维领域的核心地位 未来70%增长动能将来自二者融合应用 [1] - 拟募集不超8.64亿元用于智能运维机器人及AI大模型研发的定增方案 该项目将成为业务增长核心引擎 [2] 技术优势与产品性能 - 作为A股唯一掌握350公里时速接触网动态检测技术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新一代智能巡检机器人凭借机器视觉技术与自主决策型AI agent已实现规模化合作 [2] - 第三代智能巡检系统实现全场景覆盖 具备高清视觉感知与智能分析能力 各节点拥有实时数据处理与故障预判功能 [2] - 在天津地铁6号线应用中 检测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300% 关键件识别率达100% 替代80%人工巡检 [2] - 依托自主"神源"AI体系 具备全场景、高精度、自决策特性 效率较同行高30% 精度高20% [2] - 机器视觉采用深度学习与多模态融合路线 结合3D/2D多维感知与云边端架构 通过图像识别和数据建模构建全生命周期智能运维网络 [3] 市场前景与行业地位 -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为万亿级市场 机器视觉与AI agent系统需求激增 [2] - 2030年全球轨道交通智能运维领域中机器视觉与AI决策系统需求规模将突破480亿元 其中中国市场占比超60% [3] - 公司与中国中车、中铁电气化局等18个铁路局集团及45家地铁公司深度合作 是少数实现系统规模化落地的企业 [3] 研发投入与人才建设 - 研发团队持续扩大 算法工程师中硕博占比超60% 引进机器视觉专家王磊等人才 [3] - 与西南交大教授共建成都西交智行科技 设立联合研发中心 聚焦机器视觉精密测量和AI agent自主决策 [3] - 推进三年期智能运维AI大模型项目 新增多条生产线 [3] 业务拓展与区域布局 - 2025年8月与越南企业签署协议参与当地轨交智能运维项目 依托"一带一路"规划海外营收有望持续增长 [3] - 在西藏成立孙公司安智数联 重点推进水利大坝安全监测、矿山安全智能化升级、城市生命线安全防护和分布式能源安全管理四大核心业务 [3]
董事长专访|永新光学曹志欣:以“超前半步”穿越周期
搜狐财经· 2025-09-13 08:12
公司业务转型与战略发展 - 公司从传统光学显微镜制造商转型为科技型高端科学仪器公司[4] - 公司业务从光学元件供应商向智能视觉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 卡位机器视觉这一人工智能核心赛道[6] - 公司聚焦机器视觉与医疗光学领域 努力填补国内医疗光学镜头相关领域空白如内窥镜光学零部件等[6] 公司发展历程与重要里程碑 - 1998年开始与美国Symbol合作涉足条码扫描光学零部件生产 迈入精密光学元器件赛道[5] - 2008年完成收购江南光学仪器厂 获得深厚光学技术沉淀 该厂前身生产出中国第一台生物显微镜和第一台天文望远镜[5] - 公司加大对光学显微镜研发投入 提升产品竞争力 打造公司护城河[5] 投资战略与业务模式 - 构建产业+金融双轮驱动新模式 通过新能源电站项目吸引外资[4] - 推行3+1战略体系 包括产业基金 并购基金 类固收基金和香港产业资本平台[7] - 在新能源 高端制造 具身智能等领域发挥产业主导作用 成立产业并购基金[7] 新能源业务布局 - 30亿元光伏电站开发体量中15亿元用于组件采购[9] - 光伏电站回本周期可压缩至8年左右 年化收益跑赢部分传统股权项目[9] - 在四川推进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已实现盈利 绿色资产+稳定收益模式吸引海外资本[9] 外资合作与资产证券化 - 通过新能源项目与多家海外主权基金 家族办公室建立合作意向[10] - 探索跨境绿色资产证券化设计 将优质电站资产打包发行RWA产品[9] - 新能源资产标准化高 规模大 期限长 匹配外资机构风控需求[9]
永新光学曹志欣:以“超前半步”穿越周期
上海证券报· 2025-09-13 02:42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实控人之一、副董事长曹志欣从基层市场部员工起步,深入产线并承担基础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 [3] - 公司从传统光学显微镜制造商成功转型为科技型高端科学仪器公司,并通过溢倡(上海)管理有限公司构建"产业+金融"双轮驱动新模式 [3] - 1997年成立初期主要经营传统显微镜产品,利润率较低,后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并拓展新业务领域 [4] - 1998年与美国Symbol合作进入条码扫描光学零部件生产领域,迈入精密光学元器件赛道 [4] - 2008年完成收购江南光学仪器厂(后更名为南京江南永新光学有限公司),获得深厚光学技术积累,该企业拥有82年历史并曾生产中国第一台生物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 [4] 光学技术定位与业务布局 - 光学镜头被定义为AI的"眼睛",公司从光学元件供应商向智能视觉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卡位机器视觉这一人工智能核心赛道 [5] - 聚焦发展领域包括机器视觉与医疗光学,重点填补国内医疗光学镜头空白(如内窥镜光学零部件)并推进光学显微镜高端国产化替代 [5] - 江南光学仪器厂被誉为"中国光学的摇篮",其技术积累成为公司发展重要里程碑 [4] 产业投资战略模式 - 2025年上半年溢倡正式成立投资部并组建专业团队,加速"产业+金融"双轮驱动战略 [6] - 在新能源、高端制造、具身智能等熟悉赛道发挥产业主导作用,由内部团队作为GP牵头组建产业并购基金,实施"投资+产业赋能"模式 [6] - 在需要生态伙伴支持的领域采用协同模式,以母基金投资方式实现资源互补与风险共担 [6] - 推行"3+1"战略体系:行业龙头链主产业基金、上市公司并购基金、新能源与算力类固收基金,以及香港产业资本平台 [6] - 坚持不盲目跟风的差异化路线,定位为"超级联系人",将实业积淀转化为科技创新资本动能 [6] 新能源产业与外资引入 - 30亿元光伏电站开发体量中15亿元用于组件采购,形成带动创新、孵化技术与引入外资的绿色通道 [8] - 当前光伏组件成本持续走低,部分地区光伏电站回本周期压缩至8年左右,年化收益周期可跑赢部分传统股权项目 [8] - 新能源资产具有标准化高、规模大、期限长特点,匹配主权基金和保险等长期资本的风控需求 [8] - 在四川推进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已实现盈利,"绿色资产+稳定收益"模式正快速吸引海外资本 [8] - 通过跨境绿色资产证券化设计,将优质电站资产打包发行RWA产品,帮助地方政府优化资产结构并引入长期外资 [8] - 新能源项目作为与外资建立信任的起点,已与多家海外主权基金和家族办公室建立合作意向 [9]
中科信息(300678) - 300678中科信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18:17
财务表现与合同增长 - 2025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大幅增长280% [2][6][25]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38.38% 较2024年全年20.62%显著提升 [3] - 烟草领域信息化解决方案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5.56% [8] - 油气信息化领域数字油田服务业务收入实现95.85%增长 [8]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5.74% [9] 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技术 - 高速机器视觉与智能分析技术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应用于高速连续制造业质量检测 [4] - 完成"光源-工业相机-数字中台-行业大模型-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 [4] - 机器视觉系统具有更高识别检测精度与速度 实现自主可控 [4]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政务、智慧城市领域 [5][7] 智慧医疗业务进展 - 医学影像辅助诊疗系统覆盖心脏、肺部、腹部病症诊断 [4] - 智能麻醉机器人完成首例临床试验 同步进行第三类医疗器械认证 [7][9] - 智慧医疗板块2022年收入93.5万元 [4] - 麻醉机器人尚未投放市场 未形成订单 [4][7] - 与华西医院联合研发麻醉机器人历经四年攻关 [8] 业务战略与市场拓展 - 公司加强智慧政务、智能制造业务市场拓展 [3][8] - 积极参与"智慧蓉城"等战略项目 [4] - 计划通过并购完善产业链 [8] - 麻醉机器人计划推向"一带一路"国家 [7] - 与中科院各院所持续开展产学研合作 [7] 市值管理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已制定市值管理办法 [2] - 通过强化治理、经营工作和投资者关系维护保持市值稳定 [8] - 项目验收和结款一般集中在第四季度 存在季节性特征 [3] - 项目实施进度导致合同增长与营收数据存在差距 [6]
柯力传感涨2.01%,成交额4.6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204.7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11:2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2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74.18元/股 成交额4.61亿元 换手率2.23% 总市值208.3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204.78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418.42万元(买入4211.41万元占比9.14% 卖出2792.99万元占比6.06%) [1] - 大单净买入1800万元(买入1.27亿元占比27.49% 卖出1.09亿元占比23.61%)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5.3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7.98%/6.64%/23.71%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应变式传感器及仪表研制销售 同时提供工业物联网系统集成服务 [2] - 收入构成:力学传感器及仪表系列48.70% 工业物联网及系统集成41.12% 其他物理量传感器合计4.33%(温度1.53% 电流电压1.51% 水质1.06% 振动0.23%) [2] - 平台型产品系列占比0.83% 其他补充业务5.02% [2] - 属于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行业 涉及机器视觉、机器人概念、工业互联网等概念板块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股东户数6.38万户 较上期减少8.47% 人均流通股4401股 较上期增加9.25%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85亿元 同比增长23.40% 归母净利润1.73亿元 同比增长47.93% [3]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4.5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51亿元 [4]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38.60万股(第三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100.46万股 [4]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129.94万股(第九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24.51万股 [4] - 华商元亨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4]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9-12 06:39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中金公司对凌云光进行持续督导 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1] - 公司不存在需要整改的情况 [2]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3.68亿元 同比增长25.73% [16] - 利润总额0.94亿元 同比提升30.59% [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提升10.10% [16]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5.96% 较上年同期减少3.94个百分点 [24] - 研发人员674人 占总人数37.34% [17] - 拥有827项专利 包括发明专利418项 实用新型379项 外观设计30项 [26] - 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298项 [26] - 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 行业 团体标准共26项 [26] 核心竞争力 - 形成先进光学成像 智能算法和软件 精密机械与自动化四大技术平台 [21] - 核心算法平台VisionWARE迭代至6.4版本 含18个算法库和近200个算法工具 [19] - 通过投资并购布局产业链上游 收购JAI增强相机能力 投资长光辰芯 丽恒 中科融合等芯片企业 [20] - 客户群体涵盖苹果 华为 工业富联 京东方 宁德时代 腾讯等头部企业 [22] - 在新加坡 越南 马来西亚设立子公司 借助JAI全球网络拓展欧美日韩高端市场 [23]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180,528.33万元 [28] - 超额配售募集资金净额27,526.23万元 [29] - 设立9个募集资金专户 3个定期存款账户 2个通知存款账户 [32] - 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监管规定 不存在违规使用情形 [33] 公司治理 - 2025年1-6月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15] - 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 董事 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直接持有股份不存在质押和冻结情形 [33]
兆龙互连涨8.23%,成交额9.50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9111.04万
新浪财经· 2025-09-11 18:03
股价表现 - 9月11日股价上涨8.23% 成交额9.50亿元 换手率6.66% 总市值179.75亿元 [1] 业务亮点 - 高速组件系列产品(DAC)覆盖25G至800G传输速率 主要应用于大型数据中心交换机与服务器连接 [2] - 光产品包括光纤跳线 MPO/MTP预端接 LC光纤连接器等 国内主要服务金融系统 高等院校 医疗 展馆等中高端项目 海外市场逐步形成小批量业务 [2] - 具备超六类 七类 超七类及八类数据电缆设计制造能力 满足5G时代数据传输需求 [2] - 机器视觉产品已批量应用于CoaXPress GigE 10GigE Camera Link 光跳线等连接系统解决方案 [2] - 海外营收占比61.93% 受益人民币贬值 [3]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9.72亿元 同比增长14.29% [7] - 归母净利润8961.01万元 同比增长50.30% [7]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234.03万元 [8] 资金动向 - 当日主力净流入3322.85万元 占比0.04% 行业排名24/89 连续2日获主力增仓 [4] - 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86.69亿元 连续2日获主力增仓 [4] - 近3日主力净流入1500.82万元 近5日净流出9111.04万元 近10日净流出4.69亿元 近20日净流出5.24亿元 [5] - 主力成交额2.00亿元 占总成交额9.08% 筹码分布分散 无主力控盘 [5]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3.50万户 较上期增加24.73% [7] - 人均流通股7265股 较上期减少3.80% [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69.72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65.54万股 [8]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85.08万股(第九大股东) [8] 技术指标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56.68元 [6] - 股价运行区间介于压力位64.00元与支撑位53.50元之间 [6]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数据电缆 专用电缆和连接产品设计制造与销售 [7] - 收入构成:6类及以下数据通信线缆43.60% 6A及以上数据通信线缆20.81% 专用电缆18.04% 连接产品11.62% 其他5.94% [7] - 所属申万行业: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线缆及配套 [7] - 概念板块涵盖大数据 交换机 阿里概念 东数西算 云计算等 [7]
华昌达涨2.12%,成交额1.2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128.4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3:2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1日盘中股价上涨2.12%至5.79元/股 成交额1.24亿元 换手率1.55% 总市值82.3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28.47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291.31万元(买入占比2.84% 卖出占比5.18%) 大单净卖出837.16万元(买入占比19.95% 卖出占比26.68%) [1] - 年内股价下跌1.0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30%/2.12%/12.87%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较上期减少10.57%至5.80万户 人均流通股增加11.82%至24438股 [2]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增持398.20万股至2229.44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767.15万股至1185.18万股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增持166.51万股至901.74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99亿元 同比减少27.82% [2] - 归母净利润263.64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96.43% [2]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智能型自动化装备系统 包括总装/焊装/涂装自动化生产线 [1] - 收入构成:自动化输送智能装配生产线50.79% 物流与仓储自动化设备系统27.59% 工业机器人集成装备21.62% [1] 行业属性与市场定位 - 属于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工控设备行业 [1] -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航天军工、低价、机器视觉、机械等 [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53.30万元 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 [3]
奥比中光涨2.02%,成交额2.7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274.5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0:2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1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86.38元/股,成交金额2.75亿元,换手率1.11%,总市值346.4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274.52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94%和9.58%,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0.74%和23.37%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85.76%,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1.37%、9.01%和51.94% [1] - 年内1次登龙虎榜,最近2月19日净卖出4736.28万元,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10.61%和13.30%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深圳市南山区,2013年1月成立,2022年7月上市,主营3D视觉感知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 [2] - 收入构成:消费级应用设备61.83%,3D视觉传感器31.35%,工业级应用设备2.60%,其他业务4.21%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光学元件,概念板块包括空中成像、空间计算、3D打印、机器视觉、人形机器人等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00万户,较上期增加1.15%,人均流通股12885股,减少0.71%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104.14%,归母净利润6019.01万元,同比增长212.77% [2] 机构持仓变动 - 兴全合润混合A(163406)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497.40万股,较上期减少127.79万股 [3]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447.81万股,较上期增加80.04万股 [3] - 兴全合宜混合A(163417)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42.69万股,较上期减少89.70万股 [3]
强瑞技术涨2.01%,成交额2.0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46.1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0:2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1日盘中股价86.94元/股,涨幅2.01%,总市值89.93亿元,成交额2.08亿元,换手率2.76%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46.14万元,特大单买入占比5.99%(1246.12万元)且卖出占比4.60%(956.88万元),大单买入占比18.02%(3751.78万元)且卖出占比21.07%(4387.16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15.81%,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77%、31.73%、79.07%,年内累计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为8月18日) [1] 财务业绩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40亿元,同比增长74.64%,归母净利润5490.69万元,同比增长15.57% [2] - 股东户数2.56万户,较上期增加5.59%,人均流通股3447股,较上期减少5.2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33亿元 [3] 公司基础信息与行业属性 - 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成立于2005年8月30日,2021年11月10日上市,主营业务为工装和检测用治具及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100%来源于专业设备制造业,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其他专用设备 [1][2] -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机器视觉、小米概念、液冷概念及融资融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