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制造
搜索文档
“蒸”战高温 “汗”卫质量
新浪财经· 2025-08-22 11:48
公司运营与生产管理 - 热表处理分厂在高温环境下确保生产环节精准无误 操作人员监测参数并重复装炉出炉流程[2] - 喷漆房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保持喷漆质量 操作人员佩戴防护面罩确保漆面均匀光亮[2] - 加工分厂实现精密制造零误差目标 钳工稳定操作杆确保孔位精度 操作员校验复杂曲面程序[3] - 装配分厂采用多项目穿插作业模式 员工在不同产品间同步进行装配或试验以提升效率[4] - 公司通过任务清单销项管理推进生产 将节点细化到天并落实责任到人[4] - 调度组制定科学排产方案并预估生产环节问题 工艺人员分解难点并跟产解决实际问题[4] 员工表现与工作环境 - 一线职工在高温下持续作业 工装反复被汗水浸透和烘干[2][3] - 操作人员在闷热环境中保持专注 手部操作稳定且注重细节把控[2][3] - 装配分厂组建攻坚组克服高温困难 以抢工期保交付为核心工作主线[4] 企业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通过高温期生产保障订单按期交付 支撑生产线稳定运转[5] - 生产活动为航空强国目标提供实质性支撑 体现制造业基础能力[5]
天龙股份(603266.SH):在PEEK等高端应用材料方面也累积了一定的模具开发及制造工艺的经验
格隆汇APP· 2025-08-18 15:48
公司业务与专长 - 专注于精密制造领域 长期从事汽车电子精密零部件和汽车轻量化功能件的研发与生产 [1] - 拥有近30年精密模具 注塑(包括嵌件注塑)开发制造经验 [1] - 以特种工程塑料(PPS/PA/PBT/PC/POM/PPE等)应用开发为主 在PEEK等高端应用材料方面积累模具开发及制造工艺经验 [1] 行业应用与发展方向 - 汽车领域已普及以塑代钢应用 [1] - 轻量化是人形机器人等新兴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1] - 积极关注行业及客户端业务变化 寻求潜在业务合作可能性 向更高价值量应用场景渗透 [1]
科达利(002850):锂电结构件龙头,二次创业机器人赛道
华福证券· 2025-08-12 13:1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基于公司精密结构件行业龙头地位及机器人业务成长潜力 [4] 核心业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20.3亿元(同比+14.4%),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22.5%),锂电池结构件业务占比稳定在95% [2] - 2025Q1营收25.1亿元(同比+20.5%),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25.5%),毛利率温和回落但净利率稳中有升 [2]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CAGR达21.2%,归母净利润CAGR达22.2% [4] 锂电池结构件行业优势 - 全球新能源车销量2024-2030年CAGR预计17%,储能电池市场CAGR达27%,驱动结构件需求 [3] - 行业技术壁垒高(验证周期1-2年)且资本密集(单项目投资数亿元),龙头企业先发优势显著 [3][53] - 公司三大竞争优势:客制化服务绑定客户、分布式产能布局(国内外11个基地)、研发人员占比超20% [3][19][66] 机器人业务布局 - 2024年通过合资公司(科盟40%/伟达立30%)切入谐波减速器与关节模组领域,已发布7款新品 [4][83][86] - 技术合作方提供设计支持,公司贡献精密制造经验与电池厂客户资源 [4][82] - 2025年4月科盟发布轻量化减速器等产品,覆盖人形机器人四大技术方向 [4][8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收148.1亿元(+23.1%),归母净利润17.7亿元(+20.4%),PE仅17.9X低于同业均值40.5X [4][96] - 锂电池结构件业务2025-2027年毛利率稳定在24.5%-24.7%,汽车结构件业务增速25%但毛利率仅8.5%左右 [92]
斯迪克:电子皮肤产品的核心制造工艺与公司现有部分产品线在精密涂布等关键环节存在显著技术共通性
格隆汇· 2025-08-06 15:32
电子皮肤商业化生产安排 - 现有生产线及设备通过适当调试与工艺优化可满足初期商业化生产需求 无需大规模投建新设备 [1] - 电子皮肤核心制造工艺与公司现有产品线在精密涂布、柔性材料加工等关键环节存在显著技术共通性 [1] - 后续将根据市场需求增长通过提升设备利用率、优化产线配置等灵活方式动态应对供应保障 [1] 技术基础与量产能力 - 凭借在柔性电子、精密制造领域积累的成熟生产经验与设备基础 [1] - 精密涂布和柔性材料加工技术为快速量产提供扎实支撑 [1]
【私募调研记录】俊远投资调研浩物股份
证券之星· 2025-07-24 08:10
浩物股份调研纪要 - 曲轴生产线满负荷生产 毛坯件价格波动影响毛利率 通过智能制造降低成本 [1] - 新能源车品牌增加 电池维修由主机厂或电池厂委派专业人员处理 [1] - 暂无控股股东资产注入计划 考虑精密制造领域及汽车行业相关标的 [1] - 关停低效门店对售后服务业务影响不大 现存门店承接原关停门店售后业务 [1] - 计划研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 拓展轴齿类产品 [1] - 财务基本面改善 通过并购拓展主营业务 控股股东支持公司发展 [1] - 持续优化品牌结构 关停低效门店 保留盈利状况良好门店 [1] - 小米汽车销售及服务中心运营良好 盈利能力取决于订单交付进度 [1] - 积极关注机器人业务 未来布局精密制造领域不局限于车用场景 [1] 俊远投资机构背景 - 成立于2015年7月 由资深一二级市场投资专家创立 获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登记编号P1019745) [2] - 正发起设立多家一二级市场投资基金 专注投资有价值公司 [2] - 创始人凌颖曾任英特尔投资高级经理 苗俊平曾任平安集团投资总监 [2] - 曾主导投资创业板公司潜能恒信 新三板企业数腾软件 拟借壳A股的上海锐嘉科集团等 [2] - 2016年7月通过法律意见书备案 深圳前海俊远股权投资中心基金完成备案 [2]
“人形机器人先进制造技术交流会”明日在株洲举办 宇树科技等头部企业将参会
快讯· 2025-07-23 11:05
会议概况 - 2025人形机器人先进制造技术交流会将于7月24日在湖南株洲举办 [1] - 会议由《金属加工》杂志社主办并由华锐精密承办 [1] 参会主体 - 行业头部企业包括宇树科技、兆威集团和四川天链机器人将出席 [1] - 研究机构包括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和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专家参与 [1] - 金融机构如券商和基金的研究人士已报名参会 [1] 会议焦点 - 会议主题聚焦精密制造与关节革命的技术融合创新 [1] - 致力于解决高精度减速器等运动部件和仿生结构件的卡脖子制造难题 [1]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今起在北京举行 链博会“南京日”邀全球共赴“南京之约”
南京日报· 2025-07-16 10:27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7月16日—20日在北京举行,首次将举办时间提前至夏季 [1] - 展会设置6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包括先进制造链、清洁能源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绿色农业链 [2] - 吸引651家企业和机构携500多家上下游合作伙伴亮相,参展商涉及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 [2] - 参展企业中包括84家世界500强企业和86家中国500强企业 [2] 南京日活动 - 7月17日下午链博会首次迎来"南京日"活动,主题为"IN南京——链接全球,与宁同行" [1] - 活动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W105展位举行,集中展示南京在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发展机遇与合作潜力 [1] - 拟邀请国际商协会组织、世界500强企业、央企、产业链供应链龙头企业负责人等百余人出席 [1] - 活动包括签订合作备忘录、授牌仪式以及5个项目的现场签约,涉及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贸易、精密制造等领域 [2] - 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阳等将进行主题分享 [2] 展会成果与预期 - 链博会不仅是展品展示平台,更是链接全球产业伙伴的合作平台 [3] - 前两届链博会中多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实现"找朋友、促协同"的效果 [3] - 南京参展企业高管期待通过链博会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进一步交流,在各链条间发现更多合作契机 [3] - 活动旨在构建更加安全、稳定、富有韧性与创新活力的产业链、供应链伙伴关系,推动南京与全球创新合作 [1]
从更名、股改到最新一轮融资 宇树科技IPO或“箭在弦上”
中国经营报· 2025-07-03 17:39
公司上市进程 - 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名称由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主体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引发市场对其IPO进程的加速猜想 [1][2] - 公司和投资人正在积极推进IPO事宜,首选在A股上市,其次是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2] - 公司创始人王兴兴表示后续有可能赴港上市,但不确定,公司在香港亦有经营业务,各方面合作机会多 [2] - 公司完成C轮融资交割,募资规模约7亿元,融资后估值达120亿元,中国移动旗下基金、腾讯、锦秋、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吉利资本共同领投,绝大部分老股东参与跟投 [1] - 此次融资或将是公司IPO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上市前再融资的可能性较小 [1] 公司融资与股东结构 - 自创立以来,公司已获得包括最新融资在内的10次融资,投资者阵容包括顺为资本、初心资本、中信证券、深创投、红杉中国等知名机构 [2] - 公司股东结构为:创始人王兴兴持股27.81%,汉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持股8.25%,宁波红杉科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7.13%,天津宇树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6.81%,金石成长股权投资(杭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4.77%等 [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消费级、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机械臂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 [4] - 公司已深耕四足机器人领域多年,先后推出了XDog、Laikago、AlienGo、A1、Go1、B1、Go2、B2等系列的四足机器人产品,自2023年起,也先后推出了H1、H1-2、G1人形机器人产品 [4] - 公司在2023年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了69.75%的销量份额和40.65%的营收份额,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同行 [5] 行业竞争与市场前景 - 今年以来,多家机器人创业公司相继获得融资,行业竞争愈加激烈 [4] - 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以每年23%的增幅快速增长,在未来四年翻1倍以上,巩固中国在全球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 [5] - 2025年5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大增35.5%,达到6.9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上升13.8%,达到120万台 [5] - 德国、日本和美国这三个传统机器人积淀很多的国家,也开始加入这场世纪之争,让公司面临的挑战更大 [6] 公司挑战与前景 - 公司擅长的人形机器人离大规模的商业实际运用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机器狗又被曝出可能存在安全性的漏洞,显示出公司离一个真正的消费科技公司或者高科技公司还有较多的问题需要克服 [6] - 家庭应用场景对机器人而言确实充满挑战性,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相关工作,目前工业和农业应用的发展速度相对更快一些 [6] - 近距离与人交互的产品在安全性方面面临的问题比技术问题更为突出,在伦理道德层面具有更大的挑战性 [6] - 公司需要从一个精准的洞察和清晰的商业场景中占领一席之地并快速建立护城河,这是成功的规律 [7]
曾芳勤的“红舞鞋”再次开始加速旋转
经济观察报· 2025-07-03 15:12
核心观点 - 领益智造将人形机器人列为未来核心战略方向,目标成为"全球TOP 3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商"[2][6] - 公司凭借精密制造体系、全球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经验,试图在人形机器人行业建立标准化秩序[6][7][8] - 战略上"All in"人形机器人,但战术上循序渐进,计划用现有业务现金流支撑至少三年投入[14][15][16] - 商业化落地关键是通过制造能力将整机成本降至20万元以下,并在自有产线部署100台机器人验证场景[17][18] - 采用"四箭齐发"内部团队+开放外部合作模式,定位为行业"基础设施"而非单一技术路径追随者[21][22][23] 战略布局 - 2025年6月正式发布机器人战略,联合优必选、智元新创等30余家产业链单位[2] - 全球58个制造基地和每日超10亿件出货量构成机器人应用的真实训练场景[6] - 拥有RV减速器专利和七轴机械臂技术,覆盖冲压/CNC/压铸/注塑/3D打印全工艺链[6][22] - 修改可转债募投项目投入数千万元研发资金,未来三年将持续加大投入[14][15] 核心竞争力 - 精密制造体系:曾为单一客户单日交付80万料件并管理300个料号的系统能力[7] - 成本控制经验:通过生态整合将模组研发成本降低90%(自研圆刀机成本30万 vs 进口200万)[11][12] - 场景验证优势:计划在自有产线部署100台机器人,覆盖2万名质检人员的重复性工作[18] - 全球化供应链:服务海外客户定制化需求,避免国内企业出海亏损困境[18][23] 商业模式 - 扮演"生态桥梁"角色,推动零部件准标准化以降低行业整体制造成本[8][9] - 通过规模效应实现盈利:关键模组出货量达10-30万套时即可摊薄成本[18] - 三大业务支柱:消费电子(440亿元营收基础)、汽车电子(并购驱动增长)、人形机器人(最大想象空间)[25][26] - 与智元新创合作探索新材料/轻量化/无线充电,与北京国创中心共同制定行业标准[23] 行业观察 - 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混沌区域",标准未定导致重复设计和高制造成本[4][8] - 商业化引爆点取决于机器人综合使用成本低于替代人工的临界值[17] - 领益判断未来制造业是"最智慧的人+最可靠的机器"协同模式[17] - 行业需要长期投入,领益定位为"土壤"和"背后的大树"支持生态发展[23][24]
东山精密(002384):智造时代,共创辉煌
中邮证券· 2025-07-02 10: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0.0/500.2/600.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36.1/49.0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41.55元,总股本18.32亿股,流通股本13.86亿股,总市值761亿元,流通市值576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41.55/19.11元,资产负债率59.0%,市盈率64.92,第一大股东为袁永刚 [3] 投资要点 - 拟收购索尔思光电布局光通信领域,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香港超毅以现金方式收购索尔思光电100%股份,投资金额不超过59.35亿元,其中股权收购对价不超过6.29亿美元,ESOP权益收购对价不超过0.58亿美元,拟认购不超过10亿人民币可转债;索尔思光电产品覆盖从10G到800G及以上速率的各类光模块;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新增光通信业务板块实现多元化发展 [4] - 加快精密制造新品导入开拓新客户资源,公司为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通信设备等客户提供精密金属结构件及组件产品;当前精密制造业务整体稼动率约为40%,与利润目标有差距;公司一方面加快大客户新车型中新产品/料号的导入,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客户资源提升稼动率推动利润率增长 [5] - LED业务25Q1同比减亏年内有望实现季度扭亏,公司是全球主要的LED小间距封装企业之一,产品为小间距LED、MiniLED等封装颗粒产品;2025年Q1尚未扭亏但同比减亏规模达数千万元;未来公司将优化业务结构,转变销售策略提升高毛利产品占比,拓展产品线针对电视背光等领域推出新产品 [5] - 大客户订单持续放量触控显示业务盈利改善,公司是行业知名的触控显示模组制造商,产品包括触控产品、液晶显示模组和车载显示模组产品,下游应用覆盖消费电子与汽车领域;自2024年起下游市场逐步回暖,公司重点开拓的大客户进入量产阶段带动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改善;随着大客户订单持续放量,预计今年全年营收与利润将实现双增长 [6]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6770|44002|50024|60014| |增长率(%)|9.27|19.67|13.69|19.97| |EBITDA(百万元)|4739.50|10046.06|11065.89|8773.1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085.64|2821.91|3606.22|4903.51| |增长率(%)|-44.74|159.93|27.79|35.97| |EPS(元/股)|0.59|1.54|1.97|2.68| |市盈率(P/E)|70.10|26.97|21.10|15.52| |市净率(P/B)|4.04|3.35|2.93|2.51| |EV/EBITDA|11.93|7.09|5.58|6.30| [11]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6770|44002|50024|60014| |增长率(%)|9.3|19.7|13.7|20.0| |营业利润(百万元)|1480|3494|4509|6188| |增长率(%)|-28.3|136.2|29.0|37.2|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086|2822|3606|4904| |增长率(%)|-44.7|159.9|27.8|36.0| |毛利率(%)|14.0|15.8|16.3|17.6| |净利率(%)|3.0|6.4|7.2|8.2| |ROE(%)|5.8|12.4|13.9|16.2| |ROIC(%)|4.9|7.8|9.1|11.1| |资产负债率(%)|59.0|52.6|50.5|48.2| |流动比率|1.18|1.81|2.28|2.51| |应收账款周转率|4.78|9.09|22.85|23.31| |存货周转率|5.08|5.85|6.08|6.32| |总资产周转率|0.81|0.94|0.99|1.08|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