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

搜索文档
海信家电(00921) - 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7-30 19:36
业绩总结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93.40亿元,同比增长1.44%[23][8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7亿元,同比增长3.01%[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22亿元,同比增长153.43%[23][83] - 2025年上半年多联机业务市场份额超20%,稳居行业首位[37] 用户数据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1,209[183] - 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7.29%,持股数量516,758,670股[183]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3.12%,报告期内减少18,000股[183] 未来展望 - 采取加速高端产品转型等措施应对市场风险[107] - 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提升公司投资价值[109][11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家用空调运行节能与舒适协同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综合运行节能16.8%[70] - 冰箱研发复合节流及分液冷凝技术助力能效提升20%[72] - 洗衣机“棉花糖全家筒”系列洗净比达1.33[7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上半年欧洲区收入同比增长22.7%[59] - 2025年上半年美洲区收入同比增长26.2%[60] - 2025年上半年中东非区收入同比增长22.8%[61] 其他新策略 - 2025年3月29日审议通过并披露《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值管理制度》[109] - 发布海信价值观思维模型、22条领导力原则和《海信集团用户运营白皮书》[79]
国航远洋荣获证券之星ESG碳路践行者奖
证券之星· 2025-07-30 15:57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里,在中国坚定的绿色发展决心中,国航远洋2024年始终将绿色低碳作为核心战略方向,通过新能源技术驱动可持续发展。 面对航运业减碳压力,国航远洋选择从源头发力——打造绿色船队。2024年,公司成功交付6艘绿色低碳船舶,另有12艘船舶碳强度CII评级达到B级以上。 这支高效低碳的船队,成为其降低碳排放的核心引擎。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范围一与范围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同比下降高达30.09%,排放强度(按营收计 算)亦显著下降33.42%,降碳成果斐然。 硬件升级之外,国航远洋深挖技术与管理节能潜力。公司加速推动公司数智化建设,完成智能船舶数据对接、船员行为识别管理等8个项目的立项工作。其 中智能化船舶技术在"国远703"等船舶获得示范性应用。在此背景下,2024年度公司船舶运营率达99.20%,非煤货源占比(按周转量)为32%,非煤货源占比 (按载重)同比增长47.62%。 从绿色船舶的规模投用,到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国航远洋在2024年勾勒出一条清晰的"碳路"轨迹。这份聚焦主业、务实创新的减排实践,不仅使其ESG评 级提升、更诠释着何为高质量发展的"碳路践行者"。 近日,由证券之星联合 ...
科技赋能绿色低碳 十五运会广州场馆升级焕新
中国新闻网· 2025-07-29 09:40
赛事筹备与城市升级 - 广州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提升优化,贯彻"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理念 [1] - 广州赛区30个场馆全部利用现有老场馆改造,采用"微改造"方式,围绕场馆打造17个精致街区 [1] -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成为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改造项目,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攀岩场完成零碳改造 [1] 绿色低碳与科技应用 - 广州场馆开发太阳能光伏多场景应用,6个场馆加装光伏设施超1.3万平方米 [2] -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降碳率52%以上,年节省电量100万kWh以上 [2] - 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预计每年减少碳排放约352吨,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每年节省用电22万kWh以上 [2] 赛后利用与市民福利 - 场馆和街区改造累计增加1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完善19处户外运动空间,升级10条户外健身跑道,提升18个地铁站点 [2] - 奥体中心体育场二层平台增设2.8万平方米公共空间,1条全天候环形跑道,3公里AI智慧跑道 [2] - 天河体育中心外围铺设941米专业健身跑道,增设700米风雨健身跑道 [2] 文化传承与创新 - 对天河体育中心周边251根柱墩进行艺术美化,融入体育运动、广州特色、岭南文化等元素 [2] - 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突出"青年友好"理念,布局越野滑轮、攀岩等极限运动场地 [3]
“新”特产亮眼!大湾区将打造成为绿色金融中心
深圳商报· 2025-07-29 00:55
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广东新能源产业(包括海上风电、新型储能、光伏、氢能等)产值规模达1.1万亿元 [1] - 全省汽车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超1.28万亿元 [1] - 截至2025年4月底广东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 [1]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广东培育出比亚迪、广汽集团、小鹏汽车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整车企业 [1] - 动力电池和材料领域有亿纬锂能、欣旺达、贝特瑞、天赐材料等企业 [1] - 驱动电机和电控领域包括弗迪动力、汇川技术、英搏尔等企业 [1] - 智能化领域有华为、大疆卓驭、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领军企业 [1] 新能源细分领域产业布局 - 海上风电形成整机、叶片、塔筒、铸件、电机、柔直设备等全产业链 [2] - 核能领域形成以东方重机为龙头的核电装备供应产业链 [2] - 光伏领域形成光伏材料、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制造装备、光伏玻璃等产业集聚区 [2] - 华为逆变器出货量全球第一 [2] - 儒兴科技成为全球最大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背面浆料供应商 [2] 绿色金融发展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省绿色信贷余额突破4.24万亿元同比增长近18% [2] - 粤港澳大湾区每年发行绿色债券规模跃升至2000亿元以上 [2] - 全省绿色低碳领域上市企业超过160家 [2] 未来发展计划 - 计划培育若干千亿级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2] - 加快发展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推进绿色融资对接 [2] - 推动大湾区打造成为绿色金融中心 [2]
AI正赋能和推动能源的绿色低碳化转型
广州日报· 2025-07-29 00:36
AI与绿色低碳发展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主题为"迈向算力与电力共生的智能体时代",聚焦AI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耗挑战及可持续发展路径 [1] - 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在未来数年内成倍增长,成为AI产业发展的核心瓶颈 [1] -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提出世界经济正从化石能源依赖转向清洁能源与技术依赖,AI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变量 [3] -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指出未来能源呈现绿色低碳化和数字智能化两大趋势,AI技术正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5] 政策与战略布局 - 工信部强调需引导AI作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 [1] - 上海经信委表示正构建算力与电力共生的新型基础设施,探索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 [1] -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表示将聚焦能源转型和数字化建设,推动战略构想转化为重大工程 [1] 技术创新与应用 - 中国电信通过部署液冷技术降低数据中心电源使用效率,并自研AI节能系统实现"用AI管理AI"的智能闭环 [5] -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发布"能碳智算中枢",通过创新技术实现绿色算力、高效模型和稳定绿电的智能调度与优化 [5] - "能碳智算中枢"具备声明式设计、自主动态编排和元学习等能力,旨在实现能源流、碳流、数据流的三流合一 [5]
绿色建筑引领者——德才股份荣获证券之星ESG新标杆企业奖
证券之星· 2025-07-28 11:13
ESG奖项与资质 - 德才股份荣获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评选"ESG新标杆企业奖" [1] - 公司是山东省首家A股主板上市的建筑业企业 拥有88项行业资质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 [4] ESG管理架构 - 公司建立结构完整 层级清晰 权责明确的ESG管理架构 持续完善管理机制 [6] - 高标准企业治理 完善公司章程 股东大会 董事会和监事会议事规则等治理体系 [6] 绿色发展战略 - 将碳排放管理纳入公司管理体系 绿色低碳理念融入产品研发 资源整合 加工制造等环节 [6] - 全资子公司德才高科聚焦绿色建造 布局智能系统门窗赛道 推动技术革新与产品迭代 [6] - 秉承绿色 智慧发展理念 推动低碳环保 节能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方式 [6] 企业定位与使命 - 战略定位为"全球化布局 数智化生产 绿色化发展的建筑行业全产业链创新先锋" [6] - 企业使命为"创造绿色 智慧 美好的人居环境" [4][6]
从之江到香江,浙港深化现代专业服务合作
新华网· 2025-07-28 09:22
新华社宁波7月27日电 题:从之江到香江,浙港深化现代专业服务合作 7月26日,第二届浙港现代专业服务合作会议在浙江宁波东钱湖畔召开,图为嘉宾在大会对话环节展开探讨。 新华社发(浙江省委统战部供图) 浙江与香港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经济相融。包陪庆、曹其镛等一批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传承先辈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积极创新创业、捐资 助学,为家乡建设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薪火相传的爱国心、桑梓情。 之江潮与香江浪激荡呼应。如今,以现代专业服务合作为切入口,浙港两地再度"牵手"。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是全球服务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90%;浙江产业基础雄厚,创新生态优良,民营 经济活跃,先进制造、科技创新与市场转化能力全国领先。 在首届浙港现代专业服务合作会议的推动下,两地的务实合作已从早期的贸易往来,向金融、法律、科技、文教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升级。现代专 业服务,正成为推动两地经济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浙江服务业增加值突破5万亿元,跃居全国第三;今年1到6月,浙江服务业保持6%的增长,拉动GDP 增长3.5个百分点,贡 ...
开放春风聚新能——写在第八届进博会倒计时100天
新华社· 2025-07-28 07:55
新华社上海7月27日电 新华社记者周蕊 还有100天,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再度开启"东方之约"。 在全球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一 年一度的进博会,彰显着中国的开放之诺,承载着全球分享中国发展机遇的殷切期待,也为世界经济注 入了可贵的确定性。 首发汇聚:创新引领进博"曝光效应" 将在11月首次奔赴进博,秘鲁Argo品牌创始人特奥·罗哈斯提前做了不少准备:"我专门准备了一套 AR眼镜,采购商和观众可以通过眼镜如身临其境般看到我们的产品原料在田间地头时的模样。" 特奥·罗哈斯计划参展的产品有已经在中国市场"闯出名气"的可可粉、咖啡豆、花生油等,也有一 些尚未进入中国市场。"比如卡姆果粉等,我想通过进博会试水中国市场。"特奥·罗哈斯说。 多年来,进博会被视为全球新品首发首展荟萃的"大舞台",今年进博会"创新"更被视为企业商业展 的一大关键词。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吴政平介绍,今年,进博会再度吸引了不少"全球首秀""中国首展"亮 相,其中,创新孵化专区规模再创新高,将汇聚500多项全球前沿创新项目,覆盖数字经济、绿色低 碳、生命科学、制造技术四大赛 ...
低熔点短纤维核心供应商 再生涤纶短纤龙头今日申购丨打新早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07:08
公司概况 - 天富龙主要从事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差别化复合纤维及聚酯新材料,应用场景包括商务、出行、家居、健康护理、衣着等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定位"绿色低碳"的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和定位"环保功能"的差别化复合纤维,2022-2024年二者合计占主营收入比例分别为72.36%、63.78%、62.12% [7] - 在原生涤纶短纤维领域产量位列行业第九名,再生涤纶短纤维领域产量位列行业第二名,汽车内饰用有色涤纶短纤维和低熔点短纤维销量2021-2023年国内市场排名第一 [7] 财务与估值 - 发行价23.6元/股,机构报价中位数25.71元/股,发行市值84.96亿元,发行市盈率20.93倍,低于行业市盈率32.30倍 [4] - 可比公司动态市盈率:夜西股份48.08倍、江南高纤98.87倍、优彩资源38.38倍 [4] - 2022-2024年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毛利率稳定在30%以上,处于同业较高水平 [8] 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年产17万吨低熔点聚酯纤维及1万吨高弹力低熔点纤维项目(占比73.42%),再生短纤研发中心(12.83%)和低熔点纤维研发中心(13.75%) [6] - 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7.9亿元,其中5.8亿元用于产能扩建项目 [6]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已成为我国低熔点短纤维核心供应商之一,形成梯度化产品储备布局 [8] - 旗下三家生产主体入选国家级或省级绿色制造体系,核心子公司富威尔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8] - 多项产品获得绿色纤维认证与碳足迹核查证书 [8] 供应链特点 - 差别化复合纤维主要原材料为PTA、IPA和MEG等石油化工产品,价格受原油价格及宏观经济影响显著 [8] - 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原料为废弃PET聚酯,依赖服装边角料、废旧纺织品及塑料瓶回收体系 [8] - 国内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尚未建立,上游供应商以个体工商户为主,原料供应受回收产业政策制约 [9]
中国三星助力提振消费 让科技惠及生活 “人工智能+”为消费添新色
人民日报· 2025-07-28 06:13
AI技术赋能消费电子 - 公司通过AI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手机、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实现实时通话转写、健康数据监测等智能化功能[1] - 中国研发机构专注于人工智能、5G/6G等前沿技术,形成覆盖芯片、算法、终端的全链条创新能力,截至2023年底设立11个研发中心,研发人员5000余人[1] - 国家政策推动"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与消费融合,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导向[1] 绿色节能技术创新 - 公司开发AI节能技术,通过动态功耗管理系统实时分析用户行为,智能调节CPU频率和后台进程以降低能耗[2] - 将绿色理念延伸至全屋家电系统,通过物联网实现空调、洗衣机、冰箱等设备的智能节能管理[2] - 节能技术革新既控制电费支出,又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高质量消费品进入居民生活[2] 以旧换新促进消费 - 公司扩大换新补贴范围至手机、平板、家电等品类,提供科技价值与经济效益兼具的换机方案[3] - 创新推出"跨品牌回收+智能估价"模式,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实现全品类旧机估值[3] - 通过灵活机制降低换新门槛,同时减少废弃电子产品对环境的影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