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瑞鹄模具系列五: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8%,规模效应有望持续兑现【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03 13:58
核心观点 - 瑞鹄模具2025Q1实现营收7.47亿元,同比增长48%,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28%,营收增速超越行业33.5pct [2][6] - 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1.3pct至25.00%,净利率12.99%,费用率全面优化,规模效应持续兑现 [2][10] - 设立独立机器人公司并投资1.78亿元构建年产3000台智能机器人产能,加速布局智能制造 [3][18] - 轻量化零部件业务2024年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154%,在手订单持续增加 [4][20] - 装备业务受益自主品牌出海战略,深化国际主流品牌及一带一路市场开拓 [4][17] 财务表现 - 2025Q1营收7.47亿元(+48%),归母净利润0.97亿元(+28%),增速显著高于汽车行业14.5%的产量增速 [2][6] - 毛利率25.00%(+1.27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下降1.11/0.86/1.65pct,财务费用率0.00%(+0.40pct) [10] - 2024年轻量化零部件收入7.3亿元(+154%),其中铝合金压铸件供货76.69万件(+125.49%),冲焊件供货5888.01万件(+210.25%) [20] 业务进展 装备业务 - 冲压模具供货大众、福特、通用、奇瑞等车企,焊装自动化产线拓展AGV机器人及智能物流业务 [17] - 陪同头部品牌深化海外本地化开发,受益自主品牌从出口转向海外建厂模式 [4][17] - 启动AI技术应用于模具设计,提升开发效率并缩短周期 [10] 轻量化零部件 - 产品覆盖高强度板冲焊件、铝合金一体化压铸车身结构件及精密铸造动总件 [16][20] - 一体化压铸结构件已为4款车型量产,精密铸造动总件为3款机型量产 [20] - 新获多款新能源车型定点,预计2025年起陆续量产 [4][20] 机器人业务 - 设立全资子公司芜湖瑞祥智能机器人,注册资本2000万元 [3] - 投资1.78亿元建设年产3000台智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产能 [18] - 开发激光SLAM导航复合机器人及新能源制造专用移动机器人 [18] 行业数据 - 2025Q1中国汽车产量756万辆(+14.5%),奇瑞销量62万辆(+17%) [2][6] - 2025年奇瑞集团销量预计135万辆(+16.3%),比亚迪60万辆(+42.9%),长城58万辆(+28.9%) [18] - 新能源汽车一体压铸车身智能制造项目投资4.21亿元,轻量化车身项目投资2446万元 [20]
光学企业鏖战汽车赛道:卖产品容易,赚钱有难度
经济观察报· 2025-05-02 21:45
行业变革与市场趋势 - 智能化发展推动汽车产业百年一遇大变革,车载镜头需求激增带动上游光学企业业务转型[1] - 全球车载镜头销售额从2020年8.02亿美元增至2023年13.09亿美元,预计2027年达18.87亿美元[5] - 每车平均摄像头数量预计从2025年5个增至2030年10个,ADAS/AD技术驱动需求增长[5] 公司业务表现 联创电子 - 2024年营收102.11亿元(+3.69%),车载光学营收20.6亿元(+119.87%),占比从9.52%提升至20.18%[2] - Q1车载光学营收7.7亿元(+43.18%),车载镜头营收4.4亿元(+99.67%)[2] - 连续六年高研发投入,2024年达9.39亿元,新增500多项专利[7][8] 欧菲光 - 2024年营收204.36亿元(+21.19%),智能汽车产品营收增长25.73%[2] - 智能汽车产品毛利率8.7%,同比下滑6.15%[6] 舜宇光学 - 2024年收入382.94亿元(+20.9%),车载镜头出货1.02亿件(+12.7%),全球市场份额第一[3] - 研发开支29.24亿元(+13.9%),重点投入汽车业务[7] 宇瞳光学 - 2024年营收27.43亿元(+27.9%),车载类产品营收增长51.8%,汽车部品营收增长164.89%[3] - 车载镜头全球市占率10.1%排名第三,毛利率26.39%(-2.39%)[3][6] 弘景光电 - 2024年营收10.91亿元(+41.24%),智能汽车光学镜头营收增长48.2%[4] - 车载镜头全球市占率3.7%排名第七,毛利率24.05%(-2.77%)[4][6] 行业竞争与挑战 - 高级别辅助驾驶技术向10万元级市场普及,供应链面临降本压力[6]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普遍下滑:欧菲光智能汽车毛利率8.7%,弘景光电车载模组毛利率11.74%(-3.84%)[6] - 同质化现象突出,福光股份、同兴达等新进入者加剧市场竞争[7] 技术布局与客户拓展 - 联创电子与Mobileye、Nvidia、地平线、百度合作,产品导入比亚迪、蔚来、吉利[2] - 宇瞳光学客户包括丰田、大众、广汽、吉利等[3] - 弘景光电获戴姆勒-奔驰、日产、比亚迪等车厂定点[4] - 同兴达车载模组业务与博世、大疆车载合作进入量产阶段[7]
拓普集团(601689):特斯拉OPTIMUS量产 机器人电驱加速灵巧手、关节、躯体总成
新浪财经· 2025-05-02 14:3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35.02%,归母净利润30.01亿元,同比增长39.52%,扣非净利润27.28亿元,同比增长35% [1] - 2024年Q4单季度收入72.48亿元,同比增长30.63%,归母净利润7.67亿元,同比增长38.47% [1] - 2025年Q1营业总收入57.68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5.65亿元,同比下降12.39% [1] - 2024年研发费用达12.24亿元,持续增长 [1] 业务发展 - 汽车电子业务大幅增长10倍超过18亿元,进入量产加速阶段 [1] - 内饰功能件、轻量化底盘、热管理业务销售额稳步增长 [1] - 热管理模块以自研高精度电子膨胀阀为核心,实现平台化设计与全球量产交付 [2] - 闭式空气悬架系统年内交付突破24万套,打破外资垄断 [2] 机器人业务 - 公司拓展第九大产品线机器人产业链关键产品与核心技术 [2] - 机器人电驱系统2条生产线于2024年1月投产,年产能30万套电驱执行器,已启动第二工厂建设 [3] - 灵巧手电机多次向客户送样并开始批量供货 [3][4] - 布局机器人躯体结构件、传感器、足部减震器、电子柔性皮肤等,形成平台化产品布局 [3][4] 国际化战略 - 北美墨西哥热管理、底盘、减震工厂和内饰工厂已全部投产,二期项目有序推进 [3] - 波兰工厂二期加紧筹划,为承接欧洲本土订单奠定基础 [3] - 加速布局东南亚市场,泰国生产基地规划和建设进行中 [3] - 墨西哥蒙特雷基地加速布局饰件、热管理系统等产线,满足特斯拉等客户需求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1.28亿元、416.80亿元、488.90亿元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89亿元、47.10亿元、55.89亿元 [4] - 智能汽车+机器人业务双产业发展模式驱动增长 [2][4]
车展变身科技秀场 人气激活消费“磁场”
南京日报· 2025-05-02 09:01
展会概况 - 2025第十八届中国(南京)国际汽车博览会暨江苏国际新能源汽车展于4月30日—5月4日举行,展会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吸引全球70多个汽车品牌参展,展出车型超800款 [1] - 开展首日人流量约2.4万人次,次日到场观众接近5万人次 [1] - 该展会已连续18年在南京举行,成为汽车品牌展示、科技展示和消费促进的重要平台 [1][5] 科技创新 - 比亚迪展示"刀片电池",体积利用率提升50%以上,续航里程提升50%以上,通过针刺测试和46吨重卡碾压测试 [2] - 阿维塔06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搭载华为乾崑ADS 3,配备192线激光雷达等27个高感知传感器,具备离车泊入辅助等功能 [2] - 红旗"天工06"搭载司南智驾、灵犀座舱,比亚迪"仰望U8"搭载易四方和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鸿蒙智行"问界M8"采用HUAWEI ADS 3.3系统 [6] - 奥迪A5L Sportback作为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燃油车,展示中国智能化技术的输出 [6] 消费促进 - 2025年南京市第二轮汽车消费补贴活动启动,每辆最高补贴4000元 [2] - 东风、荣威、长安马自达等品牌在展会上标注"国补"、"厂补"和以旧换新政策,吸引消费者 [3] - 消费者王颖通过新能源车"国补"2万元、南京市补贴3000元、厂家置换补贴15000元、保险补贴5000元等政策,最终以134300元购得新车 [3][4] 行业发展 - 2009年首届南京国际车博会举行,响应国务院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 [5] - 中国汽车工业从"市场换技术"到凭借智能化电动化技术向外输出,实现从学习者到创新者的转变 [6] - 汽车供应链企业加快向南京集聚,如芯擎科技全球自动驾驶总部落地南京江北新区,南京银尚科技汽车产线自动化集成项目开工 [6]
【2025年一季报点评/拓普集团】25Q1客户销量短期承压,智能车部件+机器人部件协同发展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Q1公司营收达57.68亿元,同比+1.40%/环比-20.43% [4] - 2025Q1归母净利润达5.65亿元,同比-12.39%/环比-26.23% [4] - 2025Q1毛利率达19.89%,同比-2.53pct/环比+0.08pct [4] - 2025Q1净利率达9.80%,同比-1.54pct/环比-0.77pct [4] - 2025Q1期间费用率达10.51%,同比+1.18pct/环比+2.15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19%/3.30%/0.10%/5.93% [4] 下游客户影响 - 特斯拉全球销量33.7万辆同比-13.0%,赛力斯销量4.5万辆同比-46.3%是业绩下滑主因 [5] - 吉利/比亚迪销量分别达70.4万(+47.9%)/100.1万(+59.8%),理想/极氪销量分别+15.5%/+25.2% [5] - 预计25Q2改善依据:大客户产线调整Q1结束+问界M8上市带动赛力斯板块复苏 [5] 业务布局 - 形成汽车NVH减震系统等8大产品线,单车ASP约3万元 [6] - 机器人领域布局电驱执行器、灵巧手电机等核心部件,与主业研发资源协同 [6] - 创新Tier0.5级合作模式,提升车企效率同时保障自身竞争力 [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5.54亿/44.60亿/56.52亿,对应EPS 2.04元/2.57元/3.25元 [7] - 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5倍/20倍/16倍 [7] - 2025E营收328.79亿元(+23.6%),毛利率21.24%,归母净利率10.81% [8] - 2027E资产负债率预计降至45.37%,ROE提升至15.72% [8] 现金流与资本结构 - 2025E经营性现金流68.02亿元,资本开支42.37亿元 [8] - 2025E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达99.79亿元,较2024A增长98.1% [8] - 2027E在建工程投资26.07亿元,研发费用23.24亿元 [8]
上汽集团 | 2025Q1:盈利环比改善 牵手华为合作可期【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5-01 10:33
事件概述 - 2024年总营收6,275.9亿元,同比-15.7%,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88.2%,扣非归母净利润-54.1亿元,同比-153.8% [2] - 2024Q4总营收1,971.1亿元,同比-11.0%,环比+35.2%,归母净利润-52.4亿元,同比-294.2%,环比-1971.8% [2] - 2025Q1总营收1,408.6亿元,同比-1.5%,环比-28.5%,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11.4%,环比+157.7% [2] 2025Q1营收与ASP改善 - 2024Q4销量136.4万辆,同比-15.4%,环比+65.8%,营收增速低于销量增速因ASP下滑 [3] - 2025Q1销量94.5万辆,同比+13.3%,环比-30.7%,营收增速优于销量增速因ASP提升及华域收入贡献 [3] - 2024Q4/2025Q1单车ASP为9.8/10.1万元,同比+5.4%/-13.1%,环比-18.5%/+3.1%,新能源产品占比提升驱动ASP改善 [3] 利润与费用分析 - 2024Q4/2025Q1毛利率11.6%/10.2%,同比-0.3/-1.2pct,环比0.0%/-1.4pct,Q4毛利受会计调整影响,Q1因价格竞争加剧 [4] - 2024Q4销售费用率0.9%(会计调整导致),2025Q1销售费用率回升至3.0%,其他费用率保持平稳 [4] - 2024Q4投资净收益-30.9亿元(上汽通用减值拖累),2025Q1投资净收益22.0亿元(大众、通用销量改善) [5] 战略合作与转型 - 上汽与华为合作推出智能汽车品牌"尚界",首款车型定价15-25万元,搭载华为ADS3.0及鸿蒙OS4.0,计划2025年秋季上市 [6][7] - 自主品牌加速新能源转型:荣威(飞凡)2025年推4-5款新车型,MG布局8-30万元市场并首发半固态电池车型,智己增程车型进军高端 [8] - 合资品牌聚焦混动与盈利车型:上汽通用强化GL8等主力车型混动化,上汽大众优化油车结构,奥迪合作华为推进智驾 [8]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6,878/7,221/7,762亿元,归母净利润122.7/140.7/167.0亿元,对应EPS 1.06/1.22/1.44元 [9]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 15倍,PB 0.6倍,反映国企改革与华为合作带来的底部反转预期 [9][11]
国产汽车芯片暗战上海车展
第一财经· 2025-04-30 20:56
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构 - 本土供应链凭借技术突破、快速响应和成本优势正在重构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1] - 智能汽车产业竞争从单点技术比拼转向生态协同能力和供应链整合效率较量 [1] - 车载芯片从单纯零部件跃升为车企战略性资源 [1] 2025上海车展芯片行业动态 - 车展设立"中国芯展区" 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150余家成员单位展出1200余款国产芯片 展区面积达400平方米 [1] - 地平线、黑芝麻智能、芯驰科技等企业发布新产品和战略 包括高算力芯片、车企合作和技术创新 [1] - 英特尔首次参展 发布第二代SDV SoC 与黑芝麻智能合作开发舱驾融合平台 计划2025年Q2发布参考设计 [2] 本土芯片企业技术突破 - 黑芝麻智能发布基于武当系列芯片的安全智能底座 与东风汽车、均联智行启动国产单芯片中央计算平台量产 [3] - 地平线征程6P芯片算力达560TOPS 可处理20路摄像头数据 [3] - 黑芝麻智能华山A2000芯片基于7nm工艺 实现单芯片多任务并行处理 [3] - 芯擎科技展示"龍鹰"系列智能座舱和"星辰"系列高阶辅助驾驶芯片 [3] 全球智驾芯片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智驾域控芯片装机量528万颗 英伟达Orin-X占比40% 特斯拉FSD占25 1% 华为昇腾9 5% 地平线8 2% [3] - 本土芯片企业已与多家主机厂绑定合作 但高端车型市场仍被英伟达主导 [4] - 本土芯片企业优势包括供应链安全、性价比和服务响应速度 [4]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高阶智驾竞争将在未来2-4年随着城市NOA技术成熟而全面展开 [5] - 中国供应链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赋能" 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2] - 跨国车企绑定中国供应链 本土供应链构建全球化服务能力 [2]
中石科技(300684)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业绩说明会)
2025-04-30 17:44
业绩表现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66 亿元,同比增长 24.51%,实现归母净利润 2.01 亿元,同比增长 173.04% [8]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9 亿元,同比增长 16.41%,实现归母净利润 0.62 亿元,同比增长 105.70% [8] - 2024 年公司研发投入 8,435 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5.39%,截至 2024 年末,研发技术人员数量为 180 人,占员工总数 21.58% [14] 增长驱动因素 - 营业收入增长系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回暖,拓展北美大客户其他终端产品业务,新产品和新项目放量、份额提升;AI 赋能带来新散热方案需求,高效散热模组及核心零部件同比增长;加大韩国市场拓展,韩国大客户营收增长 [2] - 净利润增长系加大高附加值产品供应,供货产品结构优化,推进降本增效措施,毛利率提升;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产质量,增强盈利能力 [3] 各领域业务情况 消费电子领域 - 主要客户包括北美大客户、三星、微软等国内外主要消费电子客户,基本实现 3C 行业头部客户全覆盖 [3] - AI 终端设备发展有望带动行业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公司凭借技术和产品优势,未来市场份额有望扩大 [3] 数字基建领域 - 持续加大高性能散热技术等领域研发投入,推进行业解决方案及核心材料、模组在算力设备端应用 [4] - 数据中心通信领域,一体化 VC 模组产品获国内外头部客户认证并量产,热模组核心零部件等产品批量供货,推进液冷散热模组客户导入 [4] 智能汽车领域 - 产品应用于智能汽车三电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充电设备等场景 [6] - 已获得小鹏、北汽、比亚迪等客户供应商资格,部分项目获开发定点及批量供货,为智能驾驶方向定制开发解决方案 [6] 清洁能源领域 - 产品核心优势为结构多样,能提供可靠性综合解决方案,研发能力强,掌握多项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有较高技术及工艺壁垒 [6] - 与阳光电源等行业头部企业在光伏、储能等领域深度合作,已实现批量交付,围绕新需求方向提供配套解决方案 [7] 外销业务 - 外销收入占比 38.20%,主要出口至东南亚等地,直接出口至美国区域产品收入占整体营收比例不到 1%,当前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公司影响较小 [4][5] - 应对策略为立足服务龙头客户战略,在泰国布局海外生产基地,加速海外产能扩产,构建国际化供应链、销售、研发与技术服务体系,开启“双循环”发展方向 [5][12] 散热模组产品 - 在多个散热技术领域建立独立研发团队和实验平台,保有先进技术储备 [8] - 推进散热解决方案及产品在 AI 硬件设备中应用,加快 3D VC/大 VC/一体化 VC 模组等产品批量化生产,加大宜兴生产基地热模组产能投资建设 [8] - 热管、VC、液冷模组等产品已在多行业客户量产交付 [8] 利润分配 - 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6.5 元(含税),依据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考虑公司经营、资金需求及股东回报 [9][10] - 未来将结合发展阶段、经营情况等因素,保持现金分红政策一致性、合理性和稳定性 [10] 未来盈利增长点 - 消费电子基本盘因 AI 终端发展、新项目放量和份额提升持续增长 [3][11] - 数据中心通信、服务器、智能汽车等新业务将逐步放量 [3][11] 泰国工厂情况 - 已顺利投入生产运营,通过关键体系认证,完成主要头部客户审厂认证工作,实现多品种产品量产交付 [12] - 全面建成投产后具备多产品线综合生产能力,加速海外产能扩产,构建国际化发展格局 [12] 行业前景与公司应对 - AI 技术发展带来 AI 硬件设备迭代升级,为公司带来新机遇 [14] - 公司积极拥抱行业变化,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把握新兴领域新产品和新技术变革趋势 [14]
拓普集团(601689):跟踪报告:短期盈利性波动,持续看好智能汽车+机器人的长期增长逻辑
光大证券· 2025-04-30 17: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业绩稳健,1Q25净利润率回落,总体业绩表现稳健,主要因下游大客户销量下滑、新工厂和新业务开拓费用增加 [1] - 短期盈利性波动,九大产品线稳步推进,短期业绩或受下游大客户车型周期波动等拖累,长期看好基于智能汽车+机器人业务布局与产品储备驱动的业绩增厚前景 [2] - 全球化步伐加速,智能汽车+机器人双平台化布局前景可期,随着2025E - 2026E大客户新车型投产+人形机器人逐步量产,看好全年车端及机器人端业绩兑现 [3] - 鉴于关税等因素,下调2025E/2026E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长期看好公司研发整合能力及智能化业务布局与兑现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总营业收入同比+35.0%至266.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39.5%至30.0亿元;1Q25营业收入同比+1.4%/环比 - 20.4%至57.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 - 12.4%/环比 - 26.2%至5.7亿元 [1] - 2024年毛利率同比 - 2.1pcts至20.8%,销管研费用率同比 - 1.1pcts至8.0%;1Q25毛利率同比 - 2.5pcts/环比+0.1pcts至19.9%,销管研费用率同比+1.8pcts/环比+2.7pcts至10.4% [2] 业务分拆 - 车端:2024年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同比+906%至18亿元;内饰功能件、底盘系统、热管理系统收入同比+28%至84亿元、同比+34%至82亿元、同比+38%至21亿元;减震系统收入同比+2%至44亿元 [2] - 机器人端:电驱系统已批量供货,灵巧手电机多次送样并开始批量供货,2024年电驱系统业务毛利率为50.9%,预计持续正向贡献利润 [2] 产能布局 - 国内:计划2025E新增第三条闭式空气悬架产线,建成后总产能可达120万套/年 [3] - 国外:拓普墨西哥热管理工厂和内饰工厂分别于2024/8和2024/9投产,热管理工厂年产能已达30万套,筹划建设墨西哥二期项目,泰国一期工厂计划2026年初投产,波兰工厂计划扩产 [3] 平台化布局 - 车端:单车配套金额至高可达3万元,已配套特斯拉、赛力斯等客户 [3] - 机器人端:已布局直线执行器等多种产品,预计形成业务平台化供应优势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9,701|26,600|33,195|43,419|49,779| |营业收入增长率|23.18%|35.02%|24.79%|30.80%|14.6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151|3,001|3,307|4,555|5,389|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6.50%|39.52%|10.20%|37.76%|18.30%| |EPS(元)|1.95|1.78|1.90|2.62|3.10|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5.60%|15.35%|15.04%|17.79%|18.13%| |P/E|27|29|27|20|17| |P/B|4.2|4.5|4.1|3.5|3.1| [4] 财务报表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3 - 2027E各年的相关财务数据 [8][9] 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毛利率|23.0%|20.8%|20.3%|20.7%|21.0%| |EBITDA率|20.9%|20.0%|18.9%|16.6%|15.9%| |EBIT率|14.7%|13.9%|12.5%|11.8%|12.1%| |税前净利润率|12.5%|12.9%|11.3%|11.9%|12.3%| |归母净利润率|10.9%|11.3%|10.0%|10.5%|10.8%| |ROA|7.0%|8.0%|7.3%|8.6%|9.1%| |ROE(摊薄)|15.6%|15.3%|15.0%|17.8%|18.1%| |经营性ROIC|12.3%|13.0%|13.1%|14.8%|16.8%| |资产负债率|55%|48%|51%|51%|50%| |流动比率|1.20|1.43|1.36|1.42|1.54| |速动比率|0.91|1.13|1.01|1.04|1.15| |归母权益/有息债务|1.91|2.83|3.15|4.27|5.34| |有形资产/有息债务|3.98|5.15|6.21|8.48|10.34| [10] 费用率、每股指标与估值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销售费用率|1.31%|1.03%|1.10%|1.20%|1.25%| |管理费用率|2.76%|2.33%|2.35%|2.45%|2.50%| |财务费用率|0.44%|0.62%|-0.08%|-0.19%|-0.29%| |研发费用率|5.01%|4.60%|5.00%|5.00%|5.00%| |所得税率|13%|12%|12%|12%|12%| |每股红利|0.56|0.52|0.53|0.73|0.87| |每股经营现金流|3.05|1.92|2.99|3.54|4.11| |每股净资产|12.51|11.60|12.65|14.74|17.10| |每股销售收入|17.88|15.78|19.10|24.98|28.64| |PE|27|29|27|20|17| |PB|4.2|4.5|4.1|3.5|3.1| |EV/EBITDA|15.9|17.9|15.4|13.3|11.7| |股息率|1.1%|1.0%|1.0%|1.4%|1.7%| [11]
拓普集团(601689):25Q1客户销量短期承压,智能车部件+机器人部件协同发展
东吴证券· 2025-04-30 15: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虽公司2025Q1业绩下滑但下游客户产线调整在25Q1结束 结合下游客户新品放量 维持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35.54亿元、44.60亿元、56.52亿元预测 对应EPS分别为2.04元、2.57元、3.25元 市盈率分别为25倍、20倍、16倍 [3] - 2025Q1业绩下滑主要受下游部分大客户影响 预计25Q2将改善 依据是大客户产线调整在Q1基本结束 问界M8上市赛力斯板块业绩将改善 [9] - 公司作为Tier 0.5级供应商 智能汽车与机器人双擎驱动 主业形成8大系列产品 单车ASP约3万元 机器人方面积极布局核心部件 与主业有协同能力 未来将通过智能汽车部件和机器人部件协同发展奠定快速发展基础 [9] 相关目录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9,701|26,600|32,879|40,774|48,929| |同比(%)|23.18|35.02|23.60|24.01|20.0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151|3,001|3,554|4,460|5,652| |同比(%)|26.49|39.52|18.43|25.50|26.73| |EPS - 最新摊薄(元/股)|1.24|1.73|2.04|2.57|3.25| |P/E(现价&最新摊薄)|41.53|29.76|25.13|20.03|15.80| [1] 市场数据 |项目|数值| |----|----| |收盘价(元)|51.39| |一年最低/最高价|30.69/76.21| |市净率(倍)|3.94| |流通A股市值(百万元)|89,307.37| |总市值(百万元)|89,307.37| [7] 基础数据 |项目|数值| |----|----| |每股净资产(元,LF)|13.05| |资产负债率(%,LF)|40.10| |总股本(百万股)|1,737.84| |流通A股(百万股)|1,737.84| [8] 2025年一季报情况 - 营收达57.68亿元 同比+1.40%/环比 - 20.43% 归母净利润达5.65亿元 同比 - 12.39%/环比 - 26.23% [9] - 25Q1毛利率达19.89% 同比 - 2.53pct/环比+0.08pct 净利率达9.80% 同比 - 1.54pct/环比 - 0.77pct [9] - 25Q1期间费用率达10.51% 同比+1.18pct/环比+2.15pct 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率分别达1.19%/3.30%/0.10%/5.93% 同比分别 - 0.19pct/+0.55pct/ - 0.61pct/+1.44pct [9] 主要下游客户2025Q1表现 - 特斯拉全球销量为33.7万辆 同比 - 13.0% [9] - 吉利销量为70.4万辆 同比+47.9% [9] - 比亚迪销量为100.1万辆 同比+59.8% [9] - 赛力斯销量为4.5万辆 同比 - 46.3% [9] - 理想销量为9.3万辆 同比+15.5% [9] - 极氪销量为4.1万辆 同比+25.2% [9] - 小米批发销量为7.6万辆 [9] 三大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18,683|27,726|33,595|41,350| |非流动资产|18,861|20,972|22,983|24,539| |资产总计|37,544|48,698|56,578|65,889| |流动负债|13,039|18,000|21,365|24,968| |非流动负债|4,922|4,923|4,923|4,923| |负债合计|17,961|22,923|26,288|29,89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9,550|25,738|30,248|35,950| |少数股东权益|33|37|41|47| |所有者权益合计|19,583|25,775|30,289|35,997| |负债和股东权益|37,544|48,698|56,578|65,889| [10]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26,600|32,879|40,774|48,929|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21,067|25,895|31,930|38,165| |税金及附加|183|222|270|317| |销售费用|274|332|408|489| |管理费用|621|863|1,101|1,272| |研发费用|1,224|1,644|2,039|2,324| |财务费用|166|101|124|124| |加:其他收益|408|300|278|300| |投资净收益|84|20|20|20| |公允价值变动|1|0|0|0| |减值损失|(139)|(125)|(130)|(130)| |资产处置收益|0|0|0|0| |营业利润|3,420|4,018|5,072|6,428| |营业外净收支|1|1|1|1| |利润总额|3,421|4,020|5,073|6,429| |减:所得税|418|462|609|772| |净利润|3,004|3,557|4,464|5,658| |减:少数股东损益|3|4|5|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001|3,554|4,460|5,652|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1.73|2.04|2.57|3.25| |EBIT|3,501|4,121|5,197|6,553| |EBITDA|5,205|6,258|7,657|9,353| |毛利率(%)|20.80|21.24|21.69|22.00| |归母净利率(%)|11.28|10.81|10.94|11.55| |收入增长率(%)|35.02|23.60|24.01|20.0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39.52|18.43|25.50|26.73| [10]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3,236|6,802|5,956|8,136| |投资活动现金流|(3,728)|(4,223)|(4,450)|(4,334)| |筹资活动现金流|2,187|2,349|(114)|(117)| |现金净增加额|1,628|4,941|1,392|3,686| |折旧和摊销|1,704|2,137|2,460|2,799| |资本开支|(3,095)|(4,237)|(4,469)|(4,353)| |营运资本变动|(1,711)|1,012|(1,077)|(429)| [10]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净资产(元)|11.51|14.81|17.41|20.69|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1,738|1,738|1,738|1,738| |ROIC(%)|12.72|12.18|13.02|14.37| |ROE - 摊薄(%)|15.35|13.81|14.74|15.72| |资产负债率(%)|47.84|47.07|46.46|45.37|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9.76|25.13|20.03|15.80| |P/B(现价)|4.46|3.47|2.95|2.4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