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电子
icon
搜索文档
方正科技跌2.05%,成交额14.7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462.2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11:0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9日盘中股价下跌2.05%至11.44元/股 总市值488.92亿元 成交额14.73亿元 换手率3.03%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462.21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9.72%和16.19%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4.21%和22.1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60.59% 近5/20/60日分别上涨1.24%/44.99%/117.08% 年内7次登上龙虎榜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40亿元 同比增长35.60%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3亿元 同比增长15.29%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1.66万户 较上期减少9.04% 人均流通股19256股 较上期增加9.94% [2]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第八大股东持股2693.95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新进第九大股东持股2669.28万股 [3] - 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发起A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PCB产品生产销售/互联网接入服务/IT系统集成 收入构成中销售商品占比98.83% 服务占比1.17%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 概念板块包括网络游戏/PCB概念/消费电子/5G/光通信等 [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9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福立旺(688678):乘人形机器人之风,3C精密制造领军者再启航
东吴证券· 2025-09-18 23:37
投资评级 - 增持(首次)[1][5] 核心观点 - 福立旺作为精密金属零部件制造领军企业 深度绑定北美大客户等高端客户 产品覆盖3C消费电子 汽车 电动工具及新兴领域 以微米级加工技术构建竞争壁垒[2][3] - 公司2024年营收12.85亿元(同比+29.60%)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1.62/2.49/3.01亿元 同比增速达197.44%/53.62%/20.80% 利润反转在即[1][24] - 切入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赛道 微型丝杠处于研发送样阶段 携手华辰装备布局100台精密磨床 投资20亿元建设研发生产基地 预计年产值30亿元[4][16][109] 业务布局与竞争优势 - 3C业务占比54.9%(25H1) 产品包括POGO PIN MIM结构件等 北美大客户终端占比超60% 受益于2025-2027年AirPods Pro折叠屏iPhone及Vision Pro新品周期[3][40][62][64] - 汽车业务占比14.7%(25H1) 覆盖天窗 车灯及动力系统零部件 2025Q1新能源品牌全景天窗渗透率近100% 驱动精密结构件需求扩容[3][74][78] - 电动工具业务占比17.1%(25H1) 2024年全球出货量5.7亿台(同比+24.8%) 客户包括MAKITA BOSCH等头部厂商 2024年新立84个项目[3][80] 人形机器人领域突破 - 微型丝杠采用腱绳+丝杠方案 Optimus V2用量提升 公司通过车铣复合技术及CNC工艺实现横向扩张 3项在研项目投资3400万元[4][16][108] - MiM技术可生产0.1mm厚度齿轮 适用于谐波减速器柔轮等精密传动件 实现减重60%及800MPa抗拉强度[4][113][116] - 设立苏州福立旺子公司承载机器人项目 昆山基地规划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 聚焦微米级精密部件研发[4][16][109] 财务与产能规划 - 2025H1营收7.05亿元(同比+27.45%) 但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138.73%) 主因产能前置建设及北美大客户订单准备成本[24][26] - 南通生产基地166亩 昆山基地101.83亩 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0亿元 年纳税近1亿元[16][109] - 当前股价31.62元 对应2025-2027年动态PE分别为47/30/25倍 总市值81.98亿元[1][8]
金发科技20250918
2025-09-18 22:41
行业分析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3年全球改性塑料市场规模约为4,285亿美元 同比增长4.6% 北美市场占比超过30%[2] * 2023年中国改性塑料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1% 远超GDP增速[2][6] * 中国改性化率从2015年的17%提升至2024年的26% 但仍显著低于海外50%的平均水平 未来提升空间巨大[2][6]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改性塑料未来发展两大方向:特种工程塑料比例提升和通用塑料品质提升[2][7] * 全球塑钢比大致为1:1 而中国塑钢比为3:7 远低于美国(7:3)和德国(63:37) 国内市场在家电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前景广阔[2][8] * 行业存在技术壁垒 主要体现在工艺复杂性和配方研发 配方是企业核心竞争力[5] **下游应用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是重要增长驱动 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达1,730万辆 中国产量1,171万辆 同比增长43.69%[2][9] * 中国新能源车单车改性塑料用量约200公斤 低于德国(340~410公斤)和美国(250~310公斤) 未来提升空间显著[2][10] * 家电是改性塑料最大应用领域 占比约37%[3] 2024年中国大家电销量1.8亿台 同比增长5.41%[2][11] * 家电出口增长强劲 2024年洗衣机 冰箱 空调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14% 28%和20%[2][11] * 欧美降息及亚非拉需求将进一步提振家电及改性塑料需求[2][11] 公司分析 (金发科技) **产能与全球布局** * 公司是全球最大改性塑料生产企业之一 总产能372万吨 另有50.5万吨在建产能[3][12] * 在华中 华东 华南 华西 华北及海外(印度 美洲 越南 欧洲)均有产能布局[3][12] **业务表现与增长** * 改性塑料业务从2017年136万吨增长至2024年255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约9.43%[16] * 2025年汽车材料全球销量56.03万吨 同比增长21% 海外车用材料销量同比增长超50%[3][17] * 2025年上半年家电材料业务增长20%[3][18] * 单吨毛利稳定在2,700至3,000元之间[16] **新产品与技术研发** * 积极布局特种工程塑料 包括高温尼龙 LCP PPSU等[3][13][25] * 1.5万吨LCP项目首期5,000吨装置已投产 4万吨透明聚酰胺弹性体项目已启动[3][25] * 开发高性能无卤阻燃PA材料 快速成型PBT材料 并获头部连接器厂家认可[19] * 研发超耐温 耐磨PPA及PEEK材料 用于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关键零部件[21] * 开发轻量化材料提升VR AR头戴设备舒适感[21] **上游整合与成本控制** * 通过收购宁波金发拥有120万吨PTA装置 以减少外部采购依赖[3][13] * 绿色石化业务主要由宁波金发(120万吨PTA 80万吨聚乙烯)和辽宁金发(60万吨PPS 60万吨PDH)承担[24] * 宁波金发PDH装置因丙烷价格上涨盈利不佳 但随着油价预期下调 丙烷价格有望下降 盈利情况或将改善[14]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积极探索化学回收PPT 透明MBS及生物基PA等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19] * 通过AI技术进行分选及绿色清洗 提高回收处理速度并降低成本[22] * 国内回收网络覆盖25个省份 海洋塑料回收量同比增长超50%[23] * 西班牙一期回收基地已投产 具备约1万吨塑料回收处理能力[23] **新兴领域布局** * 通过金石基金投资宇树科技等机器人企业 并为下游提供材料解决方案[3][26] * 在动力电池领域实现以塑代钢 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20]
人形机器人有望加速落地,产业投资机会凸显,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全天获超3.6亿份净申购
搜狐财经· 2025-09-18 19:55
市场表现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上涨1.0% [1] - 中证物联网主题指数上涨0.4% [1][3] -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下跌0.4% [1]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下跌0.8% [1] 资金流向 -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单日获3.6亿份净申购 [1] - 该产品连续8日资金净流入合计超37亿元 [1] - 最新规模达113亿元创历史新高 [1] 行业政策动态 - 科技部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电力巡检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 [1] - 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成为万亿级产业 [1] 物联网指数估值 - 中证物联网主题指数滚动市销率为32.4倍 [3] - 该指数自2015年发布以来估值分位处于46.2% [3] - 指数成分涵盖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及物联网应用领域公司 [3]
安利股份: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布局较早,已形成一定先发优势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8 18:13
消费电子领域产品应用 - 产品主要应用于键盘、头戴式耳机、手机机身、手机与平板保护套等场景 [1] 市场布局与客户资源 - 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布局较早并积累优质客户资源 [1] - 已形成一定先发优势 [1]
研报掘金丨东方证券:维持立讯精密“买入”评级,目标价72元
格隆汇APP· 2025-09-18 16:13
业务增长 - 通讯及汽车业务进入加速放量阶段 利润占比将快速增长[1] - 消费电子Non-A业务增长稳健且利润率高 闻泰产品集成业务并表后竞争力进一步加强[1] - 通信业务在海外头部CSP及芯片厂商实现全面突破[1] 核心能力 - 具备世界级零部件-模组-组装一体化能力 以及全球化供应链管理和成本管控优势[1] - 底层技术具备通用化、平台化应用能力 可迁移至通讯及汽车领域助力突破行业头部客户[1] - 汽车业务在莱尼并表后有望成长为全球汽车线束龙头[1] 估值调整 - 根据下游客户销量变化、通讯业务海外放量及并表因素调整盈利预测[1] - 参考可比公司2025年32倍PE估值水平 对应目标价为72.00元[1]
威尔高涨2.16%,成交额2.4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98.8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8 11:2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8日盘中股价62.50元/股 上涨2.16% 总市值84.14亿元 成交额2.47亿元 换手率7.47%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798.81万元 特大单买入788.07万元占比3.19% 卖出1764.83万元占比7.15%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9.83% 近5日涨4.55% 近20日涨10.44% 近60日涨62.38% [1] - 年内6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13日净买入5365.09万元 买入总额2.51亿元占比16.06% 卖出总额1.97亿元占比12.63%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5亿元 同比增长58.71% 归母净利润4520.25万元 同比增长18.31%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印制电路板占比87.45%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12.55%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607.86万元 [3] - 股东户数1.86万户 较上期增加13.93% 人均流通股2901股 较上期减少12.22% [2] 股权结构与行业属性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72.39万股 [3] - 大成成长进取混合A(010371)和大成科技消费股票A(008934)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 所属申万行业: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 [2] -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 PCB概念 专精特新 工业互联网 消费电子 [2] 公司背景 - 成立日期2017年4月7日 上市日期2023年9月6日 [1] - 注册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期湖塘路5号惠鹏大厦办公楼10楼1004 [1] - 主营业务为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方正科技涨2.03%,成交额10.3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024.5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10:0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8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12.08元/股 成交金额10.35亿元 换手率2.07% 总市值516.2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024.50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3.16% 大单买入占比24.31%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75.17%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7.62%/68.48%/144.53% [1] - 年内7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9月12日净买入2.95亿元 买入总额占比17.01%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40亿元 同比增长35.60%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3亿元 同比增长15.29%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1.66万户 较上期减少9.04% 人均流通股19,256股 较上期增加9.94% [2]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第八大股东 持股2693.95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新进第九大股东 持股2669.28万股 [3] - 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发起A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PCB产品生产销售、互联网接入服务、IT系统集成及解决方案 [1] - 收入构成中销售商品占比98.83% 提供服务占比1.17% [1] - 所属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行业 涉及PCB概念/消费电子/5G/光通信等概念板块 [2]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98亿元 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钴价持续上行 年内涨幅已超60%
证券日报· 2025-09-18 00:08
钴价上涨表现 - 2025年初钴价16.9万元/吨 截至9月16日涨至27.25万元/吨 较年初上涨61.25% [1] - 钴价上涨提升公司盈利空间 公司已在第一季度提前备货 [1] - 钴价上涨让手握钴资源且具备全产业链布局的生产商受益 例如洛阳栾川钼业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86.71亿元 同比增长60.07% [2] 钴价上涨原因 - 全球最大钴供应国刚果(金)自2025年2月起实施钴产品临时出口禁令并多次延期至9月22日 导致全球钴供应明显收紧 [1] - 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等行业对钴的需求持续上升 推动钴价走高 [1] - 2024年全球钴矿产量29.0万吨 其中刚果(金)产量22.0万吨 占比76% 为全球第一大钴矿供应国 [1] 钴市场前景展望 - 若刚果(金)解除禁令后实施出口配额管理 钴价短期内或延续强势 [2] - 中长期钴价仍有上行空间 2026至2027年钴价中枢有望达到35万元/吨以上 [2] - 新能源汽车 消费电子 5G 6G AI 物联网 卫星通信等新技术持续商业化应用 钴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打开 [2] 产业链影响与应对 - 钴价上涨使上游资源端利润增加 话语权增强 市场逐渐转变为卖方主导 [3] - 中下游冶炼企业成本压力巨大 导致企业显著分化 [3] - 推动龙头企业主导下的协同发展 企业加速布局纵向一体化 如电池厂入股矿企 矿企向材料生产领域延伸 签订长期供货协议 [3] - 钴价上涨加速无钴电池技术研发导入 长远来看或重塑行业需求格局 [3] 企业战略布局 - 公司进一步挖掘下游市场需求 增强与下游客户协同性 在新兴领域加速布局 挖掘增量 [2] - 依托四氧化三钴全球领先市占率与上下游稳定协同效应 公司有望在行业景气周期中持续领跑 推动钴酸锂产业链高质量协同增长 [3]
卓兆点胶20250917
2025-09-17 22:59
卓兆点胶2025年中报及业务分析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约1.5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3亿元有显著增长[3] * 增长主要源于存量消费电子项目(尤其是苹果AirPods相关)验收完成,以及2024年收购的广东点胶耗材公司(普森塑胶)并表贡献,后者贡献约1亿元营收[2][3]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合并收入规模约为3-3.5亿元,净利润预计为5000万-6000万元,研发费用约2600万元[5][35] * 公司产能利用率约为50%,暂无额外扩产计划,但子公司在潮州获得40亩土地用于未来扩张[5][36] 业务构成与市场分布 * 以全年3-3.5亿营收预期计算,约1亿元来自收购的广东公司业务,其余2.5亿左右来自卓兆原有业务[6] * 收入构成中,约60%来源于国内市场,20%来自Meta客户(AR眼镜散热和音响模组点胶),20%来源于检测业务[2][6] * 光伏、半导体等新兴领域目前占比仍小,基本为个位数[2][6] * 公司业务模式不仅是提供设备,还包括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10] 核心业务领域进展 消费电子与苹果产业链 * 存量项目验收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尤其是与苹果耳机(AirPods)相关的项目[4] * 公司在果链中主要服务于耳机、iPad和MacBook,正争取进入iPhone供应链[2][14] * 公司已为iPhone 18打样,预计相关订单将在2026年体现,通常春节前后下单,二至三季度产能爬坡,四季度确认部分订单[14] * 2025年预计从果链获得约2000万元收入(占原业务2.5亿的20%),已出货3000万元,但收入确认取决于验收情况[12][13] * 苹果眼镜项目目前处于内部暂停状态,公司密切关注其进展[16] * 2025年公司在果链的绝对收入占比有所下降,源于其他业务领域的拓展使营收结构更稳健[39] 检测业务 * 检测业务是公司的新增长点,投入约2000万元,目前已进入收获期[2][7] * 业务主要集中于国内市场,涉及键盘点击、手机镀膜、摄像头灰尘等光学检测,对标天准科技[7][11] * 通过挤占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取得进展,毛利率可达50%[27] * 公司拥有一个接近60人的检测团队(集团总员工约300人),使用2.5D工业相机进行平面层级检测[25] * 未来计划将视觉检测业务与现有点胶业务平行发展,并最终独立孵化成独立业务单元(BU)[23] Meta客户 * Meta是公司重要客户,主要为其AR眼镜提供散热和音响模组的点胶服务[15] * 目前Meta年需求量大约在400到600套之间,每套价格约为5万元人民币[15] * 预计2026年需求提升不大,新品订单通常在春节前后确定[15] 新能源与半导体领域 * 新能源锂电储能领域:公司对2026年发展抱有较大期望,2025年是客户积累期[17] * 主要拓展客户包括宁德时代(下达约百万元储能相关小批量订单)、珠海冠宇(订单金额约两三百万元,主营消费级锂电池)[19][21] * 用于储能领域的设备平均单价在40至50万元之间,毛利率约为40%至50%[20] * 半导体领域:目前进展较慢,多数项目仅停留在打样阶段,公司主要集中于封测环节的底部填充(Underfill)工艺段[17][22] 收购与耗材业务(普森塑胶) * 公司2024年收购广东普森塑胶拓展耗材业务,该业务于2025年1月开始并表[3][28] * 普森2024年收入接近9000万元,2025年预计收入达1亿元左右,毛利率为50%,净利润率在20%至30%之间[2][29] * 普森主要从事胶水耗材业务,是国内行业领导者,客户包括山东德邦、维尔通等,并已进入汉高供应链[2][31] * 收购产生了5600万元商誉,但普森经营稳健,2025年预计可实现2500万元净利润(对赌业绩为1900万元),商业风险较低[35] * 收购后通过普森的客户群体(如小米)帮助卓兆接触到了更多国内终端客户和非果链客户[33] 竞争格局与战略规划 * 未来战略重点是成为行业龙头,专注于苹果、Meta等国际大客户,并计划突破三星,暂时不会花太多精力推进国内消费电子客户[5][34] * 考虑通过收购并购扩充产品线(关注高端消费电子、半导体和新能源等领域)和市场份额[5][42] * 国内竞争对手包括安达智能、凯格精机、高卡技术等,国外龙头如武藏、诺信竞争力更强(提供从方案到阀门模块化的成熟解决方案)[43] * 公司标品与非标品比例在2025年已达到50%:50%[44] * 对于零部件加工,机械件部分认为无必要整合,标准件部分(如电机、传感器)倾向于自主研发以降低成本,提高阀门毛利率至70%-80%[45] 其他业务 * 光伏领域:尽管市场整体表现不佳,但丁基胶系统设备2025年仍有销售,约卖出10台,每台售价约七八十万元,总收入约七八百万元[46] * 注塑行业:公司业务不仅限于点胶领域,还涉足化妆品瓶子、饮料瓶等产品的制造,以提升营收结构稳健性[37][38] * 点胶设备国内市场需求约为100亿美元,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可能略小但应用广泛潜力巨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