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房产和黄金哪个更保值?
搜狐财经· 2025-10-23 22:56
房产市场分析 - 房地产市场已进入结构性分化阶段,不再是普遍上涨的格局,保值能力取决于地域和品类 [2] - 政策面呈现宽松支持,例如深圳、上海等一二线城市优化限购政策,深圳取消部分区域购房资格审核,并将首付比例下调至15% [2] - 全国市场仍面临调整压力,2025年9月70个大中城市中有63个新房价格环比下跌,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降幅达1.0%,预计2025年全国房价可能下跌2.5% [4] - 房产保值关键在于选对区域,北京、上海新房价格微涨,而广州、深圳及三线城市出现下跌或延续调整 [5] - 自住需求可考虑核心城市优质房产,投资需警惕非核心区域的流动性风险,部分二手房存在降价也难以出售的情况 [6] 黄金市场分析 - 黄金价格在2025年大幅上涨,其保值逻辑核心是避险属性,近期金价波动幅度达每日30-50元每克 [7] - 作为全球硬通货,黄金价值受国际债务问题等因素支撑,长期具备抗通胀能力,但短期价格易受国际局势和美元走势影响,例如俄乌冲突停战可能引发资本抽离导致价格下跌 [8] - 黄金投资门槛低,流动性强,几千元即可购买黄金或黄金ETF,并能快速变现,但缺点是无法产生租金等被动收入,盈利完全依赖低买高卖,价格波动易导致投资者亏损 [9] 资产配置策略 - 自住需求可在政策宽松背景下适时入手核心城市房产,居住属性本身是一种保障;闲钱保值则可将黄金作为资产配置的压舱石 [11] - 房产投资门槛高,首付动辄数十万元,变现周期长;黄金投资金额灵活,适合资金紧张或有急用需求的投资者,大额长期资金可布局核心区域房产 [12] - 建议进行分散配置,将大部分资金投入稳健核心资产如优质房产,小部分配置黄金以对冲风险,经济预期向好时房产潜力大,预期谨慎时黄金更可靠 [13]
1200万如何投资,想退休了
集思录· 2025-10-23 22:27
资产配置建议 - AI建议采用分层配置策略 防御层占40%包括货币基金6% 大额存单20% 债券基金14% 核心层占35%包括沪深300指数13% 红利指数10% 标普500指数12% 卫星层占25%包括中证500指数8% 纳指100指数9% 黄金8% [1][4] - 有观点认为可采取股债均配模型 股票部分配置全市场宽基指数 债券部分配置中国国债 未配置美股美债及黄金商品 未来价格合适时将转向全天候资产配置结构 [8] - 建议投资以稳健为主 可逐步建仓 例如从2万元资金开始入市 随着投资能力增强再逐步增加资金至600万元以上 以保持心态稳定 [8] 退休可行性分析 - 家庭年支出为25-30万元 按1200万元本金计算 所需年化收益率为2 5% 该收益率被认为较易实现甚至可做到无风险 [11] - 有观点指出若资产为工作所得而非投资所得 需评估个人投资能力 因工作收入终止后仅依赖波动性投资可能影响心态 [9] - 退休决策需考虑自我定位 若自视为精英则1200万元可能不足以退休 若按普通人方式生活则购买国债即可满足生活需求 [6] 投资风险与心态管理 - 核心风险在于防止以投资项目为名义的骗局 需做好风险控制 [10] - 若不再工作仅依靠投资收益 市场市值变化过大易导致心态失衡并引发错误操作 需持续训练以保持心态稳定 [8] - 需考虑子女教育等大额支出 如初中孩子就读私立学校或出国留学可能成为无底洞 影响资金充足性 [7] 市场环境与建仓策略 - 当前美股 A股和黄金均处于高位 直接建仓可能不合适 需等待价格合适时再逐步转向目标资产配置结构 [1][8] - 建议在当前工作岗位上躺平两年 利用时间恶补投资知识 为未来退休做准备 [7] - 股市投资比例建议不超过总资产的30% 大部分资产可配置于存款及银行理财产品 [12]
股票对冲新工具!摩根大通:黄金配置若升至4.6%,金价则有望翻倍
华尔街见闻· 2025-10-23 15:45
资产配置的结构性转变 - 黄金可能正作为一种结构性的补充工具,部分替代长久期债券,成为对冲股票风险的热门选择 [1] - 投资者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同时增持股票和黄金,这与2023年和2024年大部分时间里涌入长久期债券的做法形成对比 [7] - 这一转变揭示了当前市场的关键动态:投资者正在同时买入股票和黄金,却回避了传统上用于对冲股市风险的长久期债券 [6] 金价上涨的潜在驱动与幅度 - 如果全球非银行私人投资者将其金融资产中黄金的配置比例从目前的2.6%提升至4.6%,那么到2028年,金价可能需要从当前水平上涨110%才能满足需求 [1][9] - 当前投资者在债券20%的总配置中,约有十分之一(即占总资产的2%)投向了长久期债券基金,若将这部分资产完全替换为黄金,黄金配置比例将从2.6%提升至4.6% [9] - 尽管近期金价出现回调,但年初至今金价仍上涨了54%,实物黄金ETF的持有量同期增长了19% [7] 转变背后的核心驱动力 - 投资者对债券对冲有效性的疑虑增加是核心驱动力,尤其是在经历股市与长债双双大跌的冲击后,依赖债券久期对冲股票风险的策略遭受重创 [7] - 购买黄金的部分动机可能与对地缘政治、通胀前景和高额政府赤字等因素引发的担忧有关,但更核心的驱动力是为股票敞口寻求对冲 [7] - 目前全球非银行投资者的金融资产中,股票配置比例高达48%,而黄金配置仅为2.6%(约合6.6万亿美元),报告认为当前配置可能不足以提供有效对冲 [7][9] 与历史趋势的对比 - 当前趋势与1970至1980年代的黄金热潮存在本质区别,当时投资者买入黄金主要是出于对货币贬值的恐慌,并未被用作股票的对冲工具 [10] - 即便在70年代末的高峰期,美国非银行投资者的黄金配置比例也显著低于当前水平,这强化了当前探讨黄金作为股票结构性对冲工具是一个新现象的观点 [13]
不同星级下,适合买什么品种?|第411期精品课程
银行螺丝钉· 2025-10-23 15:40
螺丝钉星级指标概述 - 螺丝钉星级指标用于判断市场整体估值情况,在每日估值表中以红色星星显示 [4] - 星级范围从1星到5星,5星代表熊市底部最佳投资阶段,1星代表牛市巅峰泡沫阶段 [5][6][7] - 该指标与市场涨跌负相关,市场下跌时星级提升,市场上涨时星级下降 [10] 5星级市场特征与策略 - 5星级市场处于熊市最底部区域,股票基金投资价值最高,历史上出现机会较少 [5][11] - 该阶段低估品种众多,以2024年9月18日为例,估值表显示大量绿色低估和黄色正常估值品种 [16][17] - 从历史数据看,5星级位置市场继续大跌空间有限,后续反弹幅度可观,例如从2024年5.9星到2025年10月,中证全指上涨50%多 [11][18][19] - 此阶段适合投资主动优选、指数增强等股票基金组合,股票比例达85%-90% [16][27] 4星级市场特征与策略 - 4星级市场每次熊市通常都会达到,低估品种相比5星级减少但仍有投资机会 [5][30] - 该阶段股票基金定投金额相比5星级大幅减少,部分组合如指数增强可能暂停买入 [32] - 投资者可考虑月薪宝等稳健组合,股票仓位约40%,债券仓位约60%,波动风险较小 [16][33] - 从4星级到熊市底部可能出现30%-40%级别下跌,需控制股票基金配置比例不超过"100-年龄" [36][37] 3星级及以下市场特征与策略 - 3星级市场低估品种稀少,大部分品种处于正常和高估状态,例如2021年初3星级时估值表无绿色低估品种 [41][42] - 该阶段股票基金不适合买入,主动优选、指数增强等组合暂停投入,出现止盈机会 [43][46] - 适合投资低波动资产如365天投顾组合(股票比例15%)、全天候策略(9年上涨70%,年化5.9%)和长期纯债基金 [55][58][61] - 2星和1星为牛市中后期,大多数品种高估,A股历史上1星仅出现两次,市场回调幅度可达60%-70% [70][71][72] 组合投资策略 - 不同星级对应不同组合策略,5星侧重股票基金,4星可搭配稳健组合,3星及以上侧重止盈和低波动资产 [13][16][55] - 控制波动风险方法包括坚持定投降低持仓成本、分散配置不同类型资产、根据风险承受能力控制仓位 [47][48] - 债券投资参考10年期国债收益率,2025年10月15日收益率为1.8%-1.9%,长期纯债性价比不高 [63][64][69]
10 月黄金过山车,积存金玩家如何不被割?
搜狐财经· 2025-10-23 14:17
黄金价格走势 - 中秋国庆假期后沪金价格快速上涨 10月9日开盘即突破900元/克 最高触及918元/克 较节前飙升近40元 [1] - 10月17日沪金价格冲破1000元/克大关 国际市场伦敦金现同步攀升至4099.83美元/盎司的高位 [1] - 10月17日下午沪金开启回调 单日振幅达37元 最低触及965元/克 10月22日探至932元/克的阶段性低点 较千点高位回撤近7% [3] - 10月21日至23日 沪金单日涨跌幅波动幅度均超过2% 市场波动率较月初提升40% [3] 金价驱动因素 - 美联储9月开启降息周期 市场预期10月末将再降25个基点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走低显著降低持金机会成本 [3] - 10月中旬中美贸易摩擦升温 避险资金加速涌入黄金市场 形成政策宽松叠加避险需求的双重驱动 [3] 积存金市场表现 - 银行积存金成为个人投资者的焦点 凭借低于实物黄金的交易成本和便捷的申赎机制 成为普通投资者分享红利的首选 [1][3] - 短期内资金集中涌入积存金现象突出 [3] 投资策略分析 - 对于短期交易者 需警惕快进快出的陷阱 当前沪金支撑位集中在920-930元/克区间 盲目抄底可能遭遇流动性冲击 [5] - 长期投资者可把握政策红利 在美联储宽松周期背景下 黄金的资产配置价值仍存 但需控制仓位避免单一资产过度集中 [5] - 分析指出黄金趋势未改但风险加剧 4000美元/盎司是伦敦金现的强支撑位 对应沪金约920元/克 [5] - 投资者应建立趋势判断加风险对冲的框架 避免被短期情绪左右 [5]
认识基金----混合基金
搜狐财经· 2025-10-23 12:38
混合基金定义 - 混合基金是同时投资于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等多种金融工具的基金产品 [2] 混合基金发展历程 - 混合基金随着投资者对多元化投资需求的增加而不断发展 [2] - 混合基金的资产配置方式和投资策略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2] 混合基金分类 - 偏股型混合基金股票投资占比通常在50%-70% [2] - 偏债型混合基金债券投资占比通常在50%-70% [2] - 平衡型混合基金股票和债券投资比例相对均衡,大约各占40%-60% [2] 混合基金特点 - 混合基金资产配置比例较为灵活,能够根据市场环境动态调整各类资产的权重 [2] - 混合基金以追求稳健的收益为目标,适合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2]
券商晨会精华 | 公募新发放量 关注优质金融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08:52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弱势震荡,三大指数盘中翻红后均出现回落,沪指跌0.07%,深成指跌0.62%,创业板指跌0.79%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1.67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2060亿,自8月5日以来首次跌破1.7万亿 [1] - 板块表现分化,油气、工程机械、风电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煤炭、电池等板块跌幅居前 [1] 建筑行业 - 上海市发布行动方案,明确建筑企业发展方向,旨在减少同质化竞争,巩固3家以上综合实力相当于ENR全球承包商250强的大型全产业链建设集团地位 [2] - 方案支持培育专注细分市场的特色中小企业,并推动企业参与城市更新投资运营和出海实现转型 [2] - 建议关注上海优质建筑企业 [2] 金融与财富管理行业 - 2025年9月全市场发行理财产品6778份,环比增长18.0% [3] - 公募基金新发份额环比大幅提升,9月为1675亿份,月环比增长64% [3] - 公募费率改革第三阶段销售费改落地,新规引导销售机构由赚取"流量"向赚取"保有"转变,引导投资者长期持有基金 [3] - 私募证券基金备案规模保持较高水平,8月备案429亿元,年初以来累计备案规模同比增长227% [3] - 低利率时代下资产配置逻辑重塑,建议把握具备财富管理优势的优质个股,包括零售及财富管理标杆银行,以及大财富管理产业链具备较强优势的券商 [3] 货币政策展望 - 从银行角度看,基于呵护息差健康性、减轻银行资产再配置压力等因素,年内下调LPR的可能性不大 [4] - 近5年来,11-12月份LPR下调的概率较低,且今年第四季度下调LPR以刺激信贷需求的意义可能不大 [4] - 今年更倾向于采取财政贴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方式进行"变相降息" [4] - 当前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最大"痛点"在于资产再配置压力 [4]
券商晨会精华:公募新发放量,关注优质金融
新浪财经· 2025-10-23 08:29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弱势震荡,沪深两市成交额1.67万亿,较上一交易日缩量2060亿,自8月5日以来首次跌破1.7万亿 [1] - 截至收盘,沪指跌0.07%,深成指跌0.62%,创业板指跌0.79% [1] - 油气、工程机械、风电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煤炭、电池等板块跌幅居前 [1] 建筑行业 - 上海市发布行动方案,明确建筑企业发展方向,旨在减少同质化竞争,巩固3家以上综合实力相当于ENR全球承包商250强的大型全产业链建设集团地位 [1] - 方案支持企业培育专注细分市场的特色中小企业,并推动其参与城市更新投资运营和出海实现转型 [1] - 建议关注上海优质建筑企业 [1] 金融行业 - 2025年9月全市场发行理财产品6778份,环比增长18.0% [1] - 公募基金新发份额大幅提升,9月为1675亿份,月环比增长64% [1] - 公募费率改革第三阶段销售费改落地,新规引导销售机构由赚取流量向赚取保有转变,并引导投资者长期持有基金 [1] - 私募证券基金8月备案429亿元,年初以来累计备案规模同比增长227% [1] - 低利率时代下资产配置逻辑重塑,建议把握具备财富管理优势的优质个股,银行推荐零售及财富管理标杆,券商推荐大财富管理产业链具备较强优势的公司 [1] 货币政策 - 从银行角度看,基于呵护息差健康性、减轻银行资产再配置压力等因素,年内下调LPR的可能性不大 [2] - 近5年来,11-12月份LPR下调概率较低,且认为今年第四季度下调LPR以刺激信贷需求的意义不大 [2] - 今年更倾向于采取财政贴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方式实现变相降息 [2] - 当前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最大痛点在于资产再配置压力 [2]
以日为鉴
虎嗅APP· 2025-10-23 07:54
文章核心观点 - 通过类比日本“失落的三十年”期间股市表现,探讨中国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宽基指数ETF的潜在投资机会 [5][6][35] - 日经225指数实现十年慢牛的核心驱动力从政策托底逐步转向企业盈利驱动,此模式对中国市场具有参考意义 [21][23][30] - 中国资本市场正经历结构性转变,沪深300等宽基指数在政策支持和居民资产配置拐点下可能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33][35][46] 日本股市表现与驱动因素 - 日经225指数从2009年3月7054点的历史低点上涨至报告期48580.44点,期间年均复合收益率超10% [5] - 日本央行是日股重要托底力量,其持有的ETF账面价值相当于东证主板总市值的7%,甚至成为众多日本企业最大股东 [6][9] - 指数上涨根本动力源于经济模式转变,即从增长转向回报,企业盈利成为主要推手,日经225指数每股盈利从2012年442.1日元增至2023年1214.4日元,增幅172.7%,远超市盈率17.4%的增幅 [14][21][23] - 东证所通过优化成分股提升指数质量,上市公司2023年分红总额达近16万亿日元历史新高,2024年股票回购额创16.81万亿日元纪录 [12] - 日经225指数成分结构从银行和公用事业主导转变为科技高端制造(占比近50%)和消费创新(占比23.1%)为核心 [12] 中国资本市场与ETF发展 - 中国居民面临低利率环境,银行活期利率降至0.05%至0.2%,定期利率约1%,但前三季度存款仍增加12.73万亿元,9月单月暴增2.96万亿元 [4] - 中国ETF市场规模已突破5万亿元,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ETF市场,但较美国约12万亿美元规模仍有空间 [43] - 个人投资者对ETF参与度显著提升,持有比例从2014年不足20%升至2023年末44.3%,2025年股票型ETF持有比例达47%以上 [45] - Z世代(00后)投资者数量2024年同比激增212%,2025年占比达35%,且对ETF接受度远超传统主动基金 [46] - 沪深300指数经历“去地产化”和“科技权重上升”的结构演变,当前金融地产权重超20%,工业与主要消费占比各约15%至20%,信息技术与医疗保健权重显著提升但未成主导 [36] 政策与市场环境比较 - 中国资本市场自2023年7月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后,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打击内幕交易、吸引长期资金入市、降费等,旨在通过控流、堵漏、开源、严管积累资金 [36] - 中国“国家队”(中央汇金、证金等)第二季度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3.94万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例4.81%,低于日本央行约7%的持股比例 [42] - A股当前上涨行情更多由预期和流动性驱动,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0.16%,净利同比增2.54%,而主要指数市盈率处于历史较高位,沪深300增长相对稳健 [39]
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配置
上海证券报· 2025-10-23 02:10
全球低利率环境的成因 - 全球利率中枢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呈现趋势性下行,G7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降,美国从10%以上高位降至6%左右,GDP加权的G7国家平均收益率降至约5% [4] -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日本及欧元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低位进一步下行,日本及欧元区甚至出现负收益率,分别最低降至-0.3%与-0.26%,美国最低时为0.52% [4] - 人口老龄化是导致低利率的根本原因之一,全球65岁以上人口占比预计从当前约10%升至2070年的20%以上,推高储蓄率并抑制总需求,对利率构成长期下行压力 [5] - 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与资本投入形态变化同样驱动利率下行,知识、技术等无形资本占比提升导致对传统借贷资金需求相对降低 [5] 低利率时代资产配置逻辑 - 低利率环境下债券等固定收益资产的投资性价比随利率下行而下降,而权益类资产的吸引力显著提升,黄金、大宗商品与房地产等资产也普遍受益 [6] - 低利率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研发投入与业务扩张,从而提升盈利能力,上市公司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及市场估值水平往往会出现提升 [7] - 低利率使得债券、存款等固定收益资产的回报率下降,具备稳定分红能力的红利类权益资产性价比凸显,建议关注科技、医疗保健等高增长潜力行业以及高股息红利资产 [7] - 低利率环境中债券资产配置核心在于平衡风险与收益,可通过延长久期获取资本利得,或运用信用债、利率互换等工具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9] - 低利率环境通过降低购房成本和提高投资需求对房地产市场形成支撑,但长期表现受人口结构、土地供应及政策调控等因素制约 [10] - 低利率降低黄金机会成本并可能推升通胀预期,使其投资价值凸显,同时有利于推动原油、铜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但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 [10][11] 美国低利率时期资产表现 - 美国在2009年至2015年和2020年至2021年两段低利率时期,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0%至0.25%范围,1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处于1%以下极低水平 [13] - 2009年至2015年期间,标普500指数从900点附近上涨至2044点,累计涨幅超过120%,1年期国债累计收益为1.4%,10年期国债收益约为18%,标准普尔/CS房价指数涨幅约为15% [14] - 2020年至2021年期间,标普500指数从3231点上涨至4766点,累计涨幅接近50%,标准普尔/CS房价指数从214点上涨至281.6点,累计涨幅超过30%,10年期国债累计收益为5.9% [14][15] - 两轮低利率阶段美国科技股表现尤为突出,标普500信息技术指数在2009年至2015年期间累计涨幅高达211%,2020年至2021年累计上涨90% [15] - 苹果公司在两轮低利率时期分别上涨827%和145%,亚马逊分别上涨1218%和80%,英伟达分别上涨335%和401%,特斯拉分别上涨905%和1163% [16] 日本低利率时期资产表现 - 日本自1998年至今处于低利率时期,10年期国债利率从1991年最高的6%下降至2%以下并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2016年正式进入负利率时代 [17][18] - 1998年至2008年利率震荡期,债券类资产表现最佳,长期国债累计收益为26%、企业债累计收益为19%,TOPIX指数累计下跌27%,房地产价格指数累计跌幅达35% [19] - 2009年至2015年利率下行期,TOPIX指数累计上涨80%,长期国债及企业债累计收益均在10%以上,房地产价格指数小幅上涨3% [19] - 2016年至2020年负利率区间,TOPIX指数累计上涨17%,房地产市场累计上涨10%,债券类资产配置价值相对较低 [19] - 2021年以来利率上升期,TOPIX指数累计涨幅超70%并突破1990年历史高点,房地产价格累计涨幅近30%,债券类资产收益转负 [20] 欧洲低利率时期资产表现 - 欧元区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经历长时间低利率阶段,政策利率持续下降,2014年至2022年间存款便利利率处于负区间,2022年结束负利率时代 [21] - 在低利率时期,欧洲股票资产整体表现突出,2012年至2014年法国CAC40和德国DAX指数分别累计上涨35%和66%,2019年至2021年分别累计上涨51%和50% [22][23] - 欧元区房地产价格在2015年短端利率降到负区间、长端利率降至低位后开始持续上涨,2015年至2018年、2019年至2021年期间分别上涨18%和21% [23] - 欧洲债券类资产在低利率时期配置价值不突出,2009年至2010年1年期与10年期国债整体累计收益分别仅为3%和6%,但2012年至2014年利率下行阶段10年期国债累计收益达到42% [24] 中国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配置建议 - 中国利率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顺应全球利率下行大趋势,市场流动性总体将保持适度宽松,国内利率水平大概率维持低位以支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5] - 投资者可关注多元化或低波动性债券类资产,如信用债、可转债、固收+等,并通过灵活调整久期管理利率风险,如在利率上行期缩短久期以增厚收益并降低风险 [26][27] - 增加权益资产配置比例,重点关注高成长潜力的行业公司以及具有稳定且较高股息收益的红利资产,坚定看好当前A股资产的投资价值 [27] - 关注房地产、黄金等其他大类资产,我国房地产在低利率环境下稳定性和投资价值值得关注,黄金在低利率和不确定性较高的市场环境中具有一定的配置价值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