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智能化
icon
搜索文档
车企智能化:从自研到合作的嬗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9 08:52
汽车智能化研发模式变革 - 汽车智能化研发正从"软件定义汽车"向"AI定义汽车"演进,行业经历深刻重构,车企普遍选择与华为、大疆、地平线、Momenta("华大地魔")等头部供应商合作[2] - 车企智能化研发模式从"灵魂论"强调自研转向开放合作与生态构建,反映行业多维重构,涉及技术路线、市场策略和企业定位的全面变革[2] - 岚图计划2025年全系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比亚迪采用"自研+供应商"模式,广汽与华为合作开发3级自动驾驶,埃安与Momenta推动城市道路辅助驾驶量产[3] 合作模式驱动行业升级 - 85%车企担忧过度依赖外部供应商会丧失产品定义权,但合作模式已成主流,华为乾崑系统已搭载于东风岚图、长安深蓝等品牌,Momenta与奔驰、通用等国际车企达成合作[4][7] - 合作带来技术互补:东风与供应商共建500PFlops超算中心使数据采集效率提升40%,研发周期从5年缩短至2.5年;2024年合作车企数据闭环效率比自研企业高65%[16] - 长安与华为联合开发APA7.0泊车系统可识别100米外30厘米障碍物,依托200万辆年销数据形成"数据采集-训练-迭代"闭环生态[15] 车企主导权与数据安全 - 车企需构建自主技术架构如东风"天元智能"、长安"北斗天枢",并确保100%本地化存储驾驶数据以符合《数据安全法》,避免第三方接口导致泄露风险[8] - 可持续合作需车企保持主导权,通过"硬件预埋+软件付费"模式实现盈利,避免完全依赖供应商丧失供应链议价能力[9] - 深度合作中车企需掌握数据闭环主导权,利用用户规模数据持续优化智驾系统性能,维持技术迭代主动权[13] 生态协同与全球化发展 - 合作模式从双边合作向价值网络演进,智能化供应商角色升级为"生态共建者",预计将出现覆盖芯片、算法、出行服务的跨行业生态联盟[17] - 2024年中国智能汽车技术出口订单同比增120%,合作模式从本土创新向全球输出转型,如长城汽车在巴西、泰国搭载华为Petal Maps实现AI车道级导航[11][17] - 行业进入"生态竞争"新阶段,未来较量将聚焦技术迭代速度、数据收集能力和场景创新维度,需构建"自主可控+开放共生"体系[18] 技术融合与产业重构 - AI推动智能驾驶从"单车智能"向"车路云一体化"进化,生成式AI重构研发范式,加速硬件标准化与软件个性化进程[16] - 合作打破"技术孤岛"形成价值共生,车企自研成果为合作提供基础,合作又放大自研价值,形成"技术迭代-体验优化-数据扩大"正循环[12] - 行业范式从"闭门造车"转向"开放协同",通过场景突破和平台共建突破技术边界,如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显著提升语音交互体验[11][16]
汽车玻璃在智能化浪潮下的新机遇
东吴证券· 2025-05-19 08: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全球汽车玻璃行业龙头【福耀玻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汽车玻璃是具备持续升级能力的优质零部件赛道,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下有新机遇,福耀玻璃作为行业龙头有望受益 [2] - 电动化周期以天幕玻璃为核心,前挡和边窗同步升级;智能化周期中智能调光、玻璃天线、玻璃显示大有可为 [2] - 国内汽玻单车ASP持续提升,预计2027年将进一步提升至1314元,福耀玻璃营收和利润也有望随之增长 [2][5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汽车玻璃是具备持续升级能力的优质零部件赛道 - 福耀玻璃汽车玻璃业务营收增长受全球汽车销量及保有量、福耀全球汽玻份额、汽玻单车面积、汽玻单平米价格四大因素影响,后三者是主要贡献来源 [6] - 汽车玻璃功能在电动智能化趋势下持续升级,延伸出隔热、隔音等多种功能,单车价值量提升 [8] - 福耀汽车玻璃收入中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单平米价格从2012年的131.06元/平方米提升至2024年的229.11元/平方米 [17] 电动化周期:天幕玻璃为核心,前挡+边窗同步升级 - 全景天幕兼顾美观和性价比,逐步替代传统天窗,国内乘用车天幕玻璃渗透率自2020年快速提升,2024年12月月度渗透率达14%以上,新能源乘用车更高 [21][26] - HUD对前挡风提出更高要求,需校正重影,其渗透率稳定提升,预计2027年超过45% [31][35] - 边窗玻璃向双层边窗等功能方向升级,价值量提升源于功能性增加,如隔音、隔热等 [36] 智能化周期:智能调光、玻璃天线、玻璃显示大有可为 - 智能调光玻璃可营造舒适车内环境,主流解决方案有PDLC、SPD和EC三种,预计搭载渗透率将提升 [46][48] - 汽车智能化催生玻璃集成天线需求,玻璃是理想载体,福耀开发的5G天线玻璃性能优秀 [50][53] - 玻璃显示是智能座舱新方向,有显示屏集成和光机投影两种解决方案 [57]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 国内汽玻单车ASP从2013年的593.20元提升至2024年的907.80元,预计2027年达1314.00元 [59] - 推荐福耀玻璃,公司拓展业务边界,提升单车配套价值量,全球份额有望提升 [62][65]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88.35亿元、103.88亿元、121.77亿元,对应PE为16.85倍、14.33倍、12.23倍 [65]
投资大家谈 | 景顺长城科技军团5月观点
搜狐财经· 2025-05-18 19:26
科技产业投资观点 - 中国科技产业崛起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焦点,DeepSeek的突破性进展提振市场信心并展示中国在AI领域的领先潜力 [2] - 台积电预计2025年AI收入翻倍,2024-2029年CAGR超45%,谷歌维持2024年资本支出750亿美元不变 [4] - 国内AI行业刚起步,持续看好全球互联网巨头投入AI,以及国内外算力基础设施和应用端投资机会 [4][10] 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 - 半导体、先进材料、高端设备对外依赖度显著下降,在严峻贸易形势下仍具发展空间 [7] - 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占率从2015年38%跃升至2024年61%,出口量从43万辆激增至494万辆 [14] - 华为系、理想等车企加速冲击中高端市场,小米SU7 Ultra热销强化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弯道超车趋势 [14] 新质生产力与产业方向 - 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有望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科技创新和医药是最看好方向 [5] - AI应用进入Agent新阶段,看好大模型、国产算力、AI手机端侧硬件及推理应用 [9][13] - 汽车智能化加速渗透,高阶智能化下沉至低价车型,端到端算法升级提升用户体验 [13] 新能源与反内卷 - 光伏行业2024年10月发起"反内卷"行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整治内卷式竞争 [15] - 新能源产业基金聚焦三类企业:成本优势龙头、技术迭代创新者、新产品布局开拓者 [15] - 锂电、光伏、风电、储能领域产能过剩问题凸显,行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15] 医药与创新药 - 医药板块估值消化充分,长期受益人口老龄化,AI医疗、商保、创新支持政策为催化剂 [11] - 创新药出海逻辑未受关税和地缘破坏,研发效率和成本优势形成新型研发外包 [11] - CXO行业景气度有望恢复,从竞争格局和需求复苏维度寻找弹性标的 [11] 宏观经济与政策 - 对美出口GDP占比大幅下降,新能源汽车、半导体、AI、装备制造全球市场扩张 [17] - 地产泡沫阴影大幅缓解,中国在中美博弈中占据更多主动权 [17] - 政策将围绕降低储蓄率和扩大内需,短期刺激消费与长期社会保障政策并举 [6] 结构性投资机会 - 工程机械、建筑建材等地产相关制造业需求企稳,供给格局清晰 [18] - 中游制造业(钢铁、新能源等)供给侧出清可能性增强 [18] - 新兴消费企业高质价比产品具备国内外增长潜力 [18]
南方精工: 江苏南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5-16 21:51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全球轴承市场规模2023年达1209.8亿美元,预计2030年增至226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9.5% [12] - 滚子轴承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678.11亿美元,占轴承总规模的56.05% [12]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连续16年全球第一,同比增长3.7%和4.5% [12]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渗透率超40% [12] 公司业务与战略 - 主营业务为精密轴承、单向离合器、单向滑轮总成等,应用于汽车、摩托车及工业领域 [13] - 募投项目聚焦"精密制动、传动零部件"和"精密工业轴承"产线建设,总投资3.66亿元,拟募资2.02亿元 [19][20] - 目标客户包括法雷奥、博世、麦格纳等国际零部件巨头,工业轴承下游覆盖电动工具、机器人等 [14][34] - 2023年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收入达4.41万亿元,同比增长5.08% [29] 技术研发与产能布局 - 拥有170+研发人员,累计专利超150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1][39] - 精密制动项目重点布局线控制动产品,2023年国内乘用车线控制动装配量795.77万套,装配率37.68% [26] - 工业轴承项目瞄准欧洲市场,2023年中国滚针轴承出口额2.25亿美元,欧洲占比32.7% [34] 财务与运营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18.56%,募资后将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 [44] - 2022-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1.39亿元,占年均净利润的416.93% [53] - 2024年扣非后ROE为2.10%,基本每股收益0.0784元 [47] - 原材料以钢材为主,价格波动可能影响毛利率 [46] 政策支持与行业趋势 - 国家政策支持轴承国产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核心零部件进口替代 [12][25] - 《全国轴承行业"十四五"规划》提出重点发展高端轴承,突破工业机器人等应用领域 [35] - 汽车智能化驱动线控制动需求,2023年国内装配量同比增60.31% [26] - 欧洲机械工业2022年销售额2440亿欧元,为工业轴承提供市场空间 [37]
国内整车、零部件、后市场等投资并购活动2024年均放缓
搜狐财经· 2025-05-16 14:13
中国汽车行业2024年并购活动回顾 - 2024年汽车行业并购交易金额达1681亿元,交易数量528笔,较2023年交易金额和数量降幅分别为32%和3 6%,下滑趋势有所放缓 [1] 整车制造领域 - 2024年整车制造领域并购交易数量54笔,交易金额47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2%,主机厂利润空间受价格战和"内卷"挑战 [3] - 商用车领域新能源重卡、智能商用车因应用场景拓展保持交易热度,成为新焦点 [3] - 新能源乘用车交易金额占比从89%增至100%,资本集中度达顶峰,地方国资参投体现区域发展需求 [3] - 传统燃油商用车交易金额占比显著回升,广汽日野获氢云新能源增资,加码新能源三电系统、氢燃料电池及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3] 汽车零部件领域 - 2024年零部件领域交易数量404笔,交易金额1059亿元,规模同比降幅16%,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转型为关键推动力 [4] - 传统汽车部件交易金额下降23%,受能源转型及智能化变革冲击 [6] - 电动化部件交易金额骤降59%,行业进入去库存调整期 [6] - 智能化部件交易金额同比激增110%,引望智能获赛力斯和阿维塔科技230亿元战略投资,华为通过投资并购拓展汽车智能化版图 [6] 汽车后市场领域 - 后市场服务领域交易金额同比下降31%,汽车交易环节并购活动减少 [7] - 充换电服务、维修保养赛道保持活跃,启源芯动力完成15亿元B轮融资,获中国电力等国家级基金支持 [7] - 汽车金融赛道受益政策利好,充换电设施建设、云端服务、数据应用等新兴业态重构盈利模式 [7] - 嘀嗒出行港股上市成共享出行第一股,如祺出行紧随其后登陆港股 [7]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领跑 上市公司2024年报折射零部件新格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6 09:11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2025年1~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8.2万辆和30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4%和47.1% [2] -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 [2] -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成为车市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2] 发动机行业现状 - 2024年国内多缸柴油机销量为398.05万台,同比下降3.71% [3] - 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80.5万辆和387.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8%和3.9% [3] - 动力新科2024年营业收入64.67亿元,同比下降25.5%,净利润-19.99亿元 [4] - 潍柴动力2024年营业收入2156.91亿元,同比增长0.81%,净利润114.03亿元,同比增长26.51% [4] 动力电池行业表现 - 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为894.4GWh,同比增长27.2% [7] - 欣旺达2024年营业收入560.21亿元,同比增长17.05%,净利润14.68亿元,同比增长36.43% [7] - 宁德时代2024年营业收入3620.13亿元,同比下降9.7%,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 [8] 智能化供应链发展 - 德赛西威2024年营业收入276.18亿元,同比增长26.06%,净利润20.05亿元,同比增长29.62% [10] - 华阳集团2024年营业收入101.58亿元,同比增长42.33%,净利润6.51亿元,同比增长40.13% [10] - 德赛西威海外订单规模超过5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20% [11] 轮胎玻璃车灯行业 - 2024年中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11.87亿条,同比增长9.2% [14] - 赛轮集团2024年营业收入318.02亿元,同比增长22.42%,净利润40.63亿元,同比增长31.42% [14] - 福耀玻璃2024年营业收入392.52亿元,同比增长18.37%,净利润74.98亿元,同比增长33.2% [15] - 星宇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132.53亿元,同比增长29.32%,净利润14.08亿元,同比增长27.78% [16] 行业转型与技术发展 - 发动机企业开始积极探索新能源产品研发,如潍柴动力坚持"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多路线并举 [5] - 动力电池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积极布局上游原材料领域 [9] - 汽车智能化零部件供应商持续开发创新产品,布局智能汽车电子整体解决方案 [12] - AI技术突破将显著降低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成本,推动行业新发展 [13]
我国汽车“三化”技术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坚持高水平科技创新,加速向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近日举行 的第八届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侯福深表示,"十五五"时期, 我国汽车技术创新将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推动汽车产业加速进入以低碳化融合、电动化加速、 智能化演进为主要特征的全方位转型升级新阶段。 低碳化融合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加速推进汽车产业低碳化转型升级。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乘用车燃 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进行第三次修订,要求2030年车企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3.3L/100km。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600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86.6万辆,我国新 能源汽车加速领跑全球。 庞大销量意味着什么? 与会代表表示,电动化是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近年来,我国汽车电动化相关技术快速发展并取得 突破。 侯福深说,目前,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快充能够达到4C及以上倍率,更高倍率的快充技术 也在加快突破中,驱动电机的峰值功率密度最高可以达到每千克7000瓦以上……这些技术的突破,加速 了汽车电动化进程。 能量密度作为兵家必争 ...
汽车天窗行业洞察:乘汽车消费升级东风,开拓广阔市场新空间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5-15 08: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年来汽车天窗行业呈现轻量化、超薄化、模块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注重健康化材料应用;中国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庞大,政策扶持推动汽车天窗行业发展;未来消费者对汽车天窗需求上行,下游汽车市场增量利好,中国汽车天窗市场规模有望继续增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汽车天窗是安装在汽车车顶,让汽车内部空气流通,增加新鲜空气进入路径的窗口,是车身系统中较大和较复杂的配套分总成之一,集光、机、电一体的高度集成化车身智能产品,承担安全件和功能件职责 [5] - 汽车天窗可分为汽车小天窗和汽车全景天窗,小天窗一般安置在车顶中间或前方,全景天窗玻璃面积较大,甚至覆盖整个车顶,还可细分为顶装和底装全景天窗 [5][7][8] 行业特征 - 轻量化发展:企业利用创新设计理念减少冗余结构和材料,实现天窗轻量化,可减轻汽车整体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驾驶性能,提升车内空间利用率和舒适度,对电动汽车可提高电池续航能力 [9] - 超薄化发展:新能源汽车车内头部空间狭窄,供应商采用先进材料和制造工艺实现天窗超薄化,可提供更大车内空间和更流畅外观设计,带来更好视野和光线透过感,与车辆整体造型更协调 [11] - 模块化发展:汽车行业中的天窗系统逐渐被划分为独立模块,由专门供应商负责设计、制造和供应 [12] - 智能化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推动汽车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迭代,智能开关和控制系统使驾驶员操作更便捷,自动化操作、光线和雨量传感器等技术可自动调节天窗开合程度 [13] - 健康化发展:人们对汽车零部件健康化需求增强,负氧离子等环保材料的应用推动汽车天窗行业向健康化方向发展,有助于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减少环境负担 [14]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32 - 1972年):1932年首批搭载手动天窗的汽车出现,1936年汽车天窗生产商取得第一个天窗专利,1941年最早一批配备全景天窗的汽车上市 [16] - 启动期(2000 - 2011年):1973年电动天窗出现,开启电动汽车天窗时代 [17] - 高速发展期(2012 - 2019年):2012年智能可光控天窗成为创新产品 [18] - 成熟期(2020年至今):2020年特斯拉采用全玻璃车顶设计,2021年特斯拉Model Y玻璃车顶面积达1.4㎡,开启全玻璃车顶汽车天窗时代 [19] 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上游 - 原材料包括导轨、电机、玻璃和ECU等,上游厂商众多,直接材料占汽车天窗制造商成本比例约80%,导轨总成是采购成本中占比最大的原材料 [24][25] - 原材料基本实现国产化覆盖,部分中国原材料厂商已进入汽车天窗国际巨头企业供应链,如海达股份、宁波昌扬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26] 产业链中游 - 中游为汽车天窗制造环节,厂商包括上海毓恬冠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伟巴斯特等 [28] - 行业竞争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格局,包括品牌竞争、技术竞争和成本竞争;国际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但中国国产企业市占率不断提升,如毓恬冠佳市占率从2021年10%上升至2023年16% [29][30] 产业链下游 - 下游为整车厂,包括传统内资整车厂、合资整车厂等,渠道端有长安汽车、一汽集团等 [32] - 中国汽车行业持续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2025年1月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双增,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9%和29.4%,销量占新车总销量的38.9% [33] - 汽车天窗下游客户主要包括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新能源品牌整车厂,整车厂对汽车天窗行业有重要影响,与整车厂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是天窗制造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 [34] 行业规模 - 2020 - 2024年,汽车天窗行业市场规模由151.26亿人民币增长至202.73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7.60%;预计2025 - 2029年,市场规模由221.16亿人民币增长至317.38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9.45% [35] - 历史变化原因:汽车行业整体发展带动,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庞大、消费需求旺盛,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增速明显;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驱动,鼓励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关注汽车智能化和玻璃节能技术 [36][37] - 未来变化原因:消费者对汽车天窗需求上行,2021 - 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天窗及天幕总渗透率逐年上升,天幕产品可能被天窗替代;下游汽车市场增量利好,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同比增长4.7% [39][40] 政策梳理 - 多项政策促进新车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升产业链水平、破除消费障碍壁垒、鼓励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如《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商务领域促消费重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等 [43] 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格局,中国汽车天窗行业分为三个竞争梯队,第一梯队有伟巴斯特、毓恬冠佳;第二梯队有英纳法集团等;第三梯队有上海科德、上海万超等 [44] - 历史原因:行业巨头进入市场较早,具有先发优势,如伟巴斯特;下游整车厂对产品要求高,新进入者面临技术、资金和客户资源壁垒 [45][46] - 未来变化原因:汽车制造商对天窗产品需求更智能化,推动行业竞争加剧;中国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推动汽车天窗行业降本增效,不可开启天窗应用增加,利润重心可能向玻璃厂商倾斜 [47][48] 上市公司速览 - 展示了上海毓恬冠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营收规模、同比增长和毛利率等信息 [51] 企业分析 上海毓恬冠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状态存续,总部在上海,经营范围包括汽车零部件制造等,2022年获恒旭资本等A轮融资 [55] - 是以汽车天窗为主要产品的汽车运动部件制造商,拥有设计、研发、生产一体能力,服务于知名汽车厂商及部分海外整车制造商,主要产品有全景天窗和小天窗 [56] 上海科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企业状态存续,总部在上海,为中外合资企业,经营范围包括汽车天窗设计、生产等 [58] - 投资方为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有限公司和CIE,专业研究设计、制造汽车天窗系统并提供服务 [59] 上海万超汽车天窗有限公司 - 企业状态存续,总部在上海,经营范围包括汽车天窗生产、销售及进出口业务 [60] - 拥有知识产权国内专利105件,商标10个,对外投资3家企业,拥有资质证书35个 [61]
兆丰股份(300695) - 300695兆丰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4
2025-05-14 20:56
投资者关系活动概况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东方财富、华鑫证券、汇添富基金等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14日,地点在公司三楼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孔爱祥、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付海兵、证券事务代表赵娜 [2] 公司主营业务竞争优势 - 聚焦中高端市场,持续提升研发创新能力,与客户形成长期稳定合作,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3] - 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每年自主开发上百个系列新产品 [3] - 有产业链延伸优势,开展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精密锻车件业务,优化成本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3] - 智能制造水平领先,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对生产环节的实时监控与精准调控 [4] - 践行精细化管理,从各环节提升管理水平,实现降本增效 [4] 公司其他业务布局进展 - 高端工业轴承领域:已有盾构滚刀轴承(单元)、高速电机轴承等产品在研发或试验阶段,盾构滚刀轴承(单元)已完成多项试验验证 [5] - 汽车电子电控产业:提出“由机向电、电牵引机”发展战略,电控事业部多款新产品小批量投产供货,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联合开展汽车线控转向总成前期工作 [6] - 新兴产业领域:2024年12月与控股股东共同投资设立子公司布局滚珠丝杠、滚柱丝杠等业务,子公司获批产业用地,组建研发团队开展前期工作并寻求合作机会 [7] 公司未来投资计划 - 聚焦做大做强主营业务,加大国际市场及国内主机配套市场业务拓展 [9] - 针对其他产业布局,根据实际进展情况稳步有序、适时适量投入 [9] - 关注上下游产业链,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投资计划 [9]
汽车天窗行业洞察:乘汽车消费升级东风,开拓广阔市场新空间,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5-14 20: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年来汽车天窗行业呈现轻量化、超薄化、模块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注重健康化材料应用;中国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庞大,政府政策扶持推动汽车天窗行业发展;未来消费者对汽车天窗需求上行,下游汽车市场增量利好,中国汽车天窗市场规模有望继续增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汽车天窗是安装在汽车车顶,让汽车内部空气流通,增加新鲜空气进入路径的窗口,是车身系统中较大和较复杂的配套分总成之一,集光、机、电一体的高度集成化车身智能产品,承担安全件和功能件职责 [5] - 汽车天窗可分为汽车小天窗和汽车全景天窗,小天窗一般安置在车顶中间或前方,全景天窗玻璃面积较大,甚至覆盖整个车顶,还可细分为顶装和底装全景天窗 [5][6][7] 行业特征 - 轻量化发展:利用创新设计理念减少冗余结构和材料,减轻汽车整体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驾驶性能,提升车内空间利用率和舒适度,提高电动汽车电池续航能力 [8] - 超薄化发展:新能源汽车车内头部空间狭窄,供应商采用先进材料和制造工艺实现天窗超薄化,提供更大车内空间和更流畅外观设计,带来更好视野和光线透过感 [9] - 模块化发展:汽车行业中的天窗系统逐渐被划分为独立模块,由专门供应商负责设计、制造和供应 [10] - 智能化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推动汽车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迭代,智能开关和控制系统使操作更便捷,自动化操作和传感器技术可自动调节天窗开合程度 [11] - 健康化发展:人们对汽车零部件健康化需求增强,负氧离子等环保材料的应用推动汽车天窗行业向健康化方向发展,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减少环境负担 [12]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32 - 1972年):1932年首批搭载手动天窗的汽车出现,1936年汽车天窗生产商取得第一个天窗专利,1941年最早一批配备全景天窗的汽车上市 [14] - 启动期(2000 - 2011年):1973年电动天窗出现,开启电动汽车天窗时代 [15] - 高速发展期(2012 - 2019年):2012年智能可光控天窗成为创新产品 [16] - 成熟期(2020年至今):2020年特斯拉采用全玻璃车顶设计,2021年特斯拉Model Y玻璃车顶面积达1.4㎡,开启全玻璃车顶汽车天窗时代 [17] 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上游 - 原材料包括导轨、电机、玻璃和ECU等,上游厂商众多,直接材料占汽车天窗制造商成本比例约80%,导轨总成采购成本占比最大 [22][23] - 原材料基本实现国产化覆盖,部分中国原材料厂商已进入汽车天窗国际巨头企业供应链 [24] 产业链中游 - 中游为汽车天窗制造环节,竞争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格局,包括品牌竞争、技术竞争和成本竞争 [27] - 国际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但中国国产企业市占率不断提升,如毓恬冠佳市占率从2021年10%上升至2023年16% [28] 产业链下游 - 下游为整车厂,包括传统内资整车厂、合资整车厂等,中国汽车行业持续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 [30][31] - 汽车天窗下游客户主要包括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新能源品牌整车厂,整车厂对汽车天窗行业有重要影响,与整车厂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是天窗制造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 [32] 行业规模 - 2020 - 2024年,汽车天窗行业市场规模由151.26亿元增长至202.7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60%;预计2025 - 2029年,市场规模由221.16亿元增长至317.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9.45% [33] - 历史规模变化原因:汽车行业整体发展带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驱动 [34][35] - 未来规模变化原因:消费者对汽车天窗需求上行,下游汽车市场增量利好 [37][38] 政策梳理 - 《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商务领域促消费重点工作的通知》等多项政策,促进新车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提升产业链水平,破除消费障碍壁垒等 [41] 竞争格局 - 竞争格局概况:行业竞争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格局,中国汽车天窗行业分为三个竞争梯队 [42] - 历史原因:行业巨头进入市场较早,具有先发优势;下游整车厂对产品要求高,新进入者面临技术、资金和客户资源壁垒 [43][44] - 未来变化原因:汽车制造商对产品需求更智能化,推动竞争加剧;中国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推动汽车天窗行业降本增效 [45][46] 上市公司速览 - 展示了上海毓恬冠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营收规模、同比增长和毛利率等信息 [49] 企业分析 上海毓恬冠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状态存续,注册资本6587.6072万人民币,总部在上海,经营范围包括汽车零部件制造等,有A轮融资 [53] - 竞争优势:以汽车天窗为主要产品,拥有设计、研发、生产一体能力,服务知名汽车厂商,提供汽车天窗及其他运动部件成套解决方案 [54] 上海科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企业状态存续,注册资本300万美元,总部在上海,经营范围包括汽车天窗等设计、生产和销售 [56] - 竞争优势:中外合资企业,投资方实力强,专业研究设计、制造汽车天窗系统并提供服务 [57] 上海万超汽车天窗有限公司 - 企业状态存续,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总部在上海,经营范围包括汽车天窗生产、销售及进出口业务 [58] - 竞争优势:拥有知识产权国内专利105件,商标10个,对外投资3家企业,拥有资质证书35个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