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
搜索文档
中集安瑞科(03899):受益能源转型的清洁能源装备龙头,天然气与氢氨醇协同发展
天风证券· 2025-10-30 19:21
投资评级与估值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投资评级为买入(首次评级)[6] - 当前股价为7.79港元 目标价为11港元 对应2026年14倍PE估值[6] - 预测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3/14.98/17.37亿元 EPS分别为0.62/0.74/0.86元[6]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为中集集团旗下清洁能源装备先进智造龙头 业务覆盖清洁能源、化工环境、液态食品三大领域[1][15] - 营收从2020年122.9亿元增长至2024年247.6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19%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6亿元 同比增长9.9%[1][28]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5/11.14/10.95亿元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62亿元 同比增长15.6%[1][28]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回升至14.5%(2024年同期为14.3%) 清洁能源收入占比提升至76%[1][28][36] 天然气业务发展 - 全球天然气消费稳步增长 LNG船队扩张带动运输加注需求 但加注配套缺口突出[2][44][50] - 公司LNG运输加注船份额全球领先 2025年第三季度末新签相关订单金额超80亿元人民币[2][64] - 已形成覆盖LNG船舶建造、动力包、加注站、智能互联平台的全产业链布局 截至2025年上半年获取超300条船舶订单[64] 氢能与绿色甲醇布局 - 公司自2006年开展氢能业务 已成为国内首家拥有液氢“储、运、加、用”全系列产品解决方案的供应商[3][75] - 绿色甲醇全球产能规划增长迅速 公司覆盖制储运加全产业链 湛江项目首期5万吨产能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3][84][89] - 2025年公司与华光海运、中国船燃、中石化中海燃供等达成多项绿色甲醇合作[89] 焦炉气高附加值利用 - 公司焦炉气制氢联产LNG业务模式成熟 鞍钢项目已于2024年9月投产 凌钢项目2025年7月试产成功 首钢水钢项目计划2026年投产[4][92][95] - 预计到2027年可形成20万吨氢气+100万吨LNG产能 鞍钢项目投产首年收入2.2亿元 利润2600万元[4][92] 液态食品业务进展 - 全球液态食品行业快速发展 公司专注啤酒、蒸馏酒等领域的“交钥匙项目”解决方案 客户覆盖百威英博、帝亚吉欧等龙头企业[5][115][120] - 墨西哥绿地工厂于2025年1月投产 南通固态发酵一期车间已投产 2025年上半年液态食品毛利率大幅提升至24.2%[5][118][36] 化工环境业务现状 - 化工环境分部经营主体中集环科已独立上市 为全球罐式集装箱制造龙头 但受欧洲化工行业景气度低迷影响 需求承压[101][109][110] - 公司积极拓展医疗设备部件、有色金属精密加工等第二增长点 并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112]
跨越科学与政治,应对人类能源的挑战 | 两说
第一财经· 2025-10-30 18:02
朱棣文的职业背景 - 1997年因激光冷却与捕获原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 - 2009年成为美国第12任能源部部长,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科学家内阁成员 [3] 从科学家到政治决策者的转型 - 初入政坛时面临困境,需要重新学习华盛顿的规则,被教导不要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转向想说的内容 [5] - 自称在政治规则方面是个坏学生,但坚持用证据说话 [5] 能源政策与绿色革命举措 - 推动创立美国能源高级研究计划局,资助高风险高回报的突破性能源技术研究,秉持不敢冒险就不是真正成功的理念 [6] - 推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项目,证明耗资巨大的绿色技术可以按时按预算完成 [6] - 其计划赢得沃伦·巴菲特等投资巨头信任,撬动了私营资本的涌入 [6] 对全球能源转型的见解 - 希望看到发展中国家实现能源转型的跨越式发展,如同跳过电话线直接进入手机时代,通过太阳能加电池的组合绕过传统电网阶段 [8] - 预测在十年内,太阳能和储能技术的成本将下降到不需要电网也能满足需求的程度 [8] 对中国绿色技术崛起的观察 - 中国正在做美国上世纪成功做过的事情,即对基础研究进行长期投资 [10] - 中国企业保持着追求证明自己的劲头,愿意为未来投入并通过规模效应不断降低成本 [10] - 从太阳能光伏到电动汽车,从电池技术到风力发电,中国绿色技术进步轨迹显著 [10]
破顶后的铜价步入回调轨迹? 市场热议铜将复刻黄金“高处不胜寒”
智通财经网· 2025-10-30 17:52
铜价表现与驱动因素 - LME铜价于周三突破历史高位,创下每吨11,200美元的新纪录,盘中一度上涨1.5% [1][2] - 铜价今年迄今已上涨逾27%,绝大多数涨幅发生在近一个月 [1] - 美元指数走弱和全球利率下行是推动铜价上涨的核心驱动力 [1] - 有分析师开始质疑铜价短期内的猛烈涨势,担忧在缺乏需求长期持续回升的情况下将迎来大幅回调 [1] 铜需求分析 - 史无前例的AI热潮导致数据中心建设对铜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微软、谷歌、亚马逊及Meta等公司的大型AI数据中心高度依赖铜 [2] - 铜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建筑、工业机械、交通运输、通信等全球经济核心领域 [1] - 人工智能与能源转型等“全球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产能扩张将大幅增加对铜的需求 [1] 铜供给状况 - 矿商嘉能可报告2025年前九个月铜产量下降并下调全年产量指引,矿山产出受挤压 [2] - 国际铜业研究组织预计明年精炼铜市场将出现约15万吨的短缺,总消耗量预期约为2,870万吨 [4] - 荷兰国际集团预计今年及2026年铜市供需平衡将更为紧张,设想2026年将出现铜供应短缺 [2] 市场观点与预期 - 高盛预计2026/2027年铜期货价将维持在每吨10,000-11,000美元的区间内持续波动,长期前景仍偏向积极 [6] - Panmure Liberum预计明年铜市场将有8万吨的小幅过剩,认为近期铜价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已被计入价格 [4] - 有策略师指出,期货市场的投机性押注过于泛滥后往往会大幅降温,类似情况已在黄金和白银市场出现 [4] 其他影响因素 - 中美达成贸易协议的积极前景为铜价上涨提供了新的催化剂 [2] - 黄金期货价格今年迄今上涨约52%,但已从10月20日的历史高位每盎司4,381.21美元大幅回落约10% [4]
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国家能源公司签署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
中国能源网· 2025-10-30 17:04
合作项目概述 - 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国家能源公司签署马来西亚半岛电网智能化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 [1] - 合作旨在协助马来西亚国家能源公司应对能源电力转型领域的迫切需求 [1] - 马来西亚副总理兼能源及水务转型部部长等高层人士见证签约 [1] 合作原则与领域 - 双方合作基于优势互补、需求对接的原则 [3] - 合作领域涵盖电力系统规划与集成、智能韧性电网、数字化与AI解决方案 [3] - 合作旨在促进中国先进输变电及电网数字智能技术与马来西亚能源发展需求深度融合 [3] 后续计划 - 中电装备公司将紧密对接马来西亚能源转型发展需求和谅解备忘录合作事项 [5] - 公司将加强各类资源调配,开展技术研究和协议内容实施 [5] - 计划务实推进中马电力深度合作 [5]
谷轮创新技术赋能中国菌菇种植产业,推动能效升级与可持续进步
中国食品网· 2025-10-30 15:01
项目概况 - 谷轮与广州市富胜制冷合作完成广东达利时食用菌种植工厂制冷系统升级改造 [1] - 项目采用谷轮ZB系列中温冷藏涡旋压缩机并联机组解决方案 [1][2] - 项目第一期于2024年投运,旨在实现日处理产量20吨的目标 [1] 技术方案与性能 - 采用ZB系列涡旋压缩机并联机组,最多支持15台压缩机协同运行 [2][4] - 机组具备内置排气温度保护功能,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和一致性 [2] - 系统在夏季高温超过35°C时仍能稳定运行,排气温度低于85°C [7] - 涡旋并联设计可实现故障压缩机快速替换,大幅缩短停机时间 [7] 能效与成本效益 - 项目实现能效提升15%以上,非高峰时段性能系数提升28% [1][7] - 通过并联智能控制,日均能耗曲线波动缩小40% [7] - 综合实现每年节电76万度,电力成本大幅降低 [7] - 压缩机启停次数从日均32次减少至9次,年度维护成本下降76% [7] - 年节约人工成本达14.4万元,每度电的生产力提升23% [7][8] 政策与行业背景 - 项目符合国家双碳战略及农业绿色转型相关政策要求 [1] - 清洁生产技术和能效提升被视为绿色经济发展的核心路径 [1] 市场反馈与未来计划 - 解决方案赢得终端用户和合作伙伴一致好评,节能效果超出预期 [7] - 客户认可设备运行稳定,制冷效果良好,节能省电效益远超预期 [8] - 谷轮计划将涡旋压缩机并联机组解决方案推广至农业冷链、大型冷库、食品加工等更广泛领域 [7] - 未来项目还将进一步进行系统改造升级,以挖掘更多节能降耗潜力 [8]
澳大利亚部长称应尽一切努力维持力拓铝冶炼厂运营
文华财经· 2025-10-30 09:48
Bowen于10月29日表示,Tomago Aluminium宣布将就其员工未来进行磋商"深表关切"。 Bowen还表示,该公司称尚未做出最终决定让他看到了希望。 Bowen说:"这意味着我们不应有任何保留,必须尽最大努力去争取一个可行的方案。" 澳大利亚气候变化与能源部长Chris Bowen表示,为找到解决方案维持力拓集团Tomago铝冶炼厂在2028 年后继续运营,"不应有任何保留"。 力拓子公司Tomago Aluminium于10月28日宣布,已"就业务潜在未来开始与员工进行磋商程序"。 Tomago Aluminium自2022年以来已"进行了全面的市场征询过程",以"在当前电力供应合同到期时找到 经济可行的能源解决方案"。 该公司表示,从2029年1月开始,燃煤和可再生能源方案的成本都将显著上升,"根本性地改变运营经济 性,使该冶炼厂无法持续运营"。 此外,Tomago Aluminium"尚未找到支持2028年后商业可持续运营的路径"。 Tomago Aluminium首席执行官Jérome Dozol在10月28日的声明中表示,"可再生能源项目何时能够以我 们所需的规模投入使用存在重大不确定 ...
非洲关键矿产战略地位凸显
中国能源报· 2025-10-30 08:45
非洲转型矿产的战略地位 - 非洲凭借储量丰富、品位高的资源禀赋,正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战略支点,铜、锂、钴、镍、稀土、铂族金属等八类关键矿产是清洁能源产业链的"物质基石" [3] - 刚果(金)拥有全球54.55%的钴储量,2024年钴产量占比超75.86%;南非和津巴布韦的铂族金属储量占全球79.26%;几内亚铝土矿储量占比25.52%,是中国铝产业的主要进口来源 [5] - 非洲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为绿色矿山和低碳冶炼提供了天然优势 [5] 非洲矿产开发面临的挑战 - 非洲矿产开发面临基础设施滞后、加工能力薄弱、政策不确定性等挑战,多数国家长期陷入"低端锁定困局",资源出口附加值低 [5] - 刚果(金)钴矿储量占全球约55%,但本地精炼能力不足,70%的钴矿以原矿形式出口;南非虽拥有全球近80%的铂族金属,但深加工技术缺失导致价值链外溢 [5] - 非洲矿区普遍面临电网薄弱、柴油发电成本高昂的痛点,每度电成本达40至50美分 [7] 中非矿产合作的互补性与模式 - 中非在资源、技术、基础设施等领域具有显著互补性,铂族金属和钴在非洲储量占比达79%和55%,而中国在勘探、开采、冶炼等领域有技术积累 [6] - 非洲1万公里铁路、10万公里公路等基建合作成果,为双方构建闭环产业链奠定了基础,中国企业参与的港口、电网项目已显著提升矿产物流效率 [6] - 合作模式正从"资源换资本"转向"产业共建",并推广"资源开发+基础设施+民生工程"联动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6][8] 绿色技术与可持续实践 - 中国企业的绿色实践成为合作新亮点,例如纳米比亚铀矿项目试点12兆瓦光伏自供电,推广电动矿卡、无人矿卡及换电设备,实现矿山低碳化运营 [7] - "矿区微电网+光伏储能"模式被视为最可行的解决方案,相较于非洲国家难以支撑的"大电源+特高压"方案,"光伏+储能+柴油"独立微网更具商业可行性 [7][10] - 研究提出的"零碳矿山"概念与国际矿企趋势高度契合,中国企业应通过绿色技术赋能提升竞争力 [8] 合作建议与未来方向 - 需建立资源主权与投资者权益的动态平衡机制,通过ESG标准落地和社区共建增强合作韧性,并关注资源民族主义与地缘政治博弈风险 [8] - 融资方面可探索与欧美、中东国家开展三方合作,通过政策性金融、绿色基金和PPP模式分散风险,并强调"公正转型"理念,让矿区青年参与资源开发 [10] - 未来需构建"技术培训—联合研发—产业孵化"一体化网络,帮助非洲培育内生动力,并细化本地化加工、微电网建设等实操路径 [10]
多因素共振 铜价上方空间有多大?
期货日报· 2025-10-30 07:33
9月下旬以来,国内外铜价持续大幅上涨。我们认为,驱动国内外铜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方 面:一是供应短缺担忧从铜矿端传导至精铜市场;二是全球新一轮货币宽松和财政扩张政策带来投资需 求及消费需求增长的预期;三是AI带来的算力中心建设方面用铜需求增加。因此,铜价上涨是供需面 和宏观面带来的利好共振的结果。由于矿端短缺在中短期内很难扭转,而精铜减产的可能性增加,这意 味着铜价易涨难跌,再创历史新高的可能性较大。 供应紧缺由矿端向精铜传导 铜矿供应问题始终是铜产业关注的焦点。尽管不断有新增产能投入生产,但矿石品位下降、工人罢工、 产铜国政局动荡、勘探投入大且周期长等诸多因素,使得实际铜矿增量未达预期,甚至出现减产情况。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的数据显示,1991年以来,铜矿的平均品位下降了30%。 2024年以来,铜价持续攀升,最大的驱动力来自铜矿的短缺预期。2023年,海外矿山给中国铜冶炼厂的 铜矿长单加工费高达88美元/吨,然而到了2025年,该费用降至21.3美元/吨。从现货铜矿来看,进口 散单铜精矿加工费已跌至负值,这意味着矿山不仅不再向冶炼厂支付加工费,冶炼厂反而需要倒贴加工 费。 未来1~2年, ...
氢能、核能、新型储能写入规划,“十五五”能源产业要怎么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20:30
能源产业发展整体目标 - “十五五”时期整体目标是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初步建成 [1]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 新能源产业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并列 [2] - 新能源产业将转向产业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2] - 氢能和核聚变能被列为未来产业,旨在探索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 氢能产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氢气产能超5000万吨/年,同比增长约1.6% [3] - 全国累计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超600个,已建成项目超90个,已建成产能约12.5万吨/年,占全球的51% [3] - 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2.8万辆,建成加氢站超500座 [3] 能源基础设施与电网建设 - “十四五”期间投运多条特高压输电通道,“西电东送”输电能力提升至3亿千瓦以上 [4] - “十五五”期间构建与新型电力系统相匹配的能源基础设施是核心工作,包括煤电低碳化改造、充电桩建设、电网侧储能规模化 [4][5] -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科学布局抽水蓄能,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加快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建设 [6]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与产业竞争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进入关键阶段,涉及统一制度规则、基础设施等 [5] - 政策出台填补了跨电网电力交易长期存在的制度空白 [5] - 综合整治新能源制造环节的“内卷式”竞争,追求产业高质量发展 [6] 可再生能源发展成就与目标 - 截至2025年6月底,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达21.59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的59.2%,发电量占比达39.7% [7] - 细分装机:水电4.4亿千瓦、风电5.73亿千瓦、太阳能发电11亿千瓦 [7] - 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6091万千瓦,在运、核准和在建总装机1.13亿千瓦,规模世界第一 [7] - 新型储能快速发展,煤电“三改联动”改造规模达3.5亿千瓦 [7] - “十五五”期间将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坚持风光水核等多能并举 [6][7]
永泰能源三季报:电力业务强劲增长,彰显保供“压舱石”实力
新京报· 2025-10-29 19:41
公司整体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7.28亿元,利润总额7.1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50亿元 [1] - 公司控股总装机容量918万千瓦,参股总装机容量400万千瓦,所属电厂分布在江苏与河南等用电量大的区域 [4] 电力业务表现 - 电力业务前三季度实现发电量314.29亿千瓦时,售电量298.12亿千瓦时,营业收入130.52亿元 [2] - 电力业务营业毛利26.56亿元,同比增长26.48%,毛利率提升至20.35%,同比增加5.24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发电量达135.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5%,创单季度发电新高 [2] - 通过寻优采购等措施,所属燃煤电厂标煤单价同比降低181元/吨 [2] - 旗下电厂在三季度表现突出,如张家港沙洲电力三季度发电量58.94亿千瓦时,月度和季度发电量创历史纪录 [5] 煤炭业务与煤电协同 - 煤炭业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2.13亿元,实现原煤产量1133.10万吨、销量1139.05万吨;洗精煤产量182.52万吨、销量177.26万吨 [3] - 通过系统施策,三季度精煤回收率环比二季度提升1.05% [3] - 海则滩煤矿正加快工程建设,计划于明年6月底首采工作面安装完成、7月初试采出煤,以进一步实现煤电一体化 [3] 电力市场参与与辅助服务 - 公司积极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上半年燃煤机组完成电网深度调峰电量3.72亿千瓦时,取得调峰和调频服务收入4312万元 [2] - 燃气机组取得调峰服务收入2326万元 [2] - 火电盈利模式正重构,容量电费+辅助服务将成为重要盈利来源 [2] 区域能源保供与运营效率 - 公司担当区域能源保供"压舱石",有力保障了江苏、河南等负荷中心的电力稳定供应 [1][4] -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前三季度达7.7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增速逐季回升,7、8月用电量连续突破万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4] - 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保供硬实力,如张家港沙洲电力设备缺陷数大幅下降65.53% [5] - 公司因在迎峰度夏保供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获得河南省和江苏省相关部门的表彰与感谢 [6] - 公司已进入冬季保供备战期,各燃煤电厂正有序开展煤炭冬储工作以应对用电高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