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首破10万亿元!经济第一大省“晒”成绩单
上海证券报· 2025-10-25 08:52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广东省2025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达105176.98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4.1% [1][3] - 当前GDP总量与2019年全年广东GDP总量107671.07亿元相当 [1] - 对比去年前三季度GDP 99939.18亿元及3.4%的增长率,经济总量和增速均有所提升 [1][3] 产业结构与增长动力 - 第三产业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增加值达62067.73亿元,同比增长4.9% [3] - 第二产业增加值39270.75亿元,增长2.7%,第一产业增加值3838.50亿元,增长4.5% [3]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增速较1-8月提高1.3个百分点 [3] - 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4%和6.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5.5%和33.8% [3] 新动能与高技术产业表现 -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0%、11.0%、7.8% [3]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民用无人机、3D打印设备产量分别增长33.7%、15.2%、44.8%、40.3% [3] - 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离子电池、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4.6%、37.6%、55.8%、75.3% [3] 投资与消费市场情况 -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4.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0.6% [4] -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2.5%,但降幅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别收窄14.9和9.3个百分点 [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8% [5]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1.0%、31.0%、16.5% [5] - 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3.4%,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5] 政策导向与未来展望 - 广东省委常委会会议指出要全力冲刺四季度,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6] - 政策重点在于加力抓工业促生产,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一起抓,扩增量、优存量、提质量并重 [6] - 将强化对重点工业项目的调度督导,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大力度促进产业升级 [6]
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肯定会有部分企业出局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22:16
数智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 对传统行业而言,数智化是机遇也是挑战,转型会提升企业效益,也会带来一批企业的淘汰和出局,这将是较长一段时间里的常态 [1] - 数字化时代的产业重组并非将原有产业链中的企业数字化,而是在全产业范围内重新匹配、重新搭链的过程 [1] 数据要素与新兴产业 - 数据要素的广泛使用对创新和产业升级有重要作用 [1] - 下一代互联网、人工智能(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生物制药等都是由数据驱动而出现的新产业 [1] - 在未来经济发展中,需继续发挥数据要素的作用,为产业升级带来提升和新的收益 [1]
并购重组政策迎来实质性优化,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24 19:56
政策核心与目标 - 深圳市于2025年10月22日正式印发《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构建“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循环体系 [1][2] - 该方案设定了多项可量化发展目标,包括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20万亿元、培育20家千亿级市值企业、累计完成并购项目超200单且交易总额超1000亿元、打造万亿级“20+8”产业基金集群 [3] - 政策是对国家新“国九条”及证监会“并购六条”等顶层设计的地方性深化与落实,系统引导资本与产业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 [2] 重点任务:资产端与资金端支持 - 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支持“链主”企业和龙头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整合,并建立覆盖全市重点产业的并购标的项目库 [5] - 鼓励企业在合成生物、智能机器人、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领域开展并购,以快速扩大产业规模并突破关键技术 [5] - 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企业运用现金、股权、定向可转债、科创债券及分期支付、储架发行等机制,并引导银行、保险、产业基金等长期资本参与 [5] 重点任务:跨境协同与服务生态 - 深化跨境并购,支持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QFLP等方式参与,并探索设立深港合作股权投资基金,建立互联互通的并购融资机制 [5] - 搭建服务平台,支持深证交易所构建专业服务体系,推动政府部门开设绿色通道,简化流程,并鼓励券商增强并购团队建设及引入专业人才 [6] - 加强风险防控,强化并购活动全过程风险监测与保密管理,依法惩戒违规行为,并完善调解、仲裁等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 [6] 市场背景与展望 - 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支持上市公司围绕产业升级开展合规并购的意见,2025年5月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引入简易审核程序以提升效率 [8] - 2025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并购交易数量达3470件,同比增长7.93%,重大资产重组134件,同比增长83.56%,显示并购活动显著升温 [8] -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上市公司倾向于借助并购重组进行战略布局与产业升级,预计未来并购重组活动将保持活跃态势 [8]
被湖北步步紧追,河南能坐稳“中部经济第一省”吗?
搜狐财经· 2025-10-24 17:56
河南与湖北经济总量对比 - 2024年前三季度河南经济总量为48867.6亿元,同比增长5.6% [1] - 2024年前三季度湖北经济总量为44875.6亿元,同比增长6.0% [1] - 河南对湖北的经济领先优势从2020年的11255亿元缩减至2024年的3577亿元,四年间差距缩小了7600多亿元 [4] 区域经济地位变化 - 河南已失去“中西部经济第一省”地位,2023年被四川反超,降至全国第六 [1] - 河南“中部外贸第一省”地位被安徽取代,2024年安徽进出口总额突破8649亿元,历史性反超河南 [4] - 郑州新郑机场失去中部航空霸主地位,2024年武汉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3140.6万人次,重回中部第一 [4] - 鄂州花湖机场航空货邮吞吐量86.5万吨,结束了新郑机场霸榜7年的“中部第一航空货运枢纽”地位 [4] - 武汉常住人口在2021年达到1364.89万,超过郑州的1274.2万,成为“中部人口第一城” [4] - 洛阳“中部非省会第一城”地位不保,2022年被襄阳、宜昌经济总量双双赶超 [4] 经济数据修正与产业结构 - 河南近年GDP核算大幅“挤水分”,2020至2022年三年共调减4600多亿元,其中2022年单年调减3125亿元 [7] - 同期湖北GDP调减1354亿元,幅度较小 [7] - 河南2022年GDP调减主要来自第二产业,调减3324亿元,而第三产业增加286亿元 [7] - 河南规上工业营收数据从6.02万亿元调减至4.74万亿元,降幅达21.2% [7] - 河南省工信厅坦言河南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主要产业多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 [8] 产业集群与科技创新 - 河南培育形成装备制造、现代食品、新型材料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8] - 湖北形成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现代化工、现代农产品加工5大支柱产业,规模全面迈向万亿级 [8] - 在科技创新指标上,湖北在名校资源、研发投入、企业数量等方面均高于河南,稳居中部之首 [8] 外贸结构与产业动态 - 河南外贸增长受比亚迪郑州工厂推动,该厂2024年生产整车54.5万辆,带动全市汽车产量首破100万辆 [10] - 汽车出口成为河南外贸增长主力,去年汽车出口增长30.1%,其中电动汽车增长91.4% [10] - 2024年前三季度河南进出口总额6431.8亿元,增长18.7%,其中电动汽车出口大增262.1% [10] - 但河南手机出口受产业链转移影响显著,从2021年的2727.2亿元降至2024年的2084.3亿元,缩水23.6% [11] - 手机出口占河南总出口比重从50%以上降至40% [11] - 湖北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较高,前三季度出口2191.7亿元、增长19.8%,占出口总值的50.4% [11] - 湖北的电脑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分别增长20.7%、35.2%、117.7% [11]
十月稻田王兵以企业实践谈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
环球网· 2025-10-24 17:13
公司全链路创新实践 - 公司聚焦粮食行业环节多、损耗大、效率低的核心痛点,通过全链路创新提升效率 [2] - 在各大产业基地搭建低温存储仓,对新鲜稻谷实行带壳储存,通过科学质检、智能温控、科技防虫技术实现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仓储 [2] - 生产端依托数智化系统实现订单式生产,一名技术员即可操作所有大米加工设备,大幅提升加工效率并降低全链路粮食损耗 [2] - 已布局六大优质粮食产区,构建覆盖全国的仓储物流网络,形成从采购、生产、仓储到物流、销售的全链路精细化管控 [2] 产品战略与市场拓展 - 公司洞察消费需求从吃饱转向吃好的趋势,围绕健康化与场景化推动从提供产品向提供解决方案转型 [4] - 以玉米为例,开发出玉米棒、玉米段、玉米粒等多形态产品,使其成为覆盖健身、办公、户外等多种场景的全场景休闲零食 [4] - 在五常、南宁等地建立四个玉米专属基地,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4] - 在大米品类中,通过小规格真空包装与家庭量贩装的不同设计,精准匹配一人食与家庭餐桌的差异化需求 [4] 产业带动与社会效益 - 公司通过市场化合作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2022年参与的沈阳新民大米快递+项目直接拉动当地大米产值超2亿元,新增就业约800人 [5] - 2020至2024年,企业累计采购原粮超140亿元,以订单农业链接数万农户 [6] - 在沈阳工厂,80%员工来自本地农民,经系统培训转型为产业工人后,单个家庭年均增收可达10万多元 [6] - 公司持续深化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推动农业与工业、服务业深度融合,让产业链每个环节共享发展成果 [6]
山东金乡:南天农科年产27.56万吨造纸化学品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第二批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
中国发展网· 2025-10-24 16:49
项目概况与资质 - 年产27.56万吨造纸化学品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第二批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 [1] - 项目为2025年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项目,总投资额为25亿元 [1] - 项目总占地230亩,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将新建23条产品生产线并购置647台/套专用设备 [1] 项目建设进展 - 项目26个单体主体框架结构已全部完成,车间外墙装饰工程完成75% [1] - 水电安装完成60%,罐区安装完成35%,厂区管廊钢结构已全部完工 [1] - 目前已完成139台设备安装,各项工序进度均超过计划节点 [1] 产能与经济效益 - 项目完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施胶剂系列产品7.2万吨、造纸增强剂12万吨、环保型湿强剂3.96万吨和造纸专用高固色染料化学品4.4万吨的能力 [1] - 项目年均利润总额预计可达4.7亿元 [1] - 项目可提供超过200个就业岗位 [1]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项目将推动实现造纸行业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助力制浆造纸行业实现绿色制造 [1] - 项目将带动造纸行业产业升级,并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 - 项目入选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后,在获得资金支持和关键要素保障方面更具竞争力,并显著提升了项目的公信力和市场认可度 [1]
深圳市“引进来”“走出去””功能持续增强
中国发展网· 2025-10-24 16:10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罗勉报道 从深圳市有关方面了解到,"十四五"以来,深圳坚持以全球视野和更加积 极主动的姿态,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在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作基地、作平台、作通 道、作枢纽,全面提升"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始终走在开放最前沿,参与全球经济合 作与竞争,引领打造共赢新格局。 越开放越能激活发展动能,越发展越有扩大开放底气。"深圳智造"漂洋过海,走俏国际市场,外贸出口 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多位外国元首及政府首脑访深,国际机构、企业纷至沓来,多领域务实合作扎 实推进,"科技之城"底色更亮,"大国会客厅"功能持续增强。 同时,深圳持续健全"大招商"格局,坚持以"心诚+行程"面向全球招商引资,加强资源整合"以商招 商",围绕深圳产业发展需求,滚动推进重点国别、重点领域项目招引,积极主动吸引和扩大利用外 全球市场"含深度" 今年1至9月,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货运吞吐量达77.1万吨,同比增幅12.7%,刷新历史同期纪录。数据 背后,是全球"带货"能力不断提升,也折射出深圳外贸的强劲实力。 "十四五"以来,深圳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8.9万亿元,占全国比重9.5%;2024年更是以4.5 ...
新材料50ETF(159761)涨超1%,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或可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5:08
行业战略定位与核心方向 - 新材料行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成为战略任务[1] - 行业重点关注三大方向:产业趋势向上的蓝海赛道、AI&电子材料领域、格局已定的业绩兑现行业[1] 蓝海赛道投资机会 - 固态电池材料技术迭代加速,半固态装车量持续提升,硫化物电解质在全固态应用中前景广阔[1] - PEEK材料作为蓝海赛道具有广阔发展潜力[1] AI与电子材料领域 - AI算力需求激增和国产替代加速驱动先进封装材料、高频高速树脂、OLED材料等高速成长[1] - 电子气体作为泛半导体核心耗材,国产替代快速推进,存储景气度高[1] 业绩兑现行业格局 - PA6、光伏石英砂、碳纤维等行业格局已定,龙头公司胜出[1] - 六氟磷酸锂价格近期显著上涨,受供需格局驱动,预计四季度涨势延续[1] 新材料指数特征 - 新材料50ETF(159761)跟踪新材料指数(H30597),覆盖新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多个领域[1] - 指数具有显著的成长性和创新性特征,反映新材料行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和发展趋势[1]
四中全会的七个信号
财通证券· 2025-10-24 11:10
政策方向与优先级变化 - 产业政策优先级从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第二顺位提升至第一顺位[4][7] - 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先级从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第九顺位提升至第五顺位[4][8] - 民生政策优先级从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第十顺位提升至第九顺位[4][9] 产业与科技发展 - 产业升级重心转向技术应用落地与规模化产业链形成[4][7] - 强调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以维护产业链安全[4][12]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保障技术安全[4][12] 改革与市场建设 - 改革侧重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及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4][11] - 民生政策强调畅通社会流动渠道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4][10] 政策预期与风险 - 本次会议未提及财税体制改革,低于市场预期[4][13] - 公报中15次提及“安全”,与二十大政策重心一脉相承[12]
普洛斯:物流仓储市场出租率进入上行区间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1:02
行业市场趋势 - 物流仓储市场出租率进入上行区间 出租率与租金水平双增长的拐点迹象显现 [1] - 市场新增供应量持续放缓 而需求保持韧性增长 [1] - 全国四十多个大中枢纽2025年上半年物流仓储净吸纳量同比增长20% 达到626万平方米 [1] - 内需驱动下消费新趋势带来增量 包括即时电商 高端冷链等行业客户加大布局 [1] - 中西部市场电商加速提升渗透率带来快递业务迅速增长 [1]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公司在一线至1.5线城市的核心点位 携手政府积极探索资产更新升级以满足城市发展和客户需求 [2] - 公司不断优化资产管理运营能力以提升资产表现 [2] - 公司积极探索多层次REITs市场 通过公募REIT 私募REIT等多元形式丰富投资产品 [2] - 公司强调始终看多中国 深耕中国 信心来源于中国广阔的内需市场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 - 公司将继续携手全球投资机构 把握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带来的发展机遇 [2] 公司发展里程碑 - 2025年8月 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在多年基金合作基础上 投资15亿美元升级为普洛斯集团的战略投资伙伴 [2] - 2025年8月 普洛斯算力中心引入浙江国资战略股东 获得25亿元人民币投资 [2] 宏观经济背景 -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优化 科技进步 新能源汽车 光伏 机器人等新兴行业蓬勃发展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 [1] - 产业升级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也增强了投资人对经济前景的信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