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态

搜索文档
全省电力装备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召开
辽宁日报· 2025-08-12 09:22
省电力装备产业集群牵头省领导、省政协副主席姜军出席活动并致辞。 活动中,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有关负责人围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支持政策进行解读,中国农业银 行有关负责人对产业链特色信贷产品进行介绍。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发布86项需求清 单。5家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路演。在对接环节,与会企业围绕供需匹配、合作模式等展开交流,达成初 步合作意向。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持续跟踪合作意向落地情况,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深入开展其他领域供需对 接活动,推动形成"核心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的产业生态,为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助力。 8月11日,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承办的全省电 力装备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在沈阳召开。对接会以"共链共赢·共振辽宁"为主题,吸引了15家电力企业和 105家中小企业参会,旨在推动产业链头部企业与配套企业精准匹配。 ...
圣贝拉(2508.HK):高端服务新典范 全周期护理平台迈步全球
格隆汇· 2025-08-07 01:51
公司概况 - 圣贝拉是亚洲和中国最大的产后护理与修复品牌集团,以24年月子中心收入口径计算位居行业第一[1]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在全球30个城市布局96家月子中心门店[1] - 公司拥有稀缺的高端本土服务品牌定位,结合年轻创始团队的专业能力与标准化运营复制能力[1] 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 - 独创"酒店灵活租赁+自有专业护士团队"轻资产模式,实现品质与效率平衡[2] - 通过数字化系统细化全服务SOP,建立"品牌-规模"正向循环[2] - 24年以1.2%市占率位居全国第一,直营门店规模超过行业第2-5名总和[2] - 圈层经营策略提升用户终身价值,延伸消费转化率高[2] 增长驱动因素 - 短中期聚焦境内外规模扩张与单店提效:中期境内门店规模可达267-316家[3] - 境外扩张依托国际酒管集团网络,复用高端服务+轻资产模式[3] - 中长期向全生命周期家庭健康管理平台转型:新业务23-24年收入年均增速超30%[3] - 远期构建产业生态,研发AI解决方案突破人群与时空限制[3] 财务与估值 - 预计25-27年收入/经调整净利润CAGR达28%/94%[1] - 25-27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为1.21/2.05/3.06亿元,对应EPS 0.19/0.33/0.49元[4] - 目标价9.76港币基于2026年27倍PE,较可比公司21倍PE存在溢价[4] 行业前景 - 24年中国月子中心渗透率仅6%,显著低于中国台湾/韩国(超60%)[3] - 女性悦己需求崛起与家庭结构变化有望推动渗透率提升,对冲出生率下降影响[3]
杭州,正在争抢创业者
投资界· 2025-08-03 15:38
杭州科创生态发展 - 杭州涌现出以DeepSeek、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等为代表的"杭州七龙珠"企业集群,成为当地科技产业生态的标杆 [4] - 2024年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1.6万家,科技氛围浓厚 [6] - 杭州组建总规模超3000亿元的"3+N"产业基金集群,包括杭州科创基金、创新基金和并购基金三大母基金 [13] - 2024年10月五大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与杭州国企合作意向基金规模达900亿元,成为全国首个与五大AIC全面合作城市 [13] - 杭州注册创业投资基金约3000只,认缴规模约4000亿元 [14] 政府支持举措 - 杭州发布"五位一体"杭创E站科创服务平台,整合"投、贷、补、担、保"五大资金要素和增值服务 [7] - 组建杭州市场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聚焦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产品试验场,产业加速器" [9] - 杭州银行推出"潜龙计划"信贷产品,提供500万纯信用额度,支持初创企业 [8] - 杭州财政统筹15%产业政策资金支持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18] - 对《黑神话:悟空》开发团队提供三年100%房租补贴,协助申领奖补和版号 [16] 企业案例 - 宇树科技2017年濒临倒闭时获杭州融资起死回生,并获专利快速预审服务支持 [17] - 游戏科学2019年迁至杭州,看重当地动漫人才基础和中国美院资源 [16] - 西湖大学十年孵化51家成果转化企业,对外融资25亿元,估值近200亿元 [18] - "杭州七龙珠"中四家企业创始人来自浙江大学 [18] 产业数据 - 杭州连续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数全国第一 [12] - 杭州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156家,总量居浙江省第一 [12] - 2025年杭州平均每天诞生280多家企业,70件专利获授权,1700多万元资金投向初创科技企业 [14] - 杭州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基金规模超1000亿元,组建20亿元润苗直投基金、30亿元低空产业基金 [14]
当AI寻找场景,东莞滨海湾亮出「产业生态」解法
36氪· 2025-07-30 21:35
文章核心观点 - AI技术从代码走向产线的关键挑战在于构建全要素产业生态,包括场景、数据、算力、资本和人才 [3][5][35] - 东莞滨海湾新区凭借制造业基础和大湾区区位优势,正在打造AI落地的"全要素装备"生态 [5][7][8][10] - AI在物理世界的应用是未来增长蓝海,东莞作为"世界工厂"具有独特场景价值 [12][15][16] - AI"下工厂"面临数据接口、人才鸿沟、认知差异和产品化能力等多重挑战 [20][22][24][26][29] - 构建创新联合体和产业生态是解决AI落地难题的最优解 [30][35] 东莞滨海湾新区的AI产业生态优势 - 场景优势:拥有22万家工业企业(1.4万家规上企业),智能手机产业链完备(全球每5部手机有1部产自东莞) [7] - 数据优势:提供源自真实产线的海量工业数据和复杂应用场景,是训练工业大模型的宝贵"养料" [7] - 算力支持:提供7000万元算力券,OPPO全球算力中心和规划中的1000P智算中心构成基础设施 [8] - 资本支持:设立12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基金、10亿元人工智能母基金和5000万元概念验证基金 [8] - 空间载体:投资66亿元建设1500亩灵犀岛AI产业小镇及多元科创空间 [10] - 科研平台:拥有东莞市人工智能研究院、大湾区大学和全球跨境技术贸易中心等 [10][33] AI落地制造业的核心挑战 - 数据接口问题:工业数据与AI计算数据存在层级差异(L2以下可切入),知识转化耗时(案例:8个月转化模具设计师经验) [20][22] - 人才鸿沟:缺乏既懂大模型又懂垂直行业的复合型人才(网络安全领域案例) [22][24] - 认知差异:AI应用未能解决企业核心盈利问题,导致付费意愿不足 [26] - 产品化能力:技术到产品的转化过程困难,需匹配客户真实需求 [29] 产业生态构建路径 - 创新联合体模式:多家上市公司共建场景与数据体系,实现场景/模型/数据共创 [30] - 生态三要素:有价值的落地场景、高质量数据与算力供给、懂场景的AI人才圈层 [30] - 产业创新方向:应由懂AI的产业人主导创新,而非单纯技术推动 [30] - 人才培育:建设"工程师乐园"和大湾区大学,培养具备用户思维和适应变化能力的人才 [33] 物理世界AI应用前景 - AI应用成本降低(推理模型技术成熟)将促进普及,使用量反而增长(类比蒸汽机效应) [15] - 新增长点在物理世界与制造业场景的深度融合,东莞是理想试验场 [15][16] - 竞争关键从技术转向生态力,需解决"最后一公里"落地问题 [35][36]
戴德梁行:苏州上半年写字楼市场持续承压,多元路径谋求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7-30 15:07
戴德梁行:苏州上半年写字楼市场持续承压,多元路径谋求破局 苏州,2025年7 月17日——享誉全球的房地产服务和咨询顾问公司戴德梁行针对2025年上半年苏州的写字楼市场进行了 解读。受2024年供应高峰的后续影响,苏州写字楼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面临巨大去化压力,多个项目推 迟上市,二季度仅尼盛中心一个新项目上市。受新增需求持续放缓影响,写字楼租金承压态势明显。展 望下半年,随着多个高品质大体量办公项目集中入市,市场竞争格局将进一步加剧。 写字楼租赁市场:市场需求收缩,供应陆续推迟,租金承压下降 统计范围:全市各板块甲级写字楼;数据来源:戴德梁行项目及企业服务部;数据截止:2025H1 写字楼销售市场:上半年供求同比双双回落,均价受大宗个案短期上扬 2025年上半年销售市场与去年同期市场供应高峰相比有所回落。上半年,全市共上市高新区集成电路创 新中心、相城区澄阳创智中心、高新区科技城阳山数字产业中心、吴江盛泽恒力盛泽商务中心四个项 目,总计约15.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约50%。 成交方面,2025年上半年总计成交12.6万平方米,大宗成交主要为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和中海星湖ONE北 京银行多层成交,其他大面积成交 ...
170家欧资企业与江苏无锡高新区共成长(见证·中国机遇)
人民日报· 2025-07-26 05:41
行业与公司发展概况 - 高绿精密科技(无锡)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以来营业额年均增速5%-15%,成为细分领域领先企业,计划2025年新增2亿元人民币投资用于新能源配件生产线[1][2] - 布赫液压(无锡)有限公司总部已将50多个新产品转至中国生产,中国工厂地位不断提升[2] - 腾达航勤设备(无锡)有限公司销售额从2022年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6.3亿元人民币,成为TLD集团增速最快的子公司[5] - 威巴克(无锡)减震器有限公司去年实现两位数营业额增长,今年预计保持稳定增长[7]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布局 - 无锡高新区聚集170家欧资企业,累计获得约150亿欧元投资[1] - 阿特拉斯·科普柯(无锡)压缩机有限公司成长为集团工业压缩机业务全球制造中心[3] - 威立雅无锡基地是威立雅亚太地区最大生产基地,拥有全球唯一完整水处理产品生产线[3] - 施耐德电气在无锡建设6.8万平方米绿色智慧产业园,预计2025年底投用[8] - 博世与无锡高新区签约打造商用车业务创新园,作为中国总部[9] 产业链与产业集群优势 - 腾达航勤设备关键供应商100%可在国内找到,95%位于无锡周边"一小时产业圈"[5] - 威巴克空气弹簧生产线落地无锡,看中30公里半径内的全产业链配套[6] - 无锡高新区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产业突破千亿元级规模[10]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突破80%[10]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施耐德电气在无锡设立中国自动化研发中心,是其在中国第五大研发中心[8] - 博世计划加大新能源领域研发投入,加速商用车产品产业化[9] - 法国罗格朗在无锡打造华东总部及Eliot物联网研究中心[10] - 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在无锡设立工业压缩机业务研发制造中国总部[10] 人才与产业生态建设 - 近3年无锡高新区为35家欧洲企业近2000人提供人才政策奖补[9] - 博世与本地院校合作培养"博世班"技术骨干[9] - 无锡高新区设立知识产权法庭、国际商事法庭保障企业权益[3] - 本土企业中捷减震器以威巴克为起点实现规模化发展并上市[7]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织就百姓“致富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20 09:50
行业动态 - 安徽省巢湖市槐林渔网小镇产业园区呈现繁忙生产景象,单丝尼龙渔网产品满仓待发 [1] - 鼎盛渔具公司预计2023年产值达3000万元,同比增长约20%,反映行业产能扩张趋势 [1] - 地方政府通过特色园区建设和政策扶持优化产业生态,企业反馈管理保障显著改善 [1] 政策支持 - 巢湖市纪委监委牵头督查督办组,推动槐林镇出台18条渔网产业转型升级措施,涉及产品类型拓展等方向 [1] - 政府专项整改解决燃气管道压力不足等基础设施瓶颈,已推动5个问题整改完成 [1] - 审计部门将渔网特色小镇项目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强化专项资金使用监管 [2] 产业整合 - 槐林镇推进巢湖渔网渔具特色产业基地配套项目,旨在解决企业"小而散"、效益不突出问题 [2] - 市纪委监委建立重点企业联系机制,监督覆盖项目投资、招投标等关键环节 [2] - 产业基地建设促进集聚效应,标准化厂房等硬件升级助力企业规模化发展 [1][2] 监管强化 - 纪委监委联合多部门排查违规奖补问题,追缴资金并处理2名责任人,规范政策执行 [2] - "纪审联动"模式发现并整改违规拨付专项资金、商会资金监管缺失等问题 [2] - 通过整改清单制度明确责任期限,建立资金拨付和使用全流程监督体系 [2]
广东“粤链”引领全球供应链变革,大湾区如何破浪前行?
搜狐财经· 2025-07-17 08:03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 博览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广东作为主宾省携64家行业领军企业参展,展区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1] - 广东依托九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展示"粤链粤强,链领全球"的产业实力[1][10] - 广东省贸促会指出广东供应链形成"产业公地"式生态网络,数字科技链为其他链条注入智能基因[10] 先进制造与智能汽车 -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 C完成大阪世博会导览任务后亮相先进制造链展区[1] - 小鹏汽车展出图灵AI芯片,每秒信息处理量提升300%[1] - 洲明科技展示全球首款熄屏即艺术的纹理屏[1] 数字科技创新 - 杰创智能首次展出"哮天犬"陆空一体具身智能机器人,专为应急救援设计[5] - 公司同时展示AI超融合一体机和电磁网捕巡防机器狗等创新产品[5] - 开幕首日接待近十个国家的观展商和采购商[5] 农业与大健康产业 - 新宝堂陈皮展示创新加工产品,产业布局涵盖种植、批发、仓储、生物科技和大健康领域[10] - 稳健医疗展示"全球生产"互动屏,呈现棉花原料到医疗用品的全产业链[15] - 公司实践"全球产业链本地化,本地产业链全球化"理念,在东南亚布局生产基地[15] 供应链服务创新 - 广州卓志集团首发"数贸通"跨境供应链管理平台,能动态调整物流路径和库存策略[15] - 平台推动供应链各环节高效协同,打破国际贸易信息壁垒[15] - 广东省与泰国进行多项合作签约,织密全球产业协作网络[12]
全球首台国产蛇形臂单孔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完成, 首程控股“机器人落地加速器”角色持续凸显
搜狐网· 2025-07-15 11:14
医疗机器人技术突破 -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完成全球首例国产SHURUI蛇形臂单孔机器人系统主导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该手术是腹部外科领域难度天花板级别 [1] - SHURUI系统实现三大突破:全球首例单孔机器人完成该术式 器械精度、稳定性与空间协调重大突破 国产医疗设备可比肩国际顶尖水平 [2] - 标志中国手术机器人迈入高精度+高风险+高价值场景兑现期 医疗机器人成为工业机器人后最具落地潜力的前沿技术 [1][2] 机器人产业落地趋势 - 产业竞争核心从"能做得出来"转向"真正落地" 资本市场评估企业价值的核心逻辑是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入真实世界 [1][3] - 中国本土机器人厂商从清洁、配送等通用场景快速切入深度专科、高决策权、高议价空间的真实医疗场域 [2] - 2025年是国产机器人从接单到交付、从估值到变现的关键年 技术高峰攀登只是开始 价值释放依赖持续落地能力 [4] 首程控股落地战略布局 - 构建从资产场景到技术投资再到渠道通路的完整布局路径 定位为机器人产业落地组织者与场景加速器 [1][3] - 组织产业生态:2025年6月在首钢园举办机器人产业大会 汇聚50余家核心企业包括星海图、云深处、宇树科技、松延动力等 [3] - 推动实地部署:联合生态企业在北京、成都部署自动充电机器人停车场和医疗手术机器人等服务试点 [3] - 打通消费端入口:通过兴业生活App构建机器人即服务标准化销售通路 实现从部署到转化的闭环 [3] 公司协同生态优势 - 从空间掌控切入智能服务 拥有写字楼、公寓、园区、停车场等稳定可运营城市资产 兼具落地场景和高频服务入口功能 [4] - 形成REITs资产提供现金流与场景资源+基金体系关注机器人产业投资+落地能力的三位一体协同闭环 [4] - 资本吸引力体现在三方面:稳定性(类REITs分红+运营资产) 成长性(机器人接单+产业链整合) 组织力(整合技术方、渠道方与场景方) [4]
“工”成名就的三重密码 | 山水洲城记
长沙晚报· 2025-07-14 17:49
文章核心观点 - 长沙作为"工程机械之都"和"网红城市"双标签的中部重镇 其制造业发展由企业舰队、人才根系和产业森林三重生态密码共同驱动 形成从单点突破到链群崛起的产业升级路径 目标直指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和全球价值链顶端 [1][9][14] 企业舰队生态 - 大企业发挥"压舱石"作用:比亚迪2009年落户后持续追加投资 布局电子项目、动力电池项目和IGBT项目 其磁场效应带动启泰传感突破汽车传感器技术 索恩格布局新能源高压电机研发中心 [3] - 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总产值近2000亿元 全球每12台工程机械就有1台产自长沙 [3] - 中小企业展现爆发力:楚天科技初创时凭一件专利获扶持 如今订单季度猛增300% 景嘉微为国内GPU研发拓荒者与唯一产业化A股公司 长步道占据国内工业镜头20%市场 [4]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深耕行业十年以上 为C919大飞机提供机轮刹车(鑫航) 实现高铁安全系统固态硬盘国产替代(源科创新) [4] 人才根系支撑 - 科学家作为创新"主根":长沙常驻与柔性引进64名两院院士 设立24家市院士工作站和16家专家工作站 中南大学联合企业攻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关键技术 [7] - 企业家群体形成标杆效应:三一梁稳根引领工程机械 松井新材料凌云剑登陆科创板 爱尔眼科陈邦推动医疗国际化 蓝思科技周群飞展现全球竞争力 [7] - 产业工人通过国家专家计划和工匠创新工作室获得平台支撑 工信干部采用产业链选派机制3.0版 为17条产业链提供"最后一公里"服务 [8] 产业森林体系 - 链式发展模式:2007年引入邦普循环布局锂电产业 随后招引正负极材料、隔膜等企业形成规模效应 2017年首创"链长制"串联上下游 [10] - 产业集群抗风险能力显现: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链在原材料价格暴跌90%冲击下 2024年总产值仍稳居千亿级 因具备从原材料到回收的完整链条 [11] - "4433"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四大支柱产业(工程机械、先进储能、新能源汽车、现代金融) 四大新兴产业(数字、智能、新能源、大健康) 三大传统产业(农业、食品、文旅) 三大未来产业(人工智能、量子、基因) [12] - 国家级集群突破:浏阳市高端化学原料药和长沙县数控磨床跻身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长沙工程机械和自主安全计算系统等三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进入国家级并剑指"世界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