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池

搜索文档
碳酸锂日评:情绪切换速度快、波动大-20250808
宏源期货· 2025-08-08 11: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利润修复,碳酸锂产量回升,基本面偏宽松,但供给端扰动不确定性仍在,预计短期碳酸锂价格宽幅震荡,关注此前价格上涨的投机库存流向,操作上建议观望,不追高(观点评分:0)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碳酸锂期货行情 - 2025年8月7日,近月合约收盘价70000元/吨,较昨日涨1140元;连一合约收盘价71920元/吨,较昨日涨2660元;连二、连三合约收盘价72300元/吨,较昨日涨2680元;活跃合约收盘价72300元/吨,较昨日涨2680元 [1] - 活跃合约成交量766669手,较昨日增加341310手;持仓量289832手,较昨日增加32062手;库存16443吨,较昨日增加1420吨 [1] - 近月 - 连一价差 - 1920元,较昨日减少1520元;连一 - 连二价差 - 380元,较昨日减少20元;连二 - 连三价差0元,较昨日无变化;基差 - 1200元,较昨日减少2530元 [1] 锂相关产品价格 - 锂辉石精矿(6%,CIF中国)平均价757美元/吨,较昨日涨9美元;锂云母(Li2O:1.5% - 2.0%)平均价1090元/吨,较昨日涨25元;锂云母(Li2O:2.0% - 2.5%)平均价1750元/吨,较昨日涨60元;磷锂铝石(Li2O:6% - 7%)平均价5550元/吨,较昨日涨275元;磷锂铝石(Li2O:7% - 8%)平均价6500元/吨,较昨日涨300元 [1] - 金属锂(≥99%,工、电/国产)平均价0元/吨,较昨日无变化;碳酸锂(99.5%电池级/国产)平均价71100元/吨,较昨日涨150元;碳酸锂(99.2%工业零级/国产)平均价69000元/吨,较昨日涨150元;氢氧化锂(56.5%电池级CIF中日韩)平均价8.05美元/公斤,较昨日降0.1美元 [1] - 氢氧化锂(56.5%电池级粗颗粒/国产)平均价65490元/吨,较昨日无变化;氢氧化锂(56.5%电池级微粉型/国产)平均价70610元/吨,较昨日无变化;电池级氢氧化锂与电池级碳酸锂价差 - 5610元,较昨日减少150元;电池级碳酸锂与工业级碳酸锂价差2100元,较昨日无变化;CIF中日韩电池级氢氧化锂与SMM电池级氢氧化锂价差 - 8057.28元,较昨日减少765.61元 [1] - 六氟磷酸锂(99.95%国产)平均价52150元/吨,较昨日涨50元;三元前驱体523(多晶/消费型)平均价76255元/吨,较昨日涨120元;三元前驱体523(单晶/动力型)平均价76610元/吨,较昨日涨90元;三元前驱体622(多晶/消费型)平均价71950元/吨,较昨日涨80元;三元前驱体811(多晶/动力型)平均价90085元/吨,较昨日涨20元 [1] - 三元材料523(单晶/动力型)平均价116945元/吨,较昨日涨50元;三元材料523(多晶/消费型)平均价110460元/吨,较昨日涨100元;三元材料622(多晶/消费型)平均价114430元/吨,较昨日涨40元;三元材料811(多晶/动力型)平均价145260元/吨,较昨日涨30元;磷酸铁锂(动力型)平均价32570元/吨,较昨日涨35元 [1] - 人造石墨高端(≥355mah/g)平均价0元/吨,较昨日无变化;电解液(三元动力用)平均价21700元/吨,较昨日无变化;电解液(磷酸铁锂用)平均价17750元/吨,较昨日无变化;电解液(钴酸锂用)平均价0元/吨,较昨日无变化;电解液(锰酸锂用)平均价14450元/吨,较昨日无变化 [1] - 电解钴(≥99.8%/金、赞)平均价266500元/吨,较昨日无变化;硫酸钴(≥20.5%国产)平均价51850元/吨,较昨日涨100元;四氧化三钴(≥72.8%国产)平均价211300元/吨,较昨日涨650元 [1] 碳酸锂库存情况 - 2025年8月7日,SMM碳酸锂库存方面,冶炼厂20999吨,较上周减少959吨;下游48159吨,较上周增加2271吨;其他43260吨,较上周减少620吨;合计142418吨,较上周增加692吨 [1] 资讯信息 -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7月份进出口3.91万亿元,增长6.7%,其中出口2.31万亿元,增长8%;进口1.6万亿元,增长4.8% [1] - 8月7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震荡上行,成交量为766669手(+341310),持仓量为289832手(+32062)。现货市场成交一般,基差由升转贴。成本端,锂辉石精矿价格上涨,云母价格上涨;供应端,上周碳酸锂产量增加;下游需求方面,上周,磷酸铁锂产量增加,三元材料产量上升;8月,钴酸锂排产下降,锰酸锂排产上升。上周动力电池产量下降;终端需求,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速延续,但销量环比下滑,3C出货量一般;8月储能电池排产增加。库存上,注册仓单16443(+1420)吨,社会库存累库,冶炼厂与其他去库 [1]
碳酸锂日评:情绪切换速度快、波动大-20250806
宏源期货· 2025-08-06 10: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8月5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震荡下行,现货市场成交较弱,基差升水扩大;基本面呈弱格局不变,但供给端变动不确定性仍在,预计短期碳酸锂价格宽幅震荡,建议前期空单适当止盈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碳酸锂期货行情 - 2025年8月5日,近月合约收盘价67300元/吨,较昨日降1900元;连一合约收盘价67680元/吨,较昨日降1240元;连二合约收盘价67840元/吨,较昨日降1200元;连三合约收盘价67840元/吨,较昨日降1200元 [3] - 活跃合约成交量437207手,较昨日增189309手;持仓量232062手,较昨日增24292手;库存14443吨,较昨日增1840吨 [3] - 近月 - 连一价差 -380元,较昨日降660元;连一 - 连二价差 -160元,较昨日降40元;连二 - 连三价差0元,较昨日持平;基差3360元,较昨日增930元 [3] 锂矿及锂盐价格 - 锂辉石精矿(6%,CIF中国)平均价760美元/吨,较昨日持平;部分锂云母平均价持平,磷锂铝石(Li2O:6% - 7%)平均价5275元/吨,较昨日降75元;磷锂铝石(Li2O:7% - 8%)平均价6200元/吨,较昨日降80元 [3] - 碳酸锂(99.5%电池级/国产)平均价71200元/吨,较昨日降150元;碳酸锂(99.2%工业零级/国产)平均价69100元/吨,较昨日降150元 [3] - 氢氧化锂(56.5%电池级CIF中日韩)平均价8.2美元/公斤,较昨日持平;氢氧化锂(56.5%电池级粗颗粒/国产)平均价65540元/吨,较昨日降80元;氢氧化锂(56.5%电池级微粉型/国产)平均价70690元/吨,较昨日降80元 [3] - 电池级氢氧化锂与电池级碳酸锂价差 -5660元,较昨日增70元;电池级碳酸锂与工业级碳酸锂价差2100元,较昨日持平;CIF中日韩电池级氢氧化锂与SMM电池级氢氧化锂价差 -7019.88元,较昨日增56.22元 [3] - 六氟磷酸锂(99.95%国产)平均价52350元/吨,较昨日降400元 [3] 三元前驱体及材料价格 - 三元前驱体523(多晶/消费型)平均价76085元/吨,较昨日增130元;三元前驱体523(单晶/动力型)平均价76470元/吨,较昨日增130元 [3] - 三元前驱体622(多晶/消费型)平均价71850元/吨,较昨日增80元;三元前驱体811(多晶/动力型)平均价90035元/吨,较昨日增50元 [3] - 三元材料523(单晶/动力型)平均价116895元/吨,较昨日增40元;三元材料523(多晶/消费型)平均价110360元/吨,较昨日增80元 [3] - 三元材料622(多晶/消费型)平均价114390元/吨,较昨日增30元;三元材料811(多晶/动力型)平均价145230元/吨,较昨日增60元 [3] 其他锂材料价格 - 磷酸铁锂(动力型)平均价32595元/吨,较昨日降35元;磷酸铁锂(中高端储能型)平均价31255元/吨,较昨日降40元;磷酸铁锂(低端储能型)平均价28830元/吨,较昨日降30元 [3] - 钴酸锂(60%、4.35V/国产)平均价220450元/吨,较昨日持平 [3] 负极材料及电解液价格 - 人造石墨高端(≥355mah/g)平均价0元/吨,较昨日持平 [3] - 电解液(三元动力用)平均价21700元/吨,较昨日持平;电解液(磷酸铁锂用)平均价17750元/吨,较昨日持平;电解液(钴酸锂用)平均价0元/吨,较昨日持平;电解液(锰酸锂用)平均价14450元/吨,较昨日持平 [3] 钴现货价格 - 电解钴(≥99.8%/金、赞)平均价268500元/吨,较昨日降500元;硫酸钴(≥20.5%/国产)平均价51600元/吨,较昨日增200元;四氧化三钴(≥72.8%/国产)平均价209650元/吨,较昨日增500元 [3] 库存情况 - 冶炼厂库存21958吨,较上周降3427吨;下游SMM碳酸锂库存45888吨,较上周增3073吨;其他库存43880吨,较上周降1090吨;合计库存141726吨,较上周降1444吨 [3] 市场环境及需求情况 - 美国7月非制造业PMI从6月份的50.8下滑至50.1,低于预期的51.5;7月ISM新订单指数从6月份的51.3降至50.3;出口订单在五个月内第四次陷入萎缩 [3] - 成本端锂辉石精矿价格持平,云母价格持平;供应端上周碳酸锂产量减少;下游需求方面,上周磷酸铁锂产量下降,三元材料排产上升;8月磷酸铁锂产量下降,碳酸锂产量上升,上周动力电池产量下降;终端需求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速延续,但销量环比下滑,3C出货量一般;8月储能电池排产增加 [3] 投资策略 - 基本面呈弱格局不变,但供给端变动不确定性仍在,预计短期碳酸锂价格宽幅震荡,关注此前价格上涨的投机库存流向;操作上建议前期空单可适当止盈 [3]
碳酸锂日评:情绪切换速度快、波动大-20250805
宏源期货· 2025-08-05 14: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基本面偏弱格局不变,但供给端扰动不确定性仍在,预计短期碳酸锂价格宽幅震荡,关注此前价格上涨的数机率存流,操作上建议逢反弹沽空 [1] 相关目录总结 碳酸锂期货行情 - 2025年8月4日,近月合约收盘价69200元/吨(较8月1日涨700),连一合约收盘价68920元/吨(较8月1日持平),连二合约收盘价69040元/吨(较8月1日跌200),连三合约收盘价69040元/吨(较8月1日跌200) [1] - 活跃合约成交量247898手(较8月1日降92772),持仓量207770手(较8月1日降8333),库存12603吨(较8月1日增5998) [1] 锂产品价格 - 锂辉石精矿价格760美元/吨(较8月1日涨5),部分锂矿价格有变动,如磷锂铝石(Li2O:6%-7%)平均价5350元/吨(较8月1日涨75) [1] - 碳酸锂、氢氧化锂等产品价格有不同变化,如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与活跃合约收盘价基差2430元/吨(较8月1日持平),氢氧化锂(56.5%电池级粗颗粒/国产)平均价65620元/吨(较8月1日降50) [1] 行业资讯 - 美联储戴利称降息时机临近,年内降息次数更有可能大于两次 [1] - 7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18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下降4% [1] 供需情况 - 成本端锂辉石精矿价格上升,云母价格持平;供应端上周碳酸锂产量减少 [1] - 下游需求方面,上周磷酸铁锂材料产下降、三元材料排产上升,8月碳酸锂排产下降、氢氧化锂排产上升,上周动力电池产量下降,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速持续但销量环比下滑,3C出货量一般,8月储能电池排产增加 [1] 库存情况 - 注册仓单12603吨(较8月1日增5998),社会库存去库,冶炼厂与其他去库,下游紧凑 [1]
海辰储能发布辟谣声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08:40
公司上市进程 - 海辰储能于2025年3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计划募资约5亿美元用于产能扩张与全球化布局 [1] - 上市进程在关键节点遭遇宁德时代起诉 案件将于8月12日开庭审理 [1] - 公司2023年7月与华泰证券签订上市前辅导协议并向证监会备案 [2] 法律纠纷事件 - 宁德时代于2024年6月以不正当竞争纠纷起诉海辰储能及实控人吴祖钰等8名被告 [1] - 2023年宁德时代曾以违反竞业协议起诉吴祖钰 仲裁裁决支付100万元违约金 [2] - 类似商业秘密纠纷案件耗时漫长 参考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专利纠纷历时超五年尚未全部宣判 [4]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达35.1GWh 近3年复合增速167% [2] - 公司对外宣称2025年将实现年产能135GWh [2] - 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88亿元 2022年亏损17.77亿元 2023年亏损19.75亿元 [2] - 完成四轮累计80亿元融资 按最后一轮22.98元每股成本计算估值超250亿元 [2] 管理层背景 - 创始人兼董事长吴祖钰 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易梓琦 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庞文杰均曾在2016-2019年担任宁德时代工程师 [3] - 管理层成员多为80后 [3] 行业竞争态势 - 海辰储能成立6年即跻身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前三 [2] - 公司公开回应网络谣言 高管表态期待营造合法合规行业竞争环境 [4] - 宁德时代被市场消息称正在全面阻击海辰储能上市 [1]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3.33%,电池ETF嘉实(562880)红盘震荡
新浪财经· 2025-08-01 14:45
流动性表现 - 电池ETF嘉实盘中换手率1.67% 成交金额493.43万元 近1月日均成交额964.08万元 [2] 收益表现 - 近1年净值上涨21.52%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1.11%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16.57%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7.44% [2] 估值水平 - 跟踪指数市净率PB为2.94倍 低于近5年80.38%时间区间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2] 龙头企业业绩 - 宁德时代半年度营业收入1788.86亿元 同比增长7.27% 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增长33.33% [2] 行业周期特征 - 锂电产业链资本支出2025Q1同比增速首次转正 结束连续7个季度负增长趋势 显示行业扩产阶段性回升 [3] 政策环境 - 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整治"内卷式"竞争 推动行业整合出清 促进产业链价值重构 [3] 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中国企业在全球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出货量排行中占据领先地位 市占率稳步增长 [3] - 中国企业海外产能建设加速 全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3] 指数成分结构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66% 包括阳光电源(10.28%)、宁德时代(9.64%)、三花智控(6.31%)等龙头企业 [3] - 权重股当日表现分化 阳光电源上涨3.51% 宁德时代下跌0.42% 亿纬锂能下跌1.08% [5] 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电池ETF嘉实联接基金(016567)参与电池产业链投资 [5]
新能源及有色金属日报:铅价回落之际,下游采购积极性有所回升-20250801
华泰期货· 2025-08-01 14: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绝对价格评级为中性,建议期权策略为卖出宽跨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矿端供应偏紧,冶炼厂对高银矿采购意愿低迷,市场供需两弱,但储能电池板块表现突出,相关企业开工率达80 - 100%,行业对下半年预期乐观,已有企业筹备产能扩张,铅价暂时以震荡思路对待,Pb2506合约区间在16,500元/吨至17,050元/吨 [4] 市场要闻与重要数据 现货方面 - 2025 - 07 - 31,LME铅现货升水为 - 36.37美元/吨,SMM1铅锭现货价较前一交易日降75元/吨至16675元/吨,SMM上海铅现货升贴水较前一交易日持平为 - 25.00元/吨,SMM广东铅现货较前一交易日降100元/吨至16750元/吨,SMM河南铅现货较前一交易日降75元/吨至16675元/吨,SMM天津铅现货升贴水较前一交易日降100元/吨至16675元/吨,铅精废价差较前一交易日不变为25元/吨,废电动车电池、废白壳、废黑壳较前一交易日均无变化,分别为10250元/吨、10175元/吨、10525元/吨 [1] 期货方面 - 2025 - 07 - 31,沪铅主力合约开于16885元/吨,收于16735元/吨,较前一交易日降155元/吨,全天交易日成交53359手,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6041手,全天交易日持仓72631手,较前一交易日增加5890手,日内价格震荡,最高点16905元/吨,最低点16710元/吨;夜盘开于16705元/吨,收于16650元/吨,较昨日午后收盘下降0.95% [2] - 昨日SMM1铅价较上一交易日下跌75元/吨,河南地区持货商报价对SMM1铅均价平水出厂,或对沪期铅2509合约贴水150 - 130元/吨出厂;湖南地区冶炼厂报价升水继续下调,至对SMM1铅平水出厂,部分交割品牌冶炼厂被议价至贴水30 - 0元/吨成交,贸易商报价对沪期铅2509合约贴水120元/吨;铅价震荡走弱,部分冶炼企业低价惜售,报价坚挺,其他炼厂下调升水出货,下游企业按需逢低采购,现货市场成交好转,挺价者成交困难 [2] 库存方面 - 2025 - 07 - 31,SMM铅锭库存总量为7.3万吨,较上周同期增加0.13万吨;截止7月31日,LME铅库存为276500吨,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25吨 [3]
暴赚300亿,宁德时代上半年净利增长33%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31 11:3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 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86.87亿元同比增长31.26% [1] - 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315.72亿元同比增长16.8% 毛利率22.41%下降1.07个百分点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同比下滑1.47% 毛利率25.52%提升1.11个百分点 [2] - 财务费用为-58.22亿元 主要受外汇变动产生汇兑收益影响 较去年同期多获得46亿元收益 [2] 市场与行业 - 全球新能源车销量752.0万辆同比增长32.4% 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401.3GWh同比增长38.5% [1] - 全球电池储能系统装机总量86.7GWh同比增长54% [1] - 公司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38.1%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 储能电池产量位列全球第一 [1] 区域表现 - 境内营收1176.78亿元同比增长1.24% 境外营收612.08亿元同比增长21.14% 海外市场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2] 公司行动 - 中期分红方案拟每10股派现10.07元 合计分红金额45.73亿元 [2] - 拟增加委托理财额度不超过400亿元 调整后年度委托理财额度不超过800亿元 资金来源于闲置自有资金 投资于低风险理财产品 [2]
亿纬锂能“落子”湖北荆门
起点锂电· 2025-07-30 18:41
公司动态 - 荆门亿纬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于7月23日在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法人代表刘怡青,经营范围涵盖储能技术服务、节能管理服务、蓄电池租赁、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电池销售及发电、输电、供配电业务等[2] - 该公司由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后者为亿纬锂能全资子公司,标志着亿纬锂能在湖北荆门再落一子[3] - 荆门是亿纬锂能重要布局地点,自2012年落户以来已规划建设1个总部、11个厂区、18个工厂[4] 产能扩张 - 亿纬荆门基地产能从3GWh快速扩增至169GWh,产品覆盖方形铁锂、方形三元、大圆柱三元等,广泛应用于动力和储能领域,2024年产值突破400亿元[5] - 公司在荆门规划建设的国内单体最大储能电池工厂(第十厂区)占地700亩,总投资108亿元,计划年产能60GWh,年产值240亿元[6] - 该超级工厂一期已于去年12月建成投产,年产能15GWh,主要生产628Ah大容量锂电储能电池;二期于今年1月开工,全部投产后荆门基地总产能将达212GWh,年产值冲刺1000亿元[6][7] 产品与技术 - MB56是亿纬锂能量产的超大容量储能电池,业内首个600Ah+大电芯,称为"Mr.Big"[8] - 628Ah超大容量电芯Mr.Big于7月30日获得中国电科院GB/T 36276-2023标准认证,成为首批符合《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新国标的大容量电芯[9] - 截至2025年6月,MB56实现第30万颗电芯下线,今年将陆续落地百MWh电站项目[10] 市场表现 - 2024年亿纬锂能对外公布的储能相关订单总计超57.5GWh,客户涵盖全球头部系统集成商,覆盖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市场[10] - 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中,亿纬锂能位居全球第二[11] - 2024年公司储能电池收入达190.27亿元,同比增长16.44%,占总营收比重从33.5%升至39.1%,几乎与动力电池板块持平[11] - 2025年一季度储能电池出货12.67GWh,同比增长80.54%,超过动力电池出货量[12] 海外布局 - 6月27日公司公告披露,全资孙公司亿纬储能马来西亚将投资不超过86.54亿元建设新型储能电池项目,选址马来西亚吉打州居林市,建设期不超过2.5年,用地规模约48.4万平方米[13] - 马来西亚储能工厂规划10GWh至15GWh产能,预计今年年底建成产线,支持海外全球交付[14] - 公司正在寻求赴港二次上市,若成功将为海外项目大幅注入建设资金,加速全球化战略推进[15]
佛塑科技: 华兴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佛山佛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申请的审核问询函回复之专项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22 19:15
标的资产产能与产线情况 - 报告期初原有产线19条,包括自建7条和收购12条,邯郸2号线于2023年停产拆除 [5] - 报告期内新建投产18条产线,无新收购产线,截至2024年末总产能约50亿平方米 [2][5] - 产线设备厂商包括韩国明胜、韩国Master、日本芝浦、合肥东昇等,产品厚度覆盖5μm至16μm [5][6] - 2024年原有产线产能利用率83.83%,新建产线产能利用率81.27%,整体产能利用率82.35% [5][6][11] - 新建产线技术工艺显著提升,包括挤出能力增强、冷却系统优化、烘箱设计改进,支持5μm超薄高强隔膜生产 [7][8][9] - 产线不属于国家定义的落后产能行业,无落后产能 [9] 扩产原因与产能消化措施 - 扩产基于2021-2022年产能紧张(产能利用率超96%)和下游需求增长预期 [10] - 下游锂电池隔膜需求持续增长,2024年中国湿法隔膜出货量172.5亿平方米(同比增39.1%),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75% [11] - 2025年预示订单55.75亿平方米,较2024年33.55亿平方米增长66.2%,2024年订单达成率79.03% [11] - 新增产能消化措施包括存量客户需求增长、拓展新客户(如厦门海辰、北京卫蓝)、海外客户拓展(已供货LG、ASP等) [11][12] 寄售模式与客户情况 - 寄售模式主要客户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2024年寄售收入占比55.51% [13] - 寄售模式单价0.90元/平方米(2024年),毛利率28.80%,非寄售模式单价1.01元/平方米,毛利率11.28% [14] - 单价和毛利率差异主因产品结构不同,寄售模式中超薄高强基膜占比高 [15] - 寄售模式回款周期0-2个月,信用政策与非寄售模式无重大差异(均为月结60-90天) [15] - 2024年产品均价0.94元/平方米,与可比公司(恩捷股份0.94元、星源材质0.89元)一致 [17] - 2024年毛利率21.00%,高于可比公司平均值15.56%,主因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化 [18] - 期末寄售仓存货期后去化率86.27%(2024年),去化情况良好 [20] 客户集中度与稳定性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76.73%(2024年),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头部电池企业 [2][21] - 客户集中度高与下游行业集中度匹配(2024年动力电池前五大企业出货量占比84%) [22] - 与主要客户合作稳定,认证周期长,被替代风险较低 [22] -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通过关联方入股标的公司(分别持股1.88%和2.24%),但入股协议不涉及业务技术合作 [24][25] 原材料采购与成本 - 主要原材料PE和PVDF依赖境外采购,2024年PE境外采购占比80.75%,PVDF境外采购占比31.75% [30] - 正推进国产替代,2025年1-5月PE境外采购占比降至66% [30] - 单位产量天然气采购量下降30.87%(2024年),主因部分产线改用蒸汽加热、规模效应和能效提升 [32] 子公司经营与整合情况 - 湖北江升、安徽金力、天津东皋膜为收购子公司,收购后通过技术导入和订单整合实现收入增长 [33][35][36] - 安徽金力2024年利润总额1.05亿元,天津东皋膜2024年亏损0.22亿元,湖北江升2024年利润总额0.01亿元 [35][36][38] - 子公司产线产能利用率均达78%以上,核心管理团队稳定,标的公司实施有效整合 [39][40][42] - 收购无业绩承诺和特殊利益安排 [34]
深圳新星: 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19:11
业绩表现与亏损分析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3亿元,同比增长62.32%,但归母净利润亏损2.91亿元,同比增亏105.8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3.04亿元,同比增亏113.16%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06亿元,流出同比增加20.04%,综合毛利率为2.94%,同比下降1.74个百分点 [1] - 六氟磷酸锂业务毛利率为-44.89%,同比下降37.12个百分点,是导致亏损扩大的核心因素 [1][2] 业务板块表现 - 铝晶粒细化剂业务:2024年毛利率为9.25%,同比上升1.56个百分点,毛利额同比增长29.06%,主要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及下游铝加工材产量增长4.2% [3][4] - 电池铝箔坯料业务:2024年营业收入11.99亿元,占比46.76%,毛利率仅2.50%,主要因初期以低加工费的铸轧坯料销售为主,且产能爬坡期固定成本分摊较高 [5][22] - 六氟磷酸锂业务:2024年销售收入9433.66万元,同比大幅减少,毛利率深度负值,主要受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暴跌(从60万元/吨降至4.9万元/吨)及成本错配影响 [6][7][14] 亏损具体原因 - 六氟磷酸锂业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18亿元,包括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减值8802.39万元和存货跌价准备681.39万元 [9][10] - 期间费用增加4899万元,信用减值损失增加2479.97万元,主要因应收账款规模扩大及部分客户坏账计提 [9] - 其他亏损因素包括税金增加、投资收益变动及非核心业务减值(如铁基产品减值2952.82万元) [9][10] 现金流与资金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主要因销售端以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占比69.39%),而采购端需预付电汇采购铝锭,造成收支方式错配 [10] - 2024年使用应收票据支付工程款7098万元,应收票据贴现列报为筹资活动,进一步减少经营现金流入 [11] - 2025年营运资金需求增长约3.2亿元,通过新增融资授信2亿元及引入外部投资者注资1.6亿元缓解压力 [18] 行业趋势与竞争环境 - 六氟磷酸锂行业因2022-2023年产能集中投放导致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低位,大部分中小企业处于停工状态 [7][14] - 电池铝箔坯料行业技术壁垒高,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公司产品成材率达70%,获东阳光等头部客户认可 [15][28] - 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1550GWh)为铝箔坯料提供长期动能 [28] 改善措施与未来展望 - 六氟磷酸锂业务通过工艺优化和成本控制,2025年1-5月边际贡献转正,销售额同比增长30%,在手订单约700吨 [11][17] - 铝箔坯料业务2025年1-5月冷轧产品占比提升至70%,订单量4.8万吨,销售额同比增长56% [17][28] - 公司计划通过产业链协同(如自产氟化锂)、产品结构优化(增加高附加值冷轧卷销售)及研发高纯度材料提升盈利 [12][13][21] 铝箔坯料业务详情 - 2024年生产量9.14万吨,销售量6.33万吨,库存量0.36万吨,产销量差异主要因部分铸轧卷用于内部生产冷轧卷 [23][26] - 业务采用"铝价+加工费"定价模式,信用期约1个月,生产周期铸轧10天、冷轧20天 [24] - 前五大客户包括山东德成铝业(销售额4.18亿元)、安徽优仁铝业(1.85亿元)等,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占比80%) [30][31][19] 募投项目进展 - 年产1.5万吨六氟磷酸锂三期项目投资进度68.14%,因行业价格低迷暂缓建设 [42][43] - 年产10万吨颗粒精炼剂项目投资进度68.63%,因市场竞争激烈仅建成3万吨产能 [42][46] - 工程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未投入,因产能转移后现有研发资源已满足需求 [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