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产业链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2025无为小龙虾品牌推介消费季启幕:全链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搜狐财经· 2025-05-19 15:39
2025年5月17日,第三届无为小龙虾品牌推介消费季活动在 "中国生态小龙虾之乡" 无为大地农产品综合 大市场盛大启幕。此次活动以 "生态、创新、科技、融合" 为核心,通过标准化引领、荣誉体系激励、 文化体验赋能,构建起从养殖到消费的全产业链生态闭环,吸引行业精英、企业代表及消费者共赴这场 小龙虾产业盛宴。 来自政府、科研院校、企业等多领域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同为这场龙虾盛宴增添光彩与活力。安徽省渔 业协会会长陈静宏,中国渔业协会安徽办事处主任蒋军、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小龙虾产业分会会长 唐建清,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吴义鸿,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水产研究所副所长何吉祥,合 肥工业大学教授、安徽省水产学会理事长陆剑锋,安徽农业大学水产系主任张云龙,安徽农业大学副教 授何天良,芜湖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鲍蓓蓓,合肥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赖年悦, 芜湖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陈炜平,水产养殖网总编蔡俊,上海沪小胖龙虾总经理王继红,北京胡大 餐饮有限公司顾问王超,九江凯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国平,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 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邢青松,安徽金邦紫约市场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德忠,安 ...
牧原股份分析师会议-20250519
洞见研报· 2025-05-19 15: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牧原股份的发展情况展开,董事长回顾上市十年成果,公司在业务、治理、合规方面进步,积累了产品、服务、产业链综合发展和科技应用能力,未来将强化养猪生产能力;还探讨了成本下降、智能化运用、屠宰肉食业务、国际化发展、投资者回报、降低负债及资本开支等方面的规划与展望 [23][24][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牧原股份,所属行业是农牧饲渔,接待时间为2025年5月16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秦英林等多位高管 [16] 详细调研机构 - 参与调研的机构相关人员有胡鹏、代雪松等股东,接待对象类型为其它 [19]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董事长发言 - 过去十年,公司在业务、内部治理、合规方面持续精进,股东助力业务发展,完善内部治理架构和接班人制度,重视合规运营与社会责任 [23] - 积累了产品、服务、产业链综合发展和现代科技应用能力,未来将从多维度提升产品能力,加大研发投入赋能行业,整合产业链资源,应用新兴技术降低劳动强度 [24] - 未来会强化养猪生产能力,朝着更高目标努力创造更大价值 [25] 公司成本下降空间及未来展望 - 2025年4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达12.4元/kg,今年目标12元/kg,优秀场线能控制在11元/kg以内,成本差距源于管理,下降路径清晰 [26] - 通过提升疾病防控能力、构建种猪育种体系、推广低豆日粮技术、应用智能化设备等措施降低成本 [26] - 提出一头猪600元降本和100元增益空间目标,通过全产业链模式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种猪选育实现 [27] 公司当前智能化运用情况 - 在人员培养方面,营造创新共享氛围,促进技术标准化推广,如养猪生产首席运营官进行生产技术直播 [28] - 在健康管理方面,智能化猪舍维持适宜温度,提升生产指标,降低对人员依赖 [30] - 在饲料营养方面,实现一日一配方、精准供给营养,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升效率 [30] - 在育种方面,打造高价值育种平台,借助智能化工具提升育种效率与水平 [30] 公司屠宰肉食业务经营情况及展望 - 2025年一季度屠宰肉食业务同比大幅改善,过去一年提升了生产、运营、销售能力 [31] - 基于客户需求变化,加大对分割品投入,加强技术研发,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等的需求,拓展价值和利润空间 [31] 公司国际化发展规划 - 受政策鼓舞,认为企业要创新,关注国际市场,海外市场潜力大 [32][33] - 积累了经验,希望分享技术,提升当地养猪行业水平,推动全球发展 [33] - 建立核心团队,打造本土化人才体系,培养国际化人才,拟在香港上市推进国际化战略 [34] 公司在投资者回报方面的规划 - 稳健经营、持续盈利是回报基础,自上市重视投资者回报,动态调整利润分配政策 [36] - 2024 - 2026年度将现金分红比例从20%调至40%,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75.88亿元创历史新高 [36] - 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未来综合研判股东回报方案,增强可预期性与可持续性 [36] 公司在降低负债及资本开支方面的规划 - 2024年初以来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有信心今年降低负债规模100亿左右 [37] - 今年资本开支规模90亿左右,未来控制新增资本开支,优化债务结构 [37]
黑龙江省桦南县:特色产品亮相哈洽 展现县域经济新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5-18 16:42
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概况 - 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盛大启幕 八方客商云集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 推介产业发展新成就 寻求合作共赢新商机 [1] - 桦南县展示特色农副产品和高端技术产业两大亮点 突显全产业链发展和"两业"并举的可喜成绩 [9] 桦南县参展企业及产品 - 桦南农盛园食品有限公司展示紫苏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成果 主推紫苏丸和紫苏糖等十余款紫苏产品 目标是将桦南紫苏产品推广至国内外市场 [3][5] - 黑龙江德盛粮食深加工有限公司展出蒲公英茶和玉米须茶等十余种产品 重点推介源自自有基地种植的蒲公英根茶 强调其健康绿色特性及高营养价值 [5] - 黑龙江永灵航空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首次参展 展示聚酰亚胺特种功能塑料零件 该材料具有优异耐高温性能 短期使用可达400-500度 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等领域 [7] 参展规模与成效 - 桦南县商务和经济合作局带领六家企业参展 涵盖十大类产品共一百多个品种 包括四家农产品企业和两家工业企业 [9] - 参展企业通过哈洽会平台实现以展促销、以展促投、以展促宣的效果 参观客商对产品给予高度评价 [3][9] 产业发展与招商目标 - 桦南县借助哈洽会平台推广农产品的同时 重点吸引外来投资者 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9] - 桦南县整合多方资源 创新发展思路 进一步引投资添动力 提升产业在更广阔市场的竞争力 [9]
瞭望 “世界镁都”治乱记
新华网· 2025-05-14 10:37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镁产业实现储量、产量和出口量三个"第一",辽宁保障全国85%的镁供给,海城市菱镁资源保有储量超20亿吨,占全球五分之一 [2] - 海城菱镁矿开采企业"小、散、弱",40多家矿山企业平均证载开采量仅30余万吨,246家加工企业中规模以下企业占比超40%,存在家庭作坊式生产 [2] - 行业长期陷入"初加工、赚快钱"循环,95%菱镁产品用于高耗能、产能过剩的传统耐火材料,缺乏全球定价话语权 [3][4] 整治措施与成效 - 2023年辽宁省出台《菱镁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海城成立专项整治专班,与周边产区联动执法 [3][6] - 实施智慧监管:41个计量站监控矿石运输,23家整合矿企安装AI卡口和电子隔离墙,查处违规运输73起,2024年开采量严格控制在1116.4万吨 [6][7] - 退出轻烧反射窑186座(产能194万吨),新建10万吨以上大型窑炉置换产能,首批10个置换项目集中开工 [7][8] - 1700多座加工窑炉安装在线监测,创建12家省级和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8][9] 转型升级与产业链发展 - 矿石价格止跌回升,每吨普涨300元,吸引奥镁集团寻求合作 [7] - 企业向精深加工转型:大德广公司镁制建材出口欧美,附加值提高一倍;后英集团投资30亿元新建30万吨金属镁加工项目 [10][12] - 构建"一区四园"产业空间,出台政策杠杆(如开采指标从60万吨增至150万吨)激励企业延伸产业链 [11][12] 未来规划 - 全省联动执法,统一标准推进跨区域联合执法专项行动 [12] - 海城明确从"原料输出"向"全产业链"跃升路径,重点发展高端镁建材、防核辐射/防弹建材等产品 [10][11]
陕西澄城樱桃在上海推介,向长三角消费者发出“甜蜜之邀”
搜狐财经· 2025-05-08 20:12
品牌推介会概况 - "澄城樱桃甜蜜蜜"品牌推介会在上海北外滩举办,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指导,陕西省果业中心、澄城县委县政府主办,智通财经承办 [3] - 活动通过主旨演讲、品牌推介、现场品鉴等形式展示澄城樱桃,吸引沪陕两地政府代表、企业客商、媒体及市民参与 [3] - 澄城县向长三角居民发出邀请,推广乡村观光和樱桃品尝体验 [3] 澄城樱桃产业规模 - 澄城地处北纬35°樱桃黄金生长带,种植规模达10万亩,年产量8万吨,产值30亿元 [5] - 澄城樱桃产业已成为全国樱桃版图的重要增长极,构建"北部苹果、中部樱桃、南部特色水果"的农业格局 [5] - 澄城县将樱桃确立为县域首位产业,目标打造"中国樱桃第一县",品牌已出口迪拜等国际高端市场 [1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澄城樱桃平均甜度达16以上,硬度高、耐储存,营养价值是苹果的30倍 [10] - 已建成国家级樱桃试验站、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平台,种植30余个优新品种,如布鲁克斯、美早、俄罗斯8号 [7] - 制定4项修剪整型技术标准,实现从1月到7月的200多天持续上市 [7] 产业链发展 - 澄城推进冷链物流与深加工项目,拥有20万吨冷藏库容,开发樱桃酒、樱桃汁、樱桃果干等衍生产品 [10] - 目前仍以鲜果销售为主,但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为果农带来更多收益 [10] 市场推广与反响 - 上海是澄城樱桃主销市场,也是品质认证的"试金石",品牌计划通过上海辐射全国及国际市场 [13] - 推介会现场展示多个樱桃品种及深加工产品,吸引消费者现场下单,上海市民对国产樱桃品质表示高度认可 [13][15] - 抖音博主"大蒜很香"等网络达人现场品尝后积极推荐,提升品牌曝光度 [15] 未来规划 - 澄城县计划于5月20日召开第六届中国(澄城)樱桃营销季暨澄城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推动品牌合作与市场拓展 [15] - 澄城希望通过樱桃产业带动文旅合作,推广"澄城老哥"勤劳质朴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观光旅游及商业合作 [15]
神农集团一季报同比大增65倍背后:养猪从“卷”成本变为“卷”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6 17:0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5.84亿元 同比增长43.51% 归母净利润6.87亿元 同比增长271.16% [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72亿元 同比增长35.97% 归母净利润2.29亿元 同比增长6510.85% [3] - 2025年3月生猪出栏量达35.14万头 较去年同期17.08万头实现翻倍增长 [3] 成本控制成效 - 2025年3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2元/公斤 位居行业第一梯队 [3][4] - 2023年完全成本约16.2元/公斤 2024年控制在14元/公斤以内 降本幅度显著 [3] - 通过基因改良和饲料优化实现降本 饲料成本占比约60% 但基因改良对降本贡献度达三四成 [10]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全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超过70% 同比提高约2个百分点 [5] - 前十名上市公司合计出栏1.56亿头 占全国总出栏量约22%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5] - 散养户加速退出市场 饲料经销商反映散养户需求持续萎缩 [5] 海外战略布局 - 公司对出海持谨慎态度 需评估供应链能力和海外团队建设 [12][14] - 重点考察东南亚市场 马来西亚、越南成为潜在目标区域 [12][14] - 考虑通过合资模式进入海外市场 目前处于持续调研评估阶段 [13][14] 全产业链发展 - 石林饲料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年设计产能18万吨 为云南省最大预混饲料工厂 [15] - 食品加工业务以"神农放心肉"为主原料 开发云南特色深加工肉制品 [17] - 终端业务聚焦品牌价值提升 研发创新产品包括魔芋制品等零食 [17] 行业竞争态势 - 行业成本控制出现边际效应递减 各企业成本差距逐步缩小 [4][10] - 牧原股份单头猪降本潜力已实现400元 接近600元目标的三分之二 [4] - 环保政策趋严加速行业洗牌 低效养殖产能持续退出市场 [4]
贝斯美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04-30 11:59
项目进展 - "年产20,000吨特种醇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已进入建设阶段,按计划有序推进[1] - "年产12,100吨环戊烷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2024年投入5831万完成48.18%,产品已批量对外销售[2][3] - "年产8,500吨戊酮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2024年四季度稳定运行,3-戊酮自产能力全面释放[2][5] - 环烯烃共聚物(COC)产品处于实验阶段,正推进与下游客户商务技术交流[3][5]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13.28亿元,同比增长89.97%,主要因合并宁波捷力克全年业绩[21] - 碳五系列产品收入从2023年1167万增长至2024年7312万,增长5.26倍,但净利润亏损4427万[5] - 2024年研发费用4552万元,同比增长13.7%,拥有58项专利(32项发明专利)[20][8]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二甲戊灵原药纯度达98%以上,远超行业标准,完成全产业链布局[2][18] - 拥有低温连续硝化工艺、固盐回收技术等32项发明专利,工艺技术领先[8][19] - 碳五产业链掌握间戊二烯选择性加氢、戊醇脱氢催化等核心技术[25] - 环戊烷产品可用于制冷剂、发泡剂等领域,市场规模较大[2][25] 市场与销售 - 子公司捷力克在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完成农药登记,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超75%[2][24] - 二甲戊灵产品被列入美国关税调整豁免清单,受政策影响较小[12] - 通过捷力克渠道拓展南美、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消化新增产能[10][24] 产业链布局 - 碳五新材料产品包括正戊烯、2-戊酮、环戊烯等,可用于医药中间体、光学材料等领域[16][25] - 戊酮装置联产正戊烯、2-戊酮等高附加值产品,分摊固定成本提升经济性[2] - 环戊烷项目延伸碳五产业链,节省中间交易成本,拓展市场空间[2][22] 战略规划 - 坚持"产业聚焦、科技创新、安环保障、规范运营"发展理念[23] - 推动环境友好型农药研发,同时布局碳五新材料产业链[23][26] - 计划投入5000万至1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激励,回购价不超过13元/股[13]
全球与中国褥疮类药物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025-2031
QYResearch· 2025-04-28 17:30
褥疮类药物行业现状分析 - 市场需求增长:人口老龄化导致长期卧床患者增多,褥疮发生率上升,治疗药物和敷料需求持续增长[1] - 产品种类丰富:主要分为敷料类(水胶体敷料、泡沫敷料、银离子敷料等)和抗生素类药膏(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新型敷料如生物可降解敷料不断涌现[1] - 技术创新推动:水凝胶、泡沫敷料和银离子敷料等高科技产品提升吸湿性、抗菌性和创面保护性,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带来创新机会[1] - 医院与家庭护理市场并重:医疗机构占主要市场份额,但家庭护理需求快速增长,尤其是老年人和长期卧床患者[1] - 行业挑战:技术创新难度大、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压力大,疗效、质量和价格问题制约发展[1] 褥疮类药物发展趋势 - 个性化治疗:结合大数据与AI技术,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提供精准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并降低医疗成本[2] - 多模态综合治疗:结合药物、物理治疗和创面护理等多种手段,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2] - 营养与创伤愈合:未来治疗将更注重患者整体营养状态,结合高蛋白、高维生素补充促进伤口修复[3] - 家庭护理市场崛起:老龄化加剧和慢性病患者增多推动家庭护理需求,敷料和药膏将更便捷、易用且价格更具竞争力[3] - 国际化与全球市场:全球老龄化问题加剧,亚洲、非洲等地区对褥疮治疗产品需求大幅增长[3] - 全产业链发展:企业可能扩展到护理方案设计、患者教育等服务领域,形成更完善的产业链[3] 全球褥疮类药物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市场销售额达16.49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20.5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86%(2025-2031)[6] - 中国市场2024年规模为1.73亿美元,占全球10.49%,预计2031年达2.41亿美元,全球占比提升至11.74%[6] - 敷料类产品占据重要地位,预计2031年份额达73.59%,包括水凝胶敷料、泡沫敷料、纤维敷料等[6] - 医院和诊所为主要消费场所,2024年医院份额约49.36%,未来几年CAGR约2.73%,线上渠道逐步成为重要销售渠道[6]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核心厂商包括3M、Mölnlycke、Smith & Nephew、Convatec和B. Braun等[6] - 2024年第一梯队厂商(3M、Smith & Nephew、Glenmark Pharmaceuticals、Mölnlycke和中美天津史克制药)占49.23%市场份额,第二梯队厂商(Convatec、Medline Industries等)占20.21%份额[6] - 主要厂商还包括Paul Hartmann、Coloplast、Urgo Group、Cardinal Health等[9]
恒力石化(600346):业绩稳步增长,全产业链发展领先优势
山西证券· 2025-04-21 1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B”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4 年报显示营业收入 2362.73 亿元,同比增长 0.63%;归母净利润 70.44 亿元,同比增长 2.01%;Q4 营收 585.44 亿元,同比 -5.12%,环比 -10.29%,归母净利润 19.39 亿元,同比 +61.03%,环比 +78.39% [1] - 原油价格回落、煤炭价格下行带动成本降低,纺服链复苏带动民用丝需求增长,2024 年布伦特原油均价 80 美元/桶,同比降 2.8%,WTI 原油均价 76 美元/桶,同比降 2.3%,公司煤炭平均进价 692.68 元/吨,同比 -14.69%,1 - 12 月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0.3% [2] - 主要产品价格有所降低,新材料等核心技术持续突破,24 年汽油/柴油/PX/纯苯/PE/PP 均价同比分别 -4.3%/-7%/-7.12%/+12.5%/+1.16%/-0.79%,公司炼化产品、PTA、新材料销售均价分别 -2.3%、-2.42%、-11.24%,24 年毛利率 9.86%,同比降 1.39pct,期间费用率 4.01%,同比升 0.17pct,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227.33 亿,同比下滑 3.41% [3] - 新材料产能逐步投放,实现产业“优链、延链、补链”,160 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等投产,南通基地相关项目预计 2025 年逐线投产 [4] - 调整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4.5/88.42/94.29 亿元,对应 4 月 16 日总市值 1091 亿,PE 分别为 12.9/12.3/11.6 倍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2025 年 4 月 18 日收盘价 15.22 元,年内最高/最低 17.23/12.13 元,流通 A 股/总股本 70.39/70.39 亿,流通 A 股市值/总市值 1071.35 亿 [5] 基础数据 - 2024 年 12 月 31 日基本每股收益 1.00 元,摊薄每股收益 1.00 元,每股净资产 9.01 元 [6]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34,866|236,401|240,293|249,396|255,633| |YoY(%)|5.6|0.7|1.6|3.8|2.5| |净利润(百万元)|6,905|7,044|8,450|8,842|9,429| |YoY(%)|197.8|2.0|20.0|4.6|6.6| |毛利率(%)|11.3|9.9|8.8|8.6|9.1| |EPS(摊薄/元)|0.98|1.00|1.20|1.26|1.34| |ROE(%)|11.5|11.1|11.8|11.3|11.0| |P/E(倍)|15.8|15.5|12.9|12.3|11.6| |P/B(倍)|1.8|1.7|1.5|1.4|1.3| |净利率(%)|2.9|3.0|3.5|3.5|3.7|[9]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呈现公司财务状况及预测,如 2025E 营业收入 240293 百万元,营业成本 219201 百万元等 [12] - 主要财务比率展示成长、获利、偿债、营运等能力及估值比率,如 2025E 营业收入增长率 1.6%,毛利率 8.8%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