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渠道优化
icon
搜索文档
361度(1361.HK):电商及超品店亮眼 现金流改善
格隆汇· 2025-08-15 11:54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57.0亿元 同比增长11.0% 归母净利润8.6亿元 同比增长8.6% [1] - 中期派息20.4港仙/股 分红率维持45.0% [1] - 毛利率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至41.5% 其中成人鞋类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至43.3% 服装毛利率提升1.1个百分点至41.3% [2] - 归母净利率微降0.4个百分点至15.0%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27% [3] 分品类业务表现 - 成人鞋类收入同比增长12.8%至25.7亿元 主要受益于跑步与篮球品类科技升级 [2] - 儿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1.4%至12.6亿元 占总收入22.1% 定位"青少年运动专家"深化细分场景 [2] - 跑步品类通过"飞燃4X4"等科技鞋款驱动增长 篮球品类通过"DVD3"签名鞋及赛事营销推动 [2] - 童装业务受益于教育政策对体育运动的重视以及新增羽毛球等体考产品线 [2] 渠道发展状况 - 线上电商营收同比大幅增长45.0%至18.2亿元 占总收入31.8% [2] - 线上增长主要受IP联名款(如海绵宝宝)及"618"大促尖货拉动 [2] - 线下门店净减少81家至5669家 但通过"超品店"业态升级推动店效提升 [2] - 截至上半年国内共有49家超品店 预计全年有望突破100家 [2] 运营效率改善 - 存货总额环比降低2.2亿元至18.9亿元 存货周转天数109天(环比+2天) [3] - 应收账款增加3.6亿元但增幅放缓 应收周转天数改善至146天(环比-3天) [3] - 应付账款周期缩短至71天(环比-17天)以巩固核心供应链关系 [3] - 公司持有43亿元净现金储备为未来发展提供保障 [3] 费用结构变化 - 广告费率下降0.4个百分点至10.1% 因精准投放及国际赛事赞助降低单位曝光成本 [2] - 员工成本率上升0.5个百分点至6.7% 系研发人员扩编至832人及薪资上调所致 [2] - 研发费率持平2.8% 预计全年将因深化材料创新升至3-4% [2] 未来展望与估值 - 维持2025-27年净利润预期13.1/14.9/16.6亿元 [3] - 给予2025年11.6倍目标PE(前值8.7倍) 上调目标价33%至8.0港元 [3] - 超品店加速布局及全渠道流水增速保持 预计将打造终端增长新引擎 [3]
361度(01361.HK):业绩稳健保持增长 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
格隆汇· 2025-08-15 11:5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1%至57亿元 归母净利润增长9%至8.6亿元 [1] -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204港元 派息比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40.3%提升至45% [1] - 毛利率同比微升0.2个百分点至41.5% 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15% [3] 分业务表现 - 童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至12.6亿元 其中童装鞋收入增28% 服饰收入降8% [1] - 成人鞋服收入同比增长8%至41.8亿元 其中鞋类收入增13% 服装收入增2% [1] - 童装业务毛利率42.1%(鞋)和41.0%(服饰) 成人鞋服毛利率43.3%(鞋)和41.3%(服装) [1] 渠道发展 - 电商渠道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5%至18.2亿元 占总营收31.8% [2] - 截至2025年6月末拥有5669家品牌门店(较2024年底减少81家)和2494家儿童销售点(减少54家) [2] - 平均门店面积扩大至156平方米(成人)和117平方米(儿童) 超品店已达55家并计划全年开设100家 [2] 运营效率 - 存货金额同比下降11%至18.9亿元 存货周转天数109天(较2024年底增加2天) [3] -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大幅改善227%至5.2亿元 主要因存货减少及应收账款增速放缓 [3]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46天(减少3天)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71天(减少17天) [3]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至18.2% 广告宣传费用5.8亿元(占销售额10.1%) [3] -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5.8% 研发投入占比2.8% [3] - 终端折扣率稳定在7折左右 净现金约43亿元 负债比率保持2.2%低位 [3] 未来展望 - 公司产品兼具高性价比与功能优势 预计增长快于行业平均水平 [4] - 小幅下调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12.6/13.9/15.1亿元(原预测13.0/14.5/15.8亿元) [4]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9/8/7倍 维持买入评级 [4]
361度(01361):业绩稳健保持增长,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4 18:15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361度2025年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收入同比增长11%至57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9%至8.6亿元,基本符合预期[6] - 拟派发中期派息每股0.204港元,派息比率45%,较2024年上半年的40.3%提升[6] - 公司深耕运动行业二十余年,近几年加速在产品、品牌、渠道等方面深化内功,品牌升级持续推进[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0.2pct至41.5%,归母净利率下降0.3pct至15.1%[12][13] - 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明显,同比增加227%至5.2亿元[6] - 净现金约43亿元、负债比例保持在2.2%的低水平[6] - 存货金额同比下降11%至18.9亿元,存货周转天数109天[6] 业务表现 - 童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至12.6亿元,其中童装鞋/服饰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8%/下降8%[6] - 成人鞋服收入同比增长8%至41.8亿元,其中鞋/服收入分别增长13%/2%[6] - 电商渠道同比增长45%至18.2亿元,占集团总营收的31.8%[6] 渠道表现 - 截止到25年6月,361度品牌门店5669家,相比24年底减少81家[6] - 361度儿童销售点2494家,相比24年底减少54家[6] - 截止到25年8月12日,集团共55家超品店,其中5家为儿童超品店[6] 盈利预测 - 预计FY2025E营业收入111.8亿元,同比增长11%[5] - 预计FY2025E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0%[5] - 预计FY2025E每股收益0.61元/股[5]
产品提价难阻两大核心板块收入下滑,渠道大撤退下康师傅拉响增长警报
证券之星· 2025-08-14 10:13
康师傅2025年半年报核心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至34.5%,净利润同比增长20.46%至22.71亿元,但营收同比下滑3.51%至400.92亿元 [1] - 两大核心业务方便面和即饮产品营收均下滑,经销商总数缩减至63806个,较2021年峰值减少超1.6万个 [1][8] - 统一企业中国同期茶饮料业务收入增长9.1%至50.68亿元,形成对比 [1] 方便面业务分析 - 2025年上半年方便面收入134.65亿元(占营收超三成),同比下滑2.5%,其中容器面和高价袋面收入分别下降1.3%和7.2% [2][5] - 行业销量自2013年峰值462.2亿包后波动下滑,2023年降至431.2亿份,三年减少40亿份 [4] - 公司2021-2024年多次提价(如袋装面从2.8元涨至3元),虽带动毛利率提升0.7个百分点至27.8%,但导致消费者流失 [5] 即饮业务表现 - 即饮板块占营收超六成,2025年上半年收入下滑2.6%,其中茶/水/果汁收入分别下降6.3%/6%/13%,仅碳酸及其他产品增长6.3% [6][7] - 核心单品冰红茶2024年提价25%(1L装从4元涨至5元),虽推动2024年毛利率提升3.2个百分点至35.3%,但2025年增长乏力 [7][8] 经销商网络变化 - 经销商数量从2021年80726个降至2025年上半年63806个,四年半减少超1.6万个,2025年上半年净减少3409个 [8][9] - 渠道收缩或与提价后终端动销放缓有关,部分经销商因利润挤压退出,但也可能反映公司主动优化低效渠道的策略 [8][9] 行业对比与历史趋势 - 统一企业中国茶饮料业务2025年上半年增长9.1%,显著优于康师傅即饮茶下滑6.3%的表现 [1][7] - 方便面行业在2018-2022年因疫情需求增长,康师傅2022年收入达296.34亿元(近十年新高),但2023年后增速转负 [4]
“涨了5毛钱”被商家“背刺”,康师傅少卖11亿元,方便面饮料都在跌,半年流失3400多个经销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3:1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00.92亿元,同比下降2.7%,销售额减少超11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22.71亿元,同比增长20.5% [1] - 方便面业务销售额134.65亿元,同比下滑2.5% [2] - 饮料业务收入263.59亿元,同比下滑2.6% [4] - 食品业务占比33.6%,饮料业务占比65.7% [10] 业务细分表现 方便面业务 - 容器面销售额67.71亿元,同比下滑1.3% [2] - 高价袋面销售额50.92亿元,同比下滑7.2% [2] - 中价袋面销售额13.72亿元,同比增长8.0% [2] - 干脆面及其他销售额2.3亿元,同比增长14.5% [2] - 方便面业务从2020年295.1亿元降至2024年284.14亿元 [10] 饮料业务 - 茶饮料收入106.7亿元,同比下滑6.3% [4] - 水销售额23.77亿元,同比下滑6.0% [4] - 果汁销售额29.56亿元,同比下滑13.0% [4] - 碳酸及其他饮料收入102.56亿元,同比增长6.3% [4] - 饮品毛利率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至37.7% [5] 行业竞争与市场变化 - 统一企业中国食品业务营收53.8亿元,同比增长8.8% [4] - 酸辣粉、米线、自热小火锅等新兴速食品类蚕食方便面市场 [10] - 中式健康水成为饮料行业新风口,公司推出决明子大麦饮和枸杞菊花茶 [10] - 1L装冰红茶从4元涨到5元,桶装方便面从4.5元涨到5元,涨幅11%-20% [5][6] 渠道与战略调整 - 经销商数量63806个,较2024年末减少3409个 [4] - 直营零售商219124个,较2024年末减少1499个 [4] - 自2021年以来经销商数量从80726个降至67215个,直营零售商从256567个降至220623个 [4] - 公司采取优化低效终端、以规模换利润的策略 [5] - 计划通过产品创新、渠道优化、品牌粘性提升应对市场变化 [5] 资本市场表现 - 股价报11.24港元,上涨0.36% [10] - 最新市值633亿港元 [10] - 市盈率(TTM)14.02 [11]
宗馥莉“背水一战”?被指砍掉部分经销商,娃哈哈:动态优化
南方都市报· 2025-08-12 09:59
一边打着家族遗产纠纷官司,一边加速向渠道出手,宗馥莉正打出一套"组合拳"。 近日,据其他媒体报道,娃哈哈正在陆续砍掉年销低于300万元的经销商,有些经销商结束了与娃哈哈 的合作,而有些则被并入大型经销商。对此,娃哈哈方面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娃哈哈经 销商新增数量远大于解约数量,经销商体系的变化是基于市场策略和合作意愿,属正常的动态优化,并 非针对特定规模客户。 但记者留意到,近期以来社交媒体上有娃哈哈经销商发声,指出砍掉经销商一事属实,娃哈哈与经销商 的矛盾再次暴露在大众视野中。与此同时,宗馥莉正加速产能扩张。日前,西安恒枫饮料有限公司宏胜 西安饮品新基地项目审批通过,项目总投资10亿元。这看似矛盾的举措背后,反映出何种信号? 娃哈哈称经销商变化为动态优化 分析指出该措施具有两面性 一则"砍掉年销低于300万元经销商"的消息,将娃哈哈再度推上风口浪尖。公司对此的回应是"动态优 化",并非针对特定规模客户。但社交媒体上的娃哈哈经销商们却有不同的声音。 在某社交平台,一名自称是娃哈哈经销商的用户发文称,娃哈哈厂家在去年9月停止与他的合作,原因 是300万以下客户要求关户,后续的遗留问题也未得到解决;也 ...
老凤祥股价微涨0.42% 金饰消费下滑倒逼品牌转型
金融界· 2025-08-06 03:05
公司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5日15时,老凤祥股价报47 35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 20元 [1] - 当日成交量为13915手,成交额达0 66亿元,总市值247 70亿元 [1] - 2025年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21 92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为0 04%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512 04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为0 1% [1] 公司业务及品牌 - 公司主要从事珠宝首饰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业务,产品涵盖黄金、铂金、钻石等品类 [1] - 公司拥有"老凤祥"这一百年民族品牌 [1] - 在上海、北京等地设有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 [1] 行业及市场动态 - 上半年中国金饰消费量同比下降28%,金价高企抑制了消费需求 [1] 公司战略及转型 - 公司正加速转型,通过产品创新和渠道优化应对挑战 [1] - 将把握国潮新品增长点,加强原创设计 [1] - 调整店铺布局,增加商场门店占比 [1]
东方雨虹(002271):业绩阶段性承压,渠道结构与海外布局持续优化
长城证券· 2025-08-05 16:12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9]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569亿元同比下降1084% 归母净利润564亿元同比下降4016% [1] - 2023-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值分别为32823/28056/26653/28385/30401百万元 对应增长率52/-145/-50/65/71% [1] - 2023-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分别为2273/108/1296/1722/1969百万元 对应增长率72/-952/10982/329/143% [1]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96亿元 同比增长7018% [2] 业务表现 - 分产品收入:防水卷材5513亿元(-884%)/涂料3946亿元(-1711%)/砂浆粉料1996亿元(-624%)/工程施工849亿元(-3234%) [1] - 分地区收入:境内12993亿元(-1229%)/境外576亿元(+4216%) [1] - 分渠道收入:零售渠道5059亿元(-698%)/工程渠道6347亿元(-526%)/直销业务2036亿元(-2801%) [1] - 零售业务占比提升至3728%(+154pct) 其中民建集团营收占比3499% [3][8] 盈利能力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540%(-382pct) 净利率403%(-208pct) [2] - 分产品毛利率:防水卷材2260%(-523pct)/涂料3654%(-104pct)/砂浆粉料2659%(-087pct) [2] - 期间费用率1706%(-154pct) 其中销售/管理(含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04/733/069% [2] 战略布局 - 海外布局:休斯敦基地建设/沙特达曼&加拿大基地动工/马来西亚基地试生产 [8] - 并购动作:收购香港两家建材企业及智利建材超市 [8] - 零售业务:推出"C端专业服务品牌"雨虹" 构建全产品线 [8] 估值预测 - 2025-2027年PE估值分别为22/17/15倍 [9] - 当前股价1193元 总市值2849719百万元 [4] - 2025-2027年EPS预测值分别为054/072/082元 [1]
中国市场拖累明显 百威亚太上半年净利润缩水24.4%
犀牛财经· 2025-08-05 16: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同比下滑5.6%至31.36亿美元 净利润大幅缩水24.4%至4.09亿美元 [3] - 中国市场销量下滑8.2% 收入下降9.5% 表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印度市场高端及超高端产品实现双位数销量和收入增长 [3] 市场区域表现 - 中国市场业绩拖累主要因广东、福建等沿海区域餐饮及夜场消费二季度明显放缓 [3] - 非即饮渠道占比仅50% 低于行业60%的平均水平 [3] - 公司正加速向非即饮渠道转型并推动高端化战略 [3] 行业竞争环境 - 中国啤酒行业经历结构性调整 高端化竞争加剧 [4] - 消费场景从夜场、餐饮向家庭及线上转移 [4] - 竞争对手喜力通过华润啤酒合作在中国高端市场增长迅猛 [4] 战略举措 - 公司投资旗舰品牌 优化成本结构 推动数字化平台BEES覆盖以提升商业效率 [4] - 新上任CEO程衍俊强调通过渠道优化、产品创新和管理层调整应对挑战 [4] 市场反应 - 财报发布当日股价下跌近6% 年内累计跌幅超40% [4]
上美股份20250730
2025-08-05 11:20
公司和行业概况 * 上美股份成立于2002年,主要布局护肤品、洗护和母婴三大赛道,旗下品牌包括韩束、New Page、一叶子、红色小象和安敏优等[3] * 2024年收入达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1%,净利润同比增长74%[2][3] * 创始人吕艺雄持股37.06%,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2][3] * 2023年成为抖音美妆第一名,全年GMV约33.4亿元[3] 品牌高端化策略 * 采取双轨策略:自研核心成分(如安敏优的青蒿油)和IP合作(面包超人母婴护理、春楠彩妆Nanbeauty)[2][4] * 中高端母婴护理品牌New Page与儿科专家崔玉涛及科学家黄虎合作,专注婴儿敏感肌护理[5] * 新兴品牌New Page上半年销售额增速迅猛,计划扩展至青少年护理及彩妆领域[4] * Nanbeauty和面包超人等新品牌预计2025年下半年上市,首年销售目标均破亿元[4] 渠道建设进展 * 2023-2024年重兵布局抖音渠道,韩束成为抖音美妆GMV排名第一[6] * 2025年战略性收缩抖音达播比例,转向多渠道发展[6] * 2025年一季度抖音渠道占比略降至75%,天猫、京东等其他渠道占比提升[2][6] 核心竞争优势 * "2+2+2"品牌战略覆盖大众、中高端、高端市场,以及护肤、母婴、洗护品类[7] * 大众护肤领域:韩束(科学抗衰)和一叶子(天然植物护肤)[7] * 母婴护理:红色小象(大众)和New Page(中高端)[7] * 洗护赛道:吉方(中高端头皮护理)和2032(植物萃取)[7] * 新品牌如面包超人和彩妆Nanbeauty满足更多细分市场需求[7] 韩束品牌表现 * 红蛮腰系列2.0版本2024年累计销量突破1,400万套[8] * 推出高利润率产品如叉泰超频霜及次抛闪充棒,单价可达300元以上[8] 2025年销售增长预期 * 主品牌韩束预计2025年增长约20%,动力来自抗衰、男士护肤及彩妆赛道[9] * 韩束长期目标:2030年实现200亿元人民币销售规模[2][9] * 新兴品牌New Page上半年销售额增速迅猛,计划扩展至青少年护理及彩妆领域[9] * Nanbeauty和面包超人预计2025年下半年上市,首年销售目标破亿元[9] * 未来三年复合增速预计20%至25%[9] 未来利润率提升措施 * 高毛利新产品占比提升,如韩束次抛、差态系列面霜等大单品[10] * 高利润渠道占比增加,减少达播占比,提升自播及天猫、京东渠道[10] * 降低销售费用率,2025-2027年预计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左右[10]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4.1%、20.8%和20.7%,经调整净利润分别同比正增长33.8%、21.4%和1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