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芯片
搜索文档
雷军发布年度演讲
搜狐财经· 2025-09-26 11:00
公司面临的挑战与内部调整 - 公司所处行业中有苹果、三星、华为等强大竞争对手,团队感到疲惫 [1] - 公司面临网络上的大量质疑、批评和攻击,导致严重内耗 [3] - 公司高管团队12人中,有9位是新面孔,引进了外部顶尖人才 [3] 芯片研发历程 - 公司造芯始于2014年的松果电子,后因澎湃S1发布后艰难决定停掉SoC芯片研发 [5] - 复盘后经验是自研手机SoC只有做最高端才有一线生机,需要手机团队协同支持 [5] - 2021年公司重启造芯,投入上百亿资金,面临是否拖垮公司的内部质疑 [5] - 历时三年,玄戒O1芯片于2024年5月22日首次回片并成功点亮,一年后正式发布 [5] 汽车业务发展 - 2021年12月小米SU7 Ultra项目正式立项,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 [5] - 2022年春节后,公司团队连续开21天会议,决定先砍掉Ultra项目以确保SU7成功 [7] - 2022年5月SU7项目取得突破进展后,公司决定咬牙重启Ultra项目 [7] - 公司内部购买并拆解特斯拉Model Y,承认其是一辆好车 [7]
小米集团-W跌超4% 小米17系列手机正式发布 售价4499元起
智通财经· 2025-09-26 10:10
股价表现 - 小米集团-W(01810)股价下跌4.04%至57港元 成交额达51.13亿港元[1] 新产品发布 - 小米17系列手机起售价4499元 小米17Pro系列起售价4999元 小米17Pro Max系列起售价5999元[1] - 小米17系列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1] - 雷军宣称小米17电池容量是苹果17的两倍 在价格方面比iPhone17Pro便宜4000元[1] 战略布局 - 公司强调芯片自研是成功必由之路 计划至少坚持10年并投入500亿元进行手机SoC研发[1] - 小米YU7 SUV车型自7月6日开启交付以来 已交付超4万台[1]
雷军:全面对标苹果
财联社· 2025-09-26 10:09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互联网公司转型为硬核科技公司 横跨手机 汽车 家电三大领域 [1] - 通过五年高强度底层核心技术投入实现高端化战略突破 [1] 芯片研发历程 - 2014年成立松果电子启动自研手机芯片 2017年首款澎湃S1芯片搭载中端机销售60万台 [3][4] - 2018年暂停手机SoC研发后得出关键结论:自研手机SoC必须从最高端做起才有机会 [5] - 最新3纳米芯片单次回片调试费用达2000万美元 失败会导致项目推迟5-6个月 [5] - 2024年5月玄戒首批芯片回片成功 2025年搭载玄戒O1芯片的小米15S Pro发布 [6] - 芯片研发累计投入超135亿元 团队规模2500人 2024年预计研发投入超60亿元 [9] - 公司承诺至少持续投入十年和五百亿资金用于造芯 [7] 手机产品突破 - 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iPhone 起售价4499元 [10][11][12] - 全球首发3nm工艺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 CPU性能比肩A19 Pro GPU性能提升34.6% [11] - 屏幕采用国产新型红色发光材料 发光效率82.1cd/A实现国际领先 [14] - 电池含硅量达16% 能量密度894Wh/L Pro系列采用L形封装异形叠片技术 [14] - 影像系统搭载国产第三代LOFIC技术 实现专业相机级动态范围 [14] 高端化战略实施 - 产品线全面对齐苹果 重点从4000-6000元高端区间转向6000元以上超高端市场 [15] - 推出汽车定制服务覆盖YU7 Max和SU7 Ultra车型 提供26项个性选配 [16] - 成为中国首家提供汽车定制服务的车企 定制服务中心占地400余平 [16] - 通过科技平权策略让更多用户享受顶级豪车体验 [17]
雷军:不少人有偏见,固执地认为小米没啥技术、就是组装厂
观察者网· 2025-09-26 09:13
公司战略转型 - 小米集团在营收突破2000亿元后启动战略反思 选择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公司 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1] - 公司认为芯片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全球顶尖科技巨头最终几乎都成为芯片巨头 芯片不干肯定输[8] - 中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 六个主要玩家平均市场份额均在15%-16% 公司采取持久战策略而非速胜[1][19] 芯片研发历程 - 2014年成立松果电子研发芯片 2017年首款澎湃S1芯片搭载于小米5c卖出60万台[6] - 2018年停掉手机SoC研发 团队缩编转向小芯片研发 保留火种[6] - 松果失败原因包括选择中低端SoC切入点错误 以及与管理相对独立的手机团队协同困难[7] - 2021年重启芯片研发 2022年受营收骤降15%和市场环境影响 2023年OPPO哲库解散带来冲击[10] - 2025年5月推出两款芯片:3nm制程旗舰SoC玄戒O1和玄戒T1 分别搭载于手机、平板和智能手表[10] - 自研手机SoC需至少十年时间和五百亿投入 玄戒项目代表庄重承诺[10]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小米17系列首发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 采用第三代3nm制程 CPU主频达4.6GHz GPU独立缓存增50% 功耗降20%[11][13] - 与卢米蓝联合开发红色发光主材 发光效率超最好进口材料 实现国产显示材料历史性突破[13] - 小米金沙江电池硅含量提升至16% 能量密度达894Wh/L 支持超强低温续航[13] - 小米17搭载7000毫安时电池 起售价4499元未涨价 比iPhone 17便宜1500元[13] - 小米17 Pro首次使用异形叠片电池技术 容量6300毫安时 起售价4999元降300元[17] - 小米17 Pro Max搭载超级像素屏幕技术 7500毫安电池 起售价5999元[17] 汽车业务发展 - 小米汽车遭遇大量网络攻击 被黑的最惨 公司支持六部委打击黑水军和黑公关[22] - 曾拆解三辆特斯拉Model Y进行学习 零部件级分析[20] - 拒绝抄袭理想汽车路线 选择开发运动型SUV而非大空间SUV 避免同质化竞争[19] - 给纽北官方连发21封邮件未获回复 被质疑中国手机厂为何要来纽北[19] - 2022年夏季是YU7开发关键期 该车型被视为小米汽车最后底牌[19]
雷军160分钟演讲揭秘!海量造芯和造车细节,小米17五大技术硬刚苹果
新浪财经· 2025-09-26 08:23
小米17系列产品亮点 - 小米17系列为全球首款搭载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的手机 [16] - 标准版起售价维持4499元 Pro版起步价4999元 Pro Max起售价5999元 顶配1TB版本6999元 [14] - 标准版直接对标苹果iPhone 17 Pro版本 细节精致度不亚于iPhone [17][18] - 标准版搭载7000mAh电池 续航测试12.2小时后剩余电量26% 超过苹果iPhone 17全系列 [20] - Pro版电池容量6300mAh 续航17.3小时 Pro Max电池容量7500mAh 续航超20小时 [25] - Pro Max重量219g 厚度8mm 屏幕尺寸6.9英寸 [26] - 背屏支持显示信息、后摄自拍、游戏操控及小米汽车控制等功能 [8][21][22][23] 屏幕技术突破 - 采用新一代M10发光技术体系 实现行业最高发光效率 [19] - 与卢米蓝联合研发新型红色发光主材 发光效率提升11.4% [19] - Pro Max搭载全RGB排列"超级像素"屏幕 为OLED行业首次实现 [12][26] - 屏幕研发投入5年 总投入1亿人民币 [19] 影像系统升级 - 首发LOFIC第三代高动态技术 [12] - Pro版搭载潜望式徕卡浮动长焦 支持10倍无损变焦及20cm微距拍摄 [24] - Pro版主采用光影猎人950L传感器 动态范围达16.5EV 为IMX989传感器的50多倍 [24] - Pro Max搭载1/2英寸大底潜望长焦 进光量提升30% [24] - 主摄采用玻塑混合镜头及多层镀膜技术 [24] 芯片研发历程 - 2014年成立松果电子 2017年澎湃S1芯片销量60多万台 [28] - 松果失败因独立公司协作不畅及方向错误 [28] - 2023年5月同行3000人芯片团队突然解散 [30] - 3nm芯片投片费达2000万美元 [6][30] - 玄戒O1芯片于2024年5月22日回片成功 2025年5月22日正式发布 [30] - 自研芯片需坚持十年且投入至少500亿 [28] 公司战略转型 - 五年前决定投入1000亿布局底层核心技术 [27] - 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公司 [27] - 12位高管中9位为新面孔 管理团队重组 [6][27] - 自研芯片和汽车业务同步推进 [31] 生态产品发布 - 推出电视、冰箱、洗衣机、路由器、音箱等5款旗舰AIoT产品 [14] - 推出苹果iPhone可用磁吸充电宝 售价299元 [14]
小米17 4499开卖,首发五代骁龙8!雷军:500亿砸自研芯片
搜狐财经· 2025-09-26 08:19
小米17系列:跳号命名,叫板iPhone 之前见有网友调侃:小米为啥跳过16直接上17?有网友回复:因为iPhone 17叫17啊……(doge) 梦瑶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刚刚,小米秋季新品发布会来了。 整场三个多小时,节奏没断过,产品一直在上。 平板、音响、路由器、冰箱、洗衣机也接连登场,这回直接把"全家桶"拉满。 不只是例行上新,小米这次更像是把压箱底的智能软硬件,一口气全抖了出来。 怎么说,感觉小米从互联网玩家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型的决心藏不住了。 不过说真的,这场发布会上,雷总确实真没少cue iPhone…… 正面叫板、反复对比,该内涵的内涵了,该明牌的也明牌了。 说归说,闹归闹。 这次雷军第六次站上年度发布会舞台,说的是"改变",但重头戏其实藏在小米17系列里。 小米17系列包括标准版、Pro和Pro Max三款机型。 从名字、芯片、外观到副屏体验,小米这次不是"对标",而是超越苹果。 这代小米手机,从芯就开始卷。 小米17全系首发搭载的,是全新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第三代3nm工艺加持,架构全大核,主频拉到4.6GHz,性能参数直接干到了天花板。 小米17带着这 ...
小米17 4499开卖,首发五代骁龙8!雷军:500亿砸自研芯片
量子位· 2025-09-26 07:54
小米17系列产品发布 - 全系包括标准版、Pro和Pro Max三款机型 起售价4499元 [3][11] - 首发搭载全新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 采用第三代3nm工艺 主频4.6GHz [14][15] - 超窄边直屏设计 边框窄至1.18mm 厚度8.06mm 重量191克 [18][19] - 采用四微曲中框与超大R角设计 正反覆盖自研龙晶玻璃 抗摔强度提升10倍 [24][25] - 标准版电池容量7000mAh Pro Max版7500mAh 实测连续使用12.2小时剩余26%电量 [34][35] - Pro/Pro Max新增120Hz刷新率妙享背屏 支持自拍预览、汽车控制等功能 [40][41] - 徕卡调校三摄系统 优化人像算法 新增人景分离与肤色还原技术 [44][46] 显示与材料技术突破 - 采用卢米蓝新型红色发光主材 发光效率提升11.4% 实现国产材料技术超越 [29][31] - 屏幕红得更正 色更通透 亮度与功耗表现提升 [30] 小米平板8系列发布 - 标准版与Pro版两款新品 起售价2199元 [51] - 11.2英寸3.2K高清屏 标准版厚度5.75mm 重量485g 比iPad Air更薄 [53][54][55] - 首发澎湃OS 3系统 支持本地运行浏览器、CAD、WPS等桌面级应用 [58][59] - 标准版搭载骁龙8s Gen 4处理器 Pro版采用骁龙8至尊版 CPU性能提升78% GPU性能提升105% [63] 公司战略转型 - 从互联网玩家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型 一次性发布多品类智能硬件全家桶 [4][6][7] - 自研手机SoC计划坚持10年 投入至少500亿元 从高端芯片切入 [68][69] - 玄戒O1芯片为第一步 长期投入直至成功 [70]
全面对标iPhone的小米 17系列来了,最高价6999元!雷军回顾造芯造车艰辛:“只要你想,一定能改变”
国际金融报· 2025-09-26 06:17
产品发布与战略对标 - 小米于9月25日正式发布小米17系列手机,共三款机型:小米17、小米17 Pro和小米17 Pro Max [1] - 新品发布会提档至9月底,并采取跨代发布策略,直接从小米15系列跳至小米17系列,以全面对标苹果iPhone 17系列 [1] - 小米17 Pro系列被定位为“小米史无前例的大改变”,并强调与iPhone Pro系列完全对标,其中Pro Max配备6.9英寸超大直屏和7500mAh电池 [3] - 小米17 Pro系列创新性地引入了“妙享背屏”设计,在手机背面提供一块可真正使用的第二屏幕 [3] 产品规格与定价 - 小米17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配备7000mAh电池和徕卡Summilux光学系统,提供三种配置,起售价为4499元(12GB+256GB) [1] - 小米17 Pro提供四种配置,起售价为4999元(12GB+256GB),最高配置(16GB+1TB)售价为5999元 [3] - 小米17 Pro Max提供三种配置,起售价为5999元(12GB+512GB),最高配置(16GB+1TB)售价为6999元 [3] 公司战略转型与人才建设 - 公司确定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型的发展道路,大规模投入底层核心技术 [5] - 过去5年间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经历“大换血”,目前高管团队由两位联合创始人与一批外部引进及内部提拔的人才组成 [5] - 公司面临人才短缺挑战,“小米非常非常缺人”的词条曾登上微博热搜榜首,公司持续致力于内部提拔和外部招募 [7] 核心技术研发投入 - 公司重启芯片自研之路,历时三年于2024年5月22日实现玄戒O1首次回片,并于2025年5月22日正式发布搭载该芯片的产品 [7] - 公司明确芯片是成功的必由之路,计划至少坚持10年并投入至少500亿元用于造芯 [7] 汽车业务发展 - 小米汽车项目于2021年12月正式立项,SU7 Ultra最初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旨在打造全球最强纯电性能车 [8] - 小米造车选择对标特斯拉,通过拆解学习Model Y等车型进行研发 [8] - 小米YU7自7月6日开启交付以来,已交付超4万台 [8]
雷军回应小米手机跳过16
新浪财经· 2025-09-26 02:16
公司战略与研发投入 - 芯片研发被视为公司成功的必由之路 自研手机SoC至少需要坚持十年并投入至少五百亿[1] - 公司坚定从互联网公司转型为硬核科技公司 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以应对行业竞争压力[1] 产品对标与行业定位 - 小米17系列全面对标苹果iPhone17系列 包括外观、价格、续航和拍摄效果等方面[1] - 汽车业务中YU7研发以理想L9和特斯拉Model Y为参照 购买三辆Model Y进行零部件拆解学习[1] 市场竞争与用户策略 - 建议不选择YU7的顾客考虑特斯拉Model Y或即将发布的理想i6 表达对友商产品的认可[1] - 强调用户支持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手机生态支持与苹果互联并欢迎苹果用户购买[1] 品牌叙事与高管影响 - 凡客创始人陈年受公司造车经历鼓舞 将企业迁至杭州转型直播电商并重回抖音男装头部[1] - 回应跳过手机型号"16"命名为"17" 解释因产品过强而选择跳过特定型号命名[1] 行业挑战与认知转变 - 2020年面临苹果、三星、华为等行业巨头竞争压力 同时遭遇外界对组装厂、缺乏技术等质疑[1] - 高管曾陷入严重内耗 最终通过坚定技术投入实现战略转型[1]
全面对标iPhone的小米 17系列来了 最高价6999元!雷军回顾造芯造车艰辛:“只要你想,一定能改变”
国际金融报· 2025-09-25 23:47
产品发布 - 公司于9月25日正式发布小米17系列手机 包括小米17 小米17 Pro和小米17 Pro Max三款机型 全面对标苹果iPhone 17系列 [2] - 小米17配备6.3英寸屏幕 采用1.18mm极窄四等边设计 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搭载7000mAh电池 提供12GB+256GB/12GB+512GB/16GB+512GB三种配置 售价分别为4499元/4799元/4999元 [2] - 小米17 Pro系列采用"妙享背屏"设计 背面配备可操作第二屏幕 支持时钟显示 AI壁纸 动态通知和自拍等功能 全系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 [4] - 小米17 Pro厚度8mm 重量192g 配备6300mAh电池 提供12GB+256GB/12GB+512GB/16GB+512GB/16GB+1TB四种配置 售价4999元至5999元 [4] - 小米17 Pro Max配备6.9英寸超大直屏 厚度8mm 重量219g 搭载7500mAh电池 提供12GB+512GB/16GB+512GB/16GB+1TB三种配置 售价5999元至6999元 [4] 战略转型 - 公司2020年确定大规模投入底层核心技术的发展战略 从互联网公司转向硬核科技公司 [6] - 过去5年间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完成重组 目前高管团队仅剩两位联合创始人 同时引进和提拔大量新管理人员 [6] - 公司明确芯片研发是成功必由之路 计划至少坚持10年并投入500亿元 [8] - 2021年重启芯片研发 2024年5月玄戒O1首次回片 2025年5月正式发布搭载自研芯片的手机和平板产品 [8] 汽车业务 - 小米SU7 Ultra于2021年12月立项 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 2022年春节后项目暂停 5月重新启动 [9] - 2022年夏季开发备用车型YU7 作为SU7不成功时的保障方案 最终定位运动型SUV [9] - YU7自7月6日开启交付以来 已交付超4万台 [9] - 造车过程中对标特斯拉 购买三辆Model Y进行零部件拆解学习 [9] 人才发展 - 公司面临严重人才短缺问题 "小米非常非常缺人"词条曾登顶微博热搜榜首 [8] - 公司通过内部提拔和外部招募方式扩充管理团队 已有多名人才分担管理压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