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产
icon
搜索文档
割草机器人“淘汰赛”开启?森合创新解散背后,难解量产难题
南方都市报· 2025-05-27 10:31
公司动态 - 深圳森合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解散,原因涉及团队重组、制造难题和资金限制[1] - 公司成立于2022年,由云鲸早期联合创始人李畅创办,曾获蓝驰创投、小熊电器等近亿元天使轮融资[1][2] - 主打产品Oasa R1卷轴割草机器人在Kickstarter众筹230万美元(1790名支持者),但仅交付少量订单后公司解散[1][2] 产品与技术 - Oasa R1采用"无边界导航"方案,配备卷轴刀片结构、自动重磨模块和双摄视觉感知系统,定位中高端市场(单机1199美元起)[2][3] - 卷轴刀片工艺复杂导致量产困难,单套成本达传统方案的2-3倍,良品率不稳定[3] - 2024年底样机测试后,小批量生产遭遇核心模组外采困难,被迫推迟交付节点[3] 行业现状 - 全球家庭庭院总数达2.5亿个(北美1亿+欧洲8000万),智能割草机欧洲渗透率10%-15%,美国不足2%[6] - 中国品牌加速出海:科沃斯割草机器人海外收入同比增186.7%,九号公司Navimow品牌收入从2.24亿元增至8.61亿元[6][7] - 深圳形成产业链集群,超30家企业活跃于赛道,如来牟科技、汉阳科技等[7] 竞争格局 - 行业淘汰赛加剧:正浩、河森堡机器人等已退出市场,初创公司生存难度高[8] - 头部厂商面临交付能力不足、退货率高、海外售后体系不完善等问题[8] - 行业从技术突破转向成本优化与供应链整合阶段,工程化管理能力成关键[8]
小米首款SoC芯片真容揭晓 行业人士:小米芯片团队竞争力很强
快讯· 2025-05-22 09:16
新品发布会 - 小米将于5月22日晚7点举行战略新品发布会 [1] - 发布会将推出首款SoC芯片玄戒O1和首款SUV YU7等新品 [1] SoC芯片玄戒O1 - 玄戒O1采用目前最先进的3纳米芯片制程工艺 [1] - 芯片方案为小米自研AP架构搭配外挂第三方基带 [1] - 第三方分析机构Omdia评价其性能可媲美当前旗舰级芯片产品 [1] 行业意义 - 小米成为中国第二家实现旗舰SoC芯片量产并商用的手机终端制造商 [1] - 在复杂国际环境和激烈产业竞争背景下具有重要行业突破意义 [1] 团队与技术 - 小米芯片团队竞争力被行业人士评价为很强 [1] - 小米内部人士透露大芯片项目此前进展神秘 [1]
灿芯股份: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5-21 17:29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0.90亿元,同比下降18.77% [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04.72万元,同比下降64.19% [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1.67万元,同比下降75.13% [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65亿元,同比增长66.63% [7] - 总资产为17.35亿元,同比增长28.17% [7] 业务构成 - 芯片设计业务收入占比未披露,但完成流片验证项目数量为190个,同比增长30.14% [9] - 芯片量产业务收入为8.09亿元,同比下降14.54% [9] - 全定制服务收入未披露具体金额,但占比较为稳定 [9] - 工程定制服务收入为4.65亿元,同比下降18.52% [9] 客户结构 - 系统厂商客户收入占比25.07% [9] - 芯片设计公司客户收入占比68.34% [9] - 其他类型客户收入占比6.60% [9] 订单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在手订单合计8.07亿元 [10] - 芯片设计业务在手订单4.30亿元 [10] - 芯片量产业务在手订单3.78亿元 [10] 财务预算 - 2025年力争实现营业收入稳定增长 [7] - 将通过市场开拓和激励机制实现经营目标 [7] - 推行全员成本节约意识,加强预算管理 [7] 公司治理 - 2024年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 [10] - 2024年召开6次监事会会议 [20] - 计划2025年取消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32] 研发投入 - 2025年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8] - 重点布局汽车电子、端侧AI、AI+IoT等高潜力领域 [18] - 持续完善研发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 [18]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70元(含税) [28] -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040万元 [28] - 现金分红比例为33.42% [28] 审计机构 - 聘任容诚会计师事务所负责2025年度审计工作 [30] - 2025年审计费用总计140万元 [30] - 其中财务报告审计费用120万元,内部控制审计费用20万元 [30] 关联交易 - 2024年与江苏长电科技及其子公司发生日常关联交易 [26] - 关联交易按照市场价格定价,符合公允原则 [26] - 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已通过董事会审议 [27]
长城汽车十年后再战2025环塔拉力赛 魏建军:不为夺冠只为量产车品质提升
证券日报网· 2025-05-21 15:41
赛事参与情况 - 公司组织哈弗、坦克、长城炮三大品牌共十辆原厂量产赛车参赛,涵盖汽油、柴油、新能源三种动力类型 [1] - 参赛车型包括坦克300Hi4-T、坦克400Hi4-T、坦克500Hi4-Z等混动新能源车型,以及哈弗H9、猛龙2 0T和长城炮3 0T火炮等传统动力车型 [1] - 车队由20名车手和领航员组成,其中包括71岁车手梁钰祥等具有赛事经验的选手 [1] - 这是公司继2015年获得环塔拉力赛总冠军后,时隔十年再次以多品牌联合形式参赛 [1] 赛事背景与特点 - 本届环塔拉力赛赛程为期13天,总里程约4500公里,其中特殊赛段2350公里 [1] - 地形以沙漠为主(65%),兼有戈壁(15%)和砂石(20%)路段,被誉为"亚洲最严苛越野拉力赛" [1] 参赛目的与战略意义 - 公司希望通过严苛赛事验证产品可靠性和耐久性,并通过赛事积累赋能量产车型开发 [1] - 参加T2量产组旨在极端环境下对量产车进行验证,希望将面向用户的车型带到环塔赛事 [1] - 董事长魏建军认为赛事真正价值在于将数万组底盘数据、动力调校经验转化为量产车的品质提升 [2] - 公司2002年投资6000多万元建设发动机性能台架+整车转毂实验室,至今发动机专项实验室累计投资超过5亿元 [1] 技术研发投入 - 公司建设了完整的发动机研发系列试验室,用于发动机专项实验室建设累计投资超过5亿元 [1]
资金动向 | 北水买入港股超63亿港元,加仓美团、中国移动
格隆汇APP· 2025-05-20 20:40
南下资金流向 - 南下资金净买入美团-W 12.34亿港元、中国移动5.5亿港元、建设银行4.99亿港元、康方生物4.85亿港元、中芯国际2.01亿港元、泡泡玛特1.63亿港元、零跑汽车1.39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净卖出小米集团-W 3.1亿港元、腾讯控股3.06亿港元、三生制药1.2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11日净卖出腾讯控股共计139.0601亿港元,连续3日净卖出小米集团共计12.8491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6日净买入建设银行共计48.1904亿港元,连续6日净买入中国移动共计26.7883亿港元,连续3日净买入美团共计17.8389亿港元 [1] 北水关注个股动态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全球开发与商业化协议,首付12.5亿美元,总额60.5亿美元(除中国内地外),并获得1亿美元股权投资和中国商业化选择权 [4] - 建设银行等国有六大行宣布降低多个期限人民币存款利率,其中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下调25个基点,分别至1.25%和1.3% [4] - 零跑汽车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7.1%至100.2亿元人民币,单车收入同比增长4.9% [4] 小米集团最新动态 - 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芯片玄戒O1已开始大规模量产,将搭载于高端旗舰手机小米15spro和超高端OLED平板小米平板7ultra [5]
伯特利:预计今年墨西哥收入将快速增长,EMB或明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快讯· 2025-05-20 17:58
产品量产计划 - 空气悬架预计今年年底实现小批量生产 [1] - EMB(电子机械制动)计划今年下半年小批量生产,明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1] - EMB和空气悬架的量产预计将对公司产品毛利率和市占率产生较大提升作用 [1] 墨西哥业务发展 - 公司今年将完成墨西哥工厂二期项目建设 [1] - 预计今年墨西哥收入将实现快速增长 [1]
电池能量密度“竞赛”日趋白热化
证券日报· 2025-05-20 00:15
新能源汽车电池能量密度竞赛 - 国轩高科发布6款电池新品,包括"G垣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 [1] - 国轩高科规划建设年产能12GWh的准固态电池产线,搭载该电池的样车累计行驶里程已超1万公里 [1] - 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性能提升,单体容量已提升150% [1] 行业技术进展 - 德尔股份固态电池样品能量密度达260Wh/kg,下一代产品目标为400Wh/kg [2] - 赣锋锂业二代混合固态锂电池能量密度达420Wh/kg,循环寿命超700次,已开发出500Wh/kg样品 [2] - 固态电池相比液态电池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方面具有优势,可显著提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2] 安全性突破 - 国轩高科"G垣准固态电池"采用纳米级防弹衣设计,可承受3mm钢针穿刺不起火、不爆炸 [2] - 德尔股份固态电池样品已通过针刺、加热、过充电等第三方安全性实验 [3] 商业化挑战 - 固态电池大规模商业化面临生产成本较高的制约因素 [3] - 随着技术成熟和规模化生产,固态电池成本有望接近传统液态锂电池 [3]
汽车行业周报:吉利发布一季报暨“一个吉利”战略整合计划,长城魏牌全新高山正式上市-20250518
国海证券· 2025-05-18 17: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汽车板块投资评级为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催化下乘用车销量超预期,2025年政策延续支撑汽车消费,继续看好汽车板块机会,维持“推荐”评级 [5][16] - 推荐自主崛起新阶段高端化发展车企、高阶智驾“平价化”受益企业、机器人量产产业链标的、自身经营周期向上的优质零部件企业以及商用车领域龙头 [5][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动态 - 吉利汽车5月15日发布一季度业绩,营收725.0亿元同比升38.6%,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升263%,与极氪科技整合达成“一个吉利”战略 [5][12][27] - 2026款零跑C10上市,5款配置售价12.28 - 14.28万元,纯电版续航最高605km,增程版综合续航1190km,激光雷达版支持27项辅助驾驶功能 [5][13] - 长城魏牌全新高山MPV 5月13日上市,售价30.98万起,全系搭载智能驾驶和Hi4动力系统,不同车型续航有别 [5][14] - 蔚来6系SUV双子星ES6和EC6 5月16日上市,ES6起售价33.8万元,EC6起售价35.8万元,均搭载ADB大灯,动力和辅助驾驶功能强 [5][15] 本周板块追溯 板块涨跌幅 - 2025.5.12 - 5.16 A股汽车板块跑赢上证综指,汽车板块指数+2.4%,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汽车服务分别为+4.4%/-1.7%/+2.2%/+0.6%,周度成交额环比上升 [5][17] - 同期港股汽车整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零跑汽车/吉利汽车涨跌幅分别为+9.1%/+6.0%/+5.6%/+9.5%/+7.5% [5][17] 个股涨跌幅前十 - 涨跌幅前十个股中,成飞集成领涨(+61.1%),苏奥传感领跌(-9.0%) [21][22] 新闻与公告 重要公告 - 江淮汽车4月整车销量3.1万辆同比降3.6%,1 - 4月累计13.0万辆同比降5.9% [24] - 广汽集团4月整车销售11.6万台同比降12.7%,1 - 4月累计48.8万台同比降10.2%,新能源汽车有增长 [25] - 一汽解放4月整车销售2.0万台,1 - 4月累计9.5万台同比降11.25% [26] 重要行业新闻 - 4月全球电动车销量150万辆同比增29%,中国市场增长32%达90万辆,北美市场下滑 [28] - 5月13日哪吒汽车关联公司新增破产审查案件,三年累计亏损183亿元,拖欠货款60亿元 [29] - 2025年一季度越南汽车销量同比增24%,东南亚其他市场微跌 [30] - 5月15日比亚迪欧洲总部落户匈牙利布达佩斯,将聚焦研发并推动产业链升级 [31] 行业指标跟踪 - 2025年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6万辆和291.5万辆,环比增42.9%和37%,同比增11.9%和8.2% [32] - 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7.4万辆和246.8万辆,环比增44.2%和36%,同比增14.4%和10.4% [32]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7万辆和123.7万辆,同比增47.9%和40.1% [32] - 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3.1万辆和44.7万辆,环比增35.8%和42.8%,同比降1.4%和2.4% [32] 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 - 报告给出多家重点公司2025 - 05 - 16股价、2024 - 2026E的EPS和PE数据及投资评级 [7][54]
汽车行业周报:吉利星耀8、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正式上市-20250513
国海证券· 2025-05-13 21: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催化下乘用车销量超预期,2025年政策延续支撑汽车消费,继续看好汽车板块机会,维持“推荐”评级 [6][15] - 推荐自主崛起、高阶智驾“平价化”、机器人量产、优质零部件、商用车等领域相关企业 [6][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动态 周动态 - 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推出7款配置,限时售价11.58 - 15.58万元,有节能与性能两种动力版本,部分智驾版配置高 [13] - 5月8日理想L系列6789智能焕新版上市,售价不变配置升级,提供价值4w + 权益,芯片和激光雷达升级 [14] 周观点 - 看好汽车板块机会,推荐理想、江淮、吉利等车企,小鹏、华阳等智驾相关企业,拓普、三花等机器人产业链企业,福耀、星宇等零部件企业,福田、宇通等商用车企业 [6][15] 本周板块追溯 板块涨跌幅 - 2025.5.6 - 5.9 A股汽车板块略跑赢上证综指,汽车板块指数+2.0%,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汽车服务分别为+1.8%/-0.2%/+2.4%/+0.9%,周度成交额环比上升 [6][16] - 2025.5.6 - 5.9港股汽车整车理想/小鹏/蔚来/零跑/吉利涨跌幅分别为+5.2%/-3.2%/-3.9%/-1.6%/+10.1% [6][16] 个股涨跌幅前十 - 本周5.6 - 5.9涨跌幅前十个股包括成飞集成(+34.1%)等,涨跌幅后十个股包括浙江荣泰(-9.2%)等 [26] 新闻与公告 重要公告 - 长城汽车2025年4月整车销量10.0万辆,同比增长5.6%;1 - 4月累计35.7万辆,累计同比下降3.6% [27] - 上汽集团2025年4月整车销售37.7万台,同比增长4.6%;1 - 4月累计销售132.1万台,同比增长10.7% [28] - 比亚迪2025年4月整车销售38.0万台;1 - 4月累计销售138.1万台,同比增长47.0% [30] - 长安汽车2025年4月整车销售19.1万台,同比减少9.3%;1 - 4月累计销售89.6万台,同比减少0.7% [31] - 宇通客车2025年4月整车销售3338台,同比减少27.4%;1 - 4月累计销售1.2万台,同比增加0.2% [32] - 福田汽车2025年4月整车销售5.5万台,1 - 4月累计销售22.5万台,同比增长12.5% [33] 重要行业新闻 - 5月7日吉利汽车拟私有化极氪,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 [34] - 5月8日工信部征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意见 [35] - 5月9日上汽享道出行完成超13亿元C轮融资,拟赴港IPO,计划2026年内L4级别Robotaxi车队规模达200台 [36] - 5月7日晚小米汽车回应SU7 Ultra相关争议并致歉 [37] 行业指标跟踪 - 2025年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6万辆和291.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42.9%和37%,同比分别增长11.9%和8.2% [38] - 2025年3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7.4万辆和246.8万辆,产量分别环比增长44.2%和36%,同比分别增长14.4%和10.4% [38] - 2025年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7万辆和12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9%和40.1% [38] - 2025年3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3.1万辆和44.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35.8%和42.8%,产销量分别同比下降1.4%和2.4% [38] 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 - 报告给出银轮股份、保隆科技等多家公司2025/5/12股价、2024 - 2026E EPS、PE及投资评级 [8][61]
固态电池量产节奏持续推进,看好产品领先的材料企业
2025-05-12 23:1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固态电池、锂电、电信、AI、人形机器人、光伏、风电、传统电网 - **公司**:国轩高科、宁德时代、德赛电池、有研新材、天赐材料、嘉泽新能、厦钨新能、下游新能、当升科技、容百科技、莱尔科技、新元材质、长阳科技、苹果、科达利、富临精工、震裕科技、金阳股份、迈斯特、明智电器、Meta、阿里、腾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固态电池**:基本面和交易性因素均发生变化值得重点关注,CIBF会议将催化锂电产业链,国轩高科将发布新产品和技术;宁德时代港股上市预示海外产能扩张,一季报后市场风险偏好回归,固态电池优势明显新产品推动技术迭代;硫化物是固态电解质材料未来方向,有研新材等企业积极布局;厦钨新能在NL正极材料领先已批量出货消费侧[1][2][3][4][5][6] - **电信**:2025年高频率成长性主线尤其是AIT、人形、固态等新方向成市场关注热点,固态电池主线值得重点推荐[2] - **AI**:苹果AI应用进展缓慢计划在浏览器中增加AI服务;AI应用推动算力建设,数据中心HVDC和AC - DC供电系统需求突出;AIDC资本开支积极,Meta、阿里等增加AI投入,下半年AI硬件是投资重点[1][7][8][12] - **人形机器人**:关注科达利等锂电精密加工企业,业绩扎实估值合理;电机板块受益于人形机器人概念催化,产业链处于样品测试阶段应关注投资机会[1][10][11] - **光伏和风电**:光伏企业对高效电池技术量产积极,新领跑者计划或落地,BC电池技术及减铟技术是重要细分方向;风电竞争态势稳固,海上风电装机量预计增长,关注欧洲市场出口建厂企业[13] - **传统电网**:2025年第二轮招标金额176亿元,行业进入景气周期,新能源配网功率预测需求落地,特高压建设预期催化板块[1][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导电剂碳纳米管存在一定争议,但莱尔科技和都是技术仍值得重点关注;无机固态电解质对隔膜需求依然存在,新元材质、长阳科技等公司有所布局[5] - 明智电器作为特斯拉T1ONE核心标的,在第一轮人形机器人行情中脱颖而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