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钱

搜索文档
破局权益投资银行理财入市恰逢其时
上海证券报· 2025-07-10 02:22
银行理财转型为耐心资本 - 银行理财正从"类存款"打理者转型为更具长期视角的机构投资者 [4] -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重返30万亿元大关 与公募基金体量旗鼓相当 [4] - 光大理财董事长提出银行理财资金"三长"优势:产品封闭期延长、资产配置多元、政策环境优化 [5] 银行理财入市机遇 - 新"国九条"等政策为银行理财资金入市打开窗口 降低参与定增门槛 [5] - 低利率环境下固收资产获利空间有限 布局权益投资成为行业破局关键 [5] - 银行理财资金已与险资、养老金并列为长期资金主力 在REITs等领域获得更多直投通道支持 [5] 银行理财面临的挑战 - 客户风险偏好不匹配 中低风险群体对净值波动敏感 2022年底债市波动曾触发"赎回潮" [6] - 资产负债久期结构不匹配 多数产品期限6-9个月 难以匹配定增等项目长期锁定期 [7] - 投研能力不足 多数机构未建立成熟权益投研体系 与基金公司存在差距 [7][8] 推动权益投资破局的建议 - 打通销售渠道 建议取消中高风险产品面签要求 丰富券商及互联网代销渠道 [9] - 建立份额转让平台等退出机制 解决长期限产品流动性问题 [9] - 改革考核机制 延长至3年以上周期考核 强化风险调整后收益等长期指标 [10]
“险资标杆”鸿鹄基金,“敲定”925亿本金
华尔街见闻· 2025-07-04 20:57
鸿鹄基金第三期设立 - 鸿鹄基金第三期1号基金成立规模为225亿元人民币,新华保险出资112.5亿元认购份额 [1][2] - 鸿鹄基金前三期总投入规模达到925亿元人民币 [1] - 第三期基金出现1号序列数且规模非100亿整数倍,可能意味着出资对象变化,不再仅由国寿和新华保险对半承担 [2] 出资结构变化 - 鸿鹄基金第三期或将包括外部投资者出资,但基金操盘仍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资管团队负责 [2] 投资策略 - 鸿鹄基金第三期将继续投资并长期持有公司治理良好、经营稳健、股息稳定且流动性好的大盘蓝筹股 [3] - 秉持市场化、法治化和"长钱长投"原则,坚持保险资金长期资本属性 [3] - 目标是减少股价短期波动对保险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投资收益 [3] 已投资产情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鸿鹄基金持有中国电信59.8亿元市值、伊利股份42.90亿元市值、陕西煤业23.05亿元市值 [4] - 中国电信股价处于近一年高位附近,伊利股份在中位略高位置,陕西煤业在中低位置 [4] - 这些公司均为行业内经营能力突出、分红水平较高的企业 [4]
★A股主要股指"含科量"提升 更有效表征企业转型升级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6
指数样本股调整概况 - 沪深交易所及国际指数编制公司MSCI、富时罗素近期集中发布指数样本股调整名单,涉及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多个主要指数 [1] - 调整后挂钩上证50、科创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的ETF产品规模总计约1.7万亿元,相比2021年底增长近4倍 [1] - 样本股调整影响主要体现在优化指数表征性、引发资金结构性流动、对调入股票股价产生正面影响三方面 [1] 指数调整的行业特征 - 主要指数科技股权重增加,沪深300信息技术行业样本数量增加2只权重上升0.18%,中证500信息技术样本增加12只权重上升1.82%,中证1000工业样本增加10只权重上升1.06% [2] - 调整后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的科创板及创业板样本数量分别为51只、124只、343只,权重分别为15.72%、25.83%、34.14% [2] - 北交所修订《北证指数计算与维护细则》,强化"专精特新"定位,提升北证50投资价值 [2] 市场风格与个股表现 - 沪深300指数调出电力设备、建筑建材个股,调入银行、人工智能、军工个股,与当前"成长+红利"哑铃型市场风格一致 [3] - 6月3日沪深300调入的7只个股中6只上涨,沪农商行涨停,渝农商行涨超6%,软通动力涨超3% [3] - 历史数据显示指数调入带来的被动交易对股票产生正面价格影响,规模越大效应越显著 [3] 国际指数调整影响 - MSCI中国指数新纳入5只A股,生效日当天纳入标的芯原股份、百利天恒尾盘异动拉升,百利天恒股价创历史新高 [4]
★在更深层次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 促进"长钱长投"机制进一步优化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中长期资金入市动态 - 中国太保推出目标规模200亿元的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是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基金之一 [1] - 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平安人寿等多家第二批试点机构的基金已获批,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获批100亿元 [2] - 中国诚通旗下诚通金控认购三家公募机构的ETF首发份额,传递看好国资央企上市公司长期价值的信号 [1][2] - 社保、保险、年金等中长期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超过2000亿元 [2] 政策与制度优化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立与基金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机制 [2] -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管理费收取依据持有期限和年化超额收益率分档 [3] - 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对私募基金投资期限与锁定期实施"反向挂钩" [3]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拟再批复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 [5] 市场影响与预期 - 浮动费率结构促使基金经理注重风险收益平衡,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 [3] - 私募基金投资满48个月可缩短锁定期,提高资金流动性和使用效率 [4] - 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比例距离监管上限还有较大空间,有望继续提升 [4][5] - 中金所将深化中长期资金参与国债期货市场,丰富市场参与者结构 [5] 行业建议与展望 - 专家建议提高个人养老金缴费限额,深化免税制度,开发低费率指数产品 [5] - 市场预期《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将打通入市卡点堵点 [4] - 政策释放鼓励长期资本参与产业整合的信号,增强私募行业信心 [4]
规模居首的中证A500ETF将更名:A500ETF华泰柏瑞
新浪基金· 2025-07-02 09:09
ETF产品更名与标准化 - 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自7月3日起扩位证券简称为"A500ETF华泰柏瑞",采用"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三要素命名格式,提升产品辨识度和筛选效率 [1] - 截至6月27日该ETF规模达202.56亿元,为同类规模之首且是唯一规模突破200亿元的中证A500指数ETF [1] - A股市场已上市ETF超1200只合计规模4.2万亿元,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相关ETF产品达38只 [1] 标杆产品与市场生态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采用0.15%管理费率和0.05%托管费率的市场最低档结构,2025年6月单次分红84亿元创境内ETF纪录,成立13年累计分红超165亿元 [3] - 红利ETF(510880)规模192亿元为同类第一,成立18年分红18次累计42.98亿元,是唯一累计分红超40亿元的红利主题基金 [4] - 红利低波ETF(512890)规模186亿元,其联接基金连续21个月每月分红,累计每10份分红2.65元 [5] 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 中证A500指数覆盖500只行业龙头,前五大行业为电子(16.3%)、银行(14.8%)、电力设备(12.5%)、医药生物(11.2%)和食品饮料(9.7%),兼具成长与价值属性 [6] - 该指数纳入ESG和互联互通筛选标准,基金经理认为龙头公司将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和政策导向 [6] - 大盘价值风格当前下行空间有限,下半年经济复苏可能提供上涨空间,持有价值相对较高 [6] 行业发展趋势 - ETF市场突破4万亿元后,提升投资者服务能力和构建"长钱长投"生态成为高质量发展核心 [5] - 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类转移,沪深300和中证A500等核心指数成为重要载体 [5] - 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通过ETF入市趋势明显,产品透明度对配置至关重要 [2]
A500ETF人气单品将更名 华泰柏瑞多路并进打造“长钱长投”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22:07
ETF产品命名标准化 - 华泰柏瑞基金将旗下中证A500ETF(563360)的扩位证券简变更更为"A500ETF华泰柏瑞",采用"标的指数+ETF+管理人名称"三要素命名格式 [1] - 易方达、华夏、富国、嘉实等头部基金公司已推进类似ETF更名事项,提升产品辨识度和吸引力 [2] - 南方、嘉实、富国旗下A500ETF已采用相同命名方式,行业推动标准化命名成为共识 [5] 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市场表现 - 截至6月27日,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资产规模达202.56亿元,为同类规模之首且唯一突破200亿元的A500ETF [2][5] - 产品具备规模大、流动性佳、费率低(管理费0.15%/年+托管费0.05%/年)等优势 [2][8] - 中证A500指数覆盖各行业龙头公司,代表中国经济竞争力和稳定性,长期受益于市场集中度提升趋势 [6] 国内ETF市场发展现状 - A股上市ETF数量超1200只,总规模突破4.2万亿元 [3] - 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及相关产品达38只,同质化命名增加投资者筛选难度 [3] - 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通过ETF入市趋势明显,对产品辨识度和透明度要求提升 [5] 华泰柏瑞基金产品策略 - 沪深300ETF(510300)创境内ETF单次分红纪录(84亿元),成立13年累计分红165亿元 [8] - 红利ETF(510880)规模192亿元,成立18年累计分红42.98亿元,为分红超40亿元的唯一红利主题基金 [9] - 红利低波ETF(512890)规模186亿元,其联接基金连续21个月每月分红,累计分红2.65元/10份 [9] - 公司构建包含宽基指数和红利主题的长线投资产品矩阵,如红利ETF(510880)、红利低波ETF(512890) [8][9] 行业服务升级方向 - ETF更名响应《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化管理人品牌责任与服务意识 [5] - 通过降费(最低档费率结构)、分红等措施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 [8] - 标准化命名减少信息筛选成本,契合中长期资金战略配置需求 [2][5]
正式更名“A500ETF华泰柏瑞”,背后有何深意?
券商中国· 2025-07-01 19:51
产品更名与规模表现 - 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563360)将于2025年7月3日起正式更名为"A500ETF华泰柏瑞",以增强产品辨识度和投资者服务能力 [1][4] - 该产品自2024年9月成立以来规模达226.40亿元,为全市场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中规模最大且唯一突破200亿元的产品 [2][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市场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总规模突破2100亿元,在A股标的指数跟踪产品中规模排名第二 [7] 指数特性与投资价值 - 中证A500指数覆盖A股500只市值大、流动性好的优质个股,行业分布多元均衡,能反映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趋势 [8] - 指数成份股包含各行业龙头公司,受益于市场集中度提升和政策支持,长期盈利能力有望增强 [8] - 当前A500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盈利质量改善且现金流增强,部分子行业在产业链整合和消费升级下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9] 公司产品线与战略布局 - 华泰柏瑞基金在宽基指数(如沪深300ETF)和SmartBeta赛道(如红利低波ETF)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旗下多只产品规模超百亿元 [3][10] - 公司管理的沪深300ETF(510300)规模达3747亿元,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权益类ETF [10] - 公司通过低费率、高流动性和严格跟踪误差控制等策略,打造优质指数工具以支持"长钱长投"生态 [10][11]
2025Q1企业年金数据:首次公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健全长周期考核制度破局
五矿证券· 2025-06-30 15: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非银金融行业评级为看好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国企业年金规模和参与职工人数将延续稳步增长态势,与国家发展养老产业精神契合 [2] - 首次公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指标,助力构建“长钱长投”制度环境,企业年金是优质中长期资金来源 [3] - 投资规模稳步增加,固收类资产长期收益率亮眼,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有提升空间,高股息或“科技 + 红利”策略占优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5 年一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 3.73 万亿,参与职工 3290.81 万人,投资资产净值 3.70 万亿,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 7.46% [1] 事件点评 - 2025Q1 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较 2024 年末增长 2.38%,同比增长 13.48%;参与职工较 2024 年末增长 1.51%,同比增长 3.05% [2] - 人社部首次公布“近三年累计收益率指标”,是制度突破,2025Q1 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 7.46% [3] - 2025Q1 全国企业年金投资资产净值较 2024 年末增长 2.64%,单一计划规模 3.32 亿元占比 89.70%,集合计划 0.38 亿元占比 10.24% [4] - 固定收益类计划近三年累计收益率 10.54% 高于含权益类资产 7.06%,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有提升空间 [4]
20万亿私募业加速洗牌,头部效应显著!“金长江”私募赋能计划启动
券商中国· 2025-06-27 07:26
私募行业现状与趋势 - 截至2025年4月私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达20.22万亿元,连续五个月正增长并重回20万亿大关,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5.51万亿元 [3] - 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前五管理人规模占比14%,前十占比20.42%,前20%管理人规模占比高达93.10%(2023年末数据)[3] - 年内中基协已注销私募管理人568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数量降至7827家(截至2025年4月),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2][3] - 百亿级私募达87家,包括主观策略40家、量化策略39家及混合策略7家(截至2025年6月18日)[3]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资金向中大型机构集中,中小机构募资困难,行业加速从"量增"向"质升"转型 [2][4] - 监管政策完善推动异常及违规私募清退,行业洗牌加速 [3][4] - 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认为行业呈现高度集中化趋势,头部效应明显且淘汰率高 [4] 金长江私募赋能计划核心内容 - 计划于2025年6月26日启动,提供"资金、研究、交易、品宣"四大支持 [4][6] - 评选机制优化:采用7大一级策略和22类细分策略分组,实施"定量+定性"综合评估标准 [8] - 资金支持包括:优先代销合作、"金航母"百亿资金平台直接投资/FOF投资/代销等 [9][10] - 研究服务提供长江研究小程序使用权、首席分析师交流会及上市公司调研机会 [12] - 交易服务涵盖多样化数据、算法总线、专属席位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13] - 品宣服务包含证券时报专栏、券商中国专访及全国分会场沙龙活动 [14][15][16] 行业生态建设 - 计划旨在构建"长期资本-优质管理人-市场价值"正向循环生态 [5] - 通过长期资金对接、投研支持及品牌建设推动私募行业高质量发展 [5][16] - 长江证券定位为行业"价值发现者"与"成长加速器",倡导长期主义投资理念 [16]
理财公司谋划下半年突围战 权益另类资产成收益新支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6-27 04:27
行业趋势 - 银行理财行业面临资产荒和债市波动挑战,传统固收资产收益下降,重构投资范式迫在眉睫 [1] - 市场呈现"低利率、高波动"特征,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降10个基点,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 6%-1 7%区间震荡 [1] - 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以固收类为主,一季度末投向债券、现金及银行存款、同业存单余额分别为13 68万亿元、7 27万亿元、4 20万亿元,占比43 9%、23 3%、13 5% [1] 投资策略转型 - 理财公司需从单一资产转向多元策略,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拓宽收益来源,提升资管能力 [2] - 海外市场经验显示,初期通过信用挖掘、杠杆和久期策略获取收益,但随着利差收窄,市场进入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核心的新阶段 [2] - 招银理财下半年将加大类固收增强型资产和权益类资产布局,优化交易策略,配置红利低波组合、市场中性策略和REITs等 [2] - 汇华理财强调全球多元资产配置思路,分散风险并捕捉更多收益机会 [2] 资产类别偏好 - 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另类资产与权益类资产,下半年股债金均衡配置更具优势 [3] - 黄金配置价值显著但价格处于高位,债券市场受益于低通胀环境,股市有望迎来资金推动型上涨 [3] - 招银理财将基于客户风险偏好,寻找收益优于债券的资产类别,科技与红利策略仍具优势,政策驱动的新消费领域可能成为超额收益来源 [4] - 理财公司加大对黄金主题理财产品布局,截至6月26日,名称带"黄金"字样的理财产品共有46只 [4] 绝对收益目标 - 理财公司以实现绝对收益为核心目标,注重风险控制和回撤管理 [5] - 多元资产组合和分散化配置可提升收益确定性,降低极端损失风险,匹配理财客户需求 [5] - "固收+期权"与多资产策略是实现绝对收益的核心策略,权益资产投资比例控制在10%以内以控制回撤 [5] 含权产品发展 - 招银理财战略目标是打造"以绝对收益目标为主、相对收益目标为辅"的含权产品体系,PR3及以上含权产品规模2400余亿元 [6] - 理财公司响应"长钱长投"政策号召,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增持ETF,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 [6] - 一季度末权益类理财产品规模较年初增加约200亿元,存续规模升至0 08万亿元,占比0 2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