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林洋能源(601222):储能盈利维持较高水平,智能板块稳健增长
长江证券· 2025-05-07 10: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林洋能源2024年实现收入67.42亿元,同比下降2%;归母净利7.53亿元,同比下降27%;2024Q4实现收入15.76亿元,同比下降26%;归母净利 -1.57亿元。2025Q1实现收入11.24亿元,同比下降28%;归母净利1.24亿元,同比下降43% [2][6] - 2025年公司储能业务海外有望爆发,板块整体收入规模进入高速增长期,海外毛利率优于国内,出货结构变动有望维持毛利率持平;智能板块国内外并重,收入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各业务板块情况 - 智能板块:强化国内市场份额,深耕海外本地布局;2024年在国网电能表招标采购中中标约6.31亿元,在南网计量产品框架招标项目中中标约6.01亿元;是国内最大的智能电表出口企业之一,产品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电能表及终端收入27.04亿元,同比+18.9%,毛利率达36.12%,同比+1.19pct [12] - 新能源板块:电站建设稳步推进,智能化运维规模持续扩大;以三大基地为核心推进项目建设,2024年在建项目超1245MW,开工项目超545MW,并网规模超1145MW,风电项目并网350MW;2024年电站销售收入11.86亿元,同比 -8.5%,毛利率达25.94%,同比+14.46pct;光伏发电收入8.81亿元,同比 -0.7%,毛利率达64.44%,同比 -5.39pct [12] - 储能板块:交付规模稳健提升,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截至2024年底,储能系统累计交付及并网超4.5GWh,储备项目超10GWh,稳住毛利率水平,产品性价比居行业第一梯队;2024年储能业务收入9.19亿元,毛利率达17.64%,同比+1.55pct [12] 2025Q1业绩下降原因 - 电站BT项目在建中,本期无BT电站销售收入,收入下降,毛利下降 [12]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742|8091|9547|10979| |营业成本(百万元)|4751|6081|7115|8253| |毛利(百万元)|1992|2010|2433|2726| |营业利润(百万元)|933|1025|1146|1359| |利润总额(百万元)|923|1025|1146|1359| |净利润(百万元)|770|861|963|1142|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百万元)|753|852|954|1131| |EPS(元)|0.37|0.41|0.46|0.55|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973|938|1927|518|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460|-50|-39|-30|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612|-89|-89|-89|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百万元)|-98|799|1799|400| |每股收益(元)|0.37|0.41|0.46|0.55|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0.47|0.46|0.94|0.25| |市盈率|19.11|13.39|11.96|10.09| |市净率|0.93|0.69|0.65|0.61| |EV/EBITDA|8.61|7.28|4.28|3.69| |总资产收益率|3.0%|3.4%|3.4%|4.0%| |净资产收益率|4.8%|5.2%|5.5%|6.1%| |净利率|11.2%|10.5%|10.0%|10.3%| |资产负债率|36.3%|34.2%|36.5%|34.2%| |总资产周转率|0.28|0.32|0.36|0.39| [18]
旭升集团系列二十-财报点评:一季度毛利率环比提升,人形机器人业务全面推进【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06 23:5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44.1亿元,同比-8.8%,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41.7%,扣非净利润3.6亿元,同比-46.8% [2] - 25Q1营收10.5亿元,同比-8.1%,环比-7.8%,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39.2%,环比+2.5%,扣非净利润0.8亿元,同比-42.7%,环比+10.1% [2] - 特斯拉2024年交付179万辆,同比-1.1%,25Q1交付33.7万辆,环比-32.1% [2] 盈利能力分析 - 25Q1毛利率20.8%,同比-3.0pct,环比+3.2pct,净利率9.2%,同比-4.6pct,环比+1.0pct [4] - 25Q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3%/4.7%/4.8%,同比-0.5/+1.3/-0.2pct,环比+1.5/-0.3/+1.5pct [4] - 未来随项目释放带来产能利用率提升,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回暖 [4] 业务布局与战略 - 掌握压铸、锻造、挤压三大铝合金工艺,横向拓展至储能领域,纵向完成零部件集成化布局 [6] - 24年储能业务营收约2.3亿元,同比增长超2倍,与多家知名储能客户建立合作 [22] - 人形机器人业务斩获多家海内外客户项目定点,研发关节壳体、躯干结构件等关键产品 [8] 产能与全球化进展 - 墨西哥生产基地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2025年投产 [20] - 泰国基地计划部署铝镁合金、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制造 [8] - 海外市场获北美主流车企纯电平台约19亿元订单,国内市场中标多家头部新能源主机厂项目 [10] 技术研发与创新 - 成功研发半固态注射成型的电机壳体,与国外客户就镁合金电驱壳体项目开展合作 [21] - 在研项目包括变速箱壳体、三电系统壳体等多个核心产品,与国内外主机厂研发试样镁合金项目 [21] - 持续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原材料浪费,提升良品率,实施"集中化采购+战略合作"模式 [19]
超5亿元!又有4企签储能大单
行家说储能· 2025-05-06 19:07
储能行业动态 - 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成为市场风口 多家企业近期斩获相关订单 [1] 普利特 - 控股孙公司海四达钠星获得海外客户1GWh钠离子电池采购订单 采用聚阴离子体系 [1] - 未来四年将分批交付 标志着公司钠离子电池进入常态化大规模订单阶段 [1] - 将钠电池和固态电池作为子公司海四达电源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 [1] 洛希能源 - 中标奉贤星火项目5MW/20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中标价2191.64万元 折合单价1.1元/Wh [2] - 项目包含储能集装箱系统、PCS、箱变等设备 [2] - 由三家国资产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 定位智慧储能系统制造商 [3] 奉贤星火项目 - 一期总容量40MW/160MWh 涵盖五种技术路线 [3] - 包括锂电10MW/40MWh、锌铁液流10MW/40MWh、全钒液流10MW/40MWh、钠电5MW/20MWh、半固态5MW/20MWh [3] 海目星 - 签订2GWh固态电池设备量产订单 价值4亿元 成为行业首家商业化锂金属固态电池整线设备供应商 [5] - 2024年海外锂电订单同比增长590% 全年新增订单突破50亿元 [5] - 截至2025年3月底在手订单92亿元(含税) 同比增长30% [5] 领湃科技 - 子公司签订1.1745亿元储能系统采购合同 预计对2025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6] - 2024年新能源电池业务营收0.78亿元 占总营收62.27% [6] - 已实现280Ah/314Ah电芯量产 工商业储能系统及5MWh集装箱产品完成开发 [7]
海博思创(688411):海外拓张加速+在手订单充足支撑增长 25年业绩有望放量
新浪财经· 2025-05-06 18:4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2.70亿元,同比+18.44%,归母净利润6.48亿元,同比+12.06% [1]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5.48亿元,同比+14.86%,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40.60%,盈利下滑主要因高毛利订单结转及研发费用率上升 [1] 储能业务 - 2024年储能业务收入81.93亿元,销量11.82GWh,单价0.69元/Wh,毛利率18.22%优于同业 [1] - 毛利率优势源于:①非低价竞争策略 ②技术降本空间 ③规模化集采优势 ④生产计划优化 [1] 海外拓展 - 2024年境外收入5.39亿元,占比6.51%,重点布局欧洲、北美、中东、亚太四大区域 [2] - 欧洲已交付300MWh项目,预计2025年海外业绩65%来自欧洲,35%来自东南亚及澳大利亚 [2] - 计划3-5年内实现海外收入与国内持平 [2] 技术布局 - 具备大数据+AI+储能三位一体能力,拥有电芯数据采集建模及系统分析技术 [2] - 规划储能电站后端运营能力,推动从研发制造向研发制造+服务转型 [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0/10.75/12.50亿元,同比增长27%/31%/16% [3] - 当前PE估值分别为16/12/11倍,对应EPS为4.6/6.1/7.0元 [3]
禾迈股份: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2025Q1微逆出货环增,全年有望恢复稳健增长,储能放量高增-20250505
东吴证券· 2025-05-05 23: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微逆出货环增,全年有望恢复稳健增长,储能放量高增 [1] - 考虑储能有望放量高增,但毛利率相对较低,略微下调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1/7.1/9.4亿元(前值为5.3/7.2亿元),同增47%/40%/32%,对应PE为25/17/13倍,考虑公司微逆恢复稳健增长,储能业务放量高增,维持“买入”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收19.9亿元,同比 - 2%,归母净利润3.44亿元,同比 - 33%;2024Q4实现营收7.27亿元,同环比 + 18%/+103%,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环比 + 2%/+70%;2025Q1实现营收3.36亿元,同环比 + 1.5%/-54%,归母净利润 - 0.1亿元,同环比 - 115%/-111%,毛利率33.9%,同环比 - 15/+1.5pct [9]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0.62亿元、44.48亿元、60.94亿元,同比分别为53.62%、45.30%、36.9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6亿元、7.10亿元、9.36亿元,同比分别为46.94%、40.43%、31.84% [1][10] 业务情况 - 2024年微逆及监控设备实现营收12.3亿元,同比 - 13%,微逆出货98.6万台,同比 - 25%;2024Q4预计微逆出货约14万台,环降约40%;2025Q1微逆实现出货19万台 + ,环增约40%,全年预计出货130万台,同增30% [9] - 2024年储能系统实现营收3.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毛利率为18.9%,同增2.3pct;2025Q1预计储能营收约0.5亿元,同增约25%,25年预计翻倍以上增长 [9] - 光伏发电系统2024年营收4.0亿元,同增157%,毛利率为23.9%,同降30.7%,2025年预计持续高增 [9] 费用与存货 - 2024年期间费用5.6亿元,同比 + 44%;24Q4期间费用1.65亿元,同环比 + 14%/+7%,期间费率22.6%,同环比 - 0.7/-20.4pct;25Q1期间费用1.35亿元,同环比 + 26%/-18%,期间费率40.2%,同环比 + 7.7/+17.6pct [9] - 2025Q1末公司存货9.2亿元,同增10%,2025Q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入为 - 3.5亿元,同比下滑2.7亿元 [9]
中自科技(688737):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催化剂市场开拓成绩斐然,复材业务重点布局碳纤维PEEK方向
光大证券· 2025-05-05 22: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自科技催化剂业务市场拓展成绩斐然,储能业务高速成长,高端复材业务有望成新增长点,2025年下半年复材结构件产能投产,未来有望开启新增长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全年营收15.65亿元,同比增1.35%;归母净利润-0.26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4.03亿元,同比增7.52%;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降46.91%;2024年研发投入1.10亿元,同比增26.44% [1] - 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7亿、2.38亿、3.02亿元 [3] 业务情况 - 催化剂业务:2024年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收入14.53亿元,同比下滑3.90%,毛利率9.30%,同比减1.33个百分点;汽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产品2024年销量首破百万套,新增获国内大客户多款平台项目定点并首次进入某合资品牌供应商体系;工业催化剂收入1387.86万元,同比增65.73%;2024年成功中标兰州石化项目并顺利投运,产品性能达行业领先水平;氢能产品收入732.06万元,2024年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获三款燃料电池发动机开发定点并实现批量销售,2025年收入有望快速增长 [2] - 储能业务:2024年收入0.80亿元,同比增309.47%,为正在打造的第二业绩增长曲线 [2] - 高端复材业务:2023年初启动复材结构件项目建设,地点成都双流区,总产能规划为年产预浸料100万平米、航空复合材料80吨和航空复材零部件装配1万件;下游以航空航天领域为主,有望拓展至人形机器人领域;截至2025年1月,已完成预浸料中试线建设并投入使用,制造基地已进入建设阶段,预计2025年底达可使用状态;研发布局碳纤维PEEK预浸料技术,有望业内领先 [3]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544|1,565|2,270|2,906|3,544| |营业收入增长率|245.07%|1.35%|45.07%|27.98%|21.9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2|-26|57|238|30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61.94%|/|315.21%|26.99%| |EPS(元)|0.35|-0.22|0.48|1.99|2.53|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2.25%|-1.44%|3.04%|11.22%|12.47%| |P/E|57|/|42|10|8| |P/B|1.3|1.3|1.3|1.1|1.0|[4] 财务报表预测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呈现了2023 - 2027E各项目数据变化 [10][11] 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毛利率|11.9%|9.5%|12.5%|16.2%|16.7%| |EBITDA率|4.8%|3.4%|6.4%|13.3%|13.7%| |EBIT率|2.6%|-0.3%|4.0%|11.0%|11.4%| |税前净利润率|2.5%|-2.5%|3.5%|10.6%|11.0%| |归母净利润率|2.7%|-1.7%|2.5%|8.2%|8.5%| |ROA|1.7%|-0.8%|2.1%|7.0%|7.9%| |ROE(摊薄)|2.2%|-1.4%|3.0%|11.2%|12.5%| |经营性ROIC|3.0%|-0.2%|3.6%|10.6%|12.2%| |资产负债率|28%|36%|37%|39%|37%| |流动比率|2.74|1.85|1.51|1.46|1.60| |速动比率|2.22|1.48|1.04|0.99|1.06| |归母权益/有息债务|8.03|4.15|3.13|2.93|3.57| |有形资产/有息债务|10.67|6.10|4.67|4.48|5.29|[12] 费用率、每股指标与估值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销售费用率|2.99%|2.29%|2.29%|1.50%|1.50%| |管理费用率|2.63%|3.34%|2.50%|1.50%|1.50%| |财务费用率|0.10%|0.75%|1.64%|1.03%|1.02%| |研发费用率|5.26%|6.65%|5.00%|4.00%|4.00%| |所得税率|-15%|39%|20%|20%|20%| |每股红利|0.00|0.00|0.00|0.00|0.00| |每股经营现金流|-3.00|-1.31|1.91|1.53|2.15| |每股净资产|15.68|15.27|15.75|17.74|20.27| |每股销售收入|12.84|13.09|18.99|24.30|29.64| |PE|57|/|42|10|8| |PB|1.3|1.3|1.3|1.1|1.0| |EV/EBITDA|28.3|46.8|17.6|7.0|5.5| |股息率|0.0%|0.0%|0.0%|0.0%|0.0%|[13]
禾迈股份(688032):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2025Q1微逆出货环增,全年有望恢复稳健增长,储能放量高增
东吴证券· 2025-05-05 20: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储能有望放量高增但毛利率相对较低,略微下调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1/7.1/9.4亿元(前值为5.3/7.2亿元),同增47%/40%/32%,对应PE为25/17/13倍,考虑公司微逆恢复稳健增长,储能业务放量高增,维持“买入”评级 [9] 报告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收19.9亿元,同比 - 2%,归母净利润3.44亿元,同比 - 33%;2024Q4实现营收7.27亿元,同环比 + 18%/+103%,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环比 + 2%/+70%;2025Q1实现营收3.36亿元,同环比 + 1.5%/-54%,归母净利润 - 0.1亿元,同环比 - 115%/-111%,毛利率33.9%,同环比 - 15/+1.5pct [9] - 2024年微逆及监控设备实现营收12.3亿元,同比 - 13%,微逆出货98.6万台,同比 - 25%;2024Q4预计微逆出货约14万台,环降约40%;2025Q1微逆实现出货19万台 + ,环增约40%,全年预计出货130万台,同增30% [9] - 2024年储能系统实现营收3.1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毛利率为18.9%,同增2.3pct;2025Q1预计储能营收约0.5亿元,同增约25%,25年预计翻倍以上增长;光伏发电系统2024年营收4.0亿元,同增157%,毛利率为23.9%,同降30.7%,2025年预计持续高增 [9] - 2024年期间费用5.6亿元,同比 + 44%;24Q4期间费用1.65亿元,同环比 + 14%/+7%,期间费率22.6%,同环比 - 0.7/-20.4pct;25Q1期间费用1.35亿元,同环比 + 26%/-18%,期间费率40.2%,同环比 + 7.7/+17.6pct;2025Q1末公司存货9.2亿元,同增10%,2025Q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入为 - 3.5亿元,同比下滑2.7亿元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026|1,993|3,062|4,448|6,094| |同比(%)|31.86|(1.63)|53.62|45.30|36.9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11.85|344.22|505.79|710.30|936.45| |同比(%)|(3.89)|(32.75)|46.94|40.43|31.84| |EPS - 最新摊薄(元/股)|4.13|2.77|4.08|5.72|7.55| |P/E(现价&最新摊薄)|24.25|36.07|24.55|17.48|13.26|[1] 三大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百万元)|6,172|6,458|7,735|9,369|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2,161|2,817|3,513|4,151| |资产总计(百万元)|8,333|9,276|11,248|13,520| |流动负债(百万元)|1,613|1,171|1,752|2,434|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363|614|614|614| |负债合计(百万元)|1,976|1,785|2,366|3,047|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6,357|7,491|8,882|10,473|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6,357|7,491|8,882|10,473|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8,333|9,276|11,248|13,520|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993|3,062|4,448|6,094|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1,149|1,820|2,761|3,885| |净利润(百万元)|343|506|710|93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44|506|710|936|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2.77|4.08|5.72|7.55| |毛利率(%)|42.36|40.57|37.92|36.24| |归母净利率(%)|17.27|16.52|15.97|15.37| |收入增长率(%)|(1.63)|53.62|45.30|36.99|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32.75)|46.94|40.43|31.84|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67|(324)|(114)|264|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756)|(158)|(16)|27|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9)|76|(22)|(22)|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684)|(407)|(152)|269|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72|27|36|44| |资本开支(百万元)|(737)|(21)|(41)|(21)|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320)|(897)|(882)|(719)| |每股净资产(元)|51.24|60.38|71.59|84.41|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124|124|124|124| |ROIC(%)|3.34|4.67|5.65|6.62| |ROE - 摊薄(%)|5.41|6.75|8.00|8.94| |资产负债率(%)|23.72|19.24|21.04|22.54|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36.07|24.55|17.48|13.26| |P/B(现价)|1.95|1.66|1.40|1.19|[10]
海博思创/融和元储/新源智储/天合储能/中车株洲所/天诚同创入围国电投5GWh储能系统集采
国家电投5GWh储能集采中标结果 招标概况 - 本次招标分为集中式(标段一)和组串式(标段二)储能系统,总规模5GWh,包含2h(0.5C)和4h(0.25C)方案 [2] - 集中式储能系统入围企业:海博思创、融和元储、新源智储、天合储能、中车株洲所,报价范围0.422~0.440元/Wh,平均0.428元/Wh [2] - 组串式储能系统入围企业:融和元储、天诚同创、天合储能,报价范围0.463~0.477元/Wh,平均0.470元/Wh [2] 技术要求 - 采用直流1500V储能系统设计,并网电压35kV(可调),需支持光/风储融合、一次调频、AGC、无功支撑及电网调度功能 [2] - 投标方需提供0.25C/0.5C充放电整体解决方案,涵盖电池成组、BMS、热管理及消防系统 [3] - 资格要求:至少具备电池单体、PCS、BMS、EMS中两项自主研发能力,近三年国内累计供货业绩≥8GWh(单体项目≥5MWh) [3] 集中式储能系统中标结果 1. **海博思创**:报价175920万元,业绩包括华润三塘湖100万千瓦风电储能(2022)、中核垣曲200MW/400MWh独立储能(2023)等10个项目 [6][7] 2. **融和元储**:报价170400万元,业绩包括云南永仁250MW/500MWh储能(2024)、宁夏穆和200MW/400MWh储能(2023)等10个项目 [8][9] 3. **新源智储**:报价171920万元,业绩包括重庆合川240MW/480MWh储能(2024)、贵州金元金沙茶园200MW/400MWh储能(2023)等10个项目 [10] 组串式储能系统中标结果 1. **融和元储**:报价47150万元,业绩与集中式标段重叠 [15][16] 2. **天诚同创**:报价47700万元,业绩包括新疆达坂城100万千瓦风电配套储能(2023)、河北隆化200MW/800MWh储能(2024)等10个项目 [17] 3. **天合储能**:报价46250万元,业绩包括临泽天海80MW/320MWh储能(2023)、张家口50MW/200MWh储能(2024)等10个项目 [18] 设备与集成要求 - 招标范围涵盖磷酸铁锂电池、PCS、BMS、EMS、汇流设备、变压器及集装箱体等全套设备 [2] - 储能系统需满足电网调峰调频辅助服务,并通过消防验收 [2]
旭升集团(603305):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主业与新兴业务双轮驱动,海外布局稳步推进
国海证券· 2025-05-04 23: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旭升集团为国内少数掌握“压铸 + 锻造 + 挤压”三大铝合金工艺的优秀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客户资源优质丰富,国内外产能布局持续完善 结合公司最新情况调整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实现营业收入 52、61、73 亿元,同比增速为 18%、17%、20%;实现归母净利润 5.17、6.50、7.96 亿元,同比增速 24%、26%、23%;EPS 为 0.54、0.68、0.83 元,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24、19、15 倍,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旭升集团近 1 个月、3 个月、12 个月相对沪深 300 表现分别为 -8.9%、-19.3%、-4.6%,沪深 300 对应表现为 -3.7%、-1.2%、4.6% [3] - 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旭升集团当前价格 12.88 元,52 周价格区间 8.30 - 19.97 元,总市值 122.79 亿元,流通市值 122.79 亿元,总股本 95331.24 万股,流通股本 95331.24 万股,日均成交额 1.76 亿元,近一月换手 1.95% [3] 财务数据 - 2024 年收入 44.1 亿元,同比 -8.79%;归母净利润 4.2 亿元,同比 -41.71%;扣非归母净利润 3.6 亿元,同比 -46.76% 其中 2024Q4 收入 11.3 亿元,同/环比 -9.86%/+0.85%;归母净利润 0.9 亿元,同/环比 -37.48%/+60.25%;扣非归母净利润 0.7 亿元,同/环比 -45.51%/+59.95% [4] - 2025Q1 收入 10.5 亿元,同/环比 -8.12%/-7.76%;归母净利润 1.0 亿元,同/环比 -39.15%/+2.53%;扣非归母净利润 0.8 亿元,同/环比 -42.67%/+10.10% [5] 投资要点 - 核心客户销量波动影响 2025Q1 收入,新兴业务初步实现跨界突破 2025Q1 营收 10.5 亿元,同比/环比 -8.1%/-7.8%,主要因核心大客户特斯拉销量下滑,特斯拉 2025Q1 全球交付 33.67 万辆,同比/环比 -13%/-32%,公司收入波动幅度小于特斯拉交付量波动幅度得益于其他客户销量带动以及新兴业务初步贡献收入 2024 年多个储能相关项目量产,全年营收约 2.34 亿元,同比增长超 2 倍,还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并斩获多家海内外客户项目定点,后续新能源汽车主业与新兴业务有望形成“技术深耕 + 跨界突破”双轮驱动格局 [5] - 产能布局稳步推进,全球化战略初具雏形 2023 年下半年启动墨西哥生产基地建设,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 2025 年正式投产运营,面向北美及欧洲市场提供轻量化部件一站式解决方案 2024 年末宣告泰国生产基地计划,部署铝镁合金智能机械零部件等制造,将成为拓展东南亚市场、辐射全球客户的关键产能基地 [5][6] 盈利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4409|5224|6135|7338| |增长率(%)|-9|18|17|2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16|517|650|796| |增长率(%)|-42|24|26|23| |摊薄每股收益(元)|0.44|0.54|0.68|0.83| |ROE(%)|6|7|9|11| |P/E|29.22|23.75|18.90|15.43| |P/B|1.85|1.70|1.68|1.65| |P/S|2.78|2.35|2.00|1.67| |EV/EBITDA|14.70|10.70|8.92|7.67|[7]
国网英大(600517):金融业务发挥能源领域特色化优势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5-04 14:27
文章核心观点 - 国网英大2024年及2025年Q1营收和净利润增长,金融业务稳定发展,各业务板块表现有差异,依托国家电网有特色化竞争优势,未来将深耕能源领域提供金融服务 [1][3] 公司概况 - 国网英大是国家电网旗下上市公司,2020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注入金融业务,当前业务包括信托、证券、期货、碳资产和电力装备制造等 [1] 整体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88亿元,同比增长3.60%,归属股东净利润15.74亿元,同比增长15.39% [1] - 2025年Q1公司营业收入为22.18亿元,同比增长8.7%,归属股东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45.2% [1] 业务结构 - 2024年电力装备营收占比65.2%,为收入占比最高业务;金融业务是主要利润来源,信托业务利润占比为84.13%,证券期货业务利润占比8.34% [1] 各业务板块业绩 信托业务 - 2024年子公司英大信托实现营业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7.29%;净利润17.76亿元,同比增长10.63%,当前信托资产规模10928.8亿元 [1] - 2024年英大信托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位列行业第3名、第4名,较上年分别提升8名、2名 [1] 证券期货业务 - 2024年子公司英大证券实现营业收入8.60亿元,同比下降25.64%,主要受债权投资利息收入下降、期货基差贸易业务暂停所致 [2] - 2024年英大证券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64.43%,主要因自营业务投资收益提升 [2] - 2024年英大证券由B类BB级提升至BBB级,英大期货由B类BB级上升为BBB级,行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2] 碳资产业务 - 2024年子公司英大碳资产实现营业收入7001.6万元,同比增长13.39%;实现净利润1040.49万元,同比增长14.51% [2] - 全年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约24%,协助企业获取降碳绿色融资规模同比增长近2倍,累计落地25万吨碳配额撮合业务、10.5万张绿证撮合业务 [2] 电力装备业务 - 2024年子公司置信电气实现营业收入73.75亿元,同比增长6.86%;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45.18% [2] - 公司攻克大容量非晶变压器研制关键技术,部分新产品实现应用,直流干式电容器纳入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首套高压互感器全自动化检定系统投运 [2] 未来展望 - 国网英大依托国家电网优势资源,在多方面积累能源领域特色化竞争优势,未来将深耕风电、光伏发电等领域优质项目,长期为电网产业链上下游和能源行业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