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道恩股份:热塑性弹性体可以应用于机器人仿真皮肤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15:14
公司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在弹性体产品领域储备基础上开发了超软人工肌肉TPE、人工皮肤SiTPV等产品 [2] - 公司拥有可应用于机器人制造的改性材料 例如机器人手臂尼龙材料及合金材料 [2] - 公司的热塑性弹性体产品可以应用于机器人仿真皮肤 [2] 公司战略与合作机会 - 公司正提前布局并跟进人形机器人发展方向 积极开发机器人领域的产品应用 [2] - 公司将积极寻求与小鹏机器人的合作机会 [2]
均胜电子:机器人部件重点冲刺灵巧手,与小鹏、智元机器人合作
江南时报· 2025-11-10 14:45
机器人部件业务增长潜力 - 人形机器人配套部件齐全,可提供约10个部件总成,总价值量初步估算在5万至10万元人民币 [2] - 手头已有多个机器人订单,每月陆续出货,明年订单预计有更大进展,北美客户量产及国内智元、银河通用等客户量产可能带来较大增长 [2] - 产品布局从零部件研发向总成方向集成,9月推出AI头部总成、胸腔总成、轻量化机甲机身总成等产品,下半年往灵巧手方向布局 [4] 北美大客户合作进展 - 在北美大客户项目中,产品方向正从部件向总成升级,重点突破头部总成和轻量化的结构总成 [3] - 头部总成集成了OLED柔性显示、激光投影、可变氛围灯、多自由度转向等新功能,预计年底客户发包定点,V3版本年底设计定型 [3] - 按最高100万套量产规模发包,头部总成目标价值量做到3000至4000美元,公司凭借品牌和全球布局获得至少超一半市场份额,力争成为单一供应商 [3] 国内机器人客户合作 - 与小鹏机器人深入对接头部面罩产品,并已拿到图纸和3D数据 [5] - 为智元的G2款工业轮式机器人提供服务,在传感器套件上已送样并进行多轮测试,得到积极反馈,开始为量产做准备 [5] - 全身织物(特别是脖子部分)已给几家头部客户送样,并获得积极反馈 [5] 汽车零部件业务发展 - 欧洲高端客户真空助力器业务今年下半年开始放量,为欧洲业务带来增量 [6] - 为对冲欧洲新能源发展迟缓风险,在国内车载充电机、DCD等业务取得较大发展,去年下半年至今获订单超66亿元人民币 [6] - 公司未来计划将中国新能源方案推向欧洲高端客户 [6] 新兴技术布局 - 灵巧手方面已布置团队进行业务规划,从电机、传动机构到接触部分均在布局,并与潜在客户洽谈 [4] - 公司正在拓展机器人部件其他潜在市场,相关信息尚属保密 [2]
品牌化、全球化、智能化,迎接AI浪潮下的产业升级机遇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1-10 14:16
国信证券近日发布汽车行业年度投资策略:汽车总量表现受宏观经济周期(10年+)/产 业周期(5年+)/政策周期(1-3年)三重影响。当前中国汽车行业从成长期迈入成熟期 整车从"出口"到"出海",国产品牌后续出海增量支撑在于海外布局产能、渠道以及服务 体系铺设、新品和新技术的投放,此外,国内汽车零部件承接全球汽车工业数十年,生产工 艺和成本管控能力优秀,近年来逐步跟随客户进行属地化供货(北美、墨西哥、欧洲、东南 亚等),有望开拓新的增量市场,看好出海龙头车企比亚迪和两轮车企业、国产替代优质零 部件。 (2010-2023年销量复合增速4%),2025年在购置税和地补政策下销量增长提速,预计批发销 量(含出口)有望超3400万辆(+1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乘用车出口增速预计分别为 23%、15%。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核心观点 国内总量红利淡化,2026年新能源购置税优惠力度减弱。汽车总量表现受宏观经济周期 (10年+)/产业周期(5年+)/政策周期(1-3年)三重影响。当前中国汽车行业从成长期迈 入成熟期(2010-2023年销量复合增速4%),2025年在购置税和地补政策下销量增长提速,预 计批发销量(含 ...
研报掘金丨华西证券:维持康冠科技“买入”评级,积极布局机器人赛道
格隆汇APP· 2025-11-10 14:04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下降9.9%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下降20.6% [1] - 2025年11月7日收盘价22.40元对应2025至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1倍、16倍、13倍 [1] 业务亮点 - 智能交互显示产品增长稳健,核心客户稳定,驱动智能交互平板业务增长 [1] - 创新类显示产品营收持续高增长,多款前沿产品如KTC随心屏、智能美妆镜、专业直播机、VR眼镜、投影仪、智显屏、车载显示产品等持续迭代推出 [1] 竞争优势与战略布局 - 公司为全球智能显示行业龙头企业之一,行业地位稳固,竞争优势持续强化 [1] - 智能电视业务定位新兴市场,具备小批量、多型号柔性供应链制造优势 [1] - 公司研发创新能力突出 [1] - 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把握机器人与银发经济融合机遇,围绕居家陪护、养老陪伴等场景进行前瞻专利布局,产品经设计与功能验证后有望成为业绩增长新动力 [1]
1 万亿美元天价薪酬敲定,马斯克离全球首位“万亿富豪”又近了一步
搜狐财经· 2025-11-10 13:48
薪酬计划批准 - 特斯拉股东以压倒性投票(75%)批准一项前所未有的薪酬计划 [1] - 该计划若所有目标实现将使CEO埃隆·马斯克获得高达1万亿美元的薪酬包 [1] - 计划预计于2035年全面生效前提是完成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财务和生产目标 [1] - 届时马斯克在公司的持股比例将从目前的12%提升至约25% [1] 未来业务目标 - 特斯拉需在自动驾驶技术、机器人以及AI制造等行业中超越竞争对手 [2] - 公司需保持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并在欧洲及全球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 [2] - 特斯拉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必须成为真正具备商业与生产价值的产品 [2] - 薪酬计划代表股东对公司未来十年技术转型与产业拓展的豪赌 [2]
正和生态新设科技公司,含AI及机器人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11-10 13:41
公司动态 - 智之汇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人工智能硬件销售、可穿戴智能设备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 [1] - 该公司由A股上市公司正和生态(股票代码:605069)全资持股 [1] 业务布局 - 新公司的业务范围聚焦于智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硬件领域 [1] - 业务覆盖从研发到销售的全链条,包括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销售 [1] - 业务同时涉及人工智能应用软件的开发以及可穿戴智能设备的销售 [1] 股权结构 - 通过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智之汇科技为上市公司正和生态的全资子公司 [1]
大幅裁员!内镜巨头宣布全球转型,布局AI与机器人
思宇MedTech· 2025-11-10 13:28
战略转型核心 - 公司宣布全球战略转型计划,旨在重塑内镜驱动的医疗未来,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医疗生态系统的融合 [2] - 战略核心是构建智能化内镜生态,公司目标是从硬件制造商转型为以智能、互联与临床解决方案为核心的医疗科技企业 [3] - 新战略的三大支柱包括创新驱动增长、简化高效和责任明确,其中创新驱动增长聚焦AI赋能内镜、手术机器人及云端互联解决方案 [5][6] 组织与成本优化 - 为提升效率与敏捷性,公司将进行全球组织结构优化,预计削减约2000个职位,主要集中于后台支持与非核心管理环节 [2][7] - 通过组织优化,公司预计每年可节省约240亿日元(折合约1.5亿美元)的运营成本 [7] - 节省的资金将主要投入AI算法研发、数字内镜影像系统以及柔性机器人技术等重点项目 [7] 财务目标与资本策略 - 公司设定了至2029财年的财务目标,包括年均收入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以及每股收益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0% [10] - 资本分配策略将保持平衡与灵活,重点投向创新投资、股东回报和战略并购 [10] - 战略并购将聚焦微创手术、数字医疗与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 [10] 管理层调整 - 公司宣布多项人事变动以支撑战略执行,Keith Boettiger将自2026年4月1日起出任执行董事兼胃肠解决方案事业部负责人 [10] - Yasuo Takeuchi将于2026年3月底正式卸任执行主席及ESG负责人,结束其40年的任职生涯 [10]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此次转型标志着公司从内镜制造商向智能诊疗生态的再造,AI与机器人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12][13] - 行业层面,对内镜的定义将从观察工具演化为智能诊疗平台,AI算法与机器人组件需求预计将持续上升 [16][17] - 组织重构旨在缩短决策链条,提升全球资源调配效率,为创新投入创造空间 [14][15]
奇德新材:致力于拓展与各机器人厂商的合作机会
格隆汇APP· 2025-11-10 12:24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深耕轻量化新材料领域 [1] - 公司具备适配机器人产业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与产品基础 [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的连续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轻量化、高强度及高外观品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 - 该材料能够针对性满足机器人结构件的轻量化需求 [1] 市场合作与进展 - 公司持续致力于拓展与各机器人厂商的合作机会 [1] - 公司已为多家主机厂提供碳纤维轻量化解决方案 [1]
史上最高薪酬诞生!马斯克 1 万亿美元薪酬方案获批,解锁条件堪称“地狱难度”
猿大侠· 2025-11-10 12:11
特斯拉薪酬方案 - 特斯拉股东大会通过马斯克价值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该方案获得超过75%的赞成票[1][3] - 该薪酬方案被外界称为人类史上最高薪酬方案[5] 薪酬方案绩效目标 - 薪酬方案分12期解锁,绩效目标包括市值需达到8.5万亿美元,约为当前水平的近8倍[12][13] - 利润目标最高需达到4000亿美元,比2024年提高近24倍,最低一档为500亿美元[13] - 产品目标包括累计交付2000万辆特斯拉汽车、1000万个FSD活跃订阅用户、100万台特斯拉机器人和100万辆Robotaxi投入运营[13] 薪酬方案股权影响 - 若所有目标达成,马斯克在特斯拉的持股比例将从13%增至约25%[15] - 按8.5万亿美元市值计算,增加的12%股权价值1万亿美元,约合7.13万亿元人民币[15] - 据路透社估计,按当前趋势马斯克至少能获得200亿至400亿美元薪酬,约合711亿至1423亿元人民币[16] - 马斯克可能因此在64岁时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万亿富翁[16] 公司战略方向 - 特斯拉董事会就投资马斯克旗下的AI初创公司xAI进行表决,赞成派已占据优势[6] - 机器人和AI被确定为特斯拉未来的战略重点,超越汽车业务[7] - 马斯克称机器人行业将比智能手机更大,并认为地球上每个人类都会想要拥有一个机器人[8][9] 机器人业务规划 - 特斯拉目标交付100万台Optimus机器人[20] - 量产成本已压降至约每台2万美元,但挑战在于前臂和手部精密工程、真实世界AI及大规模制造[21] - 马斯克宣称全球只有特斯拉同时拥有这三项能力[21] 马斯克持股现状 - 马斯克当前已持有4.14亿股特斯拉股份,无争议且无附加条件[23] - 来自2018年激励计划的3.04亿股中,有9600万股由法院暂判归属,但整体方案仍在诉讼中[23] - 新提议的2025薪酬方案最多涉及4.24亿股,将分12批逐批解锁[23] 行业对比 - OpenAI的奥特曼自曝未持有OpenAI任何股份,与马斯克争取高额薪酬形成鲜明对比[26][27] - 奥特曼回应称后悔未尽早接受股权,以减少外界阴谋论[28]
产业链供需两旺景气度回升,六氟价格延续上行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1-10 11:28
行业产销数据 - 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分别完成161.7万辆和16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7%和24.6% [1][2] - 2025年1-9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4.9% [1][2] - 供给端电池及主机厂新品不断推出,需求端反馈积极,政策持续发力 [1][2] 产业链价格与供需格局 - 产业链历经价格大幅下行,资本开支收缩,供需格局持续优化 [2] - 碳酸锂报价8.03万元/吨,较上周下跌0.3%;氢氧化锂报价7.55万元/吨,较上周下跌0.4% [7] - 六氟磷酸锂报价12.15万元/吨,价格较上周上涨13.0%,需求强劲,供给偏紧,价格进入上升阶段 [2][7] - 湿法基膜(9μ,国产)报价0.76元/平方米,价格较上周上涨3.4% [7] 市场行情表现 - 本周充电桩指数涨幅最大,为+7.33%;储能指数、锂电池指数、燃料电池指数分别上涨4.86%、4.43%、3.98%;新能源汽车指数微涨0.08% [5] - 个股方面,华盛锂电本周上涨61.2%,可川科技、佛塑科技、天华新能、西典新能分别上涨34.7%、33.4%、30.6%、26.5% [5] - 科达利、先导智能、利元亨、先惠技术、蔚蓝锂芯本周表现靠后,分别下跌10.3%、8.4%、7.6%、6.0%、4.9% [5] 行业评级与投资方向 - 维持新能源汽车行业“推荐”评级,看好产业链价格触底修复 [3] - 投资策略聚焦机器人阿尔法品种、固态电池、电池材料α品种、液冷等方向 [3] - 主材方向关注宁德时代、尚太科技、湖南裕能等公司 [4] - 新方向关注机器人(浙江荣泰)、液冷散热(强瑞技术、申菱环境、飞荣达、捷邦科技)、固态电池(深圳新星、豪鹏科技、纳科诺尔、利元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