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兆驰股份:LED业务加速成长 光通信构筑新成长曲线
证券日报· 2025-10-14 16:05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是电视ODM与LED双产业龙头,并于2023年切入光通信行业 [2] - 公司聚焦智能终端、LED产业链、光通信产业链三大主营业务 [2] - 转型升级是公司追求新质发展的重要路径 [2] 核心竞争力 - 公司认为技术创新是其数次转型过程中制胜的唯一法宝 [2] - 公司发展不沿袭既有思维进行同质化竞争,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寻找差异化竞争优势 [2]
10月13直播活动回顾,电池出口管制政策解读
鑫椤锂电· 2025-10-14 15:52
政策核心内容 - 出口管制措施覆盖锂电池、正极材料、石墨负极材料等多个关键环节 [3] - 管制对象包括重量能量密度≥300 Wh/kg的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电芯和电池组)及其生产设备和技术 [3] - 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生产设备、工艺和技术被纳入管制范围 [3] 政策实施目的 - 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4] - 通过管控关键技术外流保持新兴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 [4] - 管控不等于禁止出口 而是通过审批制度规范出口行为 [4] 产业链影响 - 上游原材料方面 正极材料和石墨负极材料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受管制 影响海外供应 [6] - 中游制造环节 电池制造商面临更复杂的出口市场和客户选择 需加大国内研发投入 [6] - 下游应用领域 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可能面临电池成本上升 影响市场竞争力的挑战 [6] 行业市场动态 - 锂电产业链整体排产稳步上升 显示市场对电池产品的强劲需求 [7] - 受出口管制影响 部分材料存在紧缺情况 价格有所上涨 [7] - 6F市场处于零库存状态 订单已签至11月份 厂家满产运行仍难满足需求 [7] - 隔膜市场头部厂商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 订单外溢现象明显 [7] 企业应对策略 - 加大关键设备和技术的研发投入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8] - 优化供应链管理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8] - 探索多元化供应链渠道 降低单一来源风险 [8] 技术创新进展 - 中科院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构建一体化柔性固态电池 [9] - 技术创新提升了电池的机械稳定性、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9] 产业发展展望 - 出口管制新规短期带来挑战 长期有助于推动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方向发展 [10] - 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引导 国内新能源产业有望迎来更广阔发展前景 [10]
长江化工引高端人才破技术瓶颈
中国化工报· 2025-10-14 14:17
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 - 公司依托“长江博士优才”计划引进4名化工专业博士和4名相关专业硕士[1] - 构建了覆盖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的全链条人才梯队[1] - 深化与企业、高校合作,完善公司研究院机制,支持博士优才组建攻关小组[1] 关键技术研发与突破 - 联合湖北大学采用活性炭、树脂吸附工艺去除铁离子,成功产出电子级产品以提升附加值[1] - 联合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攻克催化剂难题,单乙醇胺脱水制乙烯亚胺实验进展顺利且指标达国内先进水平[1] - 针对产业“卡脖子”痛点建立技术需求清单与项目库,鼓励博士深入一线实战[1] 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 - 在氯化铵利用上承接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参与从“小试”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攻关,小试阶段分解率和收率均达标[1] - 将中国科学院理化所中低温余热技术用于仙粼化工厂区,实现能源自循环,解决了精馏工艺外购蒸汽的痛点[1] - 派驻博士优才到湖北仙粼化工有限公司一线联合攻关关键项目,打通成果转化堵点[1]
推升动力电池全链生态
新华社· 2025-10-14 10:34
产业发展现状与规模 -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发展,向全球供应70%的电池材料和60%的动力电池 [1] - 2025年1~6月,中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485.5GWh,占总销量73.7%,累计同比增长51.6% [1] - 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稳居全球首位 [2] - 2025年前五个月,排名前十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合计装车73.4GWh,同比增长50.4%,全球市场份额达43%,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 [3] 产业链与市场地位 - 中国已建立涵盖关键材料、电池制造、系统集成、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体系 [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占比95%)、隔膜(占比近90%)、电解液(占比87.3%)全球装载量中占据主导 [2] - 中国企业加快出海步伐,在德国、匈牙利、泰国等地建立生产基地,全球布局加速推进 [3] 技术创新与突破 - 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达160~190Wh/kg,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可达250Wh/kg以上 [2] - 无模组动力电池包技术CTP、电芯到底盘技术CTC等实现规模化应用,提升电池包能量密度和空间利用率 [2] - 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一代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多家企业实现钠离子电池量产装车 [2] 产业政策与环境 - 国家层面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政策文件,为产业发展提供明确指引 [1] - 实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免征车辆购置税等政策,有效促进产业发展 [1] 全球竞争格局变化 - 全球产业竞争规则发生深刻变化,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设置碳足迹披露、回收率等强制性要求 [5]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试图重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格局 [5] - 资源布局从矿产资源获取扩展到全生命周期管理,领先企业构建从开采到循环再生的完整体系 [5] - 国际企业间通过合资建厂、技术合作形成战略联盟,竞争格局转向全链条生态体系的掌控与定义 [5]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 产业需实现从“制造”向“创造”、从“链条”到“生态”的升维 [5] - 重点包括掌握技术标准制定权,将市场规模优势转化为标准话语权优势 [6] - 构建可持续资源循环体系,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171GWh [6] - 构建全球产业合作体系,加强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循环利用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7]
炼化行业以“提质”破局“内卷”
中国化工报· 2025-10-14 10:32
行业核心观点 - 炼化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跨越,行业结构、技术路径与市场格局将迎来重塑 [1] -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推动行业向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是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1] 市场供需与竞争格局 - 行业面临“内卷式”竞争,表现为需求收紧与产能持续扩张的矛盾 [2] - 2025年上半年成品油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双下降”现象 [2] - 2024年炼油能力约为9.55亿吨/年,开工率仅为75%左右 [2] - 高端化工品如烯烃和芳烃的产能也呈现井喷式增长,已达到产需平衡,进入“内卷”态势 [2] - 我国贡献了全球近六成的新增乙烯产能 [2] - 对二甲苯下游应用单一,近五年PTA占比保持在97%以上,2025年国内较多PTA投建计划将加剧供过于求风险 [3] 技术创新与转型路径 - 技术创新是破局核心路径,行业正经历从“燃料”向“材料”、由“低值”向“高值”的转变 [4] - 高端聚烯烃等产品存在较大缺口,具有技术门槛高、价格高、盈利强等特点,需通过差异化竞争满足特定领域需求 [4] - 需开发集成烯烃、芳烃高值化利用技术,打造“绿色化、差异化、高端化”的含氧、氨、硫高端化学品集群 [4] - 柴油馏分芳烃吸附分离技术可实现原料分质利用,提高资源转化效率,降低氢耗,实现节能减排 [5] - 甲醇制烯烃技术以煤为原料,相比传统蒸汽裂解原料利用率提升约10%,能耗降低约三分之一,烯烃产率提高15%至20% [5] - 第三代DMTO技术可实现单套装置甲醇处理量300万吨/年以上,吨烯烃甲醇消耗降至2.6-2.7吨 [6] “十五五”期间行业展望 - “十五五”期间市场与产能增速将趋于平稳,国内炼油产能预计维持在9.5亿至9.6亿吨/年 [7] - 芳烃市场将进入重新洗牌关键时期,2025年至2029年产业链利润仍集中于上游PX环节,下游PTA—PET长期亏损预期难改 [7] - PX等芳烃产品已脱离周期底部,将率先进入回升通道,得益于PX供应偏紧及下游产能集中投放 [7] - 产业链协同是重要支撑,“PX—PTA—PET”全链条配套优势逐步显现,具备完善上下游配套的企业竞争优势更明显 [7] - 2025年聚酯产能总规模保持8528万吨,预计未来我国PET需求将逐步进入平稳增长期 [8]
研判2025!中国钓鱼竿行业发展背景、市场规模、进出口情况、重点品牌及前景展望:居民休闲消费升级与技术革新,带动钓鱼竿规模增至44.12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14 08:44
行业概述与产品分类 - 钓鱼竿是用于支撑钓线、传导鱼讯的核心工具,按钓法可分为手竿、海竿和路亚竿 [3] - 竿体按调性分为软调、中调、硬调三类,分别适应小型鱼操控、综合水域使用及快速起大鱼等不同场景 [5] - 钓鱼竿通常由多节可伸缩竿体及配件组成,主要包括护帽、导眼、轮座、把手等结构,导眼采用陶瓷或碳化硅材质减少摩擦 [7] 行业发展背景 - 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2.6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4.13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83% [8] - 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2017年的1.83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2.82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37% [8] - 2025年上半年,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499元,同比增长11.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5% [8] 产业链与上游材料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零部件,主要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玻璃钢、不锈钢等 [8] - 中国碳纤维行业产量从2017年的7595吨增长至2024年的59044吨,年复合增长率为34% [10] - 中国碳纤维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8.3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85% [10] 市场规模与进出口 - 中国钓鱼竿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1.5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4.1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27% [1][11] - 2025年1-8月,行业出口量为9150.85万副,同比增长17.71%;出口金额为36.68亿元,同比增长14.03% [11] - 2025年1-8月,行业进口量为1996.95万副,同比增长51.55%;进口金额为3.11亿元,同比下降5.37% [11] 市场竞争格局 - 市场竞争激烈,形成以本土品牌为主导、国际品牌为补充的格局,国际品牌如日本的达亿瓦、禧玛诺在高端市场占优 [12] - 本土代表品牌包括光威、迪佳、化氏、钓鱼王等,凭借完善产业链和对本土钓法的理解,在中端和大众市场占主导地位 [12] - 威海光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钓鱼竿1000万支,渔线轮1000万套,产品出口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 [12] 行业发展趋势 - 轻量化成为核心趋势,通过应用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和工艺革新,在保证强度前提下减少材料冗余,提升用户体验与灵敏度 [14] - 智能化趋势将信息技术与钓具深度融合,集成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抛投距离、中鱼力度等数据,并通过APP进行分析 [15] - 智能化未来可能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使钓竿进化为智能信息终端,提供拟饵推荐、鱼群分析等辅助决策功能 [15]
“一滴油”到“一片材料”,石油炼化智慧蝶变
公司转型升级战略 - 公司加大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力度,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向产业链中高端转型 [1] - 公司坚持"五有、五化、五调整"原则,加强顶层设计,搭建"四梁八柱" [1] - 公司进行贯穿整个石油产业链的提质增效革命,关停低效装置、压减高耗产能、重构原油资源池 [1] 智能化与效率提升 - 在广东石化智能炼厂,人工智能模型实时调控2000多个参数,使能耗降低12%,相当于每年节约18万吨标准煤 [1] - 吉林石化120万吨/年乙烯装置采用自主开发的乙烯2.0技术,双烯收率提高5个百分点,能耗下降25% [2] - 公司的智能解决方案已进入中东、中亚市场,实现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输出的转变 [3] 绿色低碳发展 - 独山子石化塔里木二期乙烷制乙烯项目利用伴生天然气,配套光伏走廊年发绿电7亿度,使乙烯碳足迹比传统工艺下降35% [2] - 项目将过去只能燃烧处理的每天3亿方伴生天然气,通过深冷分离、乙烷回收等工艺转化为高价值产品 [2] 产品结构优化与高端化 - 2024年公司化工产品商品量达4438万吨,较2020年增长32%,炼油特色产品产量达1622万吨,较2020年增长40% [3] - 航空煤油和炼油特色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0.3%和5.8%,特色油品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持续提升 [3] - 广西石化钦州基地重构2000万吨/年炼厂,砍掉500万吨燃料型路线,新增百万吨芳烃和烯烃,与下游产业链协同,使产品价值放大近十倍 [2] 技术创新与国产化 - 吉林石化乙烯装置产出高端茂金属聚乙烯、锂电池隔膜料等高端产品 [2] - 独山子石化国内首套气相法聚乙烯工艺POE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为光伏胶膜、汽车轻量化提供解决方案 [2] - 大庆石化成功试用31项新型生产助剂,以国产氟弹性体替代进口助剂生产长链支化茂金属聚乙烯150吨,实现复合助剂中国产化替代 [3]
江苏炜赋集团:将“确定性”写进基因里
新华日报· 2025-10-14 07:29
公司概况与财务实力 - 公司为1993年成立的南通本土老牌国企,总资产超过182亿元,信用评级为AA [1][3] - 公司旗下拥有实际管理企业18家,参股企业10家,荣获“中国品牌500强”等多项荣誉 [3] - 公司经历从综合企业到专业化地产置业集团的转型,定位为“城市建设+城市运营主力军” [1] 业务布局与项目开发 - 业务涵盖安置房、商品房、商业综合体等多个维度,开发了30多个安置房项目,总建筑面积近千万平方米 [1] - 商品房业务已从南通开发区拓展至如东、常熟、高邮等多个区域,打造多个楼盘 [1] - 2024年,炜赋·龙腾华府项目荣获第十一届“广厦奖”候选项目 [1] - 公司与招商蛇口等合作打造南通首个第四代叠墅“和园”,开启定制化高端人居新模式 [1] - 公司旗下炜赋建设、炜赋天鹏两家开发企业均持有国有一级开发资质 [2] 社区服务与运营创新 - 公司打造拎包入住型人才公寓炜赋·菁寓,其金桥青年社区的智慧人才服务系统入围2024年度全国城市更新租赁项目 [2] - 推行物业管理向高端物业服务转型,提供24小时保姆式服务清单,并探索“引摊入市”发展夜经济 [2] - 服务延伸至甜品咖啡、社区食堂、供应链配送、新能源充电桩布局及固废处理等领域 [2] - 能达大厦、公共文化中心成为省级示范项目,星湖花园、世家花园获评市级党建引领物业示范点 [2] 发展战略与产品理念 - 公司坚持绿色发展、技术创新与品牌赋能并重的战略,推动业务跨区域延伸 [1] - 采用“市场化运作+智慧化管理”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致力于从“住有所居”升级到“住有优居” [2] - 热销楼盘以“一环两轴七节点”的景观架构设计,融合自然意境与社区功能 [2] - 公司秉持长期主义,不追求短期热度,选择扎根当地持续输出确定性 [3]
美股异动|科磊股价逆风上扬分析师纷纷上调目标价
新浪财经· 2025-10-14 07:15
公司股价表现与机构评级 - 科磊股价在10月13日上涨4.30% [1] - 美国银行证券将公司目标价从1000美元上调至1300美元 [1] - 另一家机构将目标价从922美元上调至1050美元 [1] - 公司第四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超出市场预期 [1] - 摩根士丹利虽下调股票评级,但将目标价上调至1093美元 [1] - 公司股价年内累计上涨60.06% [2] 行业需求与公司基本面 - 摩根士丹利对科磊基本面持积极态度,看好台积电、DRAM制造商和先进封装领域的强劲需求 [1] - 摩根士丹利预测晶圆厂设备收入有望增长10%,达到1280亿美元 [1] 市场挑战与风险因素 - 摩根士丹利下调评级的原因在于公司估值溢价高达30% [1] - 股价波动包含技术性回调因素,市场对高估值的担忧加剧抛售压力 [2] - 美国商务部扩大出口管制清单,对公司与其他类似企业的中国市场合作构成潜在威胁 [2] - 国际贸易挑战考验半导体设备供应链稳定性 [2]
祖国需要就是前进的方向! 长庆油田55载砥砺奋进书写能源报国壮美答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21:57
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中艰难拓荒,到登顶国内第一大油气田;从"磨刀石上闹革命"的艰辛创业,到年产油气当量连续五年保持6000 万吨以上稳定增长——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用55年的坚守与突破,在千沟万壑、荒原大漠间书写了一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壮美答 卷。 翻译 搜索 特别是在页岩油、煤岩气的开发现场,技术创新托举的新图景格外惹眼——科研人员8年磨一剑,在渗透率仅为常规油田千分之一的页 岩层系,建成国内首个日产超万吨的页岩油主产区,贡献了全国页岩油年产量的半壁江山,2025年有望突破350万吨,续写"中国页岩 革命"新篇。蒙陕煤岩气整装大气田的发现,为长庆油田油气勘探开辟新战场,今年4月国内首口2500米超长水平段煤岩气水平井顺利 完钻,一举刷新我国陆上煤岩气三项纪录。"我们正加快盆地煤岩气增储上产,力争在鄂尔多斯盆地再造一个苏里格气田。"盆地东部 天然气评价项目组地质副经理费世祥的话语,道出了石油人持续突破的决心。 走进今天的长庆油田,智慧与绿色的画卷徐徐展开。在油气生产物联网指挥中心,巨大屏幕上跳动的光点覆盖10万口油井、近10万公 里管线,鼠标一点就能远程启停设备,"一屏掌控、一键调度"成了日常;在黄土坡上,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