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品
icon
搜索文档
头部本土消费品牌,为何杭州超过广深?
虎嗅· 2025-05-30 14:46
前些天,我分析了中国制造的集中度。而在制造业这一大类中,又可以具体分为2B(面向企业)和2C(面 向终端消费者)两大门类。其中,2C的制造业,又可以大致分为"白牌"和"品牌"。 品牌是消费品制造业的进阶。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经济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品牌竞争力。头部 品牌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品牌总部更集聚了研发、技术、设计、市场等一系列高端就业岗位,构成城 市重要的产业支撑。 品牌的集聚地,并不等同于制造业产能的集聚地。当今时代,许多品牌总部在大城市,供应链在周边城市 甚至更远的地方。决定制造业布局的,是供应链产业链,而决定品牌总部所在地的,则是完善的商业生态 和丰沛的人才储备。 怎样观察中国消费品牌的集中度? 最近,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了《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CBI500)》。这个榜单完全基于消费者的 真实行为,数据来源是淘宝天猫的消费数据。 先来了解一下678个上榜品牌的行业分布。 研究者还进一步分析了线上1000强的品牌。我拿到了相关数据。在这1000个品牌中,中国内地品牌一共678 个,它们的空间分布,就是一张中国品牌消费的大图。 从数据来看,中国消费品牌的集中度极高。678个得分进入前 ...
一线调研:3000亿“国补”发力,家电消费热力续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22:2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济南、泰安、重庆报道 "这是近几年家电卖场最好的时候。"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济南、泰安、重庆等地的部分家电卖场,多家卖场经营者均发出类似的感慨。去年9月落地的消 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家电、汽车等商品的销售。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进一步扩围,手机等3C品类纳入"国 补"范畴,再度引领了家电卖场的火爆销售行情。 今年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以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效应在持续释放,地方政府也在加大财力投入促进消费回升。展 望二季度,相关卖场对家电、手机、汽车等消费前景依然乐观,并期待有更多品类能纳入"国补"范畴。 不可回避的是,去年9月落地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高了相关消费品类的基数。另外,新能源汽车销售火爆的同时,业内竞 争依然激烈,部分汽车厂商存在"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后续如何有效提振消费,推动内需持续恢复向好,仍是政策的重点。 家电卖场销售火爆 5月中旬,当记者在泰安市财源大街的三源家电采访时,这栋五层楼、经营面积2万平方米的大型线下家电卖场里,随处可见"全 城聚焦2025新国补"等字样,并明确标识出"家电/家装厨卫补贴20%,单台至高补贴2000元" ...
格林大华期货中国宏观经济月报-20250529
格林期货· 2025-05-29 21: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4月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略不及预期,工业生产和出口好于市场预期,4月经济增长总体表现韧性,出口增速较好;中美经贸会谈带来短暂喘息机会,但未消除长期不确定性;国内房地产市场仍在磨底,拖累经济增长,影响居民消费信心;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提振消费、推动城市更新,央行降准降息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二季度经济增长较一季度面临挑战,抢出口因素利于二季度经济平稳增长 [72] 各方面数据总结 固定资产投资 - 1 - 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市场预期4.26%,1 - 3月为4.2% [4][6] - 1 - 4月广义基建投资(含电力)同比增长10.85%,市场预期增长10.0%,1 - 3月增长11.5% [6] - 1 - 4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8%,市场预期增长9.1%,1 - 3月增长9.1% [6] - 1 - 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3%,1 - 3月下降9.9% [6] - 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0.6%、28.9%、23.9%、17.6% [6] - 1 - 4月设备购置投资增长18.2%,增长贡献率达64.5% [6] 房地产市场 - 1 - 4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826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1 - 3月同比下降3.0%,2024年全年同比下降12.9% [9] - 1 - 4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27035亿元,下降3.2%,1 - 3月同比下降2.1%,2024年全年同比下降17.1% [9] - 今年一季度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23.6万平米,同比增长2.5%;4月23万平米,同比下降12%;5月前28天24万平米,同比下降1.5%,4月新房销售同比下降多,5月同比降幅收窄 [12] - 全国二手房出售挂牌价指数今年以来下降速度较去年变缓,进入磨底状态;一线城市二手房出售挂牌价指数1月末小幅抬升后横向波动,4月以来有所下行 [15] 消费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长5.1%,市场预期5.5%,3月同比增长5.9%;1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845亿元,同比增长4.7%(上年全年3.5%);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147005亿元,增长5.2%(上年全年3.8%) [18] - 4月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较快的类别有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分别增长38.8%、33.5%、26.9%、25.3%、23.3%、19.9%;4月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7%;4月必选消费品继续增长良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14.0%;可选消费品化妆品类同比增长7.2%;4月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同比增长9.7% [21] 服务业 - 4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3月增长6.3%,1 - 2月同比增长5.6%,2024年同比增长5.2% [24] - 4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0.4%、8.9%、6.8%、6.1%,分别快于服务业生产指数4.4、2.9、0.8、0.1个百分点 [24] 进出口 - 中国4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8.1%,市场预估为增长2.0%,3月增长12.4%,1 - 2月同比增长2.3%;4月以美元计价进口同比下降0.2%,市场预估为下降6.0%,3月下降4.3%,1 - 2月进口下降8.4% [27] - 4月中国出口东盟增长20.8%,3月增长11.55%;4月出口欧盟增长8.27%,3月增长10.3%;4月出口美国下降21.03%,3月增长9.09%;因关税影响,4月中国对美出口大幅下降,对东盟出口增长加速,可能存在转出口因素 [30] -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美线航运出现“抢运潮”,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美西航线5月23日的运价指数908.14较5月9日的857.65明显上升,表现强于CCFI指数;中美经贸会谈达成的90天窗口期为市场带来短暂喘息机会,但未消除长期不确定性 [33] 工业 -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1%,市场预期增长5.2%,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2024年全年同比增长5.8% [36] - 4月采矿业增加值增长5.7%,一季度采矿业增加值增长6.2%,去年全年同比增长3.1%;4月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6%,一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1%,去年全年同比增长6.1%;4月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1%,一季度增长1.9%,去年全年同比增长5.3% [36] - 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0.7%、51.5%、38.9% [36] - 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2%,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3月为93%(3月同比下降0.1%),去年全年产品销售率为96.7% [39] - 2025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1%,比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仍在过去几年相对低位,与2023年和2015年同期相近,好于2016年同期 [42] - 1 - 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3.44万亿元,同比增长3.2%,1 - 3月同比增长3.4%;1 - 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170.2亿元,同比增长1.4%,1 - 3月为同比增长0.8%;1 - 4月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8.6%,较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1 - 4月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6.8%,1 - 3月同比下降25.5%;1 - 4月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4%,1 - 3月增长5.4%;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0%,3月同比增长2.6%;1 - 4月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9.0%,较1 - 3月加快5.5个百分点 [45] 金融 - 4月社融规模增加1.16万亿元,市场预期增加1.2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22万亿元(2024年4月社融增加 - 658亿元);4月政府债券净融资新增9729亿元,同比多10666亿元;4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84亿元,同比少增2465亿元;4月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794亿元,同比少减1696亿元;4月企业债券净融资2340亿元,同比多633亿元 [48] - 4月信贷口径人民币贷款增加2800亿元,市场预期7600亿元,同比少增4500亿元;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500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600亿元;企业短期贷款减少4800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减700亿元;企业票据融资新增8341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40亿元;4月居民短期贷款减少4019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减501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1231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减435亿元 [51] -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17万亿元,同比增长8.0%,市场预期7.5%,3月末为7.0%;4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09.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市场预期3.0%,3月为同比增长1.6% [54] - 1 - 4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5.83万亿元,同比少增7800亿元 [57] 就业 - 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4月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4月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8%,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60] 物价 - 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市场预期下降0.15%,3月同比下降0.1%;1 - 4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4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5%,3月同比上涨0.5%,1 - 2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3%;4月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0.3%,3月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0.4%,1 - 2月消费品价格下降0.4%;4月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3%,3月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3%,1 - 2月服务价格上涨0.3% [63] - 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春节前上涨,春节后下行,3月保持平稳,4月下行,5月继续下行,与2024年同期相比略低;5月20日汽油最高零售指导价下调至7845元/吨,4月18日下调至8075元/吨,4月3日调整至8555元/吨;5月油价低于4月推动CPI价格向下 [65] - 4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7%,市场预期下降2.8%,前值下降2.5%;1 - 4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4%;4月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1%,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2.28个百分点,前值下降2.8%;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9.4%,前值同比下降8.3%;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3.6%,前值同比下降2.4%;加工工业价格下降2.3%,前值下降2.6% [68] - 受对等关税影响,4月上旬大宗商品指数快速下跌,然后小幅反弹,5月大宗商品指数横向波动;因基数原因,5月截至28日南华工业品指数较上年同期大约下跌18%,4月同比下跌14%,预期5月的PPI同比仍在偏低位置 [71]
亨斯迈在华30年累计投资超150亿 聚氨酯事业部未来聚焦三大领域
经济观察网· 2025-05-29 18:28
公司概况 - 亨斯迈集团是全球性特殊及特种化学品企业,总部位于美国,在约25个国家拥有近60个制造、研发和运营设施 [1] - 公司1995年进入中国,累计总投资超过15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该行业第一批外资企业 [1] - 在华设立聚氨酯、先进材料和功能产品三大事业部,其中聚氨酯事业部占比最大 [1] 在华投资与产能 - 1995年在上海建立首座聚氨酯系统工厂,2006年投建首套外资MDI工厂(产能16万吨) [1] - 二期MDI项目总投资7.5亿美元(51亿人民币),设计产能24万吨,使在华总产能达40万吨(占全球产能近半) [1] - 将三大事业部亚太区总部及研发中枢设于上海,形成"研发—生产—服务"三位一体布局 [2] 业务战略与产品应用 - 实施"四大可持续创新"战略,从上游原料向下游"衣、食、住、行"应用领域延伸 [2] - MDI产品分为大宗基础原料(纯MDI/聚合MDI)和下游高附加值应用产品(汽车/建筑/服装/电器等) [2] - 下游应用具体包括:建筑保温防火材料、汽车内饰件、鞋底鞋垫、电器外壳等 [2] 市场表现与行业机遇 - 在华营收规模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受益于地产/汽车/电子电器行业历史发展 [2] - 未来聚焦三大领域:新能源汽车(中国消费/出口量大)、新能源建筑(占中国50%碳排放)、消费品升级(政府政策推动) [3] - 新能源建筑领域因"好房子"概念将增加MDI在防火/保温/隔声材料的应用 [3] 区域发展规划 - 以中国为亚太总部与研发枢纽核心,联动新加坡等生产基地构建跨市场协同 [4] - 目标建立亚太地区绿色低碳的高质量产业生态 [4]
江门前4个月经济形势:总体平稳,外贸成绩亮眼
南方都市报· 2025-05-29 16:52
江门市2025年1-4月经济运行概况 - 全市经济呈现"总体平稳、承压前行"特点,规上工业增加值、社消零保持正增长,固投持续下行,外贸进出口增速居全省前列 [2] 规模以上工业表现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增速较一季度放缓0.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长3.9%,电力等公用事业下降3.4% [3] - 工业用电量增长0.9%,21类主要工业产品中16类正增长,不锈钢日用制品(5.24万吨)、摩托车(161.79万辆)、铝材(9.14万吨)增速超20% [3] - 房间空调器、电风扇、家具、印制电路板、灯具、金属集装箱、饲料等产品增速均超10% [3] 固定资产投资 - 固投同比下降超24%,降幅较一季度扩大2.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投资降27.6%,民间投资降20.3% [4]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降26.2%,第二产业降27.4%,第三产业降20.8% [4] - 房地产开发投资降25.6%,商品房施工面积降10.6%,竣工面积增33.3%,销售面积降20%,销售额降12.7% [4] 外贸进出口 - 外贸进出口总额630多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高于全国全省水平,其中出口543亿元(增10.3%),进口90.4亿元(降9%) [5] - 实际利用外资7.5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6.7% [5] - 民营企业进出口362.8亿元(占57.2%)增11.7%,对欧盟(93.9亿元)、东盟(90亿元)、香港(78.6亿元)分别增9.8%、11.8%、5.3% [6] - 对拉美(78亿元)、中东17国(49亿元)、非洲(47亿元)等新兴市场增速达21.4%、18.6%、41.1% [6] 消费与财政 - 社消零总额409.95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增2.5%,乡村增2.1% [7] - 商品零售增2.4%,餐饮收入增2.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02亿元,同比增长3.2% [7]
一季度我国消费品质显著提升
经济日报· 2025-05-29 02:41
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发布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开发全球首个基于真实消费大数据的线上消费指数CBI 从2023年一季度59 42上升至2025年一季度63 38 今年一季度较基期增长6 7个百分点[1] - 指数每个季度更新 涵盖销售 价格 搜索 好评等多维度评分 提供全国总指数及地级市 行业细分指数[1] - 旨在引导线上消费高质量发展 鼓励品质竞争 减少内卷式竞争[1] 新锐度指标引入 - 北大团队首创"新锐度"指标 考察品牌销售增速 年轻消费者增速及产品创新表现[2] - 当前电商品牌普遍存在低价内卷 创新不足问题 各品类新品数量下滑[2] - 该指标有助于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消费质量 促进电商平台良性竞争[2] 国货新锐品牌崛起 - 山下有松 老铺黄金等国货品牌受青睐 工艺媲美国际品牌 设计融合中国文化元素[2] - 这些品牌产品贴合国人审美和文化自信需求 如山下有松五金设计灵感来自古建筑榫卯结构[2] 消费质量评估创新 - CBI填补了品质消费量化评估空白 传统指标如社会零售额和CPI仅计算金额 无法测度质量[3] - 主流品牌评分依赖财务数据和消费者调研 难以高频捕捉市场变化 且不适用于新锐品牌[3] - 电商大数据为品牌评价提供新数据源 线上产品品质与线下无显著差异 具有代表性[3] 本土品牌竞争力提升 - 中国成为各国品牌全球化布局核心市场 线上化程度高为品牌发展提供便利[4] - 华为 小米成交金额增速超苹果 在搜索量 会员运营等关键指标展现优势[4]
中国&中国必需消费:散飞批价跌近2000,仅婴配粉折扣力度减小
海通国际· 2025-05-28 18: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贵州茅台、双汇发展、华润啤酒、五粮液、海底捞、古井贡酒、海天味业、康师傅、今世缘、山西汾酒、中国飞鹤、伊利股份、泸州老窖、迎驾贡酒、安琪酵母、东鹏饮料、重庆啤酒、洋河股份、珠江啤酒、安井食品、青岛啤酒、盐津铺子评级为Outperform [2] - 百威亚太评级为Neutral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白酒批发价格有不同变化,飞天散瓶批价下跌,婴配粉折扣力度环比减小,软饮料、调味品、啤酒、液态奶与方便食品代表产品折扣力度环比加大 [2][17][18] 相关目录总结 白酒批价情况 - 贵州茅台本月飞天整箱、散瓶和茅台1935批价为2140/2070/700元,较上月持平/-40元/持平,今年年初以来飞天整箱、散瓶和茅台1935批价-100/-160/+10元,较去年同期-600/-440/-160元 [5] - 五粮液本月八代普五批价为945元,较上月-5元,今年年初以来八代普五批价+25元,较去年同期-5元 [5] - 泸州老窖本月国窖1573批价为865元,较上月持平,今年年初以来国窖1573批价+5元,较去年同期-5元 [5] - 山西汾酒本月复兴版、青花20批价为755/355元,较上月持平/持平,今年年初以来复兴版、青花20批价+5/+5元,较去年同期-105/+10元 [5] - 洋河股份本月M6+、M3水晶版、天之蓝批价为530/345/275元,较上月-10/+10/+5元,今年年初以来M6+、M3水晶版、天之蓝批价-15元/持平/持平,较去年同期+5/-30/-5元 [6] - 古井贡酒本月古20、古16、古8批价为450/280/200元,较上月持平/持平/持平,今年年初以来古20、古16、古8批价-10/-10元/持平,较去年同期-30/-40元/持平 [6] 大众品价格折扣力度情况 - 婴配粉代表产品折扣力度环比减小,折扣率平均值/中位值分别由4月末的91.3%/91.8%变化至本周的92.2%/95.3% [7] - 软饮料、调味品、啤酒、液态奶与方便食品代表产品折扣力度环比加大,软饮料折扣率平均值/中位值分别由4月末的94.1%/100%变化至本周的88.7%/89.4%,调味品折扣率平均值/中位值分别由4月末的86.2%/89.9%变化至本周的83.4%/85.0%,啤酒折扣率平均值/中位值分别由4月末的81.1%/82.8%变化至本周的78.7%/79.8%,液态奶折扣率平均值/中位值分别由4月末的71.9%/72.2%变化至本周的69.7%/63.5%,方便食品折扣率平均值/中位值分别由4月末的96.1%/98.5%变化至本周的94.2%/96.8% [8]
5月经济情况到底怎么样?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28 18:14
经济指标与政策影响 - 2025年5月BCI读数为50.3,较前值小幅上行0.2个点,显示经济再度企稳[1][2] - 2024年9月至2025年5月经济呈现"好转-回踩-上行-回踩-企稳"的波动节奏,BCI读数从46.0升至50.3[2] - 5月经济好转主要受一揽子金融政策(降准50BP+降息10BP+结构性工具扩容1.1万亿元)和中美关税缓和推动[6][18] 分项指标表现 - 企业融资环境指数从48.0升至49.1,就业前瞻指数从48.6升至50.5,消费品价格前瞻指数从42.8升至45.2[4] - 中间品价格前瞻指数从39.3降至33.6,企业利润前瞻指数从47.7降至46.6,投资前瞻指数从57.7降至53.3[4] - 就业弹性较高,5月企业招工前瞻指数环比大幅上行1.9个点,外贸带动就业约1.7亿人[8][9] 价格与利润动态 - 消费品价格与中间品价格分化,居民部门价格好转(社零同比5.6%),工业品价格承压(PPI连续4个月负增)[12][14] - 企业利润受工业价格拖累,1-4月PPI环比分别为-0.2%、-0.1%、-0.4%、-0.4%,5月购进价格和销售价格继续下行[14] - 央行提出价格调控思路转向"管低价",需通过政策协同扩大有效需求[16] 投资与产能优化 - 企业投资意愿偏弱,主因关税不确定性和实际利率偏高,需继续降息及提升物价中枢[15] - 发改委推动去产能和反内卷,加快淘汰炼油、钢铁低效产能,科学论证煤化工、氧化铝新增项目[14] - 二季度末需关注地方债发行加快对开工端的影响,以及产能优化细则落地进展[18] 市场反应与前瞻 - 万得全A指数与BCI节奏匹配,5月23日较4月底反弹2.4%,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0bp[18] - 后续关键定价线索包括中美经贸谈判、地方债项目推进及产能优化政策落地[18]
怎么看新一线城市榜单?
虎嗅· 2025-05-28 13:10
刚刚,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了2025年《新一线城市魅力排行榜》,本年度分数指标排名前四的仍然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 设定为一线城市。得分在第5名到19名之间的15个城市,即新一线城市,它们依次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 沙、郑州、天津、合肥、青岛、东莞、宁波和佛山。 相较去年,无锡下滑到所有城市的第21名,排在二线城市第二。佛山由去年的第20名上升一位跻身新一线城市第15名。其他新一线上榜城市 和去年相同,成都、杭州、重庆、西安、南京、长沙和去年排名未变。 自2013年首次发布以来,新一线城市排行榜已经成为国内影响力最大的媒体发布的城市榜单。"新一线城市"的概念,也逐渐为大众熟知乃至 接受。 不过,每年榜单发布之后,网络上对榜单排名总有颇多争议。榜单的批评者往往认为,这个榜单既不反映经济总量(GDP),也不反映城市 的发达程度(人均GDP)。同时,因为成都十多年来一直稳居这一榜单新一线头名的位置,也有不少人认为这就是成都的"买榜"宣传,甚至 还有人传说第一财经是成都的媒体。(注:一财是上海媒体) 关于城市之间的竞争,在互联网上一直极具话题性。很多人参与相关讨论都是"利益相关" ...
财政统筹资源支持提振消费
经济日报· 2025-05-28 06:26
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带动作用。运用财政补贴、贷 款贴息等政策工具,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将促消费同惠民生、补短板结合起来,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 能力,更好发挥消费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拉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财政支持提振消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政策落地以后效果如何?记者近日深入山东、重庆两地进行了调研 采访。 保障民生稳消费 有钱才能消费,有保障才敢消费。财政政策提振消费,拿出真金白银做好民生保障,为消费者解除后顾之 忧。 "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是提振消费的根本举策。"山东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山东财政部门把提 振消费作为重点任务和必须持续用力的长期性工作来抓,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考虑政府和市场关系,将当前 刺激消费与长期改善预期相结合,形成了敢消费、愿消费、乐消费的良好局面。 2024年,我国消费市场实现总体平稳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消费对经济 增长贡献率为44.5%,继续发挥经济发展第一拉动力作用。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 年的《政府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