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企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提速!今年以来9家公司并购重组上会
搜狐财经· 2025-05-25 09:18
并购重组审核加速 - 截至5月25日年内共有9家公司重组上会 去年同期仅2家 过会率高达8家一次通过 罗博特科二次上会通过 [1] - 去年全年15家公司上会 除宁夏建材被否外14家过会 今年上会家数大概率超去年 [1] - *ST松发借壳恒力重工获证监会批复 成为近年罕见借壳案例 [1] 交易所审核关注重点 - 问询聚焦并购后整合控制能力 收购价合理性 标的可持续经营能力 [1] - 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72 33%股权增值率132 77% 被要求说明市场法评估合理性及亏损扩大对估值影响 [2] 并购重组终止案例 - 5月以来10余家公司终止重组 主因包括市场环境变化 核心条款未达成 交易价格分歧 [2] - 宁波富达终止收购晶鑫材料45%股权 但明确将继续通过并购转型新材料 新能源等领域 [2] 政策规则优化 - 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交易所同步简化审核流程 新设简易程序缩短审核时限 [3] - 兴业证券分析新规将激活市场活力 引导资金流向科技创新 券商投行业务或受益 [3] - 开源证券预测央国企或成并购重组主导力量 受国企改革 产业升级等多因素驱动 [3]
湖北宜昌国企改革成绩亮眼
经济日报· 2025-05-24 06:22
宜昌国企改革成效 - 2024年宜昌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7000亿元,营收1861亿元,利润84.62亿元,工业总产值1105.14亿元,分别占湖北省市州国企的40.35%、66.35%,均居湖北省第一位 [2] - 通过战略重组、科技赋能、机制创新等改革举措,实现质量、效率、动力变革 [2] - 组建三峡文旅集团、三峡人才集团、宜昌粮食集团等,推进国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2024年市出资监管的7家企业中有4家营收超百亿元 [4] 茶产业转型升级 - 组建宜茶集团整合茶产业资源,挖掘红茶历史文化价值,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推出高品质产品,拓展国内外市场 [3] - "宜红工夫茶"品牌价值达45.84亿元,位列2024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TOP50第25位,2024年宜茶集团销售收入9.67亿元,同比增长38.7% [4] - 带动茶农增收,促进产业链发展,解决公共品牌不响、科技不强、产业链延伸不足等问题 [2][3][4] 产业链生态构建 - 以重点国企为链主,打造"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2024年招引链上项目21个,协议投资586.85亿元,吸引万华、多氟多等头部企业落户 [5] - 实现"上下楼即为上下游,产业园即为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模式 [5] 科技创新突破 - 安琪集团自主开发酵母蛋白被列入新食品原料目录,为微生物领域首个获批蛋白原料,新品上市两月销售额达400万元 [6] - 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年研发投入超10亿元,入选"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 [6] - 2024年市属国企研发经费投入28.57亿元,同比增长13.3%,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8个,省级平台38个,新增授权专利284件,国外专利108件 [6][7] 人才机制创新 - 清单化授权42%监管事项,集团总部人员精简16%,733名经理层成员全部市场化选聘 [8] - 实施股权激励,研发人员占比达35%,建立"谁创新、谁受益"的分配制度,安琪集团研发团队近千人 [8][9] - 优化科技奖励、收入分配等制度,增强员工归属感,吸引高端人才如郑贤良等留宜发展 [8][9]
宜昌观察:国企改革的“黄金密码”
新浪财经· 2025-05-23 17:18
宜昌国企整体表现 - 2024年宜昌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7000亿元、营收1861亿元、利润84.62亿元、工业总产值1105.14亿元,占湖北省市州国企的40.35%、66.35%,均居全省第一 [2] - 近三年市出资企业上缴国有资本收益6.12亿元,较上一个三年期增长150% [2] - 安琪集团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名单,兴发集团入选"双百企业"名单,兴福电子、宜化股份等4家企业入选"科改企业"名单 [2] 战略聚焦与主业发展 - 安琪集团专注酵母产业,发酵总产能超45万吨,去年营收超200亿元,是全球第二大酵母公司 [4] - 宜昌市出台《国有企业主业管理办法》严控非主业投资,兴发集团形成"产业共生"模式,串联163家上下游企业,年产值超千亿 [4] - 2024年国企以投带引招揽链上项目21个,协议投资586亿元,近三年招引5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70个,协议投资额4916.6亿元 [5] 科技创新投入与成果 - 2024年全市国企研发投入40.84亿元,增速11%,投入强度2.1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6] - 兴发集团研发投入从2013年4752万元增至2024年11.88亿元,实现黑磷百公斤级制备,产品从"论吨卖"升级至"论克卖" [7][8] - 安琪集团年研发投入超10亿元,2023年研发的酵母蛋白成为国内首个获批新食品原料的微生物蛋白 [8] 全球化布局与市场拓展 - 宜昌国企海外营收占比突破30%,近三年市外落地项目122个,总投资88.11亿元 [13] - 安琪集团产品销往170多个国家,兴发集团在10个国家建立销售中心,6个产品产销量全球第一 [13] - 宜化集团出口创汇从2000年8万美元增至7.08亿美元 [13] 政府与市场协同机制 - 政府向重点企业派驻"三支队伍"筑牢合规防线,实施员工持股、超额利润分享等激励机制,安琪、宜化共授予技术骨干2297人次股权 [9][14] - 科研人员被赋予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动权,研发投入增速不低于10%纳入考核 [8][9]
【财经分析】重庆港股价创6年新高 战略整合或进入实质阶段
新华财经· 2025-05-22 23:22
股价表现 - 重庆港股价再度涨停,创下2019年4月19日以来的新高 [2] - 股价连续涨停受到航运板块整体强势带动,以及控股股东战略整合预期、国企改革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等多重驱动因素影响 [2] 战略整合进展 - 重庆物流集团与中国物流集团的战略整合自2月份公告以来一直是市场关注焦点 [3] - 高管交叉任职(屈宏同时担任中国物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经理兼董事和重庆港董事长)被认为是整合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的重要信号 [3] - 整合完成后,中国物流集团有望成为重庆港新的实际控制人 [3] - 中国物流集团作为国内物流行业龙头央企,拥有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和丰富的国际物流资源,整合有助于重庆港提升在西部地区的枢纽地位 [3] 业务发展 - 重庆果园港是公司核心港区,是我国内河最大的水铁公多式联运枢纽港 [4] - 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果园港)班列开行量同比增长64%,占重庆市总量的22% [4] - 中欧班列(成渝)稳步发展,截至2024年11月中旬累计开行量突破10万列,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箱,货值超4200亿美元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10亿元,同比下降20.30%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1.67万元,上年同期盈利764.77万元 [4] - 一季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8188.07万元,三项费用同比均有所减少,但在营收下滑背景下仍对公司盈利能力形成压力 [5] 其他信息 - 公司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确认除战略整合事宜外不存在其他影响股价异常波动的重大事项 [5]
刚刚!证监会表态将出台深化“双创”改革政策措施!
天天基金网· 2025-05-21 19:46
重磅资讯 -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指出,社保、保险、年金等中长期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超过2000亿元,反映中长期资金加速流入与股市稳中有涨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3] - 2024年以来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9成,A股上市公司科技成色和创新动能不断提升 [3]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共实施分红2.4万亿元、回购股份147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沪深300指数股息率接近3.6% [3] - 沪深300市盈率12.6,明显低于境外市场主要指数,配置价值凸显 [4] - 证监会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机制,支持外资机构申请新业务 [4] 经济数据 - 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 [5] - 1至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845亿元,同比增长4.7%,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 [5] 科技突破 - 小米实现3nm芯片研发设计突破,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成为中国内地3nm芯片设计的一次突破 [6][7] - 小米玄戒O1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35亿元,研发团队超过2500人,2024年预计研发投入超60亿元,在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研发投入和团队规模均居行业前三 [7] 数据复盘 - 2025年5月19日A股市场数据:东方财富全A涨0.12%,成交额10863.05亿元;沪深300跌0.31%,成交额1848.88亿元;中证500涨0.09%,成交额1410.99亿元;中证1000涨0.45%,成交额2140.13亿元;中证2000涨0.86%,成交额3720.57亿元 [9] - 板块指数表现:上证指数平盘,成交额4371.78亿元;深证成指跌0.08%,成交额6492.96亿元;创业板指跌0.33%,成交额2902.69亿元;科创50平盘,成交额176.61亿元;北证50涨2.37%,成交额325.76亿元 [9] 盘面解读 - 市场整体表现:三大指数除上证走平外均下跌,沪指几乎平盘报收,风格指数除沪深300外全线上扬,沪强深弱特征明显 [12] - 市场涨跌情况:A股上涨3398家、下跌1597家,涨跌比2.1:1,涨停121家、跌停0家,沪深成交1.09万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7.69亿元 [12] - 行业表现:化学纤维(申万二级)日涨幅3.28%,恒天海龙、吉林化纤等涨停;股权转让(东财概念)日涨幅2.72%,天汽模、正虹科技等涨停 [13][15] 市场热点 - 化学纤维行业因吉林化纤调价通知带动板块上涨,湿法3K碳纤维供不应求,5月13日起各牌号产品每吨分别上涨10000元 [13] - 碳纤维在风电领域应用需求预计到2025年接近4万吨,体育休闲领域需求稳定,预计随冰雪经济发展继续增长 [15] - 股权转让概念受《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实施推动,首次建立简易审核程序、调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监管要求等 [15] 后市展望 - 市场短期基本面修复预期尚未证伪,下行风险有限,或进入热点及风格加速轮动阶段 [17] - 短期关注AI产业链、自主可控、受益关税战缓和的出海及高股息红利品种;中期关注银行、非银、公用事业等行业 [18] 行业主题 - 国企改革近年不断加码,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提出需考虑国家战略、产业安全、社会责任等因素 [20] - 新一轮国企改革举措包括优化经营指标体系、强化市值管理、科技创新、加大并购重组力度等 [20] -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七大方向,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20]
重磅|百家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一周年观察 谁吃到了数据资产化的第一波红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19:12
数据资产入表总体概览 - 2024年数据资产入表企业数量达100家,是一季报的5.9倍,入表金额增长27.6倍,但仅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1.86% [2] - 北京地区企业数量最多(24家),山东入表企业多集中于传统行业如山东高速、山东黄金等 [4] - 企业分为数据原生(34家)和非原生(66家),前者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占比50%),后者行业分散且国企占比65.15% [6][7] 企业类型与财务表现差异 - 数据原生企业入表金额占营收比例更高,12家占比超1%的企业中11家为数据原生,读客文化(非原生)以21.37%居首 [13][14] - 数据非原生企业资产负债率改善显著,63.6%的企业同比下降,如孩子王从65.69%降至56.82% [17] - 数据原生企业70.59%资产负债率上升,反映扩张策略倾向,如中文在线入表金额增长15.59倍 [19][20] 行业分布与概念标签 - 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信息技术和制造业入表金额最多,媒体行业金额增长10倍 [22][26] - 数据原生企业高频概念为DeepSeek(28次)、数据要素(27次)和人工智能(26次),非原生企业则关联国企改革(37次) [8][10] - 金融业入表企业数量增长4倍,4家银行参与数据资产质押授信,累计融资超5500万元 [26] 典型案例与会计处理 - 读客文化将8665.58万元数据资源计入存货科目,但未披露具体内容 [14][15] - 卓创资讯(10.89%)、每日互动(9.29%)等数据原生企业详细披露数据成本核算方式 [15] - 7家企业取消数据资产披露,如博敏电子因会计调整将数据资源从无形资产转入存货 [28] 区域与行业实践 - 山东高速以数据资产质押获得融资,神州数码获建设银行3000万元授信 [12] - 水电燃气行业入表金额较低但企业数量排名第五,显示传统行业转型探索 [26] - 三大运营商入表金额领先,中国移动达6.16亿元,中国联通3.79亿元 [31][35]
兴业银行“投行万里行”河北站专场主题研讨会圆满召开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21 17:09
会议概况 - 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主办"兴启燕赵 投领产融"国企产融创新研讨会,旨在深化金融赋能实体经济,推动河北省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1] - 参会方包括河北省内20余家省、市属国有企业高管及财务负责人,以及兴业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兴业研究、兴业国信资管等机构的专家 [1] 兴业银行战略与定位 - 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 [1] - 依托总行多牌照、全谱系的投行产品矩阵与强大创新能力,为客户设计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 [1] - 践行"商行+投行"战略,深化"融资+融智"服务模式,助力河北国企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2] 投行业务成果与展望 - 兴业银行与在冀企业保持紧密合作,投行业务成果丰硕,成功落地一系列项目 [1] - 专家团队重点介绍创新债券、并购重组及另类投资等投行工具的应用案例 [2] - 通过"政策解读+产品创新+案例实证"的立体化呈现,为金融服务河北实体经济提供全新视角 [2] 区域经济发展背景 - 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强力驱动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蓬勃向上态势 [1] - 兴业银行通过投行服务为河北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1]
国企改革收官“撞上”新蓝图:国资委部署“两非”“两资”处置,万亿资源重构新兴赛道
华夏时报· 2025-05-21 12:1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也是新一轮改革的谋划之年。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释放强烈信号:要确保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并重 点部署了"两非""两资"处置和亏损企业治理,将资源更好地集中到主责主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形成主 业更突出、核心竞争力更强的业务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还强调要高起点谋划好下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 "两非""两资"攻坚下的资源重构 会议重点部署了"两非""两资"处置和亏损企业治理。这一举措旨在将资源更好地集中到主责主业、发展战略性新 兴产业上来,形成主业更突出、核心竞争力更强的业务布局。通过处置"两非""两资"和治理亏损企业,可进一步 优化国有企业资源配置,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两非""两资"是指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事实上,早在2022年3月,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 业"两非""两资"剥离清退完成率就超过了85%,全国纳入名单的"僵尸企业"处置率超过95%,重点亏损子企业三年 减亏83.8%。 "要把国有 ...
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 国企改革迈入快车道
格隆汇· 2025-05-20 16:00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062亿元,同比增长6.9% [1][2] - 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扭亏 [1][2] - 毛利率12.8%,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74亿元,货币现金758.5亿元 [2] 销量情况 - 2024年汽车总销量189.6万辆,同比下降9.2% [1] - 乘用车销量154.5万辆,同比下降11.5%,其中SUV降幅超13% [1] - 商用车销量35.2万辆,同比增长2.4% [1] - 新能源车销量39.5万辆,占总销量比例提升4.1个百分点 [1] - 海外出口19.5万辆,同比增长15% [1] 品牌表现 - 自主品牌销量43.9万辆,同比增长26.4% [1] - 岚图品牌同比增长超59%,猛士品牌增幅超150% [1] - 合资品牌销量110.5万辆,东风本田下降29.2%,东风日产下降12.7% [1] 业务结构 - 乘用车分部收入523亿元,占比49.2%,同比增长22.9% [2] - 商用车分部收入472.2亿元,占比44.5%,同比下降4.7% [2] - 合营及联营收益11.1亿元,同比减少2.1亿元 [2] 未来规划 - 2025年目标销量300万辆,新能源占比超1/3 [3] - 自主新能源目标100万辆,海外出口挑战50万辆 [3] - 乘用车领域计划投放7款新车,打造2款年销超10万辆爆款 [3] - 商用车领域将构建新能源平台,推出3款基础车型 [3] - 深化国企改革,加速自主品牌发展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458.2/1717.5/1891.4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4.5/23.8/31.7亿元 [3]
钟南山发声,流行病最新判断!中药ETF(560080)涨超1%,二季度能否迎拐点?机构:把握三大方向!
搜狐财经· 2025-05-20 14:47
市场表现 - 5月20日A股主要指数集体上涨 中药ETF(560080)涨1.05% 热门成分股众生药业、佐力药业、太极集团涨超3% 同仁堂、云南白药涨超1% 以岭药业微涨 [1] -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上涨1.27% 跑赢沪深300指数0.15个百分点 中药II(申万)位居子板块涨幅第一 [3] - 中证中药指数最新市盈率25.7 近十年分位点25.58% 估值低于近10年超74%的时间 处于相对低位 [8] 行业动态 - 新冠病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 钟南山表示本轮疫情整体可防可控 症状表现为发烧、头疼、疲劳、嗓子疼 刀片嗓和咳嗽更明显 [3] - 2025Q2以来南北方的流感样病例占比回归常态 Q2-Q3为流感淡季 中药公司收入增长压力预计环比减轻 [10] - 中药材价格指数自2024年7月中旬持续回落 当前水平与2023年2月上旬相当 连翘、党参、当归价格下降 麦冬、牡丹皮价格稳定 [10] 财务数据 - 中药一季报压力较大 31家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18家公司营收正增长 嘉应制药(营收+28.8% 扣非净利+315.1%)、特一药业(营收+79.3% 扣非净利+255.3%)等9家公司实现营收和扣非净利双位数增长 [6][7] - 中药企业渠道库存降低 东阿阿胶、同仁堂、马应龙等8家公司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低于60天且持续向好 [7] - 基金持仓中药比例逐季下滑 2025Q1回落至0.46% 纯内需中药板块或迎资金青睐 [8] 投资方向 - 浙商证券推荐三大方向:毛利率改善的顺周期老字号、国企改革提升预期、低波红利稳健资产 [12][14] - 看好品种品牌力强的院外央国企 江中药业(2025E股息率5.6%)、东阿阿胶(2025E股息率5.2%)股息率靠前 天士力2024年分红支付率达82.86% [12][13] - 建议关注中药ETF(560080)及联接基金(A:501011 C:50101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