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修复

搜索文档
A股唯一可媲美英伟达的板块,变天在即?
财富FORTUNE· 2025-07-16 21:01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银行板块年内市值上涨超2万亿元,成为A股市场"领头羊",本土"银伟达"崛起引发市场热议[1] - 中证银行指数过去一年累计上涨36%,银行ETF年内涨幅超19%,显著跑赢沪深300和上证指数[2] - 部分银行股价涨幅已超40%,积累了相当获利盘[4] 银行股上涨驱动因素 - 政策驱动的险资配置、机构避险需求追求的高股息及估值修复预期形成三重共振[2] - 银行板块当前PB仅0.7倍,处于近十年39%分位水平,4%股息率相比10年期国债1.6%收益率具有吸引力[2] - 险资配置银行股比例仅8.4%,远低于30%-40%政策上限,每增加1个百分点配置可带来约3500亿增量资金[2] 市场分歧与风险信号 - 银行板块连续三个交易日回调,部分追高资金被套牢[3] - 中国人寿计划清仓式减持杭州银行0.70%股份,被市场解读为对银行股估值过高的警示信号[3] - 四大行平均股息率降至3.85%,逼近近十年低位区间,银行经营面临息差低于坏账率的严峻挑战[4] 资金流向变化 - 科技龙头股集体爆发,新易盛20cm涨停创历史新高,中际旭创大涨16%,显示资金正增配科技等成长方向[4] - 机构与险资进行仓位再平衡,资金从银行板块流向科技领域[4] 市场风格切换可能性 - 银行板块作为年内最强"鲸鱼",其高位震荡与核心推动力松动可能预示市场风格转换[5] - 尽管仍有低估值和潜在增量资金支撑,但短期过热、险资减持、盈利承压及资金分流迹象日益明显[5] - 长期来看,代表产业升级方向的科技突破和内需结构优化领域可能成为A股新"脊梁"[5]
银行板块年内涨幅超15%,大股东减持套现加剧顶部担忧
第一财经· 2025-07-16 20:52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A股银行板块7月16日显著承压 29家上市银行股价下跌 厦门银行 齐鲁银行跌幅超2% 贵阳银行 渝农商行跌幅居前 [1] - 申万银行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15.20% 42家A股上市银行悉数上涨 厦门银行 浦发银行 青岛银行等区间最大涨幅超30% [1] - A股上市银行平均股息率降至3.8% 较去年同期5.01%大幅收窄 中证银行指数市盈率攀升至7.4倍 创2018年4月以来新高 [5] 股东增减持动态 - 中国人寿拟清仓杭州银行5078.94万股股份 占总股本0.7% 若完成减持 其16年累计投资回报率预计超180% [3] - 长沙银行股东湖南三力拟减持不超过3700万股原始股份 该行年内股价涨幅达18.53% [3] - 齐鲁银行股东重庆华宇集团计划减持6043.81万股IPO前股份 该股年内累计上涨14.03% [3] - 新华保险斥资43.17亿元受让杭州银行3.3亿股股权 晋升第四大股东 [3] - 年内已有12家不同类型银行机构获得股东增持 包括邮储银行 浦发银行 光大银行 华夏银行 江苏银行 南京银行 苏州银行等 [4] 行业基本面与估值 - 2025年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合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2%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 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5] - 当季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约1.58% 持续低于1.8%行业警戒线 [5] - 银行板块净资产收益率跌破10% 受信贷增速放缓和净息差承压双重拖累 [6] 市场观点分歧 - 部分观点认为银行业整体韧性较强 政策推动保险资金强化长周期考核有望提升银行股红利吸引力 [2] - 另一部分观点指出快速上涨已显著消化银行股估值潜力 重要股东减持信号增加短期技术性调整可能性 [2] - 天风证券认为未来投资策略需关注负债成本优化 资产收益率趋稳 资产质量韧性等边际改善信号 [6] 长期配置价值 - 银行业资产质量具备持续修复空间 板块红利投资逻辑仍将延续 [7] - 银行股高股息与稳健属性对保险等中长期资金有吸引力 增量资金有望继续流入 [7] - 未来板块将呈现"强者恒强"格局 区域优势突出 零售转型领先 股息率稳定的标的仍具配置价值 [7]
港股科技板块午后领涨,港股科技ETF(513020)涨超1.5%,连续5日流入超3.7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14:37
港股科技板块投资价值分析 - 港股科技板块处于"估值洼地"与"产业变革"交汇点 政策、技术、资金三因素共振推动配置价值显著提升 [1] - 南向资金与外资形成合力 持续改善板块流动性 [1] - 产业支持与资本市场改革双重利好叠加 从盈利基础与估值体系双维度提振市场信心 [1] 港股科技板块盈利与估值前景 - 彭博一致预期显示2025-2027年恒生科技指数EPS保持逐年上行趋势 [1] - 当前板块估值仍处历史低位 有望迎来"估值修复"与盈利增长的戴维斯双击行情 [1] - AI技术迭代、政策环境优化及全球资金再配置驱动下 港股科技板块或成为新一轮市场行情重要引擎 [1] 港股科技ETF产品信息 - 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踪港股通科技(港元)指数(931573) 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1] - 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精选不超过50家科技行业优质企业 全面反映可通过港股通投资的科技领域上市公司表现 [1] - 成分股具有显著成长潜力和市场波动特征 [1] 其他投资渠道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C(015740)和A类份额(015739) [1]
钢材:估值修复 或转入震荡走势
金投网· 2025-07-16 10:17
现货市场 - 现货价格维稳 钢坯价格下跌20元至2950元 华东螺纹实际成交价稳定在3090元/吨 [1] - 10月合约期货升水现货24元 华东热卷价格稳定在3300元/吨 主力合约贴水现货27元/吨 [1] 成本与利润 - 焦煤山西产地逐步复产 贸易商补库导致现货较强 铁矿6月发运冲量致库存止跌 远端供应宽松预期抑制铁矿价格弹性 [2] - 当前利润排序为钢坯>热卷>螺纹>冷轧 原料向上弹性较弱 [2] 供应情况 - 7月产量延续回落趋势 较5月高点下降9万吨 其中铁水减少5万吨 废钢日耗下降4万吨 [3] - 本期铁水产量下降1万吨至2398万吨 废钢日耗持稳于505万吨 五大材总产量减少1244万吨至872万吨 [3] - 1-6月铁元素产量同比增加32% 预计全年增幅维持在33% 螺纹7月产量有所修复 热卷和冷轧出现减产迹象 [3] 需求表现 - 五大材表需高位持稳 6-7月需求未进一步回落 淡季表现超预期 本期表需下降122万吨至873万吨 [4] - 7月热卷产量高于表需 螺纹产量略低于表需 产量与表需差收窄 [4] 库存动态 - 五大材库存环比下降035万吨至1340万吨 螺纹库存减少5万吨至540万吨 热卷库存增加06万吨至3457万吨 [5] - 螺纹供需双降但维持去库 热卷出现小幅累库 [5] 市场观点 - 钢材价格在压力位博弈明显 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显著 内需地产和基建边际偏弱 [6] - 下半年面临中美关税预期和去年高基数问题 表需季节性回落 7月供需基本平衡 [6] - 贸易商补库和正套拿货改善现货需求 低库存+情绪好转支撑估值修复 关注螺纹3100元和热卷3300元压力位突破情况 [6]
英伟达点燃港股科技!港股科技ETF(513020)年内飙涨3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10:10
消息面上,7月15日夜盘纳指带动中概股大涨。推动纳指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英伟达,该股当日上涨4%,最新市值约4.17万亿美元,其市值一夜增加1618亿 美元(约合人民币11605亿元)。此前,英伟达在官网发文称,公司将恢复H20在中国的销售。 对于港股科技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关注港股科技ETF(513020)布局机会,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以关注港股科技ETF联接基金(联接 A:015739;联接 C:015740)。 当前港股科技板块正处于"估值洼地"与"产业变革"的交汇点,政策、技术、资金三因素共振推动配置价值显著提升。资金面上,南向资金与外资形成合力, 持续改善板块流动性;政策面上,产业支持与资本市场改革双重利好叠加,从盈利基础与估值体系双维度提振市场信心。从盈利端来看,彭博一致预期显示 2025年-2027年恒生科技指数EPS将保持逐年上行趋势,叠加当前板块估值仍处历史低位,有望迎来"估值修复"与"盈利增长"的戴维斯双击行情。在AI技术迭 代、政策环境优化及全球资金再配置的驱动下,港股科技板块或将成为新一轮市场行情的重要引擎。 港股科技ETF(513020)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该指数精选通过港股通 ...
保利发展(600048):短期业绩表现承压,长期关注估值修复
长江证券· 2025-07-15 18: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业绩表现承压,长期关注估值修复。周期压力继续在后端兑现压制短期业绩,但未来仍有望维持一定体量。优异的转债定价表明公司内在价值正逐渐受到认可,在手土储充裕且不断盘活低效库存,投拓转积极加速公司资产优化速度,公司龙头地位持续巩固,远期估值有望修复 [2][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2025H1公司实现营收1168亿元(-16.1%),利润总额99亿元(-29.6%),归母净利润27亿元(-63.1%) [6] 事件评论 - 中报业绩表现低于预期,周期压力继续在后端兑现。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行主因项目结转规模下降,周期压力下毛利率依旧承压,叠加营收同比下行,最终利润总额下降。受交付结算项目结构等影响,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降幅较利润总额明显扩大,整体表现一定程度低于预期。全年展望方面,尽管2025年全年项目交付结转量预期下行,但持续上涨的销售均价有望在后端兑现,且公司已售未结资源对收入端仍有支撑;结算端毛利率或仍有压力,但随着近年获取的优质土储陆续结转,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探底;叠加资产减值体量相对平稳,推进土地置换与调规也有望改善土储质量,周期压力之下,公司未来业绩仍难免承压,但预计仍将保持一定体量 [11] - 销售稳居行业首位,投资拓展更加积极。受行业需求整体承压与供货节奏影响,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金额、面积下降,但均价上涨,参考第三方克而瑞榜单销售规模仍稳居行业首位。本年度政府供地更加聚焦核心区域,公司投资拓展更加积极,主动出手补充优质土储,上半年拿地金额、面积、均价均大幅上涨;拿地面积强度、金额强度提升,拿地均价/销售均价提高。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手土储达6258万平,公司持续推进土地置换与调规来改善土储质量;而本年度优质地块的获取则进一步优化土储结构,助力公司在市场热度较高的上海、北京、杭州等地提升规模与市占。随着存量土储的不断盘活和优质增量的有益补充,公司资产结构有望持续优化 [11] - 转债定价优异彰显公司价值,龙头地位再次得以确认。公司本年度成功发行85亿元6年期可转债,首年票面利率仅2.20%,之后每年固定增加0.05%,整体利率中枢2.325%。参考公司本年度发债实践,公司可转债定价优异,彰显了投资人对于其含权价值的高度认可;此外当时高达4.2X的申购倍数进一步印证了投资人对公司资产重估与龙头地位的信心。长久期转债的成功发行进一步优化了公司债务结构,如果未来成功转股则可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资本实力;此外通过置换募投项目前期自筹资金,公司有更多的灵活资金应对市场变化,可以在合适的时机主动拓展优质土储,进一步巩固公司的龙头地位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报告给出了2024A-2027E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等财务数据,包括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利润总额、净利润等利润表项目;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等资产负债表项目;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等现金流量表项目;以及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市盈率、市净率等基本指标 [16]
广发期货《黑色》日报-20250714
广发期货· 2025-07-14 17: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钢材方面,本周钢材波动放大,螺纹和热卷涨幅明显,基差走弱,7月供需基本平衡,下半年需求易跌难涨,供应宽松,价格上涨驱动不足,当前低库存和市场情绪好转支持估值修复,但实际需求弹性不大,下一个宏观观察窗口是7月底政治局会议,操作上观察螺纹3100和热卷3300附近是否有效突破[1] - 铁矿石方面,上周铁矿09合约强势上涨,全球发运量环比下降,后续到港均值将回落,需求端铁水产量高位回落但仍处高位,钢材出口维持强势,铁水有韧性,7月铁水将延续下降趋势,钢厂利润好转,短期铁矿震荡偏强运行,单边建议逢低做多,套利建议9 - 1正套操作[4] - 焦炭和焦煤方面,上周焦炭和焦煤期货均强势上涨,焦炭现货稳中偏强,主流焦化企业计划首轮提涨预计可落地,供应端部分煤矿复产但产量恢复慢,需求端7月铁水或保持230 - 240万吨/日;焦煤现货普涨,市场呈筑底反弹走势,供应端整体产量恢复慢且供不应求,需求端下游补库力度加大,单边建议待回调时逢低做多焦炭2509和焦煤2509,套利建议9 - 1正套操作[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钢材产业 价格及价差 - 螺纹钢和热卷现货及期货价格多数上涨,基差方面螺纹钢和热卷部分合约基差走弱,如螺纹钢05合约基差48,较前值变化;热卷05合约基差20,较前值变化[1] 成本和利润 - 钢坯价格2960元/吨,环比涨10元;江苏电炉螺纹成本3304元/吨,环比涨2元;华东热卷利润223元/吨,环比涨50元等,各品种成本和利润有不同变化[1] 供货 - 日均铁水产量239.8万吨,较前值降1.2万吨,降幅0.5%;五大品种钢材产量872.7万吨,较前值降12.4万吨,降幅1.4%;螺纹产量216.7万吨,较前值降4.4万吨,降幅2.0%等,多数产量指标下降[1] 库存 - 五大品种钢材库存1339.6万吨,较前值基本持平;螺纹库存540.4万吨,较前值降4.8万吨,降幅0.9%;热卷库存345.6万吨,较前值增0.6万吨,涨幅0.2%[1] 成交和需求 - 建材成交量10.1万吨,较前值降1.5万吨,降幅12.7%;五大品种表需873.1万吨,较前值降12.2万吨,降幅1.4%;螺纹钢表需221.5万吨,较前值降3.4万吨,降幅1.5%等,成交和需求指标多数下滑[1] 铁矿石产业 价格及价差 - 部分仓单成本无变化,如卡粉仓单成本761.6元/吨;09合约基差部分变化明显,如PB粉09合约基差28.0元/吨,较前值降48.0元,降幅63.2%;5 - 9价差、9 - 1价差等有不同幅度变动[4] 现货价格与价格指数 - 日照港部分矿石现货价格无变化,新交所62%Fe掉期97.6美元/吨,较前值涨2.0美元,涨幅2.1%;普氏62%Fe98.6美元/吨,较前值涨3.3美元,涨幅3.4%[4] 供货 - 45港到港量(周度)2483.9万吨,较前值增120.9万吨,涨幅5.1%;全球发运量(周度)2994.9万吨,较前值降362.7万吨,降幅10.8%;全国月度进口总量9813.1万吨,较前值降500.3万吨,降幅4.9%[4] 需求 - 247家钢厂日均铁水(周度)239.8万吨,较前值降1.0万吨,降幅0.4%;45港日均疏港量(周度)319.5万吨,较前值增0.2万吨,涨幅0.1%;全国生铁月度产量7411.4万吨,较前值增153.1万吨,涨幅2.1%等[4] 库存变化 - 45港库存(环比周一,周度)13765.89万吨,较前值降56.8万吨,降幅0.4%;247家钢厂进口矿库存(周度)8979.6万吨,较前值增61.1万吨,涨幅0.7%;64家钢厂库存可用天数(周度)20.0天,较前值增1.0天,涨幅5.3%[4] 焦炭和焦煤产业 焦炭相关价格及价差 - 山西一级湿熄焦1094元/吨,较前值无变化;日照港准一级湿熄焦1260元/吨,较前值无变化;焦炭09合约1520元/吨,较前值涨23元,涨幅1.5%等,各合约价格和基差有不同变化[7] 焦煤相关价格及价差 - 焦煤(山西仓单)1020元/吨,较前值无变化;焦煤(蒙煤仓单)889元/吨,较前值涨5元,涨幅0.6%;焦煤09合约较前值涨16元,涨幅1.8%等,各合约价格和基差有不同变化[7] 供给 - 全样本焦化厂日均产量64.1万吨,较7月4日降0.3万吨,降幅0.4%;247家钢厂日均产量47.2万吨,较7月4日降0.3万吨,降幅0.6%;原煤产量868.1万吨,较7月4日增2.9万吨,涨幅0.3%等[7] 需求 - 247家钢厂铁水产量239.8万吨,较7月4日降1.0万吨,降幅0.4%;全样本焦化厂日均产品64.1万吨,较7月4日降0.3万吨,降幅0.4%等[7] 库存变化 - 焦炭总库存931.0万吨,较7月4日增0.3万吨,涨幅0.0%;全样本焦化厂焦炭库存93.1万吨,较7月4日降9.0万吨,降幅8.8%;汾渭煤矿精煤库存176.4万吨,较7月4日降14.3万吨,降幅7.5%等[7]
焦炭基本面呈现改善迹象 期货价格震荡偏强运行
金投网· 2025-07-14 15:14
焦炭期货行情 - 7月14日焦炭期货主力合约盘中最高上探至1543元,收盘报1525.5元,涨幅1.13% [1] 机构观点 恒泰期货 - 焦炭震荡偏强,焦钢博弈加剧,第四轮提降落地但钢厂盈利向好导致减产意愿不强,长流程铁水日均产量小幅回落至240万吨 [2] - 焦炭需求支撑小幅下移,库存仍有累积压力,黑链交易逻辑切换为产业利多叠加估值修复双轮驱动 [2] - 建议前期低位空单离场,高位空单逐步减仓,等待供需再平衡后的低多信号,操作策略震荡偏强 [2] 方正中期期货 - 焦炭现货进入提涨周期,基本面改善迹象显现,总库存开始下降 [3] - 供应端因环保限产及四轮提降后焦企利润恶化,独立焦化厂开工率持续走低,产量下行趋势未改 [3] - 下游需求稳定,铁水产量维持在240万吨以上高位,成本端支撑企稳但盘面已透支约三轮提涨预期,建议采取期现正套策略 [3] 行业数据 - 焦炭需求端长流程铁水日均产量维持在240万吨以上高位 [2][3] - 焦炭库存呈现下降趋势,供需结构改善支撑基本面 [3]
7/13文华商品强势上涨,下周是持续高开高走还是昙花一现
搜狐财经· 2025-07-13 22:00
商品市场整体表现 - 文华商品指数突破162点关键压力位后回落,形成技术性假突破信号,目前处于新的上升阶段,3浪上涨刚开始[3] - 南华商品指数6月低点反弹超6%,7月在政策催化下继续上涨超2%,由低估值、基本面改善、多空力量逆转和政策共同驱动[5] - 商品市场呈现明显分化格局,7月上涨较多品类集中在新能源产业链、黑色系、建材及化工板块[7] 板块分化分析 - 煤炭板块领涨,受益于供给侧改革预期和钢厂对原料的积极采购[3] - 石油板块下跌,受OPEC+将在9月加速增产预期压制[3] - 黑色系延续反弹,螺纹钢主力2510收3076元/吨涨1.45%,煤焦有突破60日均线迹象[7] - 有色金属震荡,镍价预计反弹至118000-123000元/吨,铝价高区间震荡均价20650附近[7] - 农产品板块弱势,油脂小幅反弹但鸡蛋领跌,双粕延续弱势[8] 玻璃市场动态 - 玻璃期货7月11日日内涨幅一度达2.2%,收盘涨0.28%,市场情绪被点燃[6] - 湖北地区玻璃企业产销率飙升至140%,全国库存环比减少2.87%创年内最大周降幅[7] - 玻璃日熔量降至近四年同期最低,较2021年峰值下降超15%[10] 关键驱动因素 - 政策预期主导当前行情,"反内卷"政策催化市场情绪[5][7] - 供需节奏匹配度是关键,8月传统淡季需求能否承接增量供应将影响价格[10] - 四季度占全年40%的竣工量集中在11-12月,8-10月为备货关键期,库存降幅若扩大至3%-5%可能推动价格突破[10][11] 技术面与市场情绪 - 玻璃期货若突破1750元/吨可能打开上涨空间,跌破1680元需警惕中期调整[11] - 商品指数短期进入震荡,做多热度减淡,需警惕政策预期落空风险[11] - 市场关注需求旺季验证信号,湖北玻璃产销率能否全国复制是关键[11] 季节性规律与需求预期 - 下半年资源品迎需求旺季,7月用电高峰带动煤炭、石油石化需求,9月后"金九银十"地产基建高峰拉动化工、有色、钢铁等[10] - 历史数据显示四季度为玻璃需求传统旺季,保交楼政策实质性落地可能形成正反馈[10][11]
帮主郑重:银行股凭啥能“逆袭”黄金和纳指?
搜狐财经· 2025-07-12 15:30
银行股表现 - 工农中建邮五大行股价创历史新高 银行板块推动A股重回3500点 [3] - 2024年以来中证银行指数涨幅超越黄金和纳指 成为全球高收益资产冠军 [3] 银行股上涨驱动因素 - 估值修复显著 2024年初银行股PB跌至历史低位 修复空间大 [3] - 2022年地产三支箭政策缓解金融市场风险 银行资产质量获保障 [3] - 银行股股息率普遍超4% 港股部分银行股达9%以上 在利率下行环境中吸引力凸显 [4] - 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推动高股息资产配置需求 直接推升银行股股价 [4] 黄金与科技股对比 - 黄金上涨主因全球对美元体系信任度下降 但长期走势仍受美元影响 [4] - 纳指科技股因利率预期变化及部分估值过高 资金出现撤离迹象 [4] 银行行业基本面 - 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上升 信贷需求改善利好银行 [5] - 金融开放政策推进 银行国际化布局加速 长期增长空间可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