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净零排放
icon
搜索文档
国际水电协会首席执行官:水电是破解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难题的“必选项”
中国电力报· 2025-05-26 08:55
水电在能源转型中的角色 - 水电是实现脱碳目标的必要路径 没有水电就无法构建100%清洁电网 [3] - 水电为电网提供多重关键服务 包括可靠性 弹性 安全性和灵活性 [3] - 水电不仅能稳定供电 还能在风光发电不足时"化身"储能 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 [3] 国际水电建设发展趋势 - 全球每年新增约20吉瓦常规水电装机 叠加约20吉瓦抽水蓄能项目 总新增规模达40吉瓦 [4] - 中国是水电建设的主要推动者 印度 欧洲 澳大利亚等地的抽水蓄能开发加速成为行业新亮点 [4] - 水电行业正通过技术升级和模式创新重回增长轨道 但仍需大幅提升建设进度以匹配全球能源转型需求 [4] 中国水电的发展成就与全球影响 - 过去二十年全球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的新增水电装机来自中国 且这一主导地位仍在持续巩固 [5] - 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水电合作项目显著加速了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能源转型进程 [5] - 2024年非洲水电装机增速跃居全球第二 与中国企业在当地的技术赋能和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5] 老旧水电站升级改造 - 全球不少水电站已持续运行三十至四十年 亟待升级 但水电具备独特的"永久性"优势 通过周期性维护可实现长期稳定运行 [6] - 现代化改造能显著提升水轮机发电效率 推进数字化升级 强化水电与太阳能 风能 储能的系统协同运作能力 [6] - 亚洲 拉丁美洲 非洲等地正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水电站效率与产能 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6] 前沿技术应用 - "XFLEX HYDRO"项目专注于优化水电与"风光储"的协同运行模式 [7] - "ReHydro"项目引入人工智能技术 推动水电站的智能化升级改造 [7]
【WGC2025】埃尼:灵活多元的资源组合将助力应对天然气市场变化
新华财经· 2025-05-22 16:01
行业趋势 - 液化天然气(LNG)在全球天然气市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需注重供应灵活性和安全性以应对市场变化 [1][2] - 能源需求增长、全球脱碳进程和地缘政治局势共同重塑当前能源格局,影响全球LNG流向 [2] - 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经济性显著,成本较低且储量丰富,可缓解能源转型压力并保障能源安全 [4] 公司战略 - 埃尼通过垂直一体化战略聚焦上游油气开发项目,在欧洲及多个国家拥有多元化资源组合 [2] - 埃尼计划到2030年将天然气业务占比提升至60%,到2050年进一步提升至90% [4] - 埃尼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运营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上游项目 [3] 区域市场 - 亚太地区将引领未来天然气消费增长,中国、日本等消费大国及泰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是主要驱动力 [3] - 2024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达4200亿立方米,比欧盟高出近1000亿立方米 [3] - 预计2030年后中国天然气需求将超6000亿立方米,LNG进口达2000亿立方米左右 [3] 环保与减排 - 天然气碳足迹较低,可减少二氧化碳及硫化物、氮氧化物等颗粒物排放 [4] - 埃尼2018-2023年直接甲烷排放降低一半以上,甲烷排放强度降至0.06%,优于行业0.2%的基准水平 [4]
中石化参股的全球最大单一气田东扩项目明年中投产,卡塔尔能源称愿与中国加深天然气领域合作
第一财经· 2025-05-21 20:06
天然气行业趋势 - 天然气在未来一个世纪内仍将是燃料、化肥等产业的重要支柱[1] - 全球地缘冲突导致能源转型计划被认为过于激进,净零排放目标难以实现[1] - 天然气因其清洁和供应稳定的特性,将在未来能源使用中发挥支撑性作用[1] 卡塔尔能源战略 - 卡塔尔能源计划通过北部气田扩建项目成为全球最大LNG出口公司[1] - 卡塔尔将成为全球第二大LNG出口国[1] - 公司目标是帮助更多企业使用更清洁的燃料[1] 北部气田扩建项目 - 项目分为北部气田东扩(NFE)和南扩(NFS)两部分[4] - 东扩项目将建设4条LNG生产线,每条年产能800万吨,投产后公司LNG年产能升至1.1亿吨[4] - 南扩项目涵盖两条800万吨年产能生产线,2027年投产后总产能将达1.26亿吨/年[4] - 东扩项目预计2026年年中投产[4] 国际合作与投资 - 五大国际油气公司(道达尔、康菲、埃克森美孚、壳牌、埃尼)合计持有25%权益[4] - 中国石化获得一条生产线5%权益,中国石油购入1.25%股份[4] - 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分别签署27年、年供应400万吨的LNG长协[4] - 中国石化还签署27年300万吨/年和10年200万吨/年的LNG长协[4] 中国市场合作 - 中国作为最大LNG进口国,是卡塔尔能源重要合作伙伴[5] - 公司希望支持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5] - LNG船运输方面与中国深入合作[5] LNG船舶建造 - 卡塔尔能源推出"百船计划",已签订128艘LNG船订单[6] - 中国船企获得较大份额订单[6] - 已接收中国船企建造的20艘LNG船[6] - 自2024年起每月可接收数艘新船,交付效率超预期[6]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我们寻求降低电价并共享净零排放之路。
快讯· 2025-05-19 19:54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我们寻求降低电价并共享净零排放之路。 ...
Lightbridge(LTBR)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3 05: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营运资金为5650万美元,而2024年12月31日为3990万美元 [17] - 2025年3月31日总资产为5830万美元,总负债为100万美元 [17] - 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690万美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000万美元增加1690万美元 [18]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使用的现金为33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90万美元增加140万美元,主要因研发和总务及行政费用增加 [18] - 2025年第一季度融资活动提供的现金为202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20万美元增加1900万美元,因按市价发行普通股所得净收益增加 [18] - 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480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80万美元 [20]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7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00万美元增加70万美元,主要因项目人工成本、员工薪酬和福利、股份支付费用增加 [20][21] - 2025年第一季度总务及行政费用为35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20万美元增加130万美元,主要因员工薪酬和福利、咨询费、专业费、股份支付费用增加 [21] - 2024年第一季度其他收入为40万美元,主要为购买国库券和银行储蓄账户的利息收入 [21][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认为其创新的Lightbridge燃料技术将是核能源转型的关键推动者,其专有全金属燃料设计能为现有和未来水冷反应堆带来显著经济和安全效益 [9] - 公司与Ocla签署谅解备忘录,涵盖评估在Ocla拟建商业燃料制造设施附近设立Lightbridge商业规模燃料制造设施的可行性、探索乏铀锆燃料后处理和回收合作机会等领域 [10][11] - 公司继续寻求政府资金以及新的战略联盟,以帮助为未来研发里程碑提供资金,预计2025年在核燃料研发的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约为1700万美元 [19] - 行业方面,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的需求、对能源安全和电网稳定性的需求增加,使核电成为清洁能源转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超过20个国家承诺到2050年将全球核电容量增加两倍 [13][14] - 政府实施政策支持现有反应堆许可证延期、新大型核电站部署和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部署,大量资金流入该行业,铀和核燃料服务的长期需求强劲 [14] - 大型科技公司对利用核能为数据中心供电的兴趣增加,凸显了核能在提供可靠24/7无碳电力方面的重要性 [1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取得重大运营进展,核能源领域持续积极发展,全球核能源复兴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5][6] - 公司认为其技术与能源安全需求、技术创新和政府支持政策相契合,有望在先进核技术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16] - 公司有充足的营运资金和财务灵活性支持近期燃料开发支出,未来将继续执行开发计划,推进技术测试和示范,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实现商业化 [9][17] 其他重要信息 - 2025年1月公司宣布与Ocla签署谅解备忘录 [10] - 2025年3月公司在爱达荷国家实验室成功展示了共挤压制造工艺,制作出八英尺长的燃料试样 [11] - 公司正与Zynich国家实验室合作制造和表征含浓缩铀和锆合金的测试样品,预计于明年在爱达荷国家实验室的先进测试反应堆进行辐射测试 [12]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能否期待Lightbridge在近期获得美国能源部(DOE)的融资? - 公司不清楚DOE具体行动,但认为自身具备获得未来支持的良好条件,会继续评估包括DOE资金在内的非稀释性资金来源,公司项目已受益于多项DOE资助奖项,未来将继续在降低知识产权风险的领域寻求DOE资金机会 [24] 问题: Lightbridge是否完全退出钍业务,还是只是搁置? - 公司目前未积极推进基于钍的种子和包层燃料设计,但仍持有相关专利,若有重要客户表现出真正兴趣,可能会恢复该领域的燃料开发活动,目前客户对公司金属铀锆燃料尤其用于功率提升方面兴趣浓厚 [26]
立白倡导“净零生活圈”,共筑绿色低碳可持续产业生态
南方都市报· 2025-05-09 23:09
ESG战略与绿色发展 - ESG已成为企业必答题 公司认为随着环境问题加剧和社会责任意识提升 ESG不仅是顺应全球趋势的体现 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1][16][17] - 公司制定2050年全价值链净零排放目标 并发布《净零立白行动方案》 提出2030/2040/2050年分阶段减排计划 涵盖直接排放 间接排放 塑料使用量等指标 [18] - 公司构建绿色全产业价值链 从绿色原料 配方 技术 制造 产品到物流六个环节推动产业链转型 同时通过活动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习惯 [21][23] 生产制造与节能减排 - 南沙工厂是集团最大凝珠生产基地 占地300亩 日产凝珠达500万颗 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 实现无人化包装作业 [3] - 集团8家工厂启动光伏项目 2024年光伏用电852万度 累计减碳4570吨 绿电可满足工厂全部用电需求 [6] - 南沙工厂采用智能立体仓库 拥有26000个板位 存储量达85-90万件 实现全自动化出入库 使用AGV小车年减碳超550吨 [6][8] - 工厂实现废水100%合格排放 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养鱼 南沙工厂已获行业首家碳中和认证 [8] 产品创新与环保技术 - 开发可回收单一材质塑料软包装 解决传统复合材料难以回收问题 通过物理再生可制作新包装 全面推广后年减塑料5-6吨 公司成为国内首个获"双易认证"优秀评级企业 [10][11] - 产品原料90%以上实现天然植物来源 2025年将推出"立白花植时代"子品牌 包装采用秸秆填充料降低塑料用量 配方含7种以上植物鲜活原料 [13] - 突破洗衣凝珠微胶囊香精悬浮技术 解决行业香氛颗粒分散不均难题 保证用户实际感知到持久留香效果 [14] - 研发投入超销售收入3% 为行业最高水平 掌握多项世界先进技术 洗涤剂销量中国第一世界第四 [17][25] 市场策略与消费趋势 - 打造全龄段洗护产品矩阵 覆盖婴幼儿到银发人群 满足不同场景 材质 成分的细分需求 消费者倾向天然 环保 香氛型高端产品 [25] - 通过"绿色生活节"等活动引导消费减碳 与京东创新碳普惠合作 实现订单级碳足迹追踪 成为家清行业首个京东碳账户品牌 [23] - 行业竞争加剧 公司以产品力应对 通过"产品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三维度满足精细化需求 推动行业绿色健康发展 [25][27]
新型半导体,将功耗降低90%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05 12:22
项目概况 - 英国三所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诺丁汉大学、格拉斯哥大学)联合获得600万英镑EPSRC资助,开展名为"NEED2D"的项目,旨在开发原子级厚度的二维半导体材料以降低AI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的能耗 [1] - 项目由20多个合作伙伴参与,贡献超200万英镑资金,目标是通过二维半导体技术打造超越传统硅基材料的全新电子产业 [1] - 项目负责人Colin Humphreys指出,二维材料可节省数据中心90%以上能源需求,同时降低电力成本并助力"净零"目标 [1] 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 二维半导体被台积电、英特尔、三星列入2040年技术路线图,英国计划在2040年前成为该领域全球领导者 [2] - 新型二维材料(如石墨烯)的电子迁移速度远超硅,可实现超低功耗计算并减少热量浪费,适用于3D堆叠、量子计算等新型架构 [2] - 该技术可扩展至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预计将使设备充电频率从每日一次降至每周一次 [2] 研究团队与实施路径 - 团队整合三所大学在二维材料合成、表征及器件集成方面的突破性成果,并利用格拉斯哥大学詹姆斯·瓦特纳米制造中心的先进半导体制造能力 [3] - 研究涵盖计算建模、材料合成、器件制造和工业应用全链条,重点开发基于二维材料的晶体管等复杂半导体器件原型 [3] - 项目副负责人Amalia Patanè强调二维半导体在原子尺度上的独特电子效应将催生全新应用场景 [3] 经济与战略价值 - 英国拥有欧洲最大数据中心市场,采用二维半导体技术可巩固其科技投资吸引力,同时验证能源转型的经济可行性 [4] - 该技术有望在英国电网需求激增背景下(预计2034年数据中心用电占比达30%)帮助实现气候目标,并创造新微电子产业及就业机会 [5]
排放量相当于1.2万辆汽车!邮轮业“急需”绿色突围
搜狐财经· 2025-05-04 17:04
邮轮旅游业发展现状 - 邮轮旅行越来越受欢迎 2024年CLIA会员邮轮数量将首次超过300艘 载客量超过63 5万人次 [3] - 2024年邮轮乘客数量创历史最高纪录 超过3170万人次 创造1686亿美元经济效益 [3] - 行业预测显示将继续增长 今年将有超过20艘邮轮下水 载客量接近4万人次 [3] 邮轮行业环境影响 - 一艘中型邮轮的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1 2万辆汽车 [3] - 行业长期忽视生态环境 运营商面临可持续发展挑战 [3] - CLIA会员公司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部分公司设定了更苛刻目标 [3] 邮轮公司环保举措 - 挪威Hurtigruten目标2030年实现"海洋零排放" 投资1亿欧元(1 137亿美元)进行环境升级 [4] - Hurtigruten已在三艘邮轮安装混合动力电力技术 计划打造首艘由电池 风能和太阳能驱动的零排放邮轮 [4] - 法国Ponant邮轮计划2030年利用风能和液氢燃料电池实现碳中和 [4] - 瑞士Viking邮轮宣布2026年交付零排放氢动力邮轮 [4] 绿色技术与行业标准 - 探索绿色技术包括高效发动机 清洁系统 废物管理和资源节约方案 [6] - 国际海事组织(IMO)条约构成负责任邮轮旅行的法律框架 [6] - 区域性组织如北极探险邮轮运营商协会致力于推广环保邮轮旅行 [6] 替代燃料发展 - 液化天然气(LNG)使用量从2019年74%降至2023年54% [8] - LNG被宣传为更清洁燃料 但存在甲烷排放问题 [8] - 行业转向绿色甲醇 液化沼气 氢燃料电池 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混合能源 [8] - 2022年中国制造"世界最大电动旅游客船"长江三峡1号下水 可载1300名乘客 [8]
专访浩思动力CEO Matias:实现净零目标,不只有纯电一条路径
第一财经· 2025-04-30 11:57
行业转型趋势 - 到2040年全球预计仍有50%车辆依赖高效内燃机或混合动力系统,纯电并非唯一转型路径[1] - 消费者偏好差异、地域特性及转型速度多样性导致单一解决方案难以普适[1] - 中国本土车企在车展中已占据主导地位,打破传统车企规则[3] 公司背景与战略 - 浩思动力由雷诺集团和吉利于2024年5月合资成立,同年12月沙特阿美入股10%[1] - 公司整合吉利Aurobay极光湾科技和雷诺Horse科技,继承双方混动及内燃机技术与全球工厂布局[1] - 成立源于2022年11月雷诺与吉利的非约束性框架协议,旨在全球研发制造混合及燃油动力总成[1] - 公司定位为"新创老牌企业",帮助车企应对电气化转型中内燃机技术投入不足的挑战[2] 技术与产能 - 拥有五大研发中心、17家工厂、19000名员工,年产能500万套动力系统[2] - 产品覆盖燃油发动机、混动发动机、插电混动发动机及变速箱,满足全球80%混动和燃油车需求[2] - 推出革命性未来超混动力概念,整合发动机/电机/变速器/电力电子为轻量模块化单元,兼容多种燃料[3] - 该技术专为电动车平台设计,车企可基于现有平台开发混动车型,无需重大设计变更[3] - 首批采用未来超混动力架构的车型预计2028年前量产[3] 客户与成本优势 - 客户包括沃尔沃、雷诺、达契亚、吉利、领克、宝腾、日产、三菱等品牌[2] - 受益于吉利与雷诺合并的规模效应,未来超混动力概念较传统方案节省20%成本[4] - 成本竞争力是实现技术落地和合作转型愿景的关键因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