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驱动
icon
搜索文档
道道全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3.69%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19:19
公司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3.97亿元,同比增长4.62%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93.69% [1] - 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159.22% [1]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6.05亿元,同比增长11.25% [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92.87万元,同比下降58.51% [1] - 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下降5.80% [1] 费用管控与成本优化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8.93% [1]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7.33% [1] - 公司强化成本与风险管控,完善套期保值策略 [1] 核心业务表现 - 包装油板块保持稳健增长,作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1] - 前三季度包装油销量与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 [1] - 公司措施包括深化核心业务布局,拓展包装油市场,优化产品结构 [1] 发展战略与未来展望 - 公司坚持"聚焦主业、创新驱动、稳健经营"的发展战略 [1] - 公司加速全国市场渗透,深化渠道服务与消费者运营 [1] - 公司对行业前景和竞争力保持信心,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产品并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2]
高质量发展看亮点·读数丨从制造到智造,轻工业向新而行
人民日报· 2025-10-27 11:05
行业规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轻工企业数量达13.66万家,自2020年以来年均增长5.89% [3] - 2024年轻工重点产品零售额达7.93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2% [3] - 2024年轻工业出口总额达9254亿美元,自2020年以来年均增长7.17% [3]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轻工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3] 智能化升级 - 海尔上合冰箱互联工厂通过人工智能调度实现多型号混流按需生产,产能较传统工厂提升两倍,每天下线约5000台高端冰箱 [4][5] - 海尔有5家工厂入选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 [5] - “十四五”时期智能家电比重从38%跃升至62%,2024年家电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95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1.6% [5] - 轻工行业有167家国家级5G工厂,占全国1260家的13%,工业互联网覆盖超60%规上企业 [6] 绿色化转型 - 截至2024年,有1321家轻工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覆盖家电、造纸、食品、电池等行业 [6] 创新投入与成果 - 安琪集团近5年研发投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超400项 [7] - 2024年11家生物发酵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达3.6%,高于轻工科技百强2.9%的平均水平 [8] - 全行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十三五”末的1.72%提升至2023年的2.31%,年均增长9.2% [8] - 轻工业有效发明专利从2020年的12.7万件增至2024年的21.4万件,年均增速12.3%,累计获授权发明专利179万余件 [8] 市场竞争与出海 - 千里达公司针对不同海外市场推出差异化产品,海外业务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 [10] - 2020年到2024年,自行车行业累计出口2.59亿辆,出口额177.11亿美元,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占比达40.7%,较“十三五”末提高8.2个百分点 [10] - 2024年轻工业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5.9%,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 [12] - 2020年到2024年,轻工产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从30%提升至33%,对东盟出口占比从13.7%提升至15% [12] 国内消费市场 - 轻工重点产品零售额由2020年的5.98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7.93万亿元,年均增长7.29% [12] - 内销占比从2020年的87.2%提高至2024年的87.4% [12] 未来发展目标 - 力争到2030年,新培育10个以上全球知名品牌、50个以上区域特色品牌,轻工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保持全球第一 [12]
悍高集团举办投资者调研交流会:共谋发展蓝图,携手擘画未来
全景网· 2025-10-27 10:31
9月19日下午,悍高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举办了首届投资者调研交流会。这场盛会汇聚了近百家知名 投研机构的精英,包括交银基金、长信基金、鹏华基金、摩根士丹利、富国基金等在内的120余位投资 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聚焦悍高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业务布局及未来战略规划。此次交流会不仅为投资 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悍高集团的窗口,更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与活力。 面对2025年上半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悍高集团凭借其卓越的产品创新能力、高效的渠道布局及智能 制造的深度协同,实现了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的稳健增长。据悍高集团2025年上半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报 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0亿元,同比增长22.37%;扣非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37.93%。这 一系列亮眼数据,彰显了悍高集团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稳健的经营策略。 在互动交流环节,投资者提问踊跃,围绕悍高集团的经营计划、未来战略、渠道管理、品类扩张、品牌 出海等热点议题与公司管理层深入探讨。悍高集团管理层积极回应投资者关切,逐一解答问题,并表达 了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欧锦锋董事长表示,悍高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和稳健经营理念,提升核心竞 争力和市场地位,为 ...
华润三九(000999) - 2025年10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26 20:20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19.86亿元,同比增长11.38% [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53亿元,同比下降20.5% [3] - 2025年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53.5% [3]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27.9%,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主要受并购天士力影响 [3]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将超越行业平均增速,努力实现双位数增长,利润端保持稳健 [4][6][16] 业务发展 - CHC健康消费品业务以“全域布局,全面领先”为策略,围绕“大品种-大品牌-大品类”思路拓展 [4][6][12] - 呼吸品类全年目标未调整,渠道库存处于正常水平,999抗病毒口服液已成为行业第一,999小柴胡颗粒已成为行业第二 [6] - 处方药业务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通过自主研发与BD转化双线并举,已较好消化集采影响 [10][11] - 2025年第三季度“米诺地尔搽剂”和“二硫化硒洗剂”获批 [3] - 999益气清肺颗粒作为中药3.2类新药获批,正在准备国家医保谈判 [9] 战略规划与协同 - “十四五”期间营收从2020年136亿元增长至2024年276亿元,实现翻番目标;归母净利润从约15亿元增长至2024年约33亿元 [7] - “十四五”期间过亿品种从18个增加至51个;研发投入从2020年5.8亿元提升至2024年9.5亿元,累计获批产品36项 [8] - “十五五”战略框架为“一体两翼”:华润三九以CHC为核心,天士力以处方药为核心,昆药以三七产品和精品国药为核心 [8][17] - 三大上市公司将聚焦消费健康、医疗健康和银发健康三大核心赛道,相互赋能 [8][17][24] - 天士力已完成“百日融合”,与三九在渠道、产品、研发等多方面协同推进 [11] 研发与创新布局 - 公司围绕“3+N”治疗领域拓展创新产品管线,心血管领域与艾尔普、博瑞医药合作,关注iPSC心衰治疗及糖尿病等慢病领域 [18] - 未来创新领域布局兼顾消费健康赛道,CHC关注新品牌、新产品、新技术,处方药关注高临床价值产品 [19] - 公司推动“品牌+创新”双轮驱动,并将利用深圳市并购重组政策机会推动“十五五”期间创新品种引进和并购 [19] 行业展望与公司举措 - 零售行业将围绕消费者为中心,呈现分层分级、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趋势,老龄化推动银发健康需求增长 [22][23] - 公司已制定非药化专项行动、老龄化专项行动及线上赋能体系,应对行业变化 [23] -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将根据科改要求适时推出第二期 [20] - 公司多个品种如三九胃泰、气滞胃痛颗粒已纳入基药目录,持续关注基药目录调整机会 [21]
202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全体会议在宁波召开
新浪财经· 2025-10-25 17:36
行业核心观点 - 石化行业需以变革和创新应对复杂外部环境挑战,把握结构升级、技术革命和市场扩容机遇,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1] - 新增长的内涵已转变为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转型和结构高端化升级的高质量发展,而非过去的集中布局和投资 [3] - 行业面临“五期叠加”复杂局面:需求换挡期、格局重构期、政策规制期、技术突破期和资本分化期 [13] 行业发展成就与规模 - 2024年中国石化行业营业收入达16.28万亿元,利润总额7897.1亿元,分别比2020年增长46.9%和53.2% [9] - 2024年全行业进出口总额9488.1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53% [9] - 浙江省2024年规上石化化工行业营业收入达1.8万亿元,规模位居全国第三 [5] - 宁波已形成炼油、乙烯为龙头的产业链体系,炼油、乙烯NDI产能均居全国前列,产业规模位居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首位 [7] 未来发展战略与重点任务 - 行业发展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石化强国和现代化石化产业体系 [9] - 重点任务包括攻坚科技创新、加快绿色转型、优化产业布局、锚定一流企业和深化数智赋能 [9] - 浙江省聚焦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推动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绿色安全高质量化工园区三大重点任务 [5] - 宁波将全力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持续补链、引领强链,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7] 行业趋势与挑战 - 炼化产业面临五大趋势:地缘政治格局动荡考验产业链韧性、“双碳”目标成为“必答题”、交通能源需求向多能竞争转变、传统需求见顶而化工新材料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全球石化产业加速重构存在结构性机遇 [11] - 欧洲化工行业正面临能源成本高企、竞争力下滑等挑战,但坚持绿色转型目标 [24] - 行业需提升产业链韧性、聚焦高端差异化智能化、构建多元化供应体系、把握国际化机遇、深化绿色低碳转型 [11]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学习和融合工业数据与科学原理,可使流程工业实现全方位智能化优化,显著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 [17] - 中石化将重点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不断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15] - 数字赋能是实现新增长的重要抓手 [13] 绿色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中国石化与巴斯夫宣布在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学上实现互认,为化工行业碳足迹核算标准的国际衔接树立典范 [19] - 中石化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绿色能源供给能力、大力推进节能降碳、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等方面开展工作 [15] - 终止塑料废弃物联盟希望与中国在“无废城市”等领域深化合作,中国在回收行业投资和创新方面领先 [23] 国际合作与市场前景 - 国际企业领袖认为中国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沃土,新产品、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在中国得以应用开发及发展壮大,国际企业在中国有良好发展前景与机遇 [23] - 加强中欧合作被呼吁共同推动行业发展,欧洲在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和国际合作方面的经验对全球产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24][27] - 当前产业链重构是更深层的“再全球化”,创新需要生态系统合作,中国正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23] - 尽管行业短期面临挑战,但电气化、人工智能等长期趋势将继续推动全球化工品需求增长,中国在能源转型和循环经济领域的创新与投资吸引力显著 [23]
2021年-2024年,烟台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齐鲁晚报网· 2025-10-25 13:17
工业发展质效 - 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实现产值11101.7亿元,较2020年增长42.7% [1] - 2024年实现利润总额673.1亿元,较2020年增长32.3% [1] - 2021年至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2024年1-9月增长13.9%,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1] 产业链群能级 - 16条产业链累计实施延链补链强链项目1899个,完成投资4872亿元 [2] - 裕龙岛炼化一体化、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 [2] - 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集群获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 创新驱动能力 - 累计培育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6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7家,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62家 [3] - 累计实施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732个,产生新技术974项、新产品865个、新工艺761项 [3] - 累计认定省级及以上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34个,首批次新材料9个,首版次软件65件 [3] 企业综合实力 - 2024年倍增企业产值规模较2021年增长40%,贡献全市规上工业近70%产值,其中52家企业产值翻番 [4] - 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总数突破4000家,其中国家级“小巨人”和单项冠军达136家和24家 [4] - 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达3017家,较2020年增长56.5%,产值过百亿企业16家,5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500强 [4] 数实融合水平 - 每年滚动实施100个投资过亿元重点技改项目,获评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4] - 累计开通5G基站2.3万座,5G用户普及率达到76% [4] - 引育双跨、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40多个 [4] 绿色低碳发展 - 累计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88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9家,绿色工业园区12家,评审认定市级绿色工厂292家 [5] - 3家企业获评“国家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4家企业环保设备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目录 [5] - 道恩钛业、恒邦冶炼获评国家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 [5]
GDP增长5.2%,解码中国经济“三季报”
36氪· 2025-10-24 10:47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5036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和0.4个百分点[1][2] - 从季度看,经济呈温和回升态势,一季度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三季度GDP环比增长1.1%[1]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增加值分别增长9.7%和9.6%[2] - 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8%[3] 服务业发展 - 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11.2%的增速领跑[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2] - 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均超过10%,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速接近20%[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均在20%左右[3] 新兴产业与产品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9.7%[3] - 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7.1%和9.5%[3] 对外贸易 - 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36078亿元,同比增长4.0%[3] -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0%[3] 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1.91%提升至2024年的2.68%[5] - 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从5%以下稳步提升至2024年的6.91%[5] -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升至2024年的第11位[5]
“星火”燎原迈向“世界硅都”
新华网· 2025-10-24 10:37
文章核心观点 - 江西永修县作为中国有机硅工业的摇篮,历经近六十年发展,已构建起完整的有机硅产业链,并正通过创新提质、聚链成群,从产业集群向产业高地跨越,加速迈向“世界硅都”的目标 [1][2][3] 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永修是中国有机硅工业的摇篮,上世纪60年代星火化工厂在此落地,历经近六十载深耕,构建起从硅原料、单体合成、中间体到深加工产品的完整产业生态 [1][2] - 产业集群已汇集上下游及配套企业170余家,开发有机硅产品1300余种,覆盖单体、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硅烷偶联剂等品类,应用延伸至新能源、医疗健康、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高端赛道 [2] - 产业从无到有实现关键突破:上世纪80年代建成国内首套万吨级有机硅工业性试验装置并一次开车成功,2007年新建年产10万吨项目投产,使公司跻身世界有机硅产能五强,2010年产业园挂牌推动从“一家厂”变为“一个集群” [4][5][7] - 产业规模显著成长,从几间厂房发展为年产值超200亿元的“国家新型工业化有机硅产业示范基地” [7] 政府服务与营商环境优化 - 永修县提供“店小二”式贴心服务,通过“穿透式全生命周期帮扶”和“营商环境直通车”机制,24小时响应企业诉求,形成“问题收集—分类交办—跟踪督办—办结反馈”闭环 [8][9][12] - 创新推出“超级并联”审批模式,将4个核心证件办理与5项关联事项整合,使有机硅项目审批时间从200天以上压缩70%以上,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9][10] - 针对企业融资难题,联合银行创新推出“有机硅产业贷”,采用纯信用贷款,单个企业最高授信3000万元,目前已为30家企业预授信5.3亿元,发放贷款1.58亿元 [12] - 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聚集,今年以来新引进项目106个(同比增33个),其中有机硅项目36个(同比增21个),均创历史新高 [13]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 - 龙头企业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建成以5G为基础的全数字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升级,开发15个数字化应用场景,输出23个模块化产品,并推广至20余家企业,获评工信部5G全连接智能工厂 [15] - 永修县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232家制造企业开展全覆盖数字化诊断,168家企业签订数转合同,多家企业获评省级“小灯塔”“数智工厂” [16] - 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企业产品质量对标国际水准且价格低10%,甲基乙烯基硅油等产品通过陶氏、巴斯夫等国际巨头认证,今年前8月出口额达7000万元 [16] 绿色发展与循环经济 - 园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企业间物料互供、能源梯级利用,例如奥圣碱业化工厂消化星火产业园80%的副产酸生产水处理药剂,用于园区污水处理,形成“副产物—再利用—终端治理”闭环,园区固废处置率达100% [17] - 绿色转型成为市场“通行证”,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产品凭借环保优势进入全友、顾家等知名家具企业供应链,有机硅发泡剂等产品因无甲醛、透气性好实现国内销售额逆势增长 [17] 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 永修县在江西省率先成立县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并与杭州师范大学有机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作落地九江分中心,10天内促成四家企业与高校达成技术合作协议,合同金额175万元 [18] - 与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等知名院校合作,助力企业攻克低挥发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等技术难关,相关产品年订单近1万吨,毛利润超2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8] - 成立有机硅创新研究院、产业协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搭建实训基地、检验检测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大脑等公共平台,推动产业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解决方案”升级 [18][19] 近期投资与产出成效 - 去年以来,投资30亿元的星火有机硅“凤凰”项目等44个有机硅项目建成投产,投资20亿元的百利合等58个有机硅项目开工建设 [19] - 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高导热硅胶、医用级液体硅橡胶等20余项产品打破国际垄断,大幅降低产品单价 [19] - 今年1-8月,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3%,位居九江市第二,有机硅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19]
艾为电子全球研发中心园区正式开工
中证网· 2025-10-23 21:44
公司战略与发展 - 艾为电子全球研发中心园区正式开工,标志着公司“技术立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 [1] - 公司始终坚持高质量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比超过15%,技术人员占比超过70% [1] - 全球研发中心是公司践行“技术立企”的又一里程碑,公司将全力打造绿色智能的现代化科技园区 [1] 研发中心定位与影响 - 该研发中心将成为汇聚全球高端研发人才的核心平台 [1] - 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汽车电子、工业互联等前沿领域的探索与创新 [1] - 研发中心落成后,公司将以更开放姿态和前瞻技术布局,夯实从芯片设计到系统级解决方案的全链路竞争力 [1] 行业合作与生态 - 公司将与各方伙伴共同构建芯片产业创新生态圈 [1] - 为芯片行业注入强劲的“艾为动能” [1]
第三届亚洲交通生态学学术会议在京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10-23 17:13
会议概况 - 第三届亚洲交通生态学学术会议于10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办 [1] - 会议汇聚来自五大洲14个国家的200余名专家学者 [1] - 会议由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及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高端智库联合主办 [1] 会议主题与目标 - 会议主题为“生态、融合和创新” [1] - 旨在减缓交通基础设施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推动交通运输绿色发展 [1] - 目标是通过学术交流贡献于“美丽中国”构建及全球可持续发展 [1] 行业实践与成效 - 青藏铁路动物通道使藏羚羊迁徙通过率从不足40%提升到97% [2] - 云南思小高速公路动物通道使亚洲象通过率从40%提升到72% [2] - 长江经济带新建码头持续开展人工鱼巢、生态护岸等水生植被恢复工作 [2] - 平陆运河沿线开展生态涵养区及鱼道建设以保护鱼类生境 [2] 未来发展方向 - 倡议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开放共享的知识网络 [1] - 未来研究将聚焦于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影响的长期观测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1] - 着力推动交通生态学发展以支撑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