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

搜索文档
零跑汽车朱江明:今年全年出海要做到5-8万台|车展对话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7:42
公司产品与市场表现 - 公司推出B01车型 定位15万元级年轻化市场 配备激光雷达辅助驾驶功能和650km CLTC续航能力 [1] - 公司3月全系交付达37095台 同比增长超154% [1] - B10车型上市不到半月全国批量交付突破8000辆 [1] 海外业务拓展 - 公司2024年加速出海进程 去年5月成立零跑国际合资公司 7月开始向欧洲发运车辆 9月进入欧洲九国 第四季度进军亚太 中东 非洲及南美洲 [2] - 2024年公司出口汽车1.37万辆 今年一季度海外批发和零售增长迅速 [2][8] - 预计全年海外销量5万至8万台 较年初目标提升超50% 欧洲市场是重点 [2][8] - 启动马来西亚本地化组装项目 计划2025年底前启动C10本地化生产 [2] - 欧洲本地化选址决策中 西班牙是重点考虑地区 目标2026年年中落地 [3][8] 销售渠道建设 - 公司全球网点约1500家 其中海外500家 [2][10] - 国内采用"1+N"渠道布局模式 每个地区设全功能4S店 辐射周边商超店和城展店 [10] 技术战略与行业观点 - 公司认为智能驾驶是未来方向 需注重能力宣传和规则制定 确保安全 [4] - 智能驾驶发展需要大数据支撑 整车厂家更贴近用户 具备数据优势 [5] - 预计L3级智能驾驶技术将在3到5年内落地 [6] - 本地化是全球化战略关键 可更好了解需求 及时供货并降低成本 [7] - 欧洲用户偏好较小车型 注重驾驶质感 对智能电动车概念较弱 [8] 市场竞争与目标 - 公司目标是保持销量领先 去年全球车企排名第11位 希望今年前进2名 [9] - 未来三年将是新势力 传统中国车企和海外车企的关键竞争期 决定市场格局 [12]
367亿!迈瑞最新财报,40亿研发背后藏着哪些转向信号?
思宇MedTech· 2025-04-29 17:55
财务表现 - 2024年年度营业收入367.3亿元,同比增长5.1%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16.7亿元,同比增长0.7%,剔除财务费用影响后同比增长4.4% [3]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24.3亿元,同比增长12.4% [3] - 2024年总分红金额76.0亿元,同比增长8.1%,分红比例达65.1%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2.4亿元,同比下降12.1% [26][29]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下降16.8% [26][29] - 公司预计2025年收入将回归"前低后高"常态分布,三季度起同比增速迎拐点 [1][28][29] 业务分项表现 生命信息与支持 - 2024年收入135.57亿元,同比减少11.11%,其中国际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 [6] - 微创外科业务同比增长超30% [6] - "瑞智联"生态系统国内累计装机超千家,2024年新增项目超600个(含三甲医院350家) [7] - 国际"瑞智联 M-Connect"累计签单项目超650个 [9] 体外诊断 - 2024年收入137.65亿元,同比增长10.82%,首次超过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 [10] - 国际业务同比增长超30%,全球13国布局本地化生产 [10][12] - 国内生化业务市占率首次超15% [11] - 突破115家海外第三方连锁实验室,完成2套MT 8000流水线装机 [15] - "迈瑞智检"实验室解决方案国内装机近590家医院(80%为三级医院) [17] 医学影像 - 2024年收入74.97亿元,同比增长6.60%,其中国际业务增长超15% [18] - 超高端超声Resona A20上市首年收入超4亿元 [18] - 国内超声市占率首次超30%,高端型号占比达六成 [19] - 国际超声市占率仅个位数,主攻中低端市场 [21] - "瑞影云++"累计装机超15,600套,2024年新增近5,000套 [24] 区域市场表现 - 2024年国内业务同比下降5.10%,国际业务增长21.28%,国际收入占比提升至45% [4] - 2025年Q1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达47%,过去两年复合增速超15%(发展中国家达19%) [27][29] - 2025年Q1国内业务同比下降超20%,主因招标到收入确认时间差拉长 [29]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40.1亿元,占营收10.9%,累计申请专利11,773件(发明专利8,435件) [3] - 2025年Q1研发投入8.4亿元,占营收10.28% [30] - 推出瑞智重症决策辅助系统,支持诊疗、护理、管理、科研智能化 [31][33][35][37] - 发布"瑞影·AI+"解决方案,集成DeepSeek大模型提供影像AI问答与临床思维训练 [39][41][42][43] 战略与展望 - 通过"三瑞"智慧生态系统和垂域AI大模型推动诊疗数智化 [5] - 董事长李西廷强调以数智化撬动国际化、本地化拥抱全球化 [44] - 国内医疗行业受财政压力、DRG 2.0等影响,高增速或难持续 [44]
推进本地化生产,达诺巴特集团升级中国服务
机器人圈· 2025-04-23 20:00
CIMT2025展位上,达诺巴特集团(Danobatgroup)举行了本地化进程战略媒体发布会,特邀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副会长郭长城和西班牙驻华大使馆一等经济商务参赞方少龙出席,行业媒体一同受邀并见证达诺巴特本地化战略报告 发布,以及机型升级服务签约仪式。 发布会上,达诺巴特集团中国区CEO乔▪桑滕斯先生发布了《达诺巴特推进本地化发展报告》,他表示,达诺巴特集团本 地化重要进程,不仅仅是商业战略,更是未来发展所必需的话题 —— 在中国的本地化。为什么在中国本地化如此重要? 对此,他形象地比喻道:如果把机床行业比作一场足球比赛,欧洲就像是那位战术大师 —— 精准、创新,拥有无与伦比 的工程技术。而中国就像是球场上速度最快的球员 —— 高效、可扩展,并且始终勇往直前。关键不在于在两者之间做选 择,而是要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从而赢得比赛。在他看来,欧洲工程技术 + 中国的效率 = 无敌组合。 所以,桑滕斯总结指出:在中国的本地化不是一个可选项,它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达诺巴特集团首席运营官钟鹤鸣先生对集团本地化进程做了进一步介绍,他表示,今年,我们将推出专为铁路行业设计的 MV 镗床,还有备受期待的紧凑型立式磨 ...
闭店潮不断,汉堡王输掉了什么?
新消费智库· 2025-04-16 20:54
汉堡王中国经营危机 - 汉堡王中国近期曝出大规模闭店、加盟商亏损及食品安全问题,加盟商控诉供应临期食材、强制高价采购设备,部分称因加盟"倾家荡产"[5] - 母公司RBI终止与土耳其TFI集团12年特许经营合作,以1.58亿美元全资收购汉堡王中国股份,并更换高层管理团队[6] - 2024年门店数量从1677家缩减至1502家,生存空间受肯德基(11600家)、麦当劳(6820家)、华莱士(超2万家)及塔斯汀(8800家)挤压[9] 加盟商矛盾激化 - 福建加盟商因持续亏损关闭10家门店,2023年销售额较2019年下滑60%[10] - 加盟商指控品牌方收取不合理费用、罚款及虚假回本承诺,导致门店服务变形[10] - 极海数据显示汉堡王中国门店12个月存活率仅93%,即每年7%门店倒闭[10] 市场竞争定位模糊 - 汉堡王主推皇堡单价超30元,价格高于麦当劳、肯德基但品质未形成差异化,消费者心智模糊[12] - 2023年才跟进低价策略,推出"周四国王疯"模仿麦当劳"疯狂星期四",但缺乏用户自发UGC传播,效果有限[14][19] - 低价套餐导致客单价下降,福建加盟商反映员工更忙但营业额减少[19] 本土化战略失败 - 入华20年仍主打"美式风味"牛肉皇堡,未重点营销猪肘堡、川蜀鸡翅等本土化单品[23] - 服务标准化不足,知乎7千条投诉涉及出餐慢、强制自助点单、员工态度差等问题[24][35] - 对比肯德基推出老北京鸡肉卷等本土化产品,汉堡王缺乏文化符号价值[22][23] 母公司RBI战略调整 - RBI将亚洲增长重心转向印度,承认汉堡王中国拖累全球门店净增目标[9] - 旗下品牌POPEYES在华同样因高价及口味问题面临扩张挑战,反映RBI本土化能力不足[36] - 行业分化趋势下,汉堡王既未建立低价优势,又未能突破中高端市场[37][38]
Shein 怎么做第二条增长曲线?
晚点LatePost· 2025-01-24 23:02
核心观点 - Shein正从自营模式向平台化转型,通过代运营赋能、自主运营、半托管三种模式拓展全品类,2024年非服饰品类占比从20%提升至40% [5][8][12] - 公司平台化战略始于2020年,2022年Temu竞争加速进程,目标未来三年培育10000个百万美元级卖家 [7][8] - 半托管模式是2024年重点,差异化聚焦中大件商品(>400克),稳健招商策略下已入驻超2万商家 [9][10][11] - 平台化面临供应链复杂度指数级上升,需解决宗教禁忌、多包裹物流等新挑战,但坚持不拖欠货款等原则维持长期商家关系 [14] 商业模式演进 - 自营模式核心壁垒:7天生产周期+两周全球配送,2024年上半年营收180亿美元 [4] - 代运营赋能模式:平台接管定价/营销/履约,佣金10%低于亚马逊15%,商品质量与视觉表现是关键考核指标 [7] - 自主运营模式:商家自主定价+本土履约,2022年巴西率先试点应对60%关税政策 [7] - 半托管模式:平台负责销售+商家承担国际物流,2024年6月上线后重点发展家居等中大件品类 [9][12] 平台化运营策略 - 商家孵化机制:设立1个月孵化期、"商家大学"解答95%问题、首次违规免处罚 [7][8] - 选品标准迭代:从铺货转向精品模式,淘汰周销量不达标商品,推动商家专业化选款 [8] - 物流基建:欧美86万平米仓库将配送时间压缩至3-5天,2024年10月向代运营商家开放库存 [12] - 价格管控:半托管维持亚马逊同款8-85折定价,暂未跟进Temu的65折激进策略 [12] 竞争与增长 - 品类扩张:服饰占比从80%降至60%,家居/美妆等品类2024年大促销售额同比增160% [5][8] - 对标亚马逊:美国市场份额不足2%(亚马逊36%),平台化拓展电动车等品类想象空间 [15] - 应对Temu:延迟半年推出半托管,通过质量把控和商家扶持形成差异化,避免价格战 [7][9][12] 关键数据 - 2024年上半年营收180亿美元,非服饰品类占比40%(2022年仅20%) [4][8] - 黑五大促期间数千家半托管店铺销售额翻倍,重点品类同比增幅超160% [5] - 美国仓库面积超86万平米,本地配送时效3-5天(跨境原需1-2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