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中和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参事朱彤:交通行业如何科学降碳减污
第一财经· 2025-08-30 05:25
交通行业碳排放现状 - 交通行业是二氧化碳重要排放源和减污降碳关键领域[1][2] - 2021年交通行业能耗占总量8% 柴油和汽油消耗占比分别达69%和72%[2] - 汽车碳排放预计2025年达峰 峰值9.7亿吨[1] 政策推动方向 - 重点区域公共领域新增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要求不低于80%[3] - 在火电、钢铁等行业和物流园区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3] - 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目标45%[3] - 到2035年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总周转量比例目标25%左右[3] - 大力推进"公转铁"和"公转水"运输结构优化[3] 减排措施效果 - 车辆能效提升2020-2035年累计减排1036百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2035-2060年累计减排6003百万吨[5] - 新能源汽车推广客车2020-2035年累计减排982百万吨 2035-2060年累计减排5970百万吨[5] - 新能源汽车推广货车2020-2035年累计减排821百万吨 2035-2060年累计减排11703百万吨[5] - 运输结构优化客运2020-2035年累计减排996百万吨 2035-2060年累计减排1302百万吨[5] - 运输结构优化货运2020-2035年累计减排2679百万吨 2035-2060年累计减排4165百万吨[5] - 上游发电与制氢环节减排2020-2035年累计减排187百万吨 2035-2060年累计减排4899百万吨[5] 汽车市场发展预测 - 中国汽车市场预计2040年左右饱和[5] - 2060年零排放情景下汽车保有量峰值约4.4亿辆[5] - 乘用车达峰时间晚于商用车[5] - 乘用车零排放主要依靠纯电动技术路线[6] - 商用车电动化呈现技术路线高度集中特征 2030-2040年纯电占比快速突破40%-80%[6] - 2050年零排放情景下氢燃料电池渗透加速[6] 区域差异化发展 - 各省市因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需制定差异化碳减排路径[7] - 全国31个省按新能源发展程度划分为5类区域[8][9] - 2030年全国新能源车占比预计达75%[10] - 海南和广东电动化进程最快 山东发展较平均 贵州纯电和插混平行发展 新疆和西藏插混比例较大[10] - 高排放地区需提前设定严格目标干预 如河北严控重卡排放[13]
中国电建: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2:2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27.57亿元,同比增长2.66%,但利润总额下降12.19%至89.23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22.66%至48.21亿元,显示收入增长但盈利能力承压 [7] - 新签合同总额6866.99亿元,同比增长5.83%,其中国际业务新签合同1416.65亿元(同比增17.5%),能源电力板块占比62.82%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 [7][10] - 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持续提升,控股并网装机3515.86万千瓦中风电/太阳能/水电占比88%,其中太阳能装机1304.08万千瓦同比大幅增长60.87% [15]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92,756,953,213.12元(同比+2.66%),营业成本259,880,632,633.56元(同比+3.86%),毛利率收窄1.03个百分点至11.12% [7][23][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511.96亿元(上年同期-466.27亿元),主要因销售商品收款与采购付款净额减少;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657.93亿元(同比-19.3%) [7][23][24] - 合同资产增长21.33%至1831.18亿元,主要因已完工未结算项目增加;短期借款激增154.46%至1010.26亿元,为补充流动资金 [25] 业务板块表现 - 工程承包与勘测设计业务收入2659.31亿元(同比+3.19%),占比91.11%,但毛利率下降1.22个百分点至8.46% [25] - 能源电力业务新签合同4313.88亿元(同比+12.27%),其中风电/水电分别大幅增长68.78%/66.67%,火电下降62.03% [10][11] - 水资源与环境业务新签合同773.21亿元(同比-14.05%),但水务业务增长29.24%;基础设施业务新签1432.77亿元(同比-1.65%) [8][13][14] 行业动态与机遇 - 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缺口达15万亿美元(亚洲占60%),150国提出碳中和目标催生新能源市场,预计2030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占比将达35% [6] - 国内水利工程市场规模预计达5万亿元,政策推动水网建设(2025年省级水网规划体系全面建立)及地表水优良比例85%目标 [4] - 数字化智能建造技术(BIM/CIM)缩短工期15-30%,降低成本超10%,已应用于300余项重点工程 [22] 战略布局与竞争优势 - 全球水电建设市场占有率超50%,国内抽水蓄能勘察设计/建设份额分别为90%/78%,风电太阳能规划设计占比超60% [21] - 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超40%,聚焦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4大产业,培育氢能/新型储能等N个领域 [22] - 国际业务蝉联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榜首,海外新签合同占比20.63%,在埃及苏伊士风电(59.7亿元)等重大项目中标 [11][18][22] 技术创新与成果 - 研发投入79.42亿元(同比-4.65%),结构向战新产业倾斜;2项成果入选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4件专利获行业特等奖 [20][23] - 成功实施山东肥城压缩空气储能、湖北英山铁基液流电池等国家级绿色低碳示范工程 [21] - 自主BIM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人工智能河湖安全防控平台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 [22]
日月股份: 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47
核心观点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大幅增长80.41%至32.26亿元,主要受益于风电行业产销两旺及产品销售量增加,但净利润同比下降32.74%至2.84亿元,主要因上年同期存在处置子公司股权收益而本期无此类收益[7][12][24] 公司持续扩大产能规模至70万吨铸造产能和42万吨精加工能力,并积极推进大型化风电产品、核电装备及合金钢等新领域布局,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7][12][19]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2.26亿元,同比增长80.41%,主要因产品销售量增加[7][12] - 营业成本27.18亿元,同比增长87.99%,与销售量增加同步[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4亿元,同比下降32.74%,主要因上年同期处置孙公司股权实现2.73亿元投资收益而本期无此类收益[7][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增长69.98%,反映主营业务盈利改善[7][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4亿元,同比下滑12.30%,因增加存货储备及减少票据贴现[7][12] - 研发费用1.49亿元,同比增长73.03%,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12][20] 产能与布局 - 铸造产能达70万吨,精加工产能42万吨,最大铸件重量达250吨[7][12] - 甘肃酒泉"年产20万吨(一期10万吨)风力发电关键部件项目"已于2023年3月投产,配套10万吨精加工能力,辐射西北、华北市场[8][13] - 宁波基地年产13.2万吨铸造产能项目于2023年4月进入生产阶段,目前处于产量爬坡期[13] - 区位优势显著,象山临港工业区具备大型码头,支持海上风电大型铸件海运交付[23] 技术与研发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78项,其中发明专利66项,技术成果包括大型厚断面球墨铸铁件组织性能控制等关键技术[12][19] - 研发重点覆盖海上及陆上大型化风电产品、核废料储存罐、低合金钢及铬钼钢等特殊材料,已实现批量出货[12][19] - 2023年获"KY1693百吨级球墨铸铁乏燃料运输容器筒体铸件"国内首台(套)产品认证[19] 行业与市场 - 全球风电新增装机预计持续增长,2025年达138GW,2030年达194GW,海上风电2024-2029年CAGR为28%[3][4] - 中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5.73亿千瓦,上半年新增装机5139万千瓦,海上风电249万千瓦,同比增长22.7%[4] - 风机大型化趋势明确,大兆瓦机型降低成本并提升发电效率,推动产业链技术迭代[5][17] - 塑料机械铸件需求稳定,中国注塑机产量占全球70%,市场规模约200-300亿元[6] 产品与客户 - 产品涵盖风电铸件(占比超80%)、塑料机械铸件、柴油机铸件及加工中心铸件,应用于能源、通用机械等领域[7][12]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超50%,与全球主要风电主机厂商形成稳定合作关系[22][28] - 定价采用"材料成本+加工费+利润"模式,材料成本受生铁、废钢价格波动影响[10][11] 供应链与生产 - 采购主要依赖生铁和废钢,通过规模化采购控制成本,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9][20] - 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分工序制作,精加工环节逐步内移以提升交付能力[9][14] - 持续推进熔炼材料替代和工艺优化,降低综合废品率及成本[15] 战略发展 - 聚焦风电大型化及海上风电市场,拓展核电装备(如乏燃料储存罐)及合金钢产品[12][19][21] - 通过"一体化交付"提升客户服务能力,结合自有产能与外协加工弹性布局[14][17] - 践行绿色制造,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16]
广汇能源: 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1:46
公司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57.48亿元,同比下降8.70%,主要因天然气国际业务销售量下降、煤化工产品销售量及价格下降、煤炭销售价格大幅下降所致 [3][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3亿元,同比下降40.67%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23亿元,同比增长7.59%,主要因天然气国际业务量下降导致购买天然气货款支付的现金减少及收到上年煤炭销售货款 [3][3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12%,较上年同期减少1.66个百分点 [3] 业务板块运营 - 天然气板块实现LNG产量34,459.59万方(24.61万吨),同比下降5.95%;销量152,232.96万方(105.88万吨),同比下降30.12%,其中进口LNG业务因价格倒挂主动缩减规模 [20][21][22] - 煤炭板块原煤产量2,686.94万吨,同比增长175.11%;煤炭销售总量2,764.44万吨,同比增长75.97%,其中原煤销量增长84.90% [22] - 煤化工板块甲醇产量56.38万吨,同比下降2.52%;煤基油品产量31.63万吨,同比增长7.78%;乙二醇产量4.05万吨,同比下降13.57%;二甲基二硫醚产量6,283.73吨,同比增长0.83% [23][24][26] 行业环境分析 - 国内天然气产量1,30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进口量5,955万吨,同比下降7.8%;表观消费量2,119.7亿立方米,同比下降0.9% [12] - 国内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进口煤炭2.2亿吨,同比减少11.13%;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均价685.23元/吨,同比下降22.14% [13] - 现代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转型,甲醇产能达10,720.5万吨,产量4,849.5万吨,同比增长12.74% [15][16] 重点项目进展 - 马朗煤矿已取得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采矿许可证及初步设计批复,预计年产能1,000万吨 [27][28] - 哈萨克斯坦斋桑油气项目启动S-312井钻井工作,深度达1,660米,并推进原油进口手续办理 [28] - 江苏南通港吕四港区LNG接收站项目完成岸线调整审批,海域使用论证等报告待评审 [29] - 淖柳公路扩能改造项目完成45公里沥青铺设,预计9月底完工 [30] 核心竞争力 - 资源禀赋优势:拥有哈密地区低成本煤炭资源及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煤炭开采成本低、安全程度高 [31][32][34] - 全产业链布局:覆盖上游资源勘探、中游加工转换及物流运输、下游终端销售网络 [36] - 技术创新能力:荒煤气制乙二醇技术年减排二氧化碳60万吨,硫化工项目采用国内首创甲硫醇硫化法 [32][33] - 氢能与CCUS布局:淖毛湖地区风光资源丰富,绿电制氢成本优势显著;CCUS项目源汇匹配佳,捕集成本低且驱油效益显著 [36][37]
苏博特: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29
根据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以下是关键要点的总结: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6.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24.5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68%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股,同比增长25.00%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42.8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7.51%,主要原因是购买材料支付的现金增加 [2][9] - 总资产达到83.7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6.16% [2] 业务发展 - 公司为国内混凝土外加剂行业龙头企业,连续多年在中国混凝土外加剂企业综合十强评比中排名第一 [3] - 功能性材料业务保持25%左右的较高增长,抗裂材料、速凝剂、风电灌浆料等产品增速明显 [4] - 海外业务持续增长,新增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海外子公司并陆续开展业务 [4] - 公司参与了川藏铁路、海太长江隧道、三澳核电、旭龙水电等诸多重大工程项目 [4]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研发费用为8906.4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78% [9] - 公司拥有国家授权专利1068件,国际发明专利42件,参编国家标准40余项 [6] - 研发团队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5人入选国家重点人才计划 [7]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 [5] 资产与投资情况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8.3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期末增长148.23%,主要系本期购买银行理财增加所致 [9] - 在建工程为3973.21万元人民币,较上年期末下降87.02%,主要系基建项目转固所致 [9] - 短期借款为15.1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期末增长94.42%,主要系本期增加短期借款所致 [9] 行业发展趋势 - 混凝土外加剂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企业依托规模及产业链优势体现出较高抗风险能力 [3] -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战略实施,环保、能耗等绿色生产要求不断提高,中小型外加剂企业发展受到限制 [3] - 大型混凝土企业和施工单位逐步实施集中采购和战略性合作,行业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3]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 - 公司拟回购注销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股权激励股票共计633万股,回购价格为5.965元/股 [11]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等不良诚信状况 [12]
宏微科技: 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80亿元,同比增长6.86%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80万元,同比增长18.45%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02万元,同比下降101.15%,主要因支付芯片等原材料金额增加 [3][32] - 研发投入5856.6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8.61%,同比增长8.64% [3][27]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完成1000V/1200V M7iU系列IGBT和M7d FRD芯片开发认证,通过HV-H3TRB可靠性测试并实现量产 [17] - 车规级750V M7i+EDT3芯片通过头部新能源车企认证,最高结温达185°C [18] - 首款1200V 40mohm SiC MOSFET芯片及车规1200V 13mohm SiC MOSFET芯片研制成功并通过可靠性验证 [18] - 自主研发的GaN 650V 75mohm芯片通过内部可靠性验证,进入客户送样阶段 [19] - 车规级400-800A/750V双面/单面散热塑封模块累计出货60余万只,产能实现翻倍 [20] 市场与客户拓展 - 与华虹宏力签署五年期《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聚焦IGBT、FRD等领域深化协作 [16] -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80-820A/750V灌封模块通过AQG324认证并进入大批量生产 [20] - 光伏用1000V三电平定制模块实现大批量交付,储能用650V三电平产品批量交付 [19] - 与头部家电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为智能空调等提供定制化IGBT模块 [2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262亿美元,预计2030年SiC模块市场规模达66亿美元 [11]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35.5% [11] - 国内光伏装机量达212GW,同比增长107%;风电装机量51.39GW,同比增长98.7% [12] - 储能领域新增装机21.9GW/55.2GWh,电网侧储能占比64.9% [13] 研发与创新能力 - 研发人员220人,其中硕士/博士46人,占比20.91% [21][27] - 累计获得专利139项,其中发明专利46项,实用新型专利83项 [21][27] -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升级为国家级平台,强化高层次技术人才引进 [25] - IGBT模块整体良率提升0.5%,市场端失效率降低34.5% [21] 产能与供应链布局 - 采用Fabless模式委托芯片代工企业生产自研芯片,外购芯片主要采购自英飞凌等供应商 [4][30] - 建立供应商两级管理机制,通过集中采购和战略招标优化成本控制 [4] - 模块产品采用自产模式,单管产品封装测试环节委托专业代工厂 [6]
杭电股份: 杭电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1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24亿元,同比增长16.7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81.38万元,同比下滑46.27% [2] - 基本每股收益0.05元/股,同比下降50%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37亿元,较上年同期-4.52亿元有所改善 [2] - 总资产108.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1% [2] 业务板块表现 - 电线电缆板块主营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导线及特种电缆,是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主要供应商 [3] - 光通信板块具备"光棒—光纤—光缆"一体化产业链,产品覆盖G.652、G.657系列单模产品 [3] - 铜箔业务一期工程进入试生产阶段,产品包括4.5μm-8μm超薄锂电铜箔及12μm-70μm电子电路铜箔 [4] - 锂电铜箔通过IATF 16949认证,导入主流新能源储能企业供应链 [4] - 电子电路铜箔进入生益科技、华正新材等头部企业供应链体系 [4] 行业发展趋势 - 电线电缆行业受益于"双碳"战略、智能电网建设及新能源产业发展 [5] - 国家推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推进9项专项行动 [5] - 光通信行业持续发展,截至2025年6月末5G用户达11.18亿户,千兆用户占比33% [7] - 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7377万公里,同比增长9.9% [7] - 锂电铜箔行业经历快速扩张后出现供过于求,产能扩张速度放缓 [8]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1.68亿元,同比增长19.97% [18] - 完成光伏专用电缆、大截面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等三项省级工业新产品验收 [10] - 防冰雪耐热铝合金型线绞线、3000mm²分割导体电缆等10多项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 [10][12] - 实施VCV生产线EHT升级、新增70-80挤塑机等技术改造项目 [10][12] - 拥有CNAS认证实验室及省级研发中心 [11][14] 生产运营与市场拓展 - 采用订单排产模式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 [3] - 在新能源市场、特高压导线、轨道交通等领域新增订单好于预期 [9] - 推进绿色工厂、智能工厂建设,完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评选 [9] - 通过工艺改进和人才培养降低生产成本 [10] - 产品应用于北京奥运会、三峡工程、沪昆高铁等国家重点工程 [16] 子公司经营情况 - 富春江光电实现营收1.22亿元,净利润55.79万元 [20] - 永特电缆营收10.39亿元,净利润293.61万元 [20] - 杭电铜箔营收3.11亿元,净亏损2545.79万元 [20] - 宿州永通营收2.82亿元,净利润158.75万元 [20] - 报告期内注销杭州永通中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20] 资产与负债结构 - 合同负债1.21亿元,同比下降60.9%,主要因预收货款开票结算 [18] - 应付票据13.1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1.27% [18] - 货币资金429.57万元受限,主要因住房专项存款冻结 [19] - 固定资产9.18亿元中7.39亿元用于抵押担保 [19] - 衍生品投资期末账面价值1.20亿元,占净资产3.96% [20]
智启绿能 行致中和——2025零碳峰会正式举行
第一财经· 2025-08-30 00:06
峰会概况 - 2025零碳峰会于8月29日在上海举行 由第一财经和长三角国际绿色发展联盟共同主办 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起[1] - 峰会主题为"智启绿能 行致中和" 聚焦零碳园区建设 全链条碳中和实践 绿色企业出海等核心议题[3] 政策与战略导向 - 上海市发改委强调全球气侯治理进入行动加速新阶段 需以零碳为发展标志探索新路径[5] - 中国"双碳"目标进入第五年 正处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的攻坚之年[11] 技术创新与能源转型 - 储能技术是能源绿色转型关键支撑 需统筹发展短时与长时储能 布局氢 氨等绿色燃料技术[13] - 交通行业需通过新能源汽车普及实现减排 乘用车纯电动化和商用车"中短途纯电+长途氢能"转型可在2050年实现道路交通零排放[15] - 工业领域碳排放占全国总量近70% 其中供热环节占比超50% 需优先推广热泵 余热利用及生物质技术[21] 市场机制与碳交易 - 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近7亿吨配额 交易金额约480亿元 覆盖电力 水泥 电解铝和钢铁等行业 控排企业达3700家左右[17] - 峰会获得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碳中和认证[19] 企业实践与园区建设 - 零碳园区核心在于将绿色能源成本优势转化为绿色工业竞争力 绿电直连对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及应对欧盟碳关税具有重要意义[23] - 长三角企业绿色低碳创新案例集发布 包含9个创新实践案例[26] 国际合作与传播 - 第一财经联合中国气象网启动"COP30中国角传播行动计划" 系统展示中国在绿色发展 能源转型等方面的贡献[28] - 儿童投资基金会过去10多年在中国专注于支持应对气侯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7] 奖项与认可 - 现场揭晓"零碳地球"评选结果 包括奇点奖 锚点奖 芽点奖 长江卫士奖 表彰绿色转型卓越先行者[33] - 奖项由能源基金会 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共同发起设立[35][37][39][41]
美的集团(00300) - 海外监管公告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2025...
2025-08-29 22:25
业绩总结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51,123,714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58%[8]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013,690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04%[8]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235,399千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00%[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523亿元,同比增长15.7%,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25.0%,扣非归母净利润262亿元,同比增长30.0%[65] 用户数据 - 公司每年为全球超过5亿用户及客户与战略合作伙伴提供产品和服务[45] - 截至2025年6月底美居APP注册用户规模突破8000万,月活超2000万[90] - 2025年上半年美的海外智能家居应用新注册用户数超180万,已注册用户数超900万,月活用户数同比增长超70%[93] 未来展望 - 2025下半年国内市场聚焦效率提升挖掘成本空间,海外市场积极获取份额增长[168] - 2025下半年公司多措并举全面优化成本效率,驱动核心ToC业务增长[169] - 2025下半年落地科技领先战略,完善“三个一代”研发体系,提升海外研发能力[17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5年上半年家用空调面向北非推出T3高性能变频系列产品,上市后销量突破90万套[68] - 美的无外机厨房空调通过一个排热墙孔实现3500W强劲制冷,实现真正无外机后装[69] - 2025年上半年美的新增1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4项国际领先成果鉴定、101项工业设计荣誉、83项技术标准[81][8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2月公司完成对ARBONIA Climate收购,上半年将其与意大利Clivet空调业务合并成立MBT Climate[125][126] - 2024年底公司签署收购东芝电梯中国股份协议,2025年上半年助力电梯业务发展[126] - 截至2025年6月国内新增一、二级客户超3000家,东南亚新增渠道客户150家[129]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坚持“科技领先、用户直达、数智驱动、全球突破”四大战略主轴,推进ToC与ToB并重发展[164] - 公司以国内DTC变革、海外OBM优先战略和ToB业务突破实现增量发展[165] -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围绕工业机器人智能化、家电产品机器人化、人形机器人价值化三方面发展[166][167]
创益通: 2025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的论证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22:19
融资方案概述 - 公司拟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8亿元 用于新能源精密连接器及结构件生产项目 [1][4] - 发行股票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 每股面值1.00元 [6] - 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包括符合规定的机构投资者及合法组织 [9]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连接器行业受国家政策重点扶持 被列为工业"四基"之一 并纳入《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 [2] - 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20年136.73万辆增长至2024年1286.59万辆 年均增速达111.1% 驱动高压连接器需求增长 [3] - 800V高压快充技术成为行业趋势 对连接器的耐高压、抗干扰及材料品质要求显著提升 [4] 公司业务现状与募投项目必要性 - 公司收入高度依赖消费电子及数据存储领域 2022-2024年占比超80% 新能源产品2024年占比仅9.20% [5] - 募投项目旨在扩大新能源精密连接器产能 突破产能瓶颈 降低对传统业务依赖 [4][5] - 公司已与欣旺达、中航光电、宁德时代等客户达成合作 具备市场拓展基础 [26] 融资方式选择依据 - 股权融资可优化资本结构 避免债务融资导致的资产负债率上升及利息负担 [7][8] - 本次发行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13][17] 发行定价与程序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80% [10] - 发行程序已通过董事会审议 尚需深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批复 [12][17] 技术与产能储备 - 公司拥有ISO9001、IATF16949等体系认证及USB行业协会认证 具备精密制造技术积累 [25] - 研发中心被认定为深圳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拥有多项核心专利 [25] 即期回报影响分析 - 以2024年归母净利润1968.06万元为基准 测算2025年每股收益在三种业绩情景下均可能被摊薄 [21][22] - 公司承诺通过加快项目建设、规范资金使用、完善分红政策等措施降低摊薄影响 [27][28] 结论 - 本次发行符合公司战略发展方向 有助于提升新能源业务规模及长期盈利能力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