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

搜索文档
美团王莆中谈“外卖大战” 呼吁行业回归理性
新华网财经· 2025-07-18 22:51
外卖大战与行业现状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首次公开回应外卖大战 强调公司不愿参与内卷但被迫参战以保障生存 [1][2] - 美团即时零售订单量在7月5日和7月12日分别达到1.2亿和1.5亿 两次突破历史峰值 [2] - 公司参战动机为自保 认为非理性竞争若不反击将影响主营业务转型AI的机会 [2] 行业影响与商家反馈 - 外卖大战导致餐饮行业线上渗透率提升 但客单价和利润率普遍下滑 [2] - 北京南城香餐饮创始人汪国玉指出 补贴大战扰乱堂食经营秩序且不可持续 [2] - 美团呼吁行业回归理性竞争 认为商战若不能推动进步则无赢家 [2][3] 公司高层表态与行业反思 - 美团CEO王兴在股东大会上明确反对内卷式竞争 认为其长期对平台和商家均有害 [3] - 王莆中称外卖大战激增订单多为泡沫 质疑其对产业发展的正面价值 [3] - 公司认为当前环境不支持非理性战争 需社会各界共同反思 [3]
环球时报快评:走出“不得不卷”,外卖平台才能行稳致远
环球时报· 2025-07-18 21:36
市场监管约谈平台企业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理性参与竞争 [2] - 美团高管此前言论显示平台企业面临"被迫参战"的竞争压力 [2] - 约束资本无序竞争已成为行业紧迫任务 [2] 互联网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 从滴滴快滴到阿里腾讯,互联网行业长期存在激烈竞争 [2] - 过度竞争导致市场机制扭曲,大企业挤压小企业,平台压榨商家、骑手和消费者 [2] - 部分企业明知烧钱催生泡沫仍不愿停止,陷入路径依赖 [2] 平台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 - 平台经济本质是服务经济,不应沦为资本博弈 [3] -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可转化为优化行业秩序的契机 [3] - 建议监管部门依据企业规模划定补贴额度,审查非理性竞争行为 [3] - 平台企业需摆脱"不得不卷"思维,建立理性竞争模式 [3] 行业竞争模式反思 - 头部企业在"打不完的仗"中生存,但牺牲行业整体效益和社会效益 [2] - "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竞争模式不可持续 [2] - 市场竞争需建立规则和边界,避免无序内卷 [2]
巨头鏖战即时零售,该用“卷”尺衡量吗
经济观察报· 2025-07-17 21:59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分析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单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达1.5亿单 京东即时零售日订单超2500万单 行业日订单总量约2.5亿单 [2] - 闪购模式带来超1亿单市场增量 中国外卖市场日订单量从1亿单(美团8000万+饿了么2000万)跃升至2.5亿单 [5] - 平台补贴策略从"卷商家"转向"补用户+补商家" 避免将成本转嫁给商家 [4] 商业模式创新 - 闪购重构"人-货-场"逻辑:实现"即需即买即得" 商品仓配转向"本地化供给+全国仓调配" 场景拓展至"即时服务+多重体验" [5] - 平台战略定位超越传统外卖/零售 向"全场景消费生态"和"超级消费入口"升级 [6] - 服务类消费频次提升空间显著 奶茶/烧烤等高频场景带动几何级需求增长 [8][9] 宏观经济影响 - 闪购补贴战发挥类消费券作用 通过供给侧让利+需求侧放量撬动消费增量 [7][9] - 服务类消费成为提振内需新抓手 相比实物消费(如3C/汽车)具有更高需求弹性 [7][8] - 行业竞争本质是增量创造而非存量争夺 新模式带来1亿单新增市场需求 [5] 竞争格局观察 - 低价策略被重新定义:补贴属于培育用户习惯的必要投入 与无序价格战有本质区别 [3] - 美团/淘宝闪购/京东形成三足鼎立 合计占据2.5亿单日订单市场 [2] - 平台需平衡补贴扩张与技术投入 避免长期利润空间受压 [9]
深刻认识内卷,中国开启整治内卷行动
湘财证券· 2025-07-17 21:29
内卷认识 - 内卷表示内向密集化,是不产生质变的量变,根源是过多人追逐有限经济机会,过度竞争损害经济发展[4][9][10] - 内卷在微观个体、企业主体、地区和国家层面有不同表现形式[11][13] - 过度竞争会损害经济发展,还会滋生不当竞争,如互联网平台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低价竞争[14][15] 政策行动 - 2024年7月30日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及“内卷”,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等内容,反内卷行动正式开展[6][16][21] 投资建议 - 反内卷行动将改造和提振中国经济,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等新兴产业和钢铁、煤炭等传统周期产业孕育投资机会,光伏产业有望成风向标[6][23] 风险提示 - 反内卷推进进程可能不及预期,地方政府和企业执行或存在困难和阻力[7][24]
破局内卷,悠米驿店打造便利店行业有温度的“胖东来”
搜狐财经· 2025-07-17 00:35
行业政策与竞争环境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关注企业公平竞争问题[1] - 便利店行业面临同行竞争和跨行业细分市场竞争,社区、零食、生鲜、服务经济崛起加剧内卷[1] - 2023年全国便利店销售额达4248亿元,门店规模32万家,2024年1-4月便利店零售额同比增长9.1%,增速领先其他零售业态[3] 悠米驿店业绩表现 - 7月连开4家核心店单日营业额均超20万元,广东英德店达32万元创行业纪录[1] - 6月福建龙岩店25万元、四川德阳店21万元、金堂店20.7万元、新都店24.2万元[3] - 7月8日长沙天心店32.7万元、四川三台店27.3万元再破30万元记录,6家新店筹备中[3] - 长沙天心区2024年计划布局10家社区店[3] 行业挑战与差异化策略 - 传统便利店单店单日销售额从2021年5117元降至2024年4634元[4] - 公司聚焦"社区服务"和"人情味",核心价值观为"邻里之亲,服务走心"[7] - 通过集采合作和数字化手段降低成本,构建社区生态系统实现多方共赢[7] - 借鉴胖东来"把人放在首位"理念,打造非商业化的社区生活空间[8][10] 会员运营与社区生态 - 独创"社区合伙人"模式将会员转化为共建者,核心门店会员复购率78%远超行业45%[9] - 数字化工具精准捕捉需求,如广东英德店推送"家庭囤货套餐"和预约自提服务[9] - 针对老年会员试点代购药品、水电代缴等便民服务,联合社区医院开展健康检测[9] - 门店设计弱化商业感,设置共享雨伞和休憩区,每周举办"社区茶话会"[10] 用户粘性与经营成效 - 平均顾客停留时间18分钟达行业3倍,口碑订单占比35%[10] - 通过免费饮品等增值服务提升消费频次,将门店转化为生活节点[10]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评价其解决了"孤独经济"和"信任缺失"的社会痛点[10]
中国官方谈“内卷”治理: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措施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14:46
内卷治理措施 - 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措施规范市场秩序,加大治理部分行业和企业的"内卷"性竞争 [1]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明确要求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 政策措施有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促进价格合理回升,同时改善企业利润和活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 [1] 应对关税影响的措施 - 高关税增加贸易成本,不利于经济和贸易增长 [1] - 中国政府将做强国内大循环,实施更积极的宏观政策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1] - 持续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包括消费品以旧换新和工业企业设备更新改造 [2] -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贸易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市场依赖风险 [2] 政策效果预期 - 已实施的政策效果明显,预计将进一步促进消费、稳定投资、拓展外贸,推动经济稳定发展 [2]
外卖平台“零元购” 内卷没有赢家
南方都市报· 2025-07-13 23:55
外卖平台价格战与行业内卷化 - 外卖平台连续两个周末发放巨额优惠券导致系统、商家、骑手"三崩"现象 [1] - 价格战本质是"囚徒困境" 平台试图通过短期让利抢占市场份额后再提价 [1] - 行业陷入"降价-亏损-再降价"恶性循环 商家被迫跟随降价 [1] 价格战对商家的负面影响 - 奶茶店出现一小时300单盛况 员工边做边哭导致数十杯奶茶浪费 [2] - 订单量远超承受能力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出现配送延迟、系统崩溃 [2] - 商家为应对爆单过度备货 平时门可罗雀 为维持低价压缩品质失去回头客 [2] 价格战对消费者和骑手的影响 - 大部分消费者因等待时间过长无法下单 仅小部分获得实惠 [2] - 骑手日入数百元但需承担更高强度劳动和交通违章风险 [2] - "零元购"常态化导致消费者不再为品质和服务买单 [2] 行业破局方向 - 高盛分析指出外卖大战真实目标是获取流量入口而非业务盈利 [3] - 平台应投资冷链物流、食品安全、智能调度等基础设施 [3] - 商家需深耕产品差异化 行业需从"流量思维"转向"价值思维" [3] - 通过提升效率、优化体验、创新模式创造真实价值 [3]
这才是未来几年,最有远见的活法
洞见· 2025-07-13 19:00
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中年群体面临的"返贫"风险及应对策略,提出五个关键远见:守住身体、钱袋、能量、大脑和家庭,强调长期思维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性 [5][6][17][29][34][46] - 通过巴菲特等案例说明不透支消费、保持储蓄是财富积累的核心 [18][19][20] - 指出当前职场内卷现象导致健康透支问题,需通过时间管理和健康习惯改善 [6][8][11][13][14][15] 分章节总结 01 守住身体,少内卷 - 职场内卷现象加剧,员工在办公室搭帐篷、地铁站办公等极端案例频现 [6][8] - 过度加班导致健康透支,医疗费用可能耗尽积蓄 [11] - 提出10项具体措施:包括睡眠管理、番茄工作法、定期体检、每周3-4次运动等 [13][14][15] 02 守住钱袋,少透支 - 巴菲特财富秘诀在于"花得少",倡导"先储蓄后消费"原则 [18][19][20] - 当前消费陷阱增多,营销手段诱导非必要支出,导致负债率上升 [21][22][23][24] - 储蓄不足将削弱抗风险能力,需警惕大病、失业等突发状况 [25][26][27] 03 守住能量,少回应 - 情绪易受外界影响,需避免与负能量人群纠缠 [30] - 提出8条准则:包括远离诉苦者、不参与争辩、建立情绪边界等 [31] 04 守住大脑,少跟风 - 网络虚假信息泛滥,易引发跟风投资或情绪化判断 [36][37][38] - 需保持理性,建议延迟判断、避免跟风投资、提升认知水平 [39][40][43] 05 守住家庭,少内耗 - 家庭内耗比贫穷更致命,案例显示内耗家庭错失发展机会 [47][48][49][51][52][53] - 和谐家庭能共同抵御风险,提出10条具体建议:包括情绪管理、明确分工、增加仪式感等 [58][59][60]
对话中科院院士张杰:年轻人要学会面对失败
经济观察报· 2025-07-10 23:10
科研与年轻人成长 - 对科研年轻人而言,学会面对失败是成功的关键要素,包括调整心态和重新站起的能力[1][3] - 77/78级大学生因经历更多失败而更乐观坚强,最终在各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录取率:千万考生中仅几十万录取)[5] - 当代年轻人比前辈更聪明自信,对成功标准要求更高(如不再认为进口产品最优)[4][6][8] 逆商与竞争环境 - 当代年轻人逆商可能优于前辈,因生活条件改善后自我要求更高[6] - 中国严酷的竞争环境(如企业高强度工作、性价比要求)锻造了民族竞争力,但个体压力显著[9] - 自然地理条件(如多地震、季风敏感)塑造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特质,延续至现代竞争文化[10] 社会现象与青年心态 - "躺平"现象反映经济发展后代际支持能力增强(父母收入提升可支撑短期休息)[11] - 青年阶段性低潮是正常周期,民族基因将促使后续满血回归[11] - 企业国际化案例显示中国竞争环境培养出强大适应力(如朱啸虎提及出海企业优势)[9]
对话中科院院士张杰:年轻人要学会面对失败
经济观察报· 2025-07-10 22:28
科研与教育 - 张杰认为年轻科学家比老一辈更聪明自信,团队中年轻人展现出更强的能力[3] - 对科研新人的核心建议是"学会面对失败",以77/78级大学生为例说明失败经历塑造了更强的抗压能力与成功概率[4] - 担任上海交大校长期间强调情商比智商更能决定个人发展高度,通过朋辈式陪伴引导学生成长[5][7] 年轻群体特征分析 - 反驳"逆商不足"观点,指出当代年轻人自我要求更高(父辈追求稳定工作 vs 现代青年追求"高大上"目标)[6] - 认为迷茫源于未意识到时代优势,举例年轻一代已摆脱"进口最优"的心理依赖,实际比父辈更自信[7] - 将阶段性"躺平"视为发展规律,预测民族奋斗基因会促使年轻人最终回归进取状态[11] 竞争环境解读 - 引用朱啸虎案例说明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源于本土严酷环境(如极致性价比要求、加班文化)[8] - 从地理板块运动角度分析中华民族面临的自然挑战(地震频率为欧洲10倍+季风敏感导致多灾害),形成勤劳坚韧的民族特质[9] - 指出全球化竞争中外部压力迫使持续努力,唯有复兴后才可能缓解"内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