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牛行情
搜索文档
4000点仅一步之遥!科技主线强势拉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13:48
A股市场表现与展望 - 截至午盘主要股指普涨,上证指数涨1.04%,深成指涨1.26%,创业板指涨1.54%,北证50涨0.05% [1] - 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达15760亿元,较上日放量3367亿元,全市场近3600只个股上涨 [1] - 市场呈现普涨状态,煤炭、银行为代表的红利板块与AI硬件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均有所表现 [1] - 中信建投认为节后市场波动较大,成长板块一度出现10%左右调整,但近两日市场情绪已企稳 [1] - 华西证券指出A股将重回"慢牛"趋势,全球科技AI行情共震,"大科技"仍是中长期主线 [1] 港股科技板块估值分析 - 港股科技板块呈现显著"估值洼地"特征,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市盈率约为25.71倍 [2] - 与内地创业板指市盈率41.94倍相比,港股科技板块存在超过40%的估值折价 [2] - 港股科技指数估值显著低于美国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估值更为克制 [2] - 港股科技板块在受益于AI产业趋势的同时,提供了更高的安全边际和潜在回报空间 [2] 港股科技相关投资工具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覆盖科技全产业链 [3] - 恒生互联网ETF(513330)聚焦互联网龙头 [3]
A股分析师前瞻:科技成长景气主线这一趋势有望强化
选股宝· 2025-10-26 21:18
市场整体展望 - 各家券商策略分析师普遍看好后市,A股“慢牛”行情有望延续 [1][2] - 四中全会公报的基调降低了收缩政策或紧缩政策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行业和整体的长尾风险 [1][3] - 9-10月的市场震荡可能已接近尾声,11-12月指数在增量政策催化下大概率进入主要上涨阶段 [4] - 中美贸易谈判、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以及APEC峰会中美互动预期,有助于提振短期市场风险偏好 [1][2] 政策环境分析 - “十五五”规划相比“十四五”战略重心明显转移,基调由防守转向进攻,核心提法包括积极求变、续写经济快速发展新篇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3]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表述再次回归,该词汇上次出现在重要会议要追溯到2022年 [1][3] - 政策重心转向“产业链可控”,内需消费表述升级为“大力提振消费”,对外开放路径从“出口”转向“出海” [4] - 政策定调积极自信,为制造和消费领域的“战略反攻”提供了坚实的政策确定性 [4] 科技成长主线 - 科技成长景气主线是市场中长期核心主线,趋势有望继续强化 [1][2] - AI正从云侧向端侧扩散,端侧AI作为更广泛数据入口和个性化AI载体的趋势已非常明显 [1][3] - 全球AI军备竞赛加速,下周A股上市公司和美股科技巨头财报密集落地,科技巨头的AI资本开支指引将成为市场焦点 [2][4] - 建议关注AI算力和应用、机器人、端侧AI、国产算力链、恒生科技龙头等方向 [3][4] 产业链与制造业机会 - 在全球非商业手段干扰增多的背景下,中国份额优势明显且海外竞争性产能重置成本较高的制造业企业可能明显受益,有望将份额优势转化为定价权,推动利润率持续回升 [1][3] - 全会强调“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反内卷”政策预计将成为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 [4] - 关注高端制造、新能源、医疗器械、工程机械等板块,以及中国在全球拥有优势的产业链环节 [3][4] 消费与内需板块 - 内需消费表述升级,未来消费刺激政策将更具结构与持续性,预计消费品以旧换新、生育补贴等政策力度将明显加大 [4] - 消费板块或迎来修复行情,可关注零食、宠物、美护、旅游出行等领域 [3][4] - 国内价格企稳、内需回升背景下的食品饮料、航空等板块也存在机会 [4] 其他关注领域 - 主题性机会可关注“十五五”《建议》提到的量子科技、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 [3] - 上游资源品如有色金属(金/银/铜)、煤炭、油、锂等,受益于海外降息后制造业活动修复与投资加速 [4] - 风格切换可能强化,可关注低位价值板块,如银行、非银金融,以及电力设备等 [4]
A股,4000点来了,策略也该变了
搜狐财经· 2025-10-26 19:29
A股本周有一个特别现象,在周初的时候市场成交出现了萎缩,不仅仅跌破了2万亿元大关,还面临跌破单日1.5万亿的水平,大家知道,此前有个不成文的 说法,就是以现在A股的成交情况,如果单日的成交少于1.5万亿的话,就很难引发上涨行情,其实在这么高的位置上,成交减少对市场而言是一个重大信 号,或许面临指数从前期的上涨趋势转变为向下突破的可能性。 但是从周四开始,市场似乎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一方面是周四尽管缩量,甚至早盘的跳水到下午有可能演变为跌破3850点向下突破的可能性,然而 周五直接来了一根向上突破的小阳线,虽然说是小阳线,但是感觉之前的盘局被打破了,指数从趋势上有点从平衡逐步的向上拓展空间,应该说这是可喜的 变化,也说明重要力量护盘见了明显的效果。 周末已经有声音说下周要突破4000点了,或许会突破,但是我觉得突破了不等于加速要来临了,因为现在大家都期待突破4000点,潜意识里有种市场突破了 就会快速上涨,从而为部分资金提供一种兑现的最佳方式。 可是如果你仔细看看周五的盘面,尤其是中信证券收盘时卖一位置的压盘大单,或许就会明白些什么,监管需要的是慢牛,而不是快牛,突破意味着市场趋 势朝着比较有利或者说轻松 ...
新发基金频频提前结募!公募基金:“慢牛”将继续演绎
天天基金网· 2025-10-26 16:09
新发基金市场热度显著提升 - 嘉实成长共享混合基金规模约30亿元,原定10月20日至11月7日发售,但仅用约5天就提前完成募集 [3][5] - 中欧价值领航基金在1天内完成20亿元规模的募集 [4][5] - 鹏华制造升级基金募集上限20亿元,仅用两天吸引大量资金,最终有效认购申请确认比例约为57% [5] - 易方达港股通科技基金10月9日发行,10月10日提前结束募集,最终募集规模为19.87亿元 [5] 浮动费率基金表现优异并形成示范效应 - 首批浮动费率产品至今业绩平均涨幅高达12.47% [4] - 华商致远回报基金在三个多月时间里涨幅高达45.6%,嘉实成长共赢基金涨幅为43.53% [7] - 易方达成长进取、信澳优势行业和景顺长城成长同行等基金涨幅超过三成 [7] - 浮动费率基金已从全市场选股向制造业、高端装备、医疗等领域延伸 [7] 基金发行效率整体提高 - 自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新基金发行平均认购天数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6] - 2025年9月,完成募集的公募基金平均认购天数为13.71天 [6] - 9月有44只基金在5天内完成募集,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等均在一天之内完成募集 [6] 公募基金对后市持乐观预期 - 嘉实基金对6-12个月行情方向乐观,认为赚钱效应扩散、资金入市加速、AI产业线索与反内卷预期共同发酵 [8] - 国泰基金认为在基本面增长筑底叠加流动性宽松背景下,A股市场仍处于"慢牛"趋势,新能源、科技成长等板块潜力较大 [8] - 华南一家公募认为本轮行情有远期宏大叙事支撑,但指出增量资金来源略显不足,宏观基本面与股市上行的反差可能阶段性收敛 [9]
从基金发行火爆说开去,这次大不同
证券时报· 2025-10-25 01:37
公募基金发行市场概况 - 10月份公募基金发行进入高潮,处于发行阶段的基金数量超过70只,预计当月募集金额有望达到千亿元 [1] - 10月发行的基金中权益类基金占主导,相当数量为主动管理的行业、风格类基金,与前期债券型基金及被动ETF为主的情况不同 [1] - 基金销售明显升温,部分基金公司宣布缩短发行时间,部分基金则设置了80亿元的募集上限 [1] 基金发行与市场行情的历史关联 - 历史行情演绎显示,股市行情初期基金认购者不多且赎回较多,行情延续数月后认购者增加,基金变得好卖,头部基金经理产品出现一日售罄、比例配售状况 [1] - 若行情后续出现调整,基金操作将变得困难,若市场调整幅度大、时间长,这些基金难免出现亏损,形成“基金好卖的时候操作往往很难”的特有现象 [1] 当前市场环境与基金发行特点 - 本轮行情自去年“9·24”起已延续一年多,市场总体保持震荡上行格局,被称为“慢牛”,市场资金格局及运行方式与以往不同 [2] - 此次是行情活跃近一年后基金销售才逐渐升温,主动配置的股票型基金规模明显增加,但与历史高潮时期相比仍有差距 [2] - 当前为结构性行情,部分科技股表现活跃且有足够内在推动力,对于精心研究并介入科技股的基金而言,操作难度不高,获取较好收益希望较大 [2] 近期市场调整对基金发行的潜在影响 - 10月份A股市场出现较大震荡,但调整对基金销售影响不大,甚至有投资者因股市下跌而加大对基金的投资力度 [3] - 本次调整与前期上涨过快、获利盘多有关,经过调整释放了风险,有利于新资金从容建仓 [3] - 在当前时点发行的基金,一方面好卖,另一方面可能也好操作,存在已久的基金发行特有现象此次大概率不会出现 [3]
A股高开高走 沪指再创十年新高!
期货日报网· 2025-10-24 18:0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股指于10月24日高开高走,沪指涨0.71%报3950.31点,深成指涨2.02%报13289.18点,创业板指涨3.57%报3171.57点 [1]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1.97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大幅放量 [1] 领涨板块与个股 - 电子元器件、半导体、电脑硬件等行业板块涨幅居前,算力硬件方向持续爆发 [1] - CPO概念股领涨,中际旭创大涨超12%创历史新高,汇绿生态5天3板 [1] - 存储芯片概念股全天走强,香农芯创、普冉股份20cm涨停并创新高 [1] - 商业航天板块掀起涨停潮,航天科技等十余股涨停 [1] 下跌板块 - 煤炭股集体调整,安泰集团跌停 [1] 行业转型机遇 - 加密矿场公司因具备低廉电价和大量已获批电力额度,正成为AI数据中心新入局者,大部分在为转型做准备 [1] - 建议关注转型AI数据中心较为进取、有明确AI算力拓展规划及电力保证,且资产总和较当前股价折价的公司 [1] 煤炭行业动态 - 动力煤供需利好叠加,主产区受降雨天气及大秦线检修影响,煤炭生产和运输受限,供应稍有收紧 [2] - 北方地区进入供暖季,化工、冶金等非电行业旺季来临,下游采购需求释放,市场看涨情绪浓厚,产地煤价预计延续上涨 [2] 市场资金与情绪分析 - 增量资金入场意愿偏弱,市场上攻动能不足,因前期科技主线估值偏高需整理,导致短线资金风险偏好不高 [2] - 市场在等待重要宏观事件落地后的增量政策以明确方向并修复信心,短期内建议谨慎追高、适当控制仓位 [2] - 中期在全球科技投资热情、"反内卷"政策、居民储蓄入市等因素支撑下,第四季度A股指数仍存在继续走强的基础 [2]
【机构策略】A股市场短期或进入震荡整理阶段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2:3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在10月23日呈现探底回升态势 早盘低开低走 临近尾盘震荡回升 三大指数最终收涨 [1][2] - 市场延续近期缩量震荡格局 增量资金入场意愿偏弱 上攻动能有所不足 [2] - 指数运行至阶段高位 资金分歧逐步显现 需警惕获利盘了结可能引发的短期震荡 [1] 行业板块表现 - 表现较好的行业包括煤炭 能源金属 电力以及文化传媒 [1] - 表现活跃的板块或概念有深圳本地股 锂矿 煤炭 量子科技 [2] - 表现较弱的行业包括工程机械 采掘 生物制品以及半导体 [1] - 表现靠后的方向有深地经济 算力硬件 房地产 [2] 市场驱动因素与展望 - 市场政策预期升温 叠加美联储年内仍有降息空间 将对市场形成支撑 [1] - 部分海外扰动因素出现边际缓和 美元流动性预期改善 有望对A股市场资金面形成支撑 [1] - 在政策持续发力背景下 四季度经济基本面有望逐步修复 [1] - 前期以科技方向为核心的市场主线整体估值仍偏高 需要充分整理 导致短线资金风险偏好不高 [2] - 市场在等待近期重要宏观事件落地后带来的增量政策 以明确投资方向并修复市场信心 [2] 短期与中期趋势判断 - 短期市场可能继续呈现蓄势震荡特征 或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 需密切关注政策面 资金面以及外盘变化 [1] - 短期或进入震荡整理阶段 建议维持谨慎追高 适当控制仓位的思路 [1][2] - 中期震荡上行趋势仍有望延续 在国内政策预期升温与三季报业绩验证的支撑下 结构性机会依然丰富 [1] - 中期在全球科技投资热情不减 "反内卷"政策 居民储蓄入市等因素支撑下 本轮"慢牛"行情根基未动摇 第四季度A股指数仍存在继续走强的基础 [2] 投资策略建议 - 关注三季报业绩验证 寻找盈利优势明显的细分方向 [1]
全线大涨!
搜狐财经· 2025-10-24 08:44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涨幅0.31%,标普500指数涨幅0.5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幅0.89%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1.66%,热门中概股集体上涨,阿里巴巴涨3.64%,百度涨近3%,京东涨超2%,小鹏汽车和网易涨超1% [1] 大宗商品价格 - 油价大幅上涨,WTI原油期货涨5.62%至61.7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涨5.43%至65.99美元/桶 [1] - 黄金期货价格涨1.62%至4131.20美元/盎司,白银期货价格涨1.81%至48.545美元/盎司 [2] 外资机构对中国股市观点 - 高盛指出中国股市正步入慢牛行情,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将上涨约30% [3] - 高盛建议投资者思维方式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 [3] - 摩根士丹利认为全球投资人对中国股票的仓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长期看增持中国资产是大势所趋 [3]
解码二十届四中全会:历史透镜下的战略新篇
长江证券· 2025-10-23 23:23
核心观点 - 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规划定调,政策延续性与新变化并存,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和扩大内需仍是核心,但更强调新兴产业培育、原始创新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1][6][7] - 历史复盘显示政策公报发布后市场短期提振明显,科技与消费板块后期表现突出,创业板指在发布后一个月平均涨幅达6.5% [5][21][24] - 中长期看好中国资产"慢牛"行情,新质生产力驱动的供给端变革将替代传统需求端波动,三大投资主线包括优质供给创造需求、稀缺资源定价和过剩产能出清带来的估值修复 [8][58] 历史行情复盘 - **市场上涨概率**:2010-2020年三次五年规划公报发布后一周,主要宽基指数和行业上涨概率较高,政策短期提振效果显著 [5][14] - **宽基指数表现**:公报发布前一个月至后一周,主要宽基指数均上涨;发布后一个月小盘风格占优,创业板指、中证1000和上证指数平均涨幅分别为6.5%、4.2%和0.5% [5][21] - **行业轮动特征**:公报发布前一个月有色金属、非银金融、汽车和煤炭领涨,平均涨幅分别为15.4%、12.4%、11.9%和11.6%;发布后一个月电子、综合、社会服务和家用电器涨幅居前,平均涨幅分别为7.7%、5.4%、4.8%和4.8% [5][24][26] 政策思路变与不变 - **不变领域**: - 延续经济韧性、科技自立自强和扩大内需基调,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实体经济根基 [6] - 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 [6] - 构建强大国内市场,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堵点 [6] - **新增重点**: -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7]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应对中美博弈背景下的科技竞争 [7]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循环 [7] - **词频变化佐证**:2010-2025年公报中,"消费"词频显著增加,"科技"维持高位,"高质量"词频明显上升,反映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 [6][43] 政策环境与产业布局 - **供给侧改革**:2025年政策聚焦"反内卷",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如光伏、化工行业)和设备更新提升供给质量 [52][54] - **内需释放抓手**: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为核心,配套消费贷款财政贴息(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和育儿补贴(每孩每年3600元)等措施 [52][54] - **科技创新支撑**:强化算力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行动,目标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2030年超90%;科创板改革扩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领域 [52][54] 策略展望与投资主线 - **慢牛行情基础**:美联储降息周期改善全球流动性,国内长线资金入市,居民存款可能转向股市 [58] - **三大配置方向**: - 优质供给创造需求:AI、机器人等产业处于"0>1"技术商业化窗口期 [8][58] - 稀缺供给估值溢价:资源品受能源转型与地缘政治驱动,需对长期供需错配定价 [8][58] - 过剩产能出清修复:光伏、化工等行业供给加速出清可能推动估值修复 [8][58]
市场早盘震荡调整,中证A500指数下跌0.72%,3只中证A500相关ETF成交额超2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23 12:20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早盘震荡调整,中证A500指数下跌0.72% [1] - 市场量能再度萎缩 [1] - 机构观点认为指数层面短期内或延续震荡格局 [1] 板块热点表现 - 煤炭板块逆势走强 [1] - 深圳本地股集体上涨 [1] - 传媒板块表现活跃 [1] - 算力硬件方向集体下挫,CPO概念股领跌 [1] 中证A500指数ETF交易情况 - 场内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小幅下跌 [1] - 有12只中证A500相关ETF成交额超过1亿元,其中3只超过27亿元 [1] - A500ETF基金成交额最高,为38.42亿元 [1] - 中证A500ETF成交额为29.41亿元 [1] - A500ETF华泰柏瑞成交额为27.82亿元 [1] - A500ETF易方达成交额为24.57亿元 [2] - A500ETF南方成交额为24.28亿元 [2] - A500ETF嘉实成交额为12.47亿元 [2] 机构中期市场观点 - 中期来看,在全球科技投资热情不减的支撑下,本轮慢牛行情的根基并未动摇 [1] - “反内卷”政策和居民储蓄入市等因素对市场构成支撑 [1] - 四季度A股市场仍存在继续走强的基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