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迭代

搜索文档
挺价、提质:磷酸铁锂厂商开启盈利突围
高工锂电· 2025-05-03 19:55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 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1][2]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行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利元亨 [2] 磷酸铁锂价格动态 - 一季度磷酸铁锂价格小幅反弹 但4月碳酸锂价格下跌近10% 对磷酸铁锂价格影响幅度在5%以内 [3] - 磷酸铁锂厂商定价机制改为"原材料市价+加工费"模式 利润来源主要依赖加工费稳定性 [3] - 一季度价格上涨主因下游放宽加工费报价 电池和车企利润改善为加工费上涨创造条件 [4] 产品技术迭代趋势 - 新一代高压实磷酸铁锂加工费显著高于旧代 四代产品加工费达1.8万元/吨 二代仅1.4万元/吨 [4][5] - 湖南裕能2024年高端产品销量占比22% 预计2025年占比将提升 [6] - 宁德时代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3% 高端产品麒麟电池和神行电池出货占比提升是关键驱动 [6] 市场需求与价格展望 - 二季度车市竞争加剧可能对材料价格形成压力 厂商与下游谈判存在分歧 [6] - 高工产业研究院预计下半年材料价格有抬升空间 纯电车型增速提升将带动装机需求 [7] - 高端化趋势和下游需求增长将推动磷酸铁锂加工费稳步增长 [7] 科达利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和便携式锂电池精密结构件 [10] - 制造基地覆盖国内重点锂电区域 包括华南、华东、西北、西南及日本 [8] - 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 [12]
净水器市场一季度销售额增长21%,国补扩围、商用拓展显成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17:29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立洋上海报道 2020年至2021年,受疫情初期居家需求影响,净水器消费需求集中爆发,但高速增长的销量一方面拉高 了市场基数,另一方面彼时国内净水器产品功能还较为单一,在消费者购买回归理性后,2022年净水器 市场也随之回落。据奥维云网数据,2022年国内净水器零售额规模为185亿元,同比下降18.7%,零售 量为739万台,同比下降20.2%。 但在2022年后,随着疫情后健康、安全需求推动下的净水消费需求增长,以及行业在通量、净热一体、 冷热一体、智能龙头等方面的技术升级,净水器行业很快迎来反弹。2023、2024两年国内净水器零售额 分别同比增长11%、17.2%,销售总额首度突破240亿元,零售量分别增长9%、 9.3%,销量也创下877 万台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两年的数据中,销售额增长速度显著高于销量增长,这也意味着近两年净水器的 市场突破,主要集中于附加值更高的中高端产品中。 "中国净水器市场快速崛起的本质,是由消费升级和技术迭代共同推动的产业革命。"沙利文咨询公司执 行总监朱一鸣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综合过去10年数据来看,中国整体的饮用水消耗 量保持2 ...
聚焦行业基本面向好的工程机械、机器人、机床、高铁设备等方向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4-29 08:49
市场表现 - 4月中信机械板块下跌6 33%,跑输沪深300指数(-2 58%)3 75个百分点,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8名 [2] - 4月三级子行业中仅半导体设备、工程机械取得正涨跌幅,分别上涨2 68%、0 23%,而高空作业车、服务机器人、光伏设备跌幅靠前 [2] 行业表现 - 4月份工程机械、矿山冶金机械、油气设备、高铁设备等板块表现较好 [1][3] - 科技成长等概念板块出现明显回调,市场受对等关税等因素影响出现大幅震荡 [1][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基本面向好、盈利稳定、分红和股息率较高的传统工程机械(三一重工、徐工机械等)、高铁设备(思维列控等)、矿山冶金设备龙头(中信重工、郑煤机、一拖股份等) [3] - 主题投资方面建议聚焦人形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龙头(埃斯顿、绿的谐波等) [3] - 建议关注136号文对风电、光伏行业带来的抢装行情,重点推荐风电轴承龙头新强联 [3]
欣旺达(300207) - 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8 21:56
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情况 - 营业收入 122.89 亿元,同比增长 11.9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86 亿元,同比增长 21.23%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5.27 亿元,同比增长 116.35% [1] - 研发投入 9.32 亿元,同比增长 31.28% [1] 费用增加原因 - 管理费用增加约 1.4 亿元,因员工调薪以及子公司股权激励费用所致 [1] - 研发费用增加约 2.3 亿元,与动力、消费板块导入新客户新产品相关 [1] 消费类硅碳负极情况 - 2024 年掺硅比例为 5%至 10%,2025 年预计主流为 10%至 15% [2] - 掺硅比例提升结合钴酸锂价格上涨,预计单机价值量呈上升趋势 [2] 泰国工厂建设进度 - 泰国工厂建设进展顺利,正在设备进场调试阶段 [2] 非经常性损益构成 - 主要为外汇套保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2] 所得税费用增长原因 - 与外汇套保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挂钩,未实现利润也在报表计提 [2]
CINNO Research周华:全球驱动芯片市场“洗牌”,技术迭代、地缘政治与存量竞争交织下的机遇重构
CINNO Research· 2025-03-17 11:08
行业现状与市场格局 - 中国大陆已占据全球显示面板76%的产能份额,驱动芯片本土化率提升至34%,但在28nm及以下高端OLED驱动芯片领域仍被台韩企业主导 [1] - 行业面临技术迭代、地缘政治与资本寒冬三重压力,并购重组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1] - 全球驱动芯片行业呈现"量升价跌"趋势:2021年因缺芯潮达市场高点,2022-2023年受消费电子需求低迷影响量价双降,2024年受AI芯片需求拉动晶圆代工产能回升但显示驱动芯片价格仍承压 [1] 技术发展与竞争态势 - OLED驱动芯片向22nm制程演进(三星22nm DDI功耗降低38%,体积缩小10%),LCD驱动芯片趋于成熟,TDDI芯片在车载/平板市场渗透率提升 [2][5] - 大陆企业在110nm和40-90nm制程占据40%份额,但28nm以下高端市场被三星LSI、联咏等垄断 [2] - 龙头企业毛利率从2021年50%降至2023年40%,大陆企业平均毛利率不足20%,价格战触及生存线 [3] 并购重组与战略调整 - 韩国MagnaChip因客户份额下滑(三星手机市占率从23%降至20%)出售OLED驱动业务,市场份额腰斩至3% [8] - 台湾奕力收购联发科TCON资产完善显示芯片布局,反映巨头聚焦主业趋势 [9] - 大陆并购案例显示行业焦虑:爱协生被新相微收购需破解技术认证壁垒,云英谷因估值分歧被汇顶弃购 [9] 新兴应用与生态构建 - 车载赛道成为关键战场,TDDI芯片凭借低功耗与高集成度加速渗透 [6] - AR/VR发展可能带动硅基OLED芯片市场,但对驱动IC市场贡献度较小 [13] - 行业需构建"芯片-面板-终端"生态体系,从单点创新转向全产业链整合 [7] 政策与外部环境影响 - 美国加征关税对驱动芯片直接影响较小,但可能通过终端产品销量下滑间接导致市场规模萎缩 [14] - AI技术虽能赋能AR/VR应用场景,但当前受限于硬件成熟度(Micro LED未商用)和用户体验问题 [13]
开局2025:负极材料价格连日上涨
高工锂电· 2025-02-26 19:16
负极材料价格走势 - 2025年负极材料价格有望进一步回升 负极材料企业加工费回调有望带动毛利修复 [1][5] - 近日负极材料价格接连上涨 低端和中端人造石墨价格均上涨500元/吨左右 高端人造石墨价格小幅上涨 [2][3] - 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 人造石墨价格持续上涨 低端人造石墨价格涨幅超5% 中端人造石墨价格涨幅接近10% [3]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人造石墨负极原料石油焦2月涨价幅度达40% 针状焦2月涨价幅度超过20% [3] - 针状焦和石油焦在人造石墨负极成本占比约20% 石油焦涨价40%需售价涨幅8% 针状焦涨价20%需售价涨幅4% [3] - 负极材料企业挺价情绪对价格上修有影响 过去两年价格大幅下降后企业盈利能力有待修复 [5] 行业供需分析 - 石墨化外协市场供过于求现象难以转变 下游需求回暖但订单提升相比供给存量不明显 [6] - 电池厂商竞价机制下 短期内负极材料价格涨幅有一定限制 [6] - 人造石墨价格与原材料成本传导基本一致 [4] 未来发展趋势 - 产业链长期降本增效需求下 材料价格上修幅度仍有限 [7] - 企业需通过技术迭代推进高端产品转型 供应链协同一体化降低成本 [7] - 需挖掘新兴应用领域 推进产品应用适配 抢抓新兴赛道红利 [7]
龙迅股份:龙迅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1-30 19:10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各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454.77万元、13601.73万元、23480.36万元和12220.16万元,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49.86%[13] - 2022年1 - 6月公司营业收入较2021年1 - 6月增加2169.93万元,增幅为21.59%[13] - 报告期各期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318.55万元、3533.39万元、8406.74万元和4041.66万元,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59.16%[13] - 2022年1 - 6月公司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2021年1 - 6月增加999.83万元,增幅为32.87%[13] - 2022年1 - 9月公司营业收入为17266.96万元,同比增长7.0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981.10万元,同比降低3.51%[13] 市场份额 - 2020年全球高清视频桥接芯片市场规模约22.38亿元,预计2025年达55.74亿元,公司占4.2%市场份额[19] - 2020年全球高速信号传输芯片市场规模约34.14亿元,预计2025年达63.37亿元,公司占0.9%市场份额[19] - 2020年全球显示处理芯片市场规模约48.42亿元,预计2025年达55.76亿元,公司相关产品市场份额较低[19] 财务指标 - 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35151.27万元,较2021年末增长6.10%;负债总额5553.78万元,较2021年末减少0.68%[27] - 2022年1 - 9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87.7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4.52%[31] - 2022年1 - 9月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1081.85万元,2021年1 - 9月为750.25万元[34] 产品相关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清视频桥接及处理芯片和高速信号传输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已开发超140款高速混合信号系列芯片产品[58][59][64] - 2022年1 - 6月高清视频桥接及处理芯片收入10765.70万元,占比88.10%;高速信号传输芯片收入1380.35万元,占比11.30%[6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获得境内专利79项(发明专利62项),境外专利37项(全部为发明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110项,软件著作权84项[63] 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将深耕高速混合信号芯片领域,通过产品线迭代升级与多元化开拓,力争成为全球领先的高速混合信号芯片方案提供商[66] - 公司规划布局全球化的研发中心和客户服务网络,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66][67] 股权结构 - 本次公开发行股数为1731.4716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发行后总股本为6925.8862万股[10] - 截至2022年12月30日FENG CHEN直接持有公司25947884股股份,持股比例49.95%[185] - 邱成英直接持有公司2389431股股份,持股比例4.60%,其表决权委托给FENG CHEN[185] - FENG CHEN控制的芯财富持有公司2293853股股份,持股比例4.42%,FENG CHEN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股份比例为58.97%[185] 发行相关 - 保荐费用为47.17万元,辅导费用为47.17万元,承销费用=本次募集资金总额的6.8%-保荐费用-辅导费用,且保荐承销费用(含辅导费)总额不高于7000万元[55] - 审计及验资费用为1235.85万元,律师费用为424.53万元,信息披露费用为404.72万元,上市相关的手续费等其他费用不超过100万元[55] - 刊登初步询价公告日期为2023年1月31日,初步询价日期为2023年2月3日[55] - 刊登发行公告日期为2023年2月7日,申购日期为2023年2月8日,缴款日期为2023年2月10日[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