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不仅仅是AI驱动!“电网心脏”变压器成抢手货,进博会上的能源巨头怎么看
第一财经· 2025-11-10 16:21
全球变压器市场需求激增 - 美国能源部预测未来5年需更换接近50万台变压器,欧洲市场需求同样紧迫 [1] - 2025年1至8月中国变压器累计出口金额达297.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1.42% [1] - 全球60%的变压器产能来自中国,但中国国内产能充足,并非特别紧缺 [1][4] 电力设备需求激增的驱动因素 - 全球能源转型推动风力发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需要大量相关设备 [3] - 工业领域电气化水平提升及AI数据中心建设导致用电需求激增,AI数据中心耗电量比传统数据中心高十多倍 [3] - 美国等地区电网基础设施薄弱,寻求改造升级也是需求增长因素之一 [3]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行业致力于研发环保型设备,日立展出全球首款550 kV无六氟化硫气体绝缘开关设备,该气体全球变暖潜能值是二氧化碳的近2.5万倍 [1] - 碳捕获技术成为脱碳关键途径,GE Vernova展示的方案可为发电厂减少高达95%的碳排放 [4] 全球区域市场动态 - 欧洲能源转型力度大,沙特带动中东地区电力需求爆发式增长 [3] - 印度对特高压直流风电投资巨大,新加坡承担大量数据中心建设 [3] - 日立能源投资4.55亿泰铢扩大泰国工厂变压器产能,以满足亚太地区增长需求 [4] 国际合作与第三方市场开发 - 日立能源已与400多家中国合作伙伴在全球1000多个项目中合作,项目遍布乌干达、乌兹别克斯坦、菲律宾等地 [5] - GE Vernova与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就尼日利亚电站项目签署采购协议,推动在非洲的战略合作 [5] - 日立集团结合中国机器人企业的技术优势,推出可替代30%人力的电梯维保机器人 [6]
通用电气能源:持续为中国能源转型与技术发展提供支撑
中国经济网· 2025-11-10 15:38
作为通用电气能源展台的一个亮点,以中国沿海大型城市集群为范本的能源转型沙盘吸引了很多专业观 众驻足观看。展台负责人介绍说,面对中国能源体系迈向"双碳"目标的挑战,能源转型沙盘以中国沿海 的大型城市集群为范本,具像化展示了如何应用燃气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电网解决方案,并通 过掺氢或纯氢燃机与可再生能源结合互补等方式,为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集群提供定制化的新型电力系统 建设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实现经济发展和绿色低碳间的平衡,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参加进博会期间,通用电气能源除了一系列领先技术和解决方案的亮点展示之外, 还与国内重要合作伙伴签署了合作协议,进一步加速本土化战略实施。 其中,通用电气能源与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就尼日利亚阿布贾独立电站项目签署了采购协 议,持续推动双方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特别是尼日利亚市场的战略合作。此外,该公司宣布就9FA 燃机机组备件及上海华电闵行能源有限公司一期2台LM6000机组长协服务签订了采购意向协议,标志着 通用电气能源与华电集团合作迈入新阶段。未来,双方将在机组维护、性能升级及掺氢燃烧等低碳技术 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能源清洁转型,构建 ...
《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发布,中国是能源转型的坚定行动派
中邮证券· 2025-11-10 14:5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且评级为“维持” [2] 核心观点 - 事件驱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11月8日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彰显中国是能源转型的坚定行动派 [5] - 核心逻辑:新能源安全消纳是发展关键,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是首要前提,风光发电量占比持续提升将推动电力系统成本进入快速提升期,因此必须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以提升综合调节能力 [5] - 投资方向:电力系统安全是第一位,“安全”投资必须充足,电网、电源将从自动化、数字化提升至智能化,用户侧同步补强,二次设备投资强度有望提升 [7]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底,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6.9亿千瓦,达到2020年的3倍以上 [5] - 风光发电量占比年均提高2.2个百分点 [5] 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资源建设 - 火电:全面实施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目前超过50%的煤电机组已具备深度调峰能力,并建设燃机调峰机组 [6] - 调节资源:科学布局抽水蓄能、光热发电,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指出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 [6] - 负荷调节:通过需求响应使用电习惯与绿色发电曲线更吻合 [6] - 互连电网:在更大范围内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6]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二次设备领域,具体提及的公司包括国电南瑞、国电南自等 [7]
以“绿”聚合力 以联促共赢——中国-东盟共绘清洁能源合作新图景
新华网· 2025-11-10 14:42
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合作现状 - 中国与东盟已建成16条110千伏及以上互联输电线路 [1] - 双方电力贸易累计交易近750亿千瓦时 其中绿电占比超过90% [1] - 截至2024年底 双方合作的水电 风电 光伏项目累计投资比2014年增长超过5倍 装机规模增长超过15倍 [1] 中资企业参与东盟项目 - 中资企业积极参与东盟清洁能源建设 建成柬埔寨桑河二期水电站 老挝孟松风电 马来西亚赛京卡特储能 越南屋顶光伏等项目 [1] - 东盟已成为中国能源对外投资与建设的重要目的地 [1] 双方清洁能源发展态势 - 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在2023年历史性超过火电 2024年突破18亿千瓦 [2] - 东盟过去20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保持每年400-500万千瓦增速 发电量增长超过4.5倍 [2] - 2024年东盟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比2019年增长超过1.5倍 [2] 未来合作规划与目标 - 《2026—2030年东盟能源合作行动计划》提出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备占比提升到45%的目标 未来五年增量空间为105GW [2] - 近期将重点推进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实证合作 首先以海上风电为主题 推进先进技术和适用技术应用 [3] - 论坛发布《高水平电力互联支撑区域发展—东盟可再生能源跨境消纳》等报告 为清洁能源领域发展提供权威参考 [3]
内蒙古新能源装机规模达1.5亿千瓦
中国新闻网· 2025-11-10 13:32
内蒙古新能源装机规模达1.5亿千瓦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消息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内蒙古风电装机规模9741万千瓦,同比增长23%;光 伏装机规模5212万千瓦,同比增长66%;生物质电站装机规模57万千瓦。从消纳方式来看,本地消纳新 能源项目约1.2亿千瓦,外送新能源项目约0.3亿千瓦。 内蒙古经济学家盖志毅认为,作为中国能源大区,内蒙古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5亿千瓦,是其能源转 型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可通过绿电优势带动新能源装备制造、绿色算力、绿氢等新兴产业集聚,推动 经济高质量发展。(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中新社呼和浩特11月10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10日消息称,截至今年10月底,内蒙古 自治区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5亿千瓦,同比增长35%,装机规模居中国前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
伍德麦肯兹:石油需求将持续增长至2032年
中国化工报· 2025-11-10 10:56
伍德麦肯兹称,原油需求的主要驱动因素来自交通运输和石化品需求。过去5年间,全球试图通过能源 转型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努力先紧后松,因此这份报告的结论对密切关注能源发展的人士而言并 不意外。尽管各国已在能源转型上投入数万亿美元,但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在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占比仍 达80%左右。报告指出:"化石燃料具有广泛可获得性、成本竞争力,且已深度嵌入能源体系。"伍德麦 肯兹还表示,这一结论与常被提及的"风光发电成本已低于化石能源""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成本低于燃 油车"等说法相悖。 伍德麦肯兹提醒,报告印证了转型困境,各国不仅难以达成共识,即便签署协议后仍优先保障能源安 全。煤炭需求去年创历史新高,今年可能再破纪录;数据中心耗电激增引发基荷电源建设热潮,凸显风 光电力难以独立支撑增量需求。有观点认为当前实为"能源叠加"而非转型,即可再生能源补充而非替代 化石能源。风光电力的天气依赖性、实际综合成本(含储能)高于火电等问题始终未解。 中化新网讯 近日,伍德麦肯兹咨询公司在最新报告中警告称,全球原油需求至少在2032年前将持续上 升,这表明世界已偏离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轨道。 欧盟过去三年集中资源推动能源转型, ...
报告:全球区域化趋势已基本形成,长三角这项能力需加强
第一财经· 2025-11-10 10:12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汤蕴懿分析称,报 告显示出整个环境和特征的六大变化。除了上述供应链尤其是芯片等核心领域的回流趋势,在硬件方 面,工业机器人的推进使得大量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系统高度连接;在软件方面,人工智能深度运用 到各个场景,多模态运用将加速;算力的集中突破使能源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能源转型成为全球产业 重构新的关键力量;技术和贸易管控导致部分脱钩与产业分区,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深度结合,各国充 分运用产业政策提升本国产业竞争力;在数字时代,数字基础设施以及价值链上的高端服务能力成为产 业基础竞争力。 根据报告,从指数分析看,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处于实现结构性升级的关键阶段,结构优化效果逐渐凸 显,但还需进一步增强动能,实现系统升级。 经过近一个时间段供应链的调整,整个供应链的去集中化以及近岸、回流的趋势越发明显,全球区域 化、板块化的趋势已经基本形成。 10月9日,在2025提升长三角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上发布的《2024—2025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 报告》提出上述结论。 关于重点产业领域,在2024年跟踪的十大行业中,新能源汽车、传统行业、生物 ...
双融日报-20251110
华鑫证券· 2025-11-10 09:38
市场情绪指标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综合评分为50分,处于“中性”区间 [5][7] - 历史数据显示,当情绪值低于或接近50分时,市场将获得支撑,而高于90分时将出现阻力 [7] 热点主题追踪 - 户外运动主题: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将49个地区纳入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名单,予以重点支持,相关标的包括三夫户外和影石创新 [5] - 电力设备主题: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将翻一番,中国1—9月国家电网固定资产投资超4200亿元,同比增幅8.1%,全年投资规模有望首次站上6500亿元,相关标的为国电南自和中国西电 [5] - 储能主题:国内《新型储能专项行动方案》明确2027年装机目标1.8亿千瓦,撬动2500亿元直接投资,政策将项目IRR推升至8%以上,海外订单2025年上半年同比暴增220%,达160 GWh,相关标的为宁德时代和阳光电源 [5] 主力资金流向 - 前一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的个股包括天孚通信(净流入225,929.54万元)、天赐材料(净流入100,954.64万元)和多氟多(净流入86,933.25万元) [8] - 前一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前十的个股包括三花智控(净流出-162,396.70万元)、万向钱潮(净流出-86,116.87万元)和胜宏科技(净流出-82,550.69万元) [8] - 行业层面,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的行业为SW基础化工(340,536万元)、SW电力设备(339,759万元)、SW综合(40,125万元)、SW银行(25,290万元)和SW环保(5,027万元) [13]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的行业为SW计算机(-784,209万元)、SW电子(-678,677万元)、SW机械设备(-317,244万元)、SW汽车(-255,408万元)和SW传媒(-228,771万元) [14] 融资融券动态 - 前一交易日融资净买入前十的个股包括天孚通信(净买入149,054.49万元)、通威股份(净买入43,252.44万元)和隆基绿能(净买入41,896.96万元) [8] - 前一交易日融券净卖出前十的个股包括湖南裕能(净卖出849.96万元)、川发龙蟒(净卖出665.32万元)和天孚通信(净卖出532.27万元) [8] - 行业层面,融资净买入前五的行业为SW电力设备(403,074万元)、SW通信(24,558万元)、SW基础化工(20,121万元)、SW国防军工(18,967万元)和SW汽车(15,835万元) [16] - 融券净卖出前五的行业为SW电力设备(2,688万元)、SW基础化工(2,195万元)、SW房地产(441万元)、SW食品饮料(405万元)和SW钢铁(325万元) [16]
中金2026年展望 | 大宗商品:秩序新章的三重奏
中金点睛· 2025-11-10 07:37
中金研究 2025年美国关税政策正在加速全球贸易格局重塑,由此带来了全球产业分工和宏观秩序重构,资产波动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或将显著提高。大宗商品 市场也在变局之中,不仅有传统需求增长动能不足的挑战,也有与地缘博弈和行业革新随之而来的机会。下半年以来,商品市场逐步走出较为悲观的 一致预期泥潭,交易重心回归各自基本面,比如石油供给风险、黄金避险和获利了结,以及铜短缺预期等。展望2026年,我们认为地缘政治博弈、资 源安全诉求和新兴需求增长或有望成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进入秩序新章后的三重奏。 点击小程序查看原文 Abstract 摘要 首先,地缘博弈和资源保护主义或为本就脆弱的供应弹性带来更多挑战。 全球能源和金属上游投资的下行周期已持续近十年,资本开支欠缺对供给弹性 的约束已经形成,具体表现为存量供应不稳和增量供应不足。秩序重构之中,地缘政治风险和资源保护主义等宏观不确定性或系统性上升,进一步挑战能 源和金属市场本就脆弱的供应弹性。同时,贸易摩擦风险与天气周期变数交织,也为全球农产品的丰产预期增添更多不确定性。 ► 其二,成本反馈正在兑现。例如主导黑色系年中反弹的国内反内卷政策,以及为原油价格形成托底支撑的北美页岩 ...
COP30将在巴西贝伦举行,联合国呼吁—— 开启“加速发展和落实行动的十年”
人民日报· 2025-11-10 06:52
此次大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首次在亚马孙地区举办。作为亚马孙雨林主要覆盖 国,东道主巴西高度重视雨林保护,巴西总统卢拉在大会开幕前宣布正式启动"永远的热带雨林基金", 创新雨林保护机制。目前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53个国家明确表示支持该基金。法国前总理、COP21主席 洛朗·法比尤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得益于《巴黎协定》,全球气温上升预期已大幅降低,"强 化协定落实、扩大参与群体、推动特定领域创新,是此次大会的核心任务"。 此次大会期间,中国将围绕"生态中国与美丽中国建设""中国能源转型与新能源发展""适应气候变化中 国方案"等数十个重要主题,举办研讨会等系列活动。中方将全面展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举措和 成果,向国际社会分享中国智慧、中国行动与中国方案,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正能量。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将于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贝伦举行,预 计有约6万名来自各国政府、国际组织的政要、专家及社会组织代表与会,围绕温室气体减排、气候变 化适应、气候融资、可再生能源发展、森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议题展开磋商。舆论分析认为,当前全 球气候治理正处于关键十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