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阶智驾
icon
搜索文档
一周新车盘点 | 小鹏MONA M03增高阶智驾 长安UNI-Z动力小幅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6-01 11:34
小鹏MONA M03 - 推出年度新版共四款配置版本,新增三款配色,价格区间维持11 98至13 98万元 [1] - Max版本标配全新图灵AI驾驶辅助系统,配备27个传感器及双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508TOPS),支持城区/高速导航辅助驾驶、AI代驾及全场景自动泊车功能 [1] - Plus版维持L2级辅助能力,全系标配15 6英寸中控屏及高通8155芯片,AI天玑系统新增41款应用与视觉理解功能 [1] - 提供51 8kWh与62 2kWh两种电池组,电机功率对应190马力和218马力,CLTC续航分为502/515公里和600/620公里四档 [3] - Max版因硬件增重续航略低于Plus版(如502公里vs515公里),新增三款车色及紫内饰,Max版方向盘升级加热功能 [3] - 作为4月紧凑型纯电轿车销量榜首,增配降价策略巩固竞争力,Max版以13 98万元提供高阶智驾直接施压比亚迪秦PLUS EV [5] 长安UNI-Z - 推出新款燃油及插电混动版共四款配置车型,价格区间11 59至13 39万元 [8] - 燃油版动力系统优化,1 5T发动机功率提升4马力至192马力,峰值扭矩增加10牛·米至310牛·米 [10] - 插混版搭载1 5L发动机(72千瓦)与电机(215马力)组合,CLTC纯电续航125公里,综合最高续航可超过1200公里 [10] - 锁定11-14万元级紧凑型SUV市场,与比亚迪宋PLUS、银河星舰7 EM-i等竞品直面竞争 [13] 奔腾悦意07 - 全新插电混动SUV上市共四款配置车型,限时优惠后价格区间9 98至12 99万元 [16] - 全系搭载1 5L插混系统,提供150公里与210公里两种CLTC纯电续航版本 [16] - 车身长宽高为4 75/1 88/1 71米,轴距2 77米,与比亚迪宋Pro DM相比在长度及轴距上略有优势 [16] - 混动系统由1 5T发动机(150马力)与228马力电机组成,匹配单挡DHT变速箱 [18] - 瞄准10至15万元SUV市场,与宋Pro DM、吉利银河星舰7等竞品存在直接竞争关系 [21] 岚图FREE+ - 发布改款车型内饰设计,搭载华为鸿蒙5座舱及乾崑ADS4驾驶辅助系统,计划6月开启预售 [24] - 内饰改用15 6英寸2K悬浮中控屏,运行鸿蒙5系统,副仪表台集成双50瓦无线充电与7升冷暖冰箱 [24] - 前排座椅优化支撑结构,副驾配备163度大角度躺倒及腿托,后排增加吸风式通风/加热功能 [25] - 智驾配置搭载激光雷达,支持华为乾崑ADS4系统,可实现城市/高速高阶辅助驾驶 [25] - 动力采用1 5T增程器(130马力)+电机组合,两驱版电机功率292马力,四驱版综合功率476马力 [25] - 改款希望借产品力革新挑战理想L6及问界M7等细分市场主流对手 [28]
国内外公司纷纷加码,Robotaxi商业化有望提速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5-29 14:39
自动驾驶技术进展 - 英伟达正在将其AI模型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与梅赛德斯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一支车队,使用英伟达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今年即可实现 [1][2] - 特斯拉计划6月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首先在奥斯汀部分地区推出约10辆自动驾驶汽车,若发布顺利且未发生事故,将在几个月内扩大到约1000辆,之后将服务扩展至洛杉矶和旧金山等城市 [3] - 特斯拉已开放全部专利,并正允许其他企业接入其超级充电网络,同时也愿意授权Autopilot/FSD智能辅助驾驶以及其他技术 [3] 公司财务与业务动态 - 小马智行第一季度总营收为1.02亿元(1398万美元),同比增长12%,其中Robotaxi业务收入达1230万元(173万美元),同比增长200% [2] - 小马智行计划2025年底将Robotaxi车队规模扩大到千台 [2] - 萝卜快跑2025年第一季度在全球提供超140万次出行服务,同比增长75%,截至2025年5月在全球累计提供超1100万次的出行服务 [2] - 文远知行2025Q1总收入7244万元,毛利率35.0%,其中Robotaxi营收1610万元,占总营收的22.3%,营收占比同比提升10.4个百分点 [3] - 文远知行与Uber深化战略合作,达成Robotaxi合作计划的同时,获得Uber追加的1亿美元股权投资 [3] 投资建议 - 智驾芯片环节价值量与渗透率双重提升,重点关注地平线机器人-W(09660.HK)、黑芝麻智能(02533.HK) [5] - Tier1环节国产替代依然有空间,向核心产品延伸有望加深客户粘性,重点关注德赛西威(002920.SZ)、经纬恒润-W(688326.SH)、知行科技(1274.HK)、佑驾创新(2431.HK)、福瑞泰克(H4979.HK) [5] - 高阶智驾落地需要法规与检测体系支持,汽车技术服务配套进入新阶段,重点关注中国汽研(601965.SH) [5] - 高阶智驾Robotaxi想象空间大,特斯拉带动下25年有望加速落地,建议关注小马智行(PONY.O),文远知行(WRD.O) [5]
计算机行业周报(20250519-20250523):高阶智驾渗透率持续提升,商业化进程提速
华创证券· 2025-05-25 18: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智驾行业加速进入“技术+法规+商业化”共振新阶段,智能驾驶渗透率加速提升,国内智能驾驶产业有望受益 [4][1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周观点 - 本周(5月19日 - 5月23日)计算机(中信)指数下降3.00%,创业板指数下降0.88%,上证指数下降0.57% [4][7] - 板块周涨幅前三为慧博云通(69.00%)、*ST迪威(16.89%)、盛视科技(16.42%),跌幅前三为汉鑫科技(-12.15%)、宏景科技(-10.68%)、科蓝软件(-10.28%) [4][7] 周行情(05.19 - 05.23)回顾 - 本周上证指数下降0.57%,创业板指数下降0.88%,计算机(中信)指数下降3.00%,跑输创业板指2.12个百分点,行业排名29/30 [13] 资金情况回顾 - 本周全部A股资金合计净流出2763.76亿元,计算机资金净流出306.98亿元 [15] 高阶智驾渗透率持续提升,商业化进程提速 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加速,助力车厂提升竞争力 - 2024 - 2025年我国智能驾驶技术加速演进,L2级方案成熟,L2+高速NOA功能下放至性价比车型,城市NOA在高端车型中快速升级 [4][8][18] - 据Canalys预测,2025年中国市场L2级及以上智能驾驶功能渗透率将达62%,其中高速NOA渗透率10.8%,城市NOA渗透率9.9%,2027 - 2028年城市NOA增速将超高速NOA [4][8][18] - ADAS市场竞争升级,车企聚焦提升产品价值与技术含量,加快新产品推出节奏,ADAS成为汽车战略关键 [4][8][19] - NOA硬件软件改进普及,主机厂重视量产能力和AI模型算法迭代,SoC选型从主机厂主导转向生态伙伴推动,算法突出的Tier - 1作用关键 [4][8][19] - Canalys评估显示七家厂商为“冠军厂商”,英伟达、高通、地平线等巩固领先地位,Mobileye与芯擎科技首次晋级 [4][8][19] 全球布局加速,商业化进程提速Robotaxi - 百度旗下萝卜快跑Q1服务量达140万次(同比+75%),累计突破1100万次,海外扩展至瑞士、土耳其、日本,签约迪拜部署千辆无人车,获香港首张自动驾驶牌照,并与神州租车推出全球首个自动驾驶租赁服务,覆盖15城、超1000辆 [4][9][23] - 小马智行Q1收入同比增200%,年底车队规模将达千台,第七代系统采用车规级部件(成本降70%),接入微信及腾讯地图生态,与Uber合作进军中东及国际市场 [4][9][23] - Waymo获准扩展旧金山及得州付费服务,特斯拉拟推自动驾驶出租车并布局沙特,FSD系统若获批2026年或落地百万辆;Uber联合Momenta计划2026年在欧洲部署配备安全员的Robotaxi [4][9][27] 车企发布会密集召开,聚焦智能驾驶辅助技术迭代升级 - 理想汽车焕新L系列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搭载地平线征程J6M(256TOPS)及英伟达Thor - U(700TOPS)双芯片方案,AD Max平台计划2025年下半年引入VLA司机大模型,支持语音指令执行与自动泊车 [4][10][27] - 东风奕派推出2025款eπ007,通过AI虚拟制片技术展示,配备自研eπOS 2.0系统与“太极大模型”,实现精准语音交互,并支持高速NOA及记忆泊车等20余项辅助功能 [4][10][29] - 小米首款纯电SUV YU7全球首批搭载英伟达Thor计算平台(4nm制程/700TOPS),配备4D毫米波雷达强化复杂场景感知能力,在恶劣天气下仍可保持高精度检测 [4][10][31] 投资建议与相关标的 - 建议关注地平线机器人、速腾聚创、德赛西威、中科创达、经纬恒润、四维图新、小马智行、黑芝麻智能、文远知行、千方科技、万集科技、东软集团、锐明技术、光庭信息、金溢科技等 [4][11][34]
计算机行业周报(20250519-20250523):高阶智驾渗透率持续提升,商业化进程提速-20250525
华创证券· 2025-05-25 17: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智驾行业正加速进入“技术+法规+商业化”共振新阶段,随着智能驾驶渗透率加速提升,国内智能驾驶产业有望受益 [4][1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周观点 - 本周(5月19日 - 5月23日)计算机(中信)指数下降3.00%,创业板指数下降0.88%,上证指数下降0.57% [4][7] - 板块周涨幅前三为慧博云通(69.00%)、*ST迪威(16.89%)、盛视科技(16.42%),跌幅前三为汉鑫科技(-12.15%)、宏景科技(-10.68%)、科蓝软件(-10.28%) [4][7] 周行情(05.19 - 05.23)回顾 - 本周上证指数下降0.57%,创业板指数下降0.88%,计算机(中信)指数下降3.00%,跑输创业板指2.12个百分点,行业排名29/30 [13] 资金情况回顾 - 本周全部A股资金合计净流出2763.76亿元,计算机资金净流出306.98亿元 [15] 高阶智驾渗透率持续提升,商业化进程提速 高阶智驾渗透率有望加速,助力车厂提升竞争力 - 2024 - 2025年我国智能驾驶技术加速演进,L2级方案成熟,L2+高速NOA功能下放至性价比车型,城市NOA在高端车型中快速升级 [4][8][18] - 据Canalys预测,2025年中国市场L2级及以上智能驾驶功能渗透率将达62%,其中高速NOA渗透率10.8%,城市NOA渗透率9.9%,2027 - 2028年城市NOA增速将超高速NOA [4][8][18] - ADAS市场竞争升级,技术、量产和迭代成关键,SoC协同助力厂商竞争加剧,车企聚焦提升产品价值与技术含量 [4][8][19] - Canalys评估显示七家厂商为“冠军厂商”,英伟达、高通、地平线等巩固领先地位,Mobileye与芯擎科技首次晋级 [4][8][19] Robotaxi全球布局加速,商业化进程提速 - 百度旗下萝卜快跑Q1服务量达140万次(同比+75%),累计突破1100万次,海外扩展至瑞士、土耳其、日本等,签约迪拜部署千辆无人车,获香港首张自动驾驶牌照,并与神州租车推出全球首个自动驾驶租赁服务 [4][9][23] - 小马智行Q1收入同比增200%,年底车队规模将达千台,第七代系统采用车规级部件(成本降70%),接入微信及腾讯地图生态,与Uber合作进军中东及国际市场 [4][9][23] - Waymo获准扩展旧金山及得州付费服务,特斯拉拟推自动驾驶出租车并布局沙特,FSD系统若获批2026年或落地百万辆;Uber联合Momenta计划2026年在欧洲部署配备安全员的Robotaxi [4][9][27] 车企发布会密集召开,聚焦智能驾驶辅助技术迭代升级 - 理想汽车焕新L系列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搭载地平线征程J6M(256TOPS)及英伟达Thor - U(700TOPS)双芯片方案,AD Max平台计划2025年下半年引入VLA司机大模型,支持语音指令执行与自动泊车 [4][10][27] - 东风奕派推出2025款eπ007,通过AI虚拟制片技术展示,配备自研eπOS 2.0系统与“太极大模型”,实现精准语音交互,并支持高速NOA及记忆泊车等20余项辅助功能 [4][10][29] - 小米首款纯电SUV YU7全球首批搭载英伟达Thor计算平台(4nm制程/700TOPS),配备4D毫米波雷达强化复杂场景感知能力,在恶劣天气下仍可保持高精度检测 [4][10][31] 投资建议与相关标的 - 建议关注地平线机器人、速腾聚创、德赛西威、中科创达、经纬恒润、四维图新、小马智行、黑芝麻智能、文远知行、千方科技、万集科技、东软集团、锐明技术、光庭信息、金溢科技等 [4][11][34]
机构:继续看好汽车板块投资机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5-22 08:37
乘用车市场销售数据 - 5月1—18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93.2万辆,较去年5月同期增长12%,较上月同期增长18% [1]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780.4万辆,同比增长8% [1] - 5月1—18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85.8万辆,较去年5月同期增长18%,较上月同期下降2% [1] - 今年以来累计批发932.6万辆,同比增长12% [1] 汽车消费政策分析 - 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工具丰富,购置税和以旧换新刺激力度大 [1]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催化下乘用车销量表现超预期,2025年政策延续对消费形成支撑 [2] - 以旧换新放宽补贴范围仍有较大操作空间 [1] - 完善二手车市场体系建设可降低消费门槛,提升车辆流通效率 [1] 行业发展空间 - 中国车市仍有提升空间,需政策助力抬升保有量天花板和激发置换潜能 [1] - 成熟车市"有效置换周期"美国平均20倍,日韩13—14倍 [1] - 假设中国乘用车千人保有量提升至300辆,"有效置换周期"达15倍,对应稳态销量有望达2800万辆,较2024年提升空间约20% [1] 行业发展趋势 - 汽车板块有望进入销量高景气、事件催化、产业趋势共振阶段 [2] - 乘用车月度销售同比改善 [2] - 众多新车上市和新技术发布形成催化 [2] - 高阶智驾和机器人发展形成产业趋势 [2]
零跑(09863)2025年Q1业绩超预期:毛利率创新高,市值近乎翻倍
智通财经网· 2025-05-20 16:26
财务表现 - 2025年Q1收入达100.2亿元,同比增长187.1%,毛利率创历史新高至14.9% [1] - 股东净亏损缩窄至1.3亿元,远低于投行预期的5亿元以上亏损 [1] - 经营现金流持续两年为正,2025年Q1为3.4亿元,2024年全年净额达84.71亿元 [1] - 现金类资产结余达257亿元,显著优于同行如小鹏(经营现金流缺口20.12亿元) [1] 运营与销量 - 2025年Q1交付量8.8万辆,同比增长162.1%,增速为新势力品牌最快 [2] - C系列车占比77.5%,单车收入同比增长4.9% [2] - 4月全系交付41039台,同比增长173%,蝉联新势力月销量榜首 [5] - 1-4月累计出口销量超1.36万台,位居新势力出口第一 [5][6] 产品与技术 - C系列畅销驱动结构优化,B平台首款车型B10上市即交付超万辆 [2][5] - LEAP 3.5技术架构实现软硬件超级集成,B10为首款搭载车型,将高阶智驾下探至12万级别 [5] - 自研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支持2025年下半年城市记忆通勤及2026年城市NOA功能 [6] 市场与渠道 - 销售门店756家、服务门店449家,覆盖279个城市 [6] - 海外拓展至23国,拥有550家销售服务网点,欧洲市场T03和C10表现突出 [9][10] - 与Stellantis合作启动马来西亚C10本地化生产,B系列三款车型年内全球上市 [10] 行业地位与股东动向 - 市值年内涨幅98.8%,投行如花旗将目标价调升至74.2港元 [12] - 创始人及一致行动人4月增持680.96万股,金额超3亿港币 [12] - 行业价格战持续,公司凭借品价比优势有望强者恒强 [12]
地平线机器人-W(9660.HK):软硬一体 向高而行 开启智驾新征程
格隆汇· 2025-05-19 22:06
公司定位与业务概况 - 公司是国内第三方智驾芯片及解决方案龙头,具备软硬一体技术、战略及商业模式领先性 [1] - 以算法起家,目标成为机器人时代的Wintel,2019年战略聚焦智驾并发力软硬一体及先发量产 [1] - 全栈产品包括芯片、底软(BPU及工具链)及算法,征程系列智驾芯片市占率国内第一,2024年交付约290万套 [1] - 2024年总营收23.8亿元(同比+53.6%),毛利率77.3%,其中技术授权及服务业务营收16.5亿(毛利率92%) [1]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智能化是汽车行业下半场竞争胜负手,2025年智驾平权战略下中高阶智驾配置下沉至10万元车型,渗透率有望从2024年约10%大幅提升 [2] - 产业链自主可控趋势下,公司征程6系列加速国产替代,成为主机厂选择的最大公约数 [2] - 高阶智驾行业处于技术快速迭代阶段,公司以J6P芯片及Nash BPU打造系统底座,结合算法及工程化能力实现性能与量产效率领先 [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征程6系列芯片2025年量产,J6M/E配套比亚迪、理想等客户出货量或超百万套,基于J6P的HSD解决方案定点奇瑞 [1][3] - ADAS芯片J2/J3国内市占率超40%,AD芯片J5市占率仅次于英伟达及华为 [1] - 软硬一体模式覆盖高技术壁垒及高附加值环节,高阶智驾全栈解决方案能力稀缺 [2] 客户合作与市场拓展 - J6M/E中阶智驾方案获比亚迪、吉利、奇瑞、理想量产项目,预计2025年出货150万套(比亚迪占50%+,理想+吉利占1/3) [3] - HSD高阶方案2025年9月于奇瑞星途首发量产,2026年或拓展至大众等客户,预计出货30万套 [3] - 2026年中低阶智驾或开启海外规模放量,全球化体系能力支撑破圈出海 [2][3] 财务与增长前景 - 预计2025-2026年营收分别为34.1亿(+43.1%)、58.0亿(+70.1%),解决方案业务营收19.4亿(+192%)、40.8亿(+110%) [3] - 未来3-5年营收复合增速或达50%,2027年有望季度盈利,2028年营收或达120亿(净利润超10亿) [3] - 远期(2035年附近)若高阶方案出货600万套+中低阶全球市占率20%-25%,智驾业务营收或达300亿(利润近百亿) [3] 市场认知与估值逻辑 - 当前股价反映J6M/E放量预期,但对HSD高阶方案能力存在预期差,主机厂全栈自研模式风险被审慎评估 [4] - 子公司地瓜机器人布局AIoT及具身智能业务,长期或成长为AI端侧芯片及解决方案龙头 [4] - 软硬一体解决方案能力获认可,估值溢价反映AI端侧科技创新标杆地位 [4]
【招商电子】地平线机器人-W(9660.HK)深度报告:国内头部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软硬一体打造智驾生态标杆
招商电子· 2025-05-19 22:05
地平线机器人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智能驾驶(AD)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坚持软硬结合技术路径,提供芯片+算法+工具链的全栈解决方案 [2] - 成立于2015年,已发布多代征程系列芯片,预计2025年累计出货超1000万件,软硬一体方案已商业化落地 [3] - 客户包括大众集团、比亚迪、理想、奇瑞、吉利等主流车企,2024年在中国OEM ADAS/AD市场份额分别超40%/30%,排名第一/第二 [3] - 2021-2024年营收CAGR达72%,2024年总营收24亿元,产品解决方案/授权及服务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28%/69%,毛利率维持在70%左右 [3]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有望迎来平价智驾元年,高阶智驾将快速普及至10-20万元市场 [4] - 2030年全球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达10171亿元 [4] - 目前海外大厂如英伟达、特斯拉、Mobileye等市占率较高,但国内华为海思、地平线机器人、黑芝麻智能等厂商份额正在快速提升 [4] - 全球智能汽车渗透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61%增至2030年的97%,2030年全球智能汽车销量预计达8150万辆 [37] 公司技术优势 - 征程6系列芯片可全阶覆盖低/中/高级自动驾驶需求,最高性能版本征程6P算力达560 TOPS [5] - 推出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结合J6P芯片打造一段式端到端技术的全栈解决方案,首款搭载车型将于25Q3量产 [5] - 自主研发BPU架构已迭代至第四代"纳什"架构,具备高性能、低延迟、低能耗优势 [72] - 截至2024H1,公司在中国及国际上共获得673项专利和616项商标,构建强大技术壁垒 [32] 商业模式与客户 - 提供四种合作模式:IP授权/计算方案/解决方案/联合开发,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77] - 2024年产品解决方案交付量约290万套,累计交付770万套,定点车型超100款,累计超310款 [81] - 已为27家OEM(42个品牌)提供智驾方案,中国前十大车企均为公司客户 [81] - 与大众旗下CARIAD成立合资公司酷睿程,产品将于26年起落地大众旗下多款车型 [5]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4.7/9.1/15.5/23.8亿元,CAGR达72% [17] - 2021-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71%/69%/71%/77%,授权及服务业务毛利率高达92% [19] - 2021-2024年研发支出分别为11.4/18.8/23.7/31.6亿元,研发人员占比73.1% [30] - 2024年汽车产品解决方案/授权及服务/非车解决方案营收占比分别为28%/69%/3% [22] 未来发展前景 - 伴随征程6系列芯片和HSD系统量产,公司有望受益于高阶智驾渗透率提升 [5] - 中长期海外市场成长空间广阔,已与安波福、博世、大陆集团等全球领先Tier1建立合作 [5] - 预计2025年内J6系列芯片交付量将超百万颗,征程系列芯片累计出货量有望突破1000万颗 [54] - 公司解决方案将搭载至比亚迪、奇瑞、上汽MG名爵等旗下多款海外车型,受益于国内车企出海 [87]
汽车行业周报(20250512-20250518)
华创证券· 2025-05-19 00: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行业销量有所恢复,对全年销量维持乐观预期,预计全年零售增速5.2%、批发增速8.4%,后续随经济预期稳定、政策发力、新车上市,销量水平有望维持在较好水平,尤其20万元以上高端品牌需求有望恢复,预估全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增速31%,为板块整车、零部件标的业绩提供坚实基础[2] 各目录总结 数据跟踪 - 4月乘用车批发销量222万辆,同比+11.0%,环比-10.0%;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10.8%,环比-10.0%[4] - 4月乘用车出口销量43万辆,同比+0.4%,环比+5.0%[4] - 4月新势力车企交付量表现亮眼,比亚迪38万辆,同比+21%,环比+0.7%;零跑4.1万辆,同比+1.7倍,环比+10.6%;小鹏汽车3.5万辆,同比+2.7倍,环比+5.5%;理想交付3.4万辆,同比+32%,环比-7.5%[4] - 4月传统车企销量吉利汽车同比增长显著,销量23万辆,同比+53%,环比+0.8%[4] - 4月销量,上汽集团排名第一,38万辆,同比+4.6%,环比-2.4%;吉利汽车排名第二;长安汽车排名第三,19万辆,同比-9.3%,环比-29%[4] - 5月上旬行业折扣率环比微降,折扣率7.2%,环比-0.2PP(4/25),较去年同期+2.3PP(5/10)。折扣金额10,613元,较上期-456元(4/25),较去年同期+3,764元(5/10)[4] - 折扣率变动环比较大的主流品牌有上汽通用雪佛兰+4.2PP、上汽通用凯迪拉克-3.9PP,北京奔驰+2.5PP,欧拉+0.5PP,上汽通用五菱-0.2PP(相较于4/25)[4] 行业要闻 国内新闻 - 5月11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0.6万辆和235.9万辆,环比下降10.5%和12.5%,同比增长12.8%和9.3%。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01.2万辆和907.9万辆,同比增长7.9%和10.2%。其中,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万辆和85万辆,同比增长35.9%和33.5%,市场占有率达到36%。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8.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增长30.3%和32.3%,市场占有率达到32.4%[27] - 5月11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4月,汽车出口50.4万辆,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34%。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42.9万辆,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35.9%;商用车出口7.4万辆,环比下降4.2%,同比增长24%。1-4月,汽车出口182.7万辆,同比增长33.4%。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153.9万辆,同比增长34.8%;商用车出口28.8万辆,同比增长26.5%[27] - 5月13日,极氪公告称,董事会已成立特别委员会,用以评估5月7日来自控股股东吉利汽车的非约束性私有化提案[27] - 5月14日,广汽集团宣布以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变革为核心,推动产品本部与广汽研究院重组,强化集团级研发能力。广汽集团大研发体系整合了产品本部、造型设计院、整车开发研究院、平台技术研究院及配套职能部门,形成"市场+技术"双轮驱动的产品开发模式。通过平台化、模块化开发及数字化赋能,在优化产品品质的同时,产品研发周期将从26个月缩短至18 - 21个月,研发成本降低10%以上[27] - 5月14日,乘联分会发文称,5月1-1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57.4万辆,同比增长12%,较上月同期增长34%;今年以来累计零售744.6万辆,同比增长8%。5月1-11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46.4万辆,同比增长25%,较上月同期下降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893.2万辆,同比增长12%[27] - 5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吉利汽车收购极氪科技交易完成后,李东辉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负责董事局日常工作管理和集团投融资管理,并在资本运作、重大对外合作项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全面负责吉利控股集团运营管理工作(合并完成前,安聪慧仍担任极氪科技集团CEO)。桂生悦仍担任吉利汽车行政总裁(CEO)及执行董事。淦家阅将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集团将下设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淦家阅仍担任吉利汽车执行董事)。此外,为培养年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戴庆已于今年3月被任命为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向吉利控股集团CEO汇报工作[27] - 5月16日,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这是重庆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标志着"渝车出海"自此开启新纪元。该工厂投资88亿泰铢,占地约300公顷,设有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发动机总装车间、电池车间等五大核心工艺车间,以及外观检测车间等配套设施[27] - 5月17日,比亚迪全新纯电轿车e7上市,共三款车型,售价区间10.38 - 11.58万元,限时9.88 - 11.08万元。新车瞄准家用及网约车市场,主打高性价比与实用性,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组,有48kWh和57.6kWh两种容量可选,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分别为450km和520km,支持快充,15分钟能补能430公里[27][28] 海外新闻 - 5月13日,由于当前电动汽车需求放缓,本田推迟加拿大电动车投资计划约两年。本田原计划通过投资约150亿加元(包括合资伙伴的投资)在加拿大建立全面的电动汽车价值链,支持到2040年使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占汽车销量100%的全球倡议[28] - 5月15日,现代汽车在沙特开建首家中东工厂,计划明年四季度投产。该厂是现代汽车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按照30%与70%股权比例成立的合资企业。工厂计划2026年四季度投产,年产能为5万辆,包括纯电动汽车和内燃机车型[28] - 5月16日,比亚迪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欧洲总部官宣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000亿福林(约合2.48亿欧元),其中匈牙利政府计划提供200亿福林支持。该项目将创造2000个工作岗位。欧洲总部承载销售与售后、车辆认证及测试、车型本地化设计与功能开发三大核心职能[28] 市场表现 - 本周汽车板块涨幅+2.71%,板块排名1/29[9] - 本周指数涨幅情况:上证综指+0.76%、沪深300 +1.12%、创业板指+1.38%、恒生指数+2.09%;本周汽车指数涨幅情况:汽车板块+2.71%、零部件+2.79%、乘用车+3.90%、商用车-0.75%、流通服务+1.18%[9] 投资建议 整车 - 重点推荐江淮汽车、理想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江淮汽车有望在5月底迎来尊界S800上市,作为豪华品牌具备竞争禀赋的品牌,潜在向上弹性较大。理想在5月上市智驾焕新款后,订单表现较强,随AI营销推进和年中VLA、i8推出,月销量有望达到5万以上。市场依然担心吉利、比亚迪价格端压力,但两家公司都有较好的成本消化能力,中报表现有望超预期[6] - 建议关注位置相对较低但今年经营开始从底部上行的上汽集团、北汽蓝谷[6] 零部件 - 机器人板块近期迎来反弹,继续推荐拓普集团、豪能股份、冠盛股份、福达股份、敏实集团[6] - 高阶智驾下沉放量,建议关注地平线机器人、比亚迪电子、速腾聚创、亿咖通等[6] - 推荐主业基本面表现良好的星宇股份、继峰股份、银轮股份[6] 重卡 - 继续看好25年国四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行业景气向上以及核心标的盈利的持续兑现,重点推荐潍柴H、潍柴A、重汽A,建议关注重汽H[6]
汽车行业周报(20250512-20250518):5月行业销量恢复,全年销量展望乐观-20250518
华创证券· 2025-05-18 22: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行业销量有所恢复,对全年销量维持乐观预期,预计全年零售增速5.2%、批发增速8.4%,后续随经济预期稳定、政策发力、新车上市,销量水平有望维持在较好水平,尤其20万元以上高端品牌需求有望恢复,预估全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增速31%,为板块整车、零部件标的业绩提供坚实基础[2] 各目录总结 数据跟踪 - 4月乘用车批发销量222万辆,同比+11.0%,环比-10.0%;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10.8%,环比-10.0%[4] - 4月乘用车出口销量43万辆,同比+0.4%,环比+5.0%[4] - 4月新势力车企交付量表现亮眼,比亚迪38万辆,同比+21%,环比+0.7%;零跑4.1万辆,同比+1.7倍,环比+10.6%;小鹏汽车3.5万辆,同比+2.7倍,环比+5.5%;理想交付3.4万辆,同比+32%,环比-7.5%[4] - 4月传统车企销量吉利汽车同比增长显著,销量23万辆,同比+53%,环比+0.8%[4] - 4月销量,上汽集团排名第一,38万辆,同比+4.6%,环比-2.4%;吉利汽车排名第二;长安汽车排名第三,19万辆,同比-9.3%,环比-29%[4] - 5月上旬行业折扣率环比微降,折扣率7.2%,环比-0.2PP(4/25),较去年同期+2.3PP(5/10)。折扣金额10,613元,较上期-456元(4/25),较去年同期+3,764元(5/10)[4] - 折扣率变动环比较大的主流品牌有上汽通用雪佛兰+4.2PP、上汽通用凯迪拉克-3.9PP,北京奔驰+2.5PP,欧拉+0.5PP,上汽通用五菱-0.2PP(相较于4/25)[4] 行业要闻 国内新闻 - 5月11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0.6万辆和235.9万辆,环比下降10.5%和12.5%,同比增长12.8%和9.3%。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01.2万辆和907.9万辆,同比增长7.9%和10.2%。其中,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万辆和85万辆,同比增长35.9%和33.5%,市场占有率达到36%。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8.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增长30.3%和32.3%,市场占有率达到32.4%[27] - 5月11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4月,汽车出口50.4万辆,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34%。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42.9万辆,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35.9%;商用车出口7.4万辆,环比下降4.2%,同比增长24%。1-4月,汽车出口182.7万辆,同比增长33.4%。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153.9万辆,同比增长34.8%;商用车出口28.8万辆,同比增长26.5%[27] - 5月13日,极氪公告称,董事会已成立特别委员会,用以评估5月7日来自控股股东吉利汽车的非约束性私有化提案[27] - 5月14日,广汽集团宣布以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变革为核心,推动产品本部与广汽研究院重组,强化集团级研发能力。广汽集团大研发体系整合了产品本部、造型设计院、整车开发研究院、平台技术研究院及配套职能部门,形成"市场+技术"双轮驱动的产品开发模式。通过平台化、模块化开发及数字化赋能,在优化产品品质的同时,产品研发周期将从26个月缩短至18 - 21个月,研发成本降低10%以上[27] - 5月14日,乘联分会发文称,5月1-1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57.4万辆,同比增长12%,较上月同期增长34%;今年以来累计零售744.6万辆,同比增长8%。5月1-11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46.4万辆,同比增长25%,较上月同期下降2%;今年以来累计批发893.2万辆,同比增长12%[27] - 5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吉利汽车收购极氪科技交易完成后,李东辉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负责董事局日常工作管理和集团投融资管理,并在资本运作、重大对外合作项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全面负责吉利控股集团运营管理工作(合并完成前,安聪慧仍担任极氪科技集团CEO)。桂生悦仍担任吉利汽车行政总裁(CEO)及执行董事。淦家阅将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集团将下设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淦家阅仍担任吉利汽车执行董事)。此外,为培养年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戴庆已于今年3月被任命为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向吉利控股集团CEO汇报工作[27] - 5月16日,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这是重庆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标志着"渝车出海"自此开启新纪元。该工厂投资88亿泰铢,占地约300公顷,设有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发动机总装车间、电池车间等五大核心工艺车间,以及外观检测车间等配套设施[27] - 5月17日,比亚迪全新纯电轿车e7上市,共三款车型,售价区间10.38 - 11.58万元,限时9.88 - 11.08万元。新车瞄准家用及网约车市场,主打高性价比与实用性,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组,有48kWh和57.6kWh两种容量可选,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分别为450km和520km,支持快充,15分钟能补能430公里[27][28] 海外新闻 - 5月13日,由于当前电动汽车需求放缓,本田推迟加拿大电动车投资计划约两年。本田原计划通过投资约150亿加元(包括合资伙伴的投资)在加拿大建立全面的电动汽车价值链,支持到2040年使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占汽车销量100%的全球倡议[28] - 5月15日,现代汽车在沙特开建首家中东工厂,计划明年四季度投产。该厂是现代汽车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按照30%与70%股权比例成立的合资企业。工厂计划2026年四季度投产,年产能为5万辆,包括纯电动汽车和内燃机车型[28] - 5月16日,比亚迪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欧洲总部官宣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000亿福林(约合2.48亿欧元),其中匈牙利政府计划提供200亿福林支持。该项目将创造2000个工作岗位。欧洲总部承载销售与售后、车辆认证及测试、车型本地化设计与功能开发三大核心职能[28] 市场表现 - 本周汽车板块涨幅+2.71%,板块排名1/29[9] - 本周指数涨幅情况:上证综指+0.76%、沪深300 +1.12%、创业板指+1.38%、恒生指数+2.09%;本周汽车指数涨幅情况:汽车板块+2.71%、零部件+2.79%、乘用车+3.90%、商用车-0.75%、流通服务+1.18%[9] 投资建议 整车 - 重点推荐江淮汽车、理想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江淮汽车有望在5月底迎来尊界S800上市,作为豪华品牌具备竞争禀赋的品牌,潜在向上弹性较大。理想在5月上市智驾焕新款后,订单表现较强,随AI营销推进和年中VLA、i8推出,月销量有望达到5万以上。市场依然担心吉利、比亚迪价格端压力,但两家公司都有较好的成本消化能力,中报表现有望超预期。此外,建议关注位置相对较低但今年经营开始从底部上行的上汽集团、北汽蓝谷[6] 零部件 - 机器人板块近期迎来反弹,继续推荐拓普集团、豪能股份、冠盛股份、福达股份、敏实集团[6] - 高阶智驾下沉放量,建议关注地平线机器人、比亚迪电子、速腾聚创、亿咖通等[6] - 推荐主业基本面表现良好的星宇股份、继峰股份、银轮股份[6] 重卡 - 继续看好25年国四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行业景气向上以及核心标的盈利的持续兑现,重点推荐潍柴H、潍柴A、重汽A,建议关注重汽H[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