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VR

搜索文档
波长光电(301421):专注精密光学元件、组件的光电领域供应商 光学+战略引领未来
新浪财经· 2025-08-15 18:43
公司财务表现 - 24年实现营收4.2亿元 同比增长14% 19-24年收入复合增速达13% [1] - 25Q1实现营收1.0亿元 同比增长21% [1] - 预计25-27年营收达5.1/6.4/8.0亿元 归母净利润0.5/0.7/0.9亿元 [4] 业务板块表现 - 半导体及泛半导体领域24年收入5109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82.3% [2] - AR/VR光学产品24年实现收入约550万元 已向国内主流厂商供货 [2] - 境外业务24年收入1.3亿元 同比增长35% 占总营收比重达31% [3] 下游行业驱动 - 泛半导体行业在技术迭代与AI驱动下与激光技术深度融合 [2] - 2025年1-5月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数量2.2万台 同比下降11.5% 国产替代需求迫切 [2] - AR整机光学显示单元在BOM占比达43% 为高价值量组件 [2] 客户合作进展 - 大族激光25Q1收入增速10.8% 高德红外同期增速达45.5% 下游客户需求修复明显 [3] - 通过RONAR-SMITH及Opex品牌实施全球化战略 客户包括美国IPG阿帕奇、FLIR菲力尔等国际龙头企业 [3] - 激光红外产品技术壁垒较高 头部企业客户订单稳中有增 [3] 估值与目标 - 给予公司2026年18xPS估值 对应目标价格100.08元/股 [4] - 对应2025-2027年PS为18/14/12倍 [4]
波长光电(301421):专注精密光学元件、组件的光电领域供应商,“光学+”战略引领未来
国金证券· 2025-08-15 17:12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2026年目标价100.08元/股,对应18xPS估值 [4]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5.1/6.4/8.0亿元,归母净利润0.5/0.7/0.9亿元,CAGR达24-25% [4][8] - 核心逻辑:精密光学产品在半导体国产替代、AR/VR渗透加速等新兴领域持续放量,激光/红外业务受益头部客户订单增长 [2][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收4.2亿元(+14%),25Q1营收1.0亿元(+21%),19-24年收入CAGR为13% [2][8] - 2024年归母净利润0.37亿元(-31.7%),主要受原材料涨价影响毛利率下滑至37.6% [8][35] - 预测2025-2027年毛利率稳定在33-34%,研发费用率维持在6.1-6.5%以支持新品开发 [8][91] 业务板块分析 **激光光学业务** - 覆盖180nm-10600nm波长,产品包括聚焦镜/振镜片等,应用于切割/焊接/3D打印等领域 [22][23] - 25Q1大族激光(收入+10.8%)、华工科技(收入+52.3%)等核心客户需求复苏 [3][63] - 2024年半导体领域收入0.51亿元(+82.3%),受益光刻机等设备国产替代加速 [2][7] **红外热成像业务** - 产品涵盖近/中/长波红外镜头,应用于电力检测/安防监控等民用场景 [24][26] - 25Q1高德红外收入+45.5%,行业从低价竞争转向高附加值产品 [3][73] - 2024年受锗价上涨影响毛利率承压,境外收入占比31%(+35% YoY) [3][84] **新兴消费光学** - AR光学显示单元占整机BOM成本43%,2024年AR/VR产品收入550万元 [2][19] - 预计2025年中国AR销量45.2万台(+72%),驱动光学方案升级需求 [77][78] 行业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激光产业规模2650亿元(+8.8%),设备销售1017亿元(+8.2%) [46][48] - 半导体设备进口量25年1-5月同比-11.5%,进口均价升至72.2万美元/台 [26][30] - 公司收入规模小于福晶科技(8.76亿元)/茂莱光学(5.03亿元),但25Q1增速20.9%行业领先 [52][53]
鼎佳精密北交所上市网上路演圆满举行:深耕消费电子领域 展现强劲发展潜力
全景网· 2025-08-13 13:51
公司上市与路演 - 公司于7月21日成功举办北交所上市网上路演 董事长 总经理 财务总监 副总经理 董事会秘书及保荐机构平安证券代表出席活动 [1] - 路演标志公司迈入资本市场重要一步 未来将借助资本力量巩固行业地位 [1] - 公司将于7月22日正式启动申购 发行价11.16元/股 [11] 业务与产品布局 - 公司长期专注于消费电子功能性产品及防护性产品的设计 研发 生产与销售 [3] - 产品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智能手机 服务器等消费电子领域 并积极拓展汽车及新能源市场 [3] - 公司产品最终应用于戴尔 惠普 联想等国际品牌 [5] 技术优势与研发投入 - 公司拥有208项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20项 实用新型专利188项 [5] - 获评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 [5]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稳定在5.5%左右 [5] - 通过模切多层组合异步加工一体成型技术 模切感应定位技术等核心工艺实现生产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 [5]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3.26亿元增长至4.04亿元 [5] - 毛利率保持在30%以上 [5] - 外销收入占比约40%-45% 主要覆盖东南亚及中国台湾地区 [5] - 2024年末货币资金达2.57亿元 资产负债率稳定在30%左右 [9] - 公司承诺未来三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9] 客户与市场拓展 - 与仁宝电脑 台达电子 巨腾国际等全球知名制造服务商建立长期合作 [5] - 汽车及新能源领域客户数量从2022年26家增至2024年98家 相关收入三年翻番 [7] - 产品应用于动力电池 热管理系统等场景 [7] - 在越南设立生产基地 2024年投产的越南工厂正逐步释放产能 [5]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消费电子精密功能性器件 包装材料及防护材料生产项目 [7] - 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年产值超7亿元 [7] - 通过自动化设备投入和工艺优化提升产品精密度与生产效率 [7] 行业前景与发展战略 - 5G AI技术推动消费电子创新升级 全球产业链向中国集中 机构预计功能性器件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11] - 公司凭借多元化产品结构和快速响应优势获得下游头部客户认可 [11] - 未来将继续深耕技术创新 强化在笔记本电脑等优势领域份额 同时加速向AR/VR 汽车电子等高附加值领域渗透 [11]
歌尔的新选择
搜狐财经· 2025-08-12 17:12
核心观点 - 公司近期通过1亿美元投资英国Micro-LED企业Plessey及百亿港元收购精密制造资产 强化AR/VR产业链上游布局 旨在降低对单一客户的依赖并提升技术参与度 避免重蹈元宇宙业务和苹果供应链的覆辙 [1][17][20][27][29] 元宇宙业务教训 - 2020年公司作为Meta旗下Oculus Quest 2的独家代工厂 受益于元宇宙概念 股价飙升至58.43元历史高点 市值突破1800亿元 [3][5] - 公司同时深度绑定VR企业Pico(曾为其代工厂和股东) 导致与Meta形成竞争关系 2021年字节跳动以90亿元收购Pico后 内部派系斗争导致产品发展滞后 2021年全球VR头显出货量1095万台中Pico份额仅4.5% [7][8] - 2023年Meta启动四轮裁员削减近3万人 重心转向AI与智能眼镜 叠加Pico业务收缩 对公司业务造成双重冲击 [9] 苹果供应链依赖 - 公司苹果业务收入占比达42.5%(2021年) 净利润创42.75亿元历史新高 但存在高度依赖和议价权脆弱问题 [11][12] - 2022年因良率问题被移除AirPods Pro 2供应链 订单转至立讯精密 导致市值一个月蒸发超700亿元 [13] - 2023年全年营收985.74亿元同比下降6.03% 净利润10.88亿元同比下降37.8% 为满足苹果成本要求产能转移至越南 良率较国内低5-8个百分点 [13][14] AR/VR战略转型 - 公司投资Micro-LED技术(被视为消费级AR必备技术) 并通过9个研发项目中至少4项聚焦AR/AI眼镜 推进技术自主化 [1][27][28] - 与小米合作供应首款消费级AR眼镜光学模组 IDC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达1205万台(同比增长18.3%) 其中非显示类音频眼镜出货547万台(同比增长101.9%) [21][24] - 小米"投资+赋能"生态链模式为公司提供深度参与产品定义的机会 区别于Meta纯代工模式 有望提升技术转化和议价能力 [25][2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AR/VR行业仍处早期阶段 存在市场渗透率低、用户接受度有限及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 [1] - AR技术面临Micro-LED和光波导技术未成熟、成本高昂、良率低、发热及续航不足等挑战 [27]
飞天云动盈警后跌近11% 预期上半年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亿元至1.3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8-12 15:12
股价表现 - 股价下跌10.91%至0.245港元 成交额673.47万港元 [1] 财务表现 - 预期2025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人民币1亿元至1.3亿元 较2024年同期利润约人民币6350万元大幅下降 [1] - AR/VR营销服务业务收入下降 预期较2024年中期减少约人民币1.082亿元 [1]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增加不超过约人民币9000万元 [1]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约人民币5920万元 主要由于支付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营销开支增加 [1] 业务运营 - 集团加大力度推出及推广服务及平台 [1]
飞天云动(06610.HK)盈警低开逾9% 料中期盈转亏约1亿至1.3亿元
金融界· 2025-08-12 10:13
业绩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中期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介于1亿元至1.3亿元 相比2024年同期利润6350万元由盈转亏 [1] - 毛利减少主要由于AR/VR营销服务业务收入下降 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1.08亿元 [1]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同比增加不超过9000万元 因经内部评估可收回性后计提减值 [1]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约5920万元 主要由于支付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营销开支上升 [1] 股价反应 - 公司股价今日低开逾9% 受业绩盈警公告影响 [1]
飞天云动(06610.HK)盈警:预期中期权益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亿元至1.3亿元
格隆汇· 2025-08-11 22:53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2025年中期录得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1亿元至1.3亿元 较2024年同期利润6350万元大幅下降 [1] 亏损原因 - AR/VR营销服务业务收入下降导致毛利减少 预期较2024年中期减少1.08亿元 [1]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增加 较2024年中期增加不超过9000万元 [1]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5920万元 主要由于支付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营销开支增加 [1] 业务动态 - 公司加大力度推出及推广服务及平台 反映在2025年中期期间营销开支增长 [1]
飞天云动发盈警 预期上半年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亿元至1.3亿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 2025-08-11 22:53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人民币1亿元至1.3亿元 较2024年同期利润人民币6350万元大幅下降 [1] 业绩下滑原因 - AR/VR营销服务业务收入下降 预期较2024年中期减少约人民币1.082亿元 [1]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增加不超过人民币9000万元 因内部评估可收回性后计提 [1]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约人民币5920万元 主要由于支付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营销开支增加 反映公司加大服务及平台推广力度 [1]
飞天云动(06610)发盈警 预期上半年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亿元至1.3亿元 同比盈转亏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22:49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权益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人民币1亿元至1.3亿元 较2024年同期利润人民币6350万元大幅下降 [1] 业绩下滑原因 - AR/VR营销服务业务收入下降 预期较2024年中期减少约人民币1.082亿元 [1]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增加 较2024年中期增加不超过约人民币9000万元 [1]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约人民币5920万元 主要由于支付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营销开支增加 [1] 业务动态 - 公司加大力度推出及推广服务及平台 导致营销开支上升 [1]
豪威集团(603501.SH):图像传感器产品在小尺寸及低功耗方面的优势高度适配AR/VR包括AI眼镜等终端客户需求
格隆汇· 2025-08-08 18:34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全球主要的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线丰富 [1] - 公司在全局曝光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赋能终端设备实现眼球追踪、同步定位和制图(SLAM)等功能 [1] - 公司图像传感器产品在小尺寸及低功耗方面的优势高度适配AR/VR包括AI眼镜等终端客户需求 [1] 产品开发与市场应用 - 公司开发的LCOS产品具有高解析度、外形紧凑、低功耗和低成本的特点 [1] - LCOS产品将为AR/VR包括AI眼镜等新兴市场在经济适配性及方案可行性方面提供更多助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