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国际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为啥暂停部分澳矿采购?铁矿石定价权博弈,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搜狐财经· 2025-10-08 10:46
必和必拓2024-2025财年的业绩报告显示,其铁矿石业务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高达260亿美元,利润率惊人的达到53%。与此同时,同期中国整 个钢铁行业的利润总额仅为291.9亿元人民币(约合40亿美元),不及必和必拓一家公司利润的一半。这种极度失衡的利润分配,根源在于澳大利亚矿商对 铁矿石定价权的长期垄断。 2025年9月30日,一声令下,全球铁矿石市场随之风起云涌。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向国内的钢厂和贸易商发布了一纸通知,宣布全面暂停采购澳大利亚必和必 拓所有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船货。这标志着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中国首次向国际矿业巨头亮出如此明确的"暂停牌"。 消息传出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虽紧急表态称此举"令人失望",但中方态度却异常坚决。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贸易摩擦,实则是一场围绕着定价权与 货币结算方式展开的深层博弈。双方在谈判桌上的较量,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价格争议。 矿商们的高额利润,建立在其一贯的高价策略之上。2024年,澳大利亚出口至中国的铁矿石到岸价格一直维持在每吨130美元的高位,而其开采成本却不足 20美元。即便加上运费,每吨的净利润依然超过100美元,利润率高达惊人的333 ...
中国叫停美元铁矿订单,澳洲慌了,规则变了谁还认旧账?
搜狐财经· 2025-10-08 04:26
事件概述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于2025年9月30日向国内钢厂下达通知,要求暂停采购所有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 [1] - 此举是对此前(2025年9月)新加坡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必和必拓坚持提价15%并拒绝人民币结算方案的直接回应 [3] 市场即时反应 - 必和必拓股价应声暴跌3.4%,市值蒸发超过120亿澳元(约合人民币600亿元) [3] -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紧急发声,称此举"令人失望" [3] - 澳大利亚国库部长已紧急约谈必和必拓CEO,商讨应对之策 [7] 中国在铁矿石贸易中的地位与挑战 - 中国占据全球海运铁矿石75%的市场份额,但长期缺乏与其体量相匹配的定价权 [5] - 必和必拓从澳大利亚露天矿场开采铁矿石的成本仅为15美元/吨,却能以超过百美元的价格转售给中国 [5] - 2024年,必和必拓仅从中国市场就攫取了224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利润,平均每日进账6.2亿元 [5] - 高价铁矿石导致中国钢铁行业成本压力沉重,2024年上半年铁矿石在铁水成本中比重飙升至54%,重点钢企平均利润率仅为1.1% [13] 澳大利亚对铁矿石贸易的依赖 - 铁矿石是澳大利亚的经济主动脉,该国近三分之一的出口收入直接依赖于铁矿石贸易 [7] - 西部财政税收的四成源自矿业 [7] - 必和必拓对华出口占据其全球营收的57% [7] - 澳大利亚黑德兰港出口的铁矿石中,85%的目的地是中国 [7] - 澳大利亚财政部测算显示,若"断供"持续至2026年,铁矿石出口收入将锐减110亿澳元,国家GDP增速恐被拖累0.3至0.8个百分点 [7] 中国构建的多元化供应网络 - 位于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项目预计于2025年底投产,初期年产量6000万吨,远期规划高达1.75亿吨,矿石品位高达67% [9] - 中国已与巴西淡水河谷签署每年5000万吨的长期采购协议,2024年来自巴西的铁矿石进口占比已攀升至27.8% [9] - 积极拓展加拿大、乌克兰、西非等地的进口渠道,非主流矿进口量同比增长达22.6% [9] - 通过国内项目(如辽宁西鞍山铁矿)提升自给能力,废钢回收量同比大幅增长4.66%,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从80%降至70%以下 [9] 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图 - 指令措辞为"暂停美元计价交易",但允许以人民币计价的现货流通 [11] - 尽管2024年澳大利亚对华铁矿石出口中人民币结算比例已达60%,但必和必拓仍坚持美元结算 [11] - 在铁矿石领域构建人民币结算闭环,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增添强劲"锚点" [11] - 2025年7月,中澳双方已成功尝试了50亿美元的本币结算交易 [11] - 海南自由贸易港已率先推出人民币铁矿石掉期业务 [11] 行业整顿与定价权争夺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牵头组建"中矿国链"平台,旨在去除中间环节,抑制投机炒作 [13] - 推动全国铁矿石现货交易中心建设,以促进价格形成机制透明化 [13] - 2024年上半年,北方钢铁交易中心的铁矿石现货交易量达3484万吨,同比增长8% [13] - 此举标志着中国钢铁行业首次以买方联盟的集体力量参与全球铁矿石议价,打破矿山企业单方面定价的规则 [13]
帮主郑重聊外储:3.3万亿存折里,藏着咱们的“黄金家底”
搜狐财经· 2025-10-07 23:49
今儿菜市场买菜,卖豆腐的张姨都在念叨:"听说黄金又破4000美元啦?"您看,这金价涨到天上,连街坊邻居都操心起国家的"钱袋子"了。今儿咱就唠唠刚 出炉的外储数据——3.33万亿美金,连续两个月站在历史高位,顺带聊聊央行悄悄囤了11个月的黄金。 先说这外储,3.3万亿是什么概念?打个比方,就像咱们家存折里趴着3.3万亿的"应急钱",从2015年到现在,整整十年才又摸回这个数。不过帮主跑财经这 些年知道,外储可不是单纯的"钱生钱"。9月这165亿的涨幅,说白了是全球股市、美债这些"家里的资产"跟着美联储降息涨了估值。但您注意看,美元指数 基本没动,说明咱们没跟着美元大起大落,稳稳把住了节奏。 最有意思的是黄金。央行偷偷买了11个月,现在兜里揣着2303吨黄金,相当于把大半个鸟巢填满黄金砖。但9月只加了4万盎司,是近一年最少的。为啥?您 想啊,金价都飙到4000美元了,再大举买入就成"高位接盘"。但央行聪明啊,小步慢跑——既告诉全球"咱在优化储备结构",又不被短期价格牵着走。这就 像咱们散户买基金,跌了分批加仓,涨了慢慢收着,典型的中长线思维。 帮主翻了翻历史,2015年外储跌破3万亿时,市场慌得不行,现在稳稳站在 ...
东盟金库大迁徙!将黄金交中国保存,终结美元霸权?
搜狐财经· 2025-10-07 22:47
全球黄金储备格局变化 - 中国正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吸引友好国家来华购买黄金并将其托管在中国境内[1] - 已有东盟国家开始筹备此事[4] - 全球近95%的央行仍在持续增持黄金[6] 美元信任度下降与去美元化趋势 - 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6万亿美元[4] - 美国频繁将美元武器化 例如俄罗斯被制裁后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遭冻结[4][6] - 全球去美元化呼声高涨 黄金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升至20% 超过欧元 仅次于美元[6] - 德国耗费四年时间将674吨黄金从美国运回本土[6]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 东盟十国已全部接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 其中六国将人民币纳入官方外汇储备[10] - 全球与中国贸易赚取的人民币可直接兑换黄金 再以黄金购买石油 规避美元风险[9] - 人民币与黄金的组合旨在构建新的金融秩序 提升人民币在全球的支付占比[11]
澳大利亚正式宣布,中国开始行动,美元难受了
搜狐财经· 2025-10-07 22:35
澳洲那头刚爆出个大新闻,直接把白宫整不会了——必和必拓集团竟然揣着人民币跟中国买家做铁矿石买卖!这操作好比麦当劳突然宣布支持支付宝结账, 华尔街那帮大佬当场懵圈。说好的美元霸权呢?说好的铁杆盟友呢?今儿个咱就唠唠这出国际金融圈的反转大戏! 先给各位捋捋这事儿多玄幻:作为五眼联盟核心成员,澳大利亚过去七年对华铁矿石交易额突破1.2万亿人民币。啥概念?相当于每天都有30艘40万吨级货 轮满载矿石往中国跑。可自从2020年跟着美国搞事情,澳洲牛肉、葡萄酒、龙虾接连被挡在门外,就剩铁矿石这根独苗还在创汇。现在倒好,矿老板们直接 掏出人民币收款码,这画面堪比唐僧突然跟孙悟空说"咱们改道去纽约"。 要说这里头的门道,得从三方面掰扯明白: 第一,中国买家的议价权今非昔比。现在咱们不仅是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国,还在巴西、几内亚新开了十几个超级矿场。就像菜市场大妈突然拥有自营农场, 澳洲矿商要是再端着架子,分分钟就被踢出供应商群聊。 第二,人民币国际化步入快车道。去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涨了37%,中东海湾国家卖石油收人民币,非洲买基建付人民币,连法国买液化天然气都开始 用人民币。这阵势好比当年美元取代英镑,现在上海陆家嘴的交易员 ...
美国37万亿债务压顶,中国悄然出手!连续增持黄金!有何深意?
搜狐财经· 2025-10-07 21:38
当国际黄金价格触碰4000美元大关,并不断创下历史记录的同时,中国央行却依然在疯狂购买黄金。 央行持续购买黄金 根据10月7日央行发布的数据,截止9月份中国拥有外汇储备33387亿美元,比8月份增长0.5%,跟重要 的是,我们还购买了4万盎司黄金,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 为什么黄金大涨,央行还要购买黄金呢?先说结论:央行买黄金不仅非常必要,而且未来一段时间内, 央行都将持续购买黄金。 央行为啥要狂买黄金? 央行为啥要一直购买黄金?主要原因有很多。首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缺金"。 虽然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的外汇储备规模一直都比较畸形。我们储备的美元资产,特别 是美国国债非常多,但是黄金却很少。 算上这次,央行已经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了 数据来看,黄金在中国央行外汇储备中的资产占比仅有7%左右。全球的平均水平则高达15%,甚至欧 洲一些国家的黄金占比高达50%以上。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拥有长期购买黄金的基本盘和需求。 第二个原因在于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随着特朗普上台以后,不仅中美之间贸易战重新开打,全球的贸易战也同样打响。这个时候国际贸易就 存在严重不确定性,再加上美国不断的制裁世 ...
黄金拉升,首次站上3980美元关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7 21:34
记者丨唐婧 编辑丨肖嘉 黎雨桐 他进一步指出,近期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内易涨难跌。 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事实上,在金价迭 创新高的大背景下,今年以来,央行增持黄金的节奏整体呈现放缓态势。2025年1月至9月,央行增持黄金储备量依次为16、16、9、7、6、7、 6、6、4万盎司。 展望未来,王青判断,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变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 向。 截至2025年9月末,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主要由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构成)中黄金的占比为7.7%,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未 来需要继续增持黄金储备,适度减持美债。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推进人民 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 北京时间10月7日晚间,现货黄金拉升,涨破3980美元关口,创历史新高。 纽约期金再度站上4000美元/盎司,日内涨0.61%。 | W | | | 伦敦金现 ...
黄金增持量为何降至“新低”?
搜狐财经· 2025-10-07 20:45
国家外汇管理局10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386.58亿美元,较8月 末的33221.54亿美元增加165.04亿美元。 这是我国外汇储备连续两个月增加,央行则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 5月3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新街道一大型商场内,顾客选购黄金饰品。新华社发 黄金增持量为何降至"新低"? 外汇储备为何持续增长?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25年9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 小幅震荡,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 升。 "9月末外储规模出现一定幅度上升,主要受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带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 在接受风口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美联储重启降息等带动,9月全球主要股指普遍上行,美债收益率走 低,美债价格上扬。这些都会带动我国外储投资的金融资产估值增加。 王青认为,考虑到当前外储规模已处于3.3万亿美元以上的偏高水平,且当月央行增持黄金规模有限,不排 除实施一定规模外汇净卖出的可能,这能够将外储规模控制在适度水平区间。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外汇储备累计增加了 ...
9月净买入1.24吨,中国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金价疯涨,专家:买黄金仍是大方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7 19:24
10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截至2025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387亿美元,较8月末上升165亿美元,升幅为 0.5%。 对此,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解读,9月份,受就业数据疲软影响,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 调至4.00%~4.25%,全球资产价格整体上涨,美元则低位震荡。受资产价格变化与汇率波动综合影响,9月末外储环比上涨165 亿美元。 进一步看,9月末外汇储备已创2015年12月以来最高,较上年末也大幅增加13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700亿元)。 此外,最新数据显示,中国9月末黄金储备报7406万盎司(约2303.523吨),环比增加4万盎司(约1.24吨),为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 金。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暴涨,截至发稿,纽约黄金期货报3985.97美元/盎司,盘中一度突破4000美元/盎司,年内涨幅已达50%。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近期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 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 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 ...
问题来了?中方刚要拿回铁矿石定价权,西芒杜铁矿就出事暂停运行
搜狐财经· 2025-10-07 17:46
要说近期中澳之间的这场铁矿石"暂停剧",简直能拍成年度商战悬疑大片了。画面一转,当别的国家还沉浸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像是突 然挥了一下魔法棒,告诉所有国内买家:大伙儿,最近先别买BHP(必和必拓)的美元计价铁矿石。 乍一看,好像只是普通的采购决策,但你懂的,真要只是按部就班,咱能搅动得了澳大利亚财政部一池春水?是不是背后有啥猫腻? 最近,中国与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的对峙,可不只是简单的商业价格谈判。这更像是一场精心布局的战役,目标直指全球铁矿石世界里那个 沿用了几十年的"定价权方程"。这背后,是市场力量长期失衡的必然结果。北京方面这次似乎下定了决心,要彻底重写这个方程。 让我们把这个复杂的博弈拆开来看,你会发现,决定最终价格的,其实是四个核心变量。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场远在非洲的意外,成了搅动整个棋局的 最大变数。 要搞懂定价权,首先得看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过去几十年,这个方程的基础结构是极度扭曲的,全球的铁矿石供应,几乎被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力拓和 巴西的淡水河谷这三家巨头牢牢掌控。三家加起来,就占据了全球海运出口量的61%。 而另一边,作为全球最大买家的中国,内部却有数百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