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
搜索文档
区块链为底座的新金融时代
经济观察报· 2025-10-03 13:06
香港稳定币监管动态 - 《香港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5月21日通过,市场发展进入快速落地期,正式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30日 [3] - 多家海内外大型金融与科技企业公开表示将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包括蚂蚁集团旗下的蚂蚁数科、京东集团下属的京东币链科技、渣打银行和香港电讯等组成的联合体 [3] - 监管机构构建兼顾安全与创新的制度范式,要求申请人具备雄厚资本、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清晰应用场景和可落地的业务路径 [3] 稳定币的定义与作用 - 稳定币是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架构,锚定法币实现价格稳定的数字资产,例如与资产储备“1比1挂钩”的USDT [4] - 与比特币等高波动性加密资产相比,稳定币更适合日常交易、跨境结算等金融场景 [4] - 稳定币已成为加密交易的基础工具,并在支付、去中心化金融以及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投资等场景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5] 稳定币的战略意义 - 稳定币因价值锚定特征和金融科技融合潜力,正受到全球越来越多司法管辖区的关注 [7] - 通过香港推动合规稳定币是国家在全球贸易与金融版图中的战略配置,人民币计价的稳定币可在“一带一路”和跨境电商等场景率先落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7] - 稳定币有望成为“第二清算通路”,基于区块链的跨境结算比传统代理行网络更快、更透明、边际成本更低 [7] - 香港借助“一国两制”优势成为中国推动稳定币发展的先锋,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通过《稳定币条例》 [8] 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 - RWA将现实世界中已存在或可依法确权的资产以代币化形式在区块链上发行与流通,与稳定币“货币层”结构互补 [12] - RWA分为金融类与商品类两大类型,金融类包括标准金融资产和预期收益资产,商品类则体现商品的使用权或兑换权 [13] - 稳定币的成熟为RWA的定价、撮合与清算提供了可复制的底座,优质RWA则为稳定币注入真实资产使用场景与信用背书 [13] - 朗新科技与蚂蚁合作的“新能源充电桩RWA”项目在香港融资约1亿元人民币,使更轻资产的业务增长模式成为可能 [15] RWA的核心价值与风险 - RWA能实现“24×7”小时、跨时区的资金流转,显著缩短贸易资金周转周期,提升现金流管理与供应链韧性 [14] - RWA使资产可以被拆分并以更小单位在市场中流通,拓宽融资渠道,让资金供给更贴合需求 [15] - 企业需重视RWA风险,包括市场情绪逆转导致的流动性收紧,以及跨司法区协作带来的合规挑战与成本超支 [16] - 监管需防止RWA异化为“第二个P2P”,避免收益权被过度碎片化面向公众销售,以及链上与链下映射关系不牢等风险 [16] 对金融机构的建议 - 金融机构应建立对稳定币、RWA与区块链的系统化理解,由高层牵头组织跨层级学习,形成战略共识 [19][20] - 在资产选择上应优先考虑标准金融RWA,因其具有更高成熟度与可行性,信任成本低且转化流程更简洁 [20] - 金融机构应加强合规能力,提前规划即时监控、监管报送及全链路审计追溯等“基础能力包” [21] - RWA项目本质是持续经营,需要具备金融、科技与合规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保障长期稳定运行 [21] 未来展望与机遇 - 稳定币与RWA有望为香港孕育出新的金融模式,率先落地链上技术的企业将积累可复制的先发经验 [17] - 香港正形成以信任为基石的新一代“金融创新试验场”,为企业与金融机构提供了难得的窗口期 [2][22] - 把握香港的制度优势,以稳定币为金融底座、以RWA为资产载体,先行者将有机会在全球数字金融竞争中赢得先机 [22]
数字人民币建三大平台迈关键一步 从国内试点向国际应用延伸
经济日报· 2025-10-03 09:48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与三大平台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近日正式运营,并推出跨境数字支付平台、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三大业务平台[1] - 三大平台全部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自主研发,基于安全可控、性能稳定的成方链区块链底座[1][2] - 该中心的运营是中国金融开放与数字货币创新的关键里程碑,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突破[1] 三大平台的功能定位与作用 - 跨境数字支付平台“数币达”旨在破解传统跨境支付成本高、效率低、透明度低等痛点,打造安全高效包容的全球支付网络[2] - 区块链服务平台定位于为各场景和行业区块链提供标准化的跨链交易信息转接和链上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2] - 数字资产平台是面向合规数字资产业务的区块链金融基础设施,支持债券、票据、碳排放权等资产的链上发行、登记、托管和交易[2] 平台协同效应与发展意义 - 三大平台协同形成新型金融基础设施,跨境支付平台提升结算效率,区块链平台增强交易透明与监管穿透,数字资产平台为合规资产跨境流通提供支持[3] - 该体系将推动跨境支付向低成本、高效率、可追溯方向演进,并为数字证券、碳金融等资产跨境流通探索合规路径[3] - 通过搭建开放互联的基础设施,推动与全球金融体系对接,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支付变革中的话语权[4] 数字人民币的未来发展路径 - 数字人民币发展将实现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从零售支付到跨境结算、政务服务、供应链金融等多元场景深化融合[3] - 国际化进程将稳步推进,可能先在周边地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投资活动中扩大使用,逐步建立高效跨境支付通道[3] - 未来将探索与更多国家央行数字货币的互联互通机制,并持续优化技术架构、安全体系及法律法规标准体系[3]
从国内试点向国际应用延伸—— 数字人民币建三大平台迈关键一步
经济日报· 2025-10-03 06:15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与三大平台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近日正式运营 并推出跨境数字支付平台 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三大业务平台 [1] - 三大平台全部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自主研发 基于安全可控 性能稳定的成方链区块链底座 [1][2] - 该中心的运营被视为中国金融开放与数字货币创新的关键里程碑 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突破 [1] 三大平台的功能定位与作用 - 跨境数字支付平台“数币达”旨在破解传统跨境支付成本高 效率低 透明度低等痛点 打造安全高效包容的全球支付网络 [2] - 区块链服务平台为各场景和行业类区块链提供标准化的跨链交易信息转接和链上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 [2] - 数字资产平台是面向合规数字资产业务的区块链金融基础设施 支持债券 票据 碳排放权等资产的链上发行 登记 托管和交易 [2] - 三大平台协同形成新型金融基础设施 跨境支付平台提升结算效率 区块链服务平台增强交易透明与监管穿透 数字资产平台为合规资产跨境流通提供底层支持 [3] 对数字人民币发展的意义与未来展望 - 此举标志着数字人民币从国内试点迈向国际化运营 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3][4] - 将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国际贸易 跨境结算等场景中的应用落地 并促进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1][3] - 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话语权 为改善全球跨境支付体系贡献中国方案 [1][3][4] - 未来数字人民币将拓展至跨境结算 政务服务 供应链金融等多元场景 国际化路径可能先从周边地区及“一带一路”国家开始 [3] - 发展重点包括优化技术安全体系 健全法律法规标准 引入更多参与主体以完善生态体系 [3]
中国香港是全球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日本第五,那前三名是谁呢?
搜狐财经· 2025-10-02 19:31
香港外汇交易市场表现 - 香港外汇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从2022年4月的6944亿美元提升至2025年4月的8831亿美元,增长27.2%,稳居全球第四名 [1][3] - 香港市场上人民币外汇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从三年前的1912亿美元大幅增长64.8%至3151亿美元 [3] - 人民币场外利率衍生工具的交易量从147亿美元跃升至245亿美元,增幅高达67.1% [3] 香港的全球定位与竞争优势 -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已转型为全球最重要的人民币流动性池与风险管理中心 [3] - 香港的独特定位使其与其他全球外汇交易中心形成显著的差异化优势,是全球投资者交易或对冲人民币资产的首选平台 [3][5] - 香港深度融合于国家金融开放战略,这一角色是其他国际金融中心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5][12] 全球外汇交易中心排名格局 - 英国(伦敦)位居全球第一,日均外汇交易额达47454亿美元,是全球外汇交易的核心国际平台 [6] - 美国(纽约)排名第二,日均交易额为23347亿美元,扮演着全球美元交易清算中心的不可替代角色 [8] - 新加坡位列第三,日均交易额为14853亿美元,凭借战略性地理位置和高效监管服务于亚太市场 [8] 其他主要外汇交易中心 - 日本(东京)位居全球第五,日均交易规模为4402亿美元 [8] - 德国排名第六,日均交易量达到3861亿美元 [8] - 瑞士位列第七,日均交易额为3705亿美元 [9] - 加拿大跻身全球前八,日均成交额为2427亿美元 [9]
不以人民币结算?必和必拓的铁矿石我不收了,美元不香了?
搜狐财经· 2025-10-02 18:32
事件概述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通知国内买家暂停接收必和必拓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 [1] - 此举并非针对货物本身,而是对美元结算方式提出明确态度 [3] - 事件发生在双方就中品位铁矿石折扣定价僵持不下的背景下 [3][5] 市场格局与历史背景 - 全球铁矿石市场长期由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三家巨头控制,掌握资源和定价权 [7]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进口量占全球海运量七成以上,但利润空间有限 [3][9] - 矿商利润连年上涨,而中国钢铁产能不再增长,需求更趋理性,收益分配不对等 [9] 战略意图与行业变革 - 暂停采购是计划中的行动,关键点在于明确拒收“美元计价”货物 [10][12] - 中国于2022年成立矿产资源集团,统一采购以增强议价能力,改变此前钢厂各自为战的局面 [10] - 目标是推动铁矿石贸易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使人民币成为更常规的结算货币 [12] 人民币结算进展与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已有几笔大宗铁矿石交易成功通过人民币结算,流程更顺畅,企业接受度提升 [12] - 人民币结算意味着在整个交易流程(银行融资、结算系统、汇率风险控制)中话语权增强 [14] - 此举是全球“去美元化”趋势下的具体回应,旨在通过真实交易量支撑人民币国际化 [16][17] 供应链多元化与替代选项 - 必和必拓并非唯一选择,几内亚西芒杜矿预计年底前出矿,可成为澳洲之外的主要供应点 [19] - 国内铁矿开发加快,虽质量产量不及进口,但可作为补充 [19] - 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日益成熟,部分城市钢厂已实现高比例回收制造,降低对进口依赖 [21] 长期影响与行业转向 - 事件标志着中国从被动接受价格和结算方式,转向成为规则的参与者和设定者 [21][22] - 未来交易中,掌握结算方式的一方更接近定价权,选择权正在发生转移 [22] - 中国的经济体量、市场规模、集中采购机制和人民币国际化目标共同推动此次贸易秩序重塑 [22][24]
三部门联合发文!涉及1170家境外机构,4万亿债券市场迎来巨变!
搜狐财经· 2025-10-02 17:03
9月26日,央行、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的一纸公告——境外机构投资者终于可以全面参与债券回购 业务了。 别小看这个看似技术性的政策调整。要知道,截至今年8月末,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70家境外机 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持有的债券规模已经达到4万亿元人民币。 说白了,这相当于给境外投资者手里的人民币债券装上了"变现按钮"。 "你知道吗?每次欧美市场一有风吹草动,我们就得卖中国国债。"一位管理着数十亿美元的亚洲多策略 基金负责人,道出了境外投资者的普遍困境。 过去这些年,当欧美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时,境外机构为了填补保证金缺口,只能选择一个办法——抛售 手里的中国国债。 这种"割肉"式的操作,带来了三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第一,投资策略被打乱了。 原本计划持有到期的债券,因为临时资金需求被迫卖出,整个投资计划都 得重新调整。 实际上,债券回购业务对境外机构的开放,走过了整整十年。 2015年,监管部门首次允许境外主权类机构、境外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境外参加行这三类机构参与银行 间债券市场的回购业务。 但这个范围实在太窄了——银行、保险、养老基金、公募基金、对冲基金等主流投资机构都被排除在 外。 这就像给了钥匙,却不让进 ...
人民币的温度
经济观察报· 2025-10-01 23:00
人民币跨境使用趋势 - 2024年四季度68%的受访企业在跨境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1] - 2024年四季度40%的受访企业在与第三国交易中使用人民币[1] - 外资企业人民币结算使用率从2024年第三季度的40%跃升至第四季度的67%[7] - 71%的受访企业将"资产安全性"视为使用人民币的首要原因[1] 人民币国际化驱动因素 - 人民币国际化逻辑正从"被动替代美元"向"主动参与全球货币体系重构"演化[2] - 企业选择人民币因其"好用、稳定,且不用看美元的'脸色'"[3] - 使用率跃升基于商业理性:流动性增强、清算效率提高、成本下降和制度环境友好[7] 金融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北向资金近一周合计成交额1.45万亿元[3] - 境外投资者买入人民币债券、增持A股核心资产,推动离岸人民币汇率升值[3] - 截至2025年8月末,已有1170家境外机构入市,持债规模约4万亿元[3] 政策与制度支持 - 央行、证监会、外汇局联合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4]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于2025年9月24日在上海正式启动[7] - 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遵循"无损、合规和互通"三原则[8] 数字人民币基础设施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同步推出跨境数字支付平台、区块链服务平台及数字资产平台三大业务平台[7] - 该中心旨在成为连接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的桥梁,推动跨境支付向规模化、合规化与智能化演进[7] - 平台把发行、流通和清算全链条打通,兼容现有系统并支持智能合约[9] 全球货币环境变化 -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2025年9月30日创下历史新高3871美元/盎司[11] - 美元指数年内跌幅近10%,人民币汇率年内涨幅为2.46%[11] - 2025年一季度人民币全球外储占比2.12%(2463亿美元),位列第六[12] 人民币功能演进与挑战 - 人民币功能从"结算货币"渐趋进阶至"投资货币",并试探"储备货币"边界[12] - 超过60%的企业认为跨境人民币政策复杂且更新频繁[13] - 近50%的企业将"资本流动障碍"视为主要瓶颈[13] 未来发展路径 - 未来需在政策简化、发展在岸衍生品市场、设计适配性金融产品三个层面重点攻坚[14] - 应构建"人民币+数字货币"的双轮驱动模式,借助数字人民币在成本、效率和透明度上的优势[14] - 目标是将人民币从"可选"资产进阶为在全球贸易、融资与储备中"不得不持、不得不用"的硬通货[14]
大事件!中方游说友好国家央行,欢迎他们将黄金存放在中国
搜狐财经· 2025-10-01 21:36
全球黄金流动趋势转变 - 全球黄金流动方向发生转变,从过去美元和美债占主导变为向东方流动 [1][3] - 2024年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到1136吨,为有史以来第二高 [6] - 2025年一季度,中国、波兰和土耳其三国购金量占全球央行总量一半以上 [8] 中国央行黄金储备动态 - 截至2025年8月底,中国央行黄金储备达7402万盎司,为连续第十个月增持,刷新历史纪录 [4] - 中国央行增持黄金是战略性、系统性的长远布局,并非单纯跟风 [4][6] - 2024年底中国官方储备资产中黄金占比仅为5.5%,远低于全球约15%的平均水平,存在巨大补仓空间 [23] 黄金战略的驱动因素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包括美国财政赤字高企、地缘冲突加剧及美元信用垄断受质疑 [17] - 黄金作为非主权信用资产,可有效对冲汇率和地缘风险,避免被冻结 [23] - 美联储2025年9月降息25个基点,美元回报率下降,黄金吸引力增强,国际金价突破3800美元创历史新高 [19] - 2024年黄金价格上涨27%,2025年迄今已上涨40%,显示信心转移 [21] 人民币国际化与金融基建 - 2025年6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启用香港黄金交割仓库并上线相关合约,为国际投资者提供用离岸人民币进行实物黄金交易的新路径 [10] - 此举形成人民币与黄金的闭环兑换机制,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实物资产支撑 [10][27] - 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与上海黄金定价核心协同,打造“人民币—黄金”闭环生态,对国外央行和机构具吸引力 [29] 对全球货币体系的影响 - 全球央行黄金持有量已超过对美国国债的持仓,黄金战略地位回归 [15] - 中国的行动旨在减少对美元的过度依赖,推动外汇储备结构多元化,提升国际金融谈判底气 [34] - 全球黄金定价格局正从伦敦、纽约双中心,向“伦敦—纽约—上海”三足鼎立转变 [31] - 此举并非简单替代美元,而是试图搭建多元稳定的新国际货币体系 [37]
【首席观察】人民币的温度
搜狐财经· 2025-10-01 14:42
人民币跨境结算趋势 - 2024年四季度68%的受访企业在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3] - 2024年四季度40%的受访企业在与第三国交易中使用人民币[3] - 外资企业人民币结算使用率从2024年第三季度的40%跃升至第四季度的67%[11] 企业选择人民币的动因 - 71%的受访企业将“资产安全性”视为使用人民币的首要原因[3] - 企业选择人民币基于商业理性,包括流动性增强、清算效率提高、成本下降和制度环境友好[11] - 人民币被选中是因为其好用、稳定,且不用看美元的“脸色”[8] 金融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北向资金近一周合计成交额1.45万亿元[8] - 截至2025年8月末,已有1170家境外机构入市中国债券市场,持债规模约4万亿元[9] - 2025年一季度人民币全球外储占比2.12%(2463亿美元),位列第六[15] 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发展 -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于2025年9月24日在上海正式启动,同步推出三大业务平台[11] - 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CIPS)将迎来上线十周年[4] - 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9] 全球货币环境变化 - 2025年9月30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至3871美元/盎司[15] - 美元指数年内跌幅近10%,而人民币汇率年内涨幅为2.46%[15] - 人民币功能从“结算货币”向“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进阶[15]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 超过60%的企业认为跨境人民币政策复杂且更新频繁[17] - 近50%的企业将“资本流动障碍”视为主要瓶颈[17] - 未来需在政策简化、发展在岸衍生品市场、设计适配性金融产品三个层面重点攻坚[18]
2条战线全惨败,美国遭遇二战后最大战略失误,中国该抛售美债了
搜狐财经· 2025-10-01 14:39
美国政策受挫 - 美国在俄乌冲突调解和全球关税战两条路径上接连受挫,这是自1945年以来华盛顿最严重的政策偏差 [2] - 政策失败直接削弱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并暴露了美元体系的脆弱性 [2] - 双重败局源于美国低估对手韧性,涉及经济和地缘多个层面 [18] 俄乌冲突调解失败 - 美国提出的包括短期停火和能源设施保护在内的多项调解方案遭遇阻力,乌克兰坚持领土完整,俄罗斯则加强边境行动导致谈判中断 [4] - 美国缺乏欧洲伙伴如德国和法国的充分协作,使其斡旋显得孤立无援 [4] - 俄罗斯经济虽受制裁影响,但通过转向亚洲市场保持韧性,乌克兰面临人力和资源短缺 [6] - 调解失败让俄罗斯更自信 [18] 全球关税战的影响 - 美国从4月起对进口商品加征10%至50%税率,针对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旨在缩小逆差并刺激本土生产 [6] - 日本企业联合施压本国政府,拒绝额外限制中国制造业作为交换,南韩启动反补贴措施并启动对美汽车反倾销调查,影响美国出口超100亿美元 [6][14] - 关税战加速了去美元化进程 [18] 供应链与产业调整 - 转向巴西和阿根廷满足牛肉和大豆需求,取代美国近400家屠宰场的份额,牛肉进口转向后供应量提升20%,价格保持稳定 [8] - 暂停波音飞机交付导致美国航空业损失超200亿美元,同时加速C919本土化,交付量同比增长30%,国产化率从50%升至70%,交付周期缩短 [8][16] - 中重稀土出口从6月实施严格许可,覆盖氧化镝等七种元素,出口量减15%,国内应用率升80%,推动电动车电池优化,续航提升20% [8][14] - 稀土管制从粗加工升级到精细提炼,出口从原料转向成品,增强全球定价权,美国转向澳大利亚供应但效率低20% [10] - 供应链从全球依赖转向区域合作,如与东盟稀土开发从规划到投产仅半年 [16] 金融市场与美元体系 - 美联储维持高利率,7月会议拒绝调整,利率维持在4.5%,通胀降至2.1%,失业率升至4.2% [10][12][16] - 美股机构因关税冲击抛售国债,收益率从4%升至4.5%,美元汇率波动10%,美股下跌8%,机构抛售国债超500亿美元,美元汇率贬值5% [10][16] - 外汇储备达3.32万亿美元,美债持有从年初7843亿美元降至7月7307亿美元,4月减持257亿美元,创16年低点 [12][16] - 持续减持美债引发收益率波动,加大美国融资难度,同时推动人民币结算使用率从20%升至25% [14] - 美国面临6万亿美元到期债务,置换成本高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