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
搜索文档
韧性筑基激活乘数效应 伊利股份迈向高质量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4-30 11:4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7.80亿元,稳居亚洲乳业第一,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增长12.2%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 [1] - 经营规模与经营质量双领跑,业绩企稳向好 [1] 业务梯队表现 第一梯队业务 - 液体乳业务营收达750.03亿元,稳居行业第一 [2] - 常温白奶市场份额行业第一,常温酸奶市占率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2] - 低温酸奶市场份额较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同比增长30%以上 [2] - 冷饮业务实现营收87.21亿元,已连续30年稳居全国冷饮行业龙头地位 [2] 第二梯队业务 - 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 [3] - 成人奶粉零售额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连续十年位列行业第一 [3] - 婴幼儿奶粉品牌"金领冠"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 [3] - 羊奶粉业务稳居"羊奶粉市场销量与销售额全球第一",佳贝艾特连续七年市场份额超六成 [3] - 奶酪业务2B营收同比增长超过20% [3] 战略布局与创新 - 在全球拥有15个研发中心,牵头建设中国乳业唯一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4] - 与同仁堂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推出"药食同源"系列功能性产品 [4] - 奶酪智造标杆基地三期项目将解决原制奶酪依赖进口问题,提升产业链附加值 [4] - 数智化能力深度嵌入业务运营体系,缩短新品上市周期,提高供应链运营效率 [4]
营收1158亿元 利润115.39亿元 稳居亚洲乳业第一 伊利股份韧性筑基 多维赋能开启价值增长新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08:39
核心观点 - 公司在行业逆风期展现出强劲的业绩韧性,2024年营收1157.80亿元稳居亚洲乳业第一,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39亿元增长12.2%,2025年一季度营收330.18亿元同比增长1.35%,扣非归母净利46.29亿元同比增长24.19% [1] - 公司通过品质基石叠加创新、数智化、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锚点,构建长期增长引擎,向全球乳业第一目标稳步迈进 [1] 经营质量 - 2024年整体毛利率提升131个基点至34.03%,经营现金流净额217.40亿元同比增长18.86% [3] - 2024年管理费用率降低23个基点至3.86%,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16.9%同比下降152个基点,降本增效显著 [3] - 2024年拟现金分红77.26亿元,分红比例91.4%创新高,叠加20亿元回购计划,股东回报总额占利润比例达100.4%,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08亿元位列中国乳业第一 [3] 业务矩阵 - 第一梯队液体乳业务2024年营收750.03亿元,常温白奶/酸奶市占率均居第一,低温酸奶份额提升1.3个百分点,高端低温白奶营收增长超30% [5] - 冷饮业务营收87.21亿元连续30年稳居全国龙头 [5] - 第二梯队奶粉及奶制品营收296.75亿元同比增长7.53%,成人奶粉市占率连续十年第一,婴幼儿奶粉"金领冠"双位数增长,羊奶粉业务全球销量/销售额第一 [5] - 第三梯队非乳业务中伊刻活泉现泡茶实现成倍增长,海外业务冷饮营收增13%,婴幼儿奶粉营收增68% [5][6] 战略布局 - 全球拥有15个研发中心,牵头建设中国乳业唯一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7] - 2025年与同仁堂合作推出"药食同源"功能性产品,奶酪智造基地三期将解决原制奶酪进口依赖问题 [7] - 新品收入占比达15.1%,数智化应用缩短新品上市周期提升供应链效率 [7] - 可持续发展理念覆盖绿色减碳、乡村振兴等领域,构建长期发展底座 [7]
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长,泸州老窖如何构建长期发展动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4-30 08:22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311.96亿元,同比增长3.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73亿元,同比增长1.71% [1] - 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92元(含税),2024年度中期分红方案已实施,每10股派发13.58元(含税),共计派发近20亿元(含税) [1] 产品与品牌战略 - 中高档酒收入275.85亿元,占总营收88.78%,销量同比增长14.39% [3] - 国窖品牌稳居200亿阵营,泸州老窖品牌突破100亿体量 [3] - 实施"双品牌、三品系、大单品"战略,高端品牌国窖1573品牌势能持续上扬 [3][4] - 国窖1573已进入中国三大高端白酒阵营,公司强调"无高端无未来",强化高端品系引领 [4] 数智化转型 - 上线五码产品,推广场景码应用,推动销售向以消费者开瓶扫码为拉力的"右侧策略"转变 [6] - 构建"基层是数据,管理是算法,决策是模型,AI是智能选择"的数智化发展架构 [6] - 搭建消费者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模型和会员运营体系,实现精准物流追溯 [6] - 构建"一设五化五通"数智生态,基本实现数智管理、智能生产和智慧营销 [7] 生产与技术 - 攻克多项行业技术难题,填补行业技术空白,构建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供应体系 [7] - 守护传统酿造技艺,同时推进智能酿造和酿酒废弃物处理 [7] 行业趋势与竞争 - 白酒行业向名优产地、优势品牌、优势企业集中,马太效应凸显 [7] - 公司拥有"活态双国宝"(1573国宝窖池群和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具备高品质、强品牌、厚底蕴优势 [7] - 优化产品结构、完善渠道布局、推进数字化变革,保持业绩良性稳健增长 [8]
税友股份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3.72% 打造财税领域AI Agent应用标杆
证券日报网· 2025-04-29 22:1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23.72%,归母净利润2474.57万元 [1] - 营收增长主要受高价值转型驱动,但销售费用及研发费用上升(因Agentic AI合规产品推广及Agent产品研发投入增加)影响短期利润 [1] 高价值转型战略 - 数智财税端:通过AIBM数智化生态平台整合Agentic AI技术,构建"财税实务+合规税优+财经管理"三层价值体系,聚焦千亿合规税优市场,采用联合经营+业务托管模式 [1] - 数字政务端:聚焦关键卡位项目,加速数智化高价值服务转型,通过"犀友"智能体覆盖税务局及政府机关多场景应用(如智能报告、语音助手) [1][2] - 研发端:基于200亿Token财税私有训练数据优势,开发"人工智能平台犀友+多模型+垂直场景"解决方案 [1] 产品与市场动态 - 合规税优产品规模化推广带动营收增长,风控预警Agent、合规评估Agent等基础产品用户快速增加,税优规划Agent、咨询顾问Copilot等进阶产品进入放量阶段 [2] - 数智财税端高价值服务占比提升,数字政务端通过数据驱动模式培育协同价值,公司计划打造覆盖财税全链路的Agent应用工厂 [2]
韵达股份:数智化与ESG双轮驱动,引领行业迈向新征程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21:5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485.43亿元,同比增长7.92%,创上市以来新高 [1] - 2024年净利润19.14亿元,同比增长17.77%,连续4年保持增长 [1] - 2024年快递业务量237.83亿票,同比增长26.14%,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64个百分点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21.89亿元,同比增长9.26%,创上市以来同期新高 [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0.87亿元,同比增长50.18% [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4.67亿元,同比增长6.79% [2] 战略布局与运营管理 - 构建"1+N+AI"多层次科技战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经营和网络服务 [1] - 2023年起在客服场景应用大模型优化"小达"机器人,2025年初部署DeepSeek大模型提升网点效率 [2] - 协助网点建设集包仓、网格仓,配置无人车、智能快递柜和无人驿站等设备 [2] - 2024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四项费用合计19.78亿元,同比下降13.85% [2] - 2024年单票费用0.08元,同比减少31.7% [2] ESG表现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比下降40.38%,能源消耗量下降36.86% [4] - 2024年在19个转运中心/产业园建造光伏屋顶,铺设面积13.66万平方米,较上年提升25.79% [4] - 2024年光伏发电量1615.78万千瓦时,提升56.57% [4] - 截至2024年末全网约有3875辆新能源车辆 [4] - 2024年柴油消耗量13.99吨/百万票,较上年下降25.7% [5] - 2024年电力消耗1.48万千瓦时/百万票,下降41.49% [5] - 2024年市政用水消耗186.43吨/百万票,同比下降23.55% [5] - 2024年使用瘦身胶带404.63万卷,循环中转袋使用次数8.41亿次,较上年增加13.98% [5] 社会责任与员工发展 - 2024年累计开展培训项目2.69万场,培训总时长316.48万小时,同比增长110.3%,员工培训覆盖率100% [6] - 2024年客户投诉解决率98.09%,客户满意度98%以上 [6] - 2024年县级区域覆盖率99.6%以上,乡镇服务网络覆盖率99.8%以上,新增乡镇网点1084家 [6] - 通过"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网络带动农户增收超30% [6] 未来展望 - 2025年将持续聚焦主业,加强网络能力建设,提升揽件回应效率、集包效率 [3] - 坚定不移实施全面数字化战略,提升运营能力、调整货品结构,挖掘饱和边际 [3] - 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ESG治理体系顶层设计 [7]
安泰集团:2024年度业绩大幅减亏 循环经济与数智化赋能转型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21:34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6.76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35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额大幅减少 [1] - 焦炭主业采用"受托加工"模式 将部分自产焦炭转为代工生产 有效降低原料价格波动风险 [1] - 型钢业务销量122.56万吨 与上年基本持平 稳住营收基本盘 [1] 成本控制 - 全面推行"算账经营" 对标行业标杆推进精益管理 吨焦成本显著下降 [1] - 三项费用同比压缩超15% 为减亏贡献关键力量 [1] 技术创新 - 建立并完善标准管理体系 规范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试用管理 [2] - 加快数智化建设 投资建设物流管控平台与焦化安全数字化系统 生产自动化率达90%以上 人均效能提升20% [2] 循环经济 - 打造焦化钢铁生态工业园区 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2] - 废水、废气、废渣及余热余压资源得到合理应用 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超低排放标准 [2] - 实施工业废气CO2微藻养殖"碳中和"示范项目 探索降低碳排放路径 [2] 未来规划 - 继续深化"受托加工 + 自营"双模式 扩大型钢高端市场份额 [3] - 探索新能源领域耦合发展 [3]
营收1158亿元 利润115.39亿元 稳居亚洲乳业第一 伊利股份韧性筑基 多维赋能开启价值增长新篇
中国经济网· 2025-04-29 20:2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157 80亿元稳居亚洲乳业第一 剔除商誉减值后净利润115 39亿元同比增长12 2%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30 18亿元同比增长1 35% 扣非归母净利46 29亿元同比增长24 19% [1] - 整体毛利率提升131个基点至34 03% 经营现金流净额217 40亿元同比增长18 86% [2] 经营质量与股东回报 - 2024年管理费用率降低23个基点至3 86% 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52个基点至16 9% [2] - 拟现金分红77 26亿元分红比例达91 4% 叠加20亿元回购计划股东回报总额占利润比例达100 4% [3]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508亿元位列中国乳业第一 [3] 业务梯队结构 - 第一梯队液体乳营收750 03亿元 常温白奶/酸奶市占率第一 低温酸奶份额提升1 3个百分点 高端低温白奶增长超30% [5] - 冷饮业务营收87 21亿元连续30年行业第一 [5] - 第二梯队奶粉及奶制品营收296 75亿元同比增长7 53% 成人奶粉市占率连续十年第一 婴幼儿奶粉"金领冠"双位数增长 [5] - 羊奶粉业务稳居全球销量/销售额第一 佳贝艾特中国进口市场份额连续七年超60% [6] - 奶酪业务2B端增长超20% 非乳业务中伊刻活泉现泡茶成倍增长 [7] - 海外业务冷饮增长13% 婴幼儿奶粉增长68% [8] 战略能力建设 - 全球15个研发中心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为行业唯一国家级平台 [10] - 与同仁堂合作开发"药食同源"功能性产品 奶酪智造基地三期将解决原制奶酪进口依赖 [11] - 新品收入占比达15 1% 数智化技术缩短新品上市周期提升供应链效率 [11] - 可持续发展聚焦绿色减碳/乡村振兴/社会公益 [12]
晶科能源:全年组件出货92.87GW蝉联全球第一 N型技术领跑加速光储融合新格局?
证券之星· 2025-04-29 19:03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组件出货量92.87GW,同比增长18.28%,第六次蝉联全球组件出货量冠军 [1] - 全年营收924.7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9亿元 [1] - 经营性现金流78.67亿元,全年资产负债率下降2个百分点 [4] 技术优势 - 黄金片区电池量产平均效率超26.7%,实验室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34.22% [2] - 第三代Tiger Neo光伏组件最高功率达670W,组件转化效率高达24.8%,双面率达85% [2] - 计划2025年完成40%以上产能升级改造,年底前形成40-50GW高功率TOPCon产能 [2] 全球化布局 - 2024年海外组件销售额占比接近70%,中东地区组件出货量接近10GW,东南亚区域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 [3] - 沙特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预计2026年下半年逐步投产 [3] - 美国工厂2GW产能实现满产运营 [3] 储能业务 - 2024年储能系统出货量突破1GWh,连续多个季度荣登BNEF Tier1一级储能厂商名录 [5] - 计划2025年储能系统出货量目标达6GWh [5] - 探索"光储一体"创新模式 [5] 行业展望 - 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保持17%增速,TOPCon技术仍将占据市场主流 [5] - 行业面临需求增长与价格波动的复杂环境 [4]
367亿!迈瑞最新财报,40亿研发背后藏着哪些转向信号?
思宇MedTech· 2025-04-29 17:55
财务表现 - 2024年年度营业收入367.3亿元,同比增长5.1% [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16.7亿元,同比增长0.7%,剔除财务费用影响后同比增长4.4% [3]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24.3亿元,同比增长12.4% [3] - 2024年总分红金额76.0亿元,同比增长8.1%,分红比例达65.1%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2.4亿元,同比下降12.1% [26][29]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下降16.8% [26][29] - 公司预计2025年收入将回归"前低后高"常态分布,三季度起同比增速迎拐点 [1][28][29] 业务分项表现 生命信息与支持 - 2024年收入135.57亿元,同比减少11.11%,其中国际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 [6] - 微创外科业务同比增长超30% [6] - "瑞智联"生态系统国内累计装机超千家,2024年新增项目超600个(含三甲医院350家) [7] - 国际"瑞智联 M-Connect"累计签单项目超650个 [9] 体外诊断 - 2024年收入137.65亿元,同比增长10.82%,首次超过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 [10] - 国际业务同比增长超30%,全球13国布局本地化生产 [10][12] - 国内生化业务市占率首次超15% [11] - 突破115家海外第三方连锁实验室,完成2套MT 8000流水线装机 [15] - "迈瑞智检"实验室解决方案国内装机近590家医院(80%为三级医院) [17] 医学影像 - 2024年收入74.97亿元,同比增长6.60%,其中国际业务增长超15% [18] - 超高端超声Resona A20上市首年收入超4亿元 [18] - 国内超声市占率首次超30%,高端型号占比达六成 [19] - 国际超声市占率仅个位数,主攻中低端市场 [21] - "瑞影云++"累计装机超15,600套,2024年新增近5,000套 [24] 区域市场表现 - 2024年国内业务同比下降5.10%,国际业务增长21.28%,国际收入占比提升至45% [4] - 2025年Q1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达47%,过去两年复合增速超15%(发展中国家达19%) [27][29] - 2025年Q1国内业务同比下降超20%,主因招标到收入确认时间差拉长 [29]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40.1亿元,占营收10.9%,累计申请专利11,773件(发明专利8,435件) [3] - 2025年Q1研发投入8.4亿元,占营收10.28% [30] - 推出瑞智重症决策辅助系统,支持诊疗、护理、管理、科研智能化 [31][33][35][37] - 发布"瑞影·AI+"解决方案,集成DeepSeek大模型提供影像AI问答与临床思维训练 [39][41][42][43] 战略与展望 - 通过"三瑞"智慧生态系统和垂域AI大模型推动诊疗数智化 [5] - 董事长李西廷强调以数智化撬动国际化、本地化拥抱全球化 [44] - 国内医疗行业受财政压力、DRG 2.0等影响,高增速或难持续 [44]
晶澳科技2024年巨亏46亿:光伏寒冬下龙头的困局与突围战
新浪证券· 2025-04-29 16:37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晶澳科技营收下降、净利润亏损,折射光伏行业深度调整期现实,公司面临诸多挑战,提出三大战略应对,行业“供给侧改革”已开启 [1][2][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营收701.21亿元,同比下降14.02%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46.5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降幅达166.14% [1] - 2024年电池组件出货量达79.45GW(含自用),同比增长约40%,稳居全球前三 [1] - 光伏组件业务毛利率仅为4.82%,较2023年暴跌13.46个百分点 [1] - 境内市场毛利率低至 -7.98%,欧洲市场为 -3.51%,仅美洲市场维持31.43%的高毛利 [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3.47亿元,但同比骤降73.04% [2] - 短期借款激增至84.98亿元,同比增幅达768%,资产负债率攀升至74.74%,创历史新高 [2] 亏损原因 - 价格战致2024年光伏组件价格最低跌至0.65元/W,较2023年均价腰斩,击穿多数企业成本线 [1]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33.29亿元,占净亏损的71.49%,凸显产能扩张与市场失衡的矛盾 [1] 公司应对措施 - 2024年末宣布投资近40亿元建设阿曼年产6GW高效电池和3GW组件项目,加速海外布局 [2] - 提出“全球化、数智化、生态化”三大战略 [2] - 计划通过港股IPO募资补充海外产能建设资金,降低重资产投入风险 [2] - 加快布局储能、BIPV等新兴领域,构建“光伏 + 储能 + 能源管理”的生态闭环 [2] 行业现状 - 2024年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头部企业均预亏超70亿元 [2] - 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利用率普遍低于70% [2] - 截至2024年底,国内硅片、电池、组件落地产能均超1100GW,远超全球新增装机容量,供需失衡致全行业“增量不增收” [2] 公司面临挑战 - 短期需直面现金流紧张、产能利用率不足、技术路线竞争等挑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