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互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景气度高涨 航天产业公司业绩释放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3:31
行业景气度 - 卫星互联网发射频次提升,多个可复用火箭蓄势待发,商业火箭公司陆续启动IPO,今年以来航天产业景气度高涨 [1] - 航天产业景气度持续攀升,10月中旬“国网星座”低轨12组卫星发射成功,“千帆星座”第六批组网卫星以“一箭18星”方式成功发射,刷新国内商业星座单次发射数量纪录,在轨卫星数突破百颗 [4] - 我国多个可复用火箭预计于年内首发,今年以来稳步推进各项关键试验 [4] 政策支持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4]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快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业界共识是航天产业有望在“十五五”期间加速发展 [4] 公司财务表现 - *ST铖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净利润9035.86万元,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05亿元,同比提升266.57%,净利润3372.53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2] - 臻镭科技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65.76%,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幅598.09%,第三季度营收9751.04万元,同比增长51.33%,净利润3864.39万元,同比增长337.49% [3] - 航天发展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0.08亿元,同比大增209.17%,带动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16.97亿元,同比增长42.59% [3] 公司业务进展 - *ST铖昌在卫星通信领域具备先发优势,推出星载和地面用卫星通信T/R芯片全套解决方案,随着卫星大规模发射与组网应用推进,该领域成为公司新增长点,在手项目数量与订单金额显著增长 [2] - 臻镭科技紧盯商业低轨卫星市场,新研并迭代多个系列可量产产品,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公司积极拓展市场,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3] - 航天智装正积极抢抓商业航天发展机遇,加强在地面仿真设备及部组件、微系统及微处理器芯片等方面的推广应用 [5] 公司运营效率 - *ST铖昌凭借丰富产品架构和精细化管理,持续优化成本提升效率,价格体系稳健运行及规模效应带来成本优化,使得毛利率水平实现系统性优化,第三季度毛利率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 [2] - 臻镭科技报告期内经营情况良好,提高运营管控能力,加强降本增效工作 [3]
3000余家A股公司三季报“交卷” 科技创新加速转化为业绩增长引擎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3:31
A股2025年三季报整体业绩 - 截至10月28日,已有超过3000家A股公司完成三季报披露,其中超1200家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0余家公司实现同比扭亏 [1] - 在已披露三季报的公司中,超2400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盈利,超1200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超四成 [2] - 共有19家企业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超百亿元 [2] 龙头企业业绩表现 - 中国移动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947亿元,同比增长0.4%,归母净利润1154亿元,同比增长4.0% [2] - 宁德时代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归母净利润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0% [2] - 紫金矿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542.00亿元,同比增长10.33%,归母净利润378.64亿元,同比增长55.45%,已超2024年全年水平 [6] - 在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1200多家公司中,有近200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倍增,20多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达数10倍 [2] 高增长公司案例 - 方正电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0.13亿元,同比增长10.44%,归母净利润1375.7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53128.60% [3] - 生益电子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8.29亿元,同比增长114.79%,归母净利润11.15亿元,同比增长497.61% [3] - 药明康德将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速从13%-17%上调为17%-18%,全年整体收入从425亿元-435亿元上调为435亿元-440亿元 [3] 通信行业业绩 - 通信行业整体运行平稳,2025年前三季度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270亿元,同比增长0.9% [4] - 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数据中心的发展为通信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1][4] - 中国联通算网数智提能升级,联通云收入529亿元,数据中心收入214亿元,同比提升8.9%,5G虚拟专网累计服务客户超过2万个 [5] 半导体行业业绩 - 半导体行业深度受益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爆发带来的强劲需求,多家公司业绩同比大幅扭亏 [1][5] - 寒武纪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6.07亿元,同比大增2386.38%,归母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亏损7.24亿元转为盈利16.05亿元 [5] - 赛微电子、寒武纪、长光华芯等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大幅扭亏 [5] 有色金属行业业绩 - 在价格因素的强势推动下,有色金属行业部分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已超去年全年 [1] - 紫金矿业、洛阳钼业、华友钴业、西部矿业等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6] - 楚江新材、锌业股份、宁波富邦、北方稀土、东方锆业、金力永磁等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倍增 [6]
商业航天系列二:大时代的序章,卫星互联网新机遇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28 20:0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如买入、增持等)[1][2] 报告核心观点 - 太空资源竞争背景下,中国进入卫星互联网加速组网期,未来基本只剩下中美具有竞争能力 [2] - 低轨通信卫星凭借其低时延等技术优势,已成为卫星互联网的未来趋势 [2] - 中国商业航天历经探索,已形成国家力量与新兴商业公司共同推进的新格局,进入快速组网新阶段 [2] - 在规模化部署和技术突破的驱动下,卫星制造成本存在显著下降空间,为核心零部件环节带来新机遇 [2] 中国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加速发力 - 美国在轨卫星数量绝对领先,以10490颗占全球总量约三分之二,中国在轨卫星为951颗,占全球6%,美国在轨卫星数量是中国的11倍 [5][9] - 中国卫星发射数量从2020年的70颗增长至2024年的188颗,成为全球除美国外发射增速最快的国家,展现出强劲追赶态势 [6][8] - 低轨通信星座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SpaceX的Starlink在轨活跃数量为8371颗,占全球低轨互联网星座总量的89.6% [10] - 中国依靠GW星座和千帆星座等组网计划已规划超2.5万颗卫星的发射目标,是目前唯一能在数量上与美国竞争的国家 [2][10][11] - 政策与资本共同推动中国商业航天发展,2023年新增注册企业高达22769家,民营企业已构成产业主体力量,占比达82.4% [22][24] 低轨通信卫星是未来卫星互联网的趋势 - 低轨卫星(LEO)已成为主流,在轨卫星中占比89.5%,其中通信卫星共5524颗,占比73% [12][15][16] - 国际电信联盟(ITU)实施的“先登先占”规则加剧了低轨与频谱资源竞争的紧迫性,SpaceX已累计规划低轨卫星数量达42622颗 [39] - 手机直连卫星(D2C)市场前景明朗,工信部提出到2030年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全球数十亿部智能手机成为潜在终端入口 [42] - 低轨高通量通信卫星(HTS)是重要发展方向,采用多点波束、频率复用等技术,能将容量从不到10Gbit/s提升到上百Gbit/s,平均速率已基本与4G持平 [2][48] - Starlink已在低轨高通量卫星应用领域领先,其航空版本下载速度在76~135Mbps之间,时延54ms;中国相关应用仍处于试验阶段 [57] 中国卫星研发格局演变 - 中国卫星研发经历了技术储备(20世纪50-70年代)、试验探索(70-80年代)、工程应用(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和商业航天(21世纪初至今)四个阶段 [58][59][62][65] - 目前中国已形成以航天五院旗下中国卫星等传统国家力量,与上海垣信、银河航天等新兴商业公司共同推进低轨卫星星座建设的新格局 [2][65] - 国内卫星制造工厂设备配套体系完善,设计年产能位居全国首位的海南卫星超级工厂预计年产可达1000颗,卫星产能持续增长 [66][67] 关注低轨通信卫星的关键零部件 - 卫星制造成本主要分为卫星载荷(完成特定任务的功能设备)和卫星平台(支持系统),规模化生产可降低平台成本占比,理想情况下平台成本可降至20%左右 [71][74][76][78] - 马斯克声称星链单颗卫星的制造成本已低于50万美元,而中国商业卫星制造成本仍处于千万量级,存在显著降本空间 [82] - 相控阵天线是保证低轨通信质量的关键,其最核心的部件为T/R组件,价值占天线分系统的50% [90][92] - 星间激光通信是星座核心技 术,相比传统微波通信具有容量大、SWaP低、安全性高等优点,Starlink发射的活跃卫星中带有星间激光通信的比例超50% [96][98][99] - 卫星平台中姿态控制系统价值占比最高,约占平台总成本的40% [74][75]
沪指4000点大关之际,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逆市上涨近2%,成分股多只涨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4:12
值得一提的是,Wind金融数据显示,过去两轮超过4000点的牛市行情中,国证航空航天指数都有亮眼 表现:2007年沪指第一次站上4000点后,国证航空航天指数上涨38.08%(2007.05.09-2008.01.10); 2015年沪指第二次站上4000点后,国证航空航天指数上涨66.26%(2015.04.08-2015.05.26)。 10月28日,沪指盘中站上4000点大关再创十年新高,午后震荡下挫,航空航天概念保持强势。 全市场热门ETF中,已连涨两日的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午后逆市走强,盘中一度涨近2%,成 交额超6000万元,换手率超14%,盘中交投活跃。成分股中,长城军工、航天发展涨停,国科军工、迈 信林、内蒙一机等跟涨。 资金流向上,Wind金融终端数据显示,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已连续3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累计"吸金"超1000万元。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跟踪指数国证航天指数,堪称可以一键实现"军工+卫星"双轮驱动,其在 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中,国防军工权重占比高达98.2%,是全市场最"纯"军工指数。同时该指数与低空经 济、卫星互联网、商业航天等热门 ...
中信证券:强烈看好“十五五”规划下计算机行业发展机遇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13:53
人民财讯10月28日电,中信证券研报称,"十五五"规划更加强调科技原始创新、科技自强自立、科技与 产业融合,对科技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人工智能是"十五五"计算机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应用有望百花 齐放,同步带动算力需求高增。从结构景气方向来看,预计国产软硬件、卫星互联网将成重要发力方 向,量子科技、财税信息化有望持续景气增长。强烈看好"十五五"规划下计算机行业发展机遇,维持行 业"强于大市"评级。 ...
久之洋涨2.19%,成交额1.1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9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8 13:52
久之洋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其他电子Ⅱ-其他电子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盘、海洋经济、央企改 革、卫星互联网、海工装备等。 10月28日,久之洋盘中上涨2.19%,截至13:27,报39.69元/股,成交1.19亿元,换手率1.69%,总市值 71.44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7.90万元,特大单买入111.28万元,占比0.94%,卖出423.07万元,占比 3.56%;大单买入1365.67万元,占比11.48%,卖出1045.99万元,占比8.79%。 久之洋今年以来股价涨17.56%,近5个交易日涨1.56%,近20日涨6.69%,近60日涨1.98%。 资料显示,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庙山开发区明泽街9号,成立日 期2001年4月27日,上市日期2016年6月2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红外热像仪、激光测距仪等产品研发、 生产与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红外热像仪55.88%,光学系统28.62%,激光测、照产品14.81%, 其他(补充)0.69%。 截至10月20日,久之洋股东户数1.66万,较上期减少0.14%;人均流通股10819股,较上期增加0.14%。 ...
黄金拐点到来?这一主题基金,迎来密集布局!
中国基金报· 2025-10-28 12:32
基金产品布局 - 华夏基金和鹏华基金近期上报卫星产业相关ETF产品,易方达基金旗下产品进入发售期 [1] - 2025年初至今已有9家基金公司合计上报10只卫星主题指数基金,包括5只ETF、3只ETF联接基金及2只股票型指数基金,与2022至2024年无产品申报的局面形成对比 [2] - 截至10月27日,今年上报的10只卫星主题基金中已有6只获批,其中4只完成发行成立,永赢国证商用卫星通ETF规模从2.39亿元增至12.89亿元,招商中证卫星产业ETF规模从2.06亿元增长至5.37亿元 [3] 指数表现与构成 - 中证卫星产业指数和国证商用卫星通信产业指数今年以来分别上涨27.83%和24.06% [3] - 中证卫星产业指数涵盖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及卫星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上市公司,国证商用卫星通信产业指数更侧重通信板块 [2] 产业发展与政策环境 - 预计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将达2.5万亿元,低轨卫星规模化部署有望拉动全产业链增长 [1] - 工信部提出到2030年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名,卫星互联网应用端落地加速 [4] - 长征十号火箭初样研制获阶段性突破,液体火箭进展加速,10月以来已进行3次卫星发射 [4] 行业前景与催化剂 - 知名咨询机构预测未来5年中国卫星产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2023至2028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26.8% [5] - 国内首届深空经济大会预计2040年全球深空经济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卫星通信将成为“十五五”重要方向 [5] - 产业内值得期待的催化包括国内首款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实验发射、大规模星座组网计划落地,以及头部运营商一级市场融资和潜在上市机会 [5]
信维通信涨2.00%,成交额11.4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598.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8 11:29
10月28日,信维通信盘中上涨2.00%,截至11:12,报32.06元/股,成交11.43亿元,换手率4.42%,总市 值310.20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5598.00万元,特大单买入6264.18万元,占比5.48%,卖出7760.35万 元,占比6.79%;大单买入2.71亿元,占比23.73%,卖出3.12亿元,占比27.31%。 信维通信今年以来股价涨26.27%,近5个交易日涨9.83%,近20日涨22.37%,近60日涨29.48%。 资料显示,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西环路1013号A.B栋,成立 日期2006年4月27日,上市日期2010年11月5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研发、生产和销售移动终端天线系统 产品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射频零、部件100.00%。 信维通信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所属概念板块包括:QFII持股、卫 星互联网、MLCC概念、MSCI中国、融资融券等。 截至9月30日,信维通信股东户数8.98万,较上期减少0.78%;人均流通股9179股,较上期增加0.78%。 2025年1月 ...
航天智装涨2.26%,成交额4.2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590.9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8 10:1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8日盘中上涨2.26%,报21.75元/股,成交4.23亿元,换手率2.83%,总市值156.1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590.93万元,特大单净买入1501.68万元(买入3836.49万元,占比9.08%,卖出2334.81万元,占比5.52%)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68.02%,近5个交易日上涨26.31%,近20日上涨27.34%,近60日上涨51.46% [2] - 10月24日登上龙虎榜,当日净买入1.50亿元,买入总计2.12亿元(占总成交额34.54%),卖出总计6153.04万元(占总成交额10.03%)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北京航天神舟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4日,于2015年5月15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核工业及特殊环境智能装备系统51.56%,智能测试仿真系统和微系统与控制部组件30.33%,铁路车辆运行安全检测及检修系统22.84%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计算机设备-其他计算机设备,概念板块包括空间站、央企改革、卫星互联网、核电、融资融券等 [2] 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6.96亿元,同比减少2.62%;归母净利润为-1.58亿元,同比减少674.05%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229.96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股东户数为4.04万,较上期增加5.99%;人均流通股17525股,较上期减少5.65% [3] - 十大流通股东中,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159530)为新进股东,持股1141.52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05.84万股,较上期减少29.30万股 [4]
卫星产业ETF(159218)连续5日“吸金”累计超1.4亿元,卫星产业板块近一年跑赢军工,机构:卫星产业正处关键拐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0:07
中航证券研报指出,伴随"航天强国"已经进入到建设落地阶段,我国有望落地更多支持航天产业发展的 政策,向航天产业倾斜相对更多的资源。其中,以导弹与智能弹药为代表的国防安全建设重要组成、火 箭与卫星为代表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应用有望成为"航天强国"下的重要发展领域。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近一年来,卫星产业指数涨超25%,显著跑赢中证军工指数 (14.01%),领跑军工板块。 从产业端来看,产业发展迅速,中金公司军工机械首席分析师刘中玉近日指出,卫星产业正处关键拐 点,其科技成长与自主可控属性凸显,预计年内仍有众多催化因素。 10月27日,三大股指收涨,沪指逼近4000点,卫星产业ETF(159218)收涨1.8%,单日"吸金"6284万 元,连续五日获资金净流入超1.4亿元,最新规模超6亿元创上市新高。 据智通财经,近来,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显著提速,与此同时,卫星互联网产业的支持政策与牌照发放 也在加速推进。中航证券在研报中称,根据我国目前披露的主要巨型星座建设计划,2030年我国卫星互 联网制造端市场空间规模预计可达250亿元至460亿元,地面设备市场空间规模可达267亿元,服务端市 场空间可达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