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循环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纺织服装行业ESG白皮书》发布 嘉麟杰以绿色智造引领产业可持续转型
中证网· 2025-10-30 20:04
行业ESG发展背景 - 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迎来ESG发展关键机遇期 [1] - 国内外监管机构对ESG信息披露要求不断提高,投资者对可持续发展关注度持续升温,ESG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 [4] 公司绿色产品与技术 - 公司以技术创新构建绿色竞争力,旗下羊毛面料和涤纶再生面料获评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 [2] - 公司高支纬编细针距羊毛产品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 [2] - 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成衣业务收入占比已近70% [2] - 公司运动功能性面料、纬编羊毛面料等高附加值产品线兼具高性能与环保特性,获得市场广泛认可 [2] - 公司与PrimaLoft公司合作推出Bio Performance Fabric产品,采用化学法再生涤纶工艺,实现材料闭环回用且性能不降级 [4] 公司绿色制造与认证 - 公司是中国大陆首家加入Bluesign联盟的企业 [3] - 公司持有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eko-Tex100生态纺织品等多项国际权威认证 [3] - 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与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3] 公司智能化转型 - 公司是上海市智能工厂,通过引入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实时优化与能耗精准管控 [3] - 智能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公司运营效率与产品一致性 [3] 公司产业链布局 - 公司已形成纺纱—染整—织造—成衣一体化产业链,具备从纤维到终端产品的全程控制能力 [4] - 公司积极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技术研发 [4] - 公司通过拓展海外生产基地和开展联合研发工作,深度融入全球绿色供应链体系 [4] 公司可持续发展优势 - 公司在高端功能性面料领域的技术积累展现出领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 - 公司通过构建绿色产品矩阵、建设智能工厂与布局循环技术,逐步形成差异化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 - 公司在纺织服装产业的绿色转型浪潮中占据先发优势 [4]
公用事业行业央企ESG评价体系:绿色安全+能源转型是核心,社会责任担当是基石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30 16:4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用事业行业给予“看好”的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构建公用事业行业央企ESG评价体系,强调“绿色安全+能源转型是核心,社会责任担当是基石” [1] - 公用事业行业ESG评价体系的建立基于环境与社会议题并重,其绿色转型成效直接关系到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3] - 政策导向包括“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动煤电三改联动”、“大力推进智能配电网标准化”等 [3] 公用事业行业ESG政策 - 环境议题在公用事业行业ESG政策中占据基础性地位,因其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部门 [9] - 社会议题构成重要部分,源于其产品与服务的公共必需品属性,服务的普惠性与稳定性是关键 [9] -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密集发布了多项政策文件,对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和民生保障能力建设提出具体要求 [9] 公用事业行业ESG评价体系构建 - 评价体系设有4大类加分项和1类减分项,均为客观评价指标 [12] - 加分项包括“通用指标”、“环境指标”、“社会指标”和“治理指标”,下设18个一级指标和35个二级指标 [12] - 减分项为“违法违规事件或处罚”,对应1个一级指标和3个二级指标 [12] 通用指标 - “通用指标”主要衡量ESG报告的整体真实性与规范化,满分7分 [12] - 包含3个一级指标:报告编制依据(常用GRI标准)、第三方鉴定、是否发布ESG专项报告 [12] - 2024年公用事业行业ESG报告(包含单独披露与年报披露)披露比例达到72.0% [13] 环境指标 - “环境指标”以节能低碳、循环经济为原则,结合行业高能耗特点设置,满分20分 [14] - 下设4个一级指标:排放与污染管理、生态与合规管理、资源利用与循环、气候与能源战略 [14] - 指标设立依据包括《中央企业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和《“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 [15][16][17] 社会指标 - “社会指标”立足行业“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核心定位,突出社会稳定与民生保障,满分27分 [19] - 下设6个一级指标:社区贡献与发展、员工发展、创新与知识产权、供应链与企业责任、产品与客户权益、核心运营责任 [19] - 指标设立依据包括乡村振兴战略、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 [19][21][22] 治理指标 - “治理指标”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保障,突出中国特色治理要求,满分24分 [23] - 下设5个一级指标:党建引领、行业改革、合规风险管理、治理结构、信息披露透明度 [23] - 指标设立依据包括《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 [23][25][26] 减分指标 - “减分指标”包含一个指标“违法违规事件或处罚”,下设环境、社会、治理3个二级指标 [28] - 评分规则为违反一条扣3分 [28] 重点公司估值 - 报告列出了公用事业重点公司的估值表,涵盖火电、新型能源、核电、水电、天然气等子板块 [34][35] - 例如,华润电力(00836.HK)2025年预测EPS为2.88,对应PE为6倍;国电电力(600795.SH)2025年预测EPS为0.41,对应PE为13倍 [34]
恒逸石化(000703) - 000703恒逸石化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30
2025-10-30 16:1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38.85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0.08%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115.1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44.58亿元 [4] - 公司是"炼油—化工—化纤"全产业链一体化龙头企业,拥有"涤纶+锦纶"双主业驱动模式 [2] 东南亚成品油市场前景 - 东南亚是全球最大的成品油净进口市场,2025年东盟地区GDP维持4.5%增速,印度尼西亚GDP增速预计达5.1%,菲律宾、越南GDP增速预计达6.1% [4] - 东南亚石油需求预计将从当前每日500万桶增加到2035年的每日640万桶,未来十年内该地区预计将占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25% [4] - 2025年是炼油厂关闭高峰年,该地区总计有80万桶/日的产能将停止运行,预计到2026年东南亚成品油供需缺口将继续扩大至6,800万吨 [5][6] 聚酯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3.1% [7] - 2025年1-6月纤维-纺服产业链出口量增长12%,出口总额为1,439.8亿美元,同比增长0.8% [7] - 2025年1-6月中国聚酯行业出口总量为719.2万吨,其中长丝出口地均为新兴市场国家 [7] - 2025年上半年涤纶长丝新增产能65万吨,产能增速明显放缓;聚酯瓶片新增产能约200万吨,仍处于快速扩张期 [8] 科技创新与产品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有效授权专利566件,其中研发专利500件,智能制造专利66件;累计参与制定、修订标准共计58项 [1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彩色丝、全消光、阳离子等差别化纤维产量占比已提升至27%,差异化比例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1] - 公司加速布局生物可降解纤维及"逸泰康"等高附加值差异化产品的规模化应用 [11] 重点项目进展 - 文莱炼化项目二期各项工作均有序推进 [10] - 钦州项目一期于近日平稳实现全流程打通,并顺利进入试生产阶段,一期建设用地1,717亩 [12] - 钦州项目一期建设内容包括2*30万吨/年环己酮、2*40万吨/年双氧水、30万吨/年合成氨等生产装置 [12] - 钦州项目有利于推动公司锦纶切片产能实现跨越式增长,形成"苯-己内酰胺-锦纶"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13]
循环经济产业链释放协同效应 君正集团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6.91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10-30 15:47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6.91亿元,同比增长1.63% [1]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93% [1] - 公司业绩呈现“量稳质升”的特点 [1] 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势 - 在内蒙古乌海和鄂尔多斯构建了“煤-电-氯碱化工”和“煤-电-特色冶金”纵向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 [1] - 形成了以BDO生产为核心的“石灰石-电石-煤焦化-甲醇-BDO-PTMEG”循环产业链集群 [1] - 产业链持续释放协同效应,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和转化,构建显著的低成本竞争优势 [1] 化工物流板块 - 化工物流板块以中国为基地,辐射全球,在美洲、欧洲、中东、东南亚、东北亚等地设有广泛网点和分子公司 [1]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液体化学品船东,世界第四的不锈钢化学品船东 [1] - 公司是市场份额亚洲第一、全球第三的集装罐物流服务商 [1] - 船运业务完成系统迭代,新一代业务系统IMOS实现租船、运营、财务与分析四大模块全面贯通 [2]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2.43亿元,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 - 在装备大型化、自动化及技术创新引进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2] - 子公司君正蒙西电石成功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认定 [3] 数智化建设 - 基本完成一期“数智化平台”开发工作,实现经营数智平台基础构建 [2] - 无人驾驶送样车、智能巡检机器人、RPA机器人及集成预警监控平台等项目已成功落地应用 [2] - 基于数智平台完成经营数据驾驶舱搭建,实现部分指标自动预警提示,赋能实时决策 [2]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朝着“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迈进 [3] - 推动化工行业向高端化、差异化方向转型 [3] - 数智化管理被视为化工企业突破同质化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3]
阿联酋推出首个绿色创新区推动可持续经济
商务部网站· 2025-10-30 11:42
阿通社10月28日消息,阿联酋经济与旅游部携迪拜世博城联合推出首个绿色创新区(Green Innovation District),以融合经济增长与环境可持续性,支持清洁能源、循环经济与绿色科技。项目将 助力《2050净零战略》和《2071愿景》目标。首批合作方包括意大利Intesa Sanpaolo、雀巢、阿联酋 CSR基金Majra与Palmade。区内将设"绿色执照"和知识产权中心,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区。 (原标题:阿联酋推出首个绿色创新区推动可持续经济) ...
硬核技术加持,恒誉环保高端热解装备再获千万美元欧洲订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30 10:46
重大合同签署 - 公司与欧洲某老客户签署新的销售合同,合同总金额为1400万美元(约合9970万元人民币(含税))[1] - 合同内容为提供“全新一代 • 大型工业连续化智能废轮胎裂解生产线”,这是双方在欧洲项目上的第四次合作[1] 技术与产品优势 - 公司自主研发的生产线成功攻克了全球大型热解项目部署中的数十项技术难题,如裂解系统易结焦、进出料难以动态密封等[3] - 定制生产线集成了新一代智能控制系统,可在大型处置场景下实现长周期、满负荷连续运转,并将废旧轮胎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再生产品[4] - 公司技术及装备已通过欧盟CE认证、德国TÜV认证、欧盟ATEX认证等多项国际认证,产物符合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RED II)要求[4] - 公司的热解解决方案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实现产业化应用,在多项关键指标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4] 市场地位与行业影响 - 公司是国内热解领域的标准制定者与技术引领者,坚持以国际标准参与全球竞争[3] - 此次再次斩获国际订单,是公司产品技术实力与市场口碑的印证,为行业出海树立了成功案例[5] - 在全球“双碳”与发展循环经济政策背景下,中国高端环保装备正逐步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参与者[5]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估算:1吨旧手机可以提取约200克黄金
格隆汇· 2025-10-30 10:42
市场规模与闲置状况 - 中国年均产生废旧手机数量超过4亿部 [1] - 约60%的废旧手机(约2.5亿部)被消费者闲置在家中 [1] - 不足40%的废旧手机流入市场进行流通或处理 [1] 回收渠道现状 - 通过正规渠道处理的废旧手机比例极低,仅占总量的5% [1] - 回收价格偏低是阻碍废旧手机回收的重要因素 [1] - 消费者对个人信息安全的顾虑是废旧手机回收的另一大障碍 [1] 资源价值潜力 - 大量闲置的废旧手机被视为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富矿" [1] - 单部手机配件含有超过60种元素材料 [1] - 每吨旧手机约能提取200克黄金,其黄金提取量远高于同等重量的金矿产出 [1]
钢铁“废气”变农业“肥气” 看CCUS技术如何开启碳循环新图景
人民网· 2025-10-30 07:53
文章核心观点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突破为钢铁行业碳减排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并重塑行业发展基因 [1][4] - 钢铁行业首台套CCUS全产业链示范项目打破技术壁垒,将排放负担转化为生态增益,为行业双碳减排提供示范引领 [2][4] - CCUS技术构建起二氧化碳循环利用完整体系,通过跨界应用实现从工业治污到农业增效的循环经济 [2][3][4] CCUS技术示范项目 - 项目位于包钢集团稀土钢板材厂,以工业废烟气为原料气,通过精准捕集与处理让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2] - 作为钢铁行业首台套CCUS全产业链示范项目,为后续同类项目建设奠定技术基础 [2] - 目前已形成地质封存、工业利用、农业气肥利用三大资源化路径,构建二氧化碳循环利用完整体系 [2] 农业领域跨界应用 - 捕集的二氧化碳经升温、脱水、气化等处理后成为气体肥料,注入蔬菜大棚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生长环境 [3] - 一亩大棚一年可吸收近2吨二氧化碳,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3] - 以番茄种植为例,应用气肥后口感更鲜甜,产量较普通大田种植增幅达20%左右 [3] 行业影响与前景 - CCUS技术突破打破钢铁行业碳减排的技术壁垒,诠释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 [2][4] - 该实践搭建起钢铁行业负碳生产与现代设施农业富碳生产的跨界桥梁 [3] - 硬核科技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铺就坚实路径,为全球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提供中国智慧 [4]
专访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中国绿色转型最需弥合的差距是电力系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07:06
中国绿色转型核心挑战 - 当前最亟需弥合的差距在于电力系统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电网可容纳的风光发电量占比不足20% [1][3] - 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并网难”的直接障碍,具体表现为电网稳定性难以承受和灵活性资源不足 [3] - 未来电网需从传统结构转向依赖储能、电子调频等新技术作为稳定支撑,投资方向将侧重配网建设改造和微网构建 [3][4][5] 减排目标与路径 - 中国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至10%,其中约四分之三为二氧化碳 [2] - 核心减排路径包括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两大方向 [2] - 具体细化为六大路径:可持续能源消费、电力系统深度低碳化、绿电电气化、非电燃料转换、负排放技术应用及非二氧化碳气体减排 [2] 绿色投资规模与方向 - 未来十年中国年均绿色低碳投资需求约达6万亿元人民币,规模在4万亿至8万亿元之间,相当于7000亿美元 [1][6] - 该投资规模约占2024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多万亿元的10% [6] - 当前中国电网年均投资规模为7000亿至10000亿元人民币,未来投资重点将从扩大覆盖转向配网和微网建设 [4][5] 全球气候治理与协作 - 全球清洁能源年投资规模约为2万亿美元,中国占比超过三分之一,部分领域可能超过一半 [5][7] - 全球气候治理面临联合国机制政治基础受损、治理主体多元化及需把握产业革命机遇三大挑战 [7] - 循环经济首次纳入COP30议题,其通过资源高效利用减少能耗和排放,需在具体行业和产业链落实 [8][9] 技术发展优先级 - 应优先聚焦已具备经济可行性的技术,如可再生能源、能效提升及电动车技术,这些是未来十年减排的“主力军” [1][10] - CCUS技术捕集环节相对成熟,但封存环节尚难规模化,应作为长期技术储备 [10]
eBay(EBAY)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30 06:32
eBay (NasdaqGS:EBAY) Q3 2025 Earnings Call October 29, 2025 05:30 P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Peggy Alford - CFOJohn Egbert - VP of IRYgal Arounian - Director of Internet Equity ResearchScott Devitt - Managing Director of Equity ResearchAndrew Boone - Managing DirectorNathan Feather - Equity Research AssociateJamie Iannone - CEO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None - AnalystNikhil Devnani - Senior AnalystTom Champion - Equity Research AnalystMichael Morton - Senior Research AnalystDeepak Mathivanan - Senior Equ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