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

搜索文档
兴业证券:打造差异化卖点+解决防晒痛点 调光汽玻产业趋势加速
智通财经网· 2025-06-18 11:28
调光汽玻产业趋势 - 调光天幕能够有效解决全景天幕防晒隔热问题,侧玻隐私功能提升,产业趋势放量可期 [1] - 调光汽玻价值量提升将带动单车玻璃ASP向上,玻璃附加值增加,打开汽玻业务新成长点 [1] - 调光汽玻产品中调光膜附加值占比较高,国产化趋势明显的为EC、PDLC和LC技术 [1] 技术路径与国产化进展 - 调光玻璃主流技术路径包括EC、PDLC、LC和SPD,其中EC和PDLC应用较广泛 [3] - PDLC调光膜国产化进展领先,黑膜方案解决灰白色调局限问题,工艺成熟且成本较低 [1][3] - PDLC技术凭借曲面适用性、供应链成本优势,有望在调光天幕市场占据主流地位 [3] 市场空间与竞争格局 - 2025年国内汽车调光膜市场空间预计21亿元,远期可达214亿元,主要应用于天幕和后侧窗 [4] - PDLC调光膜国产化程度较高,EC由外资主导,LC技术由京东方研发但材料依赖进口 [4] - SPD调光膜基本由外资垄断,国产化刚起步 [4] 主机厂需求与渗透率 - 调光天幕解决消费者对天幕"不防晒"的痛点,渗透率预计加速提升 [2] - 比亚迪等头部车企推动智能化渗透率爆发,调光天幕成为差异化卖点 [2] - 智己L6、问界M9等热门车型将调光玻璃作为新车卖点,技术从高端向主流市场下沉 [3]
超长账期问题:整车厂之后,零部件巨头该出来说话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6-18 09:55
产业链账期问题 - 汽车产业链中大型零配件企业通过延长账期对中小企业形成资金压力,成为比整车厂更隐蔽的压迫方 [1][4] - 整车厂近期承诺60天账期获得市场认可,但零配件巨头的实际付款周期远超该标准 [3][4] - 部分零配件企业将整车厂压力转嫁至上游,导致产业链生态恶化,需整车厂发挥更大改革作用 [7] 零配件企业付款数据 - 上汽集团旗下华域汽车应付款项周转天数达163天,涉及车身零部件/座椅/电子系统业务 [5] - 东风科技应付款项周转天数超过196天,主营汽车电子/饰件等六大系统 [6] - 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龙头应付款项周转天数达258天,其同行国轩高科/中创新航账期更长 [6] 账期机制差异 - 合同账期与财务统计的应付款周转天数存在本质差异,后者反映企业实际付款风格 [6] - 智能化/新能源领域供应商集中度提升,增强对整车厂议价能力(如宁德时代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稳定在60天) [6] 行业解决方案 - 需推动大企业公开披露账期政策以重塑公平,类似整车厂的透明化做法 [8] - 超长账期不应被视为竞争优势,需建立在正当竞争和公平交易基础上 [9] - 呼吁零配件巨头就账期问题明确表态,承担产业链平衡责任 [10]
哪吒汽车破产重整,董事长已离沪!押注整车的桐乡何去何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21:08
哪吒汽车破产重整 - 哪吒汽车实体公司合众新能源已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新增管理人机构浙江子城律师事务所 [1] - 董事长兼CEO方运舟已离开上海,转至浙江桐乡生产基地办公 [1] - 上海普陀区全球旗舰中心及办公楼LOGO被清除,显示经营收缩 [3] 销量与市场表现 - 2022年以15.21万辆年销量登顶造车新势力冠军,但2024年销量骤降至6.45万辆,同比下滑49.37% [4] - 行业背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上升,但竞争激烈导致新势力销量排名频繁变动 [4] 桐乡市与哪吒汽车的绑定关系 - 2014年由方运舟联合清华系机构在桐乡成立,获当地政府提供办公场所、启动资金及国资入股 [9][11] - 桐乡通过哪吒汽车带动产业链发展,截至2023年末配套企业超200家,汽车产业链产值超350亿元 [12] - 2022-2023年桐乡市财政局通过关联公司向合众新能源增资18.30亿元,持股5.1887% [13] 地方造车模式的风险与案例 - 中小城市豪赌整车制造面临资源不足风险,如乐视汽车200亿德清项目烂尾 [16][17] - 金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曾因华科汽车、众泰福特停工而受挫,但零跑汽车成功突围 [18][19] - 零跑2023年交付29.37万辆,带动金华新能源汽车产值达1168.8亿元(同比+32.7%) [20][21] 智能化转型与城市产业新方向 - 汽车产业竞争进入智能化下半场,核心转向软件、AI及V2X协同通讯 [23] - 建议城市从整车招商转向智能零部件+算力平台建设,如杭州—桐乡—德清联合体入选国家级车路云试点 [24][25] - 桐乡已开放100公里智能网联测试线路,集聚60余家相关企业 [26]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加剧,地方需平衡产业孵化与输血风险 [15][16] - 智能化生态链(如激光雷达、AI芯片)或成中小城市新机遇 [24] - 时间窗口紧迫,小城需快速调整策略以避免产业空心化 [27]
2024全球车企成本分拆:国内车企盈利能力提升,追赶海外车企高盈利
华创证券· 2025-06-17 18: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车企盈利能力好于中国车企,未来国内车企在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布局等战略推进下有较大成长空间,看好自主整车持续发展 [8][9] 各部分总结 盈利能力 - 销量:海外车企远高于国内自主,但近年差距缩小,2024 年海外普通 479 万辆>国内自主 170 万辆>海外豪华 142 万辆,近五年海外豪华+15%、海外普通+12%、国内自主+1.4 倍 [16][18] - 毛利率:海外车企高于国内自主约 7PP,近年差距缩小,2024 年海外豪华 21%>海外普通 20%>国内自主 13%,较 2023 年海外豪华-1.2PP、海外普通-0.1PP、国内自主+1.3PP,近 5 年海外豪华+2.7PP、海外普通+2.4PP、国内自主+3.3PP [21] - 整车 ASP:海外产品结构更高、行业竞争更少,海外 ASP 显著高于国内车企,2024 年海外豪华 42 万元>海外普通 25 万元>国内自主 10 万元,国内自主同比-1.2 万元,近 5 年海外豪华+6.5 万元、海外普通+5.4 万元、国内自主+2.4 万元 [25] - 净利率:海外车企净利率高于国内自主约 5PP,海外与国内车企净利率差异比毛利率差异小,主要因海外车企费用率更高,2024 年海外普通 5.3%>海外豪华 3.4%>国内自主 0.8%,较 2023 年海外普通-0.3PP、海外豪华-1.3PP、国内自主+3.1PP,近五年海外豪华+0.7PP、海外普通+2.7PP、国内自主+5.2PP [26][28] - 单车净利:海外单车净利为国内自主的 5 - 7 倍,2024 年海外豪华 1.9 万元>海外普通 1.5 万元>国内自主 0.3 万元,相比 2023 年海外豪华-0.7 万元、海外普通持平、国内自主+0.6 万元,近 5 年海外豪华+0.8 万元、海外普通+0.9 万元、国内自主+0.5 万元 [31] 成本结构:投入角度 - 成本拆分方式:总成本 100%=COGS 86%+销售费用 6%+管理费用 3%+研发费用 5%+财务费用 0%;总成本 100%=薪酬 12%+折摊 6%+BOM+其他(只分析薪酬与折摊占比) [35] - 横向对比:海外研发费用、销售费用占比更高,2024 年研发费用海外豪华 5.4%>国内自主 4.7%>海外普通 4.3%,销售费用海外普通 6.9%>海外豪华 6.1%>国内自主 5.6% [35] - 纵向对比:海外销售、研发费用占比下降,而国内占比提升,近 5 年销售费用占比海外普通-1.7PP、海外豪华-0.3PP、国内自主+0.6PP,研发费用占比国内自主+0.9PP、海外豪华-0.1PP、海外普通-0.4PP [35] - COGS/总成本:国内&海外车企近 5 年均提升,2024 年国内自主 87.1%>海外普通 86.1%>海外豪华 85.6%,近五年海外普通+1.2PP、海外豪华+0.3PP、国内自主+0.1PP [38] - 销售费用/总成本:国内自主低于海外车企,且差距缩小,2024 年海外普通 6.9%>海外豪华 6.1%>国内自主 5.6%,近五年海外普通-1.7PP、海外豪华-0.3PP、国内自主+0.6PP [41] - 管理费用/总成本:国内自主低于海外车企,且近 5 年下降,2024 年海外普通 4.7%>海外豪华 2.6%≈国内自主 2.6%,近五年海外普通持平、海外豪华-0.1PP、国内自主-1.1PP [44] - 研发费用/总成本:海外高于国内自主,但差距在缩小 [45]
民生证券:汽车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 报废置换+增换购持续驱动终端销量上行
智通财经网· 2025-06-17 16:31
行业回顾与展望 - 2025年初以旧换新政策延续推动汽车消费潜力释放,2025M1-4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858.4万辆,同比+11.7%,其中燃油车同比-6.3%,新能源车同比+44.3% [1] - 2025H1新能源渗透率加速提升,M1-4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渗透率46.8%(同比+10.6pct),上险渗透率49.3%(同比+10.4pct) [2] - 预计2025全年上险销量2,440万辆(同比+7.0%),批发销量2,930万辆(同比+6.4%),新能源上险销量1,470万辆(同比+35.7%),批发销量1,650万辆(同比+34.6%) [3] 市场结构与竞争格局 - 自主品牌份额持续扩张,2025M1-4批发份额达68.6%(同比+8.0pct),吉利、奇瑞、小米份额提升显著 [2] - 高端化趋势明显:自主品牌在25-30万/30-40万/40万以上价格带份额分别达59%(+13.8pct)、36%(+2.6pct)、21%(+2.5pct) [2] - 2025年15万元以下市场自主龙头地位巩固,预计全年自主份额超70%,吉利、小鹏、零跑在5-15万价格带具备竞争力 [4] 新能源与智能化进展 - 2026-2027年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免税额≤1.5万元)将推动2025H2新能源渗透率加速提升 [3] - 2025H1智能化加速:小鹏推出15万内首款城市NOA车型Mona Max,零跑在15万内车型配置激光雷达 [5] - 2025H2智能化四大趋势:智驾价格下探、VLA大模型上车、硬件算力升级、Door2Door智驾普及 [5] 出海战略与全球化 - 2025M1-4乘用车出口155.1万辆(同比+0.9%),受俄罗斯市场拖累表现平淡,但比亚迪新能源出口增速亮眼 [2][6] - 自主车企加速海外布局:比亚迪/长安海外工厂落地,零跑与Stellantis反向合资拓展欧洲市场 [6] - 预计2025年乘用车出海销量(含海外生产)达570万辆(同比+17.0%),新能源技术优势+燃油车性价比驱动增长 [7] 重点企业动态 - 20-25万价格带小米挑战格局,高端市场华为/小米/理想通过品牌力与科技能力抢占BBA份额 [4] - 智能化领先车企:小鹏、理想、华为凭借技术优势强化竞争力 [5] - 推荐标的:吉利、比亚迪、理想、小鹏、小米、赛力斯,建议关注长安、上汽、长城 [8]
汽车行业5月数据点评:国内市场表现活跃,插混汽车出口快速增长
东兴证券· 2025-06-17 15: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汽车市场在政策刺激与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呈现“电动化加速渗透、自主品牌强势崛起”特征,汽车产业竞争重心正转向智能化领域 [4] - 混动化趋势将会持续提升,内燃机将以混动形式长期存在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汽车产销数据 - 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4.9万辆和268.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1%和3.7%,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1.2%;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30.7万辆,同比增长35%和36.9% [1] - 1 - 5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2.6万辆和127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0.9%;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69.9万辆和560.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2%和44% [1] 国内市场 - 5月汽车国内销量213.5万辆,环比增长3%,同比增长10.3%;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62.2万辆,同比增长22.6%;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09.5万辆,同比增长27.9%,占汽车国内销量的51.3% [2] - 1 - 5月,汽车国内销量1025.8万辆,同比增长11.7%;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756.2万辆,同比增长26.3%;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447万辆,同比增长40%,占汽车国内销量的43.6% [2] - 5月新能源汽车零售中,纯电动汽车销量61万台,同比增长24%;插混汽车销量30万台,同比增长32%;增程式汽车销量12万台,同比增长52% [2] - 1 - 5月新能源汽车零售中,纯电动汽车销量267万台,同比增长38%;插混汽车销量127万台,同比增长31%;增程式汽车销量42万台,同比增长19% [2] 出口市场 - 5月汽车出口55.1万辆,环比增长6.6%,同比增长14.5%;新能源汽车出口21.2万辆,环比增长6.1%,同比增长1.2倍 [3] - 1 - 5月,汽车出口249万辆,同比增长7.9%;新能源汽车出口85.5万辆,同比增长64.6%,占总出口的34.3% [3] - 5月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出口13.8万辆,同比增长79.8%;插混汽车出口7.4万辆,同比增长2.4倍 [3] - 1 - 5月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汽车出口54万辆,同比增长30.3%;插混汽车出口31.5万辆,同比增长2倍 [3] - 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奇瑞出口量达44.2万辆,排名第一,同比增长1.6%,占总出口量的17.7%;比亚迪排名第二,出口增速最为显著,出口达38.2万辆,同比增长1.1倍 [3] 投资策略 - 看好与华为深度合作的车企,包括智选车模式下的赛力斯(601127)、江淮汽车(600418)、北汽蓝谷(600733)、上汽集团(600104),以及HI模式下的长安汽车(000625) [10] - 看好国内汽车管路总成龙头供应商川环科技(300547)、汽车变速操纵控制系统龙头企业宁波高发(603788)、国内涡轮增压壳体企业科华控股(603161)、气门传动组核心供应商新坐标(603040)、国内气缸套龙头公司中原内配(002448)等 [10] 行业基本资料 - 股票家数233,占比5.16% [6] - 行业市值43749.92亿元,占比4.51% [6] - 流通市值33478.1亿元,占比4.25% [6] - 行业平均市盈率29.74 [6]
路畅科技“卖子”背后:公司净利连亏,标的业绩承诺“食言”
北京商报· 2025-06-16 21:17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路畅科技2020-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下滑,分别为4.93亿元、4.1亿元、3.41亿元、2.84亿元、3.61亿元,归属净利润从2020年7919.12万元转为2024年亏损5541.03万元 [1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531.13万元(同比+25.47%),但归属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996.2万元(同比-26.47%)[12] - 子公司南阳畅丰2022-2024年归属净利润逐年下降,分别为2500.21万元、2213.61万元、1795.65万元,未达每年2500万元的业绩承诺 [7] 资产与交易数据 - 南阳畅丰2024年末总资产9511.57万元,负债3483.49万元,净资产6028.08万元 [3] - 2025年一季度南阳畅丰营业收入1512.06万元,净利润亏损80.31万元 [8] - 路畅科技拟以6028.08万元(等于净资产值)出售南阳畅丰100%股权给关联方龙成资本 [5][8] 关联交易与战略调整 - 2022-2024年路畅科技与龙成集团关联交易金额逐年下降,分别为1.25亿元、7873.86万元、5444.68万元 [11] - 2025年补充预计关联交易新增采购原材料1500万元、销售矿渣微粉20万元,全年关联交易总额上限达4758.72万元 [10] - 出售子公司旨在回笼资金聚焦汽车电子主业,2024年该业务研发费用同比激增102.22%(增加3158.78万元)[12][13] 行业背景 - 汽车电子行业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张及智能化需求提升,未来增长潜力显著 [13] - 矿渣微粉业务(南阳畅丰主业)因下游低迷导致2024年收入下降26.38%(减少3390.94万元)[12]
【招商电子】PCB行业深度跟踪报告:AI算力 PCB 及高速 CCL 需求向上,供应缺口推动高阶产能加速扩张
招商电子· 2025-06-16 17:23
行业景气度 - PCB/CCL行业处于景气扩张周期,AI算力需求拉动稼动率保持高位运行,Q1整体稼动率达90-95%,Q2维持向上趋势 [2][3][23] - 中国台湾PCB月度CP值连续6个月高于0.5,1-4月台股PCB营收同比+14.9%,Prismark预计25年全球市场规模增长6.8% [3][31][33] - 上游铜价震荡上行,金价高位,铜箔/玻纤布涨价,CCL及PCB价格H1平均涨幅5-10%,高端产能供需紧张或延续 [26][28][29] AI算力驱动需求 - AI服务器PCB市场规模24-29年CAGR达11.6%至189亿美元,将成为第一大应用领域,AI/HPC服务器PCB 23-28年CAGR高达32.5% [4][35] - 高阶HDI需求爆发,7阶26层AI服务器GPU加速卡HDI加工工序复杂,产能消耗为低阶产品的5倍,全球HDI市场规模24年125亿美元同比+19% [39][43] - 英伟达GB200采用24层6阶HDI,单GPU PCB价值量约570美元,较H100显著提升,国内沪电/胜宏/深南等加速扩产高端产能 [46][47] CCL材料升级 - AI服务器推动M8等级CCL需求,24-26年需求CAGR 26%远超供给CAGR 7%,M8材料ASP为普通CCL的5倍以上 [5][57] - 台系CCL厂商4月总产值367亿新台币同比+15%,生益科技S8/S9材料在英伟达供应链放量,南亚新材有望突破H客户供应链 [5][64][65][67] - 台光电全球CCL市占率33%,25年资本支出上调至130亿新台币创历史新高,重点扩产AI服务器/800G交换机用高端材料 [62] 消费电子与汽车创新 - iPhone16 Pro主板面积较前代缩小20.7%,25-27年AI化升级将推动软硬板层数/工艺革新,鹏鼎控股25年资本开支增至50亿元 [68][71][72] - 特斯拉Robotaxi服务6月上线,汽车智能化加速带动HDI/高多层板需求,2029年汽车PCB市场规模达115亿美元,CAGR 4.8% [75][77] - 世运电路汽车板占比超50%,25Q1净利率同比+4.7pct,量产4阶HDI及高压厚铜板应用于特斯拉三电系统 [82] 载板与供应链动态 - AI芯片放量推动ABF载板回暖,4月台股载板产值同比+30%,深南/兴森国产载板认证顺利,有望25年放量 [7][51] - 胜宏科技拟定增19.8亿扩产越南HDI/泰国高多层板,Q2净利润预计环比+30%,AI订单占比近50% [49] - 沪电股份加速海外产能爬坡,800G交换机订单放量,有望切入北美ASIC供应链打开天花板 [50]
PCB行业深度跟踪报告:AI算力PCB及高速CCL需求向上,供应缺口推动高阶产能加速扩张
招商证券· 2025-06-16 16: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分析了PCB/CCL产业链最新景气趋势,认为整体需求向上,AI算力需求旺盛,AI端侧和载板有新增需求,CCL需求弹性向上,PCB板块高景气、估值有向上空间,算力+AI端侧等创新有望打开行业新增长空间,建议积极关注 [1] 各部分总结 景气度跟踪:行业处于景气扩张周期,下游AI创新驱动需求向上 - 下游终端需求跟踪:2024年全球PCB市场规模735.7亿美金同比+5.8%,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个人电脑、通信、服务器、汽车电子等;25Q1全球/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5%/3.3%,全球PC出货量同比+4.9%;信骅5月营收同比+75%/环比+8%,北美主要云厂2025年capex指引乐观;25M5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13%/环比+1.5%,智驾行业纠偏有助于高阶自动驾驶落地 [13][14][16] - 产业链库存跟踪:中国台湾印制电路板月度CP值连续6个月处于0.5以上,优于去年同期;中国大陆及台股PCB厂商25Q1库存及周转环比向上,显示需求温和向上 [20] - 产能利用率及扩产情况跟踪:国内头部厂商25Q1整体产能利用率在90 - 95%之间,Q2景气度维持向上;PCB行业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期,新增产能集中于高阶HDI、高多层硬板及高端基材领域,且向海外加速布局;25Q1国内PCB厂商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额同比增长42.4% [25][26] - 产品价格跟踪:LME铜价H1震荡上行,电子电路铜箔价格振荡上行,环氧树脂上半年缓慢上升、5月以来小幅回调,电子玻纤布Q1价格明显上涨;CCL价格因原材料涨价和需求旺盛上涨,平均涨幅约5 - 10%,头部厂商Q2或进一步涨价,PCB价格25H1向下游涨价 [29][30][31] - PCB整体景气度:1 - 4月台股PCB行业累计收入同比+14.9%,4月合计营收同比+19.3%环比+5.8%;Prismark预计25Q2 - 3产业链稼动率环比提升,25年全球PCB市场规模+6.8%,24 - 29年CAGR达5.2% [35][37][38] AI算力、AI端侧创新推动需求向上,行业产能处于加速扩张周期 - AI算力催生高阶HDI及高多层需求快速增长,行业供给紧张、扩产加速:云厂商Capex增长推动算力需求释放,2024 - 2029年服务器用PCB市场CAGR达11.6%;博通财报超预期,ASIC景气度指引及Tomahawk 6芯片交付强化市场信心;AI服务器发展对PCB性能要求提升,高端产能中长期紧张;2024年全球HDI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9%,预计24 - 29年CAGR达6.4%;AI服务器PCB价值量提升,规模高速增长,2023 - 2028年CAGR达32.5%;国内厂商扩充匹配AI算力的高多层及HDI产能 [42][47][49][53][56][59] - CCL:高速材料需求弹性向上,国内头部厂商有望深度受益:4月台股CCL/FCCL公司总产值同比+15%/+9%,近三月收入同比加速增长;24 - 26年AI服务器对高阶CCL需求及产能供给CAGR分别为26%/7%,供需紧张或持续;国内CCL龙头生益科技、南亚新材有望取得份额突破;上游原材料价格和下游需求库存因素驱动CCL中长期涨价 [5] - 消费终端AI化及汽车智能化趋势带动PCB规格升级,望打开增长新空间:消费终端AI升级及新型态终端推出带动PCB规格升级和价值量提升,苹果25 - 27年iPhone AI升级及折叠屏推出将推动创新,头部厂商加大Capex投入;汽车智能化方面,TSL预计6月底推出Robotaxi服务,有望加速汽车板升级,目前汽车板市场需求平稳,但成本和竞争压力或影响板厂盈利能力 [6] - 载板:AI算力芯片放量带动行业明显回暖,国内高端载板有望取得新突破:25年AI算力芯片出货放量,全球ABF载板产能稼动率提升,台系载板三雄营收增长;预计25年底全球ABF载板供需平衡;国内高端载板厂商如深南、兴森等推进客户新品打样认证,有望放量 [6] 行业投资观点 - 建议关注算力板、CCL、AI端侧、国产替代等板块中长期投资机会:算力板关注胜宏科技、沪电股份等;CCL看好生益科技,关注南亚新材等;消费电子关注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汽车智能化关注世运电路、景旺电子等;载板关注深南电路、兴森科技等 [6]
大面积车机故障 奔驰沉默背后的智能化困局
中国经济网· 2025-06-16 13:37
奔驰车机故障事件 - 全国多地奔驰车主遭遇车载导航、CarPlay等基础功能故障,奔驰官方未回应 [1] - 故障可能源于OTA更新误删导航系统授权文件,部分车主收到短信称系后台临时故障但修复时间未定 [3] - 截至13日下午部分功能逐步恢复,客服建议重启车辆,奔驰公关部未提供官方回复 [4] 奔驰智能化转型困境 - 相比大众、宝马等德系车企已有合作项目落地,奔驰智能化进展停滞,自研MB OS系统开发滞后导致纯电轿车CLA量产推迟 [4][7] - 虽与百度、Momenta有合作但缺乏核心技术共创,而宝马与阿里深化AI合作,奥迪已搭载华为智驾系统 [7][8] - 公司2019年起在华研发投入105亿元,拥有超2000名研发人员,但车机故障暴露传统车企智能化保守的短板 [4][5] 电动化战略调整与市场表现 - 2021年提出"全面电动"战略,但2023年在华纯电车型销量仅3 2万辆,EQ系列部分月份销量个位数 [9] - 400V纯电EVA平台首款车型EQE推出时,中国市场已普及800V平台,技术落后导致2023年放弃2030年全面电动计划 [9][11] - 2024年奔驰全球销量同比下滑3%至198 3万辆,纯电车型销量下滑23%至18 5万辆,中国区销量下滑7%至68 36万辆 [11] 财务与合作伙伴影响 - 2024年奔驰集团营收下滑4 5%,息税前利润下滑30 8%,净利润下滑28 4% [11] - 合资方北汽因北京奔驰业绩拖累,2024年归母净利润下降68 5%,北京奔驰税后溢利减少5 55亿欧元(约43 57亿元) [11] 高层表态与行动矛盾 - 董事会主席康林松称将投入超140亿元提升中国本土研发,但车机故障后公司沉默应对 [1][5] - 销售总裁段建军强调学习"中国速度"响应需求,但实际故障处理效率引发用户不满 [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