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

搜索文档
8月信贷社融数据来了!刚刚 央行公布!
证券时报· 2025-09-12 20:13
M1与M2"剪刀差"持续收窄。 从价格看,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8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 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不过,观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情况的"全貌"不宜只看信贷单一渠道。近年来实体经济融资渠道越来越多 样化,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占比稳步提升,相比于新增信贷,社 融规模、M2增速能更全面刻画金融总量情况。 9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公布的8月信贷社融数据显示,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 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6.56万亿元。截至8月末,反映资金活化程度的M1(狭义货币)与M2(广 义货币)"剪刀差"较上月进一步收窄至2.8%,是2021年6月以来最低值。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8月末,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两大重要金融总量指标——社会融资存量增 速、广义货币(M2)增速均保持高增,且增速均为8.8%。 权威专家表示,无论是反映宽货币的M2,还是反映宽信用的社融规模,同比增速均保持在8%—9%之 间,说明金融总量是比较宽松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已经很 ...
宏观经济周报:警惕预期兑现和风险共振-20250912
渤海证券· 2025-09-12 20:02
美国经济与货币政策 - 8月新增非农就业超预期疲软,此前两月就业人数被下修,失业率在家庭调查就业人数高增支撑下维持平衡[1] - 周度初请失业金人数创近年高位,就业市场持续走弱且有恶化趋势[1] - 整体CPI环比增速温和抬升,但扣除住房和二手车的超级核心CPI环比增速放缓[1] - 美联储年内降息空间倾向50bp,通胀不确定性仍是连续降息的重要制约[1] - 欧央行按兵不动,市场对2026年年中前再降息一次的预期降至50%以下[1] 中国经济与政策 - 8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受高基数影响下滑,对非美国家和地区出口继续优于对美出口[4] - PPI同比增速在低基数和反内卷政策加持下降幅收窄,趋势有望延续[4] - CPI同比增速受食品和能源分项拖累,核心分项在促销费政策及金饰品价格回升背景下形成支撑[4] - 财政部表示将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与金融协同配合[4] - 全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启动,推动资源高效配置并释放市场潜力[4] 高频数据表现 - 房地产成交延续低迷,农产品批发价格回升[4] - 钢铁价格基本持平,水泥价格小幅回升[4] - 焦煤焦炭价格回落,有色金属价格上涨,黄金价格再创新高,原油价格震荡走高[4]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 “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效能不断提升
新华社· 2025-09-12 19:45
"十四五"以来,赤字率从2.7%提高到3.8%,今年进一步提高到4%;创造性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 用于"两重""两新";一次性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帮助地方极大减轻偿债压力,腾 出财力用于保民生、促发展…… 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十四五"以来,财政政策始终保持积极取向,力度上更加给力,工具上更加 丰富,发力上更加精准,时机上更加灵活。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申铖、刘开雄)财政部部长蓝佛安1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 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效能不断提升,财政作 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集中财力办成许多大事要事。"蓝佛安说,一方面,收入"蛋糕"越来越 大。"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 约19%。地方财政实力稳步壮大,从2024年数据看,16个省份财政收入比2020年增长20%以上;7个省 份超5000亿元,其中2个省份超1万亿元。 另一方面,支出强度前所未有。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预计超过136万亿元,比"十三五 ...
南财快评|杨志勇:中国财政政策仍有较大发力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9:35
杨志勇(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9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就。在发布会 上,蓝佛安部长专门就财政宏观调控作了介绍。 去年9月底,增量财政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提升了市场信心,有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今年我国实施更加 积极的财政政策,增量财政政策和存量财政政策接续发力,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更加给 力。"十四五"时期,财政宏观调控更加积极有为,是建立在对财政宏观调控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 的。财政政策与经济情景的适配性进一步增强。财政政策从积极到更加积极,战略上更加主动、战术上 更加精准,成为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次,宏观调控需要不同的宏观政策形成合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其他宏观政策的协同,才能让财政宏观调控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宏观治理效 能得到进一步的释放。今年中央政府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注入大型商业银行作为资本金,就是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的一项重要内容。仅此一项,预计可撬动信贷投放约6万亿元。财政宏观调控,就 是要在宏观经济治理中找到合理的定位,更好发挥财政政策的比较 ...
财政部重磅发声:财政政策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12 19:09
财政实力与支出成效 -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106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19%[4] - 地方财政实力显著增强,16个省份2024年财政收入较2020年增长超20%,7个省份超5000亿元[4]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超136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24%,支出结构持续优化[4] 财政政策特点与空间 - 赤字率从2.7%提升至3.8%,政策空间进一步扩大[11] - 综合运用政府债券、税收、财政贴息等工具强化政策协同[12] - 政策发力注重精准性和灵活性,确保早落地早见效[13][14] 民生保障投入 - 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50] - "十四五"期间教育支出20.5万亿元、社会保障就业支出19.6万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0.6万亿元[6]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10.7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27亿人[50] 科技与教育发展 - 全国财政科技支出预计达5.5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34%[25] - 持续优化科技经费管理模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26][27] - 建成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教育投入质效显著增强[29][33] 政府债务管理 - 专项债务限额增加6万亿元,累计发行4万亿元,债务利息成本降低超2.5个百分点[35] - 节约利息支出超4500亿元,政府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35] - 建立全生命周期债务管理机制,推进隐性债与法定债"双轨合并"[36] 内需扩大措施 - 财政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投入约4200亿元[22]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进"两重"建设[22] - 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40%,2024年达17522元[39] 国际财经合作 - 负责26个多边双边财经对话机制,担任18个国际组织窗口部门[8] - 亚投行融资总规模超600亿美元,成员达110个[8] - 关税总水平降至7.3%,深化"一带一路"投融资体系建设[8][45] 财税体制改革 - 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资金资源资产统筹[7] - 建立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7][18] - 制定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分年度工作计划[18]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 - 中央财政衔接资金规模从1565亿元增至1770亿元,五年总量8505亿元[38] - 较"十三五"时期增加3200亿元,增幅达60%[38] - 每个脱贫县均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39] 财会监督机制 - 深入开展财经纪律专项整治,确保决策部署落实[47] - 健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加强预算执行监督[48] - 强化与其他监督体系贯通协调,形成监督合力[48]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效能不断提升
新华网· 2025-09-12 18:52
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十四五"以来,财政政策始终保持积极取向,力度上更加给力,工具上更加 丰富,发力上更加精准,时机上更加灵活。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申铖、刘开雄)财政部部长蓝佛安1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 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效能不断提升,财政作 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集中财力办成许多大事要事。"蓝佛安说,一方面,收入"蛋糕"越来越 大。"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 约19%。地方财政实力稳步壮大,从2024年数据看,16个省份财政收入比2020年增长20%以上;7个省 份超5000亿元,其中2个省份超1万亿元。 另一方面,支出强度前所未有。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预计超过13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 26万亿元,增长24%。同时,结构不断优化,更多"真金白银"投向了发展大事和民生实事。 与此同时,"十四五"时期,财政宏观调控更加积极有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十四五"以来,赤字率从2.7%提 ...
财政部:财政宏观调控实现很多新的突破
搜狐财经· 2025-09-12 18:45
今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主要手段,具有扩大总需求和定向调结构的双重优势。"十四五"时期,财政宏观调控实现了很 多新的突破。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在这一过程中,对财政宏观调控的规律性认识也在逐步深化。 "十四五"以来,财政政策始终保持积极取向,成为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力度上更加给力。"十四五"以来,赤字率从2.7%提高到3.8%,今年进一步提高到4%;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9.4万亿元;新增减税 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0万亿元,财政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 财政政策工具更加丰富。综合运用政府债券、税收、财政贴息、专项资金等工具,强化与其他宏观政策协同,放大政策乘数效应。比如,创造 性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两重""两新",支持全方位扩大内需。 财政政策聚焦畅通经济循环,发力上更加精准。比如,一次性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帮助地方极大减轻偿债压力,腾出财 力用于保民生、促发展。 财政政策出台时机更加灵活。抓住时间窗口,确保早落地、早见效。 再比如,加强财政与货币等政策协同,形成 ...
财政部: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将做好政策储备主动靠前发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8:29
财政部: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将做好政策储备主动靠前发力 中新网9月12日电 国新办12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 财政改革发展成效。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会上表示,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风险和促发展,始终留有后 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一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这决定了财政运行的基本盘始终是坚实稳固的。 二是这些年我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宏观调控经验,政策工具不断丰富,逆周期、跨周期调节能力大大增 强。 三是随着重点领域风险防范的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以及存量风险逐步消化,财政应对未来挑战更有底 气、更加从容。这些都是做好财政工作的信心所在、优势所在。 蓝佛安表示,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继续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加强对形势的前瞻 研判,做好政策储备,主动靠前发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 ...
财政“十四五”成绩单: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9-12 18:16
下一步财政宏观调控有哪些考虑?蓝佛安表示,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风险和促发展,始终留有后手,未 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 他介绍,一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这决定了财政运行的基本盘始终是坚实稳固的。二是这 些年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宏观调控经验,政策工具不断丰富,逆周期、跨周期调节能力大大增强。三是随 着重点领域风险防范的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以及存量风险逐步消化,财政应对未来挑战更有底气、更 加从容。这些都是做好财政工作的信心所在、优势所在。 其中,从国家财政实力看,一方面,收入"蛋糕"越来越大。"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 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约19%。地方财政实力稳步壮大,从2024年数据 看,16个省份财政收入比2020年增长20%以上;7个省份超5000亿元,其中2个省份超1万亿元。另一方 面,支出强度前所未有。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预计超过13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26万亿 元,增长24%。同时,结构不断优化,更多"真金白银"投向了发展大事和民生实事。 从民生导向看,国家财政账本里,分量最重、成色最足的始终是民生。"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 ...
央行最新发布!8月两大重要金融指标均增8.8%,释放什么信号?
券商中国· 2025-09-12 18:07
9月12日,人民银行公布的8月信贷社融数据显示,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6.56万 亿元。截至8月末,反映资金活化程度的M1(狭义货币)与M2(广义货币)增速差较上月进一步收窄至2.8%,是2021 年6月以来最低值。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8月末,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两大重要金融总量指标——社会融资存量增速、广义货币 (M2)增速均保持高增,且增速均为8.8%。 权威专家表示,无论是反映宽货币的M2,还是反映宽信用的社融规模,同比增速均保持在8%—9%之间,说明金融总量 是比较宽松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已经很大。未来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货币政策的重点更需在优化结构 方面下功夫。 财政货币政策形成合力,促金融总量增速保持高位 数据显示,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8月末,人民币贷款增速6.8%。 今年以来,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较快,对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长期看利于修复地方政府资 产负债表,不过,短期内会对信贷增长产生一定的下拉效应。截至8月末,今年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已 发行近1.9万亿元,有研究估计,还原地方专项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