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

搜索文档
稀缺!机构盯上的筹码大幅集中滞涨股曝光,仅15只!
证券时报· 2025-09-06 07:47
机构评级与行业分布 - 本周59家机构进行1678次"买入型"评级 覆盖929只个股[2] - 医药生物行业94只个股获评级 电子行业80余只 电力设备等6行业均超50只[2] - 医药行业创新药商业化落地 上半年业绩突出 行业成长确定性高 处于"低仓位+估值底"配置窗口[2] 高关注度个股表现 - 51只个股获5家及以上机构关注 美的集团14家机构评级居首 长城汽车12家次之[2] - 比亚迪、海尔智家、长江电力、泸州老窖均获10家及以上机构"买入型"评级[2] - 美的集团上半年净利润260.14亿元 同比增长25.04% 创2016年以来同期最高增幅[4] - 比亚迪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14% 海外工厂布局加速(巴西SKD/CKD工厂、泰国投产、匈牙利预计2024年底投产)[4] 股东户数变化与业绩关联 - 89只个股股东户数下降 41只降幅超10% 集中于基础化工、机械设备、电子、计算机行业[5] - 伊戈尔股东户数降幅近38% 上半年营收24.67亿元同比增长20.16% 数据中心变压器产能释放并拓展海外市场[5] - 共创草坪、甘化科工股东户数降幅超30% 上半年净利润增幅均超20%[5] - 新北洋、奥赛康、腾亚精工上半年净利润增幅超100% 润贝航科、博彦科技增幅超50%[5] 滞涨股与市场表现 - 41只筹码集中个股年内平均涨幅超20% 6只涨幅超50%(含奥赛康、腾亚精工)[7] - 15只个股跑输上证指数13.75%涨幅 浙江鼎力年内跌近18% 但上半年净利润10.52亿元同比增长27.63%[8] - 五粮液年内股价跌超5% 上半年净利润194.92亿元同比增长2.28% 股东户数降近13%[8] - 中兴通讯股东户数降超14% 年内股价涨5.55%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近12%但营收增长14.51%[9] 重点个股数据明细 - 浙江鼎力(机械设备)股东户数降17.57% 净利润10.52亿元同比增27.63%[10] - 淮河能源(煤炭)股东户数降16.14% 净利润4.48亿元同比降22.15%[10] - 五粮液(食品饮料)股东户数降12.92% 净利润194.92亿元同比增2.28%[10] - 中兴通讯(通信)股东户数降14.31% 净利润50.58亿元同比降11.77%[10]
翰森制药(3692.HK):创新药收入高增 BD合作持续贡献增量
格隆汇· 2025-09-06 03:2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74.34亿元 同比增长14.3% 溢利31.35亿元 同比增长15.0%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达144/166/192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50/57/64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4%/14%/13% [2] 收入结构分析 - 创新药及合作收入约61.5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达82.7% [1] - 抗肿瘤领域收入45.3亿元 占比60.9% 抗感染收入7.4亿元占比9.9% 中枢神经系统收入7.7亿元占比10.4% 代谢及其他领域收入14.0亿元占比18.8% [1] 研发进展 - 阿美替尼新获批两项适应症:辅助治疗NSCLC和不可切除NSCLC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的维持治疗 [1] - 2025年6月阿美替尼在英国获批上市单药一线治疗 [1] - 新增多个3期关键注册临床:B7H3 ADC(骨与软组织肉瘤)、B7H4 ADC(卵巢癌)、IL-23p19(中重度板块状银屑病) [1] 合作与授权 - 2025年上半年收到默沙东1.12亿美元首付款并计入合作收入 [2] - 2025年6月与Regeneron达成HS-20094对外许可协议 7月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 [2]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系国内龙头药企 从传统仿制药高效转型创新业务 [2] - 创新药销售收入持续放量 创新性管线迎来出海机遇 有望开拓全球市场 [2]
三生制药(01530.HK):1H25业绩符合预期 创新成果持续落地
格隆汇· 2025-09-06 03:18
1H25业绩表现 - 1H25收入43.56亿元同比下滑0.8% 归母净利润13.58亿元同比提升24.6% 调整后净利润11.36亿元同比提升2.1% [1] - 核心产品特比澳收入23.71亿元同比下滑4.2% 占比总收入54.4% 益比奥与赛博尔合计收入4.56亿元同比下滑11.2% 占比10.5% [1] - 脱发领域收入6.90亿元同比增长23.8% 其中蔓迪收入6.82亿元同比增长24.0% CDMO业务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76.1% 三生国健收入6.42亿元同比增长7.6% [1] 研发管线进展 - 研发管线包含30项在研产品 覆盖血液肿瘤、自免眼科及肾科等领域 [2] - SSGJ-706(抗PD-1/PD-L1双抗)获批两项II期临床 适应症为消化系统肿瘤和非小细胞肺癌 [2] - SSGJ-705(抗PD-1/HER2双抗)中国II期患者入组中 美国IND获FDA批准 SSS59(MUC17/CD3/CD28三抗)进入实体瘤I期临床 [2] 对外合作与授权 - 授予辉瑞SSGJ-707(PD-1/VEGF双抗)全球权益 获12.5亿美元首付款及1亿美元股权认购 潜在里程碑超48亿美元加梯度双位数销售分成 [2] - 7月以1.5亿美元授予辉瑞中国市场权益 未来可能探索与辉瑞ADC管线联用治疗 [2] - 口服紫杉醇进入2025国家医保初审 司美格鲁肽减重适应症III期完成患者入组 获得DB-1303(HER2 ADC)大中华区商业化权利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2026年净利润186.5%/138.3%至62.49亿元/56.64亿元 [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11.3倍/12.3倍市盈率 目标价上调39.9%至36.50港元 [2]
银华医疗健康混合A:2025年上半年利润104.27万元 净值增长率2.57%
搜狐财经· 2025-09-06 01:56
基金业绩表现 - 上半年基金利润104.27万元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26元 [2] - 上半年基金净值增长率2.57% 截至9月5日单位净值1.002元 [2]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17.7% 近三个月增长率17.21% 近半年增长率5.29% [2][5] - 同类排名表现:近三个月101/138 近半年135/138 近一年130/136 [5] - 成立以来夏普比率-0.0151 最大回撤34.55% 单季度最大回撤27.52%出现在2024年一季度 [23][26] 投资组合特征 - 基金规模3565.23万元 平均股票仓位88.71% 高于同类平均86.95% [2][29] - 持股估值显著低于同类:市盈率(TTM)-279.03倍(同类120.96倍) 市净率(LF)2.76倍(同类4.07倍) 市销率(TTM)3.61倍(同类6.52倍) [9] - 持仓股票成长性指标偏弱: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TTM)-0.03%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TTM)-0.55% 年化净资产收益率-0.01% [14] - 最近半年换手率200.48% 重仓股聚焦AI医疗方向包括晶泰控股、医脉通、百普赛斯等 [36][39] 持有人结构 - 总持有人848户 合计持有4044.78万份 [33] - 机构投资者占比52.59% 个人投资者占比47.41% [33] - 管理人员工持有6万份 占比0.15% [33] 投资策略与行业观点 - 重点投资医药医疗股票 持仓集中在AI制药+AI医疗方向 [2] - 基金管理人看好医药行业景气度拐点 认为政策优化使行业风险基本出清 [2] - 技术创新被视为核心驱动力 特别强调创新药和AI医疗板块潜力 [2] - 认为AI对医药产业降本增效和创新支持尚未被充分认知 [2]
机构称科创板二季度量价修复明显,关注科创板50ETF(588080)等产品配置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22:25
科创板指数表现 - 本周科创100指数下跌1.8% 科创综指下跌3.7%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下跌5.4% 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下跌7.1% [1] - 科创板50ETF(588080)年内规模增长超160亿元 位居同类产品之首 [1] - 科创板50ETF 2024年以来取得0.43%超额收益 跟踪误差控制效果居于前列 [1] 科创板财务表现 - 2025Q2科创板剔除光伏口径下利润增速回正至14.4% 营收增速上升至12.5% [1] - 科创板ROE较2025Q1回升0.2个百分点 剔除光伏则回升0.4个百分点至3.1% [1] 指数估值特征 -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滚动市盈率172.0倍 处于99.4%历史分位 [3][5] -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滚动市盈率212.2倍 科创综指241.7倍 科创成长指数193.2倍 [3] - 科创板50指数发布至今分位区间为2020年7月23日至2025年9月4日 [5] 指数成分构成 - 科创板50指数由50只大盘流动性好的股票组成 半导体占比超50% 与医疗器械/光伏设备/软件开发合计占比近75% [4] - 科创板100指数聚焦中小科创企业 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力设备行业合计占比超80% [4] - 科创综指覆盖全部17个一级行业 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创新药等前沿产业 [4] - 科创成长指数成长风格突出 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汽车行业合计占比超95% [4] 历史收益表现 - 科创成长指数今年以来累计涨幅56.1% 近一年涨幅123.1% 近三年涨幅7.1% [7] - 科创板50指数今年以来涨幅28.3% 近一年涨幅91.5% 近三年涨幅22.5% [7] - 科创板100指数今年以来涨幅44.2% 近一年涨幅96.7% 基日以来年化涨幅5.7% [7] - 科创综指基日以来累计涨幅54.4% 年化涨幅8.2% [7] ETF产品布局 - 全市场跟踪科创板50指数的ETF共18只 跟踪科创板100指数的ETF共12只 [4] - 跟踪科创综指的ETF共14只 跟踪科创成长指数的ETF共4只 [4] - 低费率产品管理费率为0.15%/年 托管费率0.05%/年 [4]
医药板块本周大涨,关注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医药ETF(512010)等投资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9-05 22:14
指数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本周上涨7.1% [1][3]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本周上涨6.9% [1][3]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本周上涨5.3% [1][3]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本周上涨3.6% [1][3]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本周上涨3.4% [1][3] 资金流动与规模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本周获近2亿元资金净流入 [1] - 恒生创新药ETF最新规模突破20亿元 创历史新高 [1] 指数估值水平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滚动市盈率为57.7倍 估值分位为48.5% [3][6]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滚动市盈率为30.7倍 估值分位为88.1% [3][6]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滚动市盈率为57.3倍 估值分位为82.1% [3][6]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滚动市盈率为62.3倍 估值分位为60.2% [3][6]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滚动市盈率为33.0倍 [3] 历史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近3月累计上涨40.5% 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16.2% [7]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近3月累计上涨42.1% 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02.9% [7]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近3月累计上涨26.0% 今年以来累计上涨43.5% [7]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近3月累计上涨22.6% 今年以来累计上涨31.2% [7]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近3月累计上涨19.2% 今年以来累计上涨22.9% [7] 指数构成特点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由医疗保健行业中从事创新药研发的港股通股票组成 [4]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由50只医疗器械、生物药品等医药卫生行业港股通股票组成 [4]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由不超过50只A股创新药研发公司股票组成 [4] - 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由不超过50只A股基因诊断、生物制药等生物科技公司股票组成 [4] - 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由沪深300指数中医药卫生行业公司股票组成 [4] ETF产品情况 - 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ETF共1只(159316) [5] - 跟踪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的ETF共4只 [5] - 跟踪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的ETF共7只 [5] - 跟踪中证生物科技主题指数的ETF共4只 [5] - 跟踪沪深300医药卫生指数的ETF共1只(512010) [5]
宏观策略周报:2025上半年A股盈利水平向好,本周电力设备表现突出-20250905
源达信息· 2025-09-05 21:09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A股全行业盈利水平企稳回升 营业收入34.99万亿元(同比+0.09%) 归母净利润2.99万亿元(同比+2.59%) 二季度业绩持续向好[1][9][19] - 创业板指单周涨幅达2.4% 电力设备行业周涨幅7.39%领涨申万一级行业[3][32][35] - 政策端聚焦新质生产力与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 建议关注人工智能、半导体、消费等高景气赛道[4][17][43] 资讯要闻及点评 - A股2025半年报业绩:全行业营收34.99万亿元(同比+0.09%) 归母净利润2.99万亿元(同比+2.59%) 扣非净利润2.83万亿元(同比+2.10%) 二季度单季营收18.10万亿元(同比+0.38%) 归母净利润1.50万亿元(同比+1.44%)[1][9][10] - 8月制造业PMI指数49.4%(环比+0.1pct)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3%(环比+0.2pct) 综合PMI产出指数50.5%(环比+0.3pct) 三大指数均回升[1][11] - 大型企业PMI达50.8%(环比+0.5pct)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环比+1.3pct)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环比+0.2pct)[14][16] - 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目标:2025-2026年规模以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7% 年均营收增速超5% 2026年服务器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17][18] 市场表现与行业分析 - 主要指数周度分化:创业板指涨2.4% 科创100跌1.8% 科创50跌5.4% 中证1000跌2.6%[32][33] - 行业涨幅前五:电力设备(+7.39%) 综合(+5.38%) 有色金属(+2.12%) 医药生物(+1.40%) 纺织服饰(+1.37%)[35][40] - 细分行业业绩亮点:电子行业营收增18.5%(申万一级行业第一) 钢铁行业归母净利润增179.4% 农林牧渔增163.7%[20][31] - 创业板2025H1营收增8.98% 归母净利润增11.17% 科创100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112.36%[23][28][30] 投资策略建议 - 新质生产力方向: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创新药、机器人、低空经济、深海科技、可控核聚变[4][43] - 消费复苏主线:新消费、家电、汽车等受益于居民消费能力释放[4][43] - 防御性资产配置:高股息红利资产及黄金避险资产[4][43] 数据附录(图表索引) - 财务数据表:2025H1全行业财务指标[10] 2025Q2单季指标[10] 主要指数业绩表[30] - 行业比较图:申万一级行业营收及净利润增速[21] 主要板块增速对比[25][27] - 市场跟踪图:指数涨跌幅[33][34] 行业涨跌幅[35][40] 成交额趋势[38][39]
出海成上市公司中报超预期重要因素 新华电新出海指数本周涨近9%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5 20:38
出海业务对A股上市公司业绩影响 - 出海成为上市公司中报超预期的重要因素 非金融板块营收增速和ROE企稳[1] - 科技行业出海表现突出 通信、计算机、传媒等外需导向企业盈利增速明显优于内需导向企业[1] - 过去2个月一致预测2025年净利润上调明显 科技出海板块实现盈利预测上调[2] 企业出海战略与财务表现 - 出海模式包括海外建厂、国际拿单、渠道品牌拓展 境外业务收入增速和利润率高于境内业务[5] - 加速出海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超10%)利润率和ROE持续修复 向海外业务收入占比60%以上公司靠拢[5] - 出海从补充渠道转变为企业财务增长核心支柱[5] 阳光电源案例表现 - 阳光电源本周逆市大涨35% 股价创历史新高 下半年涨幅近100%[6] - 上半年营收435亿元(同比增长40.34%) 净利润77.3亿元(同比增长55.97%)[7] - 海外收入253.8亿元(占比58.3%) 较2024年同期134.8亿元(占比43.44%)大幅提升[7] - 全球储能复合增长率预计20%-30% 公司上半年发货量接近去年全年[7] 出海指数市场表现 - 新华电新出海指数本周涨8.79% 最近一年收益104.90%[8] - 新华制造出海指数本周涨1.95% 连续十五周上行 最近一年收益101.14%[8] - 板块成交活跃 AI、光伏、固态电池等获增量资金聚焦[7] - 指数权重股表现亮眼 国轩高科涨超20% 中际旭创、卧龙电驱涨超10%[7]
3800点“牛头”昂起!超97%主动权益基金“吃肉”,这122只却还在“站岗”
华夏时报· 2025-09-05 19:38
市场表现 - 沪指报收3812.51点,上涨1.24%,深成指报收12590.56点,上涨3.89%,创业板指报收2958.18点,上涨6.55%,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达2.3万亿元,超4800只个股上涨 [1] - 全市场13110只公募基金中,超94%年内获得正收益,397只年内收益率突破50%,超12%基金收益突破30% [1] - 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21.61%,超97%斩获正收益,1077只收益超30%,占比23.51%,293只收益在50%以上,占比6.40% [1][2] 领先基金产品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和永赢科技智选A以160%以上收益率领先,前者盈利166.28%,后者收益161.37% [2] - 永赢科技智选A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科技板块股票,部分股票年初至今涨幅最高达605% [4][7] - 主动权益类基金中12只"翻倍基"年内回报超过100%,主要集中在医药、科技、北交所三大赛道 [4] 医药主题基金 - 涨幅前十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重仓创新药的主题基金占据六席,包括中银港股通医药A、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等产品 [5] - 诺安精选价值基金经理认为创新药产业正走向高景气阶段,大量国产创新药将在未来两年集中进入商业化阶段 [5] 落后基金表现 - 122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内亏损,跌幅最深达16.1%,首尾业绩相差177.47个百分点 [5] - 业绩跌幅前十的主动权益基金平均亏损11.16%,多数重仓信息技术、制造业等板块,7只产品年内亏损幅度超过10% [6] - 东方阿尔法招阳A重仓军工装备板块,中信建投智享生活A近三年亏损47.37%,单位净值0.6459元 [6] 行业驱动因素 - 宏观经济稳步复苏与企业盈利修复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为权益资产提供基本面支撑 [3] - 人工智能、新能源、医药创新等产业趋势明确且政策支持力度大,为基金管理人提供丰富投资主线 [3] - 优质标的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为基金布局创造较好条件 [3] 后市展望 - 鑫元基金认为未来三到五年中国权益市场在政策支持、流动性改善、产业升级等因素下具备系统性投资机会 [7] - 万家基金基金经理叶勇看好顺周期风格投资,预计下半年PPI将出现大幅拐点,2026年有望转正,行情至少可持续一年 [7][8] - 工业有色和小金属为第一方阵,化工、钢铁、煤炭等中游顺周期龙头为第二方阵,通用机械、食品饮料等为第三方阵 [8]
上半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悦康药业:创新管线加速兑现,展现巨大海外授权潜力
市值风云· 2025-09-05 18:11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1.67亿元,研发投入2.09亿元,占营收比例达17.91%,同比增长7.54% [4]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创新药板块受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及海外授权驱动,国证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达99% [4] - 公司作为创新药领域重要参与者,具备核酸药物、多肽药物、mRNA疫苗等多元技术平台,是国内少有的同时掌握多项前沿技术的企业 [5][6] - 公司曾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拥有头孢药物晶型国家实验室及核酸药物国家工程中心 [6] 研发管线进展 - 在研项目共42项,其中创新药占比50%(21项),包括核酸药物12项、多肽药物3项、中药5项、化药1项 [6] - 三款中药创新药(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复方银杏叶片、紫花温肺止嗽颗粒)处于NDA审评阶段,适应症覆盖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及感染后咳嗽 [7] - 核酸药物领域:注射用CT102(ASO药物)完成IIa期临床;YKYY015(靶向PCSK9的siRNA)处于国内I期临床;YKYY029(GalNAc递送siRNA)处于国内I期临床 [9] - 多肽药物YKYY017(广谱冠状病毒抑制剂)具备预防与治疗双重作用,即将启动III期临床 [10] - mRNA疫苗技术涵盖自复制mRNA、Cap1加帽、冻干工艺等核心壁垒,YKYY025(RSV疫苗)和YKYY026(带状疱疹疫苗)均处于研发阶段 [11] 技术平台与创新能力 - 搭建全流程AI药物研发平台,已获得12项AI药物算法专利及发表3篇SCI论文,应用于靶点发现、分子设计及毒性预测等环节 [13] - 核酸药物技术突破包括自主GalNAc递送系统、siRNA序列修饰技术及阳离子脂质辅料规模化生产能力 [8][9] 国际化布局与海外授权潜力 - 两款siRNA药物(YKYY015、YKYY029)分别于2024年7月及2025年7月获美国FDA临床批准 [15] - mRNA疫苗YKYY025、YKYY026分别于2025年1月及2024年12月获美国FDA临床批准 [16] - 多肽药物YKYY017获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三地临床批准;阳离子脂质辅料YK-009获中美日等多国专利授权 [16] - 参考行业趋势:诺华siRNA药物Leqvio 2024年销售额达7.54亿美元;国内企业舶望制药与诺华达成41.65亿美元授权协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