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回暖
icon
搜索文档
“好房子”集中入市 多地新房、二手房市场延续回暖趋势
快讯· 2025-05-06 09:40
房地产市场回暖趋势 - 全国多地房地产市场延续一季度回暖趋势,一、二线城市继续保持向好态势 [1]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新房市场成交量大幅上涨,部分楼盘销售情况良好 [1] - 二手房市场保持活跃,成交量持续增长 [1] 结构性改善特征 - 4月以来区域市场结构性改善特征明显,中高总价二手房成交增多 [1] - 居民潜在购房需求仍有较大空间,支撑一、二线核心城市市场向好 [1]
五一邮轮生意火爆,这波“海上旅行热”能持续多久?
虎嗅APP· 2025-05-06 07:51
以下文章来源于时代财经APP ,作者林心林 时代财经APP . 聚焦于企业财经新闻,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230006 作为2025年上半年最后一个长假,今年"五一"文旅市场整体高涨。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机 票、酒店、门票预定情况均超过去年同期。去哪儿数据显示,不少打工人利用"请4休11"错峰晚回,假期出 行客流量一直持续到5月11日,长尾效应明显。 小长假也为以往较为小众的邮轮市场添了一把火。 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国内母港登船且出发日期在4月30日~5月5日的邮轮数量达8艘,容纳游客量总计 接近3万人。广州康辉国际旅行社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今年该社的邮轮旅游人次同比增长 30.2%;其中5月1日~2日出发人次同比增长约25.6%。 今年是中国邮轮市场全面恢复的第二年。与去年暑期邮轮价格大跳水相比,今年不少从业者普遍感觉到市 场没那么"腥风血雨"。 "经过2024年暑期,现在邮轮公司都学'聪明'了。" 邮轮代理商李振感慨。 五一邮轮价格上涨,年轻人盯上拼 房 离"五一"还有一周的时候,李振深夜仍在忙着给邮轮游的旅客值船。 5月1日,一艘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谱号从上海 ...
市场回暖,银行信贷员的日子怎么反而变难了?
虎嗅APP· 2025-05-03 10:44
真叫卢俊 . 认认真真聊地产,实实在在谈买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真叫卢俊 (ID:zhenjiaolujun0426) ,作者:巧克丽丽,原文标题:《最近银行的信贷经理开始着急了》,题图来自:《半 泽直树》 这个假期我没去旅游,工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跟几位老师约了假期见见,平时大家都忙,这其中就包括银行的几位信贷老师。 在我的理解里,过去大半年信贷老师们应该都过得不错。 以下文章来源于真叫卢俊 ,作者真叫卢俊团队 "开单量起来了,但我的收入更少了。"这是大宁某位信贷经理的经历。 2023年到2024年年初他的收入确实很低,原本的基本工资+业务提成,变成了只剩基本工资,但现在他的工资是上海最低基本工资。 从去年9月到今年3月,他所在支行的个人按揭业务确实变多,但分摊到他这里的单子只多了10%~20%。另外,这些合同的贷款金额并不高,总价和 贷款成数都偏低,而且利率清一色3%开头,利润不高。所以他在忙完3月之后仔细算了下收入,结果令他大吃一惊,收入不增反减! 对于他给出的四个字我拆成 不增+反减 。 从去年9月开始全国范围的限购门槛降低,让大量刚需涌入市场。以上海为例,从10月到12月是连续3个月的每月2 ...
市场回暖,银行信贷员的日子怎么反而变难了?
虎嗅· 2025-05-02 17:03
这个假期我没去旅游,工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跟几位老师约了假期见见,平时大家都忙,这其中就包括银行的几位信贷老师。 在我的理解里,过去大半年信贷老师们应该都过得不错。 从去年9月开始全国范围的限购门槛降低,让大量刚需涌入市场。以上海为例,从10月到12月是连续3个月的每月2万套以上二手住宅的成交,翻过年来又 是单月2.6万套二手住宅的成交,包括我的贷款老师也抱怨单太多。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很多事情都不能细看。 银行订单暴增的背后,当我和银行老师们坐下来面对面聊的时候,才发现去年跟他们聊的那些难——什么开单量砍半、逾期、永远完不成KPI——都不算 什么。 所以最近银行信贷老师又怎么了? 01 "开单量起来了,但我的收入更少了。"这是大宁某位信贷经理的经历。 2023年到2024年年初他的收入确实很低,原本的基本工资+业务提成,变成了只剩基本工资,但现在他的工资是上海最低基本工资。 从去年9月到今年3月,他所在支行的个人按揭业务确实变多,但分摊到他这里的单子只多了10%~20%。另外,这些合同的贷款金额并不高,总价和贷款 成数都偏低,而且利率清一色3%开头,利润不高。所以他在忙完3月之后仔细算了下收入,结果令他大吃 ...
我爱我家(000560):存量回暖促增长 业绩释放稳盈利
新浪财经· 2025-05-01 14:40
文章核心观点 我爱我家2025Q1业绩报告显示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同比正增,虽归母净利受高基数影响下滑,但存量房市场基本面良好,扣非盈利持续转正,业绩拐点已至,未来弹性可期 [1][2][3] 业绩情况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28.23亿元,同比增长2.54%;归母净利627.07万元,同比下降75.29%;扣非归母净利2260.18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且增长141.26% [1][2] - 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因去年一季度出售新纪元大酒店相关资产产生较高一次性投资收益形成高利润基数 [2] 业务表现 经纪业务 - 2025Q1公司经纪业务主要布局的北京、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分别为4.37万套、5.83万套、2.36万套,同比分别增长31.3%、45.3%、46.8% [1] - 2025Q1公司累计实现住房总交易金额(GTV)681.1亿元,同比增长33.0%,其中经纪业务GTV为567.9亿元,同比增长35.2% [1] 资产管理业务 - 截至2025Q1末,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在管房源达31.0万套,较年初增加0.7万套,资管业务规模稳定扩张 [3] - 2025Q1资产管理业务GTV为36.2亿元,同比增长0.6% [1] 新房业务 - 2025Q1新房业务GTV为77.0亿元,同比增长37.5% [1] - 截至2025Q1末公司应收账款4.37亿元,年初为5.04亿元,应收账款继续保持下降趋势,经营风险进一步降低 [3] 费用管控 - 公司2025Q1实现销售期间费用率17.75%,2024全年为18.55%,2024Q1为20.65%,费率管控成效显著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136.9、149.9、164.6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2.2、2.5、2.9亿元,对应PE分别为33.5x、29.6x、25.7x,维持“推荐”评级 [3]
欧陆通(300870):一季度收入维持高增 经营性现金流亮眼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6
财务表现 - 1Q2025实现营业收入8.89亿元,同比增长27.65% [1] - 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增长59.06%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53.96%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0亿元,同比增长2,629.51% [1] 费用与研发投入 - 1Q2025费用总额1.22亿元,同比增长0.35亿元,费用率13.69%,同比增加1.24个pct [2] - 销售费用2,323.45万元,同比增长27.21% [2] - 管理费用3,798.47万元,同比增长34.79% [2] - 财务费用-11.34万元,同比增长97.86%,主要系汇兑收益减少、可转债利息支出增加 [2] - 研发费用6,046.61万元,同比增长32.97%,研发费用率6.81%,同比增加0.27个pct [2] - 公司持续投入数据中心电源和电动工具充电器等领域研发,提升开关电源产品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2] 现金流与收现能力 - 1Q2025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0亿元,同比增长2,629.51% [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9.61亿元,同比增长62.76% [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营业收入之比为108.20%,同比提升23.34个pct,收现能力显著提升 [2] 行业与公司前景 - 公司作为国产电源"领航者",拥有二十年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 [3] - 有望受益于高功率服务器电源市场增长与消费电子市场回暖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44/54.54/63.13亿元,归母净利润3.24/4.50/5.20亿元 [3] - 对应PE分别为33.72/24.25/20.98倍 [3]
IPO市场现暖意:发审节奏加快 消费类企业受宠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04:33
文章核心观点 当前A股新股发审节奏明显提速,传递出市场逐渐回暖迹象,但谈“全面回暖”为时尚早,2025年A股IPO市场有望小幅增长,常态化、可预期的IPO节奏对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有积极意义 [2] 发审节奏明显加快 - 今年以来拟IPO企业上会节奏提速,年内A股17家企业首发上会且过会率100%,过半企业集中在4月上会,1 - 4月上会企业数量分别为1、3、4、9家 [2][3] - 注册批文发放周期缩短,部分企业从提交注册到生效不到十天,如同宇新材、海阳科技 [3] - 年内上会企业多在行业发挥引领作用,如汉桑科技、山大电力 [3] - 近期上会企业多与国家重点支持的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契合度高,技术与潜力兼具,此类企业预计将在IPO市场继续占据重要地位 [4] - 具备显著技术先进性的科技企业迎来A股IPO申报政策窗口期 [4] 消费类企业更新IPO“进度条” - 多家消费类企业上市进程迎来实质性进展,4月18日技源集团获注册申请,年内6家消费类企业取得过会、注册生效、正式上市等进展 [5] - 随着政策调整完善,资本市场对消费行业支持力度加大,港股市场也对消费类企业给予积极认可 [5] - 消费类企业需上市融资加速产品研发、渠道扩张与品牌全球化,新兴消费品牌可通过上市扩大规模和提升竞争力 [6] IPO后市如何 - 2024年以来新股发行体现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特点,维持常态化发行节奏 [7] - 汤哲辉预计2025年A股IPO数量较2024年稳中有升,一季度27家企业IPO募资163亿元,二季度预计保持该势头 [7] - 投行人士认为IPO市场有回暖迹象但距全面回暖较远,预计2025年IPO数量小幅增长步入“新常态” [7] - 中信证券预期2025年A股市场IPO数量可能提升至150家左右 [7] - 审核节奏加快但监管对申报企业质量要求未放松,“强监管”是主线 [8]
140亿锂电超级大单落地
起点锂电· 2025-03-11 17:50
锂电行业订单动态 - 当升科技2025年3月拿下两大国际订单,扭转三元材料市场颓势 [1] - 与LG新能源签订140亿元供货协议,2025-2027年供应11万吨中镍高电压及高镍正极材料 [2][3] - 与SK On签订1.7万吨采购协议,并协商2026-2028年额外供应11万吨,合计潜在供应量近13万吨 [4] 合作方业务占比 - LG新能源合作占比显著提升:2022年销售占比3.18%,2023年升至8.27%,2024年1-9月达17.57% [3] - SK On合作波动较大:2022年销售占比8.85%,2023年降至6.76%,2024年1-9月仅0.28% [4] 公司行业地位与技术布局 - 当升科技为全球锂电正极材料龙头,产品覆盖多元材料、磷酸(锰)铁锂等,中镍高电压多元材料实现5/6/7系全覆盖 [5] - 三元材料市场回暖主因电池技术发展,大圆柱电池(如LG新能源4680系列)和固态电池推动高镍三元材料需求 [5] - 韩国电池企业加速大圆柱电池量产(如LG新能源2026年投产亚利桑那工厂),固态电池量产节点定于2030年后 [5] 行业技术趋势 - 大圆柱电池产业化快于固态电池,LG新能源和SK On为海外布局主力 [5] - 电池技术竞争加剧,大圆柱与固态电池成为技术高地 [5]
京东还要打三场硬仗
虎嗅APP· 2025-03-06 21:48
核心观点 - 京东正通过AI转型、拓展新场景和优化基本盘实现业绩回暖,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3.4%至3470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经营利润同比增长34.6%至105亿元 [1] - 公司通过营销投入和政策利好拉动用户增长,四季度营销开支同比增长28.4%至131亿元,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4] - AI化加速推进,超过80万商家使用京东AI工具,言犀数字人覆盖140个角色和50余个行业场景,智能导购应用转化率较市场均值提升超300% [2][7][8] - 本地生活业务成为新战场,京东进军外卖、酒旅等场景,与美团、抖音竞争加剧,但市场份额仍需提升 [11][12] 业绩表现 - 四季度商品收入增速达14%,超过服务收入增速(10.8%),带电品类和日百品类收入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4] - 京东零售经营利润同比增长44.6%至100.36亿元,为疫情后四季度最快增速 [5] - 成本管控成效显著,一般及行政开支和营业成本增速分别为3.2%、11.9%,低于收入增速(14.7%) [5] AI转型 - 内部100多个场景实现AI化,60余万员工使用言犀大模型工具 [7] - 言犀数字人3.0支持双数字人直播,已服务商家;言犀大模型推出10款电商应用覆盖核心交易场景 [8] - 接入DeepSeek技术,但策略较阿里更谨慎,侧重B端商家实用价值而非全产业链布局 [8][9] 新场景拓展 - 2025年初密集布局本地生活业务,包括外卖、团购、酒旅等,直接挑战美团、抖音 [1][11] - 即时零售领域与美团竞争升级,但外卖和酒旅业务仍处早期阶段,需加大商家招募和用户心智培育 [11][12] 基本盘竞争 - 3C与日百为核心品类,拼多多通过补贴争夺3C市场,阿里大淘系发力日百领域 [12] - 资源分配面临挑战,需在电商基本盘与新业务之间平衡 [13]
VC开始招人了
投资界· 2025-03-05 16:12
复苏来了吗? 作者 I 杨继云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春江水暖,往往始于招人。 以往春节过后,通常都会有一波VC招聘。但最近几年"逃离一级市场"的声音不绝于耳, 裁员收缩席卷VC圈。直至今年,气氛悄悄发生一些变化——De e pSe e k爆红,掀起中国科 技资产重估浪潮,VC又开始忙碌起来。 仅在今天(3月5日),达晨财智、丰年资本都开放年度最大招聘需求,涉及众多岗位, 更显而易见的是对AI、具身智能、半导体、自动驾驶等科技领域的全面加码—— "未来十年,科技是最大的确定性,本土科技还有很多机会等待我们发掘。" 过去一个月,投资界与各家VC/PE交流中发现,酝酿招人计划的机构不在少数。而多位 创投大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一个共同观察:一级市场开始局部回暖。 VC圈第一波招聘来了 "春节回来,招聘需求肉眼可见地多了起来,甚至有VC机构一连提了8个岗位需求。"一 级市场的猎头们率先感到了一丝回暖。 猎头还透露一家头部双币基金,正面向市场招募一名专注AI领域的投资人,职级视经验 而定,要求主导过AI领域投资项目,有大模型或AI应用层成功退出案例者加分。当中还 有一个硬性要求: 9 0后,紧跟AI前沿发展。 ...